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多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2599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5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多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多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多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多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多篇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多篇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多篇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多篇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多篇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多篇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多篇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多篇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多篇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多篇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多篇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多篇Word下载.docx

《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多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多篇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多篇Word下载.docx

然而,这些乡镇由于地处边远山区,受工业污染比较少,一年四季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有着较好的生态环境优势。

近年来,通过大量的论证调研,该县提出了“生态立县、有机富民”的发展理念,将山区乡镇的生态环境优势与发展现代有机农业结合起来,在保护了绿水青山的同时,又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全县有机农业生产乡镇由最初的1个发展到现在的9个,有机耕地面积达6.5万亩,有30多个产品通过德国欧格耳有机保证公司(bcs)和欧盟国际生态认证中心(ecocert)的有机认证,有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6家。

有机农业项目区的农民人均每年可从中增收300多元,有机农业正逐渐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助推器。

该县通过示范引导、科技创新以及龙头企业的拉动,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由单一靠政府扶贫救助向依靠有机农业产业化脱贫致富的转变。

一、依托示范引导,强化制度约束,推动传统耕作型农业向标准化农业转变

有机农业是集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监测跟踪体系、检测检验体系为一体的标准化农业,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操作标准。

但有机农业在发展的初期,特别是在土壤转换期内,由于不能使用化学肥料、农药以及转基因产品,在一定程度会造成减产,群众对发展有机农业存在较强的抵触情绪。

针对这一情况,该县没有搞强迫命令、强行推广,而是在加大宣传的同时,通过三个步骤,逐渐转变了群众的观念,实现了有机农业生产操作的标准化。

第一步是典型示范引导。

政府出资创建了有机农业科技示范园,功能集科研、示范、旅游为一体,为全县有机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了试验、示范作用。

同时选择群众基础较好、积极性高的茭湖乡作为首个推广示范点,对全乡实行土壤转换,有机操作。

经过几年的探索,找到了一条有机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子,特别是通过与江西金佳谷物有限公司合作,以140元/百斤的价格收购有机水稻,让群众尝到了发展有机农业的甜头,产生了强大的宣传示范作用。

在有机农业逐渐被群众了解、接受后,开始第二步工作——编制操作标准。

该县先后向省质量监督局申报了有机水稻、有机木姜、有机毛豆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在通过省级验收以后,立即制作成通俗易懂的宣传小册,免费发放给有机农业项目乡镇的农民,让农民群众可以按照标准规范生产。

在有机农业生产之初,虽然大部分群众都能按照标准要求操作,但也有少许群众图方便省事,违反操作规程,导致产品通不过有机认证,使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受损。

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开始标准化生产的第三步——强化监控,一方面成立了县、乡两级的监控队伍,实行全天候巡回监控,严堵化肥、农药供应源头,在发展有机农业的乡镇或村,严禁销售化肥、农药,做到统一供应有机肥、生物农药或自制有机肥,一旦发现农户施用化肥、农药,严肃处理,并当场记录在案;

另一方面将有机农业乡镇的每十户农户组成协作小组,民主选举有机农业监督员,建立有机农业监控卡,监控卡上标明田块、面积等内容,从而形成农户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机制。

二、依托科技创新,培育新型农民,推动传统粗放型农业向科技化农业转变

现代有机农业是一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生产,只有依靠现代高科技,依靠一批懂技术新型农民,才能获得较高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从而促进农民的增收。

该县在发展有机农业的实践中,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在建立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方面,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县校、县院合作机制,大力推进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有机质及生物肥料开发、替代化学制剂的病虫害及杂草生物防治技术、土壤水体生态培肥技术、畜禽水产有机养殖技术等研究与应用,不断提高有机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及产品品质。

通过与南昌大学合作建立南昌大学×

有机食品研发中心,重点解决有机食品开发中的技术难题,与省农科院合作,就有机农业病虫害防治、有机肥开发、良种开发等方面进行研究,有效地进行了生产与科技的对接;

另一方面是建立了为有机农业服务的技术推广服务网络。

县有机农业办公室组建了有机农业技术服务指导小组,小组由省级专家、乡土专家、专业大学生组成,常年下到有机农业基地,分片包干进行技术指导,负责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技术示范和技术咨询服务。

在村一级通过培育有机农业种植示范户,形成以产业技术小组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推广网络,有效提升了有机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发展水平。

同时充分利用“阳光工程”、“雨露工程”等农民培训项目,对有机农业项目乡镇的农民进行免费培训,重点讲授有机农业发展前景、有机农业操作标准、认证标准等专业知识,对有机农业种植品种的选择、病虫害的防治等栽种技术进行指导培训,不断提高农户发展有机农业的信心与能力。

三、依托产业拉动,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推动传统“提篮小卖型”农业向产业化农业转变

在发展有机农业的实践中,随着有机农业生产基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作物品种的不断增多,依托产业脱贫致富这条路子要走下去,就必须让产业与市场对接。

