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门诗文品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6733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门诗文品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门诗文品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门诗文品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门诗文品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门诗文品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山门诗文品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山门诗文品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山门诗文品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山门诗文品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门诗文品读.docx

《山门诗文品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门诗文品读.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门诗文品读.docx

山门诗文品读

山门诗文品读

摘引自张贤南《宁国古诗文品读》

题山门

唐•罗隐

灵岩一窍何年凿,混沌初开有此门。

采药仙人何处去,山中不改旧乾坤。

  山门是指位于宁国市区北三十里的山门洞,古时为重要风景区。

作者罗隐,本名横,字昭谏,号江东,浙江富阳人,晚唐文学家、诗人。

因举进士十余次而不中,故改名罗隐。

他的代表作《牡丹花》中的诗句:

“任是无情亦动人”为《红楼梦》所引用。

罗隐在宁国写下多首诗,《题山门》是其中之一。

  山门洞是宁国的一大景观,也是天下的一大奇观。

山门洞是一个山洞,但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山洞,是一个象城门一样的门洞,洞内群山环抱,中藏梵宇、清溪、良田、修竹、古木、奇石,是一处犹如桃花源式的天地。

山门洞是一个山门,但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山门,它是门的两侧山体相连的山门。

作为门,它又是如此的宽广,“门高百尺宽九丈”,“五丈之旗纵横任出入,高车驷马可以方轨而齐驱。

”(周赟《山门之奇天下无歌》)

  本诗是诗人罗隐在游览山门洞时写下的,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歌颂山门洞奇景最早的一首诗。

诗的第一句就以讯问的口气来写灵岩山这么大的一个门洞到底是哪一年凿出来的。

作者虽然这么问,其实他也知道,这么大的门洞绝非人力所能为的。

所以诗的第二句作了自我解答:

天地刚刚形成的时候就有了这个门洞。

“混沌初开”是指传说中的天地还没有形成之前,宇宙是一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混沌”状态,经盘古开天地,才形成“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的世界。

第三句诗人又问:

“采药仙人”到哪里去了?

“采药仙人”的故事古时就有很多传说,说法也不一。

凡是自然景色奇特的地方都有仙人采药的传说,山门洞自然也不例外。

但山门洞还真的有一位如仙的人物在这里隐居,他就是晋代名士瞿硎先生,后人称之为瞿仙。

所以,诗人所说的“采药仙人”也可以说是指瞿硎先生。

采药仙人虽不知到哪里去了,但山门洞和它周围的景色依然是那样的迷人而没有丝毫的改变。

全诗充满着诗人对山门洞奇景的无限眷恋和遐想。

题山门寄圣俞

宋•张献民

无路可通文脊隈,山腰大辟门崔嵬。

若非天地功破裂,定是鬼神力凿开。

混混旁撑苍壁立,空空直贯清风来。

柢应便彻仙源去,愿蹑飞云到玉台。

  这首诗是时任宣城县主簿的张献民游览了宁国山门洞后写给梅尧臣的,“圣俞”是梅尧臣的字。

诗一共六首,这是其中一首。

张献民是安徽和县人,宋皇祐五年(1053)举进士。

  诗的一、二两句是说因为没有道路通往文脊山这样的名胜,于是山腰就开辟了一个高大宽广的石门。

这里作者不是把山门洞看成是自然形成的,是因为通往文脊山无路才开凿成的。

然而在当时人力是无法开凿出这么大的一个门洞,所以诗的三、四两句紧接着写道,如果不是天地的功夫让它贯通,也一定是鬼神的力量把它凿开。

诗的五、六两句写作者自己站在山门洞口的感受。

山门的两侧支撑着苍郁的石壁,博大浑厚;山门的中间穿越着徐徐的清风,拂面沁心。

“混混”作“浑浑”解,浑厚博大的貌状。

山门洞胜景勾起作者无限的遐想,在诗的最后两句里,作者认为,从这里起便可通向人人向往的那神仙居住的地方,他愿意踏着飞云直到天帝的玉台。

句中的“柢”在此处作起点解。

“彻”作“通达”解。

“蹑”作“踩”、“踏”解。

作者赞美山门洞,向往山门洞,留恋山门洞,他把自己的感受写成诗送给山门洞的家乡人梅尧臣,让梅尧臣也来享受山门洞的景观,感受山门洞的魅力。

和张簿宁国山门六题(之一)

