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五单元康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6918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五单元康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五单元康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五单元康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五单元康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五单元康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五单元康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五单元康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五单元康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五单元康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五单元康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五单元康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五单元康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五单元康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五单元康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五单元康露.docx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五单元康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五单元康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五单元康露.docx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五单元康露

四年级1班语文教案

备课教师:

康露

课题

名称

小草之歌

时间

年月日

个性化设计

【内容简析】这是一首现代诗。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抓住小草的特点,赞美了小草的奉献精神。

以小草自我表白的口吻,唱出自己的心声,唱出自己的自豪感。

【设计理念】以感情朗读为主线,通过朗读,理解诗歌的含义,感悟作者表达的感情,从而产生对小草的奉献精神的敬佩之情。

【教学目标】1.认识“渺、惭、愧”等生字,会写“计、奉、福”等字,理解“渺小、气馁、微不足道、索取”等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草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是本课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含义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挂图(或有关小草的课件)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古诗引入

1.有谁读过白居易写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

可以背出来吗?

2.小草的生命力真强啊!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小草的现代诗《小草之歌》。

3.齐读课题,理解课题:

“之”是“的”的意思。

“小草之歌”即“小草的歌”。

小草唱什么歌?

为什么要唱这首歌?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就会明白了。

2、初读诗歌

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确,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向同学请教。

2.认读生字词。

①自由读;②指名读;③同桌互读;④“开火车”读(或齐读);⑤与同学交流:

哪些字难记?

你用什么方法把它记住的?

3.再自由读全诗,要求读准确,读流利。

4.指名读诗(每人一节),其他同学认真听,并给他们正音。

5.听课文录音带的范读,注意听诗的停顿、节奏。

6.自由读课文,读出停顿、节奏,并思考诗歌主要写什么。

7.默读诗歌,思考并回答:

第一至第三节写什么?

第四至第六节写什么?

最后一节写什么?

三、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哪些字容易写错?

该注意什么?

2.依照课后田字格里的范字,把生字写好。

3.同桌互评。

四、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课文主要写什么?

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细读感悟

1.自由读诗歌,边读边想:

作者从哪几方面赞美了小草?

(三个方面:

一是为大自然作出奉献;二是能防洪、固沙及美化环境;三是有顽强的生命力。

2.细读第一至第三节,看看你能从中读懂了什么。

预设:

生1:

知道了小草虽然渺小,但并不惭愧,不气馁,因为能为大地献出一点绿。

a.你是从哪里读懂这点的?

(第一节。

)b.“渺小”“气馁”是什么意思?

c.这节诗表达小草怎样的心情?

(自豪。

)d.谁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

(指导朗读。

)生2:

从第二节读懂“小草的地位微不足道,但它不灰心,不计较,因为能为大自然做一丝奉献”。

理解“微不足道”“计较”,指导朗读。

生3:

从第三节读懂“小草向大自然索取得很少”,还可以读懂小草不求索取,不图富贵,不讲享受,只讲奉献。

指导朗读:

朗读指导应重点指导第一节,其余两节仿照第一节读出自豪感。

3.小结:

小草只讲奉献,不求索取,这多么令人佩服呀!

让我们怀着对小草的敬佩之情,齐读第一至第三节。

4.细读第四至第六节,想想小草有什么贡献。

并想想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与同学讨论。

5.自由读第四至第六节,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6.检查并指导朗读第四至第六节。

①小草还有很强的生命力呢!

