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名国土资源执法卫士事迹材料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4460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7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名国土资源执法卫士事迹材料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10名国土资源执法卫士事迹材料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10名国土资源执法卫士事迹材料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10名国土资源执法卫士事迹材料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10名国土资源执法卫士事迹材料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10名国土资源执法卫士事迹材料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10名国土资源执法卫士事迹材料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10名国土资源执法卫士事迹材料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10名国土资源执法卫士事迹材料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10名国土资源执法卫士事迹材料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10名国土资源执法卫士事迹材料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10名国土资源执法卫士事迹材料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10名国土资源执法卫士事迹材料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10名国土资源执法卫士事迹材料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10名国土资源执法卫士事迹材料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10名国土资源执法卫士事迹材料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10名国土资源执法卫士事迹材料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10名国土资源执法卫士事迹材料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10名国土资源执法卫士事迹材料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10名国土资源执法卫士事迹材料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名国土资源执法卫士事迹材料doc.docx

《10名国土资源执法卫士事迹材料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名国土资源执法卫士事迹材料doc.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0名国土资源执法卫士事迹材料doc.docx

10名国土资源执法卫士事迹材料doc

冀思珍同志先进事迹

提起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家最常说的一个字就是“难”。

难在要与各级政府和部门打交道,与各种违法行为作斗争;难在要与老百姓近距离接触,要面对各种邪恶势力的威胁和利诱。

面对这一连串的“难”,有一个女人说:

“再难的事也要有人干!

2008年,当她服从组织安排,成为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地产执法监察总队的“领头羊”时,很多人的眼光充满了疑惑和挑剔:

一个女人能担起这么重的担子吗?

4年来,她带领团队,在国土资源战线威风凛凛执法,坦坦诚诚做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天津市违法用地实现了连续五年下降;2008年实施土地问责后,连续三年保持“零约谈、零问责”;2009年度全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综合评定天津市名列第二,获得奖励用地计划指标4500亩;2010年度取得了全国第一,获得奖励用地计划指标5000亩……

她本人亦先后荣膺天津市行政执法优秀个人、优秀公务员、政府管理创新科研项目优秀奖、天津市勤政廉政优秀党员干部、天津市“三八”红旗手、天津市百名杰出女性、天津市劳动模范、部级国土资源工作先进个人、部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她带领的团队还获得过部级的国土资源工作先进集体、部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先进集体、部级“两整治一改革”先进集体等诸多荣誉…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以让人民满意的胸怀,诠释了一名国土资源执法战士对事业的热爱和忠诚。

她,就是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副巡视员兼执法总队总队长冀思珍。

一、创新手段,转变观念,变被动执法为主动防范

当土地可以赚钱的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并以极快的速度从城市向乡村漫延时。

当土地的巨大经济价值和兑现的“短平快”让不少地方政府头脑发晕时,土地的违法现象就要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近几年天津市工业化、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特别是滨海新区的建立,使全市重点工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商品住宅等每年都在大幅增加,这些都需要一定量的土地来支撑。

在巨大的土地需求面前,违法用地行为不可避免发生。

怎么办?

在法制战线工作多年的冀思珍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她决心用智慧攻克这道难题。

雷厉风行是冀思珍的工作作风,敢闯敢试是她的工作魄力。

上任后她马上把精力投入了调查研究中。

那些日子她早出晚归,马不停蹄,奔走于全市12个涉农区县,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很快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违法用地查处难、执行难,是国土资源执法者非常头疼的一件事。

依据天津市的实际情况,冀思珍提出了创新执法手段、前移执法关口、建立早发现、早制止、早拆除机制,堵住违法入口的执法新思路。

她的设想得到了局领导的大力支持。

首先诞生的是土地动态巡查制度和村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信息员队伍。

土地动态巡查制度杜绝了简单的形式,详细规定出市、区(县)两级执法队伍的巡查路线、时段和区域,实行每天上路巡查,采集上传疑似违法用地点位信息,对核查属实的违法用地项目下发《巡查通报》、《督办通报》,督促整改到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土资源执法巡查队的装备上冀思珍祭出了大手笔:

