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集锦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55857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集锦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集锦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集锦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集锦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集锦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集锦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集锦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集锦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集锦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集锦Word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集锦Word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集锦Word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集锦Word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集锦Word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集锦Word文档格式.doc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集锦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集锦Word文档格式.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集锦Word文档格式.doc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赏宝此三镜,

以防己过。

(1) 

材料都是谁说的?

它的意思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他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

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

(2分)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认识?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举出历史上“水能覆舟”的一个例子。

(3)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什么?

隋朝灭亡与他的统治局面的出现是否有关系?

理由何在?

(4)根据材料三说明他“终日孜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材料四中他是如何“以史为镜”“以人为镜”的?

(6)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太宗有哪些突出的治国措施?

4.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杜甫《忆昔》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

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王谠《唐语林》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当政时期。

由材料一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

材料一中杜甫的诗有什么特点?

人们如何称呼他?

他有什么代表作?

(2)阅读材料二,结合教材知识指出,开元年间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

(3)除了“开元盛世”,唐朝前期还出现了哪些盛世、治世局面?

(4)唐太宗和唐玄宗,两个皇帝在位时出现的盛世是什么?

有那些相似之处?

知识点-3科举制度

5.材料一: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人赵嘏

材料二: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入彀:

被收罗笼络的意思)”——唐太宗

阅读后回答:

①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

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

什么朝代逐渐完善?

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最关键的人物是谁?

唐朝时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

获得第一名的叫什么?

什么朝代被废除的?

②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

③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

(科举制有何优点?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武则天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不拘一格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扩大了封建

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唐摭言》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视科举应试者,

录取了很多有才学的人。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明末清初顾炎武

(1)根据材料一回答,唐朝实行科举考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说明了当时的一种什么现象?

(3)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促进了唐朝哪种文学形式的繁荣?

请写出唐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两位。

(4)材料四中顾炎武把“八股之害”和什么历史事件相比较?

为什么明清以后,科举制度受到人们的猛烈抨击?

(5)这一“最早的考试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大约多少年?

(6)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这种选官制度?

知识点-4唐朝民族关系

7.“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这句话是哪位皇帝说的?

它的含意是什么?

(2) 

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3)这一时期与吐蕃的关系如何?

知识点-5唐朝对外关系

8.材料一:

《唐玄奘西游图》

玄奘带回佛经657部,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共翻译部,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共翻译出出75部

1335卷。

他把自己西行途中的见闻口述下来,由弟子整理成书,这就是著名的《大唐西域记》。

他还曾把《老子》翻译成梵文,介绍到天竺。

(1)玄奘西行是从什么地方出发的?

他的目的地在哪?

(2)观察《唐玄奘西游图》,想想他西行途中可能会遇见哪些困难?

(2分)

(3)根据材料二中归纳玄奘的主要贡献。

(4)你从玄奘18年的西游和19年的译经生涯中学到了什么?

(1分)

(5)根据课本中所学的玄奘取经的故事,说明历史上的玄奘与《西游记》中的唐三藏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9.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真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记》

“舍已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个国家对中国的看法?

并派了很多什么人到中国?

(2)这个国家受唐朝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3)材料二中“舍已为人传道艺”指的是谁?

他生活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10.材料一:

玄奘图像材料二:

鉴真图像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

(1)据材料一、二指出出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两件大事。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唐朝对外政策的特点?

(3)这两个历史人物都在某些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说说哪些是他们共同的贡献?

他们所具有的哪些优秀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4)材料三中的“天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5)对比以上两种政策,你认为应该怎样以古鉴今?

知识点-6唐朝科技文化

11.隋唐时期我国科技发达,有许多走在世界的前列,请列举出来。

分析一下隋唐时期科技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

辽宋夏金元

知识点-7岳飞抗金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人自宋后少名桧,我至坟前愧姓秦。

——秦观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满江红》

金军中流传着一句话: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1)对联中所指的“忠骨”是谁的遗骨?

“佞臣”指谁?

(2)“靖康耻,犹未雪”中“靖康耻”指哪一历史事件?

(3)“岳家军”是怎么回事?

他们取得哪些辉煌的战绩?

(4)有的人说岳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13.“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阁下:

共遵诚信,虔奉观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

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1)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

“北朝”指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材料一中“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称为什么?

解释其含义,并说明这一规定始于什么盟约?

(3) 

概括这个盟约订立的背景,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的知识简要评述这个盟约。

知识点-8宋元经济

14.材料一: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课本57页图“出土于福建泉州的南宋海船,有13个密封的船舱”

市舶之利最厚(利润丰厚),若措臵(经营)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部门的兴盛?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宋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5)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表现。

15.这些货币用同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

(1)这种货币的名称是什么?

