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6169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8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

《四川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

9)“罗马教皇必须取消教廷的官员,减少罗马寄生的人群,让教皇能够用自己的钱养活自己的仆人,非不再使自己的宫庭奢华得超过所有国王的宫庭。

”以上内容出自(  )

A.宗教改革B.文艺复兴运动C.俄国农奴制改革D.日本明治维新

【考点】宗教改革

【解析】“罗马教皇必须取消教廷的官员,减少罗马寄生的人群……不再使自己的宫庭奢华得超过所有国王的宫庭”反映了材料主张限制教会的规模、财产,体现了宗教改革时期廉俭教会的要求,故A项正确;

文艺复兴运动主要是揭露教会的腐败,与改革教会无关,故B项错误;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与罗马教会无关,故C、D项错误。

【答案】A

4.(2015·

四川广安二模·

8)“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

……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

……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

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

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旨在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B.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C.使人开始摆脱基督教神学统治D.构筑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解析】材料中“祷告”“上帝的所在”“兴建教堂”的信息说明是宗教改革。

旨在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是启蒙运动,故A项错误;

宗教改革主张是提倡信仰得救,故B项正确;

宗教改革的是信仰方式,不是摆脱基督教,故C项错误;

构筑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是启蒙运动主张,故D项错误。

【答案】B

5.(2015·

四川资阳二模·

8)下表反映出人类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趋势是(  )

人物

主张

斯多亚学派

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理性

荀子

制天命而用之

彼特拉克

“人的思想”代替“神的思想”

达尔文

生存斗争,自然选择

①社会思想呈现宗教化趋势②由人本主义到神本主义

③人文精神不断发展④由理性主义到浪漫主义

⑤社会思想的世俗化趋势

A.①②B.④⑤C.③④D.③⑤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文艺复兴;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解析】“制天命而用之、‘人的思想’代替‘神的思想’、生存斗争,自然选择”等体现了社会思想的世俗化趋势,没有体现宗教化趋势,故①②错误,⑤正确;

材料也体现了人文主义的不断发展,故③正确;

“生存斗争,自然选择”体现了理性主义,浪漫主义强调抒发个人情感,追求理想世界,与材料无关,故④错误,选择D项符合题意。

6.(2015·

四川宜宾二模·

8)表1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时(1334—1342年)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价目表,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

对此,后来马丁·

路德的回答是(  )

罪名

杀人罪

谋杀双亲或兄弟姊妹

伪造文书

赦免价

8个金币

6个金币

7个金币

表1

A.因行称义B.先定论C.信仰得救D.教随国定

【考点】宗教改革——马丁路德思想主张

【解析】因行称义是教皇的宗教思想,故A项错误;

先定论是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内容,故B项错误;

马丁路德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的行为,认为信仰得救,赎罪券所起的作用微不足道,却反映出教皇的贪婪,故C项正确;

教随国定是后来宗教改革的影响,故D项错误。

7.(2015·

四川成都一模·

12)马丁·

路德决心将拉丁文版本的《圣经》翻译成德语。

面对德国方言林立的状况,他“不得不去问一问在家里的母亲们,问一问在胡同里的孩子们,问一问集市上的贩夫走卒,要亲眼看一看他们在谈论时是如何开口的,并按此进行翻译”。

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使人人可以阅读和理解《圣经》

B.建立民族教会

C.推动德语的统一和德意志民族的形成

D.清除神学束缚

【考点】宗教改革——马丁·

路德思想主张

【解析】面对德国方言林立的状况,马丁·

路德广泛了解社会各阶层的语言习惯,并按此进行翻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人人可以阅

读和理解《圣经》,故A项正确;

他主张摆脱罗马教会控制,建立民族教会,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

他主张推动德语的统一,有利于德意志民族的形成,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

他作为神学家,并不反对宗教神学,故D项错误。

8.(2015·

四川宜宾一模·

7)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表1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1517年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仅仅两周就传遍德国,四周后各种译文传遍欧洲。

