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学年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5759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山市学年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广东省中山市2020-2021学年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估测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5m/sB.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

C.初二上册物理课本质量约5kgD.正常淋浴的水温约为80℃

2.中国高铁技术世界一流,如图示,几枚硬币立于正在高速行驶的列车窗台上,请判断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以车窗为参照物,硬币是运动的

B.以铁轨为参照物,硬币是静止的

C.以列车上的座椅为参照物,硬币是静止的

D.以在列车上行走的乘务员为参照物,硬币是静止的

3.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B.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

C.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

D.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

4.图中有关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冰是水凝固形成的,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B.

乙图中,雾是液化形成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C.

丙图中,霜是凝华形成的,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D.

丁图中,雪是升华形成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图甲的手影游戏

B.

图乙中白光通过棱镜后分解成七色光

C.

图丙中水面上的倒影

D.

图丁中筷子在水面处折断

6.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方,用凸透镜矫正

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方,用凸透镜矫正

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D.丁图,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7.用天平和量杯称量某液体时,量杯及杯中液体的总质量记为m,杯中液体的体积记为V,根据称量的数据作出m-V图象如图。

由图象可知(  )

A.该液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B.量杯的质量为5g

C.液体的密度是0.8g/cm3D.20L这种液体的质量为50kg

二、填空题

8.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国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敲击编钟使其发生_____而产生声音;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声音的_____(选填“音色”、“音调”或“响度”下同)一定不同;轻敲或重敲编钟的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_____不同。

9.如图所示,小汽车的后视镜是一个凸面镜,凸面镜成像是光的_____________现象(选填“反射”、“折射”或“直线传播”),当后视镜上出现许多小水珠时,启动后视镜的电加热装置能除去镜面上的水珠,镜面上水珠消失的过程属于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汽车进入小区后禁止鸣喇叭,这是在_________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10.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刚同学发明了一种“神奇恒温杯”,他在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熔点为48℃的海波.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适合人饮用的48℃左右,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这是因为海波从水中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同时说明海波是一种________。

(填选“晶体”或“非晶体”)

11.甲图为电影放映机,其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

为让观众看到清晰的实像,应将胶片放在距离透镜_____的位置(选填序号:

①一倍焦距以内、②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③二倍焦距以外);当所成的像没有铺满荧幕,若保持荧幕位置不动,应将放映机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同时适当的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才能得到清晰的图象。

12.如图,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光的_____;如果将一束红色激光按照图示中太阳光的方向照射在三棱镜上。

我们在白屏上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看到七色光带;目前电视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的最常用的一种看不见的光线是_____。

13.去年冬天特别冷,小明发现家里的热水瓶放久后瓶塞很难拔出来.为了弄清原因,他用在锥形瓶中装入适量热水,再用橡皮膜封闭瓶口,把锥形瓶放在冷水中后,瓶口的橡皮膜会明显向下凹,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该瓶内气体温度降低,体积_______,密度_______(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根据气体密度的这种变化规律,发生火灾时,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会因密度变小而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所以人应尽量贴近地面爬行。

14.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_____。

实验中,让车长为10.0cm的小车从斜面的A处以某一初始速度开始下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如果测得时间tAB=2.0s,tAC=3.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cm/s。

实验中,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BC段的平均速度。

三、作图题

15.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已知反射光线OA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_________)

16.如图所示,请画出两条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______)

17.如图所示,请画出由S点发出的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作出S点的像的位置S'。

(保留作图痕迹)

四、实验题

18.请按照要求补充完整相关的实验内容:

(1)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cm,被测木块的长度为_____cm。

(2)如图乙所示,体温计的示数_____℃,它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液体的_____。

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个_____。

(3)如图丙所示,秒表的读数是_____s。

19.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图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此时光屏上刚好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

