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压强和浮力》提高练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4363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1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4章 压强和浮力》提高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14章 压强和浮力》提高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14章 压强和浮力》提高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14章 压强和浮力》提高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14章 压强和浮力》提高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第14章 压强和浮力》提高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第14章 压强和浮力》提高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第14章 压强和浮力》提高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第14章 压强和浮力》提高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第14章 压强和浮力》提高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第14章 压强和浮力》提高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第14章 压强和浮力》提高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第14章 压强和浮力》提高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第14章 压强和浮力》提高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第14章 压强和浮力》提高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第14章 压强和浮力》提高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第14章 压强和浮力》提高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第14章 压强和浮力》提高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第14章 压强和浮力》提高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第14章 压强和浮力》提高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4章 压强和浮力》提高练习.docx

《《第14章 压强和浮力》提高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章 压强和浮力》提高练习.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4章 压强和浮力》提高练习.docx

《第14章压强和浮力》提高练习

《第14章压强和浮力》2011年提高练习

《第14章压强和浮力》2011年提高练习

 

一、填空题(共1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90分)

1.(2008•广东)一个密度为0.5×103kg/m3、边长为0.2m的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该物体的质量是 _________ kg,它对地面的压力大小是 _________ N,对地面的压强是 _________ Pa.(取g=10N/kg)

2.(2008•梅州)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此过程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 _________ 水平推力F(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 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物体A对桌面的压强将 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2008•天津)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比较实验的甲、乙两图可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_________ 有关;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_________ 有关.

4.(2008•齐齐哈尔)把装有水深为1Ocm的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水对杯底的压强为 _________ Pa.现要使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可采取的方法是 _________ .

5.据报道:

“一男子陷在泥沼里,他挣扎着力图把一只脚拔出来,结果下陷得更快更深.抢救队员在泥沼上铺上木板,从木板上靠近该男子,把绳索递给他,大家合力把他拉出后,让他平躺在泥沼上以蛙泳姿势移离泥沼”.

(1)报道中描述 _________ 的过程对泥沼的压强增大.

(2)报道中描述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的过程,对泥沼的压强减小,你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 .

6.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170cm2,这个人正常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 _________ N,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_________ Pa,当他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约是 _________ Pa.(g=10N/kg)(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7.(2008•辽宁)很多同学在喝完袋装酸奶后,又用力吸一下,会发现奶袋变瘪了,这说叫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________ ;这个实验可以证明 _________ 是存在的.

8.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铁球、铜球和铅球,分别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 _________ 最大.

9.(2009•江苏)一只苹果的质量为140g、体积为1.8×10﹣4m3,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时,苹果受到的浮力为 _________ N(g取10N/kg),松手后苹果将 _________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10.(2008•哈尔滨)要使一块质量为30g的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你的做法是 _________ ,此橡皮泥漂浮时所受浮力是 _________ N.(g取10N/kg)

11.(2009•芜湖)芜湖“三刀”素有“削铁如泥”之美称.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说明刀具材料的 _________ 比铁大;刀具的刀口磨得很锋利.主要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 _________ :

刀柄上刻有花纹,是为了 _________ .

12.(2009•成都)如图所示,金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将 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气泡受到水的浮力将 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两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质量之比为2:

3,跟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3:

2,则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之比为 _________ ,桌面受到的压强之比为 _________ .

14.用50N的水平力将重80N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压在竖直的墙上,则墙壁受到的压力是 _________ N,压强是 _________ Pa.

15.用手握住两张纸并略分开,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这两张纸将相互 _________ (选填:

“靠近”或“分开”),这说明 _________ .

16.一块实心合金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4N,全部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9.6N,则合金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_________ N,它的体积是 _________ m3,此合金的密度是 _________ kg/m3.

17.拖拉机履带是用一块块钢板连接而成的,每块钢板上都有1~2条凸起的棱,这里钢板的作用是 _________ ,棱的作用是 _________ .

