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活动实践的关系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2546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与活动实践的关系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心理与活动实践的关系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心理与活动实践的关系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心理与活动实践的关系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心理与活动实践的关系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心理与活动实践的关系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心理与活动实践的关系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心理与活动实践的关系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心理与活动实践的关系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心理与活动实践的关系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心理与活动实践的关系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心理与活动实践的关系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心理与活动实践的关系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心理与活动实践的关系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心理与活动实践的关系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心理与活动实践的关系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心理与活动实践的关系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心理与活动实践的关系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心理与活动实践的关系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心理与活动实践的关系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与活动实践的关系Word格式.docx

《心理与活动实践的关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与活动实践的关系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与活动实践的关系Word格式.docx

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辩证唯物主义对人的心理实质作出正确阐明。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人脑的反映特性;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首先要说一下心理活动和心理有无不同。

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心理活动和心理这两个名词是同义词。

另一种意见认为二者是不同的,例如心理活动是心理的发展变化。

潘菽认为两者不可能是不同的。

从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看来,世界中只有各式各样的运动着的物质。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有时着重在运动着的物质方面,有时着重在物质的运动方面。

所谓心理,不可能是某种形式的物质,也不可能是脱离物质、独立存在的一种东西,只能是一种高度组织起来的特殊物质的高级复杂的运动,即人脑的高级复杂运动,也就是人脑的高级机能。

因此,所谓心理就是心理活动。

假如我们说心理是脑的一种特性,那么,这种特性也只有通过运动才能表现出来。

我们无法离开脑的活动来理解所谓的心理。

“心理活动”这个单独的概念还只能给人一种很抽象的理解。

要说明心理学的对象,使我们能着手去研究,还必须作进一步的考察,以求得比较具体的认识。

这就需要我们从自己和别人的具体生活实践中的具体的心理活动表现去考察、分析,以探索它们和客观世界的辩证关系。

人的心理活动是指什么呢?

潘菽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包括两大方面:

一方面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另一方面是影响客观世界以致改变客观世界的动作活动。

感觉、知觉、注意、思维等都是认识活动。

习惯、技能、操作、言语的一部分等都是动作活动。

但事实上,认识活动和动作活动是经常结合在一起的。

我们很难找到一种认识活动而不伴随着一定的动作活动。

尤其是,我们不可能找到一种动作活动而不伴随着相应的认识活动。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心理活动的统一性和整体性这个重要事实。

但从科学的分析要求来说,我们还是可以区别出什么是主要的方面。

例如,当我们对一定的客观事物产生感觉或知觉的时候,认识活动显然是主要的,基本的。

至于举目侧耳之类的动作活动则是辅助性的,同感觉或知觉过程是可以清楚区别开来的。

又如,当我们作一种操作或者讲一句话要求别人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动作活动无疑是主要的方面,虽然这种动作活动也是不能离开相应的认识活动的。

从这种事实也就可以看到,认识活动和动作活动的互相结合在后一种情况之下更为密切。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除了主要是认识活动的心理活动和主要是动作活动的心理活动以外,还有一部分更复杂的活动,是两种活动先后交织在一起,难以区分哪一种是主要的方面。

哪一种是辅助的方面。

例如复杂经久的态度、情绪、意志等就可能是属于这一类。

在这一类的活动中,虽然认识活动和动作活动先后交织在一起而难于区分主次,这两方面仍然是可以分析出来并加以分别的考察的。

此外,心理活动的最基本的特点是具有意识。

意识是人脑的高级神经活动,有了高度复杂的发展并获得了新的特质的表现,是思想的表现,是错综联系的表现,是在在更高级水平上对环境取得较全面的认识,以致能做出较全面的正确的反应的表现。

用潘菽的话而言,人的心理就是属于人在生活实践活动中的内部(主观)活动。

具体地讲,就是指主要产生于人的头脑中和人的生活、实践活动密切不可分的那些活动。

潘菽认为,人的心理活动由两大部分或两个类别构成的。

一部分是意向活动(可简称为“意”或“意向”);

另一部分是认识活动(可简称为“知”或“认识”)。

认识活动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活动,包括感觉、知觉、思维(回忆、联想、思考等)等。

意向活动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对待活动,包括注意、欲念、意图、情绪、谋虑、构思、意志等。