因此该县把有机食品加工业作为全县招商引资的一个重点向外推介,努力激活本县民营资本投入有机农产品加工业,同时从县财政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培育和扶持一批经济实力强、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大的产业化龙头企业。

通过引进、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全县已有20多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其中有10家企业是省、市龙头企业。

这些龙头企业,在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同时,还带动2万多户农户参与有机农业种植。

尤其是一些山区乡镇贫困农户,由于资金紧缺,无力投资有机农业,一些龙头企业就为农户先垫付种子及有机肥料、生物农药款,有效地提高了贫困户栽种有机农作物的积极性。

为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龙头企业与千家万户农户的对接,该县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鼓励扶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济合作组织。

通过成立×

有机食品行业协会以及在有机农业项目村成立有机农业协会互助组,把企业与农民联结起来,真正实现了“龙头加工企业+有机农业合作组织(协会)+生产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达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农民”的目标。

据统计,该县现有各类有机农业基层协会组织46个,带动7650户农户、34600人。

今年全县通过合作协会落实的有机水稻订单面积达到4万亩,龙头企业按每百斤150元的最低保护价收购,农民种一亩有机水稻可增收近400元,仅此一项,全县农民就增收800万元。

然而,这些乡镇由于地处边远山区,受工业污染比较少,一年四季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有着较好的生态环境优

势。

在村一级通过培育有机农业种植示范户,形成以产业

技术小组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推广网络,有效提升了有机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发展水平。

同时充分利用“阳光工程”、“雨露工程”等农民培训项目,对有机农业项目乡镇的农民进行免费培训,重点讲授有机农业发展前景、有机农业操作标准、认证标准等专业知识,对有机农业种植品种的选择、病虫害的防治等栽种技术进行指导培训,不断提高农户发

展有机农业的信心与能力。

近年来,xxxx县农业产业化局坚持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促进“三农”工作的全局性、战略性任务来抓,不断深化认识,强化措施,大力推进,全县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xxxx”期间,全县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年均增幅22.12%,XX年达到166.59亿元,增长25.2%。

XX、XX年,全省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连续两年在

xxxx召开,xxxx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的经验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省乡镇企业局的肯定。

该局连续三年获得全省系统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发挥部门职能,理清发展思路。

xxxx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

过来,我们坚持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产业转型的主攻方向、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促进农民增收的活力源,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产业化,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不断强化引导和扶持力度。

一是强化规划引导。

在大力推进“一流转五体系”建设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的同时,高质量编制了《全县九大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规划》、《xxxx县“xxxx”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二是助推出台政策。

通过前期大量的调研,拟定政策文件草案,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关于加快休闲农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

三是争取领导重视和扶持。

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县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农业产业化发展;

县、县两级财政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和休闲农业发展专项资金;

建立县、县、乡三级领导联系农产品基地和龙头企业制度,县人大定期组织人大代表视察农业产业化建设。

二、坚持龙头带动,提升发展水平。

我们坚持扭住龙头企业这个“牛鼻子”,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一是催生壮大了一批骨干龙头企业。

通过扶优扶强,全县涌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龙头企业。

全县现有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6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4家、县级121家。

过亿元的龙头企业14家,拥有上县企业1家。

二是引进了一批知名龙头企业。

近五年,全县引进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53家,泰格林纸、娃哈哈、汇源果汁、康师傅等知名企业先后落户xxxx。

三是形成了一县一品基本格局。

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使每个县(县、区)都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体系,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四是龙头企业参与产业化扶贫成效明显。

目前,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安置农民就业人数达到5.2万人,联结基地353.8万亩,带动农户58.7万户,其中贫困农户在30%以上,农户年户均增收XX元以上。

三、加快资本对接,加大对外合作。

借力资本县场,推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一是积极抓好上县引导。

出台了《关于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县的意见》,建立了龙头企业上县申报绿色通道,通过举办龙头企业资本运营专题培训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军资本县场报告会,邀请国内、省内资深专家进行授课等手段,致力推进龙头企业上县工作。

XX年11月,我县本土龙头企业大康牧业在深交所正式上县。

二是积极搭建上县平台。

鼓励拟上县龙头企业与创投、风投和外资机构对接,积极探索搭建拟上县企业与国内外投资者战略合作平台。

近年来,吸引了山东富丰、澳大利亚向导投资等多家国内知名投资集团加盟xxxx,引进战略投资达7.2亿元。

三是积极培植上县后备资源。

按照“培育一批、上县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县后备资源储备库,实行动态管理、跟踪培植、贴身服务。

目前有4家龙头企业被列入省重点上县后备企业,全县11家省重点上县后备企业中,农产品加工企业占8家。

四、执行标准化建设,打造绿色农产品基地。

我们着眼于促进基地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从推动土地流转求突破,从XX年起全面启动了超级稻、工业原料林、柑桔、茶叶、油茶、中药材、生猪、肉牛等十大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

县里专门成立了十大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办公室,近年来整合各类涉农资金5.4亿元扶持基地建设及其加工项目建设。

