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钢琴学习的五线谱入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6507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儿钢琴学习的五线谱入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少儿钢琴学习的五线谱入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少儿钢琴学习的五线谱入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少儿钢琴学习的五线谱入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少儿钢琴学习的五线谱入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少儿钢琴学习的五线谱入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少儿钢琴学习的五线谱入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少儿钢琴学习的五线谱入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少儿钢琴学习的五线谱入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少儿钢琴学习的五线谱入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少儿钢琴学习的五线谱入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少儿钢琴学习的五线谱入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少儿钢琴学习的五线谱入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少儿钢琴学习的五线谱入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少儿钢琴学习的五线谱入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少儿钢琴学习的五线谱入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少儿钢琴学习的五线谱入门.docx

《少儿钢琴学习的五线谱入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儿钢琴学习的五线谱入门.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少儿钢琴学习的五线谱入门.docx

少儿钢琴学习的五线谱入门

少儿钢琴学习的五线谱入门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发布:

2012-3-2809:

46  作者:

webmaster  来源:

本站原创

    五线谱的构成

  用来记载音符的五条平行横线叫做五线谱。

五线谱的五条线和由五条线所形成的间,都自下而上计算的。

  假使音乐作品是写在数行五线谱上,那么,这数行五线谱还要用连谱号连结起来。

  连谱号:

包括起线(连结数行五线谱的垂直线)和括线(连结数行五线谱的括弧)两个组成部分。

  括线分花的和直的两种。

括线分花的和直的两种。

  

  音符和休止符

  用以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进行的符号叫做音符。

  

  用以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间断的符号叫做休止符。

  

  音值的基本相互关系是:

每个较大的音值和它最近的较小的音值的比例是2与1之比。

例如:

  全音符等于两个二分音符,一个二分音符等于两个四分音符;全休止符等于两个二分休止符等。

  拍号

  在一段音乐进行过程中,乐音通常会以一定的力度強弱來反复进行,如一般常见的华尔兹舞曲就是以"澎-恰-恰"(強-弱-弱)的三拍子形式來进行,这就是拍号。

  

(1):

二拍子系统:

二拍子系统是以強-弱、強-弱的力度形态进行的拍子系统,常见的二拍子拍号如下:

  

  在上方的数字代表一个小节有几拍,下方的数字则代表用几分音符当一拍,例如2/4代表一个小节有2拍,用

  4分音符当一拍;4/4代表一个小节有4拍,用4分音符当一拍。

  

(2).三拍子系统:

三拍子系统是以強-弱-弱的力度形态进行的拍子系统,常见的三拍子拍号如下:

  

  例:

3/4代表一个小节有3拍,用4分音符当一拍;3/8代表一个小节有3拍,用8分音符当一拍;6/8

代表一个小节有6拍,用8分音符当一拍;9/8代表一个小节有9拍,用8分音符当一拍。

  (3).后拍子系统:

后拍子系统是前二者的综合运用,常见的有5拍和7拍两种。

  

  谱号

  前面已经讲过,在五线谱上音的位置愈高,音也愈高,反之音的位置愈低,音也愈低,但到底高多少?

低多少?

却无法确定。

在五线谱上要确定音的高低,必须用谱号来标明。

这种谱号记在五线谱的某一条线上,便使这条线具有了固定的音级名称和高度,同时也确定了其他各线上或间内的音级名称和高度。

  通常用的谱号有三种:

  G谱号 

表示小字一组的g,记在五线谱的第二线上,叫高音谱号;另外有记在第一线上的,叫古法国式

  高音谱号。

  F谱号 

表示小字组的f,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上,叫低音谱号;另外还有记在第五线上的,叫倍低音谱号。

  C谱号表示小字一组的c,可记在五线谱的任何一线上。

  目前被采用的C谱号有C三线谱号(中音谱号

)为中音提琴所用,有时也长号所用。

C四线谱号(次中音谱号)为大提琴、大管和长号所用。

其他C谱号一般较少应用。

  使用许多谱号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过多的加线,以使写谱和读谱更加方便。

  各种谱号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连接起来使用,如高、低音谱号所组成的大谱表便是。

  符点:

  符点是记在音符符头右边的小圆点儿,用以增长音符的时值。

如果一个音符的右边带有一个符点,那么就表

  示此音符的时值在原来的基础上还要再增加1/2;如果是带有两个符点的音符,则表示此音符的时值在原来的

  基础上还要再增加3/4。

例如

同样,符点一样适用于休止符,它所表示的意义和用在音符后面时是一样的。

  