长期以来,传统心理学大都采用知、情、意三分法。

这种“三分法”是不够符合实际情况的。

因为“情”和“意”在实际上是密切结合在一起而难于分割的。

情由意生,或意由情生。

二者是实质相同而形式有异的东西。

其实“情”也就是一种“意”。

所以“情”和“意”可以而且应该合在一起,也可称之为“情意”。

另外,车文博提出,许多人仍坚持“知”、“情”、“意”的三分法。

认为“三分法”延用至今,说明有其合理性。

把作为独立过程的情感归为意志欠妥。

并指出“二分法”哲学气味太浓,理论上无重大突破,意向内容过于庞杂、层次不清.。

也有人提出“知”、“情”二分法。

认为从起源、实质、作用、过程来看两者均有不同的特点,即属两种基本的心理过程。

而意志不过是由认识与情感两方面因素所构成的更为复杂的表现。

可把意志放在活动心理学中去研究。

还有的人对“三分法”、“二分法”均不同意。

认为知、情、意并列的“三分法”,无论从其起源或发生机制来看均不合适。

至于“二分法”,不仅把认识与意向活动同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作简单类比是不符合实际的,而且把情感与意志两种不同的心理活动合并在一起也是不妥的。

虽然如此,大家均肯定这一研讨的价值。

认为“对于我们深人理解人的心理活动的实质,明确心理学中各种概念与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建立心理科学的理论体系,都是有意义的。

以列昂捷夫为代表的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是主体为了一个特定的目标而进行的努力。

活动具有对象性、转化性。

而潘菽认为,“活动”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主要的问题是缺乏方向性,尤其是辩证唯物论的方向性。

活动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不够确切。

如果说列昂捷夫所讲的活动有对象性、转化性等等特点,那么心理活动本身也同样有这样一些特点。

这样一来,他所讲的活动与心理活动也就没有什么实质区别了,就变成为只有心理活动的一个总名称了。

因此,列昂捷夫的活动观点对心理学问题的理解和解决不会有多少帮助,并没有给心理学增加多少新的东西。

生活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心理学的方法论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性观点。

人们的心理活动,除了很少数的几种外,都是在他们的生活实践中产生出来的,是以他们的生活实践为前提而构成生活实践的重要环节的,或者几乎就是生活实践活动的全部,而生活实践活动又是人们作为主体和客观世界种种事物作为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种种表现,才能对它们取得全面正确的科学了解。

人们的生活实践都是由一定的行动所构成的。

人们的行动在较复杂或高度复杂而且有较高或高度的组织性、目的性和社会性时,就构成实践。

毛泽东所讲的三大革命运动就是这种实践。

人们的生活除了这种实践活动以外,也包括一些一般的较简单而且较少组织性、目的性和社会性的行动,甚至象吃、喝等这样简单的生活活动。

在心理学中讲实践时,采取广义的生活实践较为合适。

潘菽认为,我们讲实践时,并不排除活动的观点。

问题在于讲活动时,必须象马列主义经典作家那样把活动理解为同实践差不多的意识。

活动理论则不是这样,他的要害问题是片面的强调活动,低估了实践,使活动失去了应有的方向性。

在列昂捷夫的理解中,活动显得是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方向性的。

所以我们讲活动时必须要在讲实践的条件下去讲,否则活动就是活动,没有必要的方向性。

光讲活动不能解决目前心理孤立化或半孤立化的问题。

只有接受实践的观点,只有将心理与实践联系起来才能理解心理的实质。

对在心理学中究竟用“实践”的概念还是用“活动”的概念,特别是如何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上,有不同的主张。

第一种意见认为,在心理学中不仅要贯彻实践第一的观点,而且要把“实践”的概念引入心理学中并加以彻底的运用。

这样,才能建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学。

第二种意见认为,只贯彻实践第一的观点即可,不必把“实践”的概念引人心理学,以

免不能涵盖动物和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甚至造成简单化或“贴标签”的错误。

第三种意见认为,“活动”与“实践”虽有区别,但两者又紧密交织在一起。

在心理学中应以用“实践”的概念为主,但在该用“活动”的概念时也可以用。

人的生活实践中所产生而与之密切联系着的心理活动是对生活实践活动起调节和指导作用的,是不可或缺的。

其中最主要的是思维活动和意志活动。

因为如此,人的生活实践活动就和动物的行为有了本质的差别。

人们生活实践中的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两大心理活动方面,我国历来称为知和行。

知和行虽有实质的区别,但不是互相孤立,而是互相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的。

必须从这样的生活实践的观点来看人的心理活动,才能对人的心理活动取得正确的理解。

活动是发生认识论中一个最基本的范畴,尽管皮亚杰没有对活动作过严格意义上的解释,但是在他的理论阐述中已经做出明确说明。

他认为:

活动是“身体本身和外界事物之间的接触点”,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中介物”。

在皮亚杰看来,一开始在主客体之间起中介作用的不是传统认识论所认为的知觉,而是“可塑性要大得多的活动本身”,尽管知觉在认识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每一种知觉都要依赖于活动,所以他说:

“我们的研究需要从活动开始”。

关于活动的内涵,“它不仅包括了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也包括了本能的活动;

不仅包括了主体能动的改造客体的活动,也包括了客体对主体的强制引起的活动。

”在这个意义上,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实践范畴相比,活动的内涵显然要广泛得多。

皮亚杰认为实践只能说明高级水平的认识,对于低级水平的认识(如:

生理活动)的说明是不充分的。

因而对于认识的全过程的说明是不充分的。

在皮亚杰看来,活动源于机体的协调和自我调节,而自我调节是通过认知图式的同化机能来实现的。

皮亚杰认为,认识是人的认知结构(图式)的连续不断的建构:

即从最初的生物体遗传图式开始,经过不断地活动,最终发展成为人的认识图式,也即人的认识从低级认识逐步过渡到高级认识。

皮亚杰把活动分为两种,一种是感知运动活动,另一种是思维运算活动。

他按照活动的特点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每个人就是在不断的活动过程中因为图式的发展和改变获得相应的知识。

皮亚杰把人的知识分为三种类型:

遗传性的知识、逻辑一数学知识和物理经验知识,他认为第一种知识直接来源于遗传图式,后两种知识则是在获得第一种知识的基础上来源于人的认知图式。

皮亚杰一再申明认识产生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活动作为主客体之间的中介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发生学的起点上,既不存在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也不存在认识论意义上的客体,主体与客体处于原始统一状态。

只有通过主体的活动,才能打破这种原始统一状态,使主体与客体分化开来。

活动创造了主体和客体,创造主体与客体的各种关系和中介系统。

当然,皮亚杰并不排除这一事实:

在被发现之前,客体就存在着。

但是,如果没有人,没有认识主体,客观世界仅仅是存在着。

活动理论是皮亚杰赖以建立认识论动态体系的关键,也是发生认识论论中最难把握的理论之一。

皮亚杰认为认识来源于活动,但是,皮亚杰的活动范畴则无力说明人类形成的动力何在,当然也无法正确说明人类认识的最终起源,无法说明在人类形成之初认识是如何发生的。

之所以说,皮亚杰的活动范畴无法说明人类人的终极起源,一方面,皮亚杰所讲的活动主要指的是孤立的儿童的个体活动,它与成人的群体活动是有区别的,而且儿童的活动大多是对成人的模仿;

另一方面,皮亚杰所讲的活动中包括了无意识的本能的活动,如吮吸、注视、抓握等活动,这些活动不能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当然也就不能说明人类及人类认识是如何形成的。

另外,他所讲的活动还包括内化了的活动———运演。

不可否认,主体的思维活动对形成正确的认识来讲是不可缺少的,认识的形成和发展也离不开主体的思维活动,如形成概念、做出判断、进行推理,但是这些思维活动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做出。

如果离开了实践,那就会导致唯心主义,更不用说把运演这种内化了的活动看做是认识的来源了。

虽然皮亚杰的认识起源于活动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起源于实践的观点不谋而合。

但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角度而言,皮亚杰的活动理论具有如下的局限性:

首先,皮亚杰的“活动”范畴无法检验认识的正确性。

皮亚杰认为认识来源于活动,但是在活动中形成的认识的可靠性如何来证明,皮亚杰似乎没有进行过专门的论述。

如果把活动作为检验认识可靠性的标准,那是无法检验出认识是否是正确的。

首先,他所说的活动,是孤立的个体活动,不具有普遍性的特点,不足以说明整个人类认识的可靠性。

其次,他所说的活动,主要是指儿童的活动,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的特点,不能把主观的东西变成客观的东西,不能变“自在之物”为“为我之物”,因为儿童的活动大多是对成人活动的模仿。

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却可以检验认识的可靠性。

其次,皮亚杰的“活动”范畴缺失了社会性。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以工具性为本质特征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认识发生发展的最基本的和决定的因素。

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人的认识水平也不断的得以提高。

正是社会性的实践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等问题。

之所以说实践范畴具有社会性历史性的特点,一方面是因为从事实践活动的主体不但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更是社会存在物,马克思说过: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另一方面是因为实践活动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实践一开始就是社会的实践,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实践。

而皮亚杰的活动范畴恰恰忽视了实践范畴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主要研究的是孤立的儿童的个体活动,他是以孤立的个体的活动为出发点的。

在皮亚杰看来,对象通过行动而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又成为新知识的来源,我们只有作用于对象并改变它时,才能认识对象。

