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一单元说课标说教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6230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数学一单元说课标说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一单元说课标说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一单元说课标说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一单元说课标说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一单元说课标说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一单元说课标说教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一单元说课标说教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一单元说课标说教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一单元说课标说教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一单元说课标说教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一单元说课标说教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数学一单元说课标说教材.docx

《一年级下册数学一单元说课标说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数学一单元说课标说教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下册数学一单元说课标说教材.docx

一年级下册数学一单元说课标说教材

单元整体备课

年级:

一年级学科:

数学姓名:

苑春娟

说课内容

备注

 

 

 

 

今天我研说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认识图形

(二)”。

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进行研说。

一、说课标

(一)、说学科课程的总体目标。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说学段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2、数学思考方面:

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在观察、操作等活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3、解决问题方面: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情感态度方面:

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说本单元教材的课程目标与要求。

1.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

2.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特征。

3.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在课标要求的指导下,我制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使学生直观认识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形成初步的表象;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2.通过找、画、拼、摆各种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各种活动,渗透审美情趣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知识技能中提出“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情感态度中提出“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部分提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说教材。

(一)、教材的编排与意图。

《认识图形》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有关图形的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和三角形这些常见的平面图形。

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说教材的内容结构。

内容的结构上我认为体现了三个特点:

1.结构安排“节奏美”

在学生已经能够辨认立体图形并且初步感知了立体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从描(画、印、拓)出简单的立体图形的面入手,引出平面图形,既渗透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又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旧知去探索新知。

分为知识的引入(描画)、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3个层次,形成了教材编排结构上的一种“节奏美”。

2.操作活动“体验忙”

本单元精心设计各种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同时积累关于图形认识的基本活动经验。

这一特点也反映了几何学习的一个特点。

例如,例1的用立体图形在纸上画出图形、第3页的“做一做”第2题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既渗透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又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例2的拼组图形、练习一第4题的动手剪图形,并做出漂亮的图案,都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有所感受,有所体验。

3.选取题材“趣味浓”

教材中所采用的画、折、剪、拼等活动,生动有趣,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都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投入,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尤其是七巧板这一素材的引入,既让学生感到熟悉,又由于其千变万化而易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同时又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数学学习中。

4.活动设计“开放活”

本单元的活动设计非常的“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既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

又能促进学生更深入地思考。

如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看谁拼的多,以及用剪出的图形拼美丽的图案等。

(三)、说知识和技能的立体整合。

1、横向:

从本单元的内容安排可以看到,教材编排是很有层次的。

先教学认识五种平面图形,再教学用所学图形进行拼组,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突出了知识间的密切联系。

2:

纵向:

认识图形既是生活的需要,也是“图形与几何”领域基础知识的一部分。

在一年级上学期学会认识几种立体图形后,教学本单元的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继续研究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打下基础。

整个知识体现了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呈现方式。

体现了教材内容的循序渐进,层层上升。

本节课是学生入学后的第一节数学课,教材安排了一幅新学期开学图。

通过此图,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主体图后面还单设了两页抽象出数的物品和数图,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1~10各数的含义。

主题图 借助主题图“美丽的校园”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初步懂得小学生的行为规范──遵守纪律、按时到校、尊敬老师、关爱同学、好好学习、锻炼身体。

通过学生计数图中人和物的数量,全面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观察事物的方法、语言表达的能力,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奠定基础。

帮助学生感受数与生活的关系,产生并保持对数学的好奇心,保留对学习的新奇感,让学生喜欢学校,喜欢同学,喜欢数学,喜欢上学。

  

 

 

 

三:

说建议。

1、说教学建议: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根据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需要我们精心设计学生的数学活动,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把操作与思考探究有机结合起来,较好地体现数学学习“经验”、“活动”、“思考”、“再创造”的特点。

1.把握教材体现目标

由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水平比较低,还不能进行严密的逻辑证明。

教材把教学内容定义在“初步认识”这一程度上,所以我们教师要把握教学的深度。

只要通过活动、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几何形体的特点就可以了,学生能够在一系列图形中辨认出给定名称的图形(即图形名称与图形之间能够建立联系)就可以了,能简单的、用朴素的语言说清楚判断的理由就可以了,不需要严格的用数学的语言表述图形的特征并根据特征辨别图形。