GPS手持定位仪、无线视频传输器、车载打印机、照相机、摄像机、专用巡查车辆等一应俱全。

建立村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信息员队伍。

全市共聘任信息员3012名,把土地监管责任延伸到村。

这更是一个大手笔,此举一出,困扰执法部门多年的“微细血管不通”的问题迎刃而解,对当地政府和土地行政管理部门第一时间掌握违法用地信息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出台了季度卫片执法检查规范。

规定天津市每季度应用卫星遥感技术、GPS定位仪、地理信息系统等科技手段对全市4万多公里道路及邻近地区进行国土资源执法动态监测,以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源头上有效遏制违法用地行为,最大限度地整改新发生违法用地,为年度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奠定基础。

卫星遥感技术、GPS定位仪、无线视频传输器等科技手段的应用让冀思珍深深感到,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只有插上科技的翅膀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于是她又确定了以科技支撑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以信息化执法手段促进长效监管的工作思路。

在她的主持下,天津市在全国率先研发建设了应用3G技术的无线视频监控网系统。

无线视频监控网系统24小时实时监控违法用地易发区,实时发现违法行为,降低了执法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日常执法巡查、卫片检查形成了互补。

国土资源部领导和专家充分肯定了无线视频监控网系统的研发建设,在天津市召开现场观摩推广会,先期在全国25个试点地区推广天津局经验。

2011年,全市建设了200个基站,并全部投入运行,已发现控制违法用地5起,将违法用地消灭在萌芽状态。

不仅如此,在冀思珍的主抓下,市、区(县)两级国土资源部门相继建立了12336违法线索举报中心。

同时充实人员,建章立制,最大限度地发挥12336举报电话早发现、早治理违法用地的作用。

2011年通过12336违法举报电话,将140余起违法用地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实现对违法用地早发现、早制止。

不仅如此,还将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线索受理办理工作纳入“一张图”工程,开发建设了“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线索受理办理工作信息平台”,实现举报电话接听、登记、转办、办结全过程与“一张图”工程无缝链接,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2011年8月30日,国土资源部贠小苏副部长在津视察期间,对天津市12336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经过不断探索,天津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初步形成了“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群众报、视频探”的立体执法监察格局,建立了“早发现、早制止、早拆除”的长效机制,实现由被动执法向主动防范转变。

二、落实责任,完善机制,变一家管为大家管

以往,国土资源部门为了打击违法用地没少下功夫,但他们单枪匹马的工作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在工作实践中,冀思珍深深地感受到,治理违法用地仅凭国土资源部门一家是不行的,必须借助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力量。

为改变土地管理“大家用、一家管”的局面,她积极倡导构建以共同责任机制为核心的齐抓共管新机制,不仅形成“大家管大家用”的局面,而且让违法用地无处遁形。

在她的积极推动下,制定了《天津市耕地保护模范区县管理规定》,天津市国土房管局与区(县)政府签订了《落实治理违法用地责任协议书》。

通过这些文件既保护了耕地、治理了违法用地,又保证了区县好项目发展用地。

同时推行“双挂钩机制”,即违法用地治理与新增建设用地审批挂钩,与公开出让备案挂钩,对违法用地面积超过控制指标的区县,暂停新增建设用地审批,暂停土地出让备案。

还建立了一系列制度。

——监察例会制度,与监察等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在做好对事处罚的同时落实对人的责任追究,对重大案件商请监察部门提前介入,共同把好《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问责关。

——公安协查制度,与公安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在依法查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过程中加强协作配合的若干意见》,对案情复杂的违法行为,组成联合调查组立案调查。

——耕保联检制度,会同市审计部门开展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年度检查,检查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

——审批联动制度,相关部门根据国土资源部门通报的情况,对违法用地项目不予发放相关许可证,不予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及水、热、电、气等手续,促进违法主体主动整改。

