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6692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docx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docx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3.领会文章深刻的内涵,理解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1.从语言、心理描写中感知人物形象。

 

2.增补课文情节,进行想像思维训练。

 

教学难点 

对童话主旨和借助夸张、想像反映生活的写法的理解。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在感知课文内容基础上,进行分角色朗读,激发阅读体验,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2.讨论法。

就情节发展、传神写法和课文主旨的解读设疑,更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组织课堂讨论、合作探究,深入品评童话故事。

 

 学习过程:

       一、预习 

   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查字典,给它们注音、解释,并学会运用。

 

   

(1)炫耀(xuàn):

本课指夸耀。

 

   

(2)称职(chèn):

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

称:

适合。

 

   (3)妥当:

稳妥适当。

 

   (4)愚蠢:

头脑迟钝、不灵活。

 

   (5)不可救药:

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

救药:

用药救活。

 

   (6)呈报(chéng):

报告(上级)。

 

   (7)华丽:

美丽而有光彩。

 

   (8)精致:

精巧细致。

 

   (9)陛下(bì):

对君主的尊称。

 

   (10)头衔:

指官衔、学衔等称号。

 

   (11)爵士(jué):

欧洲君主国最低的封号,不世袭,不在贵族之内。

 

   (12)骇人听闻(hài):

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骇:

惊吓。

 

   (13)随声附和(hè):

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

形容毫无主见、一味盲从。

 

   (14)滑稽(jī):

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这里是荒唐的意思。

 

   2.朗读课文,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1.理清故事情节,准备复述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作家。

出生于丹麦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

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

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160余篇。

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

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本文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而成,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2.关于童话

   本文的体裁是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

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自然界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三、课文朗读与分析 

   1.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1)分配角色 

   叙述旁白 皇帝 老大臣 骗子 诚实的官员 大家(骑士、典礼官、小孩子、爸爸、百姓) 

   

(2)自由朗读,熟悉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评价 

   2.探究质疑:

请按照“爱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讨论并归纳:

 

   第一段:

从开头到“皇上在更衣室里”。

 

   第二段:

从“有一天”到“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第三段:

从“第二天早上”到“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看见”。

 

第四段:

从“这样”到完。

 

  四、自主学习

1,复述“爱新装”部分。

 

   

(1)准备工作,弄清几个问题。

 

   ①课文怎么写皇帝爱新装的?

 

   讨论并归纳:

 

   从治装费用:

不惜倾其所有   

   从心思兴趣:

最爱炫耀新衣   爰新装 

   从换衣次数:

每一天每一点钟 

   ②写皇帝爱新装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

写皇帝爱穿着的癖好,突出他的昏庸无能、荒唐可笑,也写出皇帝上当受骗的缘由。

 

(2)准备工作,找出第一段中关键词语。

 

   讨论并归纳:

“为了”、“不惜”、“既不”、“也不”、“除非”、“炫耀”、“都”、“总”等词。

 

   (3)请二三位同学复述第一段“爱新装”,要求详细复述。

 

   (4)评价。

 

   2.复述“看新装”部分。

 

   

(1)准备工作,弄清几个问题。

 

   ①两个骗子用什么手段取得了皇帝的信任?

 

   讨论并归纳:

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

这就投了皇帝爱穿着的癖好。

骗子还说,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是最合皇帝心意的。

因为皇帝不仅喜欢穿得漂亮,不问国家大事,而且对他的臣下也极不信任的。

所以,这新装一举两得的功能,很快骗取了皇帝的信任。

 

②皇帝派了诚实的老大臣去看织布,老大臣看到了什么?

他为什么不敢说真话?

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

 

   讨论并归纳:

他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诚实的老大臣不敢说真话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

课文语句:

“难道我是愚蠢的吗?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

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

不成!

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 

   ③皇帝又派了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织布,这位诚实的官员看到了什么?

他为什么不敢说真话?

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

 

   讨论并归纳:

他什么东西也看不出来。

这位诚实的官员不敢说真话也是为了保住他的乌纱帽。

课文语句:

“我并不愚蠢呀!

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

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 

   ④皇帝在随员陪同下亲自来看织布,他看到了什么?

皇帝为什么也不敢说真话?

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

 

   讨论并归纳:

皇帝也“什么也没有看见”。

皇帝不敢说真话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

课文语句:

“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

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

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 

   ⑤皇帝亲自来看织布,那两位诚实的官员为什么要抢先介绍?