  延长记号

  延长号:

 

延长号的形状是在一个半圆形的中间加上一个圆点,在单声部音乐中,它写在音符或休止符的

  上面,表示按作品的风格、演奏者的意图可以自由的增长音符或休止符的时值。

在多声部音乐中,延长号也

  可以记在音符或休止符的下面。

此外,延长号还可以记在小节线上,表示小节间片刻的休止。

当延长号记在

  双纵线小节线上时,代表音乐的结束或告一段落。

  延音线:

  延音线是一条向上或向下弯曲的弧线,其作用是: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同音高的音符相连,在演唱或演

  奏时作为一个音符,它的长度等于所有这些音符的总和。

在单声部音乐中,连线永远写在和符干相反的方向。

如果是双声部音乐,则高声部的连线朝上弯,低声部的连线朝下弯。

如果多于两个声部,连线则分别记在两边。

  变音记号是用来表示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的记号,一共有五种:

  1.升记号(#):

表示将基本音级的音高升高半音;

  2.降记号(b):

表示将基本音级的音高降低半音;

  3.重升记号(※):

表示将基本音级的音高升高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4.重降记号(bb):

表示将基本音级的音高降低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5.还原记号():

表示把已经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

 五线谱与键盘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

 

钢琴音阶弹奏分类习法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发布:

2012-3-2911:

31  作者:

webmaster  来源:

本站原创

音阶弹奏含盖了钢琴演奏中的基本指法技巧,即顺指法、穿指法、跨指法和缩指法。

二十四个大小调音阶的弹奏练习,可以使学习者系统地掌握各种调性指法规律、熟悉键盘位置的距离感、掌握手指在键盘上跑动的把位感和指距感,它是钢琴学习中的基础功内容。

这就是由七个音组成的音阶(scale)。

因此音阶是按照音的高低顺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有相互关系的音。

这个七声音阶的每个音都有一定的名称,现在假定1(唱名Do)这个音是钢琴上小字组(即中央C下一组)中的C音,并把这个音阶的音在钢琴琴键上的位置画出,同时在下面注明各个音的名称,如下图:

从图可以看出,这个音阶有个特点:

就是第三音和第四音之音、第七音和第八音之间的距离都是半音,而其他相邻两音间的距离都是全音,具有这种特点的音阶,称为大音阶。

因为这个大音阶的主音是C音,所以就叫做C调大音阶。

上述大音阶的七个音,显然不是随意选定的,它们是按照一定关系组织起来的(这个问题在后面说明),它们以某一个音为中心(上例中是C音)组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就叫做调式(mode),由大音阶的七个音组成的调式,称为大调式(majormode)简称大调(major)。

调式体系中各个音的重要性是不同的。

有几个音特别重要,其余的比较不重要,现在来看看贺绿汀的之《游击队歌》的歌谱(它原为G大调,现为了说明方便,假定它是C大调):

 我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1、3、5这三个音(相当于c、e、g三个音)是比较稳定的,对曲调起支柱作用。

而2、4、6、7这四个音(相当于d、f、a、b四个间)是比较不稳定的,并直接间接地倾向于稳定音,几个稳定音中,又以1即c音)最为稳定。

我们再来看一首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前半曲谱:

谱中在稍作停顿的地方都用了属音5,第二小节的结尾用下中音6,就给人一种尚未结束,非唱下去不可的感觉,在乐段结束处用了主音1,就显得很圆满。

总的来说,调式体系各个音中,以主音最为重要,占主导地位。

属音和下属音的重要性仅次于主音,主音、属音、下属音这三个音称为稳定音,它们在乐曲中不但出现得较为频繁,而且往往起支柱作用,乐曲中常用它们开始,在乐句或乐段结尾也常用这些音,特别是整个乐曲结束时,一定要落到主音上,才显得圆满。

   分理二十四个大小调弹奏的具休指法特点,可以归纳为三大指法体系,即:

“音阶的通用指法”、“音阶中的黑键指法”和“音阶的专用指法”,下面分别叙述。

一、音阶的通用指法

   这种指法是指不同调性音阶弹奏的指法规律(指序一致)相同。

它们包括C大调、G大调、D大调、A大调、E大调、c小调、g小调、d小调、a小调和e小调十个调性(小调音阶弹奏和声小调形式,下同)。

这十个调性音阶的指法序列均为右手一二三一二三四五指、左手五四三二一三二一指。

以上指法为一个八度内的上行音阶指法,如果继续跑动两个以上的八度音阶,右手五指换用一指。

音阶指法参见《哈农》。

二、音阶中的黑键指法

   这种指法适用于六个调性音阶,即bD大调、bG大调、B大调及它们的关系小调bb小调、be小调、和#g小调。

尽管这六个调性音阶指法各不相同,但这六个调性音都包含五个黑键,而且弹奏黑键的指法是相同的,同时弹奏白键指法也都是用大拇指。

以上六个调性音阶的弹奏指法可参见《哈农》。

三、音阶的专用指法

   这类指法共有七种,分别属于八个不同调性音阶的弹奏。

在这七种指法中,F大调和f小调(同主音大小调)的指法相同,而其它六种指法分别属于bB大调、bE大调、bA大调、b小调、#C小调和#f小调六个调性音阶。

上述八个调性音阶弹奏指法可参见《哈农》。

在以上二十四个大小调音阶弹奏中,B大调与bC大调、#g小调与ba小调、bD大调与#C大调、bb小调与#a小调、bG大调与#F大调、be小调与#d小调均为等音调。

   此阶段的音阶练习可以发展为四个八度的双手同向弹奏,每拍均匀的四个音(十六分音符感觉),以每分钟90-100拍的音乐速度练习。

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考级中的音阶弹奏速度要求是:

五级为每分钟72拍、六级为每分钟84拍、七级为每分钟92拍,以上要求均为每拍弹奏四个音。

  优质音阶弹奏的规格标准是:

1、手臂松通、手型美观、指法严谨、运指规范、跑动平衡呈直线状态。

2、声音圆润饱满、有颗粒状、有弹性、音质优美、力度均衡。

3、音阶均匀连贯、流畅自如、有速度感、有节拍感,富有歌唱性。

 

钢琴学习如何进行节奏训练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发布:

2012-4-0510:

25  作者:

webmaster  来源:

本站原创

  在钢琴入门认谱阶段要解决的节奏问题基本属于数拍子问题。

在这里我想谈的是节奏在音乐中的地位和训练良好的节奏感的重要性。

节奏是音乐的脉搏。

任何一首曲子都离不开节奏,就像人的生命一样。

好的节奏感使演奏充满活力。

因此节奏训练也属于打基础的范围。

  节奏训练并非仅仅是基本乐科老师的任务,钢琴老师时时刻刻也得对学生强调节奏问题。

在初级阶段首先要数拍子,要求学生弹的准确。

但是拍子属于数学范畴,是科学的,而节奏感是活的,属于艺术范畴。

所谓节奏是把音乐的进行分成有规律的长音和短音或强音和弱音之交替,从而形成一种律动,使音乐负有弹性。

乐谱里的小节线告诉我们乐曲的强拍和弱拍,帮助我们体会节奏的韵律。

可惜的是,现在许多孩子弹钢琴都把所有音都弹得一样响,弹成毫无节奏感。

这说明老师没有教好,没有教音乐,只让孩子弹音符了。

  我们常听人说“节奏不准”,实际上指的是速度不稳,忽快忽慢或演奏过程中快起来了,赶了或拖了。

其实这不是节奏问题。

节奏问题是,附点节奏的3/4+1/4弹成三连音的2/3+1/3。

  我们需要训练的是对各种节奏的组合一种很快的反应和演奏时的节奏感。

这对读谱的速度和对音乐表现都很重要。

节奏反应快就是脱离了数拍子阶段,进入音乐感觉的阶段。

在初学阶段,老师教新曲时可先让学生打节奏或打拍子唱节奏,再找音的位置。

熟悉了乐谱以后,让孩子感觉音乐的强拍和弱拍,像唱歌一样演奏,带语气。

随着程度的提高,就不必数拍子了,但要让学生感觉每小节三拍或四拍的律动,也就是说带节奏的感觉。

千万不可像打字机那样弹琴。

利用诗歌的节奏韵律来增强幼儿的节奏感。

 如:

模仿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 

         绿草/大树/红花 

         小狗/小猫/青蛙 

         一起/来过/家家 

         送走/晚霞 

         迎来/爸爸/妈妈 

  用“诗、画、音”合一的方法导入 

  有诗、有画,而诗画又置放于优美的韵律中,幼儿将会引起极大的兴趣(诗画音三者合一导入的教学将使幼儿终生难忘)。

 