18.如图,是利用压强计测量某液体内部压强的四种不同情况:

(1)通过比较(a)(b)图可得出结论:

 _________ 

(2)通过比较(b)(c)(d)图可得出结论:

 _________ 

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80分)

19.如图所示,是一本九年义务教育初三年级物理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将它平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大约为500cm2,静止时它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

A.6PaB.60PaC.200PaD.600Pa

20.中国语言丰富多彩,其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对应的物理知识不正确的是(  )

A.四两拨千斤﹣﹣杠杆原理B.落叶归根﹣﹣地球附近的物体总是受到重力作用C.磨刀不误砍柴功﹣﹣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D.站着不如躺着﹣﹣躺着对地面的压力比站立时小

21.(2008•宜昌)在结冰的河面上玩耍时,若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

A.迅速跑开B.单脚站立C.双脚站立D.趴在冰面上挪开

22.下列现象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①载重量大的汽车装有许多车轮;②压路机上碾子的质量很大;

③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冰鞋上装有冰刀;④房屋建在承受面积更大的地基上.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3.(2008•宜昌)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越大B.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C.重力越大,压力越大D.压力越小,压强越小

24.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时得到的图象.若用这两种物质分别做成A,B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A:

PB为(  )

A.1:

1B.2:

1C.4:

1D.8:

1

25.潜水员从水下15m的地方上浮到距水面lm的地方,则潜水员所受的浮力和压强(  )

A.压强和浮力都将变大B.压强和浮力都将变小C.压强减小,浮力不变D.压强不变,浮力变小

26.(2005•北京)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

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7.(2010•南京)把重为5N,体积为600c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N/㎏)(  )

A.物体漂浮,F浮=6NB.物体悬浮,F浮=5NC.物体漂浮,F浮=5ND.物体沉在水底,F浮=6N

28.(2009•常德)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比较轮船在长江与东海里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轮船始终浮在水面上,所以它受到的浮力不变B.由于海水的密度大,所以轮船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大C.由于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小,所以它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小D.由于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大,所以它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大

29.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轮船所受浮力变小B.轮船所受浮力变大C.轮船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D.轮船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

30.(2007•烟台)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B.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C.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31.(2009•常德)如图所示,杯子中装满水,现向杯中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小木块漂浮在水面,则放入木块后(  )

A.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B.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C.水对杯底的压力增大D.水对杯底的压力减小

32.(2008•柳州)下列现象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B.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C.吸盘帖在光滑的墙面上D.墨水被吸进钢笔

33.关于列车与乘客间空气流速及压强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B.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大C.空气流速变小,压强变大D.空气流速变小,压强变小

34.(2009•台州)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

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如图所示,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可能被“吸”,严重变形.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伞面被向下“吸”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D.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35.(2009•天水)小明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如图所示,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B.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C.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D.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36.如图所示将一铁块用弹簧测力计悬挂起来,并逐渐浸人水中,下列能正确表示铁块所受浮力与浸入深度关系的是(  )

A.

B.

C.

D.

37.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  )

A.保持不变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C.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D.稍微下降一些

38.(2009•娄底)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

A.小王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C.小李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0分)

39.(2007•广东)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

(1)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 _________ 有关;

(2)分析图 _________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 _________ N;

(4)小明还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请你简述实验方法 _________ .

40.(2008•扬州)小明和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他们探究活动的过程如下:

(1)探究蜡块的上浮条件

①测量蜡块的重力

小明设计的方案: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蜡块的重力.

小华设计的方案:

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求出重力.

你支持 _________ (小明/小华)的方案,理由是 _________ .

②测量蜡块受到的浮力.

小明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把蜡块放在水中浮在水面时,测出蜡块排开水的体积,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你认为上述操作用存在的问题是 _________ .

③通过比较蜡块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可知物体上浮的条件.

(2)探究蜡块下沉的条件

①测量石块的重力;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

②测量石块受到的浮力;

小明利用量筒测出石块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

小华依据另一种原理,采用不同的方法也测出了石块受到的浮力,其方法是:

 _________ .

③通过比较蜡块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可知物体下沉的条件.

41.(2008•重庆)小明放学回家,看见水平茶几的中央放着一个盛有水的平底玻璃杯.如图14所示,于是他利用家中的皮尺测得水深12cm,粗略测出玻璃杯的底面积为2×10﹣3m2;又估测出水和杯子的总质量约为0.4kg;请你解答下列问题.(g取10N/kg,ρ水=1.0×103kg/m3)

(1)水和杯子的总重力;

(2)水对杯底的压强;

(3)杯子对水平茶几的压强.

42.(2008•盐城)一个不规则的实心物体,质量55g,放入装满纯水的烧杯中,沉入底部,排开0.5N的水.然后向烧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物体悬浮为止.g=10N/kg)

求:

(1)物体在纯水中所受的浮力;

(2)物体的体积:

(3)物体悬浮时盐水的密度.

