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施工.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5699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施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施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施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施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施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施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施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施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施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施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施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施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施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施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施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施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施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施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施工.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施工.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施工.docx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施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施工.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施工.docx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施工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施工

 

1、概述

安全防范是以维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为目的的,是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机结合。

其中的技防就是安全防范系统-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防范产品和其它相关产品所构成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等;或由这些系统为子系统组合或集成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相应的工程就是安全防范系统工程,通常也称为技防工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从解决温饱问题逐步提高到更高层次的要求,像安全舒适就是其一。

完善的技防工程可以有效地保障人们的这一要求。

目前技防工程已经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像大到国家的机要部门,小到居民区或是村镇都有应用。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和技术广泛,是多种技术的集中应用,包括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等。

针对不同的防护对象需要综合考虑其防护要求,采用各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合理设计、规范施工,充分发挥出安全防范系统工程的效能,以保障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2、安全防范系统的基本组成

按照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的相关内容,安全防范系统主要有以下子系统组成:

1)入侵报警系统

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3)出入口控制系统

4)电子巡查系统

5)停车库(场)管理系统

6)其他子系统

2.1入侵报警系统

入侵报警系统是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探测并指示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设防区域的行为、处理报警信息、发出报警信息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通常由探测器、信号传输信道、控制器等组成。

2.1.1入侵探测器是用来探测入侵行为的电子或机械部件等组成的装置,一般由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电路组成。

如:

紧急按钮、门磁、主动红外对射、红外幕帘、被动红外探测器、微波探测器、双鉴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烟感、感应电缆等

按传感器种类分类主要有:

机械、红外、微波、声音(超声波、次声波)、视频移动侦测、温度、烟感、电磁等。

(对于重点防护对象要求的两种探测技术以上的防范措施主要是指以上所述中传感技术,一般是两种探测器互为补充,防止探测器失效,而产生漏报。

按探测器的工作方式分为主动和被动。

按探测器警戒范围分为点、线、面和空间探测器。

点探测器只是监控某一个点,防范目标如门窗、展柜、保险柜等,常见的有微动开关、磁控开关(门磁)、紧急按钮等。

线探测器探测的是一条线,防范目标如围墙、建筑的外墙等,常用的探测器主要是一些对射型式的探测器,如红外对射、激光对射等。

面探测器的警戒范围是一个面,防范目标如重要库房的内墙,常见的有震动探测器、红外幕帘探测器等。

空间探测器的探测范围是一个立体空间,防范目标一般是相对封闭的空间如库房、机房、重要房间等,常见的有微波、红外、感温感烟、声音探测器等。

2.1.2报警信号传输信道

传输信道一般分为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

有线方式常见的有电话线、双绞线、电缆、光纤等型式,无线传输是将探测器的电信号通过调制到规定的无线频段利用无线电波传输。

有线方式安全可靠,成本较低,属于常用手段;无线方式安装简便,常用于不易布线的或临时场所。

2.1.3报警控制器

报警控制器主要由信号处理部件(主机)、显示部件(计算机软件、LED显示屏、键盘显示屏等)、警示部件(警灯警号等)、操作部件(键盘、计算机软件等)等组成,信号处理部件将收到的无线或有线信号进行处理比对,以判断有无报警发生,通过显示、警示部件显示和提示,值班人员可以通过操作部件进行编程、设置、布防、撤防等操作。

2.1.4入侵报警系统的基本功能

探测;显示;控制;记录和查询;报警传输系统应具有自检巡检功能;入侵报警系统应具有与远程中心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的接口,并能对通信状态的故障进行监控;当电源在额定值的±10%范围内变化时,入侵探测器及报警控制器不需要调整仍能正常工作,且性能指标应符合要求;入侵报警系统在正常气候环境下,连续工作7天不应出现误报警和漏报警,其灵敏度和探测范围不应超过10%。

2.1.5入侵报警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1)探测范围。

即探测器所防范的区域,又称为工作范围。

2)探测灵敏度。

探测灵敏度是指探测器对防范现场物理量变化的响应能力。

由于系统中灵敏度会受设备使用时间、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灵敏度会产生变化,应定期测试并调整,使系统保持最佳工作状态。

3)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产品(系统)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涉及的内容很多,在此仅就产品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和系统的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简要说明。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是指某类产品出现两次故障时间间隔的平均值。

按国标《入侵探测器第1部分:

通用要求》(GB10408.1-2000)规定,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探测器设计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至少为60000h;《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2001)规定:

