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人教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6689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8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人教版含答案.docx

《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人教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人教版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人教版含答案.docx

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人教版)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动物形态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节肢动物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外骨骼

B.猪肉涤虫身体背腹扁平,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C.家鸽的心脏和肺位于胸腔内,胃、肠等位于腹腔内

D.软体动物体表有坚硬的外壳,有蜕皮现象

2.下列动物的表现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A.草原上狼群集体围猎黄羊群B.麻雀成群飞向麦田觅食麦穗

C.雨后青蛙集体鸣叫求偶D.大马哈鱼集结成群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去产卵

3.如图是动物运动中各种动作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是()

A.完成图二所示的垫排球动作是由图一中②独立完成

B.图一所示的端茶杯动作为屈肘,①舒张、②收缩

C.图四中③和⑤共同围成②

D.完成图三所示的引体向上过程只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

4.下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五种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酵母菌,②是细菌,③是病毒,④是草履虫,⑤是真菌

B.⑤是自养生物,①②③④是异养生物

C.有细胞壁的是①②⑤,有成形细胞核的是①④⑤,无细胞膜的是③

D.有荚膜的是②,有叶绿体的是⑤,有伸缩泡的是④,①营腐生生活

5.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

B.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C.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

D.图中乙、丙、丁三者组成的食物链是:

丁→丙→乙

6.生物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索。

某社团同学选取了多种生物,对这些生物生殖和发育的有关知识进行了探索,请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中的M表示的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B.乙图所示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④

C.丙图中的a是形成受精卵的场所和给胎儿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

D.丁图所示的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7.水蜜桃味甜,毛桃为酸,将水蜜桃的接穗接到毛桃的砧木上,将来结出的果实成熟后,其味为(  )

A.酸甜各半B.甜C.酸D.苦涩

8.下列几项中对变异在生物学和实践上有重要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够使生物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B.所有的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

C.变异会产生新的生物类型,使生物不断进化

D.人们可以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变异选育新品种

9.下列有关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不正确是()

A.小红的A型血与小花的B型血是一对相对性状

B.生物细胞的细胞核中基因>DNA>染色体

C.含有性染色体X和y的受精卵将发育成男孩

D.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遗传病发病机会

10.按问题的具体性、明确性和可探究性的评价准则来分析,对下列问题你不认可的是(  )

A.鸟卵孵化时间的长短与其大小是否有关

B.为什么家蚕和蝗虫的发育过程都要经过几次蜕皮

C.蝌蚪发育成幼蛙(长出四肢)所需的时间与水温有关吗

D.月季扦插成活率与插条的哪些因素有关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综合题

11.感恩父母吧,他们是你人生中最牢靠的两块基石。

图甲表示人类的生殖过程,图乙表示子宫内的胎儿、脐带和胎盘三者之间的关系,图丙是某家族成员的遗传关系图谱。

请识图分析并作答:

(1)在生殖过程中,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B细胞是新生命的起点,胎儿通过图乙中[____]_____和③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3)图丙中4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中X染色体来自第一代中的_____(填序号)。

(4)若5、6都有酒窝,他们所生女儿B无酒窝。

自2016年1月1日起,我省全面实行“二孩”政策,B的父母积极响应,则其父母生育“二孩”为有酒窝男孩的概率为_____。

(5)若7、8是一对龙凤胎,他们属于_____(填“直系”或“旁系”)血亲。

12.如图为几种生物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动物A适于水中生活,其运动器官是_____;图中所示生物中身体和附肢都分节的动物是_____(填字母)。

(2)C适于空中飞行的特有的特征是_____(写出一点);动物D特有的生殖和发育方式是_____。

(3)图中所示动物中属于真正陆生脊椎动物是_____。

(4)F与E相比,它们在细胞结构上主要不同是F没有_____;酱油是利用霉菌发酵作用制成的,霉菌与E生殖方式相同都是靠_____繁殖后代。

三、实验探究题

13.在探究食品腐败原因的实验中,陈同学取三个相同的锥形瓶,各加入50毫升肉汤,高温煮沸后按下表进行处理:

甲瓶

乙瓶

丙瓶

瓶口

敞开

敞开

用消毒棉签塞住

温度

25℃

5℃

25℃

3天后观察

变质

不变质

不变质

(1)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肉汤煮沸,目的是_____。

(2)甲瓶与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_____对食品腐败速度的影响。

(3)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____)

A.肉汤里自然就会形成细菌

B.肉汤的腐败是由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

C.低温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4)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常常对人类有害,如造成食品腐败、引起疾病等,但也有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请列举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一个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资料分析题

14.陈同学在参观养鸡场活动中,发现鸡舍内总是亮着灯。

他对此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通过查阅资料发现鸡的产蛋率与温度、光照时间、光照强度、饲料的种类、私饲料的用量等有关,设计了如下实验:

组别

实验材料

舍内安装的灯泡(光照强度)

饲养条件

光照时间

产蛋率

A

大小长势相同的产蛋鸡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

10个3w,光线均匀

18小时/天

85%

B

10个4w,光线均匀

18小时/天

91%

C

10个4w,光线均匀

12小时/天

81%

(1)为保证实验结论的科学性,每组对照实验中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相同。

上表的饲养的条件中__________等都要相同。

(写一个即可)

(2)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鸡的产蛋率与__________等有关。

(3)陈同学进一步探究鸡卵(鸡蛋)的结构,他用放大境观察到卵壳表面有很多小的凹陷,再将鸡卵浸没在50℃左右的温水中,发现卵壳上有很多小气泡出现,该实验证明__________。

(4)陈同学实验后联想到:

与鸟一样,也通过产卵繁殖后代,卵表面有卵壳的另一个动物类群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节肢动物中的昆虫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而节肢动物蛛形纲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A错误;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有口无肛门,B正确;家鸽的身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等部分,没有胸腔和腹腔之分,C错误;软体动物体外大多披覆坚硬的贝壳而不是外骨骼,D错误。

【学科网考点定位】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名师点睛】只要熟练掌握了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即可解答本题。

2.A

【解析】

【分析】

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

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

【详解】

草原上狼群集体围猎黄羊群,表明具有明确的分工,因此属于社会行为,A符合题意;

麻雀成群飞向麦田觅食麦穗、雨后青蛙集体鸣叫求偶、大马哈鱼集结成群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去产卵,都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严格的等级,因此都不属于社会行为,B、C、D不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社会行为的特征。

3.B

【解析】

【分析】

(1)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可见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肉协调配合来完成的。

(2)图一中①肱三头肌,②肱二头肌。

图四中①关节囊,②关节腔,③关节头,④关节软骨,⑤关节窝,⑥关节面。

【详解】

图二所示的垫排球动作是伸肘,伸肘时,②肱二头肌舒张,①肱三头肌收缩,A错误;

图一所示的端茶杯动作为屈肘,②肱二头肌收缩,①肱三头肌舒张,B正确;

图四中③关节头和⑤关节窝共同围成⑥关节面,C错误;

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

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D错误。

【点睛】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4.A

【解析】

【分析】

(1)图中的①是酵母菌,②是细菌,③是病毒,④是草履虫,⑤是衣藻。

(2)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3)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4)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详解】

A.①单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有大液泡,是酵母菌细胞;②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细菌;③没有细胞结构,是病毒;④单细胞,没有细胞壁、没有叶绿体、没有液泡,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⑤细胞内有杯状的叶绿体,是单细胞植物衣藻,A错误。

B.⑤衣藻体内有叶绿体,能够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①酵母菌、②细菌、③病毒、④草履虫体内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属于异养;③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的细胞中;①酵母菌是腐生生活,B正确。

