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标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5561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标准.docx

《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标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标准.docx

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标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8年12月12日批准发布了《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CJ/T302-2008)城镇建设行业标准,于2009年6月1日起实施。

现将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如下。

   1 外观

   1.1 水箱组焊完毕后,各连接件不应有漏焊、漏料现象,各紧固件不应有松动,爬梯应安装牢固。

   1.2 设备各部件表面不应有明显的磕碰伤痕、变形等缺陷,表面涂层应完整美观。

   1.3 设备变频控制柜的表面应平整,均匀,焊接处应均匀牢固,无明显变形或烧穿等缺陷。

   1.4 设备变频控制柜表面涂层不应有炫目反光,颜色应均匀一致,不应有脱漆、起泡、裂纹、流痕等现象。

   2 结构

   2.1 设备整体布局及部件安装位置应合理,便于操作、调试和维修。

   2.2 设备配套使用的仪表量程和精度、配套使用的阀门、管件的耐压等级应满足有关标准要求,配套使用的产品应有产品合格证。

   2.3 设备的各种阀门及其活动部件的动作应灵活、可靠。

   3 组件质量

   3.1 变频控制柜

   3.1.1 基本要求

   a)控制柜的制造应符合GB/T3047.1的规定;

   b)控制柜应有吊装环;

   c)控制柜面板上应设有观察设定压力、实际压力、电流、电压、频率等的显示窗口,并有故障报警的声、光显示;

   d)控制柜面板上应设有水泵启、闭状态显示、功能指示标志,其图形及文字要求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e)控制柜导线、信号灯、按钮的颜色应符合GB/T2681和GB/T2682规定。

   3.1.2 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

   设备中带电电路之间以及带电零部件或接地零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GB/T3797-2005中4.7条的规定。

   3.1.3 绝缘电阻与介电强度

   a)设备中带电回路之间以及带电回路与地之间(在该回路不直接接地时)的绝缘电阻应符合GB/T3797-2005中第4.8.1条的规定。

   b)介电强度

   介电强度应符合GB/T3797-2005中第4.8.2和4.8.3条的规定。

   对不与主电路直接连接的辅助电路,额定绝缘电压大于60V,应能承受介电试验电压2Ui+1000V,

最低1500V。

   3.1.4 安全接地

   设备的金属构体上应有接地点,与接地点相连接的保护导线的截面,应符合GB3797-2005中4.10.6条表5的规定。

与接地点连接的导线必须是黄、绿双色线。

不能明显表明的接地点,应在其附近标注明显的接地符号。

   主接地点与设备任何有关的、因绝缘损坏可能带电的金属部件之间的电阻不应超过0.1?

   连接接地线的螺钉和接线点不得作其它机械紧固用。

   3.1.5 外壳防护等级

   应符合GB4208-1993的IP20规定。

   3.1.6 抗干扰性要求

   在距离控制柜1m处一定负荷的电动设备干扰下,控制柜应能稳定可靠工作。

   3.1.7 外协件要求

   协作厂家生产的控制柜,厂家应有合格的资质证明,产品应有标牌及产品合格证并附有各项技术参数的检验报告;产品应有使用说明书,电器控制的原理图和接线图,产品应有良好的包装,并附有装箱单。

   3.2 密闭水箱

   3.2.1 水箱材质应不低于奥氏体不锈钢06Cr19Ni10。

   3.2.2 水箱的有效容积宜按最高日供水量的5%确定。

   3.2.3 组焊底盘要求

   a)依据设计要求组焊底盘,对角线允许偏差(L×l.5mm);

   b)底盘与水泥基础间隙用铁板等垫平,找平。

   3.2.4 组焊顶板要求

   a)在组焊时,按设计要求将顶板反放在底盘上,然后进行拼装;

   b)先将十字接头及外四边对齐后,分别点焊;

   c)将焊缝先由十字接合处向外施焊,同一方向焊接长度不应超过300mm,更换方向后按同样方法对应施焊,组焊完成后搬离底盘;

   d)大水箱可分为若干板块组焊。

   3.2.5 组焊底板要求

   a)先将底板根据设计要求,反放于底盘上,检查位置无误后,拼装并测对角线允差(L×l.5mm),点固;

   b)将十字接头及外四边对准后分别点焊接缝接头;

   c)由板缝中心部位每隔50mm点固一处;

