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模拟高考344山东泰安市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整理精校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6494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模拟高考344山东泰安市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整理精校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高考模拟高考344山东泰安市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整理精校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高考模拟高考344山东泰安市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整理精校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高考模拟高考344山东泰安市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整理精校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高考模拟高考344山东泰安市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整理精校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届高考模拟高考344山东泰安市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整理精校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届高考模拟高考344山东泰安市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整理精校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届高考模拟高考344山东泰安市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整理精校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届高考模拟高考344山东泰安市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整理精校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届高考模拟高考344山东泰安市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整理精校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模拟高考344山东泰安市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整理精校版.docx

《届高考模拟高考344山东泰安市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整理精校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模拟高考344山东泰安市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整理精校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模拟高考344山东泰安市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整理精校版.docx

届高考模拟高考344山东泰安市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整理精校版

2015届高考模拟高考(344)山东泰安市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

高考模拟试卷

032609:

56

山东泰安市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

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渐染/间或 料理/撂地摊 谙熟/河清海晏

B.禅让/擅长 华诞/龙涎香 嗫嚅/涅而不缁

C.涤荡/嫡传 径直/脖颈儿 和煦/蓄谋已久

D.拓销/唾沫 褒贬/细胞核 芟夷/潸然泪下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寰宇 厮守 活性碳 熟视无睹

B.置喙 纵览 神经质拒谏是非

C.修缮 辞藻 打圆场 易如反掌

D.暴料 筋道 莫须有 胁肩谄笑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并不是每一个人的家乡都有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或是风景秀丽的观光胜地.但家乡 的山水____________以她特有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

②在福州马尾区元宵灯会上,游客能有机会____________由马祖的台湾美食厨艺代表团和马尾的福州风味关食代表团献上的两岸美食。

③我希望“你摊上事儿了”不仅成为最新流行语,而且能_____________那些有“事儿”的人,让那些没事找事的人不敢轻易生事。

A.依然 品尝 震撼   B.依然 品尝 震慑

C.已然 品评 震慑   D.已然 品评 震撼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本市政协委员陈大伟指陈,历次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开出很多的“民生支票”,他希望今年两会后市长能兑现承诺,经得起老百姓秋后算账。

B.美联社说,钓鱼岛问题的始作俑者是石原慎太郎,如果日本采取使事态升级的态度, 美国也必须想一想是否要对日本亦步亦趋。

C.六十三年前,龚国平的三位堂姐去了台湾,从此音信皆无。

已经77岁高龄的龚国平老人联系本报,希望能在有生之年与海峡对岸的三位堂姐团聚。

D.2015届高考模拟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于1月5日至6日举行,有关部门采取了有力措施,使得整个考试弊绝风清,秩序井然。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潍坊对媒体称尚未发现有价值的举报线索,而网络上关于地下排污线索却不断涌现,潍坊寿光市的一个工业园区普遍存在地下排污。

B.胡萝卜在荷兰被列为“国菜”之一,这是因为胡萝卜素具有维护上皮细胞的正常功能、防治呼吸道感染、激发免疫力等作用。

C.作家的写作不只局限于一个地区、一个事件、一个领域,而是有可能放眼到国际视野中去书写、去观察、去感受,走出国门成为一种自觉。

D.公职人员掌握着公杈力,其房产权属和交易信息涉及公共利益,不属于个人隐私,公 开其房产信息能够维护公共利益,也可强化社会舆论监督。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工笔花鸟画,在中国画门类中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从宋代到清代,传承将近千年,其样式与风貌,在历代大师手中演变多端,美不胜收,是中国绘画史无可替代的瑰宝。

然而传统工笔花鸟画的描绘、赏鉴及收藏,大致适宜于悠然闲适的农业文明时代。

其精练的美学意蕴、风雅的玩赏价值以及高度成熟的人文积淀,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毕竟不可强求了。

因此,当代工笔花鸟画虽然在图式与技法上丰富多彩,但我们很难从中追慕它在中国古典文化中曾经有过的神采,尤其难以承袭花鸟画背后渊源深厚的文化底蕴。

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难免在延续图式及技巧的一面多有用心,而不易兼顾花鸟画创作极为重要的内在涵养。

于是,我们难以回避的问题是:

这一高度精关的画种有可能在不断的重复中,渐渐趋于庸俗的、艺匠式的、应酬应景的装饰性手艺。

所以,重新审视、领会并着重探寻历代花鸟画经典的文化内涵,尤其是最成熟、最高贵、最华美的两宋花鸟画传统,对提升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内在气质与品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绘画自宋以来的精神渊源,离不开释家与道家静观无为、心领神会的思想传统。

在宏观上,宋代的山水画达到道家精神的空前发挥,在微观上,花鸟画则处处渗透着佛家注重内省的喜悦,并与儒家的现世思想发生微妙的交接.兼具感官认知与积极入世的特质。

犹可注意的是,宋人的花鸟画培育了极其精确细致的观察精神,奠定了古人称之为“状物”,今人称之为“写实”的创作美学。

我们在宋代花鸟画的任何作品中,都会为古人参透造物,模写精确的眼力与笔力所折服。

承袭隋唐绘画雄大灿烂的风格,北宋在山水画领域拓展出宏伟崇高境界的同时,又以花鸟画作为宫廷绘画的主脉,形成高贵的院体画风格,将宫廷生活的奢华富贵,形诸名花异草。

北宋花鸟画最为神奇的奥妙,是将大千世界生生不息的生命形态。

不露痕迹地转 化为无与伦比的绘画形态,这一转化的神功,是世界美术史难以破解的奇迹。

而在花鸟形态的精准捕捉中,两宋花鸟画刻画工夫的“酷似”与“毕肖”,为植物与动物注入灵妙的神性与温暖的人性,更为花鸟画赋予了纯净的诗意。

这种鬼斧神工与性灵教养的兼备.既是宋人的集体禀赋,也不能不归功于先秦时代即已发萌的伟大自然观及丰富的思想遗产。

其化育所及,以至两宋近三百年的绘画史造就了世界上最奢侈、最富有贵族气息的宫廷绘画,理所当然地使花鸟画成为独立的画科,再加上几代宫廷画师倾注了无穷智慧.精工巧作,于是成就了工笔花鸟画这一独步世界绘画史的奇葩。

(节选自2015届高考模拟12月17日《中国艺术报》)

6.关于宋代花鸟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花鸟画兼具感官认知与积极人世的特质,其中渗透着佛家注重内省的喜悦.并与儒家的现世思想微妙交接。

B.宋代花鸟画培育了极其精确细致的观察精神,其作品无不显示着古人参透造物、模写精确的眼力与笔力。

C.宋代花鸟画追求“酷似”与“毕肖”的风格,为植物与动物注入了神性与人性。

赋予了作品纯净的诗意。

D.宋代花鸟画把成熟、高贵、华美的花鸟画传统推向了极致,探寻其文化内涵。

对当代 花鸟画的创作有重要意义。

7.下列不属于“成就两宋传统工笔花鸟画这一绘画奇葩”因素的一项是

A.道家精神的空前发挥。

B.宋人的集体禀赋。

C.先秦时代即已发萌的伟大自然观及丰富的思想遗产。

D.两宋几代宫廷画师倾注的无穷智慧及精工巧作。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在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创作中,画家只用心于延续图式及技巧的一面,而却不去兼顾极为重要的内在涵养。

B.在画家们不断的重复中,工笔花鸟画这一高度精美的画种在当代沦为庸俗的、艺匠式的、应酬应景的装饰性手艺。

C.北宋的山水画和花鸟画继承了隋唐绘画雄大灿烂的风格,前者拓展出宏伟崇高的境界,后者则形成高贵的院体画风格。

D.北宋花鸟画最为神奇的奥秘,是用“状物”“写实”这一神功不露痕迹地将大干世界的生命形态转化为绘画形态。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瓘,字伯玉,河东安邑人也。

