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1694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文档格式.docx

《科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学文档格式.docx

四、探究固体的性质

1、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固体,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研究固体的性质呢?

你想从哪些方面研究它们呢?

你想用什么方法去研究?

(自由发言)

2、请每个小组的组长拿出桌子上的固体,选择4种感兴趣的固体进行研究,比一比谁用的方法多,观察的仔细、全面。

3、学生研究固体性质,填写活动记录表。

(师巡视指导,给有需要同学提供建议或工具。

活动记录:

认识固体

石头

木块

磁铁

颜色

形状

硬度

透明

轻重

共同之处

4、学生汇报。

五、总结

1、固体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2、认识一种固体,可以通过哪些方法?

六、拓展延伸

课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固体继续研究

《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设计

上莲寄小

1、能够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并能用言语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2、知道哪些固体可沉浮,哪些固体可溶解。

3、知道固体与水混合或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对继续研究固体的性质产生浓厚的兴趣。

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固体在水中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

记录表

苹果和苹果块、粉笔和粉笔头、蜡烛和蜡烛头、砂糖和方糖、土豆和土豆块各若干组

一、出示材料,观察比较

1、今天,我们要做有趣的实验,大家看看,认识这些材料吗?

2、说一说,桌上有几类材料?

3、学生认识材料,比较两组材料的不同和相同。

二、提出问题,进行预测

1、谈话:

老师这儿有一些固体,现在我要把这些固体放到水里(板书:

把固体放到水里),会出现什么现象?

2、你们想不想知道自己桌上的固体在水里是沉还是浮?

(教师介绍沉浮研究活动记录表)你们先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预测一下,如果小组中有不同的意见,那该怎么办?

3、下面请同学们分组预测一下自己桌上的固体在水里是沉还是浮?

是溶解还是不溶解?

看哪个小组最快!

(学生分组预测)

4、两种材料在水中的表现会一样吗?

5、提出自己的想法表现在记录纸上。

三、确定方案,指导探究实验。

1、小组讨论探究主题,商定探究计划。

2、提出实验注意要求:

观察在什么时间最佳?

(一开始?

过一段时间?

)怎样放固体?

(一样一样放?

一组一组对比放?

)需要搅拌吗?

实验桌的整理等。

3、指导记录的方法。

(不同的记录符号的使用指导)溶解用黑点、气泡用圆圈、沉浮用箭头等

4、学生探究,教师巡视。

5、学生完善记录资料。

整理交流,发现规律。

6、提出整理实验资料的任务,形成总结。

有什么发现?

哪些是自己想到的?

哪些是自己没想到的?

那你们认为苹果会浮在水上,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7、总结实验结果。

四、研究固体的溶解与分离

1、有些固体不溶解于水中,有些溶解,人们正是利用了溶解的道理,做了许多事情,如喝高乐高果汁,你会发现它的溶解吗?

2、怎样提炼出海水里的盐?

3、介绍过滤、沉淀、蒸发几种常见的分离固体的方法。

五、总结提升,得出结论

我们研究了几类固体放入水中的情况,发现了许多有趣的、意外的现象,大家总结一下,通过研究,你有什么发现?

认识液体(24-13)

过程与方法:

1、会用感官和简单器材研究液体的性质。

2、能够运用多种方式(语言、文字、符号)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

知识与技能:

知道液体关于颜色、形状、轻重、黏稠度、表面张力、毛细现象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

1、教师准备:

烧杯、平底烧瓶、锥形瓶、天平。

2、学生准备:

厚塑料袋、简易天平、蜡光纸、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研究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猜猜它是谁?