但皮亚杰所说的活动主要是指孤立的儿童的个体活动,大多只限于个体儿童对外界刺激所作的应答式的反应。

因此,我们可以说,皮亚杰的活动范畴主要是从生物学角度提出来解释个体的活动的,具有某种程度的自然主义倾向。

由于皮亚杰不了解实践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因而不能对儿童认识的产生做出完全科学地说明,这正是他的理论的一大不足。

2.2前苏联活动理论

20世纪20与30年代间,前苏联心理学界开展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重构心理学的工作,对心理学中居统治地位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进行了批判,突破了以往仅从生理上分析人类思维的心理学思路。

活动理论是以“活动”为逻辑起点和中心范畴来研究和解释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问题的心理学理论,“活动”是主体为了一个特定的目标而进行的努力。

活动理论的哲学根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黑格尔的古典哲学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

黑格尔认为,人类意识不仅与人的生理有关,还与对历史文化的积极同化有关,与主体征服客体的活动有关。

马克思则从实践的本质出发,探讨了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

他们都将活动作为分析人类发展的立足点。

心理学家普遍赞同“实体性原则:

意识与活动的不可分离性”,即人类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在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导向的、人与环境交互的社会背景中理解。

1922年,鲁宾斯坦(Rubinshtein)根据该原则提出了“将人类活动作为心理分析的基本单元”的思想,将属于哲学范畴的“活动”概念引用到心理学中。

之后,经维果斯基(Vygotsky)、列昂节夫(Leont'

ev)等人的研究而逐步丰富。

1987年,芬兰学者恩格斯托姆(Engestrm)对维果斯基之后的活动理论进行了研究和发展,并将活动理论分为三代。

(一)第一代活动理论

第一代活动理论的核心是文化历史学派创始人维果斯基提出的中介(mediation)思想,之后的活动理论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受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维果斯基认为,在人类行为的刺激和反应之间有一个中介,中介即工具,分为物质工具与心理工具,物质工具包括机器、建筑等外部事物,心理工具包括语言、符号、数学、文化人造物等。

但是,他只提出了活动的重要思想——中介,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活动理论,而且分析的单元依然仅仅关注于个体,还没有关注到群体。

(二)第二代活动理论

维果斯基(1896-1934)后,他的学生列昂节夫成为活动理论研究的领导者。

20世纪30到70年代,列昂节夫带领其他研究者在“内部矛盾是活动系统中的改进与发展的驱动力”的指导下,开展了大量的心理学实验,扩展了活动理论的框架。

他提出了活动的层次结构,即活动的三个水平模式:

活动、行为和操作。

他开始关注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复杂关系,认为历史进化中的劳动分工使得个体行为和集体行为有所区别。

活动理论从此正式形成。

(三)第三代活动理论

20世纪70年代后期,前苏联的活动理论作品相继进入西方国家,西方才开始研究活动理论,其中贡献最大的是芬兰学者恩格斯托姆提出的活动模型理论。

1987年,他根据黑格尔的活动思想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从生物遗传的角度分析了人类活动的演进过程。

他提出对活动的描述必须符合这些原则:

活动必须以最简单的、起源的结构形式来呈现;

必须分析活动的动态性;

必须被看作是环境的、生态的现象;

必须被看作是文化调节的现象。

从活动理论的历史演进中,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代活动理论都比前一代深化,分析的可操作性也在逐步增强。

目前的活动理论已经十分丰富,主要包含以下思想。

(一)意识(心理)与活动的统一

心理、意识与活动的统一曾为所有苏联心理学家所承认,但对它的理解却是不同的。

鲁宾斯坦解释这一原则为心理、意识不仅在活动中表现,而且在活动中形成(1946年)。

这一解释被写进了心理学的教科书中(1946年、1956年)。

列昂捷夫和他的学派在对活动的结构进行了研究之后,认为单独的心理过程取决于它在活动结构中的位置,并指出心理与外部活动的统一在于它们都是活动,都有着相同的结构。

心理活动不只是在实践活动中而且由实践活动形成的,这种对心理发生的理解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心理、意识对于存在是第二性的为理论基础的。

由于心理、意识是活动,那么它既包括了精神的对象(观念、概念等),又包括了理性的操作,所以在心理活动中如同在实践活动中一样,应区别活动、动作、操作。

两种活动形式在结构上的共性使它们之间的互相过渡和转化成为可能,因而,内部的心理和意识常包括了外部的动作和操作,外部的活动也包含着内部的思维的动作和操作。

关于意识的产生,列昂捷夫写道:

“内部心理活动起源于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由于以劳动为基础的人类社会的形成而历史地形成的,在新一代的每一个人身上,内部心理活动是在个体发展的进程中形成的。

