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三语文上册《咬文嚼字》课件三篇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4817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高三语文上册《咬文嚼字》课件三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高三语文上册《咬文嚼字》课件三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高三语文上册《咬文嚼字》课件三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高三语文上册《咬文嚼字》课件三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高三语文上册《咬文嚼字》课件三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中高三语文上册《咬文嚼字》课件三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中高三语文上册《咬文嚼字》课件三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中高三语文上册《咬文嚼字》课件三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中高三语文上册《咬文嚼字》课件三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中高三语文上册《咬文嚼字》课件三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中高三语文上册《咬文嚼字》课件三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中高三语文上册《咬文嚼字》课件三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中高三语文上册《咬文嚼字》课件三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中高三语文上册《咬文嚼字》课件三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中高三语文上册《咬文嚼字》课件三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中高三语文上册《咬文嚼字》课件三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高三语文上册《咬文嚼字》课件三篇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中高三语文上册《咬文嚼字》课件三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高三语文上册《咬文嚼字》课件三篇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高三语文上册《咬文嚼字》课件三篇Word文件下载.docx

  C蕴藉(yun)累积(lei)憎恶(zengwu)便宜(pianyi)

  D尺牍(du)灞桥(ba)剥啄(zhuo)清沁肺腑(qing)

  2.下列解释有误的是(B)

  A援引:

引用不求甚解:

很深刻咬文嚼字:

比喻斟酌

  B尺牍:

书信一川烟草:

一片平地付梓:

刻字

  C蕴藉:

含蓄拘礼:

限制游离:

不确定的

  3.辨析词语:

  ①斤斤计较——锱铢必报

  ②顺畅——通畅

  ③简洁——简练

  四.解题:

  “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含义是:

①形容过度推敲字句。

②形容掉书袋或买弄才学。

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题目的含义则是:

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五.解答思考题,并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层(1、2段):

更替文字意味不同。

  1.用“这”和“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什么区别?

有什么启示?

  ①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语气坚决。

  ②六个“你这……”。

——感情强烈。

  →启示:

A.思想感情不同

  ③“你是个好小子。

”——表假定语气。

  ④“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B.结构不同,不合逻辑

C.连郭沫若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说明用好语言文字很不简单,一定要细细品味,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

  2.作者列举改字不当之例,常常用怎样的写作方式?

作用何在?

  对比;

正误比较分析,使之更有说服力。

  3.所句举例子的共同点是什么?

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例子来源于名家名篇。

启示:

要注意资料的积累、梳理。

本文的材料丰富,无论是记忆中的,还是资料中的,都得有资料。

如文中的《红楼梦》、《水浒》、《屈原》、《史记》等。

积累知识的方式:

笔记、卡片、索引等。

  

(二)分析第二层(3、4段):

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

  1.为什么我们在咬文嚼字时,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

给你怎样的启示?

  ①原文“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

②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之意。

③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之意。

总之,说明文字一增一减,这表面形式的变化,就引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启示:

我们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这样品味才能到位。

  3.由此例改文得到怎样的启示?

  修改作文是推敲字是否恰当地表情达意。

  (三)分析第三层(5段):

不同的字眼不同的意境。

  1.用“推”或用“敲”各自不同的意境是什么?

  推——步月归寺——冷寂场合

  敲——月夜访友——热闹场合

  2.世人与钱钟书就“推敲”的用法是否一致?

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A.世人认为“敲”字好,有动作、形象,有声音。

  B.钱钟书不迷信,不盲从,独抒新见。

他认为哪一种境界是诗人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就用哪一个字。

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只要言之成理(合情合理)就行。

  3.与前面例比较,此事例从什么角度要求咬文嚼字?

