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强排系统安全技术措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5484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井下强排系统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煤矿井下强排系统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井下强排系统安全技术措施.docx

《煤矿井下强排系统安全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井下强排系统安全技术措施.docx(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矿井下强排系统安全技术措施.docx

煤矿井下强排系统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井下强排系统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刘家峁煤矿已按设计要求完成了井下排水系统,井下设有中央泵房和中央水仓以及临时水仓。

排水管路及水泵已安装完毕。

二、矿水文地质特征:

1、水文地质情况:

(1)由于本矿上部为1-2煤采空区,根据实际开采情况分析,采空区内积水较少,因此上部采空区对本工作面无影响。

(2)1-2煤与2-2煤之间顶底岩性多以砂岩为主,无较大地质构造,为不导水层,多以裂隙水为主,且水量较小,对本工作面开采无影响。

(3)虽然采空内的积水不多,在开采过程中必须重视探放水工作。

2、矿井涌水量:

根据矿井初设表明:

矿井正常涌水量45m3/h,最大涌水量60m3/h。

三、安装强排系统的目的:

煤矿井下水害不仅直接威胁煤矿的安全生产,且严重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

实践证明,对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卧泵加矿用潜水泵排水系统是解决矿井正常排水和抗灾抢险排水的有效方案。

1建立抗灾强排系统的必要性防治煤矿水害除了建立健全预测预报体系外,建立强大的防排水系统是积极有效的措施。

尤其是水文地质情况复杂、有突水危险的煤矿,除了保证完善的正常排水系统外,还必须建立强排系统。

长期以来,我国煤矿井下排水系统均采用中央泵房、电机驱动卧式离心水泵的设计模式,这几乎成为煤矿生产排水的定式。

电动机和开关柜等主要电器设备,虽具有防爆性,但不具有防水性。

一旦遇水侵害,必然造成电气系统损坏而断电。

当煤矿发生突水事故时,瞬间涌水量往往极大的超过泵房的最大排水能力,因排量不足造成泵房被淹,排水系统瘫痪,从而发生淹井事故。

鉴于此,对于有突水危害或者局部突水严重难以有效治理的矿井,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抢险救灾,有必要建设强排系统。

2卧泵加潜水泵的强排系统矿用大型潜水泵是可以全部淹没在水里工作的机电一体化设备,不仅运行安全可靠、性能稳定、振动噪音小、效率高,而且解决了大功率卧泵电机散热导致泵房温度过高的问题,尤其是在突水水患严重的煤矿,突水后仍能继续工作,可以避免淹井或延缓淹井,为人员撤离和抢救设备赢得宝贵时间,避免或减小淹井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矿用潜水泵有立式和卧式两种布置方式。

卧式布置设备安装、维修方便,但多台潜水泵布置在一个泵井内会使泵井宽度太大或增加泵井数量,致使施工困难,经济不合理;而立式布置可多台潜水泵同井布置,但安装起吊、维修较麻烦。

因此两种布置方式各有利弊,可根据矿井围岩状况、潜水泵数量及电动机功率等确定采用立式潜水泵还是卧式潜水泵。

还需注意的是强排系统的控制应设置在地面。

矿用潜水泵虽然在排水方面具有卧泵不能替代的优点,但也具有要求水质高、不宜频繁起停、检修困难等不利因素,这也是目前潜水泵没有在矿井主排水系统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卧泵作为主排水设备抗灾能力又明显不足,因此,对于有突水危险的矿井,将卧泵和潜水泵组合起来,形成正常排水使用卧泵、发生水害时使用潜水泵或同时使用卧泵和潜水泵的排水系统,既方便正常排水,又能发挥潜水泵强大的抗灾排水优势,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和防治水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大型潜水泵排水设备在抵抗水害、灾后恢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已在国内外煤矿的排水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