这一系列制度的出台,极大地增强了区县主要领导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了相关职能部门作用,有效遏制了违法用地行为。

冀思珍没有满足现状,目光又投向了乡镇。

她多次深入乡镇,与乡镇长座谈,举办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培训,使乡镇政府领导保护耕地、依法管地的责任感明显增强。

她也收获了全国“五五普法”先进个人称号(中宣部、司法部表彰)。

“过去我们见了冀队躲着她,今天我们欢迎她。

违法用地少了,我们也踏实了。

”这是很多政府官员发自内心的话语。

因为他们知道,保护耕地已是政府的必尽职责。

让人欣喜的是,现在很多违法占地项目拆除工作都是由政府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参加,并且政府主管领导亲自到现场指挥。

三、重拳办案,敢于碰硬,违法违规用地逐年下降

“对违法用地行为决不能手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要把每个案子都办成铁案,要让违法者付出代价”,这是冀思珍常和大家说的一句话。

几年来,她坚持战斗在违法案件查处一线,成了全系统严格执法、敢于碰硬的榜样。

2008年12月6日,周六,凌晨4时,冀思珍推开房门往外一望,不禁大吃一惊,天津市最大的一场雪在不知不觉中降下,她所在的山区积雪足足有30厘米厚。

此刻,冀思珍和她的同事们面临着严峻考验,按原定计划,他们当天要拆除三十公里外一处违法用地的建筑物。

雪大,风劲,高速路封闭了。

气温骤降到零下十几度,他们带的大衣也不够御寒。

但是恶劣的天气阻挡不了他们执法的决心,没有丝毫犹豫,他们顶风冒雪踏上了执法征程。

一个多小时后,他们来到执法现场,情景让人感动:

很多群众已经自发地聚在那里翘首以待。

这里原本是基本农田,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部门在两处大棚之间擅自建起了仿古式建筑的宾馆,致使周围群众多次上访。

执法人员屡次督促他们自行拆除,但他们自恃财大气粗,有后台,对此无动于衷。

在这样的情况下,冀思珍在取得了局领导和当地政府的支持后,决心强行拆除。

随后铲车轰鸣,建筑物应声倒塌。

到上午10时,这里重新归于平静,地也被整理好,重新变成了耕地。

“拆得好!

”老百姓终于得到了满意的结果,鼓掌欢呼起来。

2011年,她带领执法总队,加大了对重大典型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

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十二部委组织开展的高尔夫球场清理整治工作要求,对高尔夫球场项目进行了集中清理整治,对全市17宗高尔夫球场进行了清理,并按要求督促区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存在问题的11宗高尔夫球场用地进行了查处。

针对棘手的重点工程违法案件,她同样加大了查处力度,共收缴罚款逾千万元。

不仅如此,她主动与区县政府共同协调,得到了区县政府的理解和支持,组织相关单位纪检监察机构对违法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进行诫勉谈话。

为做到万无一失,每起案件从调查取证到立案到履行行政处罚程序她都要亲自过问,反复推敲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做好预案,每次约谈违法用地责任单位主要领导或违法用地项目所在乡镇主要负责人前,她都要求案件承办人制定约谈提纲,约谈时她都要亲自参加。

正是这种近乎苛刻的工作要求,确保了案件查处的质量。

五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

五年的时间天津市违法用地一降再降。

这些无不凝聚着冀思珍的汗水。

没有人能说得清五年来她多少次深入区县、深入乡镇,多少次在田间地头了解情况,多少次在执法现场坐镇指挥。

五年来,她把所有的节假日都奉献给了工作,从早上7点工作到晚上十二点是经常的事。

有时任务重、时间紧,一天要奔走五六个区县,行程达五六百公里,随行的其他部门的年轻同志有的尚无法忍受颠簸之苦,何况一个年过半百又刚刚经历一次大手术的女同志。

五年来,司机小史几乎没在家吃过晚饭,周六日上班已经成为常态,深更半夜回家也是家常便饭。

在大家眼里,她总是精神抖擞、干脆利落,从不拖泥带水,身上似乎总有使不完的劲,谁也看不出她每日承受着国土资源执法带来的巨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

