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地震与应对》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4798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地震与应对》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地震与应对》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地震与应对》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地震与应对》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地震与应对》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地震与应对》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地震与应对》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地震与应对》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地震与应对》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地震与应对》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地震与应对》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地震与应对》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地震与应对》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地震与应对》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地震与应对》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地震与应对》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地震与应对》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地震与应对》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地震与应对》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地震与应对》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地震与应对》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地震与应对》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地震与应对》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地震与应对》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一个真实的故事

 龚辉是洛水小学五

(1)班学生,他回忆:

地震发生后,大家正准备上课,突然教室开始摇晃,墙上的东西往下掉,他立即往外跑。

刚跑到拐角处,楼梯间一下子塌了下来,龚辉马上被砖块和预制板压着,双手被砸伤,无法动弹。

“我被压倒时,感觉房子还在动,过了好一会才停下来。

”龚辉说,他马上就听到哭喊声,有人喊救命,自已也跟着喊了起来。

细听周围的喊叫声,龚辉很快发现在他前面的是班长张玉婷,后面是肖佩林……还有很多同学在周围。

“我们喊了很长时间,但一直没看到有人来……

师:

废墟中龚辉和他的同学们在受了伤、没有食物、没有水,也没有人及时救援的情况下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你知道他们是怎么活下来的吗?

二、议一议:

当学生观看了“地震自救”后,组织学生讨论和想象当时的情景。

在那种环境中龚辉和他的同学们是怎样开展自救?

(1)按照先后顺序说一说,龚辉和他的同学们面对当时的情景应该先做些什么?

(2)以小组的形式模拟一下龚辉和他的同学们开展自救情形。

(3)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设置这一环节,让学生置身于地震废墟中,面对饥饿、恐惧,带着伤,没有食物,无人救助……应该怎样处理比较合理。

使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要尽快想出较合理的处理方案,尽快脱离困境。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危不乱、随机应变的能力。

]

三、写一写:

以小组的形式讨论设计“地震自救”方案

自救方案

食物问题

求救问题

自救问题

其他

1、比一比:

各小组汇报设计方案。

让学生在众多不同的方案中学会选择最佳方案,或集各方案的优势重组新的方案。

2、说一说:

假如你自己被掩埋在一个废墟中,你会怎么做?

小组交流。

3、演一演:

以小组的形式,互相合作,演绎各种求救、自救的方式。

4、评一评:

在众多求救、自救的方式中哪些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通过设计方案、选择方案、演绎方案、评价方案等几个环节。

让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应变、学会合作、学会借鉴、学会鼓励、学会欣赏。

四、活动延伸:

1、想一想:

在野外迷路了,天已经很晚,应该怎么办?

2、调查、收集生活中有关危急事件以及一些自救的方法并把方案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五、附:

活动片段1:

如何自救

生1:

老师,从龚辉喝血自救一事中,我认为他们能够生存下来的首要原因就是他们能够相互勉励,大家就不害怕了,产生了对生存的渴求,树立了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能脱离险地,所以我认为拥有自信心最重要。

对,坚强的信念是我们摆脱困境的原动力。

生2:

老师,我认为还要冷静。

龚辉他们在被废墟困住时,他们不是大声疾呼,而是分散呼叫,一个接一个的呼叫,这样就保存了部分体力。

你想的真周到,保持清醒的头脑是进行自救的前提,而保存体力,则是延长生命的好办法。

生3:

我觉得在废墟中一动也不动的等待援救也不是一个好办法,我们可以自己尽可能的挪动我们的身体,比如手脚。

给自己弄一个比较宽松的空间,让自己尽量能活动一下。

这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生4:

要是地震再次发生怎么办?