宋•梅尧臣

山门

青山中穴为大门,下通轨辙高莫论。

飞云出纳不计限,双峙平削无刀痕。

入门复见田园美,田外峰峦迥抱尊。

栖灵畜怪不可诘,夔魈往往来守阍。

  梅尧臣,字圣俞,安徽宣城人,皇祐三年(1051)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北宋著名诗人,其诗雅淡古拙,重视作品的现实意义,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

此前,宣城县主簿张献民曾题山门洞的六首诗赠与他,本诗是他仿照张献民诗的题材和体裁所做的诗,称之为“和”诗。

《山门》是六诗之一。

  诗的前半部分直插主题,点出了山门洞高广的雄姿。

在一座青山中间,有一个洞穴作为大门,它的下面可以通车马旌旆,其高广程度不言而喻了。

飞云飘进飘出也经历了多少次数,已经无法计算了。

两边山头平整的如刀削一般,但又找不到刀削的痕迹。

句中的“出纳”指进进出出,“计限”指“计算的期限”。

五、六两句由洞外写入洞内。

洞内又见到了美丽的田园风光,而田园被周围的峰峦远远地环抱着象一个酒樽。

“樽”是古代的一种酒器,形状有园形或方形,作者用酒樽来形容其地形地貌是很形象的。

清初文人施闰章称其周围的“山为郛廓”,汪作霖称其周围“奇峰千尺,支架如环。

”等等都是表达同样的含义。

既然门洞是天然形成的,门内又是象酒尊一样的奇特,那么这里栖灵畜怪也就不须争辩了,守门的也自然是夔魈这类怪物了,诗的最后两句是作者具有丰富想象力的表现。

句中的“夔”和“魈”是指古代传说中的山中怪物,形状如龙和兽,“阍”即“门”。

  梅尧臣对山门洞胜景的奇异是赞叹有加,流连忘返,他游览了山门洞和其它五洞,写下六首诗,其余五首这里不作赏析。

次韵游山门寺望文脊山

宋•王安石

宣城百山间,文脊尤其峰。

拔出飞鸟上,画图难为容。

闻昔有幽人,扪萝追赤松。

遗形此古室,孤坐鹿裘重。

人去邈不返,洞壑空藏龙。

侧行苍崖烟,俯仰求灵踪。

游者如可得,甘弃万户封。

安能久尘土,倾倒相迎逢。

  这首诗是王安石与好友梅尧臣、吴季野到山门洞游览后所写。

三人都写了诗,吴季野写了《游山门寺望文脊山》,梅尧臣和吴季野的诗写下了《次韵和吴季野游山门寺望文脊山》,王安石和吴季野的诗写下了本诗。

宁国县志记载该诗为吴季野所写,但王安石文集收录了该诗。

本诗录自《王安石文集》。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

江西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

宋庆历二年(1042)进士。

宋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搞变法,新法遭阻,熙宁十年(1077)辞官,居江宁,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

王安石笔力矫健,跌宕生姿,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歌也卓荦不凡,诗歌中许多名句为后人所传诵,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等等。

  诗的前四句推出文脊峰雄伟而又奇异的面容。

在宣城郡星罗棋布的山峰中间,有一座奇峰叫文脊,它挺拔而出在飞鸟之上,画图都很难刻画出它出众的容颜。

作者在描述文脊峰时,没有用过多的诗句和详细具体的词语,而只用“拔出飞鸟上”来形容它的高,用“画图难为容”来形容它的奇。

他把文脊峰高在何处,奇在哪里的具体内容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

而剩下的十二句全用来追思曾隐逸在文脊山下的晋代名士瞿硎先生。

诗说:

听说过去这里有位隐逸的人,手持薜萝追随着高大的赤松。

他居住在这古老的岩洞里,披着鹿皮做的衣服独自孤立端坐其中,如今他已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不可能再回来,曾经藏龙卧虎的洞穴空空如也。

诗中的“幽人”指的是隐士,“重”指端重。

我们在这苍翠的山崖上穿云拨雾,俯察仰观寻求他的灵踪,游览的人如果能够得到,我甘愿放弃万户的封地。

瞿硎如能稳久地住在人世间,我倾心折服地迎逢这位逸士。

诗中的“尘土”指人世间。

  作者在诗中用了四分之一的篇幅写景,而用了四分之三的篇幅写人。

他赞美瞿硎先生的忠贞和气节,愿与瞿硎先生为伴。

王安石作为政治家、思想家、诗人,往往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他的政治理念和哲学理念。

他的《登飞来峰》诗“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呜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没有写景,倒道出了一个登高才能望远的哲学道理。

