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日常技术管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6381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工程日常技术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铁路工程日常技术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铁路工程日常技术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铁路工程日常技术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铁路工程日常技术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铁路工程日常技术管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铁路工程日常技术管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铁路工程日常技术管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铁路工程日常技术管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铁路工程日常技术管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铁路工程日常技术管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铁路工程日常技术管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铁路工程日常技术管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铁路工程日常技术管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铁路工程日常技术管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铁路工程日常技术管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铁路工程日常技术管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铁路工程日常技术管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工程日常技术管理.docx

《铁路工程日常技术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工程日常技术管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铁路工程日常技术管理.docx

铁路工程日常技术管理

铁路工程日常技术管理

(中南通道项目部周洪顺)

结合自身参与重载铁路、客运专线的施工心得,讲一下铁路工程日常的技术管理工作,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大部分还是在于自己参加工作以后不断的摸索、不断的总结。

一、手头要具备的基本资料

1)施工图纸:

铁路图纸一般由两部分组成,这是与公路图纸最大的区别。

一是定型图:

比如32m预制箱梁,整条线路就一分或者说是一套箱梁定型图纸(有的称为标准图、大样图),这套图纸中不涉及桥梁的下部构造,只要是32m箱梁,都是通用的;墩身定型图,涵盖的不同坡比、不同高度墩身的结构尺寸、配筋形式;二是工点图:

所谓工点图,就是具体到哪个里程桩号的结构物,比如DK**---DK**段路基,上面仅仅是标注了本段路基的坡度、标高、填挖方数量、断面面积等,至于防护的具体尺寸、技术要求等,要和路基定型图配套使用。

看图纸必须要定型图和工点图配套使用,才能做到不差错漏碰。

2)本工程需要的技术规范以及必要的设计规范: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号

施行日期

发布文号

基础标准

1

铁路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GB/T50262-97

1997.10.1

建标[1997]74号

2

铁路工程制图标准

TB/T10058-98

1998.7.1

铁建函[1998]15号

3

铁路工程制图图形符号标准

TB/T10059-98

1998.7.1

铁建函[1998]15号

通用标准

勘察测量标准

5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

TB10077-2001

2001.12.1

铁建设[2001]90号

6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TB10012-2001

2001.12.1

铁建设[2001]90号

7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TB10101-99

1999.6.1

铁建设函[1999]69号

8

既有铁路测量技术规则

TBJ105-88

1989.7.1

铁基[1989]3号

设计标准

10

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2005.4.25

铁建设函[2005]285号

12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GB50090-2006

2006.6.1

建设部公告第418号

13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TB10001-2005

2005.4.25

铁建设[2005]66号

14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

TB10002.1-2005

2005.6.14

铁建设[2005]108号

15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

TB10003-2005

2005.4.25

铁建设[2005]67号

34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技术标准

TB10503-2005

2005.4.25

铁建设[2005]66号

验收标准

38

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2004.1.30

铁建设[2004]8号

39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TB10425-94

1995.4.1

铁建函[1994]76号

40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2005.9.1

铁建设[2005]160号

41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4-2003

2004.1.1

铁建设[2003]127号

42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5-2003

2004.1.1

铁建设[2003]127号

43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7-2003

2004.1.1

铁建设[2003]127号

44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3-2003

2004.1.1

铁建设[2003]127号

45

铁路站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3-2003

2004.1.1

铁建设[2003]127号

46

铁路运输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8-2003

2004.1.1

铁建设[2003]127号

47

铁路信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9-2003

2004.1.1

铁建设[2003]127号

48

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0-2003

2004.1.1

铁建设[2003]127号

49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标准

TB10421-2003

2004.1.1

铁建设[2003]127号

50

铁路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2-2003

2004.1.1

铁建设[2003]127号

施工标准

51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补充规定(暂行)

2004.1.30

铁建设[2004]8号

52

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册)

TB10401.1-2003

2003.6.1

铁建设函[2003]99号

53

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下册)