最早出现在我国什么时期的什么地区?

(2)它出现的原因和意义(作用)分别是什么?

16.材料一: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古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

“中书省”……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引自《元文类》卷

“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元世祖

材料一记载的是什么制度?

“中书省”是什么机构?

请引用材料中的话予以说明,元朝建立这种制度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基于材料二这种认识,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17.材料一西汉、唐朝和北宋时期南北经济发展情况

材料二朝迁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

语曰:

“苏湖熟(丰收),

天下足”。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从西汉到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2)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

这种趋势从什么时候开始,最终又在什么时候完成?

(3)说明促使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4)你认为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知识点-9宋元生活习俗、科技文化

18.“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1)指南针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在南宋时广泛用于航海说明了什么?

指南针传入欧洲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9.“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首词的名称是什么?

是谁的作品?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词的风格有哪些?

词中的“周郎”指谁?

为何把“周郎”和赤壁连在一起?

20.“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致治之源;

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

为人臣而不知《通鉴》,

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

——胡三省《新注〈资治通鉴〉》 

(1)《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

他是哪朝人?

如何评价他?

(2)此书是什么体例?

记载了哪段历史?

21.材料: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户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这是谁的诗?

(2)反映了什么节日,有什么习俗?

(3)宋代时还有什么传统节日?

(4)今天的春节在宋代的时被称为什么?

明清

知识点-10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

22.材料一:

郑君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

“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qu)……。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材料一中的“郑君”指谁?

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他最远到达哪些地方?

此事件发生在哪个皇帝时期?

为什么航海者能取得成功?

材料反映了他的什么精神?

(2)他此举得目的是什么?

有何影响和意义?

(3)材料反映了明清两朝采取了怎样不同的对外政策?

(4)材料二种所反映的清朝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5)这两种政策产生了什么不同的结果?

(6)联系当前现实,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23.阅读下列材料: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帆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粤海关志》

“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清高宗圣训》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出清朝统治者怎样的思想?

产生这种思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在上述思想的影响下,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

清朝实行这种政策根本的目的是什么?

实行此政策造成的严重危害是什么?

(3)对此你有什么启示?

请联系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知识点-11明清专制集权

24.明太祖时,大臣宋濂在家中请客。

第二天,明太祖问他:

“昨天喝酒了吗?

请了哪些客人?

”宋濂一一回答。

太祖笑道:

“说得对,没骗我。

”说着就拿出一张画着宋濂请客的座位图。

宋濂吓出一身冷汗。

监视宋濂的是什么人?

他们由谁直接指挥?

为加强对臣民的监视,明朝统治者后来又增设了什么特务机构?

由谁统领?

这段史实说明了什么?

反映了明朝统治的什么特点?

25.材料:

撤销中书省,从此不再设丞相,由六部分里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由于政务繁忙,另设殿阁大学士,已备顾问。

回答问题:

(1)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

文中的皇帝只谁?

(2)材料中的六部是指那六部?

(3)上述材料中叙述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知识点-12明清维护统一,促进民族关系

26.“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据,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1)上述材料出自哪位历史人物之口?

(2)此人在历史上的最伟大贡献是什么?

有何意义?

(3)如何评价此人?

27.明清时期中国军民在反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主权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

28.列举清朝前期是如何加强对西藏、新疆的管辖的。

知识点-13明清科技文化建筑

29.材料一:

两块北京的城墙砖被运往美国的一所著名大学,安放在该校博物馆的突出位置。

旁边的牌子上写道:

这两块城墙砖的历史比美国的历史还要长。

西安北京等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

有人说:

“一千年看西安,五百年看北京。

(1)写出以北京为都城的主要封建王朝及北京当时的名称。

(2)北京的故宫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在建筑史上有何地位?

(3)西安在隋唐时期称什么?

当时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

综合题

30.材料一: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怀古》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防此三镜子,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贞观政要》

(1)分别写出材料一中的唐宗宋祖的姓名。

“一代天骄”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河”是指什么?

此河的地位和作用?

(3)材料三中的皇帝采用了怎样的统治措施?

统治时期被称为?

31.材料一: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郭沫若

材料四: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1)材料一、二的话是谁说的?

请分别说明他是怎样做的。

(2)读材料二说出民族关系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四分别描绘了谁当政时的怎样局面?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概括出三条唐朝繁盛的原因。

32.农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的发展是国家强盛的重要保证。

据此回答问题:

(1)唐朝的繁盛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请写出唐朝走向全盛的三个时期。

(2)唐朝时期为提高农业产量改进的生产工具有哪两项?