   d)焊好四边所有对缝,再焊十字接头,由板缝中心位置向外分布施焊,为防止凹曲变形,同一方向一次焊接长度不应超过300mm,更换方向后按同样方法对应施焊,直至焊完全部焊缝;

   e)将底板立起涂刷白粉,待白粉干后,煤油渗漏检查;

   f)将底板正面放置底盘上,底板周边T字接头处与底板立缝相接处向里延,板缝焊进约50mm。

   3.2.6 组焊壁板要求

   a)按图纸要求将第一层壁板依序立于底板侧四周面上,外沿找齐,壁板接头与底板焊缝中心对齐,垂直于折边端缝处,每隔50mm点固;

   b)第一层壁板组完后,测对角线及垂直度,调整后再按同样方法上第二层,第三层壁板,调整方法与第一层壁板一样,将壁板与壁板折边端缝每隔50mm点固。

   3.2.7 拉筋组装及焊接要求

   a)用垂线调整壁板垂直度,挂下线调整板面,壁板十字交叉处焊主拉筋;

   b)主拉筋要横平,焊接面积不应小于主拉筋截面积,保证受力强度;

   c)所有加强拉筋在与壁板连接处先焊50mm后点固,加强拉筋端部一定要在壁板的根部(两边施焊),另一端与主拉筋相接焊牢。

   3.2.8 整体焊接要求

   a)对箱体施焊,必须严格按焊接工艺执行(速度、电流、气体、流量)确保焊接熔合良好;

   b)先焊壁板与底板相接的平缝,再焊壁板焊缝;

   c)对箱体壁板施焊时,必须对应分面焊接,确保板面不变形;

   d)整体焊接完毕,必须刷粉再用煤油试漏,确保水箱盛满水后无渗漏。

   3.2.9 煤油试漏,酸洗钝化及清洗

   a)水箱及进出水箱管口等所有焊缝必须严格进行煤油试漏,杜绝渗漏;

   b)将所有焊缝涂酸洗钝化膏,经10~20min后,清擦干净用水冲洗。

应把残酸清洗干净。

   3.2.10 箱顶焊接要求

   a)先将水箱内立柱与主拉筋交叉处焊牢,并将立柱与底板焊牢;

   b)将水箱顶板推放在水箱顶部,检查顶板是否均匀覆盖水箱上面,合格后每隔50~100mm点固,最后将与壁板相接处的焊缝全部满焊。

   3.2.11 安装爬梯要求

   a)按图纸要求,将爬梯焊在准确位置;

   b) 爬梯连接件,要与水箱壁板垂直,连接件之间要平行对称,点固焊牢。

   3.2.12 水箱满水试验要求

   水箱整体组焊完毕后,应注满水经24h后无渗漏。

   3.3 增压装置

   3.3.1 由变频控制器、水泵、压力变送器、电动调节阀及连接管道等组成。

   3.3.2 增压装置安装在水箱出水口的位置。

   3.3.3 增压装置应能将密闭水箱中的水增压到与供水管网相同的压力。

   3.3.4 增压装置与水接触的过流面材质应为不锈钢。

   3.3.5 应按图样和工艺进行制造、安装,按规定进行调试。

   3.4 引水装置

   引水装置示意图,见图1。

   3.4.1 由主导水管、分导水管、支管、吸水球头等组成。

   3.4.2 吸水球头应均匀安装在密闭水箱底部。

   3.4.3 应具有增加密闭水箱内部水的流动性,解决滞留和死水问题的能力。

   3.4.4 材质应不应低于奥氏体不锈钢06Cr19Ni10。

   3.5 无负压流量控制器

   3.5.1 其与稳流罐配套选用,按接口法兰尺寸分为DN50、DN80、DNl00、DNl50、DN200、DN300六种规格。

   3.5.2 应具有随时监测供水管网压力,并可调节输出流量大小、的功能,同时具有数字显示和预警功能。

   3.5.3 应按图样和工艺进行制造、安装,按规定进行调试。

   3.5.4 无负压流量控制器壳体及与水接触部位应采用不锈钢材质。

   3.5.5 无负压流量控制器的承压不低于0.6MPa。

   3.6 主泵机组

   3.6.1 主泵机组应选用有相关生产许可证的制造单位,且应有产品合格证。

   3.6.2 主泵机组的扬程和流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它性能应符合GB/T5657离心泵技术条件(Ⅲ类)的规定,与水泵配套的电机性能应符合GB755的规定。