他的《梅花》诗不写梅花如何好看,而写梅花处在一个严寒又孤立的环境中暗暗散发着清香,他仰慕的不只是梅花的艳姿,而是梅花倔强的风骨。

同样,在这首诗中主要阐明学习瞿硎忠于君王,忠于社稷的政治理念。

雪后望文脊诸峰哦韦苏州“门对寒流雪满山”之句得两诗

宋•姚辟

雪压寒林春未回,晚山犹带玉崔嵬。

谁将旧日韦郎句,貌取郭熙平远来。

新年袅袅娉娉雪,犹在重重叠叠山。

莫作故时峰岭看,玉京今不是人间。

  姚辟,字子张,江苏金坛人。

宋皇祐元年(1049)进士,授陈州项城令。

宋治平三年(1066),预修《太常因革礼》。

四年,授屯田员外郎、应天府教授。

宋熙宁三年(1070)知扶沟县。

有诗六百余首,在宁国山门洞留下了六首诗。

本诗是他雪后站在灵岩上远望文脊山诸峰雪景时吟诵的两首诗。

吟诵之前,他低声地唱着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句“门对寒流雪满山”。

诗录自《宁国县志》。

  两首诗都是写文脊山的雪景。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前两句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写雪景,后两句又将景色升华,达到更高的境界。

第一首诗的前两句写作者在寒冷的雪天站在灵岩上,远望文脊山诸峰。

大雪压着寒风中的树林,温暖的春天显然尚未回来,傍晚的山峰犹如佩戴着一块巨大的白玉。

句中的“春未回”和“晚山”点出作者望文脊峰雪景的时间是在冬天的傍晚。

“崔嵬”形容高大。

此时此景,作者感觉到与韦应物的“门对寒流雪满山”诗句多么相像与吻合。

“门对寒流雪满山”之句来自韦应物《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诗。

诗说:

“九日驱驰一日休,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入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诗写韦应物休假日访友而不遇,看到友人门对满山雪,不禁想起友人之所以写诗的思路如此的清澈而沁人心骨,原来是他居住的环境是如此的清冷幽静而洁白。

所以,作者在这首诗的后两句借用韦应物的诗句和郭熙的国画,采用问讯的口吻来写,问是谁将旧日韦郎的诗句变成郭熙的自近山看远山的一幅画图来!

这两句妙就妙在用名家的诗画来突显文脊山雪景的奇特,使读者能产生无限的遐想。

郭熙是北宋著名山水画家和绘画理论家,他在《林泉高致》一书中提出了绘画“三远”说,即“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诗中的韦郎、韦苏州均指韦应物,韦应物曾任过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第二首诗的前两句也是直接写山与雪。

句中的“新年”二字点出了作者观看雪景的时间是新年已到春未回的时节。

“袅袅娉娉”是采用拟人手法将雪看成一个婀娜娉婷的少女,“重重叠叠”同样把群山看成一位健壮笃实的小伙,整个景色犹如小伙背着少女在大地上奔跑,跑向那遥远的九天。

所以后两句作者告诉读者,不要把文脊山看成是过去一般的峰岭,这里的绝胜境界已经不是人间,而是天上的仙境。

句中的“玉京”是道家传说中元始天尊住的玉京山,山在天中心之上,山上宫殿都用金、玉装饰。

所以“玉京”也称天外仙境。

(责编:

石泽凤)

 

过宁国县

宋•杨万里

薄日烘云未作霞,好峰怯冷着轻纱。

绝怜山色能随我,政用花时不在家。

骑吏那愁千里远,牡丹各插一枝斜。

细看文脊空多肉,不似青阳看九华。

  这是杨万里到达宁国县城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的一、二两句写当时的天气。

因为是暮春,宁国多云的天气较常见,早晨的雾气也常降临。

句中的“薄日”指微弱的太阳光。

“轻纱”比喻围绕山峦的雾气。

这两句的大意是:

微弱的阳光烘托着白云,但未能形成美丽的彩霞,苍翠的山峰似乎因为怕冷而披上了轻曼的纱巾。

  三、四两句写作者自己。

句中的“绝怜”是“极其喜爱”的意思,“随”即“伴随”,“政”通“正”。

这两句的大意是:

作者非常喜爱的山色能时时伴随着他,而正是用花的时候自己又不在家。

这两句既表现出作者对宁国山川的喜爱,又表现出对自己家乡的思念。

五、六两句更进一步阐明了上述的情感。

“骑吏”是出行时随侍左右的骑马的吏员,这里指杨万里一行。

这两句的大意是:

哪怕自己离家乡还有千里之遥,也要在衣服或帽子上插上一枝牡丹花。

牡丹是花中之王,宁国牡丹在历史上还是非常有名气的,作者未插其它花而选用牡丹,表明作者喜爱宁国牡丹。

  诗的最后两句又把宁国的文脊山与青阳的九华山作了比较。

“细看”两字说明作者到过文脊山,但从他的诗集看,没有发现他在文脊山留下的诗。

为什么他在文脊山没有写诗,我们再从他对文脊山的评价“空多肉”来了解。

“空多肉”如何解释?