(1)由甲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若在图乙中,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移到55cm刻度线处,则将光屏移动到_____cm刻度线处,可以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3)若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下同)移动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4)若在图乙中蜡烛火焰的尖部晃动到A点,发现光屏上“烛焰尖部”变模糊,则将光屏向_____移动,“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

(5)若在图乙中,将蜡烛放在48cm刻度处,请描述蜡烛通过透镜所成像的特点_____。

20.小华同学为了测量家中茶油的密度,课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取适量茶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茶油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_____g。

然后将烧杯中部分茶油倒入量筒中,再次测出烧杯和剩余茶油的总质量为27g。

则量筒中茶油的质量是_____g;

(3)量筒中茶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茶油的体积为_____mL,请你计算出茶油的密度是_____kg/m3;

(4)小明提出,可以先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1,读出图丙中茶油的体积V,然后将图丙中的茶油全部倒入空烧杯,测量烧杯和茶油的总质量m2;则茶油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用小明的方法测量茶油的密度,会导致测量结果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五、综合题

21.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中山、珠海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8时03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8时43分。

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2)轿车若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珠海需要多长时间?

(3)若该轿车每100km消耗的汽油为9L,已知汽油的密度为ρ=0.71×103kg/m3.则轿车从B地到达中山需要消耗的汽油质量是多少?

22.阅读短文,问答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

超声波加湿器(如图)在干燥的冬季比较常用,它的工作原理是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白雾”,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湿度。

声呐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此外利用声呐装置还可以测绘海底的地形。

(1)一般情况下,超声波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

(2)超声波能够引起“剧烈的振动”,是因为超声波频率高,具有较高的_____,水破碎成“白雾”的过程是否属于物态变化?

_____(选填“是”或“否”),加湿器放出的水雾会适当的降低室内温度,是因为水雾进入空气后,会发生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个过程要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3)宇航员无法利用声呐测绘月球表面的地形,是由于_____;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某潜艇的声呐从向鱼群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到回声所用时间为2s,则鱼群距潜艇的距离约为_____m。

23.阅读短文,问答问题

光污染——来自靓丽的玻璃幕墙

小红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着以下这段内容:

最近我十分苦恼,因为我家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

有时站在窗前,看到对面玻璃墙就好像平面镜一样。

将同楼居民家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

玻璃墙的反光也使我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我的房间就被强烈的光线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

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在客观上形成一种巨型聚光镜,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隐患。

(1)光照射到光滑的玻璃幕墙上时,会发生_____(选填“镜面”“漫”)反射,物体经过玻璃幕墙反射所成的像是_____(选填“实”或“虚”)像。

(2)文中有一处出现科学性错误,请把错误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

(3)从上文找出一个玻璃幕墙给居民带来的不便或危害的实例_____。

(4)凹形玻璃幕墙会导致对面的建筑物局部温度升高,对光线的作用与_____(选填“太阳灶”或“汽车后视镜”)原理相同;放大镜也能聚光,两者的原理是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放大镜是利用光的_____(选填“反射”“折射”或“色散”)原理。

(5)如何预防光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

六、计算题

24.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用字母Φ表示)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

已知钢的密度8.0×103kg/m3,一块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泡沫钢,质量为0.8kg。

求:

(1)这块泡沫钢气孔的总体积是多少?

(2)求这块泡沫钢的孔隙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成年人大拇指的宽度约2cm,一元硬币的直径略大于此数值,在2.5cm左右,故B符合实际;

C.初二上册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g,即0.2kg,故C不符合实际;

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淋浴时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80℃,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2.C

【详解】

如图所示,几枚硬币立于正在高速行驶的列车窗台上;

A.以车窗为参照物,硬币与车窗之间没有位置变化,则硬币是静止的,故A错误;

B.以铁轨为参照物,硬币与铁轨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则硬币是运动的。

故B错误;

C.以列车上的座椅为参照物,硬币与座椅之间没有位置变化,则硬币是静止的。

故C正确;

D.以在列车上行走的乘务员为参照物,硬币与乘务员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则硬币是运动的。

故D错误。

故选C。

3.C

【详解】

A.敲鼓用力越大,振幅增加,响度越大,振动频率不变,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不变,即音调不变.不符合题意;

B.广口瓶中空气越稀薄,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小.不符合题意;

C.纸板划得慢,梳齿振动得频率越低,发出的音调也越低.符合题意;

D.安装噪声检测仪只能检测噪声强度,不能减少消灭噪声.不符合题意.