每位同学选一种液体,说出它的样子和作用,其他同学猜猜是哪种液体。

2、学生思考。

3、学生开始游戏。

请一名学生上前说液体的样子和作用,全班同学在纸上写出这种液体的名称。

然后请这位同学公布答案,比一比,谁说的比较好。

然后换其他同学继续游戏。

(二)学生自主学习:

1、请学生说说教师指定的几种液体的性质。

(1)鲜牛奶、菜油、蜂蜜、洗涤剂、水等。

(2)完成P49的表格,此表格可以加长,比一比,谁加得长。

(3)小结:

刚才我们认识了液体在颜色、气味、味道上的性质,其实,液体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性质。

2、认识液体在其他方面的性质。

(1)学生阅读P50的内容。

请学生参照书中介绍的方法研究,你能发现哪些液体的其他性质。

(2)学生分组实验。

A.倒出同样多的液体,在天平上和水比比看。

B.把不同的液体同时倒一点在斜放的板上。

C.把不同的液体用滴管滴在蜡光纸上。

(3)小组交流。

(4)师生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研究,发现了液体在轻重、黏稠度、表面张力、毛细现象等方面有所不同。

在此要注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

3、小结本课研究的一些科学方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用到了以下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

观察、比较、实验、分析、综合等研究了液体的性质。

要想全面认识一个事物,就需要用多种多样的方法。

板书设计:

3.3认识液体

液体天平水

把液体倒进水里

上莲寄小 

何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认识液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

2、 

能用文字、图画、图表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知识与技能

知道液体在水中也有沉浮现象。

知道有些液体可以溶解在水里,有些液体不能溶解在水里。

3、 

知道混合液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制作鸡尾酒的乐趣,留心注意日常生活中身边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

通过探究,知道有的液体溶于水,有的液体不溶于水。

最后的总结是在激发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去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中结束的。

这样的设计,更好的将课堂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了学生探索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兴趣,体现“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食用油、水、蜂蜜、红酒

试管、试管架、记录纸,CAI课件。

学生准备:

课前布置让学生带自己想研究的液体。

(各色饮料、果汁、彩色颜料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谈话导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引入探究的主题

1、师: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把固体放进水里,会出现哪些现象?

2、学生自由发言。

(可能谈到有的沉、有的浮,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会变色等等)

3、师:

在前面的探究过程中我们是把固体放进水中,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现象。

那么,如果我们把液体也倒进水里去又会怎样呢?

大家想不想来研究这个问题?

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把液体倒进水里》)

二、探究液体在水里的沉浮

1、师:

这儿有三种液体,分别是:

食用油、蜂蜜和红酒,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将它们分别倒入水中会怎样?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板书学生的猜想。

学生的猜想可能分为:

油会浮在水上,蜂蜜会沉,红酒会使水变色,有酒味油浮在水上、蜂蜜和红酒沉在水底。

等等

你们猜想了这么多的可能性,我们需要怎么来验证呢?

(动手实验)

4、师:

老师建议同学们先不要急于动手做,先来说说做这个实验需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交流后,出示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1、注意每个试管上的标签,不要把液体搞混了。

2、将液体倒入另一个试管时,要沿试管壁慢慢倒入,不要倒在外面。

5、学生分组做实验,验证猜想。

6、汇报实验现象。

组一:

(展示本组记录)你们组猜想的什么?

实验现象呢?

和之前的猜想有什么不同?

实验中有什么收获?

组二:

(展示本组记录)

师:

第二个发言的组,要增加难度了。

请在说出猜想和结论时,用你的语言给我们再现一下液体倒进水的过程,好吗?

7、教师相机小结。

三、探究液体在水里的溶解

1、通过前面的试验,我们得出:

红酒能溶解在水里,油和蜂蜜不能溶解在水里。

油和蜂蜜真的不能溶解在水里吗?

能还是不能?

想想看有什么简单可行的办法吗?

2、学生发言。

(说出方法和猜想)

板书“搅拌”,搅拌后会怎么样?

4、学生分组实验,用吸管搅拌。

(教师强调,搅的时候轻一些,以防把试管搅破了)

5、交流试验现象。

搅拌之后有什么变化?

能不能溶解呢?

说明什么?

(搅拌可以加速溶解)看来我们以后想快速的喝到甜甜的蜂蜜水,得怎么做呀?

6、谁能对比固体在水中的情况来给大家小结一下前面的实验?

(师同步板书知识点)

四、综合探究。

如果把这三种液体都倒进一杯水里,会怎样?

