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52850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2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

  A、爱岗敬业

  B、关爱学生

  C、团结协作

  D、为人师表

  【解析】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这就要求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题目中说每个学生都有被爱的权利,所以教师要关爱全体学生。

  5、同一棵香樟树,植物学家把它看作一种双子叶植物,而木匠则常称之为优秀木材,这是()的表现。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理解性

  C、知觉选择性

  D、知觉恒常性

  【解析】人在知觉事物时,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知觉对象,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

题干中植物学家与木匠的经验不一样,对于香樟树自然有不同的体会,体现了知觉的理解性。

  6、现场教学是教学的()。

  A、主要组织形式

  B、基本组织形式

  C、特殊组织形式

  D、辅助组织形式

  【答案】D

  【解析】现场教学是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

故选D。

  7、晓东在记忆英文单词时,如果不对其加以复述,这个单词在他头脑中只能保持几十秒。

这种记忆现象是()。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内隐记忆

  【解析】短时记忆的时间一般是30秒左右,通常不会超过一分钟。

题目中单词在晓东的头脑中存储了几十秒,属于短时记忆。

  8、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

  A、布鲁纳

  B、桑代克

  C、柏拉图

  D、陆志伟

  【解析】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和“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布鲁纳提出了“结构教学”。

柏拉图的代表著作《理想国》。

  9、追星族喜欢模仿自己偶像的一举一动,这是()。

  A、光环效应

  B、认同

  C、投射效应

  D、刻板效应

  【解析】认同的实质是对榜样的模仿,出发点是与榜样一致。

光环效应体现以点概面,以偏概全。

投射效应表现为“以己度人”,刻板效应是无视个别差异。

  10、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选择。

  A、必然

  B、必要

  C、必需

  D、首要

  【解析】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要“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而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

所以新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必然选择。

  11、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B、师生互动策略

  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

  D、合作学习策略

  【解析】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有利于系统知识的学习,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学习系统知识上效率比较高,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

  12、以恐惧、担心为主要特征是以下哪种应激状态常见的心理反应()。

  A、焦虑

  B、认识功能障碍

  C、自我估价降低

  D、消极情绪

  【解析】焦虑是预感将要发生不良后果时的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体验和情绪状态,其主要特征是恐惧、担心、忧虑和惶惑。

  13、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时期是()。

  A、古代

  B、文化复兴后的欧洲时期

  C、近代

  D、现代

  【解析】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终身教育是20世纪以后出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14、提出“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陈鹤琴

  D、晏阳初

  【解析】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

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15、新中国第一部教育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B、《教育法》

  C、《教师法》

  D、《义务教育法》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是1980年颁布的。

  《教育法》是1995年颁布的。

  《教师法》是1993年颁布。

  《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颁布的。

  16、学校中曾被记过的学生因表现好而被撤销了记过,这种做法是()。

  A、正惩罚

  B、负惩罚

  C、负强化

  D、正强化

  【答案】C

  【解析】正强化是指学习者受到强化刺激以后,加大了某种行为发生的概率;

负强化是指对学习者消除某种厌恶性刺激以后,学习者的某种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

正惩罚是指对学习者施加某种厌恶性刺激以后,学习者的某种行为发生的概率减少;

负惩罚是指消除某种刺激之后,学习者的某种行为发生的概率减少。

题干中学生因为表现好而被撤销了记过,这种做法就是一种负强化。

故选C。

  17、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壬寅学制;

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解析】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但未实行,成为了新学制的先声。

1904年1月,清政府批准《奏定学堂章程》,时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且在全国普遍实行的学制。