  从文字表达的意境。

总之反复强调: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强调语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的,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意境。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六.总结:

第一部分举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篇二】

  一、教学设计

  1、使用教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

  第8课《咬文嚼字》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水平:

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写作思路。

  

(2)过程与方法:

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理解文中所选的诗词及故事背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咬文嚼字”的习惯。

  3、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4、教学难点:

理解并准确评价作者的观点,学会在平常的学习中“咬文嚼字”。

  5、设计思路:

这篇文章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随笔,同时也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议论文。

他告诉人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刻苦自励,追求艺术的完美。

在教学过程中,应一方面抓住议论文的特点,了解作者观点,理清论证思路;

一方面引导学生培养咬文嚼字的精神,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所以,教学设计在分析论证思路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并将这种思维习惯使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6、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诵读法,点拨法

  7、教具准备:

PPT课件(另附)

  8、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PPT课件演示:

P.1课题]

  2009年9月4日,温*总理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说“广大师生应该做到:

不计名利,成功不必在我;

甘为人梯,奋斗当以身为先。

自强不息,成功必定在我;

奋发有为,报国当以身为先。

”我想这是对我们的希望也是要求。

大家一起朗读一下这段话。

P.2]

  做学问也好,生活也罢,我们都需要有不计名利,自强不息的精神,今天我们学习的《咬文嚼字》的作者便是拥有这样精神的人。

  

(二)理解作者

P.3]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

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之一。

代表作品:

《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

  人生格言: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明确:

1、朱光潜是安徽人,他是安徽的骄傲,引导学生要注重本地的名人。

  2、他的人生格言正是温总理讲话中所提到的不计名利,自强不息的写照,而他的这篇随笔正是被这样的精神触发,思考完成的。

  (三)粗读课文,把握论点

  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咬文嚼字”什么意思?

P.4]

过度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2、看起来“咬文嚼字”有些贬义,那么朱光潜为什么会用它来作为自己的观点,一定有他的道理,那么,请同学在课文中找一找作者是怎样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归纳)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仅仅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四)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1、为了让大家接受这个观点,作者选了哪些例子来证明呢?

P.5]

①郭沫若改字②王若虚改句

  ③贾岛“推敲”④苏轼《惠》诗

  ⑤“套板反应”

  2、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仅仅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你认为作者是随便举的例子么?

  (学生思考并讨论)

这些例子不但不是随便举的,而且是用心选择的。

从选材的内容来看,一方面是关于文字修改,一方面是相关联想意义;

从修改的效果来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3、具体分析相关文字修改的例子:

  ①郭沫若改字

  (通过指导学生诵读修改前后的句子来体会“咬文嚼字”的精神。

同样是一种改法,却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一个成功,一个失败。

原因在于不同情感的句子不能够千篇一律的修改,应分析句子情感,把握句式特点来修改。

P.6]

  补充示例:

唐代诗人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中“怯”能否替换成“切”呢?

  很显然,不能够。

“怯”更能表达作者逃亡时的胆怯心情,既急切的咬

  想知道家人的情况,又担心自己给家人带来灾祸,“怯”能够非常准确的表现当时那种矛盾的心情。

  总结:

写文章时要求用词准确,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在斟酌字句的道路上持续探索着。

P.7]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杜甫)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

其他类似的却很多。

而你必须把这的句子、的动词、的形容词找出来。

(法福楼拜)

  ②王若虚该句

  (指导学生朗读修改前后的句子,体会修改的效果)

改过之后确实更简洁了,但却缺少了意味。

P.8]

宋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第一段原来是“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山,林壑尤美。

”最后修改为“环滁皆山也。

  这是修改的更简洁的成功的示例。

文句是否简洁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样表述才最符合原文的意味,也就是说咬文嚼字的精髓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③贾岛“推敲”

P.9]

  (这个故事已经耳熟能详,重点在于了解作者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同时引导学生用咬文嚼字的精神自己分析诗句,提出看法。

  ⑴请找出文中作者的理由和解释。

  ⑵你认为应该用“推”还是“敲”呢,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可自由讨论,只要解释合理就应给予鼓励)

无论用那个字,好像都有道理,其实就在于不同的字表现的意境不同,每个字所蕴含的意境又是合乎情境的,所以都是能够的。

  小结:

以上三个例子有成功,有失败,他们的评判标准都是一样的,即这个词或句是否符合作者的思想情感。

  4、具体分析相关联想意义的例子:

  ①苏轼《惠》诗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利用联想意义的妙处。

  补充注释:

小龙团是福建名茶,一般是地方上供给皇帝的茶。

一两茶相当于0.1两黄金。

苏轼在任常州刺史时得到朋友赠送的小龙团,异常兴奋,来到无锡的第二泉取泉水泡茶。

小龙团是茶团,北宋蔡襄创制的一种名茶,形状似饼,这就能够协助学生理解“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因为他们的形状都是圆形的。

  ②“套板反应”

  (指导学生理解“套板反应”的概念,概括作者的观点。

  ⑴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套板反应”。

  ⑵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反对。

“套板反应”背离了创新,引不起新鲜和真切的情趣。

  唐代的古文运动中韩愈等人提出写文章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辞”,“词必己出”,这体现的就是创新,反对掉书袋。

这个正一反两个例子都充分说明了咬文嚼字还应有创新意识。

合理的使用联想意义。

P.10]

唐代大诗人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

李龟年为唐代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思考:

其中“江南”两字你能有多少联想呢?