2、学生说猜想。

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

来试试看。

做这个实验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提出两点要求)

实验要求:

(课件呈现)

1、在一个空试管中按照蜂蜜→水→红酒→油

的顺序倒入液体,看看有什么现象产生?

注意请沿试管壁慢慢倒入,不要倒在外面。

2、液体分层后,不要搅拌,观察现象并记录。

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

5、交流实验现象。

6、师:

如果改变放入的顺序呢,会怎样?

学生说猜想。

7、学生分组实验,汇报交流。

8、教师相机总结。

(液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倒入顺序无关)

五、扩展活动。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扩展)

1、师:

请每个小组把调试的液体展示在讲台上。

瞧它们像什么?

2、师:

鸡尾酒就是这样被调制出来的。

现在,我们一起欣赏一段鸡尾酒的风情。

先请大家闭上眼睛。

(播放调酒师调酒的视频和图片)听,一曲悠扬的萨克斯风情把我们带入鸡尾酒的世界。

请慢慢睁开双眼,尽情欣赏。

3、怎么样?

学生自由抒发感想。

那么,你们能不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做一杯鸡尾酒呢?

先在组内讨论一个方案,想想如何完成这件艺术品。

5、开始吧。

Music……学生分组自制“鸡尾酒”。

6、展示学生的作品,交流。

瞧,哪一组得最漂亮?

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鸡尾酒分多层的原因)

六、总结

  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希望同学们留心周围的事物,不断从生活中发现科学的奥秘!

板书:

油 

水 

浮、沉、溶解

搅拌 

有的浮、有的沉

溶解 

蜂蜜 

沉 

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

红酒

变色、变红(溶解)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使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

1、知道改变形状、增大空间或水中加盐都能增加水的浮力。

2、知道船的承载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研究有哪些方法可以使沉在水底的物体浮起来的过程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水槽、橡皮泥,水杯、盐、小螺帽、铝片、牙膏皮、生鸡蛋

橡皮泥、铝片、土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任务驱动,激发探究欲望

1、出示本节课要研究的物体:

橡皮泥、牙膏皮、土豆、铝片。

2、讲述:

这些物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水里都是沉的。

3、提问:

你能猜想一下可以用一些什么办法使它们在水中浮起来吗?

(二)、学生自主学习。

A、探究有哪些方法可以使沉在水底的物体浮起来。

1.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以上这些沉在水里的物体在水中浮起来。

2.用实验验证猜想。

(1)明确实验注意点:

a、安全b、卫生c、认真研究

(2)学生实验,并填写表格。

(3)汇报实验结果。

3、小结:

我们用(  )的方法可以使牙膏皮、橡皮泥、铝片、土豆这些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到水面上来。

B、探究小船能装载的重量与什么有关

1.讲述:

我们让这些沉在水底的物体浮上来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造船的过程,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就是我们自己制作的小船,刚才每个同学都做了一回小小的造船工程师。

2.提问:

船有什么作用?

3.开展用小船装载螺帽的比赛。

(1)明确实验要求

a、在自己制作的小船中任选一艘小船参赛 

b、可以对船再进行改进

(2)、学生比赛,用自己制作的小船装螺帽。

(3)、汇报比赛结果。

4、讨论:

小船装的东西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5、小结:

小船装的东西的多少与小船的材料、形状等许多方面都有密切的关系。

三、课后延伸:

1、提出课后活动目标:

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制作一艘船。

2、活动注意点:

(1)安全

(2)利用自己身边的材料

3.4把液体倒进水里去

借物漂浮

减轻自身重量

水中加盐

雨下得有多大

上莲寄小 

王静

教学目标

1、知道下雨前空气温度会增加。

2、知道用测量的方法可以明确空气的温度和降水的多少。

教学重点

尝试根据空气的温度推测会不会下雨。

教学难点

了解计量标准的统一,才能得到正确的雨量测量效果。

课时划分 

2

教学准备

钉子、大头针、木板、长头发、硬纸板、纽扣、线轴、小锤、胶水、两粒小珠、彩笔。

塑料瓶、剪刀、透明胶带、标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带来的物品。

2、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

下雨前,空气的湿度会变大。

我们通过观测空气的湿度变化,就可以判断会不会下雨。

1、做个头发湿度计。

2、小组合作来完成。

3、小组展示各自的成果。

4、师生小结。

在一个下雨天,观察天空和地面的情景。

记录下来和同学交流。

活动时要注意安全。

6、分小组进行测量。

小组汇报。

7、比较各小组测得的数据,大家测量的雨量一样吗?

