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5244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新闻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新闻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新闻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新闻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新闻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新闻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新闻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新闻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新闻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新闻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新闻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新闻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新闻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新闻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新闻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新闻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新闻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新闻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新闻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新闻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闻理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坚持事实是新闻的本源的要求:

第一,坚持事实是第一性的,事实对新闻具有决定作用,人类在生产斗争和中所发生的种种事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

第二,客观事实不依赖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它既不会因为人们不喜欢它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人们幻想它而出现。

第三,与事实相比,新闻是派生的、被决定的,是第二性的。

第四,新闻所含有的各种性质被事实所决定。

第二章新闻与传播

◆重点掌握:

◆新闻的倾向性

◆新闻价值

◆新闻敏感

一、新闻的倾向性

1.什么是新闻的倾向性。

是指新闻报道在报道或评述新闻事实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

2.产生的原因。

●从报道者个人来说,新闻事实是通过报道者的头脑所做出的反映。

●从新闻事业来说,在现实社会中新闻事业隶属于一定的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是它们的舆论工具,并为他们的特定利益服务。

3、在具体新闻报道活动中新闻的倾向性如何表现出来。

●选择事实

现实生活中的事实是无穷无尽、千姿百态的,任何新闻报道者都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如此繁多的事实都报道出去,他们必须经过选择。

●编写新闻

在新闻的编写过程中,渗透着新闻报道者对事实的评价。

4、新闻客观性的含义:

●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任何企图用虚构,杜撰或则背离事实本身的基本逻辑的报道来表现倾向性,不仅无法说服人,其生命力也必然是短暂的。

●对事实的选择一定要符合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既不能为了表现倾向性的需要而任意夸大或隐瞒事实。

二、新闻价值

1、新闻价值的含义。

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

2、新闻价值概念提出的意义:

解决新闻工作者面临的两个矛盾。

一是无限的事实与有限的传播渠道的矛盾。

二是新闻工作者的选择标准与广大受众需要之间的矛盾。

3、新闻价值要素

●时新性。

指事实在时间上是新近发生的,在内容上是人们所未知的新鲜事。

●重要性。

指事实所具有的为多数人所关心的社会意义。

●显著性。

指事实所涉及的人物、地点等因素为众人所瞩目,因而也就格外引起人们的关注。

●接近性。

指事实因在地理上或心理上与接受者十分接近,自然能够引起受众的普遍关注。

●趣味性。

指事实因为新奇,为人们所未料及;

或富有戏剧性,情节曲折跌宕;

或极具人情味,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因而这类事实对受众具有特别的吸引力。

4、新闻价值的客观性和民族性。

●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各种特殊素质,它是客观的,不以传播者的主观需要而增减。

●新闻价值是一种预测。

新闻价值要通过传播才能得以证实。

●新闻价值作为一种社会观念——指受众在选择和判断事实时所反映出来的需求欲望、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等,总是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制约的。

三、新闻敏感

1、新闻敏感的含义。

是指新闻报道者必须具备的善于捕捉、反映生活中的变化和潜在变化的特殊能力。

2、新闻敏感能力具体表现为三个特点。

●快捷:

就是十分迅速地捕捉事物正在或即将发生的最新变化。

●准确:

就是能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判断和选择出有传播价值的变化。

●灵活:

就是能随时根据所观察到的事物变化调整思路,从事物细微的“风吹草动”中敏锐地推断出事物潜在的重大变化。

3、新闻敏感在新闻实践中的作用。

●发现新闻线索需要有新闻敏感。

●从众多新闻事实中发现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需要有新闻敏感。

●预测新闻事件的发生需要有新闻敏感。

◆了解内容:

◆事实和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决定作用

一、两种不同的传播模式:

第一种:

单向的传播模式

是指传递者到接收者的单方向传递,如组织内部下达各种简报,上报各种报表,报纸上公布各种行政法规和行政命令等。

第二种:

双向传播模式

双向传播指的是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者与受传者角色互换,双方相互传递信息,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过程。

常见如经验交流会,上下级之间的请示和批复等。

二、新闻接受者的信息反馈是对新闻机构的评判,他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评判:

●新闻机构对他们的新闻需要的满足程度。

●新闻报道的真实程度。

●对事实的判断、解释的正确性程度,即宣传观点的正确与否。

三、在传播过程中,制约传播者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1、事实对传播者的制约。

●客观存在的事实制约着传播者报道的真实性。

●事实本身的逻辑性制约着传播者对事实的解释。

●重大事实具有传播的必然性,觉定了传播者非传播它不可。

2、受众对传播者的制约。

●新闻机构必须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

●客观宣传效果取决于受众接受的程度。

第三章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条件

●社会对新闻的需求程度,是决定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第一个基本条件。

●物质生产和科学文化技术进步所能提供的物质手段,是制约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又一个基本条件。

◆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一、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1、手抄新闻

●产生时间、地点:

16世纪的意大利威尼斯。

●产生背景:

在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最初的萌芽;

意大利处于地中海沿岸的中心,成为欧洲商业发展的交通枢纽,各国山人云集威尼斯,需要了解各种最新变动信息及与开展商业活动有关的情况。

●刊登内容:

传播航期、市场行情等商业新闻以及对商业贸易有直接影响的政治、战事、宗教等信息。

●发行形式:

公开出售。

●扼杀。

2、周报和日报

●周报的特点:

由邮局发售,可以零售或者订阅。

读者可以看到一周内发生的重大新闻。

办报人有稳定收入。

●日报的特点:

以刊载新闻为主。

定期连续出版。

面向社会公开发行(零售订约)。

3、早期资本主义报业

政党报刊时期

政党报刊的特点:

●报刊公开标榜为政治服务,自觉成为党派政治斗争的工具,接受政党津贴资助。

●以宣传本党的政治主张为主,常常夸大其词,甚至无中生有、捏造罪名、诽谤对方。

●报刊内容主要为政治哲学文章,长篇大论、内容深奥、文字艰涩,读者仅仅为本党成员、少数政客及知识阶层。

大众化报纸时期(廉价报纸)

大众化报纸的特点:

●不依附于任何党派。

●报道内容追求趣味、重时效。

●新闻写作提倡客观报道。

●经营上主张薄利多销。

4、资本主义垄断报业

●产生时间:

19世纪末,垄断报团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报业进入垄断阶段。

●代表:

英国第一个报团:

北岩报团、美国的赫斯特报团(12家日报、21家杂志、28家电视台以及一些出版社、新闻社)。

●开始时报业自身的竞争和兼并,后来垄断资本进入成为报业托拉斯。

5、中国近代报刊

●特点:

产生较晚、发展缓慢

●中国的近代报刊发展缓慢的原因:

我国封建制度延续将近两千年,社会发展节奏缓慢。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决定对新闻的需求量不大。

封建统治者实行愚民政策,邸报已能满足当时统治的需要。

二、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1、马恩的办报活动

●早期工人运动时期:

英国宪章派的《北极星报》和《人民报》。

马克思、恩格斯的办报活动:

●改造《德意志——布鲁塞尔报》。

●主编《新莱茵报》——列宁称赞:

是最好的、无与伦比的革命无产阶级机关报。

2、列宁的办报活动

●俄国第一张马克思主义政治报纸《火星报》(1900年12月)。

●俄国第一张群众性的工人日报《真理报》(1912年5月5日)。

3、中国无产阶级的办报活动

1920年9月,《新青年》改组为社会主义刊物为标志。

●五四运动和大革命时期:

《劳动音》、《劳动界》《劳动者》、《劳动与妇女》、《向导》、《热血日报》等。

●抗战、解放战争时期:

《红色中华》(《新华日报》)+《今日新闻》——《解放日报》。

●新中国成立1949年,我国社会主义报刊达到315种。

●文化大革命时期,报纸的发行量有了大幅的回落。

●改革开放后,我国报业形成以党的机关报为主体,多种类、多层的报刊共同发展的局面,并且报业开始走向集团化发展之路。

第四章新闻事业的性质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和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原则区别

一、新闻事业的阶级性

1、新闻事业掌握在一定阶级手中。

2、新闻报道的内容具有阶级性。

3、新闻事业阶级性的独特表现形式。

4、新闻事业是阶级的舆论工具。

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和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原则区别

1、两种新闻事业分别建立在不同的经济基础之上。

●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大都属于资本家占有。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它归全体人民所有。

2、两种新闻事业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各自为本阶级的利益服务。

●资本主义新闻事业致力于维护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则致力于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唯一宗旨。

3、两种新闻事业分别宣传贯彻不同阶级的思想体系。

●西方资产阶级新闻价值观

西方新闻界强调新闻价值对人的关注,新闻尤其讲求生动有趣,讲求对人的关注。

●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新闻价值强调为公、为集体,注重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

