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53034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2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C、文化传统

  D、科学技术

  【答案】B

  【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表现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故选B。

  5、教育者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教育,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这符合德育的()原则。

  A、知行统一

  B、正面说服教育、积极引导

  C、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D、通过集体进行教育

  【解析】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

题干的描述体现了这一原则。

  6、王老师讲完新课,询问同学是否学会,班级里鸦雀无声,王老师环视教室,这时小明回答:

  “会了”,王老师说:

  “好的”。

于是王老师进行了接下来的教学任务,王老师的行为()。

  A、正确,与小明的互动体现了因材施教

  B、正确,关注学生的课堂感受

  C、错误,未能践行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

  D、错误,只关注学科知识的学习

  【答案】C

  【解析】王老师的授课主要是老师的讲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不够,没有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没能践行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

故选C。

  7、下列选项中,与当事人意志无关,能够引起教育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是()。

  A、教育法律关系客体

  B、教育法律事件

  C、教育法律关系主体

  D、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

  【解析】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或当事人。

教育法律事件是指与当事人意志无关的,能够引起教育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事实。

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指的是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据法律规定而享有的权利与义务。

  8、()是影响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主导因素。

  A、遗传素质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主观能动性

  【解析】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9、学生努力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级中的排名,此成就动机属于()。

  A、自我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解析】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等人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因其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的地位的需要。

认知内驱力即了解和理解的需要,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附属内驱力指为了保持长者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把工作做好的需要。

学生努力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

  10、当前我国普通高中的课程结构由()三个层次构成。

  A、科目、单元、课

  B、领域、科目、单元

  C、领域、科目、模块

  D、科目、模块、课

  【解析】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高中课程由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构成。

  除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特殊领域外,其余七个学习领域均由若干科目构成,每一科目又包括若干模块。

  11、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

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家是()。

  A、卢梭

  B、杜威

  C、福禄贝尔

  D、洛克

  【解析】白板说是洛克提出来的。

白板说是主张认识来源于经验的一种哲学思想。

认为人出生时心灵犹如白纸或白板,对任何事物均无印象,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来源于经验。

  12、1993年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国家颁布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解析】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国家于1993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3、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A、针对性

  B、逻辑性

  C、知识性

  D、创造性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

  14、教师申诉制度是我国《教师法》规定的一项救济制度,以下不属于该项制度特点的是()。

  A、是一项正式的法律救济制度

  B、是一项专门性的申诉制度

  C、是一项行政性的申诉制度

  D、是一项民事的申诉制度

  【答案】D

  

(1)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法定的申诉制度。

这种法定性,使教师申诉程序具有了法律的确定性和严肃性。

  

(2)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专门性的权利救济制度。

它是为教师这一特定的专业人员设立的,只能由教师或其代理人提出。

  (3)教师申诉制度是行政性的申诉制度。

它是由行政机关依法对教师申诉,在其行使职权范围内做出行政处理的制度。

其行政处理决定具有行政法的效力。

  15、课外活动的内容不受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限制,只要围绕学校的教育目的即可,这主要体现了课外活动的()特点。

  A、自愿性

  B、广泛性

  C、自主性

  D、实践性

  【解析】课外教育活动的广泛性是指课外教育活动不受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限制,内容的深度、广度以及学习的进展速度,是以参加者的愿望、爱好、特长、接受水平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的,在围绕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可广泛涉及科学知识的学习、探索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道德言行的锻炼和养成,以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16、被分为两个阶段的学校教育层次是()。

  A、中等教育

  B、高等教育

  C、初等教育

  D、幼儿教育

  【解析】被分为两个阶段的学校教育层次是初等教育。

  17、《爱弥尔》的作者是()。

  A、赫尔巴特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卢梭

  【解析】赫尔巴特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苏格拉底发明“助产术”、卢梭代表作《爱弥尔》。

  18、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

  A、1868年乌申斯基《认识教育的对象》的出版

  B、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

  C、1899年詹姆斯的《和教师的谈话》出版

  D、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出版

  【解析】桑代克于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奠定了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使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

  19、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

  A、1868年乌申斯基《认识教育的对象》的出版

  20、我国中学曾经分别开设《动物学》和《植物学》的两个科目,后来合并为《生物学》一个科目,从课程组织的类型来看,合并后的《生物学》属于()。

  A、融合课程

  B、综合课程

  C、分科课程

  D、核心课程

  【解析】两个科目合并为新的科目就叫做融合课程。

  21、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学校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且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的,应当依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

  A、民事处分

  B、民事处罚

  C、行政处罚

  D、刑事处分

  【解析】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学校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整顿;

对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的,应当依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22、以下选项中,属于心智技能特点的是()。

  A、对象客观性

  B、执行内潜性

  C、操作外显性

  D、结构展开性

  【解析】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①对象具有观念性;

②执行具有内潜性;

③结构具有简缩性。

  23、下列属于终身教育理念代表性人物的是()。

  A、叶圣陶

  B、蔡元培

  C、保罗·

朗格朗

  D、耶克斯利

  【解析】所谓终身教育,即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综合,它包括一切教育活动、一切教育机会和教育的一切方面。

其代表性人物是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

朗格朗。

  2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师劳动具有()的特点。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效性

  【解析】教师任务的繁重和人才成长的周期性长的规律决定了教师的劳动是个长期的过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一个人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有一个较长的周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因此,教师劳动具有长效性的特点。

  25、张老师课前宣布:

  “今天讲课的内容非常重要,讲完后当堂进行测验。

”随后学生们精神抖擞、全神贯注地投入听课,课堂秩序井然。

这种情境下形成的纪律属于()。

  A、自我促成的纪律

  B、任务促成的纪律

  C、规则促成的纪律

  D、集体促成的纪律

  【答案】B

  【解析】所谓任务促成的纪律,主要指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

题干中提出的具体任务是“当堂测验”,因此这种情境下形成的纪律属于任务促成的纪律。

  26、一名儿童上课吃零食被惩罚,另一名正在准备吃零食的儿童看到了,把自己准备吃的零食收起来,这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学习现象,被称之为()。

  A、主动学习

  B、观察学习

  C、参与性学习

  D、模仿学习

  【解析】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复杂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无尝试学习,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学习现象。

  27、2300多年前,战国时期齐国创办的()是世界上最早的公立大学,开创了百家争鸣、兼容并蓄的学术先河。

  A、稷下学宫

  B、杏坛学宫

  C、尼山论坛

  D、西河之学

  【解析】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

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百家争鸣”,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的。

它作为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

  28、学生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与现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即()。

  A、发展关键期

  B、最近发展区

  C、关键期

  D、最佳期

  【解析】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与现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2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未成年人。

  A、学习成绩差的

  B、有残疾的

  C、生活能力差的

  D、社会能力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禁止正确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它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身体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30、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的是()。

  A、马斯洛

  B、班杜拉

  C、维纳

  D、斯金纳

  【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

  31、()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的状态和程度。

  A、成熟

  B、发展

  C、成长

  D、生长

  【解析】成熟是指由内部决定的变化模式。

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指生物体的发育完备;

二是指事物的发展到了完善的程度。

成熟是正常行为发展必需的基本过程。

人的成熟,不仅指生理上的发育成熟,更是指心理上的成熟。

  32、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地位。

  A、主导

  B、客体

  C、主体

  D、媒体

  【解析】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强调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33、教学设计一般包括目标设计,内容设计,(),措施设计和评价设计五个主要方面。

  A、教材设计

  B、时间设计

  C、教法设计

  D、结构设计

  【解析】一般说来,教学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学生现实发展水平确定教学起点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时间设计;

教学措施设计;

教学评价设计。

  34、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数学的实地测算、地理的地形测绘、生物的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属于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

  A、实验法

  B、参观法

  C、演示法

  D、实习作业法

  【解析】实习作业法是指教师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从事一定的工作或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

实习作业法在自然科学各门学科和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35、明确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解析】壬子癸丑学制明显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明令废除在受教育权方面的性别和职业限制,在法律上体现了教育机会均等。

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等。

  36、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A、钻研教材

  B、掌握课程标准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织班集体

  【解析】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了解和研究学生。

  37、“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体现了德育的()。

  A、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B、复杂性原则

  C、向导性原则

  D、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解析】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体现了德育的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38、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教育以()为主。

  A、生活课

  B、活动课

  C、品德课

  D、综合课(程)

  【解析】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是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9、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去是()。

  A、无条件反射

  B、本能的行为

  C、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

  D、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

  【解析】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去是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

  40、下列关于古代东方国家巴比伦、埃及、印度教育特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教育内容以军事体育为主

  B、教师社会地位低下

  C、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和阶级性

  D、教育发展具有较强的连续性

  【解析】考查的是东方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

  41、欧洲大陆像一个平行四边形,意大利像一个皮靴,是精细加工策略中的()。

  A、谐音法

  B、音符法

  C、经验联系

  D、形象联想

  【解析】形象联想即把头脑中的栩栩如生而又奇特的形象与眼前要记忆的内容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增强记忆的效果。

  42、气质与性格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方面。

  A、特性与共性

  B、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C、能力与人格

  D、生理与社会

  【解析】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

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不像气质那样具有天赋性,没有好坏之分,它是后天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

  43、以下行为属于侵犯教师权利的是()。

  A、学校不容许未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参与进修

  B、某教师的奖金因教学事故而遭扣减

  C、教师因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侮辱学生人格,遭到学校行政处罚

  D、校长不容许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老师参与决策会议

  【解析】教师具有民主管理权,学校不得无故干涉教师的民主管理权力;

A选项,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可以申请教师进修;

B选项,教师奖金不应被无故克扣,教学事故是影响教师奖金的合理因素;

C选项,教师不得以侮辱学生人格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管理。

  44、有守恒、思维可逆并达到了去自我中心是认知发展阶段的()。

  A、感知运算阶段

  【解析】在具体运算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

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

具有守恒性、去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

  45、下列关于古代东方国家巴比伦、埃及、印度教育特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46、儿童发展关键期,教育者要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多样性

  【解析】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不是一个匀速发展的过程。

教育应该顺应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施以相应的教育。

因为在关键期,学生学习的速度最快,知识、技能最容易形成,而错过了关键期,教育效果将会下降。

  47、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A、独立思考能力

  B、逻辑思维能力

  C、动手操作能力

  D、信息处理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四条规定:

  “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

  48、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最基本方法是()。

  A、测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学生自我评价法

  【解析】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有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等,其中,最基本方法是测验法。

  49、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都集中体现在对()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解析】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包括: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这些理论都是针对学习过程而进行的阐述。

  50、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以下正确的是()。

  A、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B、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权威、批评

  C、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导、答疑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独立自主精神

  【解析】B项:

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