我们还应该注意不要让自己再次受到伤害,比如找个墙角、或者是找个坚固的支撑物躲起来。

嗯,你的办法又有了进步。

……

同学们想出许多抗震自救的法子。

但我们最主要的要根据当时情景而选择最好的办法,也可以几个办法综合使用。

活动片段2:

如何解决食物

可以找一找自己的周围是否有食物和水,如果有的话应尽量节省使用。

生2:

如果我们被废墟掩埋住了,动弹不得,我可以像小龚辉学习,咬破自己的腮帮止渴。

我看到电视报道中有的人是吃蚯蚓、卫生纸、衣服,喝自己的小便,坚持到最后得到解救的。

“还可以吃人肉”。

坐在教室一角的于洋小声的说。

我被他的想法所惊骇。

我马上回过神来,又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教室立刻沸腾起来。

大家都在争论这个问题。

“吃人肉太残忍了,以上有那么多的办法,应该能解决这个问题的。

”学习委员张彤激动地说。

“不能吃人肉,因为他们本来已经受了伤,身体很虚弱,割肉吃,身体更加支持不了,还会受细菌感染。

”姜东浩说。

郭永红站起来说:

我们小组经过讨论后,认为这个办法是可行的。

在实在找不到食物等死的情况下,还不如割人肉吃。

但最好从胖子或身体强壮的人身上下手比较好。

……争论非常激烈。

师:

同学们,于洋同学说的到也是一个办法,但这个办法到了万不得已是不能这么做。

活动片段3:

如何求救

大声呼喊。

这是一种方法,但是要注意保存体力。

当听到或看到有人救援时再开始呼救。

老师,如果被掩埋的很深,别人很难看见或听见你的呼救的。

对,遇到这种情况同学们觉得应该怎么处理呢?

是不是可以用敲击水管或者是楼板来传递信号?

这不失为一个巧妙的方法。

师点评:

同学们的办法真不少,能根据当时现有条件和所学知识,创造性地想出许多切实可行的求救方法,老师也被你们感动,也为你们骄傲。

六、活动反思:

1、中国基础教育大环境制约了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

有人说中国孩子是抱大的,而美国孩子则是爬大的,这种说法一点也不为过。

在美国,无论在哪里,都可看到蹒跚学步的孩子。

如果孩子跌倒了,父母一般不会主动跑上前去,弯腰伸手扶起孩子,而只是叫一声起来,除非摔得个头破血流。

而中国孩子则不。

中国孩子接受的是灌输教育,美国孩子则不。

一般说来,考试,中国孩子胜过美国孩子,但轮到动手或研究时往往就不如美国人了。

2、从整个活动来看,不难发现我们多数学生,当遇到突发事件时,不知道应该做什么。

只有一小部分人独立能力比较强、知识面广、善于动脑筋的学生在唱主角。

3、在模拟活动中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动手能力、吃苦耐劳精神普遍薄弱的特性暴露无遗。

4、社会现状和制度的制约。

计划生育导致独生子女的现状,上级安全责任事故的红头文件和事故追究责任制度、来自家长和社会的压力、学校领导、教师受明哲保身等思想的影响,无形中束缚了学校一切正常活动的开展。

如:

野外活动和春游很难在学校中再现。

学生几乎成了一只只关在棚里的鸡,陷入了越是怕出事,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就越差,反而越容易出事这样一种恶性循环的漩涡。

七、活动效果分析:

1、锻炼了能力,培养了自信心,了解一些遇险处理方法。

整个活动创设了情境,具有一定故事情节,学生们在为龚辉和他的同学们摆脱困境献计献策,还模拟脱困种种场景,以编讲故事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与同学们共享。

整个活动,人人参与,每一个学生都付出了很多努力。

同学们学会了聆听,学会了借鉴,学会了创见,学会如何运用已学知识来克服困难,摆脱困境,学会了分析,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第一要冷静,积极动脑筋,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寻找一个比较合理的处理方案,尽快脱离困境。

第二要勇敢,不泄气,要有自信心,勇于接受挑战。

2、学会学习的同时学会了合作。

在活动和拓展延伸过程中,学生们从书内走向书外,从室内走向室外,走向社会,走向自然,通过上网、到图书馆、通过社会调查等方式收集生活中有关危急事件以及一些自救的方法,加以整理形成方案和同学交流。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知道了在需要知识时,通过什么手段从哪里去寻找,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也懂得了要完成活动,应要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欣赏和借鉴。