4、两种新闻事业各自具有不同的新闻体制。

●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属私人所有,新闻事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各股份公司的由资本家组成的董事会。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都要自觉地服从党的领导。

5、两种新闻事业各自追求的目的不同。

●资本主义新闻事业追求赢得最大的利润。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则追求两个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

了解内容:

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

1、新闻事业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同经济基础的联系更直接。

2、新闻事业反映社会生活,报道面最广,时效最迅速,影响极大。

3、新闻事业通过特有的新闻手段为经济基础服务。

第五章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

◆报道新闻

◆引导舆论

一、报道新闻

报道新闻,传播信息,是新闻事业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功能。

●原因

1、新闻事业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无所不包、无处不在、无人不需的巨大优势。

2、它是由新闻信息的特征所决定的。

3、它能交流情况,沟通联系,对增强人类社会的联系和交往具有巨大的作用。

4、它是其他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

二、引导舆论

1、舆论的含义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的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

2、新闻事业在舆论引导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在阶级社会里,新闻事业反映舆论。

●新闻事业正确地引导舆论

●新闻事业必须努力扩大和强化国家的、执政党的舆论的影响,使之成为社会舆论的核心,使整个社会按国家统治者的意志,健康有序地向前推进。

◆传播知识

◆提供娱乐

◆刊播广告

第六章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

◆新闻自由的相对性和具体性

一、新闻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而不是绝对的、抽象的。

二、新闻自由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并不是亘古不变的。

三、新闻自由始终伴随着一定的义务和责任。

◆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

◆新媒体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控制

一、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

1、社会控制的必然性

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上的利益集团、思想观点、文化传统等对新闻事业所施加的影响,目的在于约束和限制新闻传播活动,最终使传播内容更符合施控者的利益。

控制了新闻事业也就控制了新闻自由。

2、统治阶级及其政党对新闻事业的宏观控制

法律的控制

●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报道内容要真实,严禁利用媒介诽谤他人。

●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严禁传播淫秽下流、污染精神的内容。

政策和纪律控制

政府或政党通过制定新闻政策和宣传纪律控制新闻传播,重点放在法律力量无法达到的方面。

新闻来源控制

新闻事业的专业化分工形成以后,出现了专为各种新闻媒介提供信息的专门机构——通讯社、专稿社等。

而这些通讯社又大多处于特定阶级、政党和利益集团的控制之下,从而使宣传基调和宣传口径得以统一。

制度和人事控制

●制度控制是指通过法律确定新闻事业的所有制形式和管理方式,确保新闻事业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

●人事控制是指在新闻媒介配备统治阶级信赖的领导人员,确保自己的意志能得到贯彻。

3、对新闻事业的经济控制

相对于政府的宏观控制而言,经济控制属于微观控制。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产业所有权的控制。

或以国家占用的方式,或以资本作后盾,通过创办、购买、兼并、控股等方式,拥有新闻媒体的产权或股权。

●广告的控制。

即通过刊播广告的方式影响新闻媒体的经济来源,迫使新闻媒介就范。

4、新闻事业的民族文化控制

●发扬民族精神和民族尊严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传统习惯

5、新闻自由与社会全面进步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与新闻自由的程度相一致。

●民主和法制制度的建设是实现新闻自由的政治保证。

●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思想文化素质是新闻自由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

●社会安定团结以及和平的国际环境是新闻自由赖以实现的内部和外部条件。

二、新媒体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控制

近三十年来,世界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并向全球范围扩张,使世界发展的经济模式发生了变化。

●各国、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互补性、依赖性增强。

●传播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传播活动提供了迅速、广泛、直接的无限可能性。

第七章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坚持群众性原则

一、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三为”方针。

1、为什么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遵循“三为”方针?

●首先,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对新闻事业提出的必然要求。

●其次,人们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主人,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服务对象。

●最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一项根本任务。

2、贯彻“三为”方针对新闻工作提出的要求:

●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二、坚持群众性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1、“三贴近”的内涵

●贴近实际,指的是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适应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实际状况和要求,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现实,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回答和解决实践中提出的重大课题。

●贴近生活,指的是要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深入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服务生活、引导生活。

●贴近群众,指的是要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盼群众之所盼,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把握群众脉搏,说群众想说的话,将群众能懂的话,为群众提供想看爱看、真实可信的新闻信息产品。

2、贯彻“三贴近”原则对新闻工作提出的要求。

●在贴近实际方面,要求我们一定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贴近生活方面,要求我们要以生活为源泉,忠实地放映生活实际。