印刷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B

二十年间,因欠青苗至卖田宅,雇妻卖女,投水自缢者,不可胜数。

青苗法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

C

该衙门(总理衙门)之设也,不仅为各国交涉而已,凡策我国之富强者,要皆于该衙门总汇。

总理衙门只管外交事务

D

《大日本帝国宪法》: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天皇神圣不可侵犯……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

天皇始终掌握着最高权力

【考点】宗教改革——马丁路德思想主张;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印刷术);

从汉到元的政治演变——王安石变法(青苗法);

1840~1900年间列强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总理衙门设立);

日本明治维新——《大日本帝国宪法》

【解析】中国印刷术的传入,使得书籍的印刷更加便捷,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也因此能够迅速传播,故A项正确;

有关青苗法的史实表明,它的推行加重了民众的负担,与抑制土地兼并无关,故B项错误;

“凡策我国之富强者,要皆于该衙门总汇”,反映出总理衙门不仅仅只管外交事务,故C项错误;

《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但只符合特定历史时期,当今日本天皇不再掌握最高权力,故D项错误。

9.(2015·

14)(共28分)对史料进行正确的解读、全面归纳概述史料中包含的历史信息、从丰富的史实中得出历史结论,是历史学习的几个重要能力。

材料一

时间

地区

作者

书籍

记载的地理范围

古希腊

希罗多德

《历史》

地中海、多瑙河、波斯地区和北方草原

前1世纪

汉朝

司马迁

《史记》

东起朝鲜,西到大夏、安息,不过是欧亚大陆的一半

14世纪

伊斯兰

赫勒敦

《阿拉伯人、波斯人柏柏尔人史》

除伊斯兰传播地区外,周围地区不过是世界的外化而已

15世纪末到

16世纪早期

威尼斯

撒贝里克

《恩耐阿德》

把世界历史描述为一个世俗的世界

18世纪

法国

伏尔泰

《风教通义》

撰述了欧亚非美民族国家的历史

鸦片战

争前后

清朝

林则徐

魏源

《四洲志》

《海国图志》

介绍了世界五大洲地区的历史地理情况

——录于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总序

(1)据上述信息指出研究历史视野发生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说明发生变化的原因。

(6分)

【考点】

(1)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启蒙运动;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解析】

(1)第一小问变化,依据材料一中表格中“15世纪末到16世纪早期,把世界历史描述为一个世俗的世界”的信息来分时间回答研究主题的变化;

第二小问原因,结合15世纪末到16世纪早期历史以及18世纪相关历史从政治、经济以及思想变化的角度分析原因。

【答案】

(1)变化:

16世纪以前的研究是各地区各民族历史,之后才是真正的世界史。

(2分)

原因:

①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发展,工业革命开展,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②政治: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爆发,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扩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逐步建立。

③思想: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人们的思想。

④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任意答对其中3点,6分)

四川雅安三模·

10)读图3,据此得出的认识是(  )

①启蒙思想家的作品内容广泛②启蒙思想得到欧洲人的广泛认同

③启蒙思想强烈冲击宗教神学④启蒙思想影响了人们的阅读兴趣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考点】启蒙运动

【解析】图示中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涉及哲学、科学、文学,说明内容广泛,故①正确;

仅从启蒙思想家的书籍和发行不能说明启蒙思想得到欧洲人的广泛认同,故②错误;

从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宗教类的书籍比例

不断减少说明启蒙思想强烈冲击宗教神学,故③正确;

从宗教类书籍不断减少,启蒙思想家著作不断再版,体现了启蒙思想影响了人们的阅读兴趣,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9)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

达尔指出:

“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

”上述观点未包含的理念是(  )