TB10401.2-2003

2003.6.1

铁建设函[2003]99号

54

铁路工程基桩无损检测规程

TB10218-99

1999.6.1

铁建设函[1999]69号

55

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

TB10426-2004

2004.4.1

铁建设函[2004]121号

56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10-2005

2005.9.22

经规标准[2005]110

57

铁路路基施工规范

TB10202-2002

2002.7.1

铁建设[2002]24号

58

铁路桥涵施工规范

TB10203-2002

2002.7.1

铁建设[2002]24号

59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

TB10204-2002

2002.7.1

铁建设[2002]24号

60

铁路通信施工规范

TB10205-99

1999.6.1

铁建设函[1999]69号

61

铁路信号施工规范

TB10206-99

1999.6.1

铁建设函[1999]69号

62

铁路电力施工规范

TB10207-99

1999.6.1

铁建设函[1999]69号

63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

TB10208-98

1999.1.1

铁建函[1998]253号

64

铁路给水排水施工规范

TB10209-2002

2002.7.1

铁建设[2002]24号

65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

TB10210-2001

2001.9.1

铁建设函[2001]200号

66

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TB10302-96

1996.8.1

铁建函[1996]221号

管理标准

67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TB10402-2003

2003.7.1

铁建设[2003]38号

测量标准

78

新建铁路摄影测量规范

TB10050-97

1997.7.1

铁建函[1997]58号

79

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

TB10054-97

1997.7.1

铁建函[1997]58号

路基标准

80

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

TB10025-2006

2006.6.25

铁建设[2006]118号

81

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

TB10035-2006

2006.6.25

铁建设[2006]116号

82

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设计规范

TB10118-2006

2006.6.25

铁建设[2006]117号

83

粉体喷搅法加固软弱土层技术规范

TB10113-96

1996.4.1

铁建函[1996]69号

桥涵标准

84

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

TB10002.2-2005

2005.6.14

铁建设[2005]108号

85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B10002.3-2005

2005.6.14

铁建设[2005]108号

86

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TB10002.4-2005

2005.6.14

铁建设[2005]108号

87

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

TB10002.5-2005

2005.6.14

铁建设[2005]108号

90

铁路柔性墩桥技术规范

TB10052-97

1997.7.1

铁建函[1997]58号

91

铁路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及

验收规定

TBJ106-91

1991.8.1

铁建函[1991]202号

95

铁路钢桥制造规范

TB10212-98

1999.1.1

铁建函[1998]253号

隧道标准

97

铁路隧道辅助坑道技术规范

TB10109-95

1995.4.1

铁建函[1995]95号

100

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

TB10119-2000

2001.4.1

铁建设函[2000]445号

101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

TB10223-2004

2004.4.1

铁建设函[2004]121号

主要的施工技术规范、质量验收标准、试验规程和测量规范是必须要熟悉掌握的,至少在用到的时候,比如让你毕业后分管隧道,你首先要把隧道的这些施工规范、验收标准仔细阅读、熟练掌握,这是管理现场的尺子,如果连这也不熟悉的话,管理现场无从谈起。

3)变更设计管理相关文件、图纸及特殊技术要点:

这点非常重要,在施工中,图纸不是一层不变的,有时候可以在优化,图纸的局部会发生调整,必须对此非常敏感,及时的在既有图纸上作出标注,进行更新,并及时的下发到施工队。

否则会给现场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4)项目部与自己分管的施工单位签订的劳务合同。

涉及到管理过程中,要给施工队提取材料计划、验工计价等,要熟知合同的内容,那些是我们的,那些是他们的,那些该给他们钱,那些是干了活,只是别的工序的辅助,不需要计价的。

5)常用的工具书籍:

学以致用,不是大学所学的全部知识都是能用的,也不是都不能用的,但是有些常用的工具书必须要结合工地现场在进一步的系统学习。

比如:

钢结构、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结构设计原理。

这些是搞土木工程所必须的。

他们的主要用途是进行工地临时工程设计用,比如设计桥梁支架、模板、挂篮、钢板桩、钢围堰,深基坑计算等等。

6)招投标文件以及专项和公用合同条款;也许有些人参加工作以后,会参与项目计划管理,这类文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要从以下方面积极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1、做好测量交接桩工作:

一般中标进场后由甲方组织设计院、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现场测量控制桩进行交接,交接后我们要对基准桩进行保护,防止破坏。

随之我们要进行测量复核并形成交接桩成果报告。

据此,我们才能准确找到线路的位置。

2、做好现场调查工作

找到自己工地的大概线路位置之后,根据施工施工图纸对现场进行深入调查工作,这一步非常关键,工作量大,对下一步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有相当重要的作用,需要细致进行,并形成调查报告,主要调查工作如下:

1)民风民俗:

一般工地要在当地生活三两年,材料供应、当地零工、日常生活等等都要和当地发生关系,因此要对当地的民风民俗进行调查,咨询,在自己日常的行为规范中,不与当地的风俗习惯相违背,创建良好和谐的外部环境,和谐的与当地相处。

2)重要结构物跨路、跨河情况:

a.桥梁跨越河流的宽度、深度、水文情况(什么时候是枯水季、什么时候是旺季)以及产权单位,此项涉及到后来的便桥、水中墩、承台施工的措施及施工时间安排问题;产权单位调查涉及到办理河道施工许可问题。

跨越公路的等级、宽度、车流量、产权单位进行调查,主要目的是对跨越公路的施工方法进行必选;产权单位也是进行办理施工许可需要。

b.隧道:

测量复核完成以后,应对隧道明洞、暗洞的位置测量出来,并在施工现场做好标识。

现场调查时看隧道洞门的位置,是否需要前后移动,是否设置合理,往往隧道洞门是变化的。

隧道下穿河流、道路、村庄情况调查。

这些往往是隧道施工的薄弱环节,做好相关记录。

c.路基工程:

沿线调查时,有意识的调查路基填料来源调查,路基范围内是否有特殊工点:

主要是指河流、软弱地基、高填方、深路堑,是施工重点考虑的地段。

3).沿线地质调查:

对沿线的地层岩性进行调查,特别是前期桥梁地段,涉及到钻机型号选择;隧道工程地质结合开挖在进一步核查。

地质调查手段,现场探勘、地质钻或者洛阳铲相配合。

4)沿线电力调查:

电力调查有两个目的,一是为将来施工拆迁用,有些电力、电缆会影响到施工生产,应做好调查,对其具体位置、设置的高度或者埋深等详细记录,找准产权单位。

二是为工地施工生产取电用,工地电力来源一般也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是利用当地电网,就地下线取电;二是随着线路走向,架设贯通线路,用电比较方便,但成本较高,如果和今后铁路运营相一起,就比较经济。

5)沿线材料调查:

铁路材料来源一般分为三部分组成

5.1甲控物资:

顾名思义就是甲方控制的物资材料,一般他们组织招投标,形成合格材料供应商名录,只能从这些名录中供应。

一般目前主要甲控物资是:

钢筋、水泥、减水剂、桥梁支座、钢绞线、钢梁等材料。

5.2甲供物资:

目前国家对于铁路招投标、材料供应控制并比较严格,目前像防水板、土工布属于甲供范畴。

5.3自购材料:

即施工单位自行购买的材料,比如砼用砂石料,工地常用的五金材料、扎丝、焊条等。

沿线调查的重点是砂石料,对料场距离主线位置、材料性质做详细调查,并形成资料,供材料招标用。

6)进出场施工道路调查:

也就是我们将来施工主要要用到的地方道路和自己施工用的临时便道。

对准备利用的地方道路做好影像资料。

7)沿线重点文物、古树调查,如果发现提前告知相关主管部门,进行移植、发掘处理,以免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

3、图纸审核

接到图纸以后,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技术部门进行图纸的会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确保施工图纸的准确性,并形成图纸审查报告。

图纸审查的主要内容是:

1)线路纵段和平面位置:

根据设计院提供的纵段坡度、曲线半径、平纵坡等测量数据,计算每个结构物的具体标高(桥梁细化到支撑垫石顶部标高、中线坐标等),然后和图纸给的相比较。

2)工程量复核:

根据结构物结构尺寸,计算路基、桥梁、隧道、涵洞各个工点的实物工程量,并和图纸给的工程量清单进行比对,形成工程量复核清单,如与图纸不相一致,汇总后交设计院在进一步校核。

3)对图纸内结构物砼标号、特殊要求的(比如防腐蚀),路基主要技术检测指标形成台账,交试验室,做施工配合比用。

4、配合比选取

进场后根据图纸中提供砼标号,现场调查的合格原材料,以及计划使用的减水剂、水泥、粉煤灰,试验室进场后首先要进行砼配合比选取工作。

开工后首先用到的是砼,没有合格的配合比,一切施工都是免谈。

而配合比的选取一般要求龄期在56天以上,且受材料制约,必须提前选取。

5、认真做好测量控制工作

测量管理,在技术管理中应认真对待,测量一旦出现失误,工程将不能逆转,这种例子也屡见不鲜。

除施工图复核外,要定期对控制桩为进行复核,不断更新测量成果报告。

要对结构物施工关键部位进行把关,换人、换仪器多渠道复核。

对使用的仪器也要进行定期标定检查。

特别是目前针对高铁或客运专线才测量管理工作(主要是指CPIII测量评估),应该更加细致,要求精度非常高,以毫米计,出现差错难以弥补。

6、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这项内容局里工程部李部长将做详细介绍,这里只作简单说明;