在正常条件下防盗报警控制器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分为:

Ⅰ、Ⅱ、Ⅲ三级,产品指标不低于Ⅰ级要求。

Ⅰ级:

5000h、Ⅱ级20000h、Ⅲ级60000h。

安防系统用系统的首次故障前时间来表征其可靠性,在《视频安防监控技术要求》(GA/367-2001)、《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368-2001)等标准中均对安防系统的首次故障前时间作出了要求,即“系统验收后的首次故障前时间应大于3个月”。

4)探测率和漏报率。

分别指探测区域出现情况(引起系统报警的因素)报警的次数、出现情况未报警的次数占出现情况总数的百分比。

5)系统响应时间。

应符合下列要求:

分线制、总线制和无线制传输的入侵报警系统不大于2s;基于市话网电话线传输的入侵报警系统不大于20s。

6)记录。

入侵报警系统应能存储最近250条独立事件,并且用正常或非正常手段均不能改变记录内容,在交、直流电源全部失电时,设置参数和事件记录应能最少30天内不丢失。

事件记录应能打印。

7)供电与备用电源。

防盗报警控制器应能提供直流12`15V工作电压,在满载条件下,电压波纹系数小于1%。

入侵报警系统应具有备用电源,其容量至少应保证系统正常工作8h。

2.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利用视频技术探测、监视设防区域并实时显示、记录现场图像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主要由前端设备、传输线路及设备、后端控制记录显示设备等组成,前端设备主要有摄像机、镜头、护罩、云台、解码器以及辅助光源等,传输设备包括线缆/光缆、调制解调/光收发、编解码器等组成,后端设备有矩阵控制主机、数字录像机/存储服务器、监视器/显示器/电视墙等及其辅助设备组成。

2.2.1前端设备

前端设备主要是完成视频信号的采集,执行控制室发出的控制命令等功能,其核心设备是摄像机。

摄像机按常用成像器件分为CCD、CMOS摄像机;按色彩分为黑白、彩色,按外形可分为半球型、球形、枪式、伪装(如烟感形)等,按传输信号可分为视频基带传输的普通摄像机和网络摄像机等,按辅助光源分为红外、激光等,分类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仅就常见的描述一下。

很多时候摄像机的种类是混合分类的,如红外半球、智能高速球机等。

摄像机和其他前端设备的选择要充分考虑现场环境的装修特点和使用要求,既要保证功能要求还要保证自身的防护和与环境的一致性。

如一般情况下半球型摄像机是安装在干燥的室内环境,在室外安装时就不容易解决防水防尘等问题,再比如在监控目标范围比较小时,应考虑采用定焦摄像机,场景较大时采用带云台可电动变焦的摄像机。

摄像机镜头焦距的计算:

其中:

f—镜头焦距,D镜头到目标距离,v,hCCD靶面垂直和水平尺寸,V,H目标的垂直和水平尺寸。

2.2.2传输线路及设备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常用的传输线路有:

75欧姆的同轴电缆(视频基带传输、射频传输)、双绞线(平衡传输、网络传输)、光纤(视频光端机、网络传输)、无线(微波、GSM、CDMA、3G等)等。

传输线路的选择是根据工程现场环境的特点来选择的。

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是同轴电缆的直接传输,多用于前后端距离较近的易于布线的环境(如一般的银行营业网点、中小型办公场所),对于距离较长使用环境可以考虑采用光纤(视频光端机、网络传输)或是射频传输方式。

无线方式多用于移动目标(如移动的执法车)。

2.2.3后端控制记录显示设备

后端控制记录显示设备主要是控制室设备,完成系统的记录、显示、控制等功能。

常见的设备主要有矩阵控制主机、数字硬盘录像机、监视器/显示器或是电视墙(由多台显示/监视器、液晶/等离子/DLP拼接屏组成,或者是正/背投影设备)、辅助设备。

对于不同规模的系统,控制室内的设备有很大差异,常见的小系统一般只需要录像机、显示器即可,大型的系统往往需要大型的矩阵主机、录像机或者是存储服务器、计算机软件管理平台及其相应的服务器、大型的电视墙等组成。

2.2.4视频监控的基本模式

按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视频监控系统的基本模式可分为集总式和分布式。

集总式是最经典的又是最常用的系统模式,是典型的星型结构。

基本特点是系统所有的图像信号全都传送到中心控制室,连接到中心设备上。

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都可以构成集总式系统,多级星型结构也是集总式的一种形式,适用于分级管理的场合。