A.主权在民B.权力制衡C.社会契约论D.天赋人权

【解析】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但国家主权仍然掌握在人民手中,因此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可见政治和官僚精英与人民之间有权力制衡关系,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政治和官僚精英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如果违背民意,人民可以推翻他们,体现社会契约的思想,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反映出人民权利的来源,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9)洛克说,某些贵族优于普通人,不是因为他们天生有某些特殊知识或品质,而仅仅是因为他们受到更好的训练。

据此可知,洛克(  )

A.主张美德即知识B.认为权利天赋

C.推崇民主共和D.强调人民主权

【考点】启蒙运动——洛克思想主张

【解析】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与洛克无关,故A项错误;

“某些贵族优于普通人,不是因为他们天生有某些特殊知识或品质

,而仅仅是因为他们受到更好的训练”说明平民与贵族在天赋上一致,体现了权利天赋,故B项正确;

洛克没有提及民主共和问题,故C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平民和贵族在天赋上的一致性,没有强调主权在民,故D项错误。

四川自贡一模·

11)以下叙述中,属于伏尔泰自然权利说特点的是(  )

A.国家是通过社会契约建立起来的

B.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权利

C.政治共同体的代表如果违背大多数人的意志,人们有权将其罢免

D.反对君主专制,认为君主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考点】启蒙运动——伏尔泰思想主张

【解析】“国家是通过社会契约建立起来的”是卢梭的观点,故A项错误;

B项符合伏尔泰自然权利说,故B项正确;

C项属于卢梭的观点,故C项错误;

D项是洛克的观点,故D项错误。

10)对图2最为恰当的解释是(  )

A.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B.近代民主理论的形成

C.专制理论和民主思想是两种对立的思想体系

D.近代以来民主思想的发展历程与实践

【考点】启蒙运动——卢梭思想主张;

法国大革命与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人权宣言》;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解析】临时约法是中华民国的宪法,不是西方的民主思想,故A项错误;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属于民主理论,《人权宣言》、1787年宪法和临时约法都是民主思想的实践,故B项错误;

图片没有涉及专制思想,故C项错误;

从《社会契约论》到《人权宣言》、1787年宪法和临时约法,反映了近代以来民主思想的发展历程与实践,故D项正确。

四川资阳三模·

7)恩格斯:

“在法国,1685年加尔文教的少数派曾遭到镇压,被迫皈依天主教或者被驱逐出境。

但是这有什么用处呢?

那时自由思想家皮埃尔·

培尔已经在忙于从事活动,而1694年伏尔泰也诞生了。

路易十四的暴力措施只是使法国的资产阶级更便于以唯一同已经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相适应的、非宗教的、纯粹政治的形式进行自己的革命。

”恩格斯意在强调(  )

A.启蒙思想的出现具有必然性B.加尔文教主张过于激进易遭镇压

C.路易十四的统治阻碍社会进步D.走向近代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考点】启蒙运动;

法国大革命与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解析】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启蒙运动的出现具有必然性,故A项错误;

材料仅涉及“1685年加尔文教的少数派曾遭到镇压”,并不能说明加尔文教主张过于激进易遭镇压,故B项错误;

据材料“路易十四的暴力措施只是使法国的资产阶级更便于以唯一同已经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相适应的、非宗教的、纯粹政治的形式进行自己的革命”可知路易十四的统治阻碍社会进步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

据材料“自由思想家皮埃尔·

培尔已经在忙于从事活动”、“1694年伏尔泰也诞生了”和“路易十四的暴力措施只是使法国的资产阶级更便于以唯一同已经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相适应的、非宗教的、纯粹政治的形式进行自己的革命”可知走向近代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故D项正确。

文艺复兴高举人文主义旗帜,从恢复被基督教禁欲主义所泯灭的人性开始,宗教改革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将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四川南充三模·

14)(24分)论证历史,探究历史,运用新史观解读历史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现代以来,世界不断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技术革命、制度革新等,这一切使世界历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20世纪初至40年代之间制度革新的史实,指出世界“变大”的表现。

