电力安全工器具及小型施工机具预防性试验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1422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31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安全工器具及小型施工机具预防性试验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电力安全工器具及小型施工机具预防性试验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电力安全工器具及小型施工机具预防性试验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电力安全工器具及小型施工机具预防性试验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电力安全工器具及小型施工机具预防性试验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电力安全工器具及小型施工机具预防性试验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8页
电力安全工器具及小型施工机具预防性试验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8页
电力安全工器具及小型施工机具预防性试验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8页
电力安全工器具及小型施工机具预防性试验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8页
电力安全工器具及小型施工机具预防性试验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8页
电力安全工器具及小型施工机具预防性试验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8页
电力安全工器具及小型施工机具预防性试验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8页
电力安全工器具及小型施工机具预防性试验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8页
电力安全工器具及小型施工机具预防性试验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8页
电力安全工器具及小型施工机具预防性试验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8页
电力安全工器具及小型施工机具预防性试验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8页
电力安全工器具及小型施工机具预防性试验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8页
电力安全工器具及小型施工机具预防性试验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8页
电力安全工器具及小型施工机具预防性试验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8页
电力安全工器具及小型施工机具预防性试验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力安全工器具及小型施工机具预防性试验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

《电力安全工器具及小型施工机具预防性试验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安全工器具及小型施工机具预防性试验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力安全工器具及小型施工机具预防性试验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

30吊钩(环)………………………………………………………………………………36

31卸扣………………………………………………………………………………………37

32滑车………………………………………………………………………………………37

33钢丝绳(套)……………………………………………………………………………39

34白棕绳……………………………………………………………………………………41

35吊装带……………………………………………………………………………………41

36双钩紧线器、提线器……………………………………………………………………41

37棘轮紧线器………………………………………………………………………………41

38连接网套…………………………………………………………………………………43

39卡线器……………………………………………………………………………………44

40绝缘子卡具………………………………………………………………………………44

41机动绞磨…………………………………………………………………………………45

42试验报告和证书…………………………………………………………………………46

参考文献………………………………………………………………………………………48

前言

为了规范、完善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确保电力安全工器具试验质量,保障电力安全,结合当前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浙江省电力公司安全监察部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电力公司科技信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浙江省电力公司安全监察部、浙江电力教育培训中心、浙江省电力安全工器具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俞成彪、陈良、李瑞、张学东、余虹云

本标准由浙江省电力安全工器具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负责解释。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常用电力安全工器具和小型施工机具的预防性试验技术要求和试验周期。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电力公司所属单位(企业)的电力安全工器具和小型施工机具预防性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8170-1987数据修约规则

GB16909-1997密目式安全立网

GB/T16927.1-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

一般试验要求

GB/T16927.2-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二部分:

测量系统

GB50233-2005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DL463-1992带电作业用盘形悬式绝缘子卡具第二部分28~45kN级卡具

DL488-1992带电作业用盘形悬式绝缘子卡具第一部分20kN级卡具

DL560-1995电业安全工作规程(高压试验室部分)

DL740-2000电容型验电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电力安全工器具

电力行业中用于防止触电、灼伤、坠落、摔跌等事故,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的各种专用工具和器具的统称。

包括个人防护用具、绝缘工具和登高工器具。

3.2

小型施工机具

电力行业中用于起重、放线、紧线等作业的小型工具和机具的统称。

包括小型起重工器具和线路施工机具。

3.3

个人防护用具

保护人体由于受到急性伤害而使用的安全器具,包括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网、绝缘手套、绝缘鞋、绝缘靴、带电作业用绝缘安全帽、带电作业用绝缘服、绝缘垫(毯)、屏蔽服、导电鞋、个人保安接地线等。

3.4

绝缘工器具

能直接操作、接触带电或可能带电电力设备(线路)的工器具,包括绝缘杆、核相器、验电器、绝缘硬梯、托瓶架、绝缘遮蔽罩、绝缘隔板、绝缘绳、绝缘软梯、携带型短路接地线等。