分布式系统的基本特征是被控点与控制点不再是点到点的连接,而是通过网络将分布在不同区域、不同技术系统中的被控点(设备)互联在一起。

系统的图像资源不必集中于中心控制室,而是分布在各个区域和各个子系统中,系统上任何部位都可以对系统进行管理和控制,都可以共享整个系统的资源。

分布式视频监控系统的节点设备由视频服务器、视频网关和数字录像设备等,网络结构可以是星型的也可以是环形的。

2.3出入口控制系统

出入口控制系统是利用自定义符识别或/和模式识别技术对出入口目标进行识别并控制出入口执行机构启闭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主要由身份识别装置、电子门锁、出门按钮、控制器、报警设备、控制管理计算机及软件等组成。

其中身份识别装置可以是IC/ID卡也可以采用生物特征识别设备(指纹、掌纹、人脸、虹膜、语音识别等);电子门锁种类主要有电磁锁、电插锁、阴极锁等;控制器一般分为单门、双门、多门等,根据使用要求的不同有在线的和离线的之分;控制管理软件主要是用于监控出入口状态、对出入人员的授权(可出入的门、可出入的时间、特殊门的多人复核开门等)、查询汇总等;

2.4电子巡查系统

电子巡查系统是对保安巡查人员的巡查路线、方式及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电子系统。

一般分为在线式和离线式。

离线式的主要由巡更钮、采集器(巡更棒)、接收器和计算机以及管理软件组成,特点是安装快捷,不需要布线,缺点是信息不够实时,巡更过程出现问题的不能及时发现。

在线式的主要由巡更卡(或者是指纹、掌纹等生物识别设备)、读卡器、控制器、管理计算机以及软件组成,特点是信息实时性好,需要布线。

2.5停车库(场)管理系统

对进、出停车库(场)的车辆进行自动登录、监控和管理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主要由出入口控制装置、车辆识别装置、车位显示装置、管理软件等组成。

出入口控制装置一般有发卡/验卡器、拦道器、地感线圈、控制器等组成;车辆识别装置包括拍照或抓拍摄像机、识别软件等组成;车位显示装置一般包括显示设备、车位状态采集设备、行车指示等组成;管理软件主要是完成系统的计费、登记、统计、多出入口的联网与管理、车位管理等功能。

2.6其他子系统

应根据安全防范管理工作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防护要求或对建筑物、构筑物内特殊部位的防护要求,设置其他特殊的安全防范子系统,如防爆安全检查系统、专用的高安全实体防护系统、各类周界防护系统等。

3、设备选型(略)

4、工程施工

4.1施工前的准备

施工前的准备包括施工现场的准备、工程技术资料的准备和人员机具的准备。

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考察,进行详细的施工设计,完善工艺图纸,规划线缆路由,制定相应的人员设备进场计划等。

充足的施工前准备是顺利完成工程的有效保证。

4.1.1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符合下列要求方可进场、施工:

1施工对象已基本具备进场条件,如作业场地、安全用电等均符合施工要求。

2施工区域内建筑物的现场情况和预留管道、预留孔洞、地槽及预埋件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3使用道路及占用道路(包括横跨道路)情况符合施工要求。

4允许同杆架设的杆路及自立杆杆路的情况清楚,符合施工要求。

5敷设管道电缆和直埋电缆的路由状况清楚,并已对各管道标出路由标志。

6当施工现场有影响施工的各种障碍物时,已提前清除。

4.1.2对施工准备进行检查,符合下列要求方可施工:

1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齐全。

设计文件应该详实、准确,应与用户的招标要求一致,保证没有功能性的缺失,设备材料型号规格数量准确无误;施工图纸内容准确、有效,符合现场的实际情况,管线路、安装工艺工法由应经过用户的认可,图示图例标注规范。

应包括系统图、系统连线图、平面布防图、管线附设图、供电系统设计图以及其他工艺图纸等。

上述文件应经过图纸资料的会审,避免施工中出现过多的变更或是纠纷,从而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2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及有关资料,包括工程特点、施工方案、工艺要求、施工质量标准及验收标准。

施工前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详细地向施工人员说明系统的内容、特点、技术要点、工艺要点,项目经理应能准确理解和把握项目的技术要求和解决方案,应能详细了解现场的施工环境和用户特殊的工作时间安排以及特殊要求。