与冀思珍接触久了,便会发现她的与众不同之处:

站着的时候腰杆总是笔直,身上总有股中药味。

谜底只有她自己知道。

常年超负荷工作,她得了严重的腰椎病,做过大手术,每日必须将硬邦邦的“腰硬子”别在腰间,所以站立时腰杆笔直。

她的膝关节红肿,每天总是离不开膏药。

对于腰椎或是膝关节的病人来讲,最好的恢复方法是少走动,静养。

这对于冀思珍来说无疑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因为,在她的工作日程表上从没有“休息”二字。

冀思珍的战友们记得:

2009年,她重病住院做了大手术,病房成了她的临时办公室,最常见的场景就是她躺在病床上,身边放着笔记本电脑,一只手打着点滴,一只手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敲着键盘。

其他病人床前都是前来探望的亲朋好友,她的床前却是请示汇报工作的执法队员。

医生每每看到这种情况,总是无奈地摇摇头。

出院后医嘱半年的病假在她那里缩水成了一个月,即便是在家休养的这一个月,家也成了她的临时办公室和临时会议室,每天上网办公、批阅文件、召开会议,看到她连直腰都困难的样子,同志们心疼不已,请她注意休息养好身体,可她只是一笑而过,又言归正传一桩桩一件件部署起工作。

“头雁”领得好,带出了一支响当当、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队伍。

这支队伍在执法监察工作中屡打胜仗,使天津市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前头。

冀思珍以她以自身的行动和魅力,以她甘于奉献、无所畏惧的工作作风向人们证明,她无愧于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无愧于国土资源执法卫士这一光荣称号。

 

王健同志先进事迹

2008年早春的一天,细雨和沙尘一起在风中旋舞,空气湿冷,天空阴暗。

一辆汽车泊在公路边,路边白杨树上杨花悬垂,摇摇欲坠。

任丘市国土资源局执法大队大队长王健从车上下来,拉开后车门,弯腰从座下拎出一个大塑料袋,里边装满了刚从饭店打包的饭菜。

中午参加了朋友的一个婚宴,出门时他要求打包遭到了一个朋友的嘲笑:

“切,没下过饭店啊,怎么这么过日子了?

”王健笑而不语。

但是他并没有带着这包饭菜回家,这里,离路边不远是原来华北油田农场场部占地遗留下来的旧房子,他拎着饭菜向那片旧房子走去,一瘸一拐。

2007年的10月,王健在国土资源执法出差时遇车祸受伤,右腿骨折了。

此刻,伤腿中还带着钢钉,每到阴天下雨,每走一步路,伤腿都钻心的疼。

此时的王健拖着那条伤腿,走起路来一高一低,对他的伤腿来说,走路还是个超负荷的工作。

不过王健倒没把注意力都放到伤腿上,他正在想着任丘城西的一宗非法占地案,那家的厂房拆了建建了拆已经几次了,该怎么才能彻底解决不再反复呢?

一边费力地抬腿迈步一边想事儿,王健没注意到一辆面包车悄无声息地停在了他身后不远处。

猛然间,车门打开,下来五六个身强力壮的彪形大汉。

还没等王健反应过来,他已经被一个扫堂腿放倒了,然后是一顿拳打脚踢。

王健只来得及双手抱头,把自己蜷成一个最扛打的姿势,但是他忘了自己的伤腿,那条腿,被重重的跺了几脚,生生地跺到了伤腿的骨折处,他甚至听到到了钢钉在骨头里的咔嚓声,疼痛,刺骨钻心,他喊了出来。

打人的人在王健的惨叫声里得到了满足,停了手,声调揶揄着:

“怎么?