3.5

登高工器具

用于临时性高处作业的器具,包括脚扣、登高板、移动式竹木梯、移动式铝合金梯。

3.6

小型起重工器具

可依靠人力提升物体的起重器具及其附件,包括手拉(扳)葫芦、千斤顶、扒杆、吊钩(环)、卸扣、滑车、钢丝绳(套)、白棕绳、吊装带等。

3.7

线路施工机具

电力线路施工用小型机具,包括双钩紧线器、棘轮紧线器、连接网套、卡线器、绝缘子卡具、提线器、机动绞磨。

3.8

预防性试验

对已投入使用的电力安全工器具及小型施工机具,按规定的试验条件、试验项目和试验周期所进行的定期试验,以发现其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

4试验条件

4.1设施及环境条件

4.1.1试验室的设施,应有助于试验的正确实施。

4.1.2试验室应确保其环境条件不会使结果无效或对所要求的测量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环境温度应在(5~40)℃之间。

耐受电压试验时空气相对湿度不高于80%。

4.1.3试验室应对环境条件进行检测、控制和记录;

当环境条件不满足本标准要求时,应停止相应的试验。

4.1.4应将不相容活动的相邻区域进行有效隔离。

4.2试验设备

4.2.1试验室应配备正确进行预防性试验所要求的所有测量和检测设备。

当试验室需要使用固定控制之外的设备时,应确保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4.2.2用于预防性试验的设备及其软件应达到要求的准确度。

机械性能试验机、直流电阻测量仪、泄漏电流测量仪的准确度等级应为1.0级或优于1.0级;

耐受电压测量装置的准确度应符合GB/T16927.2规定的要求。

4.2.3试验设备的所用量程不得小于试验值的80%或大于试验值的10倍。

4.2.4用于预防性试验的所有测量设备,包括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环境测量设备,在投入工作前应进行校准或检定;

对其它设备应进行核查,以证实其能够满足试验室的规范要求和相应的标准规范。

4.3职业安全及卫生基本要求

4.3.1机械试验时应有防止飞物伤人的防护装置,试验承力支架必须能承受试验所需的最大力(或力矩)并留有一定的裕度。

4.3.2高压试验时应符合DL560规定的要求。

4.3.3试验人员应穿戴相应的防护服装,如安全帽、绝缘鞋等。

5预防性试验对象及基本流程

5.1预防性试验对象

a)规程要求试验的工器具;

b)新购置和自制的工器具;

c)检修后或关键零部件经过更换的工器具;

d)对工器具的机械、绝缘性能发生疑问或发现缺陷时。

5.2基本流程

基本流程包括试验方法和标准的选择、外观检查、试验、数据记录、结果报告。

当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的试验。

5.3试验机构的选择

预防性试验可由各使用单位的工器具试验机构根据试验标准和周期进行,该试验机构必须获得省公司安监主管部门的能力认可。

预防性试验也可委托有资质的试验研究机构试验。

6安全带

6.1外观检查

6.1.1标识清晰,各部件完整无缺失、无伤残破损。

6.1.2腰带、围杆带、围杆绳、安全绳无灼伤、脆裂、断股、霉变,各股松紧一致,绳子应无扭结,腰带、围杆带表面不应有明显磨损;

护腰带完整,带子接触腰部分垫有柔软材料,边缘圆滑无角。

6.1.3缝合线完整无脱线,铆钉连接牢固不松动,铆面平整。

6.1.4金属配件表面光洁,无裂纹、无严重锈蚀和目测可见的变形,配件边缘应呈圆弧形。

6.1.5金属卡环(钩)必须有保险装置,且操作灵活。

钩体和钩舌的咬口必须完整,两者不得偏斜。

6.2试验要求

安全带的预防性试验项目为静负荷试验和冲击试验,试验周期为1年。

6.2.1试验设备

a)20kN拉力试验机1台,分辨力10N;

b)带木(尼龙)轮夹具1副,其中轮子直径为90mm;

c)计时器1只,分辨力1s;

d)高12m提升架一座,额定载荷不低于20kN;

e)5kN释放器1个;

f)80kg模拟人1个;

g)20kN冲击力传感器1台,分辩力10N;

h)3m卷尺1把,分辨力不低于1mm。

6.2.2试验方法

6.2.2.1静负荷试验

按图1连接,对腰带和围杆绳(围杆带)做整体静负荷试验。

按图2连接,对安全绳做静负荷试验。

负荷试验时,拉伸速度不大于100mm/min。

所施加的静负荷值见表1,保持时间为5min。

试验周期:

电力建设(含检修)用安全带,6个月;

