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研讨会简报.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5855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华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研讨会简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清华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研讨会简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清华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研讨会简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清华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研讨会简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清华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研讨会简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清华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研讨会简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清华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研讨会简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清华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研讨会简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清华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研讨会简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清华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研讨会简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清华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研讨会简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清华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研讨会简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清华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研讨会简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清华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研讨会简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清华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研讨会简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清华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研讨会简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清华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研讨会简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清华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研讨会简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清华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研讨会简报.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清华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研讨会简报.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华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研讨会简报.docx

《清华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研讨会简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研讨会简报.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清华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研讨会简报.docx

清华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研讨会简报

清华“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研讨会简报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文《中美关系简报》(第十七期特刊);学术交流网/美中关系评论/2010年1月2日转发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在简报附信中提到:

2009年12月19日,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共同成功地举办了以“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为主题的研讨会。

在两国建交三十周年及奥巴马总统结束首次访华之际,政界、学界和媒体等领域的诸多权威人士共同就未来十年中美战略关系、经贸关系和人文交往进行了探讨。

此次研讨会得到了《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等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有关论点得到学界及媒体的热烈反响。

我们现将公开演讲以及精选的评论发言辑录在一起制作成中美关系简报2009年年终特刊,以飨同仁。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

“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研讨会

编者按:

经历了三十年的风雨、曲折,中美关系内涵不断丰富,双边关系的全球影响力日益彰显。

两国关系目前正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未来十年中美战略关系、经贸关系和人文交往将走向何方?

在两国建交三十周年及奥巴马总统结束首次访华之际,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共同成功地举办了以“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为主题的研讨会。

会议群贤毕至,政界、学界和媒体等领域的诸多权威人士共同就该主题进行了探讨。

此外国务院台办副主任孙亚夫同志与相关专家学者举行了热烈的闭门讨论,就大陆对台政策、两岸关系中的敏感问题坦率交流了意见。

此次研讨会得到了《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等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有关论点得到学界及媒体的热烈反响。

现将公开演讲以及精选的评论发言辑录在一起,以飨同仁。

主旨演讲:

冷静看待中美关系现状改善沟通方式增信释疑

徐匡迪(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中美友协会长)

今年是中美建交三十周年,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上月对我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可以说在中美关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之际,这次研讨会召开得非常及时。

在座各位有来自外交战线、各部委、新闻媒体,以及国内著名的中美关系研究专家,大家聚集一堂,各抒己见。

从担任上海市长直到任工程院院长,我和美国的交流比较多,现在每年与美国的科学院都有一两次研讨会。

与其说是主旨发言,不如说是抛砖引玉和大家共同研讨。

今天我想从下面三个方面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中美关系现状;二、中美关系存在的问题;三、对中美关系的几点思考。

一、中美关系的现状

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在两国领导人和两国人民共同努力下,两国的关系历经风雨、曲折发展,现在应该说达到了一定的新水平。

这不仅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利益,而且对国际形势也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目前中美关系已经发展成为全球公认的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我希望大家注意这个“之一”,不要总是说“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对西方提出的“G2”和“Chimerica”(首次提出此概念的Ferguson使用的原词是Chinamerica,编者注)等概念,大家不要上当,不要被外国媒体捧杀。

因为中美关系变成最重要的,就意味着我们中国远离了发展中国家,就脱离了群众。

过去60年来发展中国家一直支持我们“一个中国”的政策,反对美国对中国人权的打压。

我们认为中美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在其他双边关系中,我们要发展中欧关系、中日关系,还要发展和其他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上个月,奥巴马总统上任第一年就访问了中国。

在中美两国的共同努力下,这次访华取得了成功。

从《中美联合声明》看,中美关系又有了进展,首先对两国关系战略定位出现了新的提法。

在记者会上胡锦涛主席指出,两国元首同意将中美关系定义为“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

这样的定位有利于两国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维护国际关系的稳定。

其次,双方还讨论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远远超出双边关系,如气候变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反恐合作,朝鲜和伊朗核问题等等,显示出中美双边关系正在向全球层次提升。