3、激发了学生敢于尝试独立生活的勇气,树立了敢于挑战困难,永不言败的意志品质。

4、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既发挥个人才能,又集集体智慧;

既锻炼了能力,又提高语言表达和习作能力。

5、在活动中还注意了以下问题:

首先,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历告诉我们干巴巴的理论和说教是很难激起学生内心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共鸣。

为了寓教育于活动中,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思索,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历去阐述自己的处理方式。

基于这种想法,我设置了一种场景:

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呈现地震及人物面临的困难,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引起共鸣,激起学生积极探索帮助沃特曼他们摆脱困境的办法。

其次,注重探索和实践过程。

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起重要作用的不仅仅在于知识的储存能力,还有发现问题、探求知识的能力以及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的形成等都是最基础和最关键的因素。

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一种方法尤为重要,即获取信息或知识的方法。

这种技能是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生存条件,是“学会学习”的基本要求。

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智慧的火花得到碰撞,在比较中学会选择最佳方案。

学会当遇到危险和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会沉着应对。

最后,“动脑筋,有创意地生存和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新要求,它反映我们所处的时代精神。

儿童要学会“动脑筋、有创意地生存和生活”,就得学会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会收集与整理资料,会在研究中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在需要知识时,知道通过什么手段,从哪里或从谁那儿去寻找,这种技能是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生存条件,是21世纪“学会学习”的基本要求。

附:

汶川地震自救案例

一、12岁小学生咬破腮帮饮血自救

 一个小学生,被压在废墟里口渴难耐怎么办?

什邡市洛水小学的龚辉的办法是———咬破腮帮,喝自己的血!

在医院,这个不满12岁孩子讲述的自救经历令人惊叹。

龚辉是洛水小学五

(1)班学生,他回忆:

“我们喊了很长时间,但一直没看到有人来。

我当时想,这样喊下去会口干舌燥,不如一个接一个喊。

”在龚辉的号召下,被埋同学挨个喊“救命”。

由于远离市区,洛水镇在震后一段时间内尚无大批营救队伍赶到。

天黑前,龚辉和同学们的呼喊声被赶来的工人听见,遗憾的是,肖佩林得救了,龚辉却仍被埋在废墟里。

“我听到妈妈在叫我,那时我呼喊的声音越来越小了。

12岁小学生废墟下咬破腮帮饮血自救

  龚辉说,他感到口渴难忍,“实在受不了,我就使劲用牙齿咬自己的腮帮,咬了三下,我感到一股血流了出来,马上吞下。

”龚辉说,“刚开始咬的时候还觉得疼,后来咬多了,就习惯了。

”“我一口渴,就咬腮帮喝血。

”喝血并没有缓解龚辉的疲劳,13日凌晨,他迷迷糊糊睡着了。

是班长张玉婷叫醒了他:

“龚辉,我们都不会死,会有人救我们的!

”这句话让龚辉一下子充满信心。

他在废墟里与班长商量:

没有脚步声,就不呼喊,节省体力。

终于,到下午2时,张玉婷、龚辉相继被挖出来。

  

  二、11岁女孩跳楼自救

跳楼自救后返回教室救出多名老师的女孩康洁

康洁与母亲团聚

  三、深埋50小时,女孩喝墨水延续生命

  瑶瑶和同学都被困地下,身体不能动,但是他们互相说着话,不让对方寂寞,并且尽可能把手拉在一起,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大家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很多同学已经支撑不住,获救的希望越来越渺茫,饥饿,黑暗,寒冷,其中一位同学实在撑不住了,低声呢喃着说“我饿……”为了生存,她拿起了墨水,一饮而尽……求生的本能和自救让这些孩子在这一瞬间体现的淋漓尽致!

时间在死一般的沉寂当中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求生的欲望还没有泯灭,为了给大家鼓劲,年仅十四岁的瑶瑶和剩下的同学在黑暗中为她唱起了周华健的《朋友》,他们哭着唱着,友谊在这一时刻变得坚不可摧,大家相约:

如果能出去,一定大吃一顿!

