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抽采评价标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2996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面抽采评价标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工作面抽采评价标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工作面抽采评价标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工作面抽采评价标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工作面抽采评价标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工作面抽采评价标准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工作面抽采评价标准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工作面抽采评价标准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工作面抽采评价标准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工作面抽采评价标准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作面抽采评价标准Word下载.docx

《工作面抽采评价标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面抽采评价标准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作面抽采评价标准Word下载.docx

检验时采用间接计算和实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

2、采用间接计算残余含量时,要根据工作面的地质构造、钻孔布置、钻孔抽放时间合理划分块段,每个块段沿煤层走向长度不大于50m,要根据不同块段的原始瓦斯含量逐块段计算煤炭储量、瓦斯储量、抽放量、残余瓦斯含量(计算时风排瓦斯量不能计算在内)等参数;

3、当计算的残余瓦斯量小于突出危险临界值后,由防突科根据下述要求在钻孔施工图上布置实测点,编制实际测定残余瓦斯含量的设计:

(1)测试点要根据工作面地质构造、钻孔布置图选定;

(2)各检验测试点应布置于所在部位钻孔密度较小、孔间距较大、预抽时间较短的位置,并尽可能远离测试点周围的各预抽钻孔或尽可能与周围预抽钻孔保持等距离,且应避开采掘巷道的排放范围和工作面的预抽超前距。

(3)在地质构造复杂区域应适当增加检验测试点。

(4)若回采工作面长度未超过120m,则沿回采工作面推进方向每间隔30~50m至少布置1个检验测试点;

若回采工作面长度大于120m时,则在回采工作面推进方向每间隔30~50m,至少沿工作面方向布置2个检验测试点。

(5)检验测试点要控制到工作面中部抽放薄弱地区。

(6)每个检验测试点的钻孔施工参数必须计算准确,并编制钻孔参数表。

4、工作面区域检验设计编制完成后,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技术科、防突科、地测科、通风区、安全区、安监科和调度室等有关单位的技术人员对设计进行会审,会审合格并经签字认可后,由防突科根据区域检验设计编制工作面区域检验委托书,邀请科研所取样测定煤层残余瓦斯含量。

5、实测残余瓦斯含量测定结果出来后,由取样人员和科研所测定人员对各个实测残余瓦斯含量点的测定过程进行分析,若所有实测残余瓦斯含量不存在偏差或小于临界值,矿井方可组织人员编制抽采评价报告,对工作面抽采效果进行评价,否则,必须继续实施抽采措施或增加实测残余含量点。

6、进行工作面抽采效果评价时,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技术科、防突科、地测科、通风区、安全区、安监科和调度室等有关单位的技术人员,结合工作面综合剖面图、间接计算的过程和实测残余瓦斯含量情况,分段对工作面瓦斯抽采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分析块段划分、原始瓦斯含量取值是否合理、间接计算残余含量是否准确、实测残余含量测点布置是否合理。

根据有关地质资料和打钻资料分析工作面的构造带、异常带,并重点分析构造带、异常带的防突措施是否到位、是否已经消突,并对构造带、异常带进行专项消突评价:

最后,在逐块段分析、对构造带、异常带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对整个工作面进行消突评价,做出是否可以回采的结论,并对回采期间应采取的局部防突措施提出建议。

对达不到要求的环节要重新计算、补测。

7、突出回采工作面瓦斯抽采效果评价符合规定后,矿要安排专人完善回采工作面瓦斯抽采效果评价报告并报焦煤集团批准后工作面方准验收。

8、煤业公司在接到生产矿井上报的回采工作面瓦斯抽采效果评价报告后,要及时组织通风管理处、地测处、科研所、安监局、生产技术处等有关单位深入矿井现场,检查基础资料是否齐全、评价程序是否符合要求、计算过程、实测步骤、抽采效果是否符合要求,并作出工作面评价是否有效、是否可以回采的批复意见及提出回采期间采取措施的建议。

三、评价标准

埋深550m以浅的瓦斯含量小于11m3/t,埋深550m以深的瓦斯含量小于8m3/t。

四、附件

1、回采工作面瓦斯抽采效果评价报告编制内容

2、焦煤集团残存瓦斯含量测定委托书

3、工作面综合瓦斯地质剖面图

2011年2月10日

附件一回采工作面瓦斯抽采效果评价报告编制内容

一、工作面概况

1、工作面要素:

走向、斜长、储量、标高、埋深。

(附:

工作面平面图)

2、四邻开采情况。

3、所采煤层情况:

走向、倾向、倾角、煤厚、夹矸情况、软分层厚度、硬度。

煤厚变化曲线图、煤层倾角变化曲线图、软分层厚度变化曲线图)?