另外双方在留学生交流和新能源开发议题上也取得了进展。

声明涉及的议题之多,显示了双方决心拓展更多的合作领域。

既使在有争议的议题上,如台湾问题,奥巴马重申了美国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表示乐见两岸关系的改善。

在政治制度上,双方声明尊重各自的选择。

可以说,奥巴马总统在首次访华中取得的成果离不开中美两国深入、坦率地协商。

在外交用词上,坦率就是争论。

争论是深入的,因为大家对很多问题进行开门见山式地探讨。

我认为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美关系的现状,既不是什么蜜月期,不是什么最好的时期、最高峰,也不是最坏的时期、最困难的时期。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美在众多的领域确实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和矛盾的关系日益加深。

但我个人认为,虽然奥巴马总统这次访华,在许多场合发表了赞扬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人民的极富个人魅力的、热情洋溢的演讲,打动了很多中国善良的人们的心,但是回国后不久,他却批准了一项针对中国无缝钢管的反倾销调查,同时美国政府已经明确表示要继续对台军售。

这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听其言,观其行”,对中美关系我们还要深入地研究和观察。

二、中美关系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中美关系积极稳定现状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回避两国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一些核心利益方面的矛盾。

这些矛盾是客观的,而且将长期存在下去,如台湾问题、贸易摩擦问题,以及在人权、民主以及所谓宗教自由等价值观方面的问题。

近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影响力不断增加,特别是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凸显了中国对世界稳定性的作用,前所未有地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近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大大超出西方的预料,甚至也超出了中国人自己的预测。

因此美国有人开始担心中国的快速发展会不会冲破美国的世界战略框架和格局。

最近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美国代表直言不讳地说,在全球气候合作中,美国愿意给比较贫困的发展中国家援助,但是绝不会给中国经费援助。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美国对中国战略地位的看法正在发生改变。

虽然出现这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想也可以通过我们的工作来释疑、增信。

美国人的误解,有些部分和我们自己媒体的宣传有关。

我们过高地、过多地看到自身的成绩,忽视了还存在的问题。

接待外宾来访,我们只请外宾访问北京、上海,参观浦东和深圳等经济特区,而回避参观西部,似乎中国的落后地区是耻辱的象征。

我们常言建国六十年,而美国立国两百余年也还有很落后的地方,这些问题可能是今后我们在交流当中特别要注意的。

在官方层面上,我们的交流工作应该利用现有的对话机制,着力加强两国的战略互信。

中美战略互信不是一个空的、虚幻的战略概念或是口头上的,它应该有一系列实在的因素构成,其中最主要、最重要的是两国的军事交流和军事互信。

这是民间团体做不到的,只能是官方层面做的。

中美军方在军事交流、互信方面已经开始起步,还可能要经过比较长的磨合期,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中美战略互信的走向。

美国方面一致认为中国军事实力不透明、不可测,中国的战略方向也不清楚。

目前中美关系处于比较好的时期,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把积极的军方交流机制不断向前推进。

在民间层面上,要大力做好对美的公共外交。

在世界经济危机下,中国通过启动内需、经济增长仍然保持在8%左右,而美国就业率却还是在两位数上徘徊,回升处于乏力境地。

面对这样的客观现实,再加上美国媒体的偏见,误导了民众,误把中国当成了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力量。

这就要求我们向美国介绍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特别要给他们看一看中国的西部,尤其是中西部的农村。

我认为,中国西部和东部的差别,不在于城市,而在于农村。

如果到江浙一代看农村,农民盖的小洋楼,上面还有塔尖;反观西部,比如我刚从陕西回来,离开西安五六十公里,农民住的还是土坯房子,砖房都没有。

所以,我们要告诉美国人,要让美国人知道,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主要是为了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情,同时要争取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参与国际合作。

我们现在的韬光养晦是一个战略问题,就是几十年内我们都得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情,没有力量去管别人的事情。

对此,我们研究国际问题的同志,我觉得不要把韬光养晦看成是一个战术,这是一个战略。

三、对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针对中美关系最近的发展趋势,从中美民间友好外交的角度,我谈几点想法和建议:

1、加强和推动企业交流、扩大中美的双向投资。

经贸合作已经成为联系中美关系的强大纽带,成为中美关系全面发展的稳定因素和推动力量。

全球经济危机使两国政府地协调与合作比以往更加密切,两国政府有责任和能力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稳定的重要和积极力量。

但是,美国先后向中国产的轮胎、无缝钢管等征收高额反倾销税,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频繁发生的贸易冲突使中美经贸关系蒙上阴影。

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积极努力,帮助中美企业克服困难,拓展贸易合作的渠道。

我和美国很多大公司的CEO是好朋友,如果单独和他们谈话,他们无一例外都支持自由贸易,他们也希望看到中美关系和经贸关系健康发展。

这些都是来自底层的呼声,是中美经贸关系继续发展的动力,应该得到鼓励。

中国企业家前一段时间有一个误解,认为走出去就是把他国企业买下来,进行并购就是走出去了,其实走出去可以只买它三分之一的股份就可以,还让外国的企业家任主席或CEO,让他们处理同工会的关系,我们就获取相应股份的利润即可,因为我们有30%的股份,这家企业采购零部件就会优先采购我们的。

这就实现了双赢,不能搞零和游戏。

许多中国企业也非常渴望能够进一步开拓美国的市场,使自己的产品部分地成为美国产品,这样避免在贸易上的零和游戏,争取双赢的结果。

大芝加哥地区已经有二十几家中国企业在当地建厂。

其中之一是万象集团,是生产汽车转向轴的。

过去它的所有加工在浙江萧山完成后销往美国,美国对它征收高额的关税。

现在万象把毛坯初加工以后就运出去,运费降低了,不需很多的包装和保护,到了美国进行最后一道加工,还雇用了美国的工人并租了很大的厂房,最终产品变成美国产品。

美国采购了中国的初级产品到美国加工,其实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都是中国派去的,当然也聘请了当地工人。

我们应该进一步帮助和促进双方企业间投资和经贸合作,实现双赢,解决经济贸易纠纷。

2、加强与地方政府的交流。

这次我去芝加哥访问,他们的代理市长同我和李小林会长谈话时,他很风趣地说,不明白为什么中国的代表团来了,不管是中央的、省一级的,或者地方的,要不就去东海岸,纽约、华盛顿、迈阿密;要不就去西海岸,西雅图、旧金山和洛杉矶,就是不到中部来。

他说,我们到华盛顿去,要知道美国的国会议员只关心本选区选民的利益和要求,很少到国外去访问,更不关心国际问题,很难听取外部意见。

但是美国各个州的地方政府是很愿意倾听和采纳外部意见的。

我感到他说的是实话,我会见过一些美国州长和市长,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美国地方政府非常支持和热切地期盼与中国开展合作。

我想中美地方政府合作、交流的愿望应该得到支持并且加以促进。

对外友协在这个领域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就中美来说,已经有35对友好省市,149对友好城市。

同时与美国地方政府的一些组织,像州议会、副州长协会、西部州长协会等都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我认为这些关系和网络是开展中美交流的很重要的渠道。

3、加强青年的交流。

现在中美关系正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

老一代的中国通,老一辈对中国有比较深厚感情、对中国文化比较熟悉的政治家和领导人,或早或晚在2020年以前都要走完他们的人生道路,那么怎么样培养和加强中美青年人之间的联系和友谊?

为中美关系的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已经成为中美两国领导人的共识。

我去亚特兰大访问期间,卡特总统给大学生做了有关中美关系的讲座,一位美国学生向卡特总统请教说,“我现在有一些困惑,不知道自己将来想去做什么,该去做什么?

”卡特非常慈爱地对他(她)说,“你应该投身美中友好事业,美国大学生应努力学习中国的语言,了解中国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因为美中关系将成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这是他的原话。

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为两国年轻人带来了无数实现人生梦想的机遇。

奥巴马总统访华时表示,未来几年美国要派出十万留学生来中国,这是加强中美青年交流非常好的契机,也是未来几年对美民间外交的重要领域。

总之,共同的利益把中美两国联系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

展望未来,我相信中美关系将仍然会在曲折中不断地向前发展。

第一专题:

未来十年的中美战略关系

国家实力是外交工作的强大后盾

丁孝文(外交部美大司副司长)

首先,如何评价当前的中美关系?

