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电子科大考研大纲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3068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管理学电子科大考研大纲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行政管理学电子科大考研大纲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行政管理学电子科大考研大纲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行政管理学电子科大考研大纲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行政管理学电子科大考研大纲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行政管理学电子科大考研大纲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行政管理学电子科大考研大纲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行政管理学电子科大考研大纲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行政管理学电子科大考研大纲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行政管理学电子科大考研大纲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行政管理学电子科大考研大纲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行政管理学电子科大考研大纲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行政管理学电子科大考研大纲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行政管理学电子科大考研大纲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行政管理学电子科大考研大纲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行政管理学电子科大考研大纲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行政管理学电子科大考研大纲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行政管理学电子科大考研大纲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行政管理学电子科大考研大纲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行政管理学电子科大考研大纲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政管理学电子科大考研大纲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行政管理学电子科大考研大纲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学电子科大考研大纲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行政管理学电子科大考研大纲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基本职能:

政治职能(政治统治)--核心在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维护国家统治,包括专政和民主两个职能方面。

经济职能--是指政府管理和组织社会经济建设的职能,包括社会经济管理(对社会经济建设进行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职能和国有资产管理职能。

文化职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全民思想道德建设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管理。

社会职能--狭义则指除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以外,政府对社会生活领域中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主要是指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和搞好社会保障,搞好诸如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城市规划、旅游娱乐以及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和待业保险制度,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社会福利、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等。

运行职能:

P58决策职能--行政管理过程的首要职能,一般越往高层,战略性决策越多;

越往基层,执行性决策越多。

组织职能--为有效的实现既定行政管理目标和任务,通过建立行政组织机构,确定职位、职权和职责,协调相互关系,将组织内部各个要素联结成有机的整体,使人、财、物得到最合理的使用。

协调职能--行政管理归根结底就是设计和保持良好的行政环境,使人民能在组织内协调地开展工作,有效完成行政目标。

行政环境是影响行政系统生存和发展的要素的总和。

每项行政管理职能的开展,都要更好地促进协调。

控制职能--这是按行政计划标准,来衡量计划完成情况并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确保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

4.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的演变P60

1)前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特点:

政治统治职能的极端强化,社会管理职能的相对微弱。

2)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自由主义

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凯恩斯干预主义:

充分运用和强化政治统治职能,行政权力扩大,专政职能大大加强,民主职能有所削弱。

经济领域,政府对社会经济调节和干预,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紧密结合,政府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都扩大和加强。

4)当代资本主义的行政职能---有选择地干预,发展趋势:

行政职能扩大;

政治职能中的暴力职能相对减弱,保持社会稳定的调节职能趋于加强;

政府宏观调控、综合协调职能强化与行政职能社会化同步进行。

5.转轨时期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P64:

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机构改革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1)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

1、职能重心的转变: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职能关系的理顺: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实质是权力配置关系、利益关系,也是一种法律关系,理顺这关系就必须在合理划分事权、财权的基础上,明确中央与地方的职能关系,并用法律形式明确下来。

理顺政企关系,基本原则是权力下放,政企分开;

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把政府的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和政府管理职能分开,理顺产权关系,实行国有资产分级管理制,最终建立起政府以经济、法律、行政等综合手段控制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宏观调控体系。

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政府引导市场,市场调节企业。

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的基本职能就是组织“公共物品”供给,管理好社会公共事务,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包揽一切的状况,要求政府社会管理实现三大转变:

管理范围由政府包办一切社会事务的做法转变为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

管理模式从“大政府、小社会”转变为“小政府、大社会”;

在管理方法上,从以行政方法为主转为以法律方法为主。

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进行科学的职能分解和分析,严格按权责一致、分工明确的原则,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建立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从制度上解决职能不清、人浮于事、多头领导、政出多门等弊端。

3、职能方式的转变:

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为运用经济手段为主,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

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

六行政组织概述(P72)

(一)行政组织的概念及要素

(1)概念:

是静态组织结构和动态组织结构活动过程的统一。

(本节着重研究呢静态的、狭义的行政组织,即政府的行政组织)。

静态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的行政组织:

除政府行政组织外,还包括立法、司法、企业、事业等部门及社会团体中有行政性职能的机构。

狭义的行政组织:

专指为推行政务,依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国家行政机关体系,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基本要素(六个方面)

组织目标:

这是组织赖以建立和存在的基础,也是组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机构设置:

机构是行政组织的实体,也是履行行政职能、达成组织目标的载体。

设置科学合理、精干高效的行政机构,是行政组织建设的核心内容。

人员构成:

组织由人组成组织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需要组织成员的共同努力。

因此,行政人员素质及其组成结构,是行政组织的重要因素。

权责体系:

是行政组织内部权力分配、权责关系、指挥系统、运行程序、沟通渠道及各种机构、各个岗位在组织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内在联系的具体表现,直接关系到行政机构的设置及其运转。

法规制度:

是行政组织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

法规制度的完善程度,也是衡量邢增组织是否健全的主要标志。

物质因素:

这是行政经费、办公场所、设备、物资、用品等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二)行政组织的类型(与职能转变、机构改革联系)(P76)(此章节按不同功能、作用划分)

1)领导机构:

其职能是对重大行政管理问题进行决策,并指挥督导决策的实施。

它统筹全局,是行政组织的中枢、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关键。

2)执行机构(职能机构)在行政领导机构的领导下分管专门行政事务的机构。

其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领导机构的方针,政策和决策方案,具有执行性、专业性、局部性的特点。

3)监督机构:

是对各种行政机构及其管理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的执法性机构(如监察机构、审计机构)。

是建立健全行政组织制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使行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忠于职守的重要保障。

4)咨询机构(智囊团或参谋机构)由专家学者和有实际经验的政府官员组成,专为政府出谋划策、提供咨询意见和决策方案。

其基本职能是调查预测、参谋咨询、协调政策、辅助领导机关做好决策。

5)信息机构:

负责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储存是为领导机构和各部门提供信息、沟通情况的服务机构。

也是现代行政决策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组织科学化、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6)辅助机构:

为协助领导工作而设置。

包括两种类型,一是设置与政府内部的办公厅(室);

二是协助首长助理处理专门或特别事务的办公机构。

7)派出机构:

是县一级政府按管辖区域授权委派的代表机构。

不是一级政府行政机关。

其主要职能是承上启下实行管理,既督促检查辖区贯彻执行上级行政机关的指示、决议、决定的情况,也向委派机关报告辖区内行政机关的情况、意见等。

(三)行政组织的结构(P78)

行政组织结构是指构成行政组织各要素的配合和排列组合方式。

包括行政组自各成员、单位、部门和层级间的分工协作以及联系、沟通方式。

一)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直线式结构):

是纵向分工形成的行政组织的层级制。

其特点是上级直接领导下级,行政指挥和命令按垂直方向自上而下的传达和贯彻。

具有事权集中、权责明确、指挥统一、便于控制等优点。

其缺点是组织内部没有专业化的分工管理,各级行政首长管理过多,责重事繁,容易顾此失彼。

研究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应注意如下两点:

(1)管理层次(等级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成反比)

管理层次:

是等级层次,即行政机关中设置多少等级的工作部门,应由工作量决定。

层次过多,公文旅行,手续繁杂,官僚主义滋生,不仅不利于行政机关本身的管理和职能的发挥,不利于信息沟通和传递,而且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层次过少,事务集中,也可能是行政工作人员疲于应付。

故层次必须适当,一般有高(最高决策权)、中(承上启下)、基层(执行权)三个层次。

管理幅度:

指一级行政机关或一名上级领导着直接领导和指挥的下级单位和工作人员数量。

是有一定限度的,过大或过小都影响管理效能。

(2)层次管理的原则

层次节制原则:

下层必须服从上层的领导,通过层次节制,才能使行政系统迅速运转。

只管一个层次原则:

即上层只管下一层,一般不能越过中间层“一竿子插到底”而是分层管理,层层负责。

精明的领导者应遵循的原则是:

“领导做好领导的事,各层做好各层的事”。

紧急特殊情况酌情。

(二)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职能式结构)

是横向分工的行政组织职能制,亦即同级机关和每级机关内部各部门间的组合方式。

从现代管理功能看,每级政府内部都由决策、执行、咨询和监督等部门组成,这样设置机构和配备人员,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横向结构。

横向结构的特点是各级领导人设有其直接管理的智能机构,分工精细,能减轻首长的负担,有利于专业化。

缺点是职权分散,容易有扯皮和推诿的现象。

(三)行政组织纵向、横向结构的统一(网络型直线职能式结构)

特点是领导者的统一指挥同职能专业部门结合,吸收直线式和职能式结构的优点,扬弃部分缺点,使其互相补充、制约,是前两种结构的发展。

七行政组织理论(简述2012)(P81)

一)西方行政组织理论的演变

(1)古典行政组织理论

主要有一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组织理论;