●在贴近群众方面,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群众的主题地位,听取群众的意见,要求和呼声,尽最大努力实现群众的切身利益。

3、贯彻“三贴近”原则对改进、加强新闻工作的意义。

●它为新闻工作进一步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观提供了有效途径。

●它是新时期改进新闻工作的突破口。

●它有利于增强新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办报实践与新闻思想。

●党的报刊的宣传活动是工人阶级政治行动的一部分,党的政治性机关报必须由党来领导。

●党的政治纲领是党报进行宣传的最高准则。

●无产阶级党报必须处理好党报和党的领导机关以及无产阶级群众三者之间的关系。

●无产阶级党报必须依靠人民,由工人自己提供资金,坚持作为无产阶级的群众性舆论工具的独立性。

二、列宁的办报实践与新闻思想。

●党报应当成为党的思想中心。

●党报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思想教育工人群众。

●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

●完整阐明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提出了依靠群众办报的新闻工作方针。

●报纸应成为组织人民进行经济建设的工具。

三、毛泽东等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办报实践与新闻思想。

●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既受社会经济基础制约,又为经济基础服务。

●新闻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新闻事业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新闻事业要无条件服从党的领导,坚持党性原则,宣传党的指导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成为党和政府与人们群众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工作重心要适时地转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新闻事业要坚持政治家办报,贯彻党和国家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主张。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的原则。

●党的报刊要执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群众路线。

●在新闻工作中要贯彻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和批评与自我批评原则。

●新闻工作者应当成为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的战士,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应讲究宣传的策略和艺术,提倡准确、鲜明、生动的文风等。

第八章反映实际、指导实际

重点掌握:

正确把握新闻宣传的度

坚持实事求是,严防报道失实

一、正确把握新闻宣传的度

1、何谓舆论强势

舆论强势,是指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新闻媒介围绕某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着力引导社会舆论所形成的强大的舆论态势。

舆论强势的形成要求集中地反映主导舆论,方向明确,针对性强。

2、何谓适度

●舆论强势是指导实际必不可少的,它体现了新闻媒介在新闻宣传中的指导作用和所承担的重大社会责任。

但是,任何舆论强势都必须适度。

●所谓适度,是指我们的新闻宣传要完全符合客观实际的真实情况,符合社会舆情,能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

3、正确把握新闻宣传的度,应遵循的要求:

●一切宣传报道要服从大局,以大局为重。

●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

●要要善用宣传艺术来体现“度”。

4、宣传报道中不注意“度”的把握,表现为:

●溢美——某些典型报道,夸大成绩,片面拔高“高大全”,引起了读者的怀疑和反感,严重削弱了宣传的效果。

●片面——缺乏对现状的全面了解、全面分析,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失实——新闻报道只报喜不报忧,讲成绩时滔滔不绝;

讲困难时轻描淡写,不能让群众全面了解真实情况,也不向群众作合理解释。

这种报道必然失去群众的信任。

●官腔——居高临下,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以政治口号代替具体事例,代替对具体事实作具体分析;

对观点不作深入分析,宣传缺乏针对性,千篇一律·

·

二、坚持实事求是,严防报道失实

1、建国以来,我们的新闻媒介曾经犯过三次范围较大、性质比较严重的失实错误:

●第一次发生在50年代末“大跃进”时期,“浮夸新闻”是新闻失实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

●第二次发生在“文革”时期。

“文化大革命”十年,是中国新闻史上新闻失实最严重的时期。

●第三次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后。

以新闻为手段去谋求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假新闻

2、造成新闻失实的原因:

●党在指导思想和路线上的失误,会导致大范围、长时间的失实。

●领导人党风不正,利用新闻报道谋私利

●有些新闻单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违背职业道德,导致新闻报道失实。

●个别新闻工作者在思想上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也是造成报道失实的重要原因。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新闻事业在反映和指导实际时,应坚持以下三个基本观点:

●真实反映实际的基础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正确指导实际的关键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真实地反映实际、正确地指导实际需要有坚持真理的革命精神。

第九章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一、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中国共产党对新闻工作提出了全面的党性要求,主要包括:

●在思想上,要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指针;

●在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

●在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

2、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宣传的指针

●要密切结合实际,完整地、准确地、生动地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简单说,就是要下功夫搞好理论宣传。

●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各种新闻事实进行解释和报道,向群众进行具体生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要树立“政治家办报”的信念和大局意识,提高政治鉴别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正确、全面、生动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明确党的总路线、总政策和具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