目前广泛宣传的一种意见是中美关系开头良好、平稳过度、各种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有学者认为美国是口惠而实不至,中国没有得到实际的利益。

在我看来,中美关系还是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进展。

我可以通过一些实例向大家说明:

奥巴马总统公开表示不寻求遏制中国的崛起;在两岸关系上期待大陆和台湾能有进一步的良好互动;在新疆“7.5事件”上,相对于欧洲,美国的表态也更好一些;在西藏问题上,19年来美国总统首次没有会见达赖。

此外在20国集团峰会上,在世界银行和国际峰会组织投票份额问题上,美国的态度要比多数西方国家要积极。

其次,未来的中美关系将会是怎样的发展态势?

有些人认为会高开低走,有人则预测会先热后冷。

对此问题进行预测难度非常大,但是我有几点看法:

第一,中美关系当前大势很好,但是将来在西藏、贸易等问题上还会有矛盾。

第二,两国相互依存方面会有很大难度。

我们谈到要反治,不管是哪一方,都不可能打通对方做事情,而且很可能你的损失更大,这对双方来讲都是一个很难做决断的事情。

第三,中美关系可以定位为伙伴关系,但是不能使用“G2”的说法。

这次《中美联合声明》提出,双方共同努力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中美关系,为了这项表述我们的很多部门很多同事与美方进行了相当复杂和细致的沟通工作。

也就是说,《联合声明》如果大家仔细去琢磨,有很多表述都超过了历次中美之间公开政治文件的表述,能取得这些成果很不容易。

这不仅是一纸书面声明,更会对两国关系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对中国而言,这份声明会对美方的言行形成牵扯和约束,这一点应该被重视。

第四,双方的合作关系贵在互信,但是难在民意。

中美之间的战略互信,是奥巴马访问中谈得最多的一个话题,《联合声明》首先谈的也是战略互信。

中美之间的战略互信如何建立?

为何说难在民意呢?

国内也都认为,两国政府都想把关系搞好,大家都有意愿,但是受到很大的牵制,这个牵制部分原因就在于民意。

再有,那么如何来处理这个问题呢?

我想把问题提出来,希望由专家学者和媒体对民意加以引导。

中美现在很多问题确实是实实在在的矛盾,但是也有一些是因为民众不了解真实情况,或者媒体的转载导致的一些误解造成的。

某些问题媒体在报道的时候要慎重考虑并保持客观,否则很容易引起强烈的不满和各种猜疑。

最后,这里我提一下外交部的工作。

我们为了国家利益没日没夜的工作,唇枪舌战,各种各样的谈判技巧都用了,但是最根本的是我们要有国家的实力作为强大的后盾。

我当过大使,也在美国工作过,近二十年我明显感觉到,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加,我们外交工作的力量不断上升,说到底还是要靠国家的实力。

如何加强中美关系是一个很难的课题。

对于未来的中美关系,外交部愿意听取也欢迎各位专家和学者多为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不管怎么说,搞好中美关系对中国、美国乃至全世界都非常重要。

中美力量对比差距拉近,战略互信需与民意反映同步

王缉思(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我想从两方面谈一下未来中美关系可能发生的变化。

第一,国际格局的变化与中美关系力量对比的关系。

首先应强调我们要看到自身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学者们如果只研究国际问题而不考虑国内问题,就会产生认识和理解的偏差,很容易被国际舆论误导,说一些大话和空话,进而影响学生和公众舆论,造成恶性循环,这是应该避免的。

未来中国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呢?

如果大胆预言一下,我认为在未来十年,中国可能会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强国,这是国际上普遍存在的论调,渐渐的没有争议了。

中国或许很快就会超过日本GDP总量,然后在地缘政治上,在政治影响上,甚至在军事力量上,都会变成第二大强国。

十年之内,中国的军事现代化也会取得重大进展。

现在中国的军事开支是美国的六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未来可能差距进一步缩小,美国会感觉这是非常大的挑战,类似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

对中国而言,我们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但客观上会使美国在战略上有相当大的警惕。

未来中国能否继续保持如今快速发展的态势,取决于中国的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扩大内需,减少对外贸的依赖等情况。

而美国是不是会衰弱呢?