罐年十岁丧父,至孝过人。

性贞静有名理.以明识清允见称。

袭父爵阌乡侯。

弱冠为魏尚书郎。

时魏法严苛,母陈氏忧之,瓘自请得徙为通事郎,转中书邓。

时权臣专政,罐优游其间,无所亲疏,甚为傅嘏所重,谓之宁武子。

在位十年,以任职称,累迁散骑常侍。

陈留王即位,拜侍中,持节慰劳河北。

以定议功,增邑户。

数岁转廷尉卿。

罐明法理,每至听讼,小大以情。

邓艾、钟会之伐蜀也,瓘以本官持节监艾、会军事,行镇西军司,给兵千人。

蜀既平,艾辄承制封拜。

会阴怀异志,因艾专擅,密与瓘俱奏其状。

诏使槛车征之,会遣瓘先收艾。

会才瓘兵少,欲今艾杀瓘,因加艾罪。

瓘知欲危已,然不可得而距,乃夜至成都,檄艾所统诸将,称诏收艾,其余一无所问。

若来赴官军,爵赏如先;敢有不出,诛及三族。

比至鸡呜,悉来赴瓘,唯艾帐内在焉。

平旦开门,瓘乘使者车,径入至成都殿前。

艾卧未起,父子俱被执。

俄而会至,乃悉请诸将胡烈等,因执之,囚益州解舍,遂发兵反。

于是士卒思归,内外骚动,人情忧惧。

会留瓘谋议,乃书版云“欲杀胡烈等”,举以示瓘,瓘不许,因相疑贰。

瓘如厕。

见胡烈故给使,使宣语三军,言会反。

会逼瓘定议,经宿不眠,各横刀膝上。

在外诸军已潜欲攻会。

瓘既不出,未敢先发。

会使瓘慰劳诸军。

瓘心欲去,且坚其意,曰:

“卿三军主,宜自行。

”会曰:

“卿监司,且先行,吾当后出。

”瓘便下殿。

会悔遣之,使呼瓘。

瓘辞眩疾动,诈仆地。

瓘素赢,便似困笃。

会遣所亲人及医视之,皆言不起,会由是无所惮。

及暮,门闭,瓘作檄宣告诸军。

诸军并已唱义,陵旦共攻会。

会率左右距战,诸将击败之,唯帐下数百人随会绕殿而走,尽杀之。

瓘于是部分诸将,群情肃然。

邓艾本营将士复追破槛车出艾.还向成都。

瓘自以与会共陷艾,惧为变,又欲专诛会之功,乃遣护军田续至绵竹,夜袭艾于三造亭,斩艾及其子忠。

(《晋书·卫瓘传》有删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明识清允见称          称:

称道

B.瓘辞眩疾动              疾:

毛病

C.陵旦共攻会              旦:

天亮

D.又欲专诛会之功          专:

专门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瓘以本官持节监艾、会军事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乃遣护军田续至绵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卿监司,且先行,吾当后出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D.因艾专擅                    因持璧却立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卫瓘有“智谋”的一组是

①瓘自请得徙为通事郎,转中书郎

②乃夜至成都,檄艾所统诸将,称诏收艾,其余一无所问

③平旦开门,瓘乘使者车,径入至成都殿前

④瓘心欲去,且坚其意,曰:

“卿三军主,宜自行。

⑤会率左右距战,诸将击败之

⑥瓘如厕,见胡烈故给使,使宣语三军,言会反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卫瓘幼年丧父,奉亲至孝,性情文静有节,善辩是非,弱冠之年被任命为魏尚书郎, 其母因魏法严苛而为其担忧。

B.卫瓘在魏国任职十年,深受权贵喜欢。

后官拜侍中,被朝廷派去河北慰劳,因有议定大事的功劳,朝廷增加了他的封邑的户数。

C.卫瓘在邓艾与钟会讨伐蜀国之时,曾持节监督邓艾钟会军队,蜀国平定后,卫瓘与钟会一起向朝廷奏报邓艾擅权情况。

D.卫瓘足智多谋,他使用了一系列的计谋分化瓦解了邓艾、钟会两大集团,最后轻而易举地杀掉了邓艾父子和钟会。

 

第II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瓘明法理,每至听讼,小大以情。

(3分)

(2)会以瓘兵少,欲令艾杀瓘,因加艾罪。

(4分)

(3)邓艾本营将士复追破槛车出艾,还向成都。

(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8分)

玉楼春·戏赋云山

辛弃疾

何人半夜推山去?

四面浮云猜是汝。

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

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1)“四面浮云猜是汝”一句中的“猜”字换为“知”可以吗?

为什么?

(4分)

(2)词的下阕表达了的什么感情?

是如何表达的?