又是几十个小时过去了,又一些同学奄奄一息,而瑶瑶身下的那个同学也停止了呼吸,巨大的恐惧再次笼罩着大家,“我们还能活着出去吗?

还能见到爸爸妈妈吗?

” 

我能!

一定能!

强大的信念支撑着瑶瑶柔弱的身体!

终于,幸运之神降临,瑶瑶和其他幸存的三位同学得到了解放军和救援人员的救助!

此时,瑶瑶和同学已经被掩埋了五十多个小时!

   

 

为了生存,瑶瑶喝墨水延续生命

  四、17岁少年双手挖掘30小时成功自救

  每一名被送到医院的患者都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辛,17岁的马志成是不幸中的幸运儿。

他虽然被困废墟,但没有受伤,最终在黑暗中用手挖掘30多个小时成功自救。

地震发生当天,家住彭州市银广沟的他跟随家人到汶川走亲戚,在亲戚家中,灾难发生了。

马志成所在的房屋整个坍塌,坐在堂屋靠里的他在跑到房梁处时,被压在了梁下。

跑出房屋的亲人发现,他被埋在了废墟中。

雨水渐弱,人们再次返回现场,却惊讶地发现———马志成已经自己爬出了废墟,躺在了泥水中。

据马志成自己说,被掩埋后,房梁虽然压住了他,但形成了一个小空间,他能够活动手臂,也能摸到全身的各部位。

在等待了几个小时后,他开始一点点朝一个方向挖掘,一直不断地用手挖,最后竟然爬了出来。

在爬出来的那一刻,他感觉再也没有了力气,只有躺在地上等待救援。

事后估算,马志成在黑暗中自己用手至少挖掘了30多个小时。

马志成出来时,武警官兵已经徒步翻山越岭赶到了汶川。

  五、地震75小时喝尿自救

  经过武警消防官兵4个多小时的努力,被困在倒塌的县委办公大楼内整整75小时的北川县政法委副书记李贵川(毛巾蒙头者)终于获救。

另两名县委干部也先后获救。

被解救上来的3人裤子几乎全被撕裂,不过除了全身尘土和一些轻微外伤之外,几乎没有什么重伤,思维非常清晰,都能正常说话。

“我们一直在积极自救!

”一起被解救的政法委副书记李贵川向记者讲述,5月12日下午1时30分时,自己和崔代全来到张周凯4楼的办公室开会商量事情,地震发生时李贵川和崔代全在外间,张周凯在里面的套间,因为办公室是整体倾斜,因此3人被一块较大的预制板遮挡了一下。

地震发生后,3人随即开始进行自救。

“我们一直在不断地扒土,3个人就到了一起,扒着扒着摸到了饮用水瓶,有水可以喝了。

”李贵川说,在纯净水喝完之后,“我们就喝尿,还是继续扒,听见有人走过就呼喊救命”。

  六、被埋108小时自救

  他说:

“时间感觉不到了,只觉的度日如年,我能听到外面的声音,当时外面听不到我说话,我呼喊半天感觉没有用。

我开始喝尿,第一次很难喝,当时我看过国外生存体验的电影,知道喝尿可以维持生命,每次舍不得多喝,因为我平时爱喝水,床头有很多空的矿泉水瓶子,我就用瓶子接自己的尿维持,饿了救捡身边的废纸吃,我当时想着一定要活下去,我爱自己的妻子和女儿!