其他,12个月。

试验中,各部件无破断、裂纹、永久变形或脱钩现象者为合格。

表1安全带静负荷试验标准表

要求

说明

种类

试验静拉力N

载荷时间min

牛皮带试验周期为6个月。

腰带

2205

5

围杆带

围杆绳

安全绳

6.2.2.2冲击试验

悬挂安全带、自锁钩安全带、攀登固定式安全带、缓冲器和速差自控器应做冲击试验。

6.2.2.2.1悬挂安全带

在同批次新购置的安全带中抽取总数的2%,不足1条时按1条计。

如图3所示,提升模拟人使其腰部与悬挂处成一水平位置,释放模拟人,使其自由坠落。

试验中,各部件无破断、裂纹和脱钩现象者为合格。

对试验后的样带,必须更换安全绳后方可继续使用。

6.2.2.2.2自锁钩安全带、攀登固定式安全带

提升模拟人,将自锁钩放置在距上端绳长0.8m处。

释放模拟人,使其自由坠落,自锁钩下滑距离不大于1.2m为合格。

6.2.2.2.3缓冲器

提升模拟人使其腰部位于缓冲器悬挂处上方4m处,释放模拟人,使其自由坠落,冲力在8825.4N以下者为合格。

6.2.2.2.4速差式自控器

自控器内绳索无断股、灼伤、折弯,在其全行程中任选5处将绳索拉出,自控器均应能锁止和自行收回。

提升模拟人,使自控器绳索拉出0.8m。

释放模拟人,使其自由坠落,下滑距离不大于1.2m为合格。

7安全帽、绝缘安全帽

7.1外观检查

7.1.1永久性标志清晰,各组件应完好无缺失。

7.1.2帽壳表面无裂纹,无灼伤、冲击痕迹,帽衬与帽壳联接牢固,锁紧卡开闭灵活,卡位牢固。

帽壳与顶衬缓冲空间在(25~50)mm。

7.2试验要求

新购入以及到使用年限需延长使用时间的安全帽(塑料、玻璃钢)应按批抽检。

试验项目为常温冲击性能试验和常温耐穿透性能试验。

需延长使用的安全帽的样品帽应从使用条件最严酷的场所的安全帽中抽取,抽样数量为2顶。

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以后每年抽检一次,抽检发现有不合格者则该批次安全帽即报废。

对普通绝缘安全帽,每年需进行1次交流泄漏电流试验。

对带电作业用绝缘安全帽,每6个月需进行1次工频耐压试验。

7.2.1试验设备

a)安全帽试验机1台;

b)2号、5号头模各1;

c)50kV交流耐压仪1台;

d)长0.8m,宽0.8m,深1.0m试验水槽1只。

7.2.2试验方法

7.2.2.1冲击性能试验

试验布置见图4。

将合适的头模垂直安放在坚固的基础上,安全帽的帽衬调节至适当位置后戴到头模上,用5kg钢锤自1m高度(锤底面至帽顶的距离)自由或导向平稳下落冲击安全帽,测量头模所受的力。

钢锤下落轨迹应与头模中心线一致,水平偏移不大于10mm。

传递到头模上的力不超过4900N,则试验通过。

7.2.2.2耐穿透性能试验

安全帽安装要求与冲击吸收性能试验相同,用3kg专用钢锤自1m高度自由平稳下落冲击安全帽,钢锤着帽点应在帽顶中心φ100mm范围以内的薄弱部分。

帽顶与头模之间垫白纸一张(采用电报警方式时,可不垫),穿刺后观察是否穿透接触头模,以不接触头模为合格。

7.2.2.3交流泄漏电流试验

试验布置见图5。

将安全帽浸入3g/L、(10~30)℃的氯化钠溶液中,保持24h,取出帽子擦净。

将帽壳顶朝下,置于盛有上述氯化钠溶液的试验水槽内,然后向帽壳内注氯化钠溶液直至液面距帽边30mm为止。

将试验变压器的两端分别接到水槽内和帽壳内的溶液中,在1min中内升压至1.2kV,保持1min。

泄漏电流不超过1.2mA为合格。

7.2.2.4工频耐压试验

试验布置同本标准7.2.2.3,将氯化钠溶液替换成水。

将试验变压器的两端分别接到水槽内和帽壳内的水中,试验电压应从较低值开始上升,并以大约1000V/s的速度逐渐升压至20kV,保持1min。

试验中无闪络、无发热、无击穿为合格。

8安全网

8.1外观检查

8.1.1网体、边绳、系绳、筋绳无灼伤、断纱、破洞、变形及有碍使用的编制缺陷。

8.1.2所有节点固定。

平网和立网的网目边长不大于8cm,系绳长度不小于0.8m。

8.1.3相邻两系绳间距不大于0.75m,平网相邻两筋绳间距不大于0.3m。

密目式安全立网的网目密度不低于800目/100cm2;