4、顶底板岩性:

上至老顶、下至老底。

(附工作面综合柱状图)

5、水文地质情况。

6、瓦斯情况:

原始瓦斯含量W,原始瓦斯压力P,透气性系数λ,a、b值,钻孔衰减系数、瓦斯储量。

7、地质构造情况:

断层、褶曲、薄煤带的分布情况。

8、支护情况:

支护形式、支护材料、设计断面。

9、通风系统情况。

通风系统图)

二、掘进期间防治瓦斯情况

1、上下风道、开切眼及抽采横贯采取的防突措施及参数

2、上下风道、开切眼及抽采横贯效果检验方法、效果检验参数、超指标情况、绝对瓦斯涌出量及变化、突出预兆位置及突出情况等。

三、工作面瓦斯抽采情况

1、钻孔布置:

钻孔施工时间、钻孔分布情况(包括上下风道、切眼钻孔孔径、封孔长度、封孔材料、数量、总深度、平均深度等)、工作面钻孔总数量、总长度。

2、抽采情况:

工作面抽采钻孔的开抽时间、累计抽采时间、正常抽采负压、浓度,分段及整个工作面抽采量、抽采率、残余瓦斯含量。

(附:

工作面抽采钻孔设计图、施工图,施工图上应标示清楚掘进期间断层揭露情况)

四、工作面区域检验

1、根据对工作面综合瓦斯地质剖面图和分块段间接计算、实测残余瓦斯含量进行的分析,逐块段说明是否满足有关规定。

区域检验设计图、工作面综合瓦斯地质剖面图)。

工作面分块段抽采分析表

一块段

上风道统尺(m)

下风道统尺(m)

抽采孔数(m)

钻孔总长度(m)

开抽时间

累计抽采时间(d)

煤炭储量(t)

原煤瓦斯含量(m3/t)

瓦斯储量(m3)

累计抽出量(m3)

计算残余瓦斯含量(m3/t)

实测残余瓦斯含量(m3/t)

六、工作面突出危险性评价

1、分块段进行评价。

2、局部地质构造带、异常带的评价。

3、工作面整体评价。

七、回采期间防突措施建议

1、局部补充措施。

2、局部效果检验方法及参数。

八、附件

1、工作面综合柱状图

2、工作面抽采钻孔设计图、施工图

3、工作面通风系统图

4、残余瓦斯含量测定报告单

5、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

6、工作面综合瓦斯地质剖面图

7、区域检验设计图(在钻孔施工图上设计检验孔)、

8、矿井评价意见

2011年2月10日

 

附件二回采工作面地质构造带和瓦斯异常带抽采效果评价报告编制内容

一、断层、褶曲等构造带或薄煤带、煤层分叉、瓦斯突出区等异常带概况

1、构造带或异常带参数:

走向、倾向、落差、对工作面的影响范围、煤质、构造煤情况

2、构造带或异常带瓦斯情况:

原煤瓦斯含量、实测残余含量情况

3、构造带或异常带支护情况:

二、构造带或异常带掘进期间防治瓦斯情况

1、掘进期间的防突措施及参数

2、掘进期间的效果检验方法、效果检验参数、超指标情况、绝对瓦斯涌出量及变化、突出预兆位置及突出情况等。

三、构造带或异常带瓦斯抽采情况

1、构造带或异常带钻孔布置:

钻孔施工时间、钻孔分布情况(包括钻孔长度、间距、布置情况、钻孔孔径、封孔长度、封孔材料、数量、总深度、平均深度等)。

2、构造带或异常带抽采情况:

开抽时间、累计抽采时间、正常抽采负压、浓度,抽采量、抽采率、间接计算残余瓦斯含量。

四、构造带或异常带实测残余瓦斯含量的分析

通过对实测残余瓦斯含量的测点布置原则、取样情况、实测残余瓦斯含量值的分析等,分析构造带或异常带是否消突,并给出结论性意见。

五、回采期间防突措施建议

附件三月度抽采效果评价报告编制内容

一、即将回采的100m概况

1、工作面基本参数:

走向、倾向、已经回采长度、剩余长度、煤质、构造煤情况

2、瓦斯情况:

100m的具体位置、原煤瓦斯含量、实测残余含量情况、附近是否有断层断层、褶皱、瓦斯异常区等情况。

3、支护情况:

支护形式、支护材料、设计断面

二、评价范围内巷道掘进期间防治瓦斯情况

三、评价范围内瓦斯抽采情况

四、评价范围内实测残余瓦斯含量的分析

通过对实测残余瓦斯含量的测点布置原则、取样情况、实测残余瓦斯含量值的分析等,分析评价范围内煤层是否消突,并给出结论性意见。

附件四:

焦煤集团残存瓦斯含量测定

委托书

委托单位:

(签字盖章)

受托单位:

年月日

回采工作面残余瓦斯含量测定

矿井名称

工作面编号

上风道标高(m)

下风道标高(m)

采深(m)

可采走向(m)

斜长(m)

原始含量(m3/t)

测定目的

 

地质构造简述

残余瓦斯含量测定钻孔示意图

备注:

钻孔参数:

孔位、孔深、倾角、方位角等资料(或另附钻孔参数表)

一式三份:

分送科研所、矿井、通风处

附件四

工作面瓦斯地质剖面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