  18、王老师在讲“果实”这个概念时,列举了苹果、花生等可食果实的例子,也列举了棉籽、橡树籽等不可食果实的例子。

这种教学方法称为()。

  A、变式

  B、范式

  C、原型

  D、演绎

  【解析】运用变式是使学生形成一般表象的必要条件。

讲果实的概念时,不只选用可食的果实,还选择一些不可食的果实,以避免学生把“可食性”作为果实的本质特征。

  19、王老师在讲“果实”这个概念时,列举了苹果、花生等可食果实的例子,也列举了棉籽、橡树籽等不可食果实的例子。

  20、上海孟母堂招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家庭式教育,收取高额学费、住宿费。

孟母堂随后被责令依法关闭,因为()。

  A、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B、私人不能举办教育机构

  C、家庭教育太落后

  D、学费太贵了,没有家庭能承受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21、熟练的车技演员一边骑车,一边做出优美、复杂的动作。

这说明他的动作技能处于()。

  A、认知阶段

  B、分解阶段

  C、联系定位阶段

  D、自动化阶段

  【解析】随着运动技能的巩固和发展,暂时联系达到非常巩固的程度以后,动作即可出现自动化现象。

所谓自动化,就是练习某一套动作时,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完成。

其特征是,对整个动作或者是对动作的某些环节,暂时变为无意识的,例如,走路是人类自动化的动作,在走路时可以谈话、看报,而不必有意识地想应如何迈步,如何维持身体平衡。

  22、王老师总是“自我感觉良好”,以自我为中心,将自己的期望混同于现实,把对课堂出现的情况按自己所

  期望的结果加以解释,这属于()。

  A、期望效应

  B、光环效应

  C、晕轮效应

  【解析】有的教师对课堂出现的情况按自己所期望的结果加以解释,把教学纳人自己所期望的轨道上去,而不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这类教师通常是“自我感觉良好”,以自我为中心,将自己的期望混同于现实,把偶然情况当作必然结果,或把必然当作偶然。

  23、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这属于教师的()。

  A、教育教学权

  B、学术研究权

  C、管理学生权

  D、获取报酬权

  【解析】学术研究权是指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

  24、教育的经济功能受()的制约。

  A、社会经济制度

  B、社会生产力水平

  C、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

  D、文化传统

  【解析】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是通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来决定的,教育经济功能的发挥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需要坚实的基础,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刚好能够提供良好的基础和物质条件。

  25、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定被称作()。

  A、教育方针

  B、教育原则

  C、教育法规

  D、教育制度

  【答案】D

  【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教育法规是有关教育方面的法令、条例、规则、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也

  26、根据学习动机作用的主次不同,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A、交往动机及荣誉动机

  B、工作动机及提高动机

  C、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

  D、社会动机及个人动机

  【解析】根据动机作用的主次关系,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间接的学习动机和直接的学习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作用和外部动机作用。

  27、按照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划分,学习迁移可以分为()。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正迁移与横向迁移

  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解析】按照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划分,学习迁移可以分为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28、在各国中小学普通使用的课程类型中,()加强了学科之间、学科与社会、学科与学习者之间,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地、多角度地看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迁移。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经验课程

  D、选修课程

  【解析】综合课程指的是打破分科课程的界限,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把有关联的学科及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各成分整合成为有机整体的新型课程。

开放性是综合课程的重要特征之一。

它改变了学科课程封闭性的缺陷,加强学科之间、学科与社会、学科与学习者之间,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

综合课程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世界、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地、多角度地看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有利于学生知识和技能

  的迁移。

  29、班集体形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前班集体阶段、班集体阶段。

  A、聚合阶段

  B、形成阶段

  C、孤立探索阶段

  D、水平分化阶段

  【解析】班集体形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聚合阶段、前班集体阶段、班集体阶段。

  30、在教室里,面对着你的一个窗户是方形的,其他几个窗户看起来不是方形的,可你仍然感知它们是方形的,这是()。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解析】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相对不变。

知觉恒常性包括颜色恒常性、明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

题干所述为形状恒常性。

  31、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

  A、场依存型

  B、发散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解析】深思熟虑、错误少,是沉思型认知方式的特点。

  3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

  A、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B、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C、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D、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答案】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故选C。

  33、学习策略可分为三个方面,除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外,还有()。

  A、调节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监控策略

  D、计划策略

  【解析】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个。

调节策略。

监控策略和计划策略都属于元认知策略。

  34、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思潮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认知心理学

  D、精神分析

  【解析】在成熟时期,人本主义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3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下列情形中,学校不能给予老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的是()。

  A、故意旷课,损害教学的

  B、体罚学生,屡犯不改的

  C、穿戴不整,影响仪表的

  D、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36、在教学中,下列哪一说法体现了问题链教学?