相邻两系绳间距不大于0.45m。

8.2试验要求

安全网的预防性试验以外观检查为主,在使用时进行。

必要时抽样进行冲击性能试验或贯穿试验。

8.2.1试验设备

a)10m卷尺,精度不低于1mm;

b)长100cm,底面积2800cm2,重80kg±

2kg的模拟人形沙包1个;

c)高度不低于16m的提升试验架1座;

d)长6m,宽3m、高度不小于2.5m的刚性试验框架1套,自重不少于200kg;

e)5kN释放器1个。

8.2.2冲击试验方法

8.2.2.1平网或立网的冲击性能试验。

贮存期超过两年者,按0.2%抽样,不足1000张时抽样2张进行冲击试验。

冲击试验后的安全网应报废。

将样网固定在试验框架上,提升人形沙包,使其位于样网中心点(冲击点)正上方10m。

释放人形沙包使其自由落下,对样网进行冲击,安全网中各绳不断裂为合格。

8.2.2.2密目式安全立网的贯穿试验

抽样方法同8.2.2.1,贯穿试验方法见GB16909-1997中的6.5。

网体未被贯穿、各绳未损坏者为合格。

9绝缘手套

9.1外观检查

9.1.1手套的型号、规格、生产厂家等标记清晰、完整。

9.1.2手套表面必须平滑,内外面应无针孔、疵点、裂纹、砂眼、杂质、修剪损伤、夹紧痕迹、粘连、发脆等各种明显缺陷和明显的波纹及明显的铸模痕迹。

9.1.3吹鼓手套,由袖口向手指方向滚卷至手腕,滚卷过程中未卷部分应无漏气现象。

9.2试验要求

绝缘手套预防性试验包括工频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试验两个项目,试验周期为6个月。

9.2.1试验设备

a)50kV工频交流耐压试验仪1套(含20mA交流泄漏表)。

b)500mm钢直尺一把,精度不低于1mm。

c)长0.8m,宽0.8m,深1.0m试验水槽1只。

9.2.2试验方法

9.2.2.1工频耐压试验。

试验应在环境温度为(23±

2)℃的条件下进行。

表2绝缘手套电气性能要求

分类

型号

露出水面长度mm

工频耐压kV

泄漏电流mA

普通型

高压

90

8.0

≤9.0

低压

2.5

≤2.5

带电作业型

1(3kV)

40

10

手套长度360mm:

≤14

≤16

≤18

2(6kV)

65

20

3(10kV)

30

将被试手套内部注入电阻率不大于750Ω·

cm的水,然后浸入盛有相同水的水槽中,并使手套内外水平面呈相同高度(见图6),其吃水深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水中应无气泡和气隙。

试验前,手套上端露出水面部分应擦干。

对手套进行交流验证试验时,交流电压应从零值开始,约1000V/s的恒定速度逐渐升压,直至达到表2所规定的验证电压值,所施电压应保持1min,不发生电气击穿为合格。

在试验结束时立即降低所加电压至零值,并断开试验回路。

9.2.2.2泄漏电流试验。

与工频耐压试验同步进行。

在按表2施加所规定的工频耐压电压下测量泄漏电流,其值不大于表中规定值为合格。

10绝缘鞋、绝缘靴(以下统称电绝缘鞋)

10.1外观检查

10.1.1鞋面或鞋底有标准号,有绝缘标志、安监证和耐电压数值。

10.1.2电绝缘鞋宜用平跟,外底应有防滑花纹、鞋底(跟)磨损不超过1/2。

10.1.3电绝缘鞋应无破损,鞋底防滑齿磨平、外底磨透露出绝缘层者为不合格。

10.2试验要求

电绝缘鞋的预防性试验包括工频耐压试验和交流泄漏电流试验。

电绝缘胶靴的试验周期为6个月;