1.编制依据;

2.编制范围;

3.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4.施工总体方案:

(1)施工队伍的分布及其组织机构

(2)大临工程的分布及总体设计

(3)过渡方案和过渡工程设计

(4)施工用电

(5)施工用水

(6)施工测试

(7)内业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移交)

(8)施工程序(征地拆迁——场地清理——测量放线——现场核对——开工报告——工程实施——施工自检——报检签证——试验检测——质量评定——工程验收——土地复耕——工程保修)

5.标段内一般工程的施工方法(分专业)、关键技术、工艺要点、工艺要求、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要求;

6.标段内重点工程的施工方法(按单位工程)、关键技术、工艺要点、工艺要求、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要求;

7.施工中采用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及其工法整理安排;

8.总工期及进度计划安排、资金使用计划;

9.主要材料和工程设备的使用计划、供应方案以及质量控制办法。

10.科研及试验工程名称、范围、施工方法和分年、季度的形象进度;

11.各项措施:

⑴文明施工措施

⑵创优规划和质量保证措施

⑶安全保证措施

⑷工期保证措施

⑸冬、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成品及半成品保护措施

⑺环保、水保及文物保护措施

⑻节约用地措施

⑼降低造价措施

⑽节能及各类资源管理措施

⑾对可能发生的对工程建设造成影响的各类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建立预警机制并做出相应的预案

⑿相邻标段及相关工程接口的协调沟通与配合措施等

⒀特殊物品的使用和保存措施(易燃、易爆、化学药剂等)

12.需附的图表: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大临设施布置图;

过渡工程设计图

施工进度图(必须有网络图、横道图两种表示形式)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使用计划表及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数量型号及进退场时间表

分年、季度的进度计划

分年、季度劳动力使用计划表

分年、季度主要材料、工程设备使用计划表

分年、季度完成工程数量计划表

分年、季度资金使用计划表

⑽土建工程施工及铺架安排表

⑾质量保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物保护的体系、措施保证框图。

7、编制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

针对分部分项工程特点,有针对性的编制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和开工报告。

技术交底是图纸提炼的在升华,是将图纸、施工规范和既有施工经验进行实施的指导性文件,是直接发放到一线作业人员手中的操作性文件,必须进行仔细编制。

要具有操作性强、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简明扼要的特点。

作业指导书是对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概况的进行说明的一项资料,内容交技术交底全面、涵盖面广。

8、取得依法合规施工许可的几个文件

1)开工报告:

开工报告取得以后,才开工建设才是依法合规。

开工报告分为总体工程开工报告,即一个标段一个开工报告,一般需要上报到建设单位最高技术主管部门审批,同时要上报集团公司审批。

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开工报告一般需要监理、建设单位分级审批,重难点工程与一般工程审批的权限不一样。

2)重难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开工报告:

制约工期的或者重难点工程(比如跨江、跨河、跨高速公路、特殊空跨)的桥梁、长大风险隧道、无砟轨道施工、桥梁场以及无砟轨道预制场等一般都要编制专项开工报告和施工方案。

3)试验先行段的开工报告及总结报告:

桥梁预制场首片梁在预制完成以后,一般要通过铁道部、建设方的评估才能进行大面积生产;无砟轨道一般要在试验段总结报告完成通过以后才能大面积展开施工;路基试验段也需要进行评估和总结通过后,才能大面积的填筑。

即推行首段认可制度。

9.推行必要的技术观摩和培训工工作

仅仅有了图纸和技术交底是不够的,施工中必须加强技术培训工作,培训分为两方面进行:

一是对技术人员内部培训:

强化学习施工规范、施工图纸,抽出关键章节进行研读、灌输,针对重难点工程图纸进行讲解、答疑。

强化内业资料的质量管理。

二是对现场工人进行培训,可以组织会议培训也可以在现场针对某个工序进行培训交流,与现场工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也是自身业务提高的一个过程。

