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5686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doc

《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doc

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

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

一、无人机飞行高度和总航程是影响飞行安全的重要指标,技术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1、设计飞行高度应高于摄区和航路上最高点100m以上;

2、设计航线总航程应小于无人机能到达的最远航程。

二、实地采集信息

工作人员需对摄区或摄区周围进行实地踏勘,采集地形地貌、地表植被以及周边的机场、重要设施、城镇布局、道路交通、人口密度等信息,为起降场地的选取、航线规划、应急预案制订等提供资料。

三、起降场地坐标

实地踏勘时,应携带手持或车载GPS设备,记录起降场地和重要目标的坐标位置,结合已有的地图或影像资料,计算起降场地的高程,确定相对于起降场地的航摄飞行高度。

四、场地选取:

1、常规航摄作业

根据无人机的起降方式,寻找并选取适合的起降场地,非应急性质的航摄作业,起降场地应满足以下要求:

a)距离军用、商用机场须在10km以上;

b)起降场地相对平坦、通视良好;

c)远离人口密集区,半径200m范围内不能有高压线、高大建筑物、重要设施等;

d)起降场地地面应无明显凸起的岩石块、土坎、树桩,也无水塘、大沟渠等;

e)附近应无正在使用的雷达站、微波中继、无限通信等干扰源,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应测试信号的频率和强度,如对系统设备有干扰,须改变起降场地;