新购置的电绝缘皮鞋和电绝缘布面胶底鞋应进行预防性试验,穿用一年后报废。

10.2.1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同本标准9.2.1。

10.2.2试验方法

将一个与试样鞋号一致、厚度不大于1mm的薄金属片为内电极放入鞋内,金属片上铺满直径不大于4mm的金属球,其高度不小于15mm,外接导线焊一片厚度大于4mm的铜片,并埋入金属球内。

外电极为置于金属器皿内的浸水海绵。

在试验绝缘皮鞋和绝缘布面胶底鞋时,含水海绵不得浸湿鞋帮。

试验电路见图7。

表3电绝缘鞋(靴)的电性能要求

项目名称

皮鞋

布面胶底鞋

电绝缘胶靴和电绝缘聚合材料靴

耐压等级kV

6

15

试验电压kV

12

4.5

8

25

泄漏电流mA,≤

1.5

1.1

1.8

4.8

6.0

10.0

试验时电压应从低值开始上升,并以大约1000V/s的速度逐渐升压至试验电压值的75%,此后以每秒2%的升压速度至规定试验值或绝缘鞋发生闪络或击穿。

试验时间从达到规定的试验电压值开始计时,电压持续时间为1min。

到达规定时间后测量并记录泄漏电流值,然后迅速降压至零值。

如试验无闪络、无击穿、无明显发热,并符合表3的规定时,则试验通过。

11带电作业用绝缘服(披肩)

11.1外观检查

11.1.1标识清晰。

11.1.2应具有足够的弹性且平坦,并采用无缝制作方式。

11.1.3内、外表面不存在破坏其均匀性,损坏表面光滑轮廓的缺陷,如小孔、裂缝、局部隆起、切口、夹杂导电异物、折缝、空隙、凹凸波纹及铸造标志等。

11.2试验要求

绝缘服的预防性试验项目为整衣层向工频耐压试验,试验周期为6个月。

11.2.1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及测量装置应符合GB/T16927.1的有关规定。

11.2.1.150kV工频交流耐压试验仪1套

11.2.1.2试验平台1套

11.2.2试验方法

整衣层向工频耐压试验。

对绝缘服进行层向耐压试验时应注意,试验应覆盖绝缘上衣的前胸、后背、左袖、右袖及绝缘裤的左右腿。

进行绝缘服(披肩)的层向工频耐压试验时的电极由海绵或其他吸水材料制成的湿电极组成,内外电极形状与绝缘服内外形状相符。

将绝缘服平整布置于内外电极之间,不应强行拽拉。

电极设计及加工应使电极之间的电场均匀且无电晕发生。

电极边缘距绝缘服边缘的间距为65mm。

为防止沿绝缘服边缘发生沿面闪络,应注意高压引线距绝缘服边缘的距离或采用套管引入高压的方式。

试验电压应从较低值开始上升,并以大约1000V/s的速度逐渐升压,直至20kV或绝缘服发生击穿。

试验时间从达到规定的试验电压值开始计时,电压持续时为1min。

如试验无闪络、无击穿、无明显发热,则试验通过。

12带电作业用绝缘垫(毯)、普通绝缘胶垫

12.1外观检查

12.1.1带电作业用绝缘垫(毯)应有明显的双三角符号、等级和制造厂标识;

普通绝缘胶垫应有明显等级和制造厂标识。

12.1.2上下表面应不存在有害的不规则性。

有害的不规则性是指下列特征之一,即破坏均匀性、损坏表面光滑轮廓的缺陷,如小孔、裂缝、局部隆起、切口、夹杂导电异物、折缝、空隙、凹凸波纹及铸造标志等。

12.2试验要求

绝缘垫(毯)的预防性试验项目为交流电压验证试验,试验周期为1年。

12.2.1试验设备

同本标准11.2.1

12.2.2试验方法

12.2.2.1电极

适用于0,1,2级带电作业用绝缘垫(毯)和普通绝缘胶垫的电极应是约5mm厚的矩形金属极板,极板边角应具有光滑的边缘。

下极板的尺寸应大于所测绝缘垫(毯)的尺寸,上极板与下极板之间的绝缘距离应满足表4中对电极间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