3设备、器材、辅材、工具、机械以及通讯联络工具等应满足连续施工和阶段施工的要求。

应根据项目现场的实际需要配备工程用的机械、工具、测试设备,必须符合项目内容的要求。

4有源设备应通电检查,各项功能正常。

应确保在现场的有源设备的功能正常,不影响使用

4.2工程施工

4.2.1施工顺序

1管路架设安装

管路架设安装应先根据现场环境制作符合现场条件要求的安装支架、吊杆、分配线箱、预制预埋件等。

有暗敷要求的,先进行墙面/地面的开槽工作,然后进行管路的敷设。

管路敷设架设完毕,应进行管路的疏通检查,保证管路的通畅。

2线缆敷设

管路检查无误后,开始线缆的敷设。

线缆敷设前要认真按图纸核对线缆的数量、种类、长度等,根据实际需要布放线缆。

布放前要用仪器设备对线缆进行同断、绝缘等测试。

确保线缆符合使用要求。

线缆敷设完毕,应再次进行检测,防止在布放过程中出现的损伤,及早撤换。

3制作防雷接地的地线地极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在合适的位置制作安装接地极,制作完毕应对接地电阻进行测量,确保阻值达到系统要求。

如达不到要求,及早采取措施,如增加地极数量或利用降阻剂改善土壤环境等措施。

4前端设备安装

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方案,在相应位置安装前端设备,如云台、摄像机、防雷模块、控制箱等。

在设备安装前,应先安装好响应的支架或是吊架等辅助设施,对将要安装的设备进行测试和必要的调整,如摄像机的参数设置、镜头的焦距调整、编解码器的地址设置等。

需要安装的设备不存在问题后进行安装。

安装应紧固、牢靠,调整开关或螺丝要锁定拧紧。

5控制室设备安装

根据控制室设备布置图,确定设备设施的安放位置。

先进行控制室的装饰装修工作,如墙面的粉刷、防静电地板的安装(同步做好等电位的连接、地板下线缆整理和防护等工作)。

之后进行机柜机架操作台的安装,安装后注意成品的防护,不要划伤表面。

在进行设备安装时,要检查设备的完好性。

根据系统连线图,连接控制室内设备。

连接完毕,接入少量前端设备,进行基本功能测试。

设备功能正常后,完成系统的连接。

4.2.2工程施工的基本规范要求

4.2.2.1传输方式的选择

1传输方式的选择取决于系统规模、系统功能、现场环境和管理工作的要求。

一般采用有线传输为主、无线传输为辅的传输方式。

有线传输可采用专线传输、公共电话网、公共数据网传输、电缆光缆传输等多种模式。

2选用的传输方式应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准确、安全、可靠。

且便于布线、施工、检验和维修。

3可靠性要求高或布线便利的系统,应优先选用有线传输方式,最好是选用专线传输方式。

布线困难的地方可考虑采用无线传输方式,但要选择抗干扰能力强的设备。

4报警网的主干线(特别是借用公共电话网构成的区域报警网),宜采用有线传输为主、无线传输为辅的双重报警传输方式,并配以必要的有线/无线转接装置。

4.2.2.2传输线缆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传输线缆的衰减、弯曲、屏蔽、防潮等性能应满足系统设计总要求,并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技术要求。

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宜选用线径较细、容易施工的线缆。

2报警信号传输线的耐压应不低于AC250V,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铜芯绝缘导线、电缆芯线的最小截面积应满足下列要求:

1)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线芯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1.00mm²。

2)线槽内敷设的绝缘导线,线芯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0.75mm²。

3)多芯电缆的单股线芯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0.50mm²。

3视频信号传输电缆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根据图像信号采用基带传输或射频传输,确定选用视频电缆或射频电缆。

2)所选用电缆的防护层应适合电缆敷设方式及使用环境的要求(如气候环境、是否存在有害物质、干扰源等)。

3)室外线路,宜选用外导体内径为9mm的同轴电缆,采用聚乙烯外套。

4)室内距离不超过500m时,宜选用外导体内径为7mm的同轴电缆,且采用防火的聚氯乙烯外套。

5)终端机房设备间的连接线,距离较短时,宜选用外导体内径为3mm或5mm、且具有密编铜网外导体的同轴电缆。

6)电梯轿厢的视频同轴电缆应选用电梯专用电缆。

4光缆应满足下列要求:

1)光缆的传输模式,可依传输距离而定。

长距离时宜采用单模光纤,距离较短时宜采用多模光纤。

2)光缆芯线数目,应根据监视点的个数、监视点的分布情况来确定,并注意留有一定的余量。

3)光缆的结构及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最大抗拉力等机械参数,应满足施工条件的要求。

4)光缆的保护层