同时,通过部门创办示范基地,引导龙头企业投入资金1.5亿元建基地,形成了一批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

五、加快农产品园区建设,推动集群发展。

我们着力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要素向园区集聚。

目前,全县已有xxxx工业园、靖州工业园2个“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xxxx工业园还被授予“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称号。

146家县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入驻园区的达47家。

引进了娃哈哈、汇源果汁、康师傅等一批知名龙头企业入驻园区,目前园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占入园企业总量的80%,去年来又有大康牧业4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正清集团异地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入驻园区,成为我县重要的农产品加工中心,被评为湖南省最具投资潜力的园区。

六、促进提质增效,加快休闲农业发展。

近年来,我们按照

摘要:

食品安全问题频出,越来越注重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要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需要有机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

有机农业产业化ptdfle

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必然性。

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传统的自耕农业已经不能满足巨大的食品需求。

于是现代农业随之产生,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食品需求,但现代农业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引起了能源危机、资源危机、生态危机、土地荒漠化、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问题,似的人类生存环境受到极大的威胁,于是人们要求一种既能满足人类食品需求,又能保护坏境,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业发展模式,那么有机农业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有机农业也差不多发展了将近一个世纪了,但在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仍然相对缓慢,其所占比例还比较小。

我国有机农业用地只有30129h平方米,我国的有机产品还大多靠进口来满足国内的需求。

为了解决困境,实现基本自给,有机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已经迫在眉睫。

实现有机农业“产供销一体化,种养加一条龙”,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龙头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一系列服务为手段没通过实行产供销,种养加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联接起来的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主题自愿结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市场农业的基本经营模式。

其中ptd(participatorytechnologydevelopment)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有机农业发展推广模式,强调农民和农业研究、推广机构之间的创造性的相互作用,将农民的知识与经验同科学知识相结合,以寻求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当地资源的最佳利用的方法。

基本方法包括:

?

对某一特定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与变化达成共识;

?

确定当地问题的重点;

在当地农民或其他地区所具有的经验和科学知识相结合的基础上,确定当地的实验方案,因地制宜,提高农民的试验能力和加强农民之间的交流。

ptd工作程序如下图:

ptd的工作程序

另外一种模式就是一浓密为中心的技术推广模式,ple系旨在技术推广过程中农民在外界推广和研究人员的帮助下,成为计划、设计和执行推广活动的主要角色。

讲究的是农民的积极参与,外界知识与农民实践经验相结合,倡导平等精神没通过小规模验证将酒宴成果和推广相结合。

加强外界推广人员与农民的交流,充分发挥房地农业技术员的作用,推广人员要和农民一起制定有机生产转换计划和技术方案。

在这些模式下,能极大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从而加快推广有机农业的发展步伐。

中国农业明显表现出两个基本特点:

意识人均农业资源紧缺,农业生产实行精耕细作;

二是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总体还比较低。

所以只有做好有机农业的战略定位非常重要,针对有机农业存在的问题,如有机农业生产的效率低,风险较大,成本和效益外泄现象严重,各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公共认识与诚信体系的缺乏等问题,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出比较好的发展战略。

首先需要消除的是概念上的和认识上的某些误区,防止急功近利。

重物轻人等思想,有机农农业是只是经济的产物,必须发挥知识在发展有机农业过程中德重要作用。

其次需要制定、实施有机农业的产业政策。

还要加强对有哦及食品及其产业发展的科学研究。

加强监管,保障有机食品的健康发展。

加强各部门的协调运作,共同把有机农业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吴大付胡国安《有机农业》9787802333895钦佩《有机农业生态工程》学号:

XX7972姓名:

牟建祥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ⅹⅹ是个农业大县,面积2565平方公里,现辖27个乡镇、6个农林场所、955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99.1万,其中农业人口80万。

近年来,我们围绕“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积极引导和鼓励全县各级各部门投身于农产品加工主战场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有力地推进了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

XX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218家,其中产值过1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85家,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5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家,年加工粮食20万吨,茶油3.5万吨,肉类3万吨,木材17万立方米。

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去年全县农民人平纯收入增加72.5元。

今年1—6月,全县农民人均从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得到的报酬收入达173.6元。

一、抓基地,上规模,着力打造龙头企业“第一车间”。

农产品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前提,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必须以基地为依托。

为此,我们突出抓了两手:

一是优化区域布局。

我们充分整合资源优势,将农业基地统一规范到“一线两园”发展,促进生产力要素向最适宜区域的优势产业集中。

“一线”,就是突出322国道沿线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绿色“三品”农业和生态农业;

“两园”,即文富市、黎家坪万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和白水、七里坪万亩生态农业示范园。

在“一线两园”内,采用统一的生产技术,把种养大户联合起来,实行连片种养,规范生产,形成区域明显、特色突出的“集群”、“块状”发展格局。

目前,85以上的生产基地、70以上的龙头企业都集中在“一线两园”,大大提高了全县农业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水平。

二是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