齐读最后一节。

②这正如白居易所说: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齐读这首诗。

③用自豪的语气读全诗,读出对小草的赞美之情。

④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美美地读一读,并把它背下来。

3、拓展延伸自己画幅小草图或从课文选一幅小草图,写上一句或几句赞美的话。

四、布置作业课外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也可把全诗背下来。

探究活动课后自学实践查找有关赞颂小草或其他植物的语句,抄写下来。

教学反思

 

四年级1班语文教案

备课教师:

康露

课题

名称

争吵

时间

年月日

个性化设计

【内容简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围绕“我”和同学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的事,具体讲了“我”所受到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要宽容待人、团结友爱。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在讨论朗读课文中思考、感悟,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悟语言,提高阅读质量。

【教学目标】1.认识“嫉、妒、骂”等生字,会写“奖、骂、悔”等字;理解“嫉妒、后悔、缘故”等词语,理解有关句子的含义,会用“可是”“不是……而是……”“既然……就……”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两至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1、读题,因题设疑

1.揭示课题,齐读题目。

2.读完题目,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吗?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不会读或没把握读好的字标出来。

2.范读课文,请同学们听准字音,特别是刚才标出来的字。

3.自由认读生字词,然后同桌互相认读,纠正读音。

4.检查认读生字词。

5.再读课文,做到不丢字,不加字,把课文读准确、流利。

6.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7.再速读课文,思考:

课文写了什么事?

8.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细读,探究原因

1.自由读课文第一至第四自然段,思考:

“我”和克莱谛争吵的原因是什么?

从哪里可看出来?

(是因为克莱谛不小心弄脏了‘我’的本子,更主要的是因为嫉妒。

2.“嫉妒”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我”说和克莱谛吵架不是因为嫉妒?

3.你从这些自然段里还读懂什么?

从哪里读懂的?

(“我”有意碰了克莱谛一下,把他的本子弄脏了,克莱谛非常生气。

4.相机指导读好有关句子。

5.有感情读好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四、总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你弄懂了什么?

2.课后认真把课文多读一两遍。

第二课时

1、复习引入

1.课文主要写什么?

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他们因什么事争吵?

2、细读体会

1.自由读课文第五至第八自然段,想想“我”和克莱谛吵架后是怎样的心情,说说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很后悔,想认错又不敢认错的矛盾心情。

)(指导读好有关句子。

2.“我”为什么觉得后悔?

“我”当时是怎么想的?

3.吵架后克莱谛有什么表现?

4.为什么克莱谛眼里表现出来的是悲哀而不是愤怒?

从“悲哀的眼神”你体会到什么?

5.“我”和克莱谛说“我在外边等着你”时,两人分别在想什么?

6.放学时克莱谛和“我”分别是怎样做的?

你觉得克莱谛是个怎样的人?

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

7.“我”两次说“再也不了”,这说明“我”是怎样的心情?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8.分角色朗读“我”和克莱谛的对话,注意读出两个人的不同语气。

9.父亲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他为什么把尺子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

3、朗读深化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

2.你喜欢课文中哪个人物?

喜欢他什么?

4、拓展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遇到类似的事情会如何处理?

五、指导书写先让学生找出难写、易错的字,并说出识记方法或容易写错的地方。

再认真观察课后生字表中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最后写一写。

探究活动课后自学实践如何与朋友更好地相处?

搜集一些名言写在下面,相信会对你有很多启发的。

教学反思

 

四年级1班语文教案

备课教师:

康露

课题

名称

小泽征尔的判断

时间

年月日

个性化设计

【内容简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叙述了世界著名音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在一次参加指挥家大赛中,敢于在众多权威评委面前果敢地做出判断,指出乐谱的错误,并在大赛中夺魁的事。

表现了小泽征尔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自己正确见解的品质。

【设计理念】采用读思结合的方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从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品质,得到启迪。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生词的意思。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泽征尔的品质。

3.会用“全神贯注”“再三”造句。

【重点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泽征尔在什么情况下做出果断的判断和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判断。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和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1、从课题引入,激发阅读兴趣

1.齐读课题。

师:

日本的小泽征尔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指挥家。

2.读了题目后,你有什么疑问?

3.简介小泽征尔。

2、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

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查字典、问老师或问同学。

2.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检查生字词的自读情况。

①指名读;②同桌互读;③“开火车”读;④齐读。

4.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在他们读错的地方做个记号,读后纠正刚才读错的字音。

5.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不添字,不漏字,并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

三、理解词语,弄清文章思路

1.小声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听录音(或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

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3.指名回答。

四、认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读生字,看看可以用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2.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识字方法,其中可特别强调:

“欧”:

“区”最后一笔是“竖折”。

“谐”:

要注意“比”字的笔顺。

“棒”与“捧”比较,“桂”与“挂、洼”比较。

3.观察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然后书写生字。

五、谈谈收获,布置课后作业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

2.课后认真读课文。

第二课时

1、复习引入课文写谁的什么事?