 

  七、都江堰聚源中学学生自救

在省急救中心外临时搭建的抗震棚内,受伤严重的都江堰聚源中学初三一班学生黄月一直拒绝进入室内病房治疗,地震的恐怖和被埋在地下4个小时的阴影,令她对封闭的房屋感到恐惧。

黄月告诉记者,他们班在教学楼三楼,有60多名学生,地震发生时正在上政治课。

“突然教室左右摇晃,墙上和地上突然裂开一条缝,老师一下就掉下去了,紧接着我和其他同学也掉了下去。

”转眼间,整栋教学楼就垮成一堆砖头。

被埋在废墟中的黄月感到头上和腿上被重物压着无法动,就试着移动手。

四周一片黑暗,她感到头上血流下来。

呛人的灰尘过后,她开始呼喊王超、张杨等同学。

这时,她听到张杨也在呼喊她。

黄月说到这里。

张杨离她很近,她伸手向张杨的方向,拉住了张杨的手,就这样,两只手紧握在一起,一直到被救出来。

同样是聚源中学学生的谢屿事发时正在三楼上化学课,地震突袭,他马上钻到课桌下面躲藏。

然后轰的一声,他脚下一空就落了下去。

谢屿被埋在废墟下,一条横梁砸下下来,幸而被桌子挡住。

只是他周围的空间已经密闭,空气越来越少,他感到胸闷,呼吸困难。

谢屿开始用手摸索,终于找到一处较软的沙石,便用手使劲抠挖,幸运地挖开了一个直通外面的小洞,不仅可以通空气,还让他有机会将手伸出废墟外,最终被救援者发现。

都江堰灾情

5月13日,救援人员继续在四川都江堰市聚源镇聚源中学冒雨进行救援工作。

八、澳籍外教带领学生逃出瓦砾堆自救

他叫Dane,澳大利亚籍,四年前来到成都,在都江堰“光亚学校”担任英语外籍教师。

他说,前日下午2时28分,上课不到十分钟,地面突然开始摇晃!

Dane老师立即大声叫:

“Desk!

Desk!

”部分学生立即会意,钻入课桌下躲起来。

等29名学生都躲起来后,他最后一个钻下讲桌。

这时,天花板断成两半坍塌下来!

“Followmycommand!

”强烈的震感刚刚停止,Dane老师就带着学生跑下了位于3楼的教室。

Dane无奈地告诉李海波,他看见在慌乱中有2名学生从2楼跳下,1名学生从5楼跳下,生死未卜。

Dane和学生们逃生后,在附近的足球场上度过了一夜,。

由于护照被瓦砾掩埋,Dane无法顺利住宿。

李海波得知详情后,立即帮助Dane核实了身份,一张Dane护照的复印件递到了他的手中。

九、妻子的爱支撑瓦砾下的丈夫自救

“我不行了,你快离开这里!

照顾好孩子,好好生活下去。

”“老公,不要放弃,马上就会有人来救你!

”……都江堰金凤乡政府家属区里,妻子朱芙蓉流着泪朝废墟里呼喊,鼓励丈夫谭刚义坚持下去。

武警官兵用手将谭刚义从废墟中刨了出来,此时,距地震发生已经过去20小时。

在场近百名群众共同见证这一起爱和勇气缔造的奇迹!

爱和勇气共创奇迹。

“谢谢你们啊!

”不顾地上锋利的瓦砾残片,朱芙蓉跪倒在武警官兵面前……

十、母爱让她咬牙坚持自救

13日,中午时分。

成都西区医院一楼过道上,来自都江堰的杨兰英正躺在医院急诊科搭建的简易病床上,满脸的尘土,身上披着已经变成泥巴色的大衣,缭乱头发间还夹着细小的石头碎片,仿佛正向我们诉说着昨天经历的劫难。

“当时我正在都江堰中医院5楼住院。

之前进行了子宫瘤手术比较成功。

”杨兰英说:

“突然就觉得地在晃,还没反应过来,头顶的天花板就砸下来了,一阵眩晕,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可能是下午6点才渐渐有了意识,隐约觉得透过那些压在我身上的石头,外面好象传来呼喊声。