以法约尔、古立克为代表的行政管理组织理论;

以韦伯为代表的科层组织理论。

三者共同特点是从制度规范的角度研究行政组织,提出了一些具有规范性的组织建设原则。

但仅侧重对组织内部的静态研究,忽视了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组织的动态变化及组织成员的社会需求等。

2)新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组织理论)

主要有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组织理论;

以巴纳德为代表的组织平衡理论;

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过程组织理论。

三者共同特点是以组织中人的问题为中心,从动态角度研究人的行为对组织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

但局限于人和组织行为的研究,只注重社会科学的研实证究方法,忽视组织结构、法规及环境的作用等。

3)现代组织理论

以卡斯特、罗森茨韦克为代表的系统分析组织理论

以劳伦斯、洛西、伍德沃德为代表的权变组织理论

二者共同特点重视从社会整体联系、环境影响、发展变化等方面研究行政组织,为此项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

但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复杂的行政组织,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有待进一步探索。

4)知识管理理论(20世纪末—21世纪)

哈耶克——知识与组织的经济理论巴拉密——柔性组织概念

组织理论发展:

重视组织的制度规范——人和组织行为——组织的宏观、综合研究

(二)马克思主义的行政组织理论

1)马克思、恩格斯的组织理论(P84)

2)列宁的组织理论

3)毛泽东、邓小平的组织理论

毛:

坚持共产党对行政组织的领导

依靠人民大众政府

强调行政组织的设置必须适应革命中心任务的需要

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精兵简政

注重行政组织的作风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邓:

“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

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精简、统一、效能”的行政组织体系

改革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

八国家公务员制度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P129)

(1)西方公务员制度形成

反对恩赐官赐制和政党分肥制(英国)

反对“政党分肥制”(美国)

仿效英、美国家确立的公务员制度

(2)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共同特点:

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两官分途、职务常任(政务官与事务官)

政治中立、立法完备

以功绩制为基础,严格考核

强调官风官纪,重视公务员队伍的廉洁

(二)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2009年论述,2013简述)(P132)

我国公务员制度是在改革传统干部人事制度和借鉴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经验的基础上,适应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而逐渐激励和完善起来的。

(1)新中国的干部人事制度建设的三个阶段:

创立和发展阶段(1949年10月—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

挫折倒退阶段(1966年5月—1976年10月)

法制化建设阶段(1976年10月—1993年8月)

(2)改革开放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历史变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从1984-1986年-1980:

邓小平“坚决解放思想,克服重重障碍,打破老框框,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

-1984:

起草《国家工作人员法》;

-1985:

改名为《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

修改《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并改名为《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从1986年下半年至1988年4月是《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基本形成阶段

从1988年5月至1991年是公务员制度的试验阶段

从1992年至1993年8月,是公务员条例最后审定颁布的阶段

1993年8月之后,是公务员制度的逐渐成熟期

-1995: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

-2000: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

-2005:

审议通过公务员法,2006.1.1实施

(三)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特点(P134)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2)党管干部的特点。

(3)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4)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5)不“两官分途”,政治中立。

实施分类管理和统一领导

(6)双轨制管理

(7)公务员法的适用范围,不仅包括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而且还包括中国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这一范围界定体现我国现行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四)中西方公务员制度的不同差异

西方1、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2、两官分途、职务常任

3、政治中立、立法完备

4、以功绩制为基础,严格考核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中国2、党管干部的特点。

3、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4、德能勤绩的考核标准。

5、不“两官分途”,政治中立

6、双轨制管理

(五)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P135)

(1)公务员的义务与权力

公务员的义务:

指法律关于公务员在执行国家公务的活动中必须做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

公务员的权力:

指法律关于公务员可以享受某种利益或可以做出一定行为的许可和保障,与公务员的义务是有机统一的关系。

(2)职位分类

职位类别:

综合管理、专业技术、行政执法

职位设置

(3)公务员录用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4)考核、奖励、纪律与惩戒

5)职务任免与升降:

公务员职务实行选任制与委任制,公务员中非政府组成人员的任用实行委任制,部分职务实行聘任制。

6)培训、交流与回避

7)工资保险与福利:

我国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

8)公务员辞退、辞职、退休、申诉与控告

9)职位聘任

(六)国家公务员的内涵、义务与权力

公务员:

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七)国家公务员的管理制度

(八)国家公务员的管理机构与监督

公务员管理机构:

根据公务员制度的宗旨和目标,代表国家和政府依法对公务员进行管理的组织。

九当代人事行政的变革(P143)