我个人认为,跟中国力量相比或许可以说美国在衰弱,但是同世界其他强国相比美国不会衰弱,选择参照系和对比标准非常关键。

从目前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趋势来看,欧盟、欧盟内某一国家或俄罗斯等国发展超过美国都不太现实,只有中国发展势头超过美国才可能成为现实。

同时,对新能源、巨额赤字等问题,如果美国无法妥善处理好国内的问题,很可能对中美造成负面影响,并且可能对中国造成更大的影响。

中美双方已经明确要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那么中国的核心利益是什么,美国的核心利益又是什么?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国更多强调国内的安定团结、台湾问题等利益,相对而言中国触犯美国核心利益可能性相当小,而这恰恰反映出两个国家力量对比的差距。

如果说美国的兴衰更多取决于其国内因素,那么中国可能在这一方面现在的困难更多一些。

还有一个区别,美国是世界大国,所以国际对其影响比较大一些,也即美国在国际上遭遇的困难,比中国遭遇更多一些。

中国在国内遭遇的困难比美国更多一些,这也是一种对比。

软势力方面,双方的差距仍然存在。

美国的社会具有比较大的能量,而中国的国家力量比较强大。

另外未来十年非安全和传统安全将会相互交织。

许多国家和地区发生剧烈内部动荡,而这些内部动荡发生的地方很可能临近中国,例如阿富汗、巴基斯坦、缅甸以及南中国海等地区,对中美关系形成新的考验,影响中国的国家利益和边境安全。

我认为中美两国在处理这些问题上会非常谨慎,照顾彼此的利益关切,避免核心利益冲突以及零和的思维模式。

第二,来讲一讲战略互信的问题,我觉得中美军事关系十分重要。

目前中美军事力量的差距在缩小,无论是绝对军事力量还是软性军事组织能力,中国都可能被美国认为是重大的挑战。

如果做民意调查,问美国是不是我们主要战略对手,甚至是主要军事敌人,可能大多数人会持肯定的答案。

那么反过来也是一样,而且美国现在还没有把中国视为主要军事对手。

在未来十年,如何避免双方发生军事上的冲突,将是一个重要议题。

我相信两国不会发生军事冲突,但对擦枪走火的事件要进行危机控制,也涉及到双方决策机制如何进一步协调的问题。

对于民意的问题,我觉得很重要。

如果说中美要建立战略互信,那么两国民意基础必须要与其相适应,如果民意感受与两国政府的战略互信不同步,两个社会可能发生比较严重的对立,而政府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政治资本去处理。

最后略微谈及国际机制和全球治理的问题。

目前的20国集团,只是在首脑和财政部长这个级别上,还没有进入安全层面。

对于国际安全和能源与气候变化等议题需要建立新的国际机制来处理。

二十国集团还需要一个协调的机构,而中国应该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中美战略关系攻守态势将更加平衡

崔立如(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第一,我们首先要看到“未来十年”的世界大背景,世界开始进入全球性的结构型变革时期。

无论是南北关系、东西关系,还是大国关系,现在都进入了一个权力重新分配的过程。

中美关系未来十年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中美签订发表《中美联合声明》是一个标志,这是中美间非常重要的第四个官方文件,将指导今后十年或者更长时间中美关系的发展。

“伙伴关系”一词在中美正式官方文件当中首次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中美关系发展的新内涵。

第二,在上述大背景下,中美之间的战略关系是比较复杂的。

长期以来,美国人不同意战略伙伴的提法,认为战略是在盟国和盟友之间,而中美关系还达不到这个层面。

但是奥巴马上任后举行了“战略与经济对话”,承认了中美之间的战略关系,但这种承认并没有把中国从潜在的对手或者最主要的潜在对手当中排除掉。

中美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很特殊的关系。

从综合国力的影响和地位来说,中美是最重的前两位国家的关系,是非常特殊的。

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又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关系。