43.弹簧测力计下吊着一重为1.47N的石块,当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98N.求:

(1)石块受到的浮力;

(2)石块的体积;(3)石块的密度

44.冬日里的一个星期天,小丁去姥姥家,路过一条结了冰的小溪.小丁想在冰面上溜过去,现已经知道该冰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1000Pa.

(1)为了能安全通过该冰面,小丁有哪些办法可想?

请你帮他出两个主意;

(2)如果小丁的体重是60kg,他找来了一重为10kg的木板,为了使人站在该木板后能安全通过该冰面,请你计算一下该木板至少应有多大面积?

(g取10N/kg)

《第14章压强和浮力》2011年提高练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1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90分)

1.(2008•广东)一个密度为0.5×103kg/m3、边长为0.2m的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该物体的质量是 4 kg,它对地面的压力大小是 40 N,对地面的压强是 1000 Pa.(取g=10N/kg)

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分析:

先利用立方体公式计算出体积,再利用m=ρV计算出质量;根据G=mg计算出重力,压力等于重力;利用正方形面积公式计算出面积,在水平地面上受力面积等于正方体的底面积,根据压强公式P=

算出压强.

解答:

解:

1、体积V=L3=0.23m3=0.008m3故质量为m=ρV=0.5×103kg/m3×0.008m3=4kg;

2、压力等于重力N=G=mg=4×10N=40N,

故压力为40N;

3、面积S=0.2m×0.2m=0.04m2压强P=

=40N÷0.04m2=1000Pa;

故压强为1000Pa.

点评:

本题是一道力学综合题,考查了m=ρV、G=mg、P=

三个公式的应用情况.

2.(2008•梅州)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此过程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 等于 水平推力F(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物体A对桌面的压强将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压强大小比较。

分析:

水平方向上匀速推动,物体受平衡力:

摩擦力与推力.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随着向里推进,接触面积增大,压强变小.

解答:

解:

物体在此过程中,水平方向上受一对平衡力:

摩擦力与推力.所以相等.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重力不变,压力就不变.由P=

可知:

在F一定的前提下,增大S,即可减小P.

故此题答案为:

等于;不变;变小.

点评:

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的条件,压强的改变方法.

3.(2008•天津)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比较实验的甲、乙两图可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压力 有关;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受力面积 有关.

考点: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专题:

实验探究题;控制变量法。

分析: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两个:

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

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就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另一个因素一定.

解答:

解:

观察甲、乙两图可以发现,小凳子对细沙的压力不同,细沙的受力面积是一定的,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的关系,细沙的形变程度不同,也就说明了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有关;

观察乙、丙两图可以发现,小凳子对细沙的压力相同,细沙的受力面积不同,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细沙的形变程度不同,也就说明了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有关.

故答案为:

压力;受力面积.

点评: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两个,探究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使用最多的探究方法,需要掌握.

4.(2008•齐齐哈尔)把装有水深为1Ocm的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水对杯底的压强为 980 Pa.现要使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可采取的方法是 增大杯内水的深度 .

考点:

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简答题。

分析:

已知水的深度,根据公式P=ρgh可求水对杯底的压强,可知增大水对杯底的压强的办法.

解答:

解:

水对杯底的压强P=ρgh=1000kg/m3×9.8N/kg×0.1m=980Pa.

根据公式P=ρgh可知增大水对杯底的压强的办法是增大杯内水的深度.

故答案为:

980;增大杯内水的深度.

点评:

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知道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本题考查的是液体深度对液体压强的影响.

5.据报道:

“一男子陷在泥沼里,他挣扎着力图把一只脚拔出来,结果下陷得更快更深.抢救队员在泥沼上铺上木板,从木板上靠近该男子,把绳索递给他,大家合力把他拉出后,让他平躺在泥沼上以蛙泳姿势移离泥沼”.

(1)报道中描述 他挣扎着力图把一只脚拔出来,结果下陷得更快更深 的过程对泥沼的压强增大.

(2)报道中描述 抢救队员在泥沼上铺上木板,从木板上靠近该男子 和 让他平躺在泥沼上以蛙泳的姿势移离泥沼 的过程,对泥沼的压强减小,你判断的依据是 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

考点:

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

简答题。

分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根据压强的定义式P=

,要减小压强有三种方法:

一是当压力一定时,需增加受力面积;二是当受力面积一定时,需减小压力;三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同理,增大压强也有三种方法.