C.①酵母菌是真菌、②是细菌、⑤衣藻是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②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③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有成形细胞核的是①④⑤;③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没有细胞膜,正确。

D.②是细菌有荚膜,起到保护作用,⑤衣藻体内有叶绿体,能够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④草履虫体内有伸缩泡,①酵母菌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营腐生生活,D正确。

【点睛】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5.D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可以利用阳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以及土壤中的无机盐等制造有机物,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

因此,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各种动物直接或者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比如鹿以草为食,鹿又会被狼或者其他肉食动物捕食,鹿、狼等这些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消费者,各种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动物、植物的尸体并利用其中的有机物和能量,腐生性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蚯蚓、粪金龟子等腐食性动物也是分解者,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使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变为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

非生物因素则为生物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量。

【详解】

图中①为光合作用、②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③动物呼吸作用、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初级消费者、丁为次级消费者。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图中①吸收大气的二氧化碳,所以图中①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正确。

B.呼吸作用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图中③释放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所以图中③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正确。

C.将生物遗体和排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是分解者(腐生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所以,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正确。

D.乙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乙是植物,丙、丁属于动物.图中乙丙丁三者组成的食物链是:

乙→丙→丁,不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相互联系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

6.C

【解析】

【分析】

根据昆虫、两栖动物、鸟类和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以及植物的无性繁殖分析解答,涉及知识点多,需要灵活分析。

【详解】

A.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两栖动物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但无蜕皮现象。

因此,蝗虫、家蚕、青蛙的发育过程都是变态发育,图中M表示变态发育,A正确。

B.乙图所示鸟卵的结构中,①卵黄膜,②系带,③卵白,④胚盘,其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④胚盘,B正确。

C.丙图中的a子宫是胎儿发育的场所,不是形成受精卵的场所和给胎儿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C错误。

D.丁图所示的繁殖方式是嫁接,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D正确。

故选:

C。

【点睛】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7.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嫁接技术的应用,嫁接能保持接穗性状的稳定,思考答题。

【详解】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

因此将水蜜桃的接穗接到毛桃的砧木上,将来结出的果实成熟后,其味为水蜜桃的味甜,可见B符合题意。

【点睛】

熟练掌握嫁接技术的应用以及优点,既能解答问题,也能应用于我们实际的生产生活。

8.B

【解析】

【分析】

生物在繁衍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各种有利变异,这对于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地球上的环境是复杂多样的、不断变化的,生物如果不能产生变异,就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详解】

A.生物生存的环境是复杂多样的、不断变化的,变异能够使生物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A正确。

B.对生物自身来说,有的变异是有利于它的生存的,是有利变异,有的变异是不利于它的生存的是不利变异,如玉米的白化苗,B错误。

C.达尔文认为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

因此变异会产生新的生物类型,使生物不断进化,C正确。

D.生物的变异有时会出现对人类有益的变异,人们可以利用这些变异选育新品种,D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和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9.B

【解析】

【分析】

(1)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

(2)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

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3)生殖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4)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详解】

小红的A型血与小花的B型血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A正确;

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所以细胞核中基因、DNA、染色体的大小关系是染色体>DNA>基因,B错误;

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XY,因此,正常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Y,C正确;

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

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病,其危害十分显著。

因此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后代所生子女得遗传病的可能性,D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性状的概念和性状的遗传。

10.B

【解析】

【分析】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

【详解】

A.鸟卵的孵化时间与其大小有关,鸟卵越大孵化时间越长,鸟卵越小孵化时间越短,所以鸟卵孵化时间的长短与其大小是否有关?

是一个可探究的问题,A不符合题意。

B.家蚕和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幼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家蚕和蝗虫在发育过程都要经过几次蜕皮,这不是一个可探究的问题,B符合题意。

C.青蛙的发育受水温、水质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蝌蚪发育成幼蛙(长出四肢)所需的时间与水温有关吗?