……对现实的心理反映形式本身同时也发生着变化:

产生着意识———即主体对现实、对自己的活动、对自己本身的反省。

”“意识不是从原始时就有的,也不是自然界产生的。

意识是由社会所产生的,它是被生产出来的。

因此,意识不是心理学的公设和条件,而是它的课题———具体的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应当指出的是,活动理论的观点同行为主义的观点有着根本的区别。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行为动作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而在行动着的人的头脑里是否有某种对世界的映象,是否有意识,则是无关紧要的。

意识与活动相统一的原则使活动理论者们在研究行为、活动的同时还提示那些保证顺利达到活动目的内部心理机制。

(二)活动作为心理学的解释性原则和研究对象

对象活动是活动理论的核心概念。

这里的对象不应理解为作用于主体的刺激物或某个客体,而是作为主体动作指向之物,即不是与生物体相关的东西,而活动的———无论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对象。

列昂捷夫在《活动、意识、个性》(1975年)一书中指出,活动的对象表现为两个特性:

第一,对象的独立存在,它使主体活动服从于它并对其加以改造;

第二,对象的映象性,映象即主体对对象的属性的心理反映,而这种反映是在主体的活动中实现的。

活动对象的这些特性已在活动和心理反映的萌芽中就显示出来了。

人类活动的历史是从生活过程中获得对象时开始的,后者也就标志着低级心理反映形式的出现,比如受刺激性变为感受性,变为感觉能力。

(三)活动的结构和活动的过程

在活动理论中,心理是主体生命活动的形式,人的积极性表现为他不仅完成着外部的实践活动,而且也进行着内部的心理活动。

心理不简单是人对世界的反映,而且是由动机、目的连接的活动,是动作和操作的完整体系。

列昂捷夫认为,完整的活动是由需要、动机、目的、达到目的的条件和与这些成份相关的活动、动作、操作组成。

“第一,个别的(独特的)活动———以激发它们的动机为标准;

第二,动作———服从于自觉的目的的过程;

第三,操作———它直接取决于达到具体目的的条件。

在活动理论中外部的实践活动是基本的活动形式,个体内部的心理活动由它派生,活动的这两种形式都有社会历史性质和基本相同的结构。

活动的主要过程也就是外部的实践活动内化为内部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内部的心理活动也向相反方向外化为外部的活动形式。

活动的这种互相转化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它们有着相同的结构,这种共性的揭示,列昂捷夫认为是“现代心理科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首先,在心理学的活动理论中证明了全部心理过程(包括个性在内)的对象活动的性质,实验研究了感觉、表象、记忆、智力、情绪等动作的形成,使动作不仅成为研究的对象,而且是心理过程的分析单位,这是活动理论这一学派的突出贡献。

其次,在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中强调指出,外部活动先于内部活动,内部心理活动是由外部活动产生的。

这一观点在列昂捷夫的理论中处于中心的地位,带有发端的性质。

从这种观点出发,直接可以得出来的结论就是,人的心理、意识是可以从外部来加以培养、形成的,教育起着主导作用。

这一观点带有鲜明的唯物主义性质,它企图以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决意识、心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问题。

也正因为活动理论强调地说明了通过改变外界条件可以培养、形成人的内部心理、意识的可能性,所以在苏联心理学界,特别是教育实践领域,该理论是很受欢迎的。

但是,在活动理论中,用活动的概念在心理学中表达主体这一方面是否适宜,值得加以考虑的地方。

活动的概念在苏联心理学中虽被广泛应用,列昂捷夫则更把它作为发端性的基本范畴,但它的含义是含糊不清的,同是应用这个概念,各人所赋予的内容却不一致。

用这个概念来表达主体的行动方面,最大的缺点是不能反映出人的行动方面的本质特点——变革世界的特点。

我们认为,在心理学体系中,用列宁提出的“生活实践”的概念,或是马克思、毛泽东提出的“实践活动”的概念,来表达人的行动的方面,是更为适当的,因为这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的行动方面的本质特点。

此外,在活动理论中有一定的机械、形而上学因素,这表现为:

首先,它把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机械地分割开来;

其次,在阐述意识的产生、形成问题上,忽视主体内部因素的制约作用,片面强调外部活动决定。

总之。

活动理论把人的心理简化为对象活动,从而忽略了人的精神世界,活动理论成为一个没有精神的、机械的心理学理论。

“实践是人的奥秘”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诠释和解读。

下面我们从实践与哲学基本问题、实践与人的本质之间的关系来理解“实践是人的奥秘”的确切含义。

实践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