知道疼了吧?

今儿就是给你个教训,别再找我们李哥的麻烦,要不就要了你小命儿!

”王健明白了。

他忍着剧痛,艰难地坐起来,冲着那几个人的背影喊到:

“那就给你们李哥带个话儿吧,我会找他的。

半小时以后,王健还是坐在地上,他的腿动不了了,身边是一辆110的警车和几个警察,周围是一群围观的人,从身后抱着他的妻子边哭边骂他:

“你倒说呀,是谁?

警察都来了你怕什么?

你怎么这么窝囊了呢?

”王健咬咬牙,“没事,送我去医院吧。

”他抬头看见了被甩到远处的塑料袋,指给妻子看:

“你帮我把那个塑料袋给那边院子里那家人送过去吧。

”妻子疑惑地看他,他冲妻子点头:

“去吧!

院子里是一堆一堆的垃圾,有孩子的哭闹声从屋里传出来。

敲门居然无应。

王健妻子试探着推开门,一股馊臭味儿扑面而来,她不自禁地往后闪了一下,再探头去看,发现有四个穿着破旧的孩子正齐刷刷并排站在敞开的门口,最大不过十一二岁,最小也不过三四岁,他们脏兮兮的脸上闪着期待的光,看着她,也看着她手里的塑料袋。

屋里,暗处,一堆杂七杂八说不上家具的破烂儿中间,一个女人缓慢地转过头来,傻傻地冲她笑着,衣着是同样的肮脏破旧。

她缓慢的动作和呆滞的表情表明了她有明显的智力障碍。

王健妻子忽然心慌慌的,她没见过在这样条件下还能生活的人。

她把手里的塑料袋递给那个最大的孩子转身就逃也似地往外跑。

身后是孩子们争抢食物的声音。

已经很久了,王健经常会把一些吃的东西放到车上,到饭店吃饭更是经常打包,原来是送到这里。

王健妻子想起来,丈夫曾经跟她说过,某次执法的时候碰到一户靠捡破烂儿为生的人家,外地人流落至此,不择地随意搭了个棚子,上能见天下能见地,冬不避风夏不挡雨,但就是这么个简陋的棚子下,居然住了一家六口,女主人还是个智障。

可是这个棚子偏搭在了不能搭的地方,必须得拆掉。

他当时叹了口气说:

“要能给他们找个住的地方就好了。

”想不到他还真的找了。

这房子虽然旧了点,总比那个棚子强得多了。

王健妻子心软起来,对王键的一肚子怨气都被一腔真实的感动化掉了。

王健,还是她那个侠骨柔情的王健,虽然气起来会骂他会怨他,但是心深处,她还是会给丈夫竖大拇指的。

跟着王健担惊受怕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从他做国土资源执法工作以来,他们家经常能收到恐吓电话和短信,“你一个外地人在本地要给自己留条后路,不想混了就打回你老家去!

”“叫你老公小心点!

小心你们的孩子!

”之类,还有一次她骑自行车上班途中,突然被身边疾驰而过的汽车上扔下来的砖头砸中,砖头上还裹着谩骂恐吓的纸条,污言秽语不堪入目。

她曾经哭着跟王健说:

“要不咱换个工作吧?

这么下去日子怎么过啊?

”王健拉着她的手坚定地说:

“我现在可是没法脱身了,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你可得跟我并肩战斗才行。

从1997年王健进入河北任丘市国土资源局工作开始,已经十年了,妻子的生活经常会被王健一些突如其来的任务打乱,甚至她的睡眠,也会经常跟着二十四小时待命随时出征的王健一起晨昏颠倒。

她之前没想到国土资源执法工作会是这样一种性质的工作,她甚至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非要去违法占地呢?

单是工作辛苦也还罢了,可是现在连人身安全都不能保证,叫她如何心安呢?