4.B

【详解】

A.冰是水凝固形成的,形成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故A错误;

B.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故B正确;

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形成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故C错误;

D.雪是水蒸气的凝华形成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故D错误。

故选B。

5.C

【详解】

A.手影是由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手挡住,在后面的屏(墙)上光线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故A不符合题意;

B.白光是复色光,白光经过三棱镜发生折射时,由于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所以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筷子折断,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B

【详解】

A.甲图中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说明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错误;

B.乙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说明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使光线提前会聚);故B正确;

C.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虚像;其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

D.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目镜再对这个像进行放大;因此其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故D错误。

故选B。

7.C

【详解】

A.液体的密度与物质的种类和存在的状态有关,而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即量杯中没有装液体时,质量m=10g,这就是量杯的质量,故B不符合题意;

C.读图可知,当体积为50cm3时,液体质量

m=50g-10g=40g

则液体的密度

故C符合题意;

D.当液体体积为

可得这种液体的质量为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振动音调响度

【详解】

[1]用钟锤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编钟振动产生的。

[2]敲击大小不同的钟,编钟的质量不同,振动的难易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3]轻敲或重敲编钟的同一位置,编钟振动的幅度不同,产生的响度不同,轻敲响度小,重敲响度大。

9.反射汽化声源处

【详解】

[1][2][3]凸面镜成像与平面镜成像一样都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电加热装置使水珠的温度升高,汽化为水蒸气,在镜面上消失了;减弱噪声方法有:

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0.吸热熔化晶体

【详解】

[1][2][3]海波的熔点和凝固点为48℃,开水倒入杯中后,此时海波晶体被熔化,此过程海波会吸收热量,使水的温度降低,当水的温度下降到48℃以下时,海波会凝固放出热量,在此过程中水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水温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说明海波是一种晶体。

11.②左减少

【详解】

[1]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实像,则此时物距的范围为2f>u>f,即胶片应放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故选②。

[2][3]当所成的像没有铺满荧幕,应使得像变大,由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可知,应增大像距,减小物距;若保持荧幕位置不动,应将放映机向左移动(增大像距),同时适当的减小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减小物距),才能得到清晰的图象。

12.色散不能红外线

【详解】

[1]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会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这个现象叫光的色散。

[2]如果将一束红色激光照射在三棱镜上,由于红光是单色光,不能发生色散,因此,我们在白屏上不能看到七色光带。

[3]目前电视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的最常用的一种看不见的光线是红外线。

13.变小变大上升

【详解】

[1][2][3]由图此可知:

该瓶内气体温度降低,体积变小,气体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是:

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的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反之当温度的降低时,体积缩小,密度变大,所以发生火灾时,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上浮,会分布在房间上方,所以为了避免吸入燃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应该贴近地面爬行。

14.时间20小于

【详解】

[1]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时间。

[2][3]由图可知,AB段的路程

sAB=80.0cm-40.0cm=40.0cm

BC段的路程

sBC=40.0cm

AB段的平均速度

BC段的平均速度

因为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所以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通过BC段的平均速度。

15.

【详解】

图中已经过反射点垂直界面画出法线,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在法线左侧画出入射光线,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水中从O点画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16.

【详解】

根据:

入射光线平行凹透镜的主光轴,则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过光心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方向不变;如图:

17.