(4分)概括近代以来促使世界“变大”的原因。

(1)俄国十月革命;

罗斯福新政;

新航路的开辟;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1)第一小问表现,注意审题干限定词“20世纪初至40年代之间”“制度革新”,根据材料一“变大”的意思是使“世界历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这一时期的“制度革新”主要是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美国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制,从而促使世界历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技术革命、制度革新等,这一切使世界历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

材料中提到导致世界“变大”的第一个原因是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那么表现在近代有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扩展,表现在现代有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世界一体化的发展;

导致世界“变大”的第二个原因是技术革命、制度创新,表现在近现代有三次科技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相互学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依据材料的提示回答相关史实即可。

(1)表现:

俄国十月革命,创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4分)

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

科技革命,交通、信息技术的进步;

启蒙思想与社会主义思想等各种思想文化、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相互交流与学习;

世界一体化的兴起与发展。

(任答三点,6分)

14)(22分)思想文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材料一1987年11月,国家主席李先念对法国进行了成功的国事访问,这是中法1964年建交后,我国领导人首次以国家主席的名义对法国进行的一次正式访问。

会谈结束后,密特朗总统陪同中国贵宾步入宴会大厅。

密特朗总统在宴会上发表了友好热情的讲话。

他赞扬了法中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和两国灿烂的、互相借鉴的思想文化,高度评价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创建新中国而建立的业绩。

他说:

“今天,法国在本土迎接中国国家元首,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追述两国思想文化交流的事实之后,他继续说,早年法国学者访华,给我们带来的中国形象可以概括为:

智慧、持重和和谐,这给伏尔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法国的思想启蒙运动起了促进作用;

而法国大革命又为本世纪初贵国青年提供了灵感的思想源泉,使他们投身于坚忍不拔的长期斗争,最终创造了今日的中国。

——据中国前驻法国大使周觉《李先念主席访法花絮》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法两国文化“互相借签”。

(4分)密待朗总统对中法两国的关系有怎样的展望?

(1)启蒙运动;

法国大革命与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法关系

(1)第一小问考查对材料一的归纳,“早年法国学者访华,给我们带来的中国形象可以概括为:

智慧、持重和和谐,这给伏尔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法国的思想启蒙运动起了促进作用”体现了中国文化为法国的

思想启蒙运动起了促进作用,“而法国大革命又

为本世纪初贵国青年提供了灵感的思想源泉,使他们投身于坚忍不拔的长期斗争,最终创造了今日的中国”体现了法国大革命又为本世纪初中国青年挺供了灵感的思想源泉;

第二小问考查密待朗总统对中法两国的关系的展望,“(他)赞扬了法中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和两国灿烂的、互相借鉴的思想文化,高度评价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创建新中国而建立的业绩”说明密待朗总统肯定中法友好关系,从两国领导人的会面可以分析出中法的携手对两国关系、人类历史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借鉴:

中国文化为法国的思想启蒙运动起了促进作用,法国大革命又为本世纪初中国青年挺供了灵感的思想源泉。

(4分,各2分。

表达相应的意思就给分)

展望:

中法友好关系值得认同,两国关系必将开启新篇章;

两国携手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分。

表达一点相应的意思就给2分)

10.(2015·

11.(2015·

13)(32分)建立宪政、走向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潮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五英国是一个稳重的民族,它注重实际而不耽于空想,长于宽容而不爱走极端,在世界历史的长剧中,属于英国的惊心动魄的场面着实不多见。

但正是这个不爱走极端的稳重的民族为现代世界(至少是西方世界)奠定了好几块基石。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为现代世界奠定“基石”的主要表现。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经典力学

(4)本小问考查调动与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据材料五“但正是这个不爱走极端的稳重的民族为现代世界(至少是西方世界)奠定了好几块基石”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为现代世界奠基需要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角度思考,政治方面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成为典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