   3.6.3 水泵应选用过流面材质为不锈钢的低噪声离心泵。

   3.6.4 主泵机组应配置备用泵,能够自动交替切换,互为备用。

   3.7 稳流罐

   3.7.1 稳流罐的设计压力应不低于供水管网的最大供水压力。

   3.7.2 稳流罐的材质不应低于奥氏体不锈钢06Cr19Ni10。

   3.7.3 稳流罐的设计、制造、检验等应符合GB150的规定。

   3.8 密闭溢流装置

   3.8.1 由翻板、平衡轴、挡板、配重等组成。

   3.8.2 安装在溢流管出口弯管向下1/3处。

   3.8.3 应能靠水的重量推开翻板将水排出。

   3.8.4 材质应不低于奥氏体不锈钢06Cr19Ni10。

   3.9 管路系统

   3.9.1 管材应采用不锈钢管,材质应符合GB/T12771的规定。

   3.9.2 管路配用的管件应采用标准件。

   3.9.3 管材、管件、阀门的选用及连接方法应符合GB/T50236的规定。

   3.9.4 管路在最低处应设有排水设施。

   3.10 倒流防止器

   倒流防止器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安装在管道过滤器后流量控制器前,规格与设备的接口管径一致,且应符合CJ/T160或其它相关标准的要求。

   4 功能

   4.1 无负压功能

   当供水管网供水量小于用户用水量,供水管网压力下降趋向最低服务压力时,流量控制器开始工作,将管网压力始终维持在最低服务压力之上,对供水管网不产生负压。

   4.2 增压功能

   当供水管网压力下降趋向最低服务压力时,增压装置应按设备额定供水流量将密闭水箱中的水增压到与供水管网相同压力。

   4.3 定时循环功能

   为避免密闭水箱的水长时间不使用,设备应具有定时自动从密闭水箱取水的功能。

   4.4 防死水层功能

   设备应具有防止产生死水、滞留层的功能。

   4.5 节能功能

   4.5.1 “休眠”与“唤醒”功能

   当供水管网的压力P供≥用户所需设定的压力P用时,变频泵应延时“休眠”,进入待机状态;当P供压力下跌到唤醒值时,变频泵“唤醒”设备恢复运行。

   4.5.2 水泵轮换功能

   工作泵、工作泵与备用泵能定时转换运行,且先启先停。

   4.6 设备启、停控制功能

   设备应具有手动、自动和远程操作的启动、停止功能。

   4.7 保护功能

   4.7.1 设备应具有过压、欠压、过流、过载、缺相、短路、过热等故障的自动保护功能,并对可恢复的故障应能进行消除、恢复正常运行。

   4.7.2 缺水保护

   当密闭水箱水位至设定的低水位时,增压装置中水泵及设备的主泵应停止运行。

   4.8 远程监测、监控功能

   设备能实现远程监测、监控功能。

   4.9 电压波动适应性

   将电源电压分别调到额定电压的90%~110%时,设备应能正常工作。

   4.10 恒压控制精度

   设定压力与实际压力控制精度小于等于0.01MPa。

   4.11 噪声

   设备正常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不应大于配套水泵机组的噪声。

   设备正常运行时噪声:

单机功率2.2kW以下不大于55dB(A),3~15kW不大于75dB(A)。

   5 供水能力

   设备的供水能力不低于额定供水扬程、额定流量。

   6 连续运行能力

   设备在额定流量及额定供水扬程条件下进行连续运行试验,连续运行时间不少于表1的规定。

验中各控制功能应准确无误。

   7 卫生性能

   设备对水质的影响应符合GB/T17219的要求。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8年12月12日批准发布了《稳压补偿式无负压供水设备》(CJ/T303-2008)城镇建设行业标准,于2009年6月1日起实施。