解答:

解:

根据压强公式P=Fs,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他挣扎着力图把一只脚拔出来,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

减小了受力面积,从而增大了压强,结果下陷得更快更深.

抢救队员在泥沼上铺上木板,从木板上靠近该男子;让他平躺在泥沼上以蛙泳姿势移离泥沼.

都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

故分别填:

他挣扎着力图把一只脚拔出来,结果下陷得更快更深;

抢救队员在泥沼上铺上木板,从木板上靠近该男子;

让他平躺在泥沼上以蛙泳姿势移离泥沼.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控制变量法是探究物理问题得出正确结论的常用方法,请同学们掌握此方法.

6.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170cm2,这个人正常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 600 N,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1.76×104 Pa,当他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约是 3.53×104 Pa.(g=10N/kg)(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重力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应用题。

分析:

人行走或正常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人的重力,根据公式P=

可求正常站立时和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解答:

解:

人不管是站立还是行走,对地面的压力等于人自身的重力,F=G=mg=60kg×10N/kg=600N,

正常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1=

=

=1.76×104Pa,

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2=

=

=3.53×104Pa.

故答案为:

600;1.76×104;3.53×104.

点评:

本题考查压力和压强的计算.关键是公式的应用,难点是计算站立和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要知道在水平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等于人的重力,容易出错的是站立时两只脚着地,行走时一只脚着地.

7.(2008•辽宁)很多同学在喝完袋装酸奶后,又用力吸一下,会发现奶袋变瘪了,这说叫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这个实验可以证明 大气压 是存在的.

考点:

力的作用效果;大气压强的存在。

分析:

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喝奶时是靠大气压把奶挤进嘴里的.

解答:

解:

用力吸后,奶袋内压强减小,外部大气压大于内部压强,奶袋被挤瘪,发生形变,同时奶也就被挤进嘴里,说明大气压是存在的;

故答案为:

形状、大气压.

点评:

这是一道生活应用题,要结合物理规律解决分析.

8.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铁球、铜球和铅球,分别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 铁球 最大.

考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

分析:

已知三球的质量相同,根据公式

可知,密度越大体积越小,排开水的体积越小,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越小.

解答:

解:

质量相等的三球中铁的密度最小,体积最大,排开水的体积最大,根据F浮=ρgV排,可知,铁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故答案为:

铁球.

点评:

本题考查浮力大小的计算,关键是判断浸入的体积大小,要知道铁、铜和铅三者的密度大小关系.

9.(2009•江苏)一只苹果的质量为140g、体积为1.8×10﹣4m3,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时,苹果受到的浮力为 1.8 N(g取10N/kg),松手后苹果将 上浮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考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

计算题;应用题。

分析:

已知苹果完全浸入的体积,根据浮力公式可求苹果受到的浮力,根据苹果的质量求出重力,再与浮力比较大小.大于浮力就下沉,等于浮力就悬浮,大于浮力就上浮.

解答:

解:

F浮=ρgV排=1000kg/m3×10N/kg×1.8×10﹣4m3=1.8N.

苹果重力G=mg=0.14kg×10N/kg=1.4N<1.8N,

所以松手后苹果会上浮.

故答案为:

1.8;上浮.

点评:

本题考查浮力公式的应用,判断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关键是看浸入体积的大小,还考查物体的沉浮条件.

10.(2008•哈尔滨)要使一块质量为30g的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你的做法是 把橡皮泥捏成船形或碗形 ,此橡皮泥漂浮时所受浮力是 0.3 N.(g取10N/kg)

考点: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的物体,必须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让它受到更多的浮力,采用“空心”的办法就可以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

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所以要求浮力,只要求出橡皮泥的重力就知道了浮力.

解答:

解:

橡皮泥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如果捏成团,则橡皮泥放入水中时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会下沉.所以要想让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应该把橡皮泥捏成船形或碗形,采用这种“空心”的办法可以使排开的水增多,受到的浮力增大,这样就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因为橡皮泥漂浮,所以F浮=G,

橡皮泥的重力:

G=mg=0.03kg×10N/kg=0.3N,则F浮=0.3N.

故答案为把橡皮泥捏成船形或碗形,0.3.

点评:

人类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用“空心”的办法来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不过当时的人可能还不知道什么是阿基米德原理,他们可能是根据生活经验,从实践中获得这种方法.那么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发:

我们在获取知识时不能总是一味从课本中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