但是我却不能动弹啊,当时真觉得绝望了,就想放弃了。

但我就想,我不能就这么轻易放弃了,我还有两个女儿啊,我不能够让她们没有妈妈啊。

”杨兰英说,是母爱,让她从地震发生一直坚持到晚上8点,直到被救援人员发现。

十一、矿工被埋170小时获救7天仅吃半张卫生纸

  彭国华妻子文友会亲昵地靠在他的脸旁

  这是人类对生命极限的挑战,被埋170小时的安县雎水道禧村6组的矿工彭国华,在其亲属的大力抢救下获救,并由解放军某部30名战士抬担架走了7个小时,将他送到设在安县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一位普通的矿工,在这场地震灾难中,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生命奇迹。

  “5·

12”大地震中安县雎水道禧村的天池煤矿倒塌,矿工彭国华被埋在里面。

得知彭国华被埋后,他的妻子、父亲、两位姐姐和远在宁波打工的弟弟彭国安,心里悲痛万分,但他们一直不愿相信,彭国华就这样去了,因为他们的家就住在天池煤矿附近。

  怀着彭国华还活着,只是被埋住了的信念,第二天,他们就与煤矿的老板及其儿子,冒着余震频繁、随时可能塌方的危险,心急如焚地前往彭国华被埋处搜寻。

他们用附近一辆没有损坏的铲车清除洞口的山石,吃、住在山上。

  13日,冒着余震及山石滚落的危险,彭国华61岁的父亲背上柴油给铲车加油,与亲友们前去清铲洞口,眼看离洞里很近了。

但是14日,铲车的一个零件却损坏了,亲情大救援工作只好停下,托人到处购买被损坏的零件,这样一停就是两天多。

他们都深知时间就是生命,想到亲人被困土石中,眼看救人的最佳时间很快就过了,他们心急如焚。

  17日,远在浙江宁波打工的弟弟彭国安赶回了家,他坚持说:

“哥哥在煤矿干过,有应对困难的经验,他不会容易死的,我有预感,他一定还活着,等着我们去救他。

  他们就是这样,互相鼓舞,增强信心,对亲人不离不弃的搜救,终于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19日下午3时35分,彭国安突然听见一声细细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你要注意安全。

”他以为是大家在关心他,但是当他回头看大家时,却没一个在说话,都在埋头清理石头。

他一阵激动,大声喊道:

“哥,是你吗?

你在里面吗?

”良久,又传来一声细细的回答:

“我说你们要注意安全。

”这一声让大家喜极而泣:

“国华还活着!

  他们连忙派人与山下的救援部队云南某部联系请求救援。

彭国安按捺住心中的喜悦,平静地告诉哥哥说:

“哥哥,我们来救你了,可能还要等两三个小时才能救出去,耐心等一下。

”彭国华说:

“我能坚持。

”当彭国安用红布将哥哥的眼睛包住抬出洞时,彭国华知道自己得救了。

大家轻轻地把他抬回了家。

此时,十几个正在山上搜救村民的战士路过他们家,连忙将身上所带的葡萄糖、奶粉等东西给他们,并教给一些简单的护理知识,说:

“请耐心等待,后面的救援官兵马上就来了。

”彭国华和他的亲人听了心里充满了温暖。

  彭国华被营救出来后,家属第一时间向附近执行抢救任务的解放军某师求救。

十二、女伤员被困216小时靠吃蚯蚓、野草、尿液维系生命

崔昌会在医院接受治疗时,嗫嚅着“我要活下去,一定要坚持下去。

  昨天下午2点半左右,生命奇迹再次上演。

在一名逃出工人带领下,一架海事救援直升机来到巴蜀电力金河电站引水隧洞工地,救出14名被困在此的受伤工人。

其中,38岁的女伤员崔昌会独自被困在临时工棚附近。

由于没有食物和水,为了不连累两名没受伤的工友,她“逼”走了他们。

此后,她靠一个梨子、蚯蚓、野草和尿液维持生存。

  受伤后“逼”工友先逃

  21日11点,崔昌会躺在华西医院骨科病房的重症监护室内接受治疗。

她的妹妹崔昌学说,姐姐非常虚弱,但神志清醒,反复嗫嚅着“我要活下去,一定要坚持下去”。

  地震发生时,崔昌会和丈夫的弟弟李健军(音)以及另外数十名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