f)无人机采用滑跑起飞、滑行降落的,滑跑路面条件应满足其性能指标要求。

2、应急航摄作业

灾害调查与监测等应急性质的航摄作业,在保证飞行安全的前提下,起降场地要求可适当放宽。

五、飞行检查与操控

(一)飞行前检查

每次飞行前,须仔细检查设备的状态是否正常。

检查工作应按照检查内容逐项进行,对直接影响飞行安全的无人机的动力系统、电气系统、执行机构以及航路点数据等应重点检查。

每项内容须两名操作员同时检查或交叉检查。

1、设备使用记录

记录使用设备的型号和编号(见表1),用于设备使用时间的统计、故障的查找和分析。

表1设备使用记录表

名称

飞行平台

发动机

飞控

任务设备

监控站

遥控器

弹射架

降落伞

型号

编号

2、地面监控站设备检查

检查地面监控站设备并记录检查结果(见表2),存在问题的应注明。

表2地面监控站设备检查项目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线缆与接口

检查线缆无破损,接插件无水、霜、尘、锈、针、孔无变形、无短路

监控站主机

放置应稳固,接插件连接牢固

监控站天线

数据传输天线应完好,架设稳固,接插件连接牢固

监控站电源

正负极连接正确,记录电压数值

3、任务设备检查

检查任务设备并记录检查结果(见表3),存在问题的须注明。

此处任务设备为单反数码相机,其他类别任务设备的检查项目和检查内容参照执行,表中未列项目应根据需要按照任务设备使用说明进行检查。

表3任务设备检查项目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镜头

镜头焦距须与技术设计要求相同,镜头应洁净,记录镜头编号

对焦

设置为手动对焦,对焦点为无穷远

快门速度

根据天气条件和机体振动情况正确设置,宜采用快门优先或手动设置

光圈大小

根据天气正确设置,F值不应小于5.6

拍摄控制

应选择单张拍摄模式

感光度

根据天气条件正确设置

影像品质

影像品质设置正确,宜选择优

影像风格

影像风格选择正确,包括锐度、反差、饱和度、白平衡等

日期和时间

相机设置的日期、时间应正确

试拍

连接电池和存储设备,对远处目标试拍数张,检查影像是否正常

电量

检查电机电量是否充足

清空存储设备

相机装入机舱前,应清空存储设备

4、飞行平台检查

检查无人机飞行平台并记录检查结果(见表4),存在问题的须注明。

此处飞行平台指正常布局、机翼和尾翼可拆卸的固定翼无人机,其他气动布局的无人机飞行平台检查项目和检查内容参照执行。

表4无人机飞行平台检查项目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机体外观

应逐一检查机身、机翼、副翼、尾翼等有无损伤,修复过的地方应重点检查

连接机构

机翼、尾翼与机身连接件的强度、限位应正常,连接结构部分无损伤

执行机构

应逐一检查舵机、连杆、舵角、固定螺丝等有无损伤、松动和变形

螺旋桨

应无损伤,紧固螺栓须拧紧,整流罩安装牢固

发动机

零件应齐全,与机身连接应牢固,注明最近一次维护的时间

机内线路

线路应完好、无老化,各接插件连接牢固,线路布设整齐、无缠绕

机载天线

接收机、GPS、飞控等机载设备的天线安装应稳固,接插件连接牢固

空速管

安装应牢固,胶管无破损、无老化,连接处应密闭

飞控及飞控舱

各接插件连接牢固,线路布设整齐无缠绕,减震机构完好,飞控与机身无硬性接触

相机及相机舱

快门接插件连接牢固,线路布设整齐无缠绕,减震机构完好,相机与机身无硬性接触

降落伞

应无损伤,主伞、引导伞叠放正确,伞带结实、无老化

伞舱

舱盖能正常弹起,伞舱四周光滑,伞带与机身连接牢固

油箱

无漏油现象,油箱与机体连接应稳固,记录油量

油路

油管应无破损、无挤压、无折弯,油滤干净,注明最近一次油滤清洗时间

起落架

外形应完好,与机身连接牢固,机轮旋转正常

飞行器总体

重心位置应正确,向上提伞带使无人机离地,模拟伞降,无人机落地姿态应正确

5、燃油和电池检查

检查燃油和机载电池(见表5)。

表5燃油、电池检查项目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燃油

确认汽油、机油的标号及混合比符合要求、汽油应无杂质

机载电源

机载电池(包括点火电池、接收机电池、飞控电池、舵机电池等)装入无人机之前,记录电池的编码、电量,确认电池已充满,电池与机身之间应固定连接,电源接插件连接应牢固

遥控器电源

记录电池的编号、电量,确认电池已充满

6、弹射架检查

采用弹射起飞为发射方式的无人机系统,应检查弹射架(见表6)。

此处弹射架特指使用轨道滑车、橡皮筋的弹射机构。

表6弹射架检查项目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稳固性

支架在地面的固定方式应因地制宜,有稳固措施,用手晃动测试其稳固性

倾斜性

前后清晰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左右应保持水平

完好性

每节滑轨应紧固连接,托架和滑车应完好

润滑性

前后推动滑车进行测试,应顺滑;必要时应涂抹润滑油

牵引绳

与滑车连接应牢固,应完好、无老化

橡皮筋

应完好、无老化、注明已使用时间

弹射力

根据海拔高度、发动机动力,确定弹射力时候满足要求,必要时测试拉力

锁定机构

用手晃动无人机机体,测试锁定状态是否正常

解锁机构

应完好,向前推动滑车,检查解锁机构工作是否正常

7、设备通电检查

打开地面监控站、遥控器以及所有机载设备的电源,运行地面站监控软件,检查设计数据,向机载飞控系统发送设计数据并检查上传数据的正确性,检查地面监控站、机载设备的工作状态,检查飞控系统的设置参数(见表7)。

表7通电检查项目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监控站设备

地面监控站设备运行应正常

设计数据

检查设计数据是否正确,包括调取的底图、航路点数据是否符合航摄区域,整个飞行航线是否闭合,个航路点相对起飞点的飞行高度,单架次航线总长度,航路点(重点是起降点)的制式航线,曝光模式(定点、定时、等距)、曝光控制数据的设置

数据传输系统

地面监控站至机载飞行控制系统的数据传输、指令发送正常

信号干扰情况

舵机及其他机载设备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有无被干扰想象

遥控器

记录遥控器的频率;所有发射通道设置正确;遥控通道控制正常,各舵面响应(方向、量)正确;遥控开伞响应正常;遥控器的控制距离正常;遥控(RC)和自主飞行(UAV)控制切换正常

飞控系统

检查PID参数、GPS定位、卫星失锁后的保护装置;检查机体静态情况下的陀螺零点;转动飞机(航向、横滚、俯仰),观察陀螺、加速度计数据的变化;检查高度、空速、转速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启用应急开伞功能,应急开伞高度应大于100m