王健再次骨折住院的事情很快大家就都知道了,但是王健坚持说是因为休养不好导致钢钉移位,把挨打的事情略过不提。

妻子恨不能把肇事者抓来一人抽一顿嘴巴,但是王健有自己的考虑。

他知道是谁,他也知道是为什么。

正是因为知道,他不想让事情更恶化下去。

每天,看着静静的点滴一滴滴落下,看着那些透明的液体慢慢减少,他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

身为国土资源执法大队大队长,要想在执法过程中不得罪人几乎是不可能的,得罪了人不可怕,怕的是既得罪了人还没解决问题。

医院里难得的几天清静让他理清了很久以来也理不清的思绪,也让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作为国土资源执法战线上优秀的执法者,他的受伤再次住院惊动了单位里上上下下的领导和同事,甚至沧州市国土资源局的党委书记、局长李春生也在市局领导的陪同下到医院看望他。

在领导们大力肯定他工作的一片赞扬声里,他却在心里对自己说:

惭愧吧,你是因为工作没做好才会这样的,你不该领受这样的肯定和赞扬。

来看望他的领导和同事们一边嘱咐他好好休养,一边免不了谈起最近的工作情况,一个同事提到城西的非法占地案,说是那家的厂房又建起来了。

王健心里一动。

病床边还挂着输液瓶,他已经开始躺不住了。

腿伤未愈,王健拄着双拐就要去上班。

老母亲又急又气:

“你说,你急得什么?

你不要命了?

”王健嘿嘿笑着冲老母亲轻描淡写的说:

“妈呀,我闷得慌,我得出去才好得快!

”临走还不忘了拜托妻子把那些同事们送来的吃不了的营养品送到油田农场场部的旧房子里去。

妻子表面跟他赌着气的说不管,却悄悄地收拾出一堆大人孩子的旧衣服一并送了过去。

王健出门的第一件事却并不是到单位报到,他到超市买了两瓶好酒,打了辆出租车直奔城西某村。

城西的某村也是任丘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近些年基础工业发展迅猛,占地现象非常严重,本来就不多的耕地更是成了炙手可热的牟利资源。

而且这个村向来民风强悍,为点小事儿就挥拳相向的事情屡见不鲜。

2008年春节后的一天,他们在巡查中发现该村村干部李某竟公然在耕地上违法修建厂房,监察人员多次制止并向他宣说法律法规,责令其拆除。

但是李某却声称这是“区区小事”不足为道,并且态度强硬地要他们少管闲事。

巡查站无奈对其下达《土地违法案件处罚决定书》时,李某依仗家族势力大,人口多,竟煽动数十名家族成员围攻监察人员,并抄起一块板砖大吼大叫:

“谁敢动我的一砖一瓦,我就打断他的腿!

让他出不了村!

”。

当时的王健并没有被这样的叫嚣和恐吓吓到,依然镇定从容地一边继续向围观群众做工作,一边及时向上级汇报,并取得当地派出所、司法部门的支持,依法对带头围攻执法人员的李某进行了拘留并拆除了违建。

但是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在拆除李某违建厂房之前,相隔不远的公路对面,他们还拆除过一家简陋的洗车棚。

那是一个离婚的农村妇女和她的老母亲靠捡来的烂砖头铺起来的地,铁棚子还欠着人家的钱没还。

家境贫困还要养老养小,生活非常艰难,这个费尽辛苦搭起来的洗车棚是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

但是这个洗车棚建在了耕地上。

王健他们很多次苦口婆心地解释劝说让他们拆掉,但是一家人也多次哭哭啼啼地恳求别拆了。

最后无奈强拆的时候,那个老母亲跪在湿滑的砖地上磕头如捣蒜:

“我老太婆活不了几天了,求求你们给我闺女留条活路吧!

”看着老人额头上淋漓的鲜血,王健的心里五味杂陈,他背过身去悄悄抹掉眼角的泪水。

他也希望能不拆啊,但是留了这一家,以后还怎么做别家的工作呢?

