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王中心小学希望文化建设案例 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6274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席王中心小学希望文化建设案例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席王中心小学希望文化建设案例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席王中心小学希望文化建设案例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席王中心小学希望文化建设案例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席王中心小学希望文化建设案例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席王中心小学希望文化建设案例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席王中心小学希望文化建设案例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席王中心小学希望文化建设案例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席王中心小学希望文化建设案例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席王中心小学希望文化建设案例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席王中心小学希望文化建设案例 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席王中心小学希望文化建设案例 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席王中心小学希望文化建设案例 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席王中心小学希望文化建设案例 2.docx

《席王中心小学希望文化建设案例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席王中心小学希望文化建设案例 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席王中心小学希望文化建设案例 2.docx

席王中心小学希望文化建设案例2

承载希望,放飞梦想

---席王中心小学“希望文化”建设案例

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文化强国”的目标,“文化强国”不单指文化产业,还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全民族的文化文明素质、文化软实力等,是一个综合的文化建设体系。

今天,文化不仅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更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作为一个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象征、符号和名片,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是学校长久生命力、核心竞争力、发展推动力之所在,是优质学校重要的生命根基。

灞桥区教育局领导高瞻远瞩,早在2010年就提出了“文化引领.精细管理.内涵发展”这一发展模式,使我区的校园文化建设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席王中心小学全体师生秉承了教育局领导的发展理念,结合人本化、科学化的要求,依托地域特征,传承文化历史,在校园文化建设的道路上不断深挖创新,积极思考探索,确立出了学校的主题文化为“希望文化。

”在上级各位领导的关心、支持、指导下,经过一年多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希望文化建设已出具模型,希望文化的精神已经深入到每个席王教育人的心灵深处。

一、“希望”文化核心理念解读:

1、“希望文化”提出的背景:

在确立学校文化主题探索的道路上,学校行政班子积极走访了当地的有识之士,又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根据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学校发展历史,最终选择了“希望”作为文化主题。

据村史考证:

过去,席王村为芦苇之乡,村庄周围芦苇茂密,村人皆以芦苇成熟后编制“芦蓆”为生。

芦苇为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提供了生存的基础,树立了生活的希望。

席王中心小学自1953年建校以来,历经半个多世纪,为数代人树立希望做出了不懈努力,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有用之才。

知识更新对当今社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树立希望是走向成功,走向未来的基石。

学校追求的更高目标是:

教师对人生充满希望,对教育充满希望,对学生充满希望;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对学习,对人生,对未来充满希望。

这正是学校确立“希望”为学校文化主题的初衷。

2、对“希望”文化的阐释:

“希望”即席王的谐音,千百年来,席王这块钟灵毓秀土地上造就了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二——灞柳风雪、汉、隋灞桥遗址。

现今又打造了西安市最美的湿地公园--滨河生态湿地公园。

这里的人们从未放弃过对梦想的追求,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学校在今天提出的希望文化正是继承和发扬了这种历史精神,让校园文化寻根树魂。

“希望”在字典里的解释是信念、理想、追求。

我们理解希望又是进步的源泉。

有希望,就有目标和动力。

托马斯•富勒说:

希望价值连城。

鲁迅说: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周恩来总理12岁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正是因为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周恩来成为一位时代伟人。

从这些经典的名言、名人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希望对成长的促进作用。

希望文化的内涵就是要打造有希望的学生,有希望的教师。

3、“希望”文化的内涵:

(1)、在文化上,营造一个“人人具有理想,人人有信念,人人有追求”的诚信达礼、遵守公德、互助互爱的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

(2)、在环境上,实施绿色环保措施,在墙面文化上,营造名人理想教育,建设一个优美的教学、生活环境,给予师生以美的享受和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感染与熏陶。

(3)、在人际关系中,倡导积极向上、充满理想的绿色人际关系。

促进干群和谐、家校和谐、师生和谐。

以培养“有志文明少年”为目标,致力于打造优美的校园环境,使学生耳濡目染、感受到“理想的力量”,最终成为拥有远大理想、健康心态,仪表整洁、彬彬有礼、道德高尚的人。

以“绽放教育的春天”为目标,努力打造一支自身素质过硬、怀有教育理想,并为之而努力奋斗,无私奉献的师资队伍。

(4)、课程构建:

以希望文化为出发点,营造希望课堂。

希望文化构建的课堂就是“目标”课堂。

每节课教师有目标,学生有目标,围绕目标进行教学,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看到自己发展的方向,让教师看到学生的希望。

在师生对话上,倡导民主、宽松、自由、和谐的师生、生生对话关系,尊重生命的个体,尊重学生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欣赏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兴趣爱好和专长。

二、希望文化的精神实质及展示。

1、【办学理念】:

编织梦想,放飞希望。

梦想,即理想。

编织,即塑造。

编织梦想寓意席王中心小学的每一个师生都胸怀自己的理想,通过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塑造自己,超越

自己而到达成功的彼岸。

共同编制七彩梦想,放飞成功希望。

使师生、学校可能、可为、可发展。

 

(建设后学校门厅东墙,上书学校办学理念)

2、

【学校校训】席王中心小学的校训是:

与希望同行。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学校校训“与希望同行”意在点醒我们只要心中保存着理想,就会拥有一盏希望的明灯。

理想从这里起航,希望从这里始发。

一路上与希望同行,你才会拥有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3)

(学校建设后的校训)

3、【学校校风】席王中心小学的校风是:

携手共进,创造希望。

希望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和目标,在前进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风雨,会遇到坎坷。

携手共进,前进的道路才会一帆分顺;携手共进,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幸福教育。

4、【学校教风】席王中心小学的教风是:

春风化雨,播撒希望。

“春风化雨”出自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

“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我们把这句话定为校风意在说明“教有学法,教无定法”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遵循教育规律,教学原则进行教学,但是面对每一节全新的课堂和思想灵动的学生,教师可以灵活变通,形式多样的进行课堂教学,充分展现教师的个人魅力。

“亲其师而信其道”,使学生感到到春风化雨般无形的浸润和引导。

无形的教育才能塑出有型的学生,看到明天的希望。

5、【学校学风】席王中心小学的学风是:

自主交流,追逐希望。

“探究”亦称发现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的学习过程,“交流”即相互沟通,合作进行学习的方法。

探究交流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

新课改提倡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校学风的提出正是吻合了这个思路。

学生树立了理想之花,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探索的过程,也是追逐理想的过程。

6、【学校校徽】

 

校标:

校徽、校标是体现学校办学理念,融合办学特色,寄寓培养目标的文化标识。

1、席王中心小学校徽总体由两部分构成,外环内容为学校规范中文和拼音组成校名,色彩采用橘红色,鲜亮明快。

2、核心图案运用朝阳、水纹、展开的翅膀三部分组成,朝阳比喻席王中心小学学生,象征初升的太阳。

展开的翅膀交叉造型组成抽象的字母“X”喻为“席王”也喻为"希望",展开的翅膀向上飞翔,比喻席王中心小学充满积极向上的希望精神,师生团结飞向希望、飞向梦想。

3、校徽的整体色彩运用的恰当,与校园建筑和景观自然融合统一,主题鲜明欢快,生机勃勃。

校徽定位为黄、绿、蓝三色,分别寓意着:

绿色系生命色,寓指勃勃生机,充满希望;

黄色系童年色,寓指金色童年,收获灿烂明天;

蓝色系教育色,寓指教无定法,学海无涯。

7、【学校色系】

希望文化的主色调采用了绿色,副色采用了淡绿、黄色、蓝色。

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又充分象征了希望的寓意。

 

(建设后前厅西墙,上书学校三风、校徽、标准字、标准色)

8、【学校校歌】、“希望之歌”

 

三、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在多年办学管理的过程中凝结出了科学、系统、合理完整的《席王中心小学规章制度集》其中涵盖了管理、各部门职能和各领导岗位的职责,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校考核制度、安全制度制度、校本教研制度、学生在校行为规范等等。

这些制度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制度齐全,纪律严明,奖勤罚懒,优胜劣汰,是实施学校管理的依据和准绳。

结合“希望”文化,学校重新修订、细化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

在修定规章制度的过程中,特别注意了在条文中突出目标追求、价值观念、素质要求、作风态度等精神文化方面的条款,给制度以灵魂,把精神要求与具体规定有机的结合起来,把“软文化”和“硬制度”熔于一炉,使规章即起到强制作用,又能发挥规范的激励作用。

班级文化是制度文化在班级的具体体现,在每一个班级的门口,学校设计制作了附有全体师生集体合影、班名、班风、班训的班级文化标识牌,在教室内两侧墙面上制作悬挂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在教室后墙制作“特色画框---雏鹰之星评比栏”,每月将评比出的优秀学生照片和事迹张贴其中,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激励学生给自己定目标,并向着目标前行。

四、师生行为文化建设:

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目标是整合他律,强化自律,是学生在学校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是良好学风、校风形成的基石,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培育出符合社会主义道德标准和强烈的爱国情趣、崇尚文明、规范包容的言行习惯,健全的人格和心理品质的优秀学生。

①校本课程的开发:

学校校本课程分为低、中、高三段来研发。

低年级以认识理想为主,教材命名《孕育希望》;中年级以名人励志的故事为主,教材命名《追逐希望》;高年级以名人为了理想不懈努力而最终成功的故事为主,教材命名《放飞希望》。

目前,校本教材已经进入印刷阶段,秋季开学,每个学生将人手一册。

②、课堂文化的构建:

以希望文化为出发点,营造希望课堂。

通过近半年的实践验证,希望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初步成型。

本教学模式打破了以知识为本的传统观念,以促进人的健康发展为主旨,以培养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良好情感为目标,通过课堂教学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创造能力的发展,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励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希望”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激趣明标、自主参与、合作探究、感受希望”为步骤进行教学的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模式。

目前,该教学模式已经深入课堂一线,受到了任课教师的高度欢迎。

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万能的,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课改的推进,学校还将不断加大研究力度,继续探索适用于不同课型的模式变式及模式的教学策略,以期实现课堂教学的最大优化,提高教学实效。

希望教学模式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扬溢生长的气息,闪动智慧的灵光。

③、学校成立有专门的校园报刊编辑部,定期刊出《希望之光》,并鼓励学生踊跃参与,让校报成为校园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

截止目前,学校的校报已经刊出十期,发行量超过一万份。

在当地学区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教师、学生、家长积极参与校报的投稿工作。

④、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的开展,为师生搭建了展现自己梦想的舞台。

学校利用六一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契机,给全校师生和家长搭建一个展示自己梦想的舞台,师生们在这个舞台上尽情的诉说自己心中的梦想,或歌,或舞,或吟唱。

同时也通过这个舞台向学区群众尽情展现席王中心小学师生不一样的梦想和多才多艺的综合素质。

(学校第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

⑤、结合重大节日,学校积极开展多种文化活动。

3月份学校开展“希望杯”书法、绘画、摄影活动,使校园文化深入师生心中。

目前已经收集、整理、出版学生优秀作品集《春芽萌动》;教师优秀作品集《与希望同行》;学生摄影集《大眼睛看小世界》;教师摄影集《心窗》。

(学生摄影展现场)

、优化希望文化氛围,强化学生社团活动。

为了强化学校的希望文化氛围,实现每个孩子都有梦想的目标,3月份学校积极和灞桥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联系,在学校内成立了席王教学点,开设了“跆拳道、拉丁舞、书法、绘画、电子琴、百人腰鼓队”等社团。

在今年六一的街办素质展演活动中,学校的百人腰鼓表演震撼了在场的所有嘉宾。

阵阵鼓声敲击出了席王教育人的希望之音。

 

(百人腰鼓表演)

五、环境文化建设:

1、学校打造的是“一雕三梦”的主题景观文化。

 

(学校全貌鸟瞰图)

一塑:

“希望”主雕塑

 

主雕塑“希望”位于学校前院中央位置。

雕塑的下半部分是基座,上书学校校训。

中间部分是钥匙和风帆,上半部分是手捧书本的女孩子和手托飞机模型的男孩子,雕塑的整体寓意是用知识和理想开启希望之门,放飞七彩梦想

三梦:

塑梦苑

 

“塑梦苑”位于学校前院西北角,整个园区由希望林和“孕育”小品组成。

雕塑顶部的幼芽象征着学生,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需要我们细心的呵护,老师就像这双有力的手掌,给予他们安全,温暖,信任,勇气。

这座小品也寄托了学校老师们的拳拳爱心,殷殷希望。

追梦苑:

 

位于前院西北角。

这一区域主要打造追逐理想的过程。

小雕塑“追逐”寓意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学生明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任何成功都来自于一点一滴的努力。

圆梦苑

 

位于学校中楼通道。

这一区域用两块展板展现了学校师生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东墙以个人形式展现,主题为“希望之星”。

这块展板里有学生之星、教师之星、成功之星。

西墙以团队形式出现,展现了学校师生精彩的团队生活。

2、学校其他景观简介

前院:

 

(文化石)(休憩园)

 

(文化墙)

后院:

文化长廊:

梦的诗语

 

老榆树:

希望树

 

春有榆钱祥云飘,夏成浓荫学子绕。

秋到金色满目秀,冬如祖父望孙娇。

(学校教师为老榆树赋诗一首)

 

(塑胶操场)

 

(新教学楼)

(新教学楼)

经过近一年多的反复论证、研讨,席王中心小学的“希望”文化建设工作已经初显成效。

校园环境识别系统建设已经完成。

在文化精神领域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如制度创新、希望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初探、校本教材的开发。

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第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中,全校师生用精彩纷呈的艺术节目和热情洋溢的表演诉说了自己的五彩梦想。

博得了与会各界领导和学区群众的高度好评。

但是说到道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我们都是万里长征刚刚迈开了第一步。

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会确立这样的目标:

以文化影响人,以文化引导人,以文化奠基师生、学校的成长和发展,让文化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使学校可能、可为、可发展。

让文化的影子深深扎根于学校教育的每个角落,让文化的魅力感染每个有激情的心灵。

西安市灞桥区席王中心小学

2012年7月

 

“希望”文化建设案例

 

西安市灞桥区席王中心小学

二0一二年七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