  深程度的学生在速度上喜欢随心所欲,搞所谓弹性速度(rubato),认为这是乐感。

他们常常会失去节奏的韵律,脱离节奏的轨道。

这是错误的。

一个健康人的脉搏会随着情绪的变化而浮动,但这不等于他的脉搏不规律的跳动,乱跳就是得了心脏病了。

好的演奏在节奏上有铁一般的纪律,特别是在弹钢琴协奏曲与乐队合作时,最能考验一个钢琴演奏者的节奏感。

因此节奏训练要狠狠地抓。

在这方面,我们钢琴老师不如民乐老师做得好。

    节奏来源于生活,也可以说更贴近生活,儿童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模仿,在模仿中体验快乐。

 

 

教者展示打击乐实物或图文教者进行打击乐节奏示范 

如:

 

  节奏训练要不要用节拍机?

对这问题有不同看法。

一般地讲,节拍机可帮助我们定速度。

有的钢琴家(波兰女钢琴家)作为一种严格的技术训练,喜欢用节拍机练习,先设慢速,逐渐加快。

对节奏感不够好的学生有时可让他用这种方法检查自己的演奏,对初学者有帮助,但我一般不主张太多用节拍机练的办法。

节奏感是内心的感觉,不应靠外在力量来代替。

 

钢琴音阶弹奏分类习法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发布:

2012-3-2911:

31  作者:

webmaster  来源:

本站原创

音阶弹奏含盖了钢琴演奏中的基本指法技巧,即顺指法、穿指法、跨指法和缩指法。

二十四个大小调音阶的弹奏练习,可以使学习者系统地掌握各种调性指法规律、熟悉键盘位置的距离感、掌握手指在键盘上跑动的把位感和指距感,它是钢琴学习中的基础功内容。

这就是由七个音组成的音阶(scale)。

因此音阶是按照音的高低顺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有相互关系的音。

这个七声音阶的每个音都有一定的名称,现在假定1(唱名Do)这个音是钢琴上小字组(即中央C下一组)中的C音,并把这个音阶的音在钢琴琴键上的位置画出,同时在下面注明各个音的名称,如下图:

从图可以看出,这个音阶有个特点:

就是第三音和第四音之音、第七音和第八音之间的距离都是半音,而其他相邻两音间的距离都是全音,具有这种特点的音阶,称为大音阶。

因为这个大音阶的主音是C音,所以就叫做C调大音阶。

上述大音阶的七个音,显然不是随意选定的,它们是按照一定关系组织起来的(这个问题在后面说明),它们以某一个音为中心(上例中是C音)组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就叫做调式(mode),由大音阶的七个音组成的调式,称为大调式(majormode)简称大调(major)。

调式体系中各个音的重要性是不同的。

有几个音特别重要,其余的比较不重要,现在来看看贺绿汀的之《游击队歌》的歌谱(它原为G大调,现为了说明方便,假定它是C大调):

 我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1、3、5这三个音(相当于c、e、g三个音)是比较稳定的,对曲调起支柱作用。

而2、4、6、7这四个音(相当于d、f、a、b四个间)是比较不稳定的,并直接间接地倾向于稳定音,几个稳定音中,又以1即c音)最为稳定。

我们再来看一首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前半曲谱:

谱中在稍作停顿的地方都用了属音5,第二小节的结尾用下中音6,就给人一种尚未结束,非唱下去不可的感觉,在乐段结束处用了主音1,就显得很圆满。

总的来说,调式体系各个音中,以主音最为重要,占主导地位。

属音和下属音的重要性仅次于主音,主音、属音、下属音这三个音称为稳定音,它们在乐曲中不但出现得较为频繁,而且往往起支柱作用,乐曲中常用它们开始,在乐句或乐段结尾也常用这些音,特别是整个乐曲结束时,一定要落到主音上,才显得圆满。

   分理二十四个大小调弹奏的具休指法特点,可以归纳为三大指法体系,即:

“音阶的通用指法”、“音阶中的黑键指法”和“音阶的专用指法”,下面分别叙述。

一、音阶的通用指法

   这种指法是指不同调性音阶弹奏的指法规律(指序一致)相同。

它们包括C大调、G大调、D大调、A大调、E大调、c小调、g小调、d小调、a小调和e小调十个调性(小调音阶弹奏和声小调形式,下同)。

这十个调性音阶的指法序列均为右手一二三一二三四五指、左手五四三二一三二一指。

以上指法为一个八度内的上行音阶指法,如果继续跑动两个以上的八度音阶,右手五指换用一指。

音阶指法参见《哈农》。

二、音阶中的黑键指法

   这种指法适用于六个调性音阶,即bD大调、bG大调、B大调及它们的关系小调bb小调、be小调、和#g小调。

尽管这六个调性音阶指法各不相同,但这六个调性音都包含五个黑键,而且弹奏黑键的指法是相同的,同时弹奏白键指法也都是用大拇指。

以上六个调性音阶的弹奏指法可参见《哈农》。

三、音阶的专用指法

   这类指法共有七种,分别属于八个不同调性音阶的弹奏。

在这七种指法中,F大调和f小调(同主音大小调)的指法相同,而其它六种指法分别属于bB大调、bE大调、bA大调、b小调、#C小调和#f小调六个调性音阶。

上述八个调性音阶弹奏指法可参见《哈农》。

在以上二十四个大小调音阶弹奏中,B大调与bC大调、#g小调与ba小调、bD大调与#C大调、bb小调与#a小调、bG大调与#F大调、be小调与#d小调均为等音调。

   此阶段的音阶练习可以发展为四个八度的双手同向弹奏,每拍均匀的四个音(十六分音符感觉),以每分钟90-100拍的音乐速度练习。

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考级中的音阶弹奏速度要求是:

五级为每分钟72拍、六级为每分钟84拍、七级为每分钟92拍,以上要求均为每拍弹奏四个音。

  优质音阶弹奏的规格标准是:

1、手臂松通、手型美观、指法严谨、运指规范、跑动平衡呈直线状态。

2、声音圆润饱满、有颗粒状、有弹性、音质优美、力度均衡。

3、音阶均匀连贯、流畅自如、有速度感、有节拍感,富有歌唱性。

 

少儿学钢琴应注意的几点要求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发布:

2012-3-3110:

33  作者:

webmaster  来源:

本站原创

 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孩很小就去学钢琴,学钢琴有什么技巧吗?

我们分成几个步骤来循序渐进对如何学钢琴这个问题进行解析:

从技巧上来讲,可以这样来说明如何学钢琴

第一先认识键盘的位置cdefgab每个音位置在哪里 

第二认识手指编号,左右手都由大拇指开始算12345指 

第三先在桌面上练习手指弯弯站好,每指动五次 

第四在琴键上试弹cdefg,这时有许多乐曲可以弹,如小蜜蜂,或圣诞铃声 

第五可以开始练习转指,已经可以弹些好听的曲子了 

第六各种伴奏法的学习

从心理上来讲,我们这样来说明如何学钢琴

首先学钢琴并不一定是越小越好,很多大师也是比较晚才学钢琴的

其次你必须要对如何学钢琴有兴趣,钢琴带给你的应该是快乐而不是逼着学琴的痛苦

孩子学钢琴应注意的几点要求

孩子学钢琴初学阶段的教学,是整个钢琴教学的第一步。

这个基础打得好不好,关系重大。

首先,钢琴教师应当先让孩子做识谱练习,了解音的基本知识,然后再进到坐姿、手型及初级阶段最基本的弹奏方法。

孩子学习识谱,应当要求严格。

如果要求不严格,将对孩子学钢琴产生严重不良后果。

对于识谱,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

例如可以在钢琴上弹出一个音,让孩子在五线谱上找出位置;或者让孩子把五线谱上的音符在钢琴上弹出来等。

其次,教师应当注意孩子弹琴的姿势。

身体保持放松,不紧张、不僵硬,这是正确弹奏的基础。

一般孩子学钢琴应该坐到凳子三分之一处,不能把琴凳坐满。

孩子个子小,脚踩不到地,要准备一个凳子放脚,保持身体平衡。

孩子学钢琴必须掌握正确手型。

否则,养成了不良手型习惯,以后要改正就相当困难。

手放松,呈半圆形,手指略为弯曲,这是孩子应当掌握的基本手型。

弹奏钢琴基本手型,这是几百年以来经验总结,具有科学性。

当然,孩子学钢琴达到一定程度,演奏不同乐曲需要不同音乐时,对手型的要求也可以有变化,那是以后的事了。

初学阶段,我们可以让孩子学习两种最基本的弹奏方法:

断奏和连奏。

断奏的动作要求:

让孩子手臂提起,自然落下,形成手抬起——落下——发生触键三个阶段,完成一个弹奏非连音过程。

除技术动作外,还要让孩子注意声音,不要敲击、挤压声音。

连奏,关键是力量的转移。

弹奏每一个音的时候,要使手臂放下的力量从一个手指转移到另一个手指上,感觉到音的连接。

通过对孩子断奏、连奏初步训练,可以结合教材中音乐性强、适合孩子的作品,加以巩固、提高。

此外,孩子学钢琴初级阶段,教师合理搭配教材也相当重要。

现在社会上流行很多谱子,教师应当选择一些不同类型教材,针对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把丰富、趣味性强、生动活泼的钢琴教材带进钢琴课,使孩子看到谱子、听到优美动听的声音就喜欢在钢琴上演奏。

总之,孩子学钢琴,是钢琴教学的基础部分,钢琴教师应当针对孩子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培养孩子初步的音乐理解能力,正确的演奏方法,为普及培养钢琴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钢琴演奏必杀技触键与声音的控制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发布:

2012-4-1711:

01  作者:

webmaster  来源:

本站原创

   音悦耳动听,就能把音乐大大提高,在钢琴演奏与教学中,无论你弹音阶、琶音、练习曲还是乐曲,其声音质量是需要特别下功夫的。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在钢琴艺术中,美妙悦耳的声音与手触键时使用力量的来源、力度的支配、触键的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从生理学角度把人的上肢划分为手、前臂、大臂、肘部、腰部等几个可以独立活动的部分,正确运用力量是学习钢琴基本技能的关键,力的运用是否合理,是否科学决定所弹作品的成败。

  手指、腕、臂的力量协调运动的发力之源来自腰部,换言之,腰部力量是钢琴弹奏的发力之源,"人之驱,腰为中",腰部在行走、端坐时起着平衡身体的作用,而发力时,则反映在大脑指挥下的力量储备,在钢琴演奏中,经常遇到乐谱所规定的力度记号,如f,ff,fff等。

这些记号的弹奏,虽然在不同作品中有不同的要求,但都是表现力的强烈程度,这些弹奏力度必然要腰部力量为发力点。

肖邦《革命练习曲》的最后结束句由两个f的一串下行音型直到3个f的4个和弦构成,气势有力,雄伟,特别是4个和弦,若不是靠腰部发力,仅靠手臂挥动无法达到作品所要求的爆发性音响。

贝多芬的奏鸣曲《黎明》第一乐章结束处,双手反向,十六分音符是两个f的强度到sf的特强和弦,不运用腰部发力是不行的。

在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双手八度上行和第二句双手交错的八度,也只有灵巧主动地运用腰部力量,才能表现出黄河那怒潮般的汹涌气魄。

故而腰部力量是钢琴演奏的发力之源。

  腰部力量不可能直接作用于琴键,腰部力量是通过对背部、双肩、双臂、手腕、手指的瞬间传送来完成弹奏的,这种力量传送的是否协调,是钢琴产生良好弹奏效果的关键。

值得指出的是,腰部力量的正确运用在两种弹奏中尤为明显,他们是,爆发性强奏,适中强奏。

1爆发性强奏。

这种力度在乐曲中常见,多用于八度,双八度,八度和弦,其他密集型和弦,特殊的"音块"等,它要求弹奏效果特别强劲、饱满、音色雄浑,腰部有直接的、明显的"动感"处于"提劲"状态,弹时要有效把握腰部力量对背、肩、臂、腕、指的瞬间传送和力度的支配与控制。

腰部力量高度集中,驱动爆发是它的发力特点。

2适中强奏。

这种力度强而不爆,音量也在爆发性强奏之下,腰部所强调、所感受的力感集中但不驱动爆发;腰部力量驱动内在力量的支持是它的特点,储望华改编的钢琴曲《二泉映月》第47-52小节,是全曲的高潮,其中的八度和弦旋律刚劲、舒展,只有巧妙把握并能将腰部力度在内在支持贯穿于弹奏之中,方能达到丰厚、饱满、坚实内在的力的效果,反之,只靠手臂、手腕"强迫"手指"压"键,所弹的必然生硬、死板,也极易使臂、腕、掌疲劳。

3弱奏。

爆发性强奏的发力特点是腰部驱动爆发,适中强奏的发力特点是腰部驱动内在力量的支持与瞬间传送。

而弱奏时腰部力量的传送最具特色,用二十字概括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