是一个可探究的问题,C不符合题意。

D.月季扦插成活率与插条的温度、土质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月季扦插成活率与插条的哪些因素有关?

是一个可探究的问题,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1.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②胎盘237.5%旁系

【解析】

【分析】

(1)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2)图甲中A睾丸,B受精卵。

图乙中①子宫,②胎盘,③脐带。

(3)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新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5)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6)直系血亲是直接血缘关系,是指出生关系,包括生出自己的长辈(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更上的长辈)和自己生出来的晚辈(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更下的直接晚辈),如爷爷与孙子是直系血亲。

旁系血亲是指非直系血亲,而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

【详解】

(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2)人的新生命的起点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的B受精卵,受精卵经过分裂、生长、分化等,一步步发育成胎儿。

胎儿通过②胎盘和脐带从母体的血液中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

(3)(4)第二代4是男性,其体细胞内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中X染色体来自母亲2,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

若用E、e表示控制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基因,则孩子B(无酒窝)的基因组成为ee,其中一个e一定来自母亲5,一个e一定来自父亲6,因此父母亲(有酒窝)的基因组成为Ee,若5和6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有酒窝的概率为75%,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生男孩和生女孩的概率都是50%,因此其父母生育二孩为有酒窝男孩的概率为75%×50%=37.5%。

(5)自己与兄弟姐妹及其伯叔姑、姨舅之间就属旁系血亲。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指同源于祖(外祖)父母的旁系血亲。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指:

伯、叔、姑、舅、姨、侄子(女)、外甥、外甥女、堂兄弟姐妹、姑舅表兄弟姐妹、姨表兄弟姐妹等。

因此7和8是一对龙凤胎,他们属于旁系血亲。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

12.鳍B身体流线型或体表被覆羽毛胎生哺乳C和D成形的细胞核孢子

【解析】

【分析】

图中A是鱼类,B是蝗虫属于节肢动物,C是鸟类,D家兔属于哺乳动物,E青霉,F细菌,G病毒。

【详解】

(1)A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鳃和鳍,动物B蝗虫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足和触角均分节,属于节肢动物。

(2)C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有羽毛,这样可以减少空气阻力。

动物D家兔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C鸟类和D家兔的生长发育已经脱离水的限制,真正适应陆地生活。

(4)E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由大量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结构为:

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都能产生大量的孢子,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

而F细菌为单细胞生物,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F与E相比较,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是F没有有成形的细胞核。

酱油是利用霉菌的发酵作用制成的,霉菌与E青霉的生殖方式相同,都是孢子生殖。

【点睛】

掌握各种生物的结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3.杀死肉汤中原有的细菌真菌温度A酵母菌酿酒、制作馒头等

【解析】

【分析】

(1)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上的有机物,发育繁殖。

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

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

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2)对照实验:

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

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

(1)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肉汤高温煮沸,目的是高温灭菌,杀灭锥形瓶和肉汤中的细菌真菌,以免锥形瓶和肉汤中原有细菌真菌对实验的影响。

(2)“甲瓶与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温度,因此探究的问题是:

温度对食品腐败速度的影响。

(3)A.丙瓶用消毒牙签塞住瓶口3天后肉汤不变质,表明肉汤里不能自然就会形成细菌,错误。

B.甲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空气中的细菌能否进入肉汤,甲瓶敞开瓶口3天,空气中的细菌能进入肉汤,3天后肉汤变质;丙瓶用消毒牙签塞住瓶口空气中的细菌不能进入肉汤,3天后肉汤不变质,因此肉汤的腐败是由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正确。

C.甲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温度,甲瓶25℃3天后肉汤变质;乙瓶5℃3天后肉汤不变质,因此低温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正确。

所以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推测不合理的是肉汤里自然就会形成细菌,故选A。

(4)“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常常对人类有害,如造成食品腐败、引起疾病等,但也有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一个实例:

酵母菌酿酒、制作馒头(或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