可任选两句加以赏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三小题)(6分)

(1)山不厌高,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2)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3)二十四桥仍在,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扬州慢》)

(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

(陶潜《归去来兮辞》)

五、(12分)

16.将下列语句依次填人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只填序号)(4分)

儒道释三足鼎立是近两千年来的情况,在这之前的三千年中,《周易》传统则是中国人思想意识的代表。

不仅如此。

它还深刻影响着近两千年来中国人的思想世界。

①毫不夸张地说,对于中国人来说,《周易》实乃大道之源、文明之本。

②无疑,其中任何一个思想体系都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价值理念,这就需要我们从中提炼出各自的核心价值。

③这只是就四家的宗旨而言的,事实上这四种价值观也不同程度上为各家所共同拥有。

④我个人的意见是,这四个思想文化体系的核心价值分别为:

太和、自然、仁义、慈悲。

⑤这样,最能反映中华价值的思想文化体系有四个,即易、道、儒、释。

17.如果你是一位记者,要去采访某位专家,请根据下列专家的回答,补写出你所提出的问题。

(要求:

语言得体,简明通顺。

)(4分)

记者:

专家:

“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重要的文学奖项,但并非代表着世界文学的最高水平,作为一个文学奖项,“诺贝尔文学奖”也受到一些诟病。

比如受到西方中心主义与冷战思维的影响,比如遗漏了托尔斯泰、乔伊斯等文学大师,等等。

在具体的评选过程中,以翻译文本评选世界各国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也存在着先天不足。

尽管如此,莫言获奖对于当代中国文学来说,却具有标志性的重要意义。

自1980年代开始,“走向世界”一直是中国文学的梦想,在中国作家心中普遍存在着“诺贝尔情结”。

莫言获奖或许有助于中国文学舒缓这一焦虑,也可以让我们更从容地审视19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发展道路,重新思考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18.2015届高考模拟1月16日首先由腾讯微博认证用户徐侠客在腾讯微博上发起“光盘行动”,  倡导网友珍惜粮食,加入行动。

微博一经发布既得到社会各界、众多媒体的支持和广大网友的高度关注。

请你以网友的身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写一则网络留言,表明自己对“光盘行动”的观点并提出建议。

(不超过40字)(4分)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须从所给

(一)

(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风追司马

孙天才

①对于韩城,我心仪有加,夏日北上韩城正逢雨,好雨如斯。

在丝丝的风雨中,车子一路上坡,在上到上不去的高处,这个古时叫梁的城市就到了。

城的北面是象山,城的西面是梁山,芝水河从山梁上流下来,城的南边是福山,跨了合阳过来与韩城相接连。

这城市的东边敞了口,面对的是黄河。

黄河经过了晋陕峡谷的急湍咆哮,一过龙门,到了这平川好地方,身子就懒了,松弛了,张胳膊伸腿地平躺了。

这城市就这样被三山包围,又由一水牵出。

自西而东的芝水河,似乎还没有迈开步子,就一头涌入了由北而南的大河。

这条大河的东岸是山西的运城,那里是三国关羽的故里,河西岸的老崖上立着司马迁的祠墓。

②要拜这个文史祖宗,先要过芝水桥,桥下是条细流,像条绳索,清清亮亮地流着。

这芝水桥的望柱上,是两排五谷瓜果,高粱、玉米、西瓜、南瓜、石榴、柿子,真真切切。

几千年了,这些饱满的粮食滋养着人们的生命,却因为普通平凡而让人或熟视无睹,或习惯性忘却,或许有人还觉得这些粮食难登大雅之堂。

但这个古城的人把这些宝物举起来,放在了显眼地方,这是一种值得敬重的智慧。

③过了叫“灵芝”的小桥,是一条石砌的古道。

古道临崖而上,一直延伸到“高山仰止”的地方,一直延伸到龙亭原,一直延伸到古都长安。

这就是负有盛名的“司马古道”,祖祖辈辈的韩城人正是沿着这条古道,融入茫茫的大千世界,开始他们或辉煌或悲壮的人生历程……

④这古道是用石块砌成的,石块大者一米见方,像卧着的牛羊,小者也如挑水的桶口和吃饭的碗。

大大小小的石头像是随意地错落在一起,自然得像篇美文,平平仄仄,凸凸凹凹,气韵大如钟鼓,好生了得。

几千年了,人踏车辗,风雨侵蚀,深深浅浅的脚步,横横竖竖的沟壑。

但它老而圣,老而刚,怎么看都像是不屈的强者。

路边有古松在风雨中作响,风吹来,云起处,陡峭的山崖下,有炊烟缭绕的人家。

不知为何,走在这条不平坦的古道上,我想到了马致远的《秋思》,也想到了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想到了那句令人悲怆的诗句断肠人在天涯,也想到了那句豪放的诗句——男儿有梦心如铁。

