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5062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50180)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汉语国际教育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技能、较强的外语口语能力、外语教学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研究方向

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

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

3.第二语言习得

4.汉外对比与跨文化交际

5.语言测试与评估

三、修业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修业年限为2-3年,基本修业

100020001002-x

基础外国语

春季

秋季

80

4

学科

基础课

200020102001

汉语言专业基础

秋季

80

4

需至少选择3门6学分的课程,其中含一门研究方法类课程。

中文背景的学生可申请免修汉语言专业基础课。

200020102002

理论语言学

秋季

40

2

200020102003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秋季

40

2

200020102004

语言学方法论

春季

40

2

专业

主干课

200020103001

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

春季

40

2

硕士生需至少选择3门6学分的课程

200020103002

对外汉语语音词汇问题研究

春季

40

2

200020103003

汉语语法问题研究

秋季

40

2

200020103004

中国文化专题研究

秋季

40

2

 

专业方向课

200020104001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春季

40

2

硕士生需至少选择3门6学分的课程。

200020104002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

春季

40

2

200020104003

语用修辞研究

秋季

40

2

200020104004

语篇分析研究

春季

40

2

200020104005

对外汉语教材研究

秋季

40

2

200020104006

跨文化交际专题研究

秋季

40

2

200020104007

汉字教学研究

春季

40

2

200020104008

应用语言学导论

春季

40

2

200020104009

社会语言学

春季

40

2

200020104010

语言测试研究

春季

40

2

200020104011

现代汉语虚词研究

秋季

40

2

200020104012

中国文学专题

秋季

40

2

公选课、跨专业课

100020004026

现代教育技术

春季

秋季

40

2

100020004020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春季

秋季

40

2

必修

环节

论文研究计划、开题报告、论文进展报告和论文评阅与答辩等

3

2.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为课程讲授和研讨并重,选取相关研究领域的高水平论文、著作进行研读并开展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3.考核方式

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

除实践类课程可以采取考查方式进行考核外,其他课程一律以考试的方式进行。

考试一般采用笔试和撰写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其中至少有一门学科基础课的考试为闭卷形式。

课程考核采取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提倡以撰写文献阅读报告、调研报告等形式进行过程考核,以撰写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期末考核。

文献阅读报告、调研报告、课程论文等书写规范和具体要求详见《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考核与管理办法》。

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

考试按照百分制评定,考查按照合格、不合格评定。

考试成绩分为5个等级:

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

七、学位论文

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全部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

学位论文可以是科研论文、学术综述、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等形式。

学位论文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要有创新性。

学位论文工作包括以下四个主要环节:

1.研究计划

硕士生入学3个月内,应在导师指导下初拟论文选题范围,制定个人学习和研究计划,并由硕士生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报学院备案。

2.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原则上在第四学期末进行,由导师组教师参加。

开题报告的时间与论文通讯评阅的时间间隔不少于8个月。

3.论文进展报告

硕士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作进展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

4.学位论文答辩

提前修满学分,经指导教师和学院同意,学位论文审查合格后方可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原则上在第三学年末进行。

硕士论文答辩按照《东北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进行。

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应修改论文,并再次申请答辩,两次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半年。

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各个环节,并通过论文答辩后记3学分。

八、实践活动

教学实践活动安排在第一至第五学期进行。

第一学期开始,结合所学语言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知识,在指导教师安排下,参加留学生教育学院的教学见习活动。

教学见习活动要听3门以上主干课程,每门课不少于4课时,并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完成1次教案写作,参加统一试讲。

完成以上环节的学生可从第二学期开始进行教学实习。

教学实习要在学院统一安排下进行,集中进行一至两次讲评,教学实习不少于20学时。

教学实习结束后,撰写3500字左右教学实习报告。

附:

经典文献目录:

一、汉语本体研究(13)

1.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符淮青,词义的分析与描写,语文出版社,1996。

3.何自然,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5.贾彦德,汉语语义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7.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陆俭明、沈阳著,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

10.马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商务印书馆,2005。

11.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12.沈阳编著,语言学常识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3.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

二、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理论(5)

14.陈昌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5.李泉主编,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16.刘珣著,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17.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国家教委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查委员会办公室。

(也在1994年至1997年的《世界汉语教学》上连载过,可从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下载)

18.赵金铭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4。

三、语言学习与习得(5)

19.靳洪刚,语言获得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0.温晓虹,汉语作为外语的习得研究—理论基础与课堂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1.王建勤主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22.吴旭东,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方法与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3.Ellis,R.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第二语言习得,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0。

四、二语/外语教学法(7)

24.丁迪蒙,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技巧,学林出版社,2006。

25.彭增安、陈光磊主编,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概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26.徐子亮、吴仁甫著,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7.杨惠元,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28.杨寄洲、崔永华主编,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29.张和生主编,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30.JackC.Richards&TheodoreS.Rodgers,ApproachesandMethodsinLanguageTeaching,

语言教学的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五、文化教学(3)

31.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32.李晓琪主编,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33.赵金铭,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

六、语言测试与教学评估(3)

34.王景英主编,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5.杨惠中,语言测试的设计与评估导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6.张凯主编,汉语水平考试(HSK)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七、教育心理学(3)

37.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8.江新著,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9.李广平、杨玉宝主编,教育科研方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八、对外汉语教师技能(11)

40.陈宏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教案设计,华语教学出版社,2003。

41.李大忠,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42.李泉主编,对外汉语教材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43.李泉主编,对外汉语课程、大纲与教学模式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44.李晓琪主编,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45.李晓琪主编,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46.李晓琪主编,对外汉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47.李晓琪主编,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48.卢福波著,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49.陆庆和,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0.周健著,汉字教学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