中美关系无疑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在很多方面是其他双边关系不能比的。

在未来十年当中,这一特征会显得更加突出。

这次金融危机更加突出中美之间竞争和合作交织的关系。

未来十年,中美之间的竞争更激烈,合作也会加强,两面是同步的,也就是说未来中美的合作面在拓宽、在提升,同时防范或者对冲的一面也在加强。

第三,今后十年中美战略关系的发展态势,是一个重新平衡的过程。

多年来,中美之间的关系是不平衡的。

美国是行动型的、进攻型的,而我们是反应型、防御型的。

美国主动的多,我们是被动的多。

未来十年当中,这种态势会发生一些转换。

今后十年中国从一个较强的地区大国向世界强国发展,这种发展态势肯定要跟美国产生结构上的冲突。

另一方面,双方必须保持稳定,发展合作,这就需要保证中美之间的冲突不要失控。

战争不是中美双方的目标,避免战争才是目标。

中美之间发生战争的现实可能性非常之小,双方都打不起这场战争。

未来中美关系将在斗争中向前推进,在摩擦中向前推进,关系不断趋向更加平衡。

中国处于上升态势,美国则处于要保持既得利益、既有地位的态势。

警惕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中国责任论”

黄平(中国社科院美国所所长)

所谓传统和非传统的安全领域,其实是交织在一起的,界线是模糊的。

总体而言,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多、越来越凸显,而且在中美关系这个盘子里的权重越来越大。

另外,行为主体也有一个传统和非传统的划分。

传统的行为者就是国家,民族国家或国家集团,如冷战时北约和华约两个集团。

传统力量可以处理传统的安全问题,如冷战、热战,传统的力量也可以处理非传统的问题,比如气候问题。

但是近年来,非传统行为主体的力量发展很快,而且往往不是以国家形态出现,如非政府组织,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民族极端主义力量等。

非传统力量正在兴起,他们也来处理传统的安全问题。

中美关系中有两点或者说两个需要跨越的关键障碍:

一是双方在人权、宗教、民主、台湾、军事等问题上都是互相猜忌和防范的,这严重阻碍中美关系走向建设合作。

二是在迎接共同战略伙伴关系时,要防止一个新的陷阱----中国责任论。

这个新责任论就是在中美宗教、人权、台湾等问题尚未解决之际,在非传统安全领域里出现一个可能的新帽子,或者是紧箍咒,即给中国套上很重的气候领域和金融领域的责任等。

上述传统领域的障碍和非传统领域的障碍,是中美未来十年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都不容易走出来的一个框架结构。

可对美自信地展示军事透明度

杨毅(国防大学战略所原所长、海军少将)

商人通过赚取巨大的经济利益为国家利益服务;外交官用最令人信服的语言和谈判技巧为国家利益服务;军人则要为最坏情况做准备,准备好力量为国家利益服务。

下面简单谈谈未来十年中美军事关系走向以及如何稳定两国的军事关系。

首先,美国霸权因素中有两个不同步或者说两个不平衡。

第一,就是美国霸权。

构成美国霸权的权力基础有很多要素,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权力,在这些方面美国的地位和优势是不一样的,这是霸权构成要素上的三个不同步。

第二,美国对华政策在各个领域上也不同步、不平衡,甚至不同向。

比如在经济上美国需要我们的支持,政治上需要我们解决地区问题,在军事上则依然对我们有很强的防范意识。

无论哪一个总统执政,我认为美国的警觉程度不会变,这是一个趋势。

其次,我认为中国目前成为美国全球战略新的着眼点。

冷战时候美国主要考虑苏联,现在则转向中国,其中包括军事问题。

对于美国,我认为这是一个战略思维“重势不重态”的国家,其中“势”是态势,“态”是现状。

美国格外重视的态势,而非现状。

美国的军事力量部署的调整,不论采取双边还是多边的安全机制,包括对台军售问题,都是完全依据其需要做出决定,其他考虑因素都是次要的。

特别是对台军售,美国就是要通过这个关键问题,让中国意识到美国掌控着这一个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