说说这是为什么?

8、教师小结。

三、课后作业:

写几个描写雨的成语。

第二课时

一、看云识天气

1、回忆:

下雨前,天是怎么样的?

你能描述一下吗?

2、欣赏:

刚才有同学说到下雨前天是阴沉沉的,乌云密布。

老师这儿有很多云图,请你欣赏一下(用挂图或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云图,包括积雨云、雨层云等能下雨的云,也包括高积云、高层云、卷云、卷积云、卷层云等不大可能下雨的云。

可让学生描述各种云的形状、颜色、数量,在四人小组中交流)。

3、猜测:

你认为什么样的云会下雨?

为什么?

(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和理由)

4、统计:

对学生的猜想作一简单的统计,只要他们举手就可以了,可以看到很多学生都认为积雨云、雨层云会下雨。

二、观察、比较雨的大小

1、组织学生描述雨景:

你能描述你所见到的下雨时的情景吗?

2、学生描述:

有对形状的描述,也有对雨量大小的描述,也可以是对雨中物体的描述。

三、制作雨量器

1、教师肯定学生刚才的想法,告诉学生测量雨量大小的工具叫雨量器,雨量的大小用毫升(ml)作单位。

(板书:

毫升ml)

2、出示气象台使用的雨量器,引导学生观察气象台的雨量器。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四、利用雨量器测量雨量的大小

1、给学生一些时间向其他组展示自己组的雨量器。

2、组织学生讨论使用方法:

你们准备怎样使用雨量器?

该注意些什么?

3、师生到室外继续上课。

教师模拟降雨,学生利用自制雨量器量雨。

4、指导学生读出雨量的大小,提醒学生小心地把雨量器放在平坦的窗台上,在与肉眼水平的位置上读出降雨量。

五、激励学生实际应用

同学们,有了雨量器,今后下雨时,你们可有了用武之地,可以测测每次的降雨量了!

2、思考:

在外面收集雨水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3、交流注意点:

请同学们坚持测量,并作好记录。

两个月后,我们将进行总结。

今天刮什么风

1.能用多种方式观测风;

2.会用风向标测量风,会观测风力的大小;

3.尝试做一次天气预报。

1.制作风向标,并知道怎样使用;

2.了解风向标的工作原理;

3.了解有关风的知识,知道风向和风力的大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大胆想像,愿意研究和制作风向标;

2.体会到灾害性天气——台风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和危害;

3.感受到研究天气、关心天气的乐趣,进而主动地去研究身边自然事物的变化。

感受到研究天气、关心天气的乐趣,进而主动地去研究身边自然事物的变化。

教学具准备:

《风力等级歌》图、自制风力计、风向标(材料袋),皱纹纸带(50厘米长、1厘米宽)、有烟蚊香或熏香、1~2米长的竹竿若干根、一周风向风力记录卡。

1看图:

打乱的《风力等级歌》图片,让学生看图抢答,说出与图片对应的《风力等级歌》。

(师生共同补充评价)

2谈话:

刚才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那我们记住了《风力等级歌》有什么用呢?

3学生回答(可以观测风的级别、风力……)

4谈话:

我们最好到教室外亲自去感受一下,不能光纸上谈兵呀?

我们得到外面去观测风,看看今天刮什么风?

今天风级是几级?

继续当好一个小小气象员!

(板书)

二、学生提出观测的问题

1谈话:

你们外出观测风力风向,觉得自己还有那些问题要解决的?

你们又有哪些观测计划和观测方法?

哪些还需要老师帮助的?