 

   讨论并归纳:

怕皇帝责怪他们欺骗皇上,以先人为主的方法,极口称赞骗子织的衣料之美,使皇帝相信他们的汇报是真的,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乌纱帽。

 

   ⑥跟着皇帝来的全体随员怎样评价骗子织的衣料?

他们提出了什么建议?

 

   讨论并归纳:

他们说:

“哎呀!

真是美极了!

”“这布是华丽的!

精致的!

无双的!

”他们建议皇帝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

 

   

(2)准备工作,找出第二段中关键的词语。

 

   (3)请同学复述第二段“看新装”,要简单复述。

 

   (4)评价。

 

 

 五、合作探究 

   1.复述“穿新装”一段。

 

   

(1)准备工作,弄清几个问题。

 

   ①两个骗子为什么要装模做样赶夜工?

 

   讨论并归纳:

因为他们要赶制新衣,让皇帝穿着参加游行大典。

 

   ②课文怎样写两个骗子献上新衣的?

 

   讨论并归纳:

用动作描写“各举起一只手”;用语言描写,用比喻夸新衣的优点。

 

   ③皇帝穿新衣时,明明没有穿东西,为什么要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

 

   讨论并归纳:

写皇帝穿衣时的丑态,来表现皇帝自欺欺人。

 

   ④大家为什么都称赞新衣?

 

   讨论并归纳:

写出他们的阿谀奉承,自欺欺人。

 

(2)准备工作,抓住关键词语。

 

   (3)请几个同学复述“穿新衣”。

 

   (4)评价。

 

   2.复述“展新衣”一段。

 

   

(1)准备工作,弄清几个问题。

 

   ①皇帝穿着“新装”开始游行,老百姓为什么不敢说真话?

 

   讨论并归纳:

怕招来杀身之祸或怕别人知道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

 

   ②小孩子为什么敢于说真话?

 

   讨论并归纳:

因为小孩子天真无邪,无私无畏。

 

   ③这场骗局是由一个小孩子说出真相,这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在这样一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世界里,作者让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声音”,讲出了谁也不敢说出的真相,使得“新装”顿时失去了神奇的作用。

这一笔,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

 

   ④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为什么有点儿发抖?

又为什么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3.探究质疑:

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课文中找出语句来分析。

 

   讨论并归纳:

 

   

(1)昏庸无能,骄奢淫逸。

从开头治装费用、心思兴趣、换衣次数三个方面写出爱穿着的癖好。

 

   

(2)愚蠢透顶。

从被两个骗子投其所好,上当受骗可以看出。

 

   (3)自欺欺人。

皇帝明明没有看到衣料,但怕别人说他不够资格当皇帝,便极口称赞骗子织的衣料,并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授予他们勋章。

穿新装的时候,明明什么也没穿,还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4)虚伪昏庸。

在参加游行大典时,他听到老百姓说了真话,十分恐慌。

但他仍然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来掩饰自己。

 

   4.探究质疑:

那些大臣们又是些什么样的人?

从课文中找出语句来分析。

 

   讨论并归纳:

大臣们都是些虚伪狡诈、自欺欺人的人。

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明明看不见衣料,却极力称赞布料的美,称赞皇帝的新装多么合身,多么好看,多么贵重。

 

   5.探究质疑:

这篇童话讽刺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

请归纳文章的中心意思。

 

   讨论并归纳:

这篇童话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无情鞭笞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

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要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5.探究质疑:

想象一下这个皇帝游行完毕回到皇宫会采取什么行明?

 

 

六、作业:

作家对故事结局的描写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留给读者很大的想像和思考的空间。

愚蠢的皇帝在游行大典完毕后回到宫里,他会怎么办呢?

是处死那说真话的小孩,还是从此悔过自新,把精力放到料理朝政上去呢?

请展开想像的翅膀,学习安徒生夸张讽刺的笔法,为童话故事写一个别致的续篇。

 

七、教学后记:

《皇帝的新装》是一篇享誉世界的童话佳作。

安徒生以他天才的想像,把皇帝、大臣本质的“丑”在并不存在的新装的“美”的比照中,展示得淋漓尽致。

读过之后的笑声,恰是对以皇帝为首的一伙丑类的讽刺。

 

八、教学反思:

 

 皇帝对新装的痴迷(引子)→骗子投饵诱皇帝上钩(开端)→两大臣和皇帝去看新装(发展)→皇帝穿新装参加游行大典(高潮)→新衣真面目被揭穿,皇帝及其官员丑态毕露(结局),符合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因素建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