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泄漏应急处理预案.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522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氨气泄漏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氨气泄漏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氨气泄漏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氨气泄漏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氨气泄漏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氨气泄漏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氨气泄漏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氨气泄漏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氨气泄漏应急处理预案.docx

《氨气泄漏应急处理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氨气泄漏应急处理预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氨气泄漏应急处理预案.docx

氨气泄露应急处理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了规范氨气房突发氨气泄露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全体员工的生命安全。

(二)适用范围

储液器车间。

二、氨气危害

外观:

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危险性类别:

有毒气体

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危害:

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

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昏迷、休克等。

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部能切断气源,则部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动至空旷处。

防护措施:

1、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者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2、穿防静电工作服。

3、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4、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三、组织机构

出现氨气泄露事故后,由车间现场负责人员进行紧急抢险、员工疏散以及事故第一时间汇报等工作。

由安全5S领导小组进行事故指挥以及事故分析、总结等工作。

 

 

四、事故抢救设施

机房、设备间要备有足够的水源及抢救事故用的通风设施,在机房或设备间附近便于索取的位置应设置事故抢救物品专用柜,柜内设有防毒衣、防毒面具、橡胶手套、胶皮水管等防护用具。

机房、设备间配备必要的抢修工具,放置易取处,如:

钳子、活动扳手、阀门等。

及时更换各种安全用具,必须进行检验后方可使用。

五、事故处理程序

 

 

 

 

六、事故现场

事故发生后,保护和维护好现场秩序十分重要,也是为了尽量减少损失、伤亡和进行技术分析,对减少今后事故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要根据事故发生的情况,漏氨的扩散范围、区域大小加以现场控制。

以上这些情况布置安全区域时应提醒抢险人员注意,逆风脱离险区,特别是治安维护人员做好人员疏导和维护减少伤亡和损失。

事故被控制住后,应保持好现场,不得破坏现场,以便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事故分析,查找事故原因,及时进行整改,制定恢复生产方案。

七、事故抢救方案

对各种管道、阀门的泄氨事故,由于发生的对象和条件不同,处理方法也各不相同,但处理的原则是一样的,即:

找准泄漏部位、截流堵源、抽气降压、排风净气,然后再焊补修复。

漏氨时进入事故现场必须带好防护器具。

(一)压力容器漏氨事故

处理此类事故,原则是首先采取控制,使事故不再扩大,然后采取措施将事故容器与系统断开,关闭设备所有阀门,漏氨严重不能贴近设备时要采取关闭与该设备相联接串通的其它设备阀门,用水淋浇漏氨部位,容器里氨液及时排空处理。

(二)阀门漏氨

1、发现氨阀门漏氨后,迅速关闭事故阀门两边最近的控制阀。

2、容器上的控制阀门漏氨。

(1)关闭事故控制阀前最近的阀门。

(2)关闭容器的进出气、等阀门。

(3)如高压容器上的控制阀门事故,在条件、环境允许时,应迅速开启有关阀门,向低压系统进行减压排液,减少氨外泄量和损失。

(4)开启事故排风进行通风换气。

(三)管道漏氨

1、发现管道漏氨后,及时指挥有序疏散员工到安全的地方,迅速关闭事故管道两边最近的控制阀门,切断氨液的来源。

2、根据漏氨情况,管子漏氨的大小,可采取临时打管卡的办法,封堵漏口和裂纹,然后进行事故部位抽空。

3、开启事故排风扇进行通风换气,并对事故部位抽空,更换新管或修理补焊。

(四)分解炉漏气

(1)发现进氨管道以及气化器减压阀组泄漏时,关闭氨气分解进氨阀,再关闭氨瓶出氨阀,关闭后级用气进氢阀。

(2)发现氨分解炉胆破裂时,分解炉上会冒火,这时迅速关闭氨分解进氨以及出气阀,再关闭氨瓶出氨阀,关闭后级用气进氢阀。

(3)非正常停电时,迅速关闭氨分解进氨阀,关闭氨分解出气阀,打开氨分解放空阀。

八、现场疏散

如氨气泄露较多无法控制,当班班长了解情况后,迅速通知车间组长,组织车间员工进行有序疏散到指定地方。

班长要确保所有员工疏散完后才能撤离。

撤离后要迅速清点人数,确保所有员工到齐。

八、中毒人员的急救

(一)严重中毒者要及时送往定点医院,必须及时送往定点医院进行抢救,在送往医院的过程要采取必要的救护措施,急救电话:

120。

(二)氨侵入人身体的途径

氨的大量泄漏将对人的生命造成危害,一般是通过人的皮肤和呼吸道侵入人体造成危害,氨可深入从鼻腔到肺泡的整个呼吸道,同时人们因鼻受不了刺激而用口呼吸,进入到胃里,引起恶心等现象,氨很容易侵入粘膜部位,使人们出现刺激难忍等现象。

(三)氨中毒有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在发生事故大量泄漏时极会出现急性中毒,往往引起喉痉挛声门水肿,严重还会造成呼吸道机械性阻塞而窒息死亡,大量吸入氨气会引起中毒性肺水肿,呼吸道炎症、尿道炎症、眼部炎症等。

(四)现场抢救

1、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进入事故区抢救人员时,首先要做好个人呼吸系统和皮肤的防护,佩戴好防毒面具、防护衣。

2、将被氨熏倒者迅速移至温暖通风外,注意伤员身体安全,不能强拖硬拉,防止给中毒人员造成外伤,将中毒者颈、胸部钮扣和腰带松开,保持中毒者呼吸畅通,注意中毒者神态,呼吸状况,循环系统的功能及心跳变化。

对中毒休克者应迅速解开衣服进行人工呼吸,并给中毒者饮用较浓的食醋。

3、中毒病人严禁饮水。

经过以上处治的中毒人员应迅速送往医院诊治。

4、当眼、鼻、咽喉、皮肤等部位沾有氨液的处理:

(1)眼:

切勿揉搓,可翻开眼皮用水洗眼并迅速开闭眼睛,使水充满全眼,清洗后立即送医院治疗。

(2)对于鼻腔、咽喉部位,可以喝大量的0.5%柠檬酸水或食醋,以免助长氨在体内扩散。

(3)对于皮肤,应脱掉沾有氨的衣、裤、用水冲洗受影响的部位,被烧伤的皮肤应暴露在空气中并涂上药物。

(4)人员呼吸三种方法:

背压、振臂式和口对口呼吸式。

最好采用口对口呼吸式,其方法是抢救者用手捏住中毒者的鼻孔,以每分钟12-16次的速度向中毒者口中吹气,同时可以用针灸扎穴进行配合,其穴位有人中、涌泉、太冲。

人工复苏胸外挤压法:

将患者放平仰卧在硬地或木板上,抢救者在中毒者一侧或骑跨在中毒者身上,面向中毒者头部,用双手的冲击式挤压中毒胸腔下部部位,每分钟60-70次,挤压时应注意不可用力过大防止中毒者肋骨骨折。

九、责任与处罚

氨气泄露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

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制冷安全事故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附则

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本预案。

处理过程的信息记入日志,并妥善保存以供日后分析研究之用。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