⑤这条用石头堆起来的古道,几千年了,斗移星移,物是人非,一直沉静地躺在这里。

这条古道的石头是这样坚硬,像一块块的骨头。

我又想到了司马迁是怎样的一个汉子,他把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舍弃了,换来的是泣天地惊鬼神的义勇。

当时的朝廷有多少文官武将呀,但站出来为李陵说话的竟是这样一个文弱书生。

这书生也可以一死了之,但他没有选择死,而是选择了生。

他要区县地活着来写三千年的信史。

如天如山一般的责任和使命,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这个人竟写了三千年,而且是在那样的暗室幽闭中完成的。

这个人是咬着牙,含着泪,用血和命写的。

走在这石头铺成的路上,我知道了什么是坚定不移的思想和灵魂。

⑥这条路是用石头一样的精神立起来的。

我在这曲折的路上肩负精神踽踽前行,带着一种沉重的思索,走到了“高山仰止”的地方。

还有九十九级台阶要上。

我知道,那上面有太多的人在跪拜和敬仰。

献殿上的石碑已记载了他的神圣,诸如鲁迅的“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

立于“高山仰止”的牌坊下,回首这段仅留存了300米的“司马古道”,我在心中向这“文史祖宗”鞠躬了。

我想,到此为止,也就够了。

因为我知道,在“高山仰止”的背面写着“景行行止”。

芸芸如我者是不能止的,能够做到“既景迺岗”,能够从这光芒耀眼的日影中辨认出自己行走的方向,能够从这上下皆茫茫的大千世界找到自己心灵应该居住的地方,这就足够了。

⑦风还在吹,雨还在下,我没有打伞,想尽情地享受这风雨吹打中的遐想。

我想到了当地广为流行的一句话——下了司马坡,秀才比驴多。

这句话在当地被引以为傲,似乎成了韩城士风醇茂的见证。

古往今来,“秀才”多如牛毛,但多的是追求光宗耀祖大富大贵的蚂蚱小虫。

历数前朝人和事,如司马之不屈人格境界者有几?

如司马之忧而发奋为世立言者有几?

如司马之义勇义命敢于担当者有几?

如司马之悲苦不堪言说而存精神大夫道有几?

⑧凄风冷雨,满地黄叶。

古往今来,秀才比驴多,丈人如牛毛,敢问萧瑟秋风,谁在追司马?

朋友告诉我,古道的西边,有一个村庄叫徐村。

徐者,续之谐音也。

那村子的人都是冯姓和同姓,那是不得已而为之改姓的,而自古至今,那村子的牌楼上刻着四个大字——风追司马。

19.为什么说“这是一种值得敬重的智慧”?

(4分)

20.文章第④段写了“司马古道”的哪些特点?

有何作用?

(4分)

21.从全文来看,有哪些“沉重的思考”?

请概述。

(4分)

22.结合文章,谈谈你对标题“风追司马”的理解。

(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雪枕边上亦可画

牧徐徐

①1928年,丰子恺为祝贺恩师李叔同50寿辰,寄去了自己精心绘制的50幅《护生画集》。

李叔同收到后非常高兴,很快为画集配上了文字,并回信嘱咐丰子恺,希望他能将此画集续下去,在自己60~100岁大寿时,能够分别再收到画集第2~6集,每集分别画60幅至100幅漫画。

丰子恺随即回信,向恩师承诺——世寿所许,定当遵嘱!

②此后,丰子恺谨记恩师李叔同的嘱托,为报师恩发奋而作。

1929~1965年,丰子恺分别完成《护生画集》第2、3、4集,然而,就在丰子恺打算继续完成最后两集时,意外却降临了——十年“文革”来了,随后,刚当上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的丰子恺,因为在“文代会”上一番关于“大剪刀”剪出千篇一律的冬青树的发言,而被判为上海十大重点批斗对象之首。

③接下来,日复一日无休止的折磨便开始朝已是60多岁的丰子恺蜂拥袭来,“造反派”不仅抄了他的家,还日日批斗他,他们把刚出锅的热糨糊浇到老人的背上,然后再贴上大字报,游街示威。