数据发送与回传

将设计数据从监控站上传到机载飞控系统,并回传,检查上传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上传目标航路点,回传显示正确;上传航路点的制式航线,回传显示正确

控制指令响应

发送开伞指令,开伞机构响应正常;发送相机拍摄指令,相机响应正常;放送高度置零指令,高度数据显示正确

8、发动机启动后检查

启动发动机,检查无人机和机载设备着车后的工作状态(表8)。

表8发动机启动后检查项目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飞控系统

在整个转速范围内,飞控各项传感器数据跳动在正常范围内

发动机响应

大、小油门以及风门响应线性度正常;发动机工作状态正常,无异常抖动

发动机风门

发动机风门最大值、最小值、停车位置设置正确

转速

转速显示正确;用测速表测最大转速并记录,最大转速应与标称值相符

舵面中立

各舵面中立位置正确,否则用遥控器调整

发动机动力

发动机动力随着海拔高度、使用时间而变化,根据需要进行拉力测试

停车控制

监控站停车控制正常;遥控器停车控制正常

9、附设设备检查

根据系统配置,对相关的附设设备进行检查。

检查项目按照其组成、配置、技术指标进行设置。

10、关联性检查

设备检查时,任何一项内容发现问题并调整正常后,要对与其相关内容进行追溯性检查。

(二)飞行操控

1、起飞阶段操控

起飞阶段操控应注意事项:

a)起飞前,根据地形、风向决定起飞航线,无人机须迎风起飞;

b)飞行操作员须询问机务、监控、地勤等岗位操作员能否起飞,在得到肯定答复后,方能操控无人机起飞;

c)机务、监控操作员应同时记录起飞时间;

d)监控操作员应每隔5~10s想飞行操作员通报飞行高度、速度等数据。

2、飞行模式切换

遥控模式何时切换到自主飞行模式,由监控操作员向飞行操作员下达指令。

3、视距内飞行操控

视距内飞行操控应注意事项:

a)在自主飞行模式下,无人机应在视距范围内按照预先设置的检查航线(或制式航线)飞行2~5min,以观察无人机及机载设备的工作状态;

b)飞行操作员须手持遥控器,密切观察无人机的工作状态,做好应急干预的准备;

c)监控操作员应密切监视无人机是否按照预设的航线和高度飞行,观察飞行姿态、传感器数据是否正常;

d)监控操作员在判断无人机及机载设备工作正常情况下,还应用过口语或手语询问飞行、机务、地勤等岗位操作员,在得到肯定答复后,方能引导无人机飞往航摄作业区。

4、视距外飞行操控

视距外飞行阶段操控应注意事项:

a)视距外飞行阶段,监控操作员须密切监视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发动机转速、机载电源电压、飞行姿态等,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发送指令进行干预;

b)其他岗位操作员须密切监视地面设备的公安做状态,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报监控操作员并采取措施。

5、降落阶段操控

降落阶段操控应注意事项:

a)无人机完成预定任务返航时,监控操作员须及时通知其他岗位操作人员,做好降落前的准备工作;

b)机务、地勤操作员应协助判断风向、风速,并随时提醒遥控飞行操作员;

c)自主飞行何时切换到遥控飞行,由监控操作员向飞行操作员下达指令;

d)在遥控飞行模式下,监控操作员根据具体情况,每隔数秒向飞行操作员通报飞行高度;