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质疑问难

1.细读课文,看看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在课文里做个记号或在旁边写一写。

2.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疑难,并引导学生进行梳理。

3、品读解疑

1.四人小组讨论刚才梳理出来的问题。

①小泽征尔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果敢的判断的?

②小泽征尔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判断?

③小泽征尔和前两名参赛者有什么不同?

2.指名回答对问题的理解,并说说是从哪些句子中读懂的。

问题①,可从第三自然段读懂,相机指导理解“和谐、郑重、考虑再三”等词语,并读好有关句子。

问题②,从第四自然段读懂:

“只有小泽征尔不迷信……正确的判断”。

“迷信权威”是什么意思?

“果敢”又是什么意思呢?

问题③,把“小泽征尔与前两名参赛者”的表现联系起来读,想想说明了什么。

3.好好地朗读全文,并想一想:

小泽征尔为什么能获得大赛桂冠?

4.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体会或想法?

(可表达对小泽征尔的敬佩之情,也可谈谈明白的道理。

5.再次朗读课文,读出对小泽征尔的赞美、敬佩之情。

四、课堂练习

1.读课后练习3的句子,说说加点词的意思。

2.说说在什么情况下能用上加点词,然后说句子。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采集自己喜欢的语句。

探究活动课后自学实践词语接龙:

诚心诚意→→→

教学反思

 

四年级1班语文教案

备课教师:

康露

课题

名称

皮巧根桥

时间

年月日

个性化设计

【内容简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记叙了皮巧根在爷爷的帮助下,砍倒一棵大柳树,在一条小河上造起一座木桥的事。

从而说明了一个孩子虽然力量有限,但用爱心为人们架设起一座安全方便的桥,受到人们的爱戴和赞扬。

【设计理念】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进行阅读,营造自读自悟的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重点难点】默读课文,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设疑激趣

1.谈话引入,并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2.同学们,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想法吗?

(“皮巧根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为什么叫皮巧根桥?

它与其他桥有什么不同?

2、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课文的字音,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自己查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快速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

三、自读探究

1.默读课文,看看你从文章中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2.分四人小组交流读懂的内容,讨论不明白的问题。

3.汇报不明白的问题,师生一起解决。

4.可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以下问题:

A.皮巧根为什么要架桥?

怎样架桥?

B.有了新桥,为什么人们还是叫“皮巧根桥”?

4、回归全文

1.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要告诉大家?

2.读了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如:

为什么逮住大狗鱼就能成为打鱼英雄?

又如:

“皮巧根不声不响”说明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课后可阅读本文作者的小说《大灰狼的故事》《驼背熊》等。

探究活动课后自学实践什么是狗鱼?

想办法弄明白,把你找到的资料写或贴在下面。

教学反思

 

四年级1班语文教案

备课教师:

康露

课题

名称

语文百花园五

时间

年月日

个性化设计

【内容简析】本次百花园有五个栏目。

“语海畅游”中有两项内容:

一项是“词语真有趣”,介绍词语中两个字前后位置变了,词语的意思也发生了变化;另一项是“读一读,想一想”,是“说”字后面标点符号的使用。

“积少成多”是背诵一首古诗《别董大》。

“阅读平台”是阅读短文《尝试》。

“能说会道”是学习劝说别人。

“笔下生辉”要求写你遇到困难时别人怎样帮助你,或别人遇到困难时你怎样帮助别人的一件事。

【设计理念】以学生自主学习、互动交流为主线,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学习语文,积累语言,发展和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知道词语中字的前后位置变了,意思也会发生变化;了解对话中“说”字的位置不同,它后面的标点符号也不同。