他好言好语地把一家人请上车拉到市局自己的办公室,亲自端茶倒水,并拿来市镇的规划图给他们看。

看到自家的洗车棚刚好是建在了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绿色区域里,一家人终于明白了“违法占地”的含义,无奈认同。

送走他们时,王健在附近的超市买了大兜的食品给他们的孩子,并把兜里所有的几百块钱递给那个农村妇女:

“算我借给你的,再找份别的活儿干吧,等你有钱了再还给我。

就在拆除李某违建厂房之后不久,市局忽然收到一封告状信,正是那个搭洗车棚的妇女写来的,言辞激烈地质问土地管理所:

我们搭个简陋的车棚就一定得拆,人家钢筋水泥的把房子都建起来了你们就不拆,我们没钱就没有尊严吗?

你们执法到底有没有公平?

王健马上带队赶到现场,果然只几天时间,李某被拆掉的厂房又建起来了。

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的消息居然提前做了防御,厂房的大门紧锁,就在离厂房不远的公路上横七竖八地挡着很多辆车,执法车根本无法靠近。

王健再次取得交警部门的支持,把车一辆一辆拖开,让出道路。

但是用来强拆的大铲车刚刚开始动作,王健接到了一个又一个说情的电话。

果然,这个李某开始躲在暗处活动了,王健不动声色,直等到违建厂房拆得差不多了才回局里汇报。

当天晚上,王健接到了李某的电话,语调阴沉地警告他:

“老子有钱也有人,谁要跟我过不去,我就跟他过不去!

”王健担心的倒不是自己的安危,他愁的是那片违建的房子,双方交恶先不说,这样拆了建建了拆来回折腾,到什么时候才是头呢?

就在王健车祸住院期间,他们执法大队又去强拆过两次,但是两次都被李某挡了回来。

而王健拖着伤腿刚开始工作,李某就先发制人地来警告他了。

这顿打,其实蓄谋已久。

李某家很好找,果然高房大屋比别家更有气派。

李某看着一身便衣拄着双拐的王健愣在了那里,王健笑了:

“放心,我不是来寻仇的,是来跟你喝酒!

”他不等让,自己就开门进屋找最舒服的位置坐下,然后高喊着傻站在屋里的李某妻子说:

“嫂子,炒俩菜来吧,我跟李哥喝顿酒。

这顿酒,从近中午一直喝到了日薄西山,李某从开始的充满敌意到最后变成了搂着王健称兄道弟,期间参与殴打王健的李某本家兄弟们进进出出察言观色,到最后也跟着一起围着王健喝酒敬酒。

王健醉了,这是他最严重的一次醉酒,却也是最开心的一次醉酒。

李某也醉了,但是在派人送走王健时,他却激动地跟王健说:

“兄弟,我错了,我理解了你们国土资源执法的难处,我决不会再让你为难!

仅三天后,李某和拄着双拐的王健一起,亲眼看着那片厂房再次被拆掉了,这次真的是永远的拆掉了。

不到三个月,李某的另一片厂房在镇里开发区建了起来,他特意请了搭洗车棚的妇女到他的厂里帮忙。

因为先前妇女曾经写过他的告状信两家有怨,家族里的兄弟们劝他再想想。

但是他说:

“人家王健都能帮弱智的流浪人口安个家,我怎么能连自己的乡亲都不帮呢?

后来有人问过王健:

你用了什么妙招,那么容易就跟李某化干戈为玉帛了?

——容易吗?

只有王健自己知道:

思想上的脱胎换骨是一个比皮肉受伤更痛苦的过程。

他是首先打掉了自己身上的傲气和虚荣,才换来了与李某的坦诚相对,但是这思想的交锋过程又何足与外人道呢?

那些好耍牛、逞强的人其实大多数并不是本质上的坏人,相反,这些人对朋友大都很义气、很热血,他们的对抗行为只不过是好胜争强要面子。

如果在执法过程中一味地以硬碰硬、以强对强,最终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但是如果执法者站在他们的立场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