两宋时期为提高粮食产量,引进的优良品种是什么?

(3)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

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

”你认为诗人所说的国家财政收入依靠

“东南财赋”,说明了什么?

(4)元世祖重视农业发展的措施有哪些?

(5)以史为鉴,综合上述问题及你所了解的历史知识,思考要想取得经济的发展应具备哪些因素?

谈谈你的认识。

33在我国历史上统一是主流,即使在分裂的时期也有统一的趋势,各统治者都

采取有效的措施巩固国家。

(1)结束东汉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再次统一全国是哪一朝代?

(2)唐朝时期的前几位皇帝在治理国家方面共同的地方在哪里?

唐朝统治者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3)和两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主要有那几个?

它们与两宋的关系呈现出什么特点?

(4)元朝为巩固统治建立了什么制度?

当时在中央设立的机构是什么?

地方设立的机构是什么?

山东属于?

哪里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34.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以史证明西藏自古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材料一(1)“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

送公主于吐蕃。

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

”——《旧唐书》

材料二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

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

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材料三金瓶掣签图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这一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说明西藏什么时候成为我国的正式行政区?

(3)材料三这幅图能反映我国哪一朝代与西藏的关系?

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当时的中央政府

采取了哪些措施?

  

(4)谈谈你如何看待今天达赖集团的分裂行为?

(5)依据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35.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历代中央政府为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采取了有效的

措施进行管辖。

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0分)

秦朝疆域示意图材料二:

元朝疆域示意图材料三:

清朝疆域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二,为巩固统治,秦与元在地方上分别推行了怎样的行政制度?

(2)材料三图中的C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国中央政府最早设置什么机构对其进行有效管辖?

(3)为加强对材料三中A地的管辖,元朝统治者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试举一例说明。

清朝在图中B地签订了中俄第一个边境条约,请写出该条约名称。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分析“民族关系和国家发展”之间的联系。

36.阅读下列材料

“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

言念于此,

不觉惕焉震惧。

”——吴兢《贞观政要》

(1)材料一“吾”指的是谁?

(2)材料中的“吾”是如何避免“一朝而败”的?

右图《唐朝三省六部简表》

(3)依据材料二,松赞干布的求亲使者来到了长安,唐朝政府具体应由哪

个部门负责接待?

(4)你从两则材料中可以得到哪些治国经验?

(写出两点即可)(3分)

37.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创造、创新和发明。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隋朝虽然是一个短命的封建王朝,但是具有重要的地位。

这一时期创立的,在唐代得到完善的政治、文教制度是什么?

(2)四大发明是我国对全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其中除了火药外还有哪项是唐代发明的?

唐朝农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改进和创制的耕地工具是什么?

(3)你认为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应包含哪些内容?

38.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

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一江南经济区。

两幅历史图片

材料三:

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

苏湖熟,天下足。

《宋史》记载: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图一中,大运河从江都至余杭之间河段的名称是什么?

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二中图二所示的农业生产工具是古代江南农民创造的。

它最先出现于哪一朝代?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9.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右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

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蒙古等族

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

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当时,

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

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17世纪,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勾结沙俄,大搞分裂,发动叛乱。

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大败

噶尔丹。

18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平息。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唐藩之间关系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图中的吐蕃是今哪一少数民族的祖先?

(2)依据材料一、二、三分析我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有何特点?

(3)依据材料三,归纳噶尔丹、大小和卓的分裂阴谋不能得逞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5)材料二反映了元朝什么现象?

(6)材料三反映了清前期对新疆等边疆地区统治的加强,平定叛乱后,乾隆帝又如何加强对新疆的统治的?

近代中国,清政府又是如何维护国家统一,加强对新疆的管辖的?

40.材料一:

在粘土做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出单字,再用火烧硬,成为陶字。

排版时,在铁板上置一个铁框,

将陶字排满一个铁框为一版。

一版印刷的同时,可以排另一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后,陶字拆下可再用。

唐宋以来,印刷术不断提高,印刷业迅速发展……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北京和南京是全国

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数十座大的商业城市。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重大发明?

他的发明者是谁?

根据材料指出此项发明有哪些优点?

(2)唐宋时期印刷术发展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归纳明清时期小说广为流传的因素有哪些?

41.以下三幅示意图示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机构不断变革的情况。

图A图B图C

(1)图A所示中央机构情况完善于哪一朝代?

图中“三省”的职责分别是什么?

(4分)

(2)图B所示中央机构组成情况出现于哪一朝代?

该朝代的中央机构有何特点?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