()

  A、学生领会课文意思

  B、以学习小组形式讨论学习

  C、通过材料感知产生疑问

  D、学生遇到问题不能解决

  “问题链教学”要以学生关注和困惑的问题为起点,紧扣教材中心的重难点问题,在学生关注点和教材重难点的结合点上,精心设计问题,以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链,点燃学生、激活课堂,让学生沿着明辨是非,格物致知的思考路径,在不断深入的连续追问中学会思考。

  37、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A、课程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

  【解析】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

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其中,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课程设置。

  38、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

  A、守恒性

  B、客体永久性

  C、自我中心性

  D、可验证性

  【解析】前运算阶段的特点有:

  1.

  “万物有灵论”;

  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3.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

  4.没有守恒概念;

  5.作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

  39、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

  A、管理能力

  B、控制能力

  C、教育能力

  D、研究能力

  【解析】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

同时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所以教师必须具备教育能力。

  4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选聘班主任需要考查的条件的是()。

  A、作风正派、心理健康、为人师表

  B、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

  C、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教育引导和组织管理能力

  D、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教学能力过硬

  

(1)对班主任自身:

作风正派、心理健康、为人师表。

  

(2)对待学生及他人:

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

  (3)对班主任工作:

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教育引导与组织管理能力。

  4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

  A、18世纪中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中期

  【解析】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42、现代教育学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关注的是()。

  A、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B、学生马列主义理论的学习

  C、学生社会化的发展

  D、学生自我教育

  【解析】现代教育学关注的是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4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学制是()。

  A、《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

  B、《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

  C、《学校系统令》,史称《壬子癸丑学制》

  D、《学校系统法案》,史称《壬戌学制》

  【解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学制是“壬寅学制”;

第一部实行的学制是“癸卯学制”。

  44、有关人生观教育、世界观教育、革命理想与传统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等都属于德育内容中的()。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心理教育

  D、道德教育

  【解析】思想教育是有关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

  45、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解析】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都属于元认知策略。

  故选B。

  46、强调早期经验对幼儿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是()。

  A、行为主义

  B、成熟主义

  C、精神分析学派

  D、认知发展学派

  【解析】强调早期经验对幼儿的发展有主要影响的是精神分析学派。

  47、新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新的要求是()。

  A、教师对教科书的忠实取向

  B、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恰当的选用教材、灵活地增删教材

  C、不需要教师重新学习,并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引入教学

  D、只需掌握具体性

  【解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恰当的选用教材、灵活地增删教材。

  48、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是()。

  A、洛克

  B、福禄贝尔

  C、卢梭

  D、蒙台梭利

  【解析】福禄贝尔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

他认为幼儿可以通过游戏将内在的精神活动表现出来,他强调游戏对幼儿人格发展、智慧发展的重要意义。

  49、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情绪与情感的差异()。

  A、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

  B、情绪发生晚,情感产生早

  C、情绪情感同时产生

  D、情绪情感都是与生俱来的

  【解析】情绪产生早(个体生命开始,饥饿哭闹),情感产生晚。

  50、通过对学生的道德言行进行评价以促进其品德成长的方法是()。

  A、自我教育法

  B、形象感染法

  C、实际锻炼法

  D、品德评价法

  【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

  51、教育法作为一般社会规范和法律,不具有的特点是()。

  A、意志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