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考专题复习之化学实验部分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52858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中考专题复习之化学实验部分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化学中考专题复习之化学实验部分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化学中考专题复习之化学实验部分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化学中考专题复习之化学实验部分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化学中考专题复习之化学实验部分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初中化学中考专题复习之化学实验部分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中考专题复习之化学实验部分Word格式.doc

《初中化学中考专题复习之化学实验部分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中考专题复习之化学实验部分Word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化学中考专题复习之化学实验部分Word格式.doc

3.倾倒液体时,瓶塞应放在桌子上,标签朝向,以免残留药液流下来

标签。

4.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滴管放在试管口,不要接触管壁。

5.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能称准到g,。

称量易潮解的药品时,必须把药品放在

里称量。

二、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加热时应用部分进行加热。

2.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用完酒精灯,必须用

盖灭。

3.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应先进行,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将火焰固定在

部位加热。

4.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且试管要不时移动,与桌面成角。

为避免液体沸腾喷出伤人,加热时切不可让试管口朝着的方向。

5.烧杯可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映容器,加热时应放置在上,使受热均匀。

三、过滤、蒸发、洗涤

1.过滤是除去液体中的一种方法,过滤操作中用到的仪器有、、、。

2.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蒸发操作需用到的仪器有、、、。

4.做蒸发溶液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当蒸发皿中出现时,即停止加热。

热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

5.洗涤试管时,如果试管里附有油脂,可用或洗去;

如果试管里又难溶的氧化物或盐,可用溶解,洗后都要用水冲洗干净。

6.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也不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7.过滤操作中“一贴、二低、三靠”的主要内容

四、提纯粗盐、配制溶液

1.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有、、、四步,应用次数最多的玻璃仪器是。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主要步骤有、、三步。

3.稀释浓H2SO4时,一定要把沿着容壁慢慢注入中,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的扩散,切不可把注入中。

气体的制备和净化

教学目标

1、掌握O2、CO2的实验室制法,了解H2的实验室制法并通过对比归纳,初步形成设计制取气体装置的一般思路。

2、初步学会用实验方法鉴别常见气体,并能描述实验现象。

归纳总结气体检查题的一般思路。

3、初步学会常见气体的干燥和净化

1、根据O2、CO2的实验室制法总结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2、学会常见的气体的鉴别

3、学会常见气体的干燥和净化

同上

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气体的制备和净化,这部分知识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请大家根据下面的知识提纲,结合教材,对基础知识进行复习:

一、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取的比较

气体

氧气

氢气

二氧化碳

药品

反应

原理

实验

装置

收集

方法

检验

验满

步骤

注意

事项

二、气体的净化

吸收剂

吸收的气体杂质

可溶性气体,如HClNH3等

强碱溶液(NaOH)

CO2SO2HClH2S等

碱石灰(NaOH+CaO)

CO2H2O(气体)H2S等

灼热的氧化铜

H2CO

灼热的铜网

O2

三、气体的干燥

干燥剂

可干燥的气体

不能干燥的气体

酸性

浓硫酸

H2O2CO2COCH4

N2SO2HCl

NH3

碱性

生石灰、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

H2O2COCH4N2

CO2SO2HCl

中性

无水氯化钙

除氨气外的所有气体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教学目标:

1.理解物质提纯的原理,学会物质提纯的实验操作。

2.能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设计实验来探究气体中所含杂质成分及将杂质除去。

3.能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对题目所给试剂、步骤、操作、效果进行评价、比较,从中选出最佳方案。

教学重点

1.设计实验探究气体中所含杂质成分及将杂质除去

2.能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对物质分离和提纯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同学们:

本节课我们主要复习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下面我们先来一起回忆这部分知识的主要内容。

一、物质的检验

物质的检验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它是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根据物质的主要物理特性(如:

固体物质的颜色、沉淀的颜色、溶液的颜色、火焰的颜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等),化学反应的特征现象对物质进行断定,多出现在一些综合题中,常见物质的物理特性在前面我们已经复习过了,下面我们来复习常见离子的检验

常见离子的检验(请同学们尽可能设计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

离子

检验方法

实验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H+(酸)

加入石蕊试液、

用PH、

加入锌粒

OH-(碱)

加入酚酞试液、

加入CuSO4溶液

CO32-(碳酸盐)

加盐酸、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生成的气体

NH4+(铵盐)

加入碱液、用湿润的红色专用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物质的分离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各种物质彼此分开,并且恢复到各种物质的原来存在状态,分别得到纯净物;

而物质的提纯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入某物质里的少量杂质除去,以便获得相对纯净的物质,又称除杂。

分离和提纯的主要方法

适用范围或原理

举例

物理方法

过滤法

①固体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②可溶性固体与不溶性固体混合物的分离

粗盐提纯

结晶法

蒸发

①分离溶质与溶剂

②除去易挥发的杂质

从含有Hcl的Nacl溶液中分离出固体Nacl

降低温度

可溶性固体溶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小不同

分离Nacl与KNO3的混合物

化学方法

化气法

与杂质反应生成气体而除去

除Na2SO4中Na2CO3,可加适量稀H2SO4:

Na2CO3+H2SO4===Na2SO4+CO2+H2O↑

沉淀法

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

除去Nacl中的Na2SO4,可加适量的Bacl2:

Na2SO4+Bacl2===BaSO4↓+2Nacl

置换法

将杂质通过置换反应而除去

除去FeSO4中的CuSO4,可加适量的铁粉,再过滤:

溶解法

将杂质溶于某种试剂而除去

除C粉中的CuO粉,可加适量的稀硫酸,再过滤:

加热法

杂质受热易分解,通过加热将杂质除去

除去CaO中的CaCO3,可加热:

转化法

将杂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主要成分

除CO2中的CO,可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CO+CuO===Cu+CO2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1、初步学会根据实验目的、原理,正确选择仪器,控制技术条件,并对仪器装置进行科学的连接。

2.初步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能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初步结论,并如实书写实验报告;

能对实验方案进行全面分析,评价或改进。

3.初步学会根据实验条件的要求,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

1、能根据实验的条件和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2、能对实验方案进行全面分析,评价与改进。

同上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基本知识

一、化学实验方案的内容:

⑴实验名称⑵实验目的⑶实验原理⑷实验用品(包括仪器、药品及规格)⑸实验步骤(包括实验仪器的装配和操作)⑹实验现象和记录及结果处理⑺问题和讨论

二、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⑴科学性:

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操作过程必须科学严谨,合理

⑵可行性:

设计的实验方案要真正切实可行,所用药品、仪器、装置安全可靠。

⑶安全性:

实验操作要尽量防止带有危险性的操作,尽量避免与的毒物质接触。

若无法避免有毒物质,则应采取安全措施,以防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

⑷简约性:

实验方案设计要求操作简便,装置简单,实验现象明显。

二、实验方案的评价

⑴方案在理论上是否科学合理,具有严密性

⑵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操作上是否简单易行;

⑶从经济角度评价,是否节约试剂,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

⑷从环境角度考虑,是否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下面我们通过习题的形式进行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