老人自然是受不住这番折磨,痛得走不了路。

于是,造反派们便残忍地拿着皮鞭抽打他,从街头一直抽到街尾。

④但丰子恺很坚强,从没流下过一滴泪,后来,造反派又剪掉了他留了30多年的胡子,那些胡子是丰子恺为怀念自己已逝多年的老母而特意蓄起来的,人们都以为老人这下肯定承受不了了,没想到丰子恺却笑着说: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⑤再后来,丰子恺又被下放到上海郊区,从事田间劳动。

乐观的丰子恺瞒着家人,称,管教的人看他年纪大了,很照顾他,因此自己过得很好。

直到有一年冬天刚下过大雪,女儿丰一吟去给他送御寒的衣服,女儿是在一个一望无垠的田野里找到丰子恺的。

那时的他孤独地站在寒风飕飕的地里,胸前挂着一个蛇皮袋,正在一点点地摘棉花,全身冻得直发抖。

⑥之后,在女儿的一再要求下,丰子恺才带着她去了自己的住处——一间破得不能再破的旧牛棚茅草屋里,因为屋顶年久失修,女儿清楚地看到在父亲床上的草枕边上,还有一堆没融化的积雪……

⑦即便是在如此简陋的卧室里,老人也很难睡上一个踏实的觉——管教他的人,经常会半夜三更,突然吹响集合号,丰子恺年纪大,手脚又不灵活,自然每次起床都不能像其他人一般麻利,于是被推搡斥骂成了常有的事情,后来,他干脆睡觉不脱衣服。

⑧虽然遭到如此非人般的虐待,但丰子恺依然没有任何的抱怨,从没想过要放弃绘画,从不敢忘记对恩师的那句承诺。

“护生即护心,慈悲在心,随处皆可作画”,劳动改造期间,他以苦为乐,只要一有机会,就会想方设法继续《护生画集》的绘画,并得以完成了第5集的90幅画。

⑨但恶劣的环境最终还是击倒了老人,患上严重肺炎的丰子恺被允许回家养病,此时的他已经76岁了,但是回到家中的丰子恺并没有按照医生的嘱咐,好好休息,积极配合治疗,相反,他甚至偷偷扔掉医生开的药,全身心地扑到绘画上去。

他每天凌晨4点就起床,开始着手画《护生画集》的第6集,此时与恩师约定的期限还有6年时间,但丰子恺似乎感觉到自己将不久于世,于是拼命作画。

儿女们怕他累坏身体,把他的笔和纸都藏起来了,丰子恺就向他们哀求道:

“你们这是要我的老命呀,快还给我吧。

”儿女们只好作罢,即便晚上睡在一个需要蜷缩起双腿才能睡下的小床上,他也一点没感觉不便,他的所有心思都沉浸在画作中,《羔跪受乳》、《首尾就烹》等名画就是这个时候完成的。

1973年年底,丰子恺终于完成了恩师的遵嘱,结束了《护生画集》的最后一集的100幅画,这与他送给恩师第一集《护生画集》时,相隔了整整45年。

两年后,老人与世长辞。

⑩“在他之前,没有人画过,之后也没有人画过。

“后人这样评价丰子恺独特的漫画,他的画很便宜,人人能买得起,且人人都能看得懂,无论你是平民百姓、小商小贩,还是文盲、大老粗。

他用淡雅常见的线条,寥寥数笔勾画出高尚的人格和深远的思想,简单朴素中画出悲悯和仁爱之情,堪称中国一代漫画大师,而其中最为知名的便是这6集《护生画集》,一共450幅。

11“我敬仰我的老师弘一大师,是因为他是一个像人的人。

”做一个像人的人,这便是丰子恺一生的追求,他用生命完成了这一追求。

19.文章第⑥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

(4分)

20.这篇传记在组织安排材料上有何特点?

请简述。

(4分)

21.文章的第⑩段对刻画丰子恺的形象有何作用?

(4分)

22.“做一个像人的人,这便是丰子恺一生的追求。

”联系文意,谈谈一个人究竟怎样做才能是“一个像人的人”。

七、作文

23.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从生理学角度看,一个人的牙齿在28至32颗,如果丢失了牙齿,没有谁会帮你在岁月中找回。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

如梭的岁月中,我们丢失了多少牙齿?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扪心自问:

我的牙齿是怎样丢的?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