培训不能泛泛而谈,一定要有针对性,也可以就事论事,比如无砟轨道精调一事,可以单独针对这事进行分析,交流。

砼施工质量控制一事,也可以集中试验、技术、现场人员进行研讨。

10.技术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具备的条件

1)佩戴必须的安全劳保用品:

比如安全帽、高墩施工时安全带、进入隧道的照明工具。

严谨工地穿拖鞋。

2)随身佩戴一个工具包:

里面应装有施工图纸、技术交底、尺子等进入现场必须的检查工具。

3)带着问题去现场:

对于将要检查的工序日常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安全问题、改进措施、预防措施,要有的放矢的去检查。

11、认真编制内业资料

这是参加工作后一般首先面临的问题,内业资料的编制必须仔细、认真、有耐心,不能把它当做一项枯燥的工作,内业资料编制的过程是对施工图纸、施工规范、现场施工在系统学习、总结的过程,要正确对待这个问题,也不能往往把资料归结到档案室,归结到都是女孩子做的事情,内业资料做不好,自己的业务也不会做细、做精。

内业资料涵盖了分部、分项工程检验批、施工日志、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施工组织设计、开工报告、对外往来文件、安全、环保、测量、试验等很多方面的内容。

⑴内业资料管理组织机构设置

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施工技术部具体组织实施。

项目施工技术部、安质部负责施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移交工作。

⑵内业资料的管理要求

项目开工前,由施工技术部负责组织编制单位、分部、分项、检验批工程的分类,以便确定资料填报的分类别管理。

对于具体的资料填报格式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及建设方审批。

施工技术、测量、试验资料的填报分别由施工技术、测量、试验人员填报,资料填写采用适宜长久保存的炭素墨水。

如若业主或监理工程师要求各种资料必须打印,则按照其相应要求进行填报。

各种资料的填报要求与工程同步进行,由资料员负责收集、整理,随单位工程、分部工程的完成归档,按要求移交项目施工技术部归档保存。

工程竣工后,由项目部组织编排归档,在建设单位要求的期限内移交业主。

⑶资料的归档管理细则

①案卷组成:

案卷封面、卷脊、卷内目录、卷内文件齐全;

②卷内文件材料,一般按照文字资料在前,图样在后;

③案卷题名:

a桥梁工程项目,还应同时标明结构、部位的名称;

b编制单位在正式向业主移交前应填写具体的施工单位,正式向业主移交时再填写成项目经理部;

c案卷的装订、组卷要按照建设单位或监理工程师的具体要求实施。

施工日志的编制也是内业资料的重要内容,是记录我们技术人员日常检查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必须认真的进行编写。

施工日志的主要内容应涵盖:

安全、质量、环保、现场检测技术数据、资源配置、对发现质量问题的整改闭合措施等方面。

12.做好工程变更设计工作

这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往往是一个项目最后运作成败的关键。

是项目创效的有效手段。

这方面需要经验、需要计划合同部门的配合、需要耐心的对外交流,铁路变更往往是非常繁琐的,但是又不能不做的工作。

变更设计分为Ⅰ类、Ⅱ类变更设计。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Ⅰ类变更设计:

变更建设规模、主要技术标准、重大方案的;

变更初步设计主要批复意见的;

变更涉及运输能力、运输质量、运输安全的;

变更重点工点设计原则的;

变更设计一次增减投资300万元(含)以上的。

二、对施工图的其他变更为Ⅱ类变更设计。

三、变更设计项目划分原则。

1.同一工点或同一病害引起的不可分割的一次性变更,为一项变更设计;

2.同一工点中的不同变更内容、同一病害类型的不同工点、同一变更内容的不同段落应分别划分为不同的变更设计项目(初步设计批准者除外)。

3.变更设计必须按上述原则划分,严禁将变更设计项目合并或拆分。

变更设计分为以下5种原因:

1.完善设计的变更,是指对设计文件缺陷、错误、遗漏的修改、补充完善或优化;

2.工程质量事故的变更,是指按《铁路建设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处理规定》(铁建设[2009]171号)界定的工程质量事故引起的变更设计;

3.标准的变更,是指铁道部批准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模的变化引起的变更设计;

4.不可预见的变更,是指不可抗力、不可预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