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52149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同志1959年考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

下列文物出土于殷墟的是【】

2.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先生这里赞扬的是【】

A.女娲 B.炎帝 C.黄帝 D.大禹

3.王明同学在了解“夏、商、西周的兴亡”这段历史时,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整理下面的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B.商汤战胜夏朝的启,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C.商朝的最后一个王纣,修筑豪华宫殿,施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最后被灭。

D.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历史上叫做西周。

4.《论语》中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下面不属于齐桓公称霸原因的一项是【】

A.齐国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经济实力增强B.任用管仲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C.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D.提出“尊王攘夷”口号

5.右图所示工程修筑于战国时期,至今仍碧水长流。

如果想一睹这一古

代工程的风采,应该到【】

A.浙江绍兴 B.湖北随县 C.四川成都 D.河南

6.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

他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是【】

A.兴办私学B.创立儒学C.开办太学D.创设科举制度

7.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人才辈出,留下许多佳话。

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就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B.纸上谈兵——桂陵之战

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D.围魏救赵——马陵之战

8.在战国“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中,地理位置处于最东面的是【】

A.楚 B.魏 C.齐 D.燕

9.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走向统一 B.战争频繁 C.诸侯争霸 D.王室衰微

10.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的是【】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11.你如果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位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发生?

(  )

①焚书坑儒②书同文,车同轨③颁布“推恩令”④张骞出使西域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③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②③④

12.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组织了强大的骑兵,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

A.漠北地区 B.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C.河套地区D.长城以北地区

13.昭君出塞的时期是【】

A.汉武帝 B.汉景帝 C.汉文帝 D.汉元帝

14.某同学在预习《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

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

ABCD

15.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班超 D.陈胜

16.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不敢再轻易南下,是在哪一战争之后?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17.你的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你想劝他(她)说:

“一次考试失败了不要紧,只要你找出失利的原因,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考好的。

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考试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可能变成好事。

”这时你可以引用以下哪家的思想作为论据【】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18.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

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B.社会动荡不安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丝绸之路开辟

19.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丝绸之路”,他们不应该去的省份是(  )

A、四川B、陕西C、甘肃D、新疆

20.《西游记》中,孙悟空踢翻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

“太上老君”是哪一宗教中的人物?

【】

A.道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在答题纸上写“√”,错误的在答题纸上写“×

”。

共10分)

21.北京人已经会人工取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

()

22.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大禹时期。

()

23.三国时期,吴国船队曾到过今天的台湾。

()

24.皇族司马炎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

25.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经济中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26.尧舜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西周为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实行。

27.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与楚庄王有关的成语是。

28.秦汉时期,对待儒学态度截然不同的两个皇帝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汉武帝。

29.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______________;

被后世称为“书圣”的是____________。

30.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

31.今天的汉字是从______________发展而来的,这种文字诞生于______________代。

四、材料解答题。

(本题共3大题,共30分,第31题10分,第32题8分,第33题12分)

32.读图学史:

(本题10分)

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

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2分)

(1)上面图片展现的是一条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这条交通要道被称为(1分)历史人物对开辟这条历史要道贡献最大。

(1分)

(2)根据第一副图这条交通要道的主要路线,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区(地点)。

A:

B:

F:

(3分)

并概括“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2分)

(3)这一历史事件是在皇帝统治时期。

(4)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的官职是(1分)

它的设置标志着(1分)

32.阅读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材料一:

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闻讯回家,看见焦土断垣,急切地问:

“伤人了没有?

”对财产的损失只字未提。

材料二:

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说:

“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到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孔子什么主张?

(1分)他是家学派的创始人?

(1分)他的学说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2分)

(2)材料二中的“致命打击”的件事指的是(2分)

“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历史现象?

(3)材料三的主张是提出来的?

33.改革和统一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本题12分)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

食货志上》

(1)据材料一,“商君”是,(1分)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

(2分)

商君的做法和“始皇”“并天下”有何关系?

(2分)

【材料二】

(2)据材料二,秦始皇为加强统治,在政治上创立了制度。

为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他又采取了、措施?

【材料三】据《北史》记载:

“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

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3)材料三中的“魏主”是,(1分)

材料三反映了“魏主”的措施是。

(4)你最赞同谁的做法?

说说你的理由。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答案:

BCBACAACAACBDAABBcAA

二、判断题

25×

√√×

三填空26禅让制分封制

27城濮之战问鼎中原

28秦始皇

29张仲景王羲之

30祖冲之

31甲骨文商朝

四、材料题

32.丝绸之路张骞

A长安B河西走廊F大秦

促进了欧亚大陆的经济文化交流

汉武帝

西域都护新疆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33.仁或仁爱,儒家,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焚书坑儒百家争鸣

董仲舒

34、

(1)商鞅或公孙鞅;

措施:

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

奖励耕战。

改革使秦国成为最富强的国家(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

)(2分)。

(2)郡县制,统一货币、文字

(3)孝文帝,促进了民族融合,或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第-5-页共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