2.背诵古诗《别董大》。

3.通过阅读短文,明白布鲁斯为什么尝试了第七次战斗,树立永不言败的信心。

4.学会写一件自己帮助别人或别人帮助自己的事,并能把自己最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重点难点】1.通过阅读,明白布鲁斯最终能取得胜利的原因,并树立永不言败的信心。

2.把自己最感动的内容写具体、清楚。

【教具准备】《别董大》的朗诵录音带。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语海畅游、积少成多。

1、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去畅游语文百花园五。

二、学习第一题

(一)到语海中畅游。

1.出示“词语真有趣”栏目中的词语。

(1)自由读这些词语,看看每组词语有什么特点,想想每组里两个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

(3)指名汇报:

①你发现每组里的两个词有什么特点?

(词语的两个字前后位置变了;两个词的意思不同。

)②指名说说每组里两个词语的意思。

(4)这些词语真有趣!

你还能说出具有这样特点的词语吗?

(到来――来到、水池――池水、文盲――盲文、晴天――天晴……)

2.出示“读一读,想一想”栏目中的句子。

(1)读一读这三句话,看看句子中“说”字的位置,再看看“说”字后面的标点符号有什么不同。

(2)指名回答。

(3)小结规律:

①揭示语“某某说”在前边,“说”字后面用冒号,表示引出引文。

②揭示语“某某说”在引文后面,“说”字后面用句号。

③揭示语“某某说”在引文中间,“说”字后面用逗号。

三、学会“积少成多”

1.学生自主朗诵古诗《别董大》。

2.老师简单讲清“曛”字的字义和诗的写作背景。

3.学生再自主读诗。

4.放音乐,学生读诗。

4、布置作业背诵古诗《别董大》。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阅读平台、能说会道。

一、复习引入检查背诵《别董大》。

二、学习“阅读平台”

1.这节课,我们先到“阅读平台”来体验。

板书题目。

“尝试”是什么意思?

2.自由读短文,多读几次,并想想短文写谁尝试做什么事。

3.指名说说短文的主要内容。

4.再默读短文,看看能从短文中读懂些什么,然后指名回答。

5.思考并讨论:

布鲁斯是从什么事情中受到鼓舞,并最终打败侵略者的?

从布鲁斯最后获得胜利这件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3、学会“能说会道”

1.阅读“能说会道”的内容,并想想从中可以知道些什么。

(说话内容是劝说,说话要有礼貌,态度要诚恳,语气要温和;讲究方法,要通过讲道理来说服别人。

2.除了课本所说的,还可以有哪些劝说的话题?

3.自选话题,想一想该怎样劝说,然后同桌之间互相演一演。

4.全班交流:

指名演一演,再评一评他们演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5.小结。

劝说别人重在“劝”字,要以理服人。

我们平常见到一些不良行为应该主动劝说,维护社会公德,做一个守公德、讲文明的好公民。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笔下生辉。

一、谈话引入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里,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

这节课,我们就从众多别人帮助你或你帮助别人的事中,选择一件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写下来。

二、明确要求打开课本,读读“笔下生辉”的内容,想想这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然后说说。

三、选择事例

1.在平时生活中,你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

别人是怎么帮助你的?

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你又是怎样伸出援助之手的?

2.从这些事中选择一件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想想这件事情的经过。

4、交流材料

1.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选择的事,要把最受感动的部分说清楚、说具体,其他同学可以发问或补充、修改。

2.指名在全班说,集体评议好在哪里,并修改。

五、自主习作

1.独立撰写习作。

2.请同桌同学读一读。

六、课后作业再把习作写完整。

第四课时(习作点评课)

1、自斟自酌自读习作,根据习作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

看看是否完整;是否把最受感动的部分写清楚、具体;是否有错别字、病句等。

并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地方画出来。

2、精品共赏

1.小组内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地方读出来共赏,说说好在哪里。

2.每小组选出一篇写得很有特点的习作,全班欣赏。

3.推选一篇优秀的习作,读出来,集体评议好在哪里。

3、锦上添花

1.集体修改一篇同学的习作。

2.再自改习作。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