(一)当代西方国家人事行政的变革

新公共管理运动,其基本精神是借鉴工商企业和市场化方法。

1)政治中立原则的动摇:

新公共管理者强调政府应像企业那样面向市场,以顾客为导向满足公众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政府及其雇员要对结果负责。

2)弹性化的任用制度——合同聘任制

3)谈判工资制

4)绩效管理和绩效工资的出现。

绩效管理的特点和趋势:

绩效管理与组织战略规划紧密相连,个人生涯规划与组织发展紧密相连

重视任前规定明确的绩效标准

绩效考核与工资和晋升等挂钩

重视引入企业的绩效考核方法

5)放松规制,弹性化管理:

一是简化人事规则,废除过多的、过余的和过细的程序性和形式化规则;

二是行政机构在经过授权或批准后,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或需要,有某些不收规则限制的部分“豁免权”。

6)注重人力资源开发

(二)中国人事行政的变革(P147)

中国人事行政改革实践与西方的改革在某种程度上有殊途同归的性质,其基本趋势是借鉴市场化方法和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原理和技术。

1)政府雇员制(更为灵活的市场化用人制度),适用范围主要在专业化技术领域。

在以下5个方面有别于公务员:

使用法律规范不同

用人方式不同

管理方式不同

薪酬待遇不同

法律地位不同

2)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

竞争上岗优点在于公开性,大大增加了透明度,打破用人制度中的神秘色彩,有利于社会和民众的监督。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突破单位局限,在更大范围内选拔。

一是对非政府组成人员的公开选拔,二是对政府组成人员的选拔。

3)绩效考核创新

利用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电子政务)、引入企业界的成功和有价值的考核方法(平衡计分卡)

4)大力进行人力资源开发

十公共预算(简述2013)(P151)

(一)公共预算的概念、功能和目标

1)概念:

现代公共预算必须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机关在一定时期的财政收支计划。

它不仅是财政数据的记录、汇集、估算和预报,而且是一个计划。

2)功能:

控制:

指为确保有效实施特定工作任务而对具体人、财、物的控制,常建立在对预算支出详细分类的基础上。

管理:

确定了组织目标后,项目管理者确保有效的获得和利用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解决“怎么做”

计划:

确定组织目标、测算为实现组织目标需要的资源,以及决定怎样获取、使用这些资源等一系列决策过程。

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1)目标

总额控制:

对收支总额的控制,确保日常财政能平稳运行、财政在长期过程中有可持续性和财政健康。

配置效率

运作效率

财政问责(公共预算的最终目标):

指政府的财政活动应履行其对公民和社会的承诺,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二)公共预算的职能和作用

(三)公共预算体制

(四)复式预算

(五)政府决算(P184)

政府决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各级政府在年度内预算的收入和支出的最终结果。

政府决算有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编制,再报同级人大常委会审批。

1)政府决算的主要内容

中央总决算—由中央直管部门的行政事业单位决算、企业财务决算、基本建设财务决算、国库年报、和税收年报等汇总而成。

地方总决算—由省总决算汇总而成。

2)政府决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

编制程序:

从执行预算的基层单位开始,在搞好年终清理和结算的基础上,自下而上编制,层层审核和汇总。

3)政府决算的审查和审批,具体过程如下:

各部门对所属各单位的决算草案审核并汇总编制本部门的决算草案,在规定的期限内报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审核。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开始对本级各部门决算草案进行审核,如发现有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要及时予以纠正。

各级人大常委会每年审查和批准决算的同时,还要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提出的审计机关关于上一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报告工作。

各级政府决算经批准后年,财政部门应当向本级各部门批复决算,并且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11、行政信息

(一)行政信息管理的内容

一、行政信息管理体制

1、行政信息管理机构:

健全行政信息管理机构、组织落实,是发达国家完善行政信息管理体制的重要特点。

中国基本形成自上而下地建立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和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的信息化管理机构。

但目前中国行政信息管理机构的设置还不能适应行政信息化发展现阶段的综合管理需要,因此应改善行政信息管理机构设置,将其纳入政府组成部门系列,在性质上确定为综合部门,赋予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职能。

2、行政信息管理职能:

①宏观:

从宏观层次上通过国家、地方或系统有关政策、法规、管理条例等来组织、协调国家、地区或系统内部信息资源管理工作。

包括:

统筹规划、组织协调、业务指导、监督控制。

②微观:

各政府部门内管理机构对本部门行政信息实施具体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的职能。

3、行政信息管理人员:

信息技术专业人才,信息管理专业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