小组讨论一下。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学生汇报问题。

4教师板书:

测风向:

问题方法;

测风力:

问题方法。

三、师生讨论问题及解决方法(以下是学生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预测)

问题与困难1:

方位的认识。

解决方法:

在教室里学会辨别方位(八方位);

介绍学校操场的方位走向,在操场上的八个方位放上凳子,写上方位。

问题与困难2:

风向的认识。

教师帮助讲述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实例讲述。

问题与困难3:

风向的测量方法及测量工具。

学生看图理解描述,用丝巾、纸屑或自制风向标;

教师补充:

可用彩色皱纹纸带,也可用实验室专用风向风力器。

四、室外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1做好测量的工具准备:

风向标、风力计的检查、纸带系在竹竿上;

方位凳8张(用打印好的纸贴字,用粉笔写在小黑板上也行)。

2讨论外出测量的注意点:

(1)在操场较空旷的地方测量;

(2)不能挡住其他组测量;

(3)观测要细致,要多测几次,才能记录;

(4)动作要快,注意安全和保护校园环境。

五、学生外出测量,教师分组巡视指导

1选择地点测量。

2及时记录。

3教师也用自制的风力计、风向标测量,以便对照学生的测量值。

六、室内汇报与发现

1分组汇报测量结果。

2教师把数据板书填写在表格中。

3观察记录表,并出具当天本地气象站天气预报的风向风力;

4提问:

为何我们今天观测风的结果与气象台的不同?

5学生汇报。

6师生共同评价这次测量活动。

七、提高与延伸

1继续完成一周的风向风力测量,并对照天气预报,调整自己测量方法和提高测量水平。

今天刮什么风

风吹来的方向叫风向

风向标和风力计

观察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人体的观察器官。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运用各种器官进行观察。

2.会描述观察所见。

体会到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显微镜、放大镜、听诊器、四种茶叶

两课时

第一课时(24-21)

一、用感官观察事物

1、你对观察有哪些认识和了解?

2、人们一般通过哪些哪些器官认识周围的事物?

3、如果缺少了这些观察器官,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4、观察一种盛在黑袋子里的水果,说说自己怎样观察它?

体会到除眼镜外,手、鼻子在观察中也有作用。

5、做游戏:

寻找叫自己名字的人。

在不同位置,不同的人发出不同的声音,判断是谁?

二、用工具观察事物

1、观察血液标本,说说自己用眼睛看到了什么?

2、用显微镜观察血液标本,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发现。

3、对比体会工具在观察中的重要作用。

4、用放大镜观察课桌桌上的纹路。

5、用听诊器观察同座的呼吸和心跳。

三、探究运用,观察一束树叶

1、各小组说说自己准备观察哪些部位?

重点抓住树叶的颜色、味道、树叶正反面的光滑程度、形状展开观察

2、提供每小组一个放大镜,重点观察树叶的纹路、树枝内外的对比等细微之处。

3、全班交流汇报。

四、观察四种茶叶

1、老师将给大家提供四种茶叶,结合我们本节课的主题---观察,各小组制定自己的观察计划

2、交流观察计划,互相补充。

3、点拨:

先观察茶叶的颜色、形状、味道、手感、口味特征。

在初步观察的基础上,用开水泡开后,再次观察这几个方面的变化情况。

五1、总结观察的方法

2、布置作业:

观察一粒大米。

第二课时(24-22)

(一)导入话题

  ·

生活中食用的大米都一样吗?

  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主要的大米?

  平时吃饭的时候,是否留心过米饭的味道、气味、样子,有没有细微的不同?

这些不同与米有什么关系?

(二)观察大米

提供给学生粳米、糯米、杂交米混合在一起的一小堆米(100粒左右),请学生讨论:

面对一小袋米,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

怎么用工具来观察比较好?

在观察中有什么发现,该怎么办?

请学生仔细观察,看看这堆米中有几类大米,把外形特征上相像的归在一起。

交流观察、分类的结果,说说分类的根据——各类米的特征。

在认识了各类米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师介绍这几种米——粳米、糯米、杂交米,可以请学生说说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