【详解】

经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两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发光点S的像点S′。

如下图所示:

18.0.12.3037.4热胀冷缩性质缩口281.9

【详解】

(1)[1][2]如图所示,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木块左侧与5.00cm对齐,右侧与7.30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

L=7.30cm﹣5.00cm=2.30cm

(2)[3][4][5]由图知,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温度为37.4℃;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个缩口。

(3)[6]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4”和“5”之间,偏向“5”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4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41.9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41.9s,即秒表的读数为4min41.9s=281.9s。

19.10.0放大75右左正立、放大的虚像

【详解】

(1)[1]由图可知,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f=60.0cm-50.0cm=10.0cm

[2]由图乙可知u=15cm,已知f=10.0cm,则

f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3]在图乙中将凸透镜移到55cm刻度线处,物距为

u=55cm-35cm=20cm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成在二倍焦距的位置

v=75cm-55cm=20cm

故光屏在75cm的位置。

(3)[4]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放在凸透镜前时,使光线发散,像呈现在光屏的后方,像距增大,在光屏上要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远离凸透镜,即要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5]在图乙中将蜡烛移到A处,物距增大,发现光屏上“烛焰尖部”变模糊,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的特点,要让像变清晰,则将光屏向左移动。

(5)[6]蜡烛在光具座上48cm刻度线处,物距是

55cm-48cm=7cm

小于1倍焦距,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0.右6336400.9×103

偏小

【详解】

(1)[1]由图甲知,天平静止时,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2)[2]根据图乙可知烧杯和茶油的总质量为

50g+10g+3g=63g

[3]烧杯和剩余茶油的总质量27g,倒入量筒中茶油的质量

m=63g-27g=36g

(3)[4]由图丙可知,量筒中茶油的体积为

40mL=40cm3

[5]茶油的密度

(4)[6]先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1,读出茶油的体积V,然后将图丙中的茶油全部倒入空烧杯,测量烧杯和茶油的总质量m2;倒入烧杯中茶油的质量

m=m2-m1

则茶油的密度

[7]此过程中,由于将量筒中茶油往烧杯中倒时,会有一部分茶油沾在量筒内壁上,这样测出烧杯和茶油的总质量偏小,则测得茶油的质量偏小,由密度公式可知测得茶油的密度偏小。

21.

(1)90km/h;

(2)1.1h;(3)3.834kg

【详解】

(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

轿车的路程

轿车的速度

(2)由图知,从B处到达珠海的距离为

s′=100km

可得,从B地到达珠海需要时间

(3)轿车每100km消耗的汽油为9L,由图知从B地到达中山的距离为60km,所以轿车从B地到达中山需要汽油的体积

可得,需要消耗的汽油质量

答:

(1)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90km/h;

(2)若轿车仍以此速度继续向前行驶,从B地到达珠海需要1.1h;

(3)轿车从B地到达中山需要消耗的汽油质量是为3.834kg。

22.340m/s能量否汽化吸热月球周围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1500

【详解】

(1)[1]一般情况下,超声波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2)[2]超声波能把水打散形成白雾,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3]这里的白雾仍然是小水珠,所以,水破碎成“白雾”,不属于物态变化。

[4][5]水雾进入空气后,液态的小水珠会变为气态的水蒸气,即发生了汽化现象,因汽化吸热而导致室内温度降低。

(3)[6]月球周围是真空,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宇航员无法利用声呐测绘月球表面的地形。

[7]潜艇的声呐向鱼群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到达鱼群的时间

可得,鱼群距潜艇的距离

23.镜面虚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房间就被强烈的光线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太阳灶不同折射尽量减少用玻璃幕墙

【详解】

(1)[1][2]光线照射到光滑的玻璃幕墙上时,发生的是镜面反射;物体经玻璃幕墙反射后所成的像是虚像。

(2)[3]凹透镜是可以透过光线的,那种凹形建筑物不能透过光线,只能反射光线,是凹面镜。

所以错误的是:

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

(3)[4]玻璃幕墙对人带来的危害有:

房间被强烈的反射光线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

(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