⑴点明与李龟年相逢的时令暮春;

⑵暗指李龟年不幸的身世;

  ⑶暗指自己不幸的身世;

⑷暗指唐王朝衰落时期。

  5、小结:

通过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作者指出无论是文字修改,还是使用联想意义,我们都要寻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和吻合,这样才会达到艺术的完美。

  (五)引申探究,比较阅读

  研讨与练习中列举了一篇文章《不求甚解》(马南邨),其中提出了另一种阅读的方法,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

面对朱光潜和马南邨的不同见解,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习惯谈谈你的看法。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可加以指导和鼓励。

  (六)应用拓展,活学活用

  课前老师要求学生整理出自己平常读书时“咀嚼”出的好句子,选择了其中的一部分,请学生自己赏析。

P.11—P.15]

  (由选出语段的同学先发表观点,再由其他学生补充。

P.16]

很好的思想内容,像一盏画得很美的纱灯,表达思想的文字就像灯里的烛光。

若是里面的烛光很亮,这盏灯上的美丽图画就会映射得纤毫毕现;

若是烛光昏暗,无论是多美的纱灯,也会减色。

(冰心《漫谈语文的教学与学习》)

  (七)作业设计

  片段训练:

请写一个片段来赏析你所喜欢的语段,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分析。

要求:

重点突出,语句通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字数很多于400字。

  (八)板书设计

  郭沫若改字——不同情感

  文字修改王若虚改句——不同意味

  咬文嚼字贾岛“推敲”——不同意境

  苏轼《惠》诗——正面

  联想意义

  “套板反应”——反面

  【篇三】

  教学目标:

  1、探究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准确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

  2、分析评价文章的观点。

  教学方法:

  1、探究学习法。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2、讨论交流法,具体采用诵读、改写、比较多种方法。

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讨论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准确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深入发掘教材文本内容,以课文为例子,探究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设计背景:

  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进入中学教材已多年,作者已执教多次,各具特色的教研课、公开课也听过不只一节,作者和其他老师一样以前追求课堂活跃,古今中外相关咬文嚼字的事例一个接一个,老师示范性地先引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然后要求学生操刀上阵来“咬文嚼字”,例如:

  

(1)原文:

眼看朋辈成新鬼改文:

忍看朋辈成新鬼

  

(2)原文:

春风又到江南岸改文:

春风又绿江南岸

  (3)原文:

红杏枝头春意浓改文:

红杏枝头春意闹

  (4)原文:

昨夜数枝开改文:

昨夜一枝开

  老师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在诸多实例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换了文字就同时更换了思想情感。

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注意追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这样的课堂,拓展延伸确确实实做得非常好,但是这样浮光掠影,热热闹闹的课堂教学能否达到教学目的?

我们发现,近年来,语文教学出现了摒弃教材文本资源的发掘,大搞热闹的教学活动的现象,致使语文教学内容空泛化,造成语文教学内容有效性的丧失。

  作者认为,教学内容的确立必须立足于教教材,发掘教材文本内容就是教学的主要内容。

我们不能抛开教材文本而“在碗外找饭吃”,我们应强调文本的细读特色,就《咬文嚼字》一文来说,应以课文为例子,从课文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本文除结语之外,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第二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

正面是善用联想意义,可使意蕴丰富,有美妙的艺术效果;

负面,是“套板反应”,一派套语滥调,全无新奇的意味。

本节课我们重点研究郭老改字、李广射虎、贾岛吟诗三个事例,来一番“咬文嚼字”。

  二、合作探究:

  

(一)“你是”和“你这”,哪句表现力更强?