达到只要直观认识图形,即看到图形或属于这种图形的实物的面能说出图形名称;能从各种图形中识别出某种图形;提到这些图形的名称,能想象出它们的形状,并能用适当方式表示出来就行。

2.充分活动,体验感悟

教材提供了画图形、折纸、剪纸、拼图等操作内容,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通过画、说、涂、拼、剪等活动充分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

通过操作加深对图形的直观认识,感受图形的变换与联系,从而发展空间观念。

我在教学这几个平面图形的时候串起这样的数学活动线索:

找出体——观察面——想象形——画(印)图形——给名称——找实例。

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过程。

这样安排好处有三:

①能充分利用旧有知识,②能体会面与体、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和区别,③能得到比较标准的平面图形。

这样六个过程是让学生在借助立体图形画(印)自己喜欢的图形的过程中继续感受平面图形的特征,在头脑里形成清晰的表象。

在活动中感知,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又渗透了对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强化了学生头脑中平面图形的表象。

3.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注意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

”这是人教版一年级教材的一个特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单元的教学注意在“趣”字上下功夫。

如:

在第一课时认识图形时,教师可以创设情景,引领学生参观“图形王国”,巧妙地引导学生应用前面学习的立体图形,自然地过渡到平面图形的认识;在拼组图形教学时,让学生运用已有的关于平面图形的知识和活动经验,用七巧板拼指定的图形。

使学生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并通过对七巧板的实际操作解决问题,渗透数学文化的内容;在巩固拓展练习时,可以创设让学生“举、辨、摸、找、说”的游戏活动。

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4.循序渐进分解难度

虽然本单元操作活动多,但也有难易之分,要循序组织。

教材按由易到难,前为后用的原则安排操作的顺序。

就这个单元的练习来说,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练习,有剪纸的、涂色的、有分解和组合平面图形的、有拼摆有趣的图案的,有沟通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关系的等等。

这些习题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空间知觉、创造力、想象力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特别是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渗透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关系的素材,让学生去体验、去区分,体现练习的层次性和渐进性。

课堂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我们

教师多采用开放式的教学,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善观察、重操作、巧渗透、会应用,我们就能充分感受到学生那极其丰富的想像和不受拘束的创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说评价建议。

1、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由于一年级的新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的自制力很差,所以课堂教学时我更加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的评价,及时表扬听课认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同学。

同时对于一些课上自制力差的学生也一定要提出批评。

2、评价方式多样化。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我采用了一下的评价方式比如口头表扬,全班击掌,给学生在“我的星空我做主”评比栏上加盖印章等形式。

(三)、说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各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走入数学课堂,学好数学知识。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开发校内资源,合理运用校外资源。

1、要合理开发教材中的主题图资源。

教学时,利用教材主题图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引入,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开发利用多媒体资源。

教学时利用课件出示相关视频、图片等内容,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有意识地利用学生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学生的自学、交流的过程又将其生成学习资源,特别是汇报时的错误信息更要有效利用,它是帮助学生寻找正确答案的有利渠道,是有助于教学的重要资源。

 

1、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自己说自己的,大家都在说。

只有说的,没有听的更谈不上分享。

这说明一年级的学生还不会倾听,不会交流,不会合作。

他们只是争着说,似乎谁说的声音大,谁就做得好。

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好胜心和自我表现欲。

2、在小组操作学具过程中,学生争着当组长、争抢学具,抢到学具后只顾自己操作不与他人合作,

甚至出现以强欺弱的现象。

3、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各小组的活动速度总是不同步的,完成得有快有慢,有早有晚。

这说明学生的自制能力很差。

4、在小组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总是优生发言的机会多,其他学生几乎成了旁听者,致使中下水平的学生情绪低落,活动不主动,不积极。

这样更易于造成学生各方面的

“两极分化”。

作学习,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起点及以上现状。

教师的组织管理策略一定要建立在这一起点之上,

不仅要

“放开”

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