e)无人机落地后,机务、监控两名操作员应同时记录降落时间。

(三)飞行后检查

1、飞行平台检查

对无人机飞行平台进行飞行后检查并记录(见表9),如果无人机以非正常姿态着陆并导致无人机损伤时,应优先检查受损部位。

表9飞行平台检查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动力装置

检查发动机有无损伤,排气管、化油器中有无泥土等污物;检查螺旋桨有无损伤,与机体连接处有无松动

机体

检查机身、机翼、副翼、尾翼等有无损伤,重点检查起落架与机身连接部位

连接机构

检查机翼、副翼、尾翼与机身连接机构有无损伤

执行机构

检查舵机、连杆、舵角等执行机构有无损伤

降落伞

采用伞降时,检查降落伞有无损伤,伞带与机身连接处有无损伤

供油系统

检查油箱是否漏油;检查油路有无损伤和漏油

2、油量、电量检查

检查所剩的油量、电量(见表10),评估当时天气条件和地形地貌情况下油量和电量的消耗情况,为后续飞行提供参考数据。

表10油量、电量检查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油量

检查剩余油量,计算每小时的油耗

电量

检查点火电池、飞控电池、舵机电池、任务设备电池的剩余电量,计算每小时的电量消耗

3、机载设备检查

检查机载设备并记录(见表11)。

表11机载设备检查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机载天线

检查接收机、GPS、数传等机载设备的天线有无损伤,接插件有无松动

飞行控制设备

检查飞控有无损伤,接插件有无松动;检查减震机构位置有无变化、有无变形

任务设备

检查任务设备有无损伤,位置有无变化,接插件有无松动

4、影像数据检查

从机载设备中导出影像数据及其位置和姿态数据,并进行检查(见表12)。

表12影像数据检查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影像数据

检查影像质量是否合格、数量与技术设计是否相符

位置和姿态数据

检查影像的位置和姿态数据与影像是否一一对应

六、阶段工作小结

1、飞行记录整理

对飞行检查记录与飞行监控记录进行整理,文字和数字应正确、清楚、格式统一,原始记录填写在规定的载体上,禁止转抄。

整理内容包括:

a)飞行前检查记录;

b)飞行监控记录;

c)飞行后检查记录。

2、飞行资料整理

对航摄飞行资料进行整理,填写相关的航摄飞行报表,主要内容包括:

a)云高、云量、能见度;

b)风向、风速;

c)航摄飞行设计底图;

d)航路点数据;

e)飞行航迹数据;

f)曝光点数据;

g)影像位置与姿态数据。

3、航摄作业小结

对当天航摄作业情况进行总结,主要内容包括:

a)人员工作情况;

b)设备工作情况;

c)航摄任务完成情况;

d)后续工作计划及注意事项。

七、保障措施

1、操作人员

a)、一般要求

参与无人机航摄作业的系统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通过有关技术部门的岗位技能考核。

b)、岗位要求

设备的检查、使用、维护按照岗位分工负责并相互配合,由具备相应资格、有实践经验、能力较强的操作人员承担。

2、环境条件

根据掌握的环境数据资料和设备的性能指标,判断环境条件是否适合无人机的飞行,如不合适,应暂停或取消飞行。

环境条件主要包括:

a)海拔高度;

b)地形地貌条件;

c)地面和空中的风向、风速;

d)环境温度;

e)环境湿度

f)空气含尘量;

g)电磁环境和雷电;

h)起降场地地面尘土情况;

i)气象条件(云高、云量、光照)。

3、飞行现场管理

飞行现场的管理关系到人员安全、设备安全以及工作效率,须认真组织,规范操作;现场工作人员应注意检查安全隐患。

现场管理主要包括:

a)规定一名负责人,负责飞行现场的统一协调和指挥;

b)设备应集中、整齐摆放,设备周围30m*30m范围设置明显的警戒标志,飞行前的检查和调试工作在警戒范围内进行,非工作人员不允许进入;

c)发动机在地面着车时,人员不能站立在发动机正侧方和正前方5m以内;

d)现场噪音过大或操作员之间相距较远时,应采用对讲机、手势方式联络,应答要及时,用语和手势要简练、规范;

e)滑行起飞和降落时,与起降方向相交叉的路口须派专人把守,禁止车、人通过,应确保起降场地上没有非工作人员;

f)弹射起飞时,发射架前方200m、90°夹角扇形区域内不能有人站立;

g)无人机伞降时,应确保无人机预定着陆点半径50m范围内没有非工作人员。

4、飞行检查记录编制

根据设备的配置、性能指标以及使用说明,结合本标准的飞行检查内容、航摄作业环境等,设备操作人员应逐条编制详细的《飞行前检查记录》、《飞行后检查记录》,并严格执行。

5、应急预案的制订

无人机航摄作业前,应制订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a)无人机出现故障后的人工应急干预返航,安全迫降的地点和迫降方式;