现将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如下。

   1 外观

   1.1 设备各部件表面不应有明显的磕碰伤痕、变形等缺陷,表面涂层应完整美观。

   1.2 设备变频控制柜的表面应平整,均匀,焊接处应均匀牢固,无明显变形或烧穿等缺陷。

   1.3 设备变频控制柜表面涂层不应有炫目反光,颜色应均匀一致,不应有脱漆,起泡、裂纹、流痕等现象,

   2 结构

   2.1 设备整体布局及部件安装位置应合理,便于操作、调试和维修。

   2.2 设备配套使用的仪表量程和精度、配套使用的阀门、管件的耐压等级应满足使用要求及相关标准要求,配套使用的产品应有产品合格证。

   2.3 设备的各种阀门及其活动部件的动作应灵活、可靠。

   3 组件质量

   3.1 变频控制柜

   3.1.1 基本要求

   a)控制柜的制造应符合GB/T3047.1的规定;

   b)控制柜应有吊装环;

   c)控制柜面板上应设有观察设定压力、实际压力、电流、电压、频率等的显示窗口,并有故障报警的声、光显示;

   d)控制柜面板上应设有增压水泵启、闭状态显示、功能指示标志,其图形及文字要求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e)控制柜导线、信号灯、按钮的颜色应符合GB/T2681和GB/T2682规定。

   3.1.2 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

   设备中带电电路之间以及带电零部件或接地零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GB/T3797-2005中4.7条的规定。

   3.1.3 绝缘电阻与介电强度

   a)设备中带电回路之间以及带电回路与地之间(在该回路不直接接地时)的绝缘电阻应符合GB/T3797-2005中4.8.1条的规定;

   b)介电强度

   介电强度应符合GB/T3797-2005中第4.8.2条和4.8.3条的规定。

   对不与主电路直接连接的辅助电路,额定绝缘电压大于60V,应能承受介电试验电压2Ui+1000V,最低1500V。

   3.1.4 安全接地

   设备的金属构体上应有接地点,与接地点相连接的保护导线的截面,应符合GB/T3797-2005中4.10.6条表5的规定,与接地点连接的导线必须是黄、绿双色线,不能明显表明的接地点,应在其附近标注明显的接地符号。

   主接地点与设备任何有关的、因绝缘损坏可能带电的金属部件之间的电阻不应超过0.1?

   连接接地线的螺钉和接线点不得作其它机械紧固用。

   3.1.5 外壳防护等级

   应符合GB4208-1993的IP20规定。

   3.1.6 抗干扰性要求

   在距离控制柜1m处一定负荷的电动设备干扰下,控制柜应能稳定可靠工作。

   3.1.7 外协件要求

   协作厂家生产的控制柜,厂家应有合格的资质证明,产品应有标牌及产品合格证并附有各项技术参数的检验报告;产品应有使用说明书,电器控制的原理图和接线图,产品应有良好的包装,并附有装箱单。

   3.2 稳压补偿罐、无负压流量控制器、能量储存器、双向补偿器

   3.2.1 稳压补偿罐

   a)稳压补偿罐的设计、制造、检验等应符合GB150的规定;

   b)稳压补偿罐示意图,见图1;

   c)稳压补偿罐的设计压力应不低于设备的最高工作压力值,其承压等级分为:

0.6MPa、1.0MPa、1.6MPa;

   d)稳压补偿罐调蓄容积设计时,应按流入量和供出量的变化曲线经计算确定。

资料不足时,按

(1)式计算:

 

   VR=(QD-Qmax)×?

(1)

 

式中:

   VR——稳压补偿罐调蓄容积(V1+V2)(m3);

   QD——设计流量(m3/h);

   Qmax——供水管网在最低服务压力时,所能供给的最大供水量(m3/h);

   ?

T——用水高峰持续时间,一般?

T为5~15min。

   e)稳压补偿罐调蓄容积不低于总容积的80%;

   f)稳压补偿罐材质不低于奥氏体不锈钢06Cr19Ni10。

   3.2.2 无负压流量控制器

   a)无负压流量控制器与稳压补偿罐配套选用,按接口法兰尺寸分为DN50、DN80、DNl00、DNl50、DN200、DN300六种规格;

   b)应具有随时监测供水管网压力,调节输出流量大小的功能,同时具有数字显示和预警功能;

   c)应按图样和工艺进行制造、安装,按规定进行调试;

   d)无负压流量控制器壳体及与水接触部位应采用不锈钢材质;

   e)无负压流量控制器的承压不低于0.6MPa。

   3.2.3 能量储存器

   a)技术要求:

能量储存器的设计压力不低于设备的最高工作压力值,其承压等级分为:

0.6MPa、1.0MPa、1.6MPa;

   b)能量储存器容积按

(2)式计算:

   根据波义尔马略特定律

   P1V3=P2V4  

(2)

 

式中:

   P1——市政管理部门规定的最低服务压力值(MPa);

   V3——稳压补偿罐中两个高压腔容积与能量储存器的容积(m3);

   P2——设备最高工作压力(MPa);

   V4——能量储存器的容积(m3)。

 

   c)应具有显示能量储存器实际压力的功能;

   d)应具有充气口;

   e)能量储存器的设计、制造、检验等应符合GB150的规定,其材质应为不锈钢。

   3.2.4 双向补偿器

   a)双向补偿器应与稳压补偿罐配套选用;

   b)双向补偿器在稳压补偿罐对用户管道起稳压作用和稳压补偿罐对供水管网进行水量补偿时应能及时开启或关闭;

   c)双向补偿器应采用不锈钢材质;

   d)双向补偿器的承压不低于1.6MPa。

   3.3 增压水泵机组

   3.3.1 水泵机组应选用有相关生产许可证的制造单位,且应有产品合格证。

   3.3.2 水泵机组的扬程和流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它性能应符合GB/T5657离心泵技术条件(Ⅲ类)的规定,与水泵配套的电机性能应符合GB755的规定。

   3.3.3 水泵应选用过流面材质为不锈钢的低噪声离心泵。

   3.3.4 水泵机组应配置备用泵,能够自动交替切换,互为备用。

   3.4 管路系统

   3.4.1 管材应采用不锈钢管。

材质应符合GB/T12771的规定。

   3.4.2 管路配用的管件应采用标准件。

   3.4.3 管材、管件、阀门的选用及连接方法应符合GB50236规定。

   3.4.4 管路在最低处应设有排水设施。

   3.5 倒流防止器

   倒流防止器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安装在管道过滤器后,流量控制器前,规格与设备的接口管径一致,且应符合CJ/T160或其它相关标准的要求。

   4 功能

   4.1 节能功能

   4.1.1 “休眠”与“唤醒”功能

   当供水管网的压力P供能满足用户水压P用时,变频泵就延时“休眠”,设备应能自动进入待机状态;当P供压力下跌到唤醒值时,变频泵自动“唤醒”设备恢复运行。

   4.1.2 泵组轮换功能

   工作泵、工作泵与备用泵能定时轮换运行,且先启先停。

   4.2 无负压功能

   当供水管网供水量小于用户用水量时,无负压流量控制器调节稳压补偿罐入口流量,使供水管网压力维持在最低服务压力不再下降,对供水管网不产生负压。

   4.3 全密闭补偿功能

   整套设备在全密闭基础上,稳压补偿罐高压腔中存储的水可及时地补充供水管网供水量的不足。

   4.4 小流量保压功能

   在用户用水低谷或夜间小流量用水时,设备能够处于保压的工作状态,避免水泵及控制系统频繁启动。

   4.5 设备启、停控制功能

   设备应具有手动、自动和远程控制功能。

  4.6 保护功能

  4.6.1 设备应具有过压、欠压、过流、过载、缺相、短路、过热等故障的自动保护功能,对可恢复的故障应能进行消除、恢复正常运行。

   4.6.2 缺水保护

   当稳压补偿罐高压腔内水位至设定的低水位时,水泵应停止运行。

   4.7 远程监测、监控功能

   设备能实现远程监测、监控功能。

   4.8 电压波动适应性

   将电源电压分别调到额定电压的90%~110%时,设备应能正常工作。

   4.9 恒压控制精度

   设定压力与实际压力控制精度小于等于0.01MPa。

   4.10 设备强度和密封性能

   设备的强度和密封性能应符合GB50268-1997中10.2条的规定。

   4.11 噪声

   设备正常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不应大于配套水泵机组的噪声。

   设备正常运行时噪声:

单机功率2.2kW以下不大于55dB(A),3~15kW不大于75dB(A)。

   5 供水能力

   设备的供水能力不低于额定供水扬程、额定流量。

   6 连续运行能力

   设备在额定流量及额定供水扬程条件下进行连续运行试验,连续运行时间不少于表1的规定。

试验中各控制功能应准确无误。

   7 卫生性能

   设备对水质的影响应符合GB/T17219的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