  1、简介剧本《屈原》婵娟骂宋玉的相关情节:

  屈原被陷害关押,作为其*的宋玉不但不同情,反而感到高兴,因为这样一来,楚国上下之文章就数他宋玉第一。

为此,婵娟极为气愤地骂宋玉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2、反复诵读比较下列两个句子,看看哪句表现力更强些?

为什么?

  A.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B.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3、想一想:

你最愤怒的时候是如何骂人的?

  你这淫妇!

  你这流氓!

  你这魔鬼!

  你这畜生!

  你这挨千刀的!

  4、明确:

  不同句式表达不同意味。

“你这什么!

”“倒不但是‘坚决的判断’,而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

‘你是什么’便仅仅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

  

(二)你支持谁,王若虚还是朱光潜?

  1、补充《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前后文字: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

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2、参照《史记》原文细读王若虚《史记辨惑》中的观点、改法以及朱光潜先生的评论,对此你支持谁?

你对改前与改后文字还有什么见解吗?

  3、明确:

  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

  (三)“推”和“敲”,到底哪个好?

  1、补充:

《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2、阅读课文:

朱光潜先生认为“推”和“敲”,到底哪个好?

其观点是否成立?

  朗读课文:

  “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

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

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番胸襟气度。

“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

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如果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

比较起来,“敲”的空气似乎没有“推”的那么冷寂。

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

“推”能够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频添了搅扰。

不同字眼表达不同意境。

  3、联系全诗分析,你认为“推”和“敲”到底哪个好?

  这里应作具体的分析,如果“僧”为李凝,则“推”比“敲”好,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自掩自推,无须敲门。

如若“僧”为贾岛或他人,则“敲”比“推”好。

所以关键是“谁”敲月下门。

  比较普遍的看法是这首诗仅仅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未遇的寻常小事,《唐诗鉴赏辞典》也持此说,并没有找到资料表明诗的题目是后人所加,所以题目和除“僧敲月下门”之外的诗的内容都是“僧”拜访友人的诗意最基本的文本根据,这样“僧”为贾岛之说是说得通的。

从诗的尾联“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来看,敲门者也应是贾岛,而不是李凝。

  北大教授吴小如先生对这问题的理解颇有见地,他认为“必须有人在月下敲门,才会惊动宿鸟;

只有当树上的鸟有了动静时,诗人才会知道树上有鸟在歇宿。

而且在这种幽寂环境中传来几下敲门的剥啄声,才更使人感到格外幽寂。

这同梁人王籍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同一道理,同一意境。

如果一个人走来推门径入,连一点声音都没有,不但宿鸟无法被人发觉,就连全诗也仿佛有声电影失去配音一般,显得毫无机趣了。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这“敲”的剥啄比“推”的沉寂更能显示幽居环境的宁静、优美和谐,而且这也与中国文学创作“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审美取向不谋而合。

  附板书设计:

  不同字眼表达不同意境。

  (四)趣味改字

  1、巧改一字,切合题意

  唐代有一个叫齐己的和尚,喜欢和诗人郑谷酬唱吟咏。

一次,他写了一首题为《早梅》的诗,其中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他拿着这首诗请教郑谷。

郑谷看后,认为“数枝”的“数”用得不太好,因为既然已经是数枝了,就不算是“早”了,不如改为“一枝”,更能切合诗题“早梅”的意思。

齐己听了点头称是。

  2、巧改一字,切合意境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

小妹说出:

“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

苏东坡当即道:

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

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说:

“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小妹微笑道:

“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

”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

“依小妹的高见呢?

”苏小妹便念了起来: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黄二人不禁抚掌称妙。

试想,如果是“八月秋高风怒号”,细柳梅花则不堪一击,只能是败柳残花,而“扶”和“失”字,不但抓住了景物特征,把轻风写得温柔多情,把月色写得轻淡如纱。

从根本上说,它创造了一种和谐朦胧的优美意境。

  (四)作业设计:

  以“‘推’‘敲’再辩”为题写一篇小议论文。

  课后反思:

  虽然文本内容仅仅我们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要通过文本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但是我们不能架空文本,喧宾夺主。

设计这堂课的目的是试图通过诵读、改写、比较多种方法,通过对三个事例的反复推敲,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明确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做到紧扣文本,适度拓展。

  一堂课下来,诵读、改写、比较,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兴致勃勃,积极参与,对文中三个例子有了较深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