b)根据地形地貌,制订事故发生后无人机的搜寻方案,并配备相应的便携地面导航设备、快捷的交通工具以及通信设备;

c)协调地方政府,调动行政区域内的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

d)开展事故调查与处理工作,填写《事故调查表》(见附录H)。

6、设备使用时间统计

编制设备和主要部件使用时间统计表,做好统计工作,防止因累计使用时间超过使用寿命而造成飞行事故,使用时间统计表主要包括:

a)飞行平台使用时间统计表(见附录A);

b)飞控使用时间统计表(见附录B);

c)发动机使用时间统计表(见附录C);

d)相机使用时间统计表(见附录D);

e)接收机使用时间统计表(见附录E);

f)舵机使用时间统计表(见附录F);

g)电池使用时间统计表(见附录G)。

八、设备使用与维护

1、设备使用

设备使用中应注意事项:

a)设备应轻拿轻放,避免损坏无人机的舵面、舵机连杆、尾翼等易损部件;

b)拆装时,应使用专用工具,避免过分用力造成设备和系统部件的损坏;

c)通电前先将接插件、线路正确连接,禁止通电状态下拔接插件;

d)接插件应防止进水、进尘土,小心插拔,勿将插针折弯;

e)室内外温度、湿度相差较大时,电子、光学设备应在工作环境下放置10min以上,待设备内外温度基本一致、无水雾、无霜情况下,再通电使用;

f)在阴雨天气下使用时,设备须有防水、防雨淋措施;

g)在太阳直射、且温度较高的环境下使用,应采取遮阳措施;

h)选用洁净、高质量的汽油和机油。

2、定期保养

设备定期保养应注意事项:

a)按照设备生产厂商提供的《设备使用说明》(或《用户手册》)做定期保养;

b)在设备生产厂商有关规定不全面时,可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特点以及设备的使用情况,由设备操作人员制订定期保养计划并严格执行。

3、设备装箱

设备装箱是应注意事项:

a)无人机装箱前,须将油箱内的汽油抽空;

b)装有汽油的油桶、油箱不能放入密封的箱子内、并远离火源、避开高温环境;

c)设备、部件应擦拭干净,设备如果受潮,应晾干后再装箱;

d)运输包装箱内应有减震、隔离措施,设备和部件应使用扎带或填充物固定在箱内,以防止振动和相互碰撞。

4、设备运输

设备运输中应注意事项:

a)易损设备或系统部件,应装入专用的运输包装箱内;

b)运输中,设备应固定在车内,并采取减震、防冲击、防水、防尘措施;

c)运输包装箱顶面应贴“小心轻放”、“防潮”、“防晒”等标签,箱体侧面应贴上箭头朝上的标志。

5、设备储放

设备储放应注意事项:

a)设备储放中应注意防潮、防雨、防尘、防日晒;

b)易受温度影响的设备,根据其性能指标,采取防高温和防低温措施;

c)数码相机、电池、电脑等易受潮湿影响的设备,其包装箱内应放置防潮剂;

d)设备长期不使用,应定期(最长不超过一个月)通电、驱潮、维护、保养,并检测设备工作是否正常。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飞行平台使用时间统计表

型号:

___编号:

___

使用日期

(年月日)

飞行地点

任务性质

起飞时间

降落时间

飞行时间

时间累计

操作员

(签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备注:

前期累计(h):

___本期累计(h):

___累计(h):

___审计人(h):

___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飞控使用时间统计表

型号:

___编号:

___

使用日期

(年月日)

飞行地点

任务性质

开机时间

关机时间

使用时间

时间累计

操作员

(签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备注:

前期累计(h):

___本期累计(h):

___累计(h):

___审计人(h):

___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发动机使用时间统计表

型号:

___编号:

___

使用日期

(年月日)

飞行地点

任务性质

着车时间

关车时间

使用时间

时间累计

操作员

(签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