我们不仿参考一下杜甫的诗句:

“始知神龙别有种,不比凡马空多肉。

”(《李鄠县丈人胡马行》)。

杜甫的诗句意思很明了,是说“神龙”这种马不是一般的品种,不像平常的马那样空多肉。

显然这里的“空多肉”是指“很一般”的意思。

我认为杨万里既然用了“空多肉”这个词,也一定知道杜甫的这首诗和诗中“空多肉”的含义。

所以最后两句的大意是:

作者仔细看了文脊山的景色,觉得还是属于一般,不像在青阳看到的九华山那样壮观。

  全诗既肯定了宁国山川花木的秀丽,又客观地评价了文脊山的景点,体现了诗人的现实主义精神。

  

题文脊山次壁间韵

宋•华岳

百峰攒碧板桥西,眼力增明步武迟。

红映竹篱花笑客,翠翻云幕雨催诗。

蕡还下第吾何愧,广不封侯子未思。

凡物不齐皆有谓,到头忠义是男儿。

  华岳,字子西,号翠微,安徽贵池人,宋嘉定十年(1217)中武状元。

《宋史》称他“轻财好侠”,是宁宗开禧、嘉定间著名的爱国志士,也是一名颇有才气的诗人。

他到宁国文脊山游玩,看到岩壁上有题诗,便和其诗而作《题文脊山次壁间韵》。

诗录自《宁国县志》。

  诗的开头两句写作者在前往文脊山路途中的一座木板桥旁边向西远望文脊诸峰,只见“百峰攒碧”,青翠欲滴,一片葱绿映入眼帘。

“眼力增明”是说作者眺望远景的眼力还是非常明朗的,“步武迟”是说步履已经迟缓了。

句中的“攒”是“集聚”的意思。

“步武”即“步履”,古代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

这两句诗点出了作者到宁国文脊山时已经上了一定的年纪,没有年轻时叱咤风云的那种将帅风度了。

  三、四两句承接着上两句写文脊山的优美风景。

盛开的红花映着竹篱似乎在笑迎着来自远方的客人,苍翠的峰峦在云雾的翻腾中更具空濛的山色,落下的雨滴像是催促诗人快写诗。

这一句中的“翻”字,形象地勾勒出文脊山云雾快速变化的宏伟气势。

“雨催诗”是用“雨”这种大自然的特殊语言来敲开诗人的心扉。

唐诗人杜甫就写过“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这样的佳句。

宋诗人苏东坡也有诗云:

“急雨岂无意,催诗走群龙。

”看来“雨催诗”是诗人们的共同感受。

  五、六两句从写景转入写人。

作者共写了两个人。

一个是唐朝人刘蕡。

刘蕡于太和二年(828)参加科举会试,凭他的才华和文章应排在其他进士之前,但由于他在试卷中痛阵宦官专权的弊害,考官阅卷后即叹服又畏惧,不敢录取他为进士,结果下第。

另一人是汉朝武将李广。

李广戎马一生,带兵北拒匈奴,屡建奇功,人称飞将军,但始终未能得到封侯。

句中的“蕡”即刘蕡,“广”即李广。

这两句的意思是:

刘蕡这样有才的人都没有被录取,我还有什么可惭愧的?

李广保家卫国,战功卓著,却不能封侯,他从来也不去想这件事。

作者之所以在诗中举出上述两人,是因他们有相同的遭遇。

作者虽考取了武状元,一心报国,但仕途坎坷。

他侠义轻财,为人正直,因上书皇上得罪了当朝丞相韩侂胄,被打入大狱。

出狱后不久,又得罪丞相史弥远,最后被扙死于东市。

刘蕡和李广是他心目中的英雄男儿,他也与他们一样,只为国家社稷考虑,不为自己个人利益着想。

  诗的最后两句对全诗作出了总结。

意思是说:

凡是遇事总有不公正、不平等的时候,但最后还是都有公论的,这个公论便是百姓的评价、社会的舆论和历史的评判。

到头来,赤胆忠心为国家,匡扶正义为百姓的人才是真正的男儿。

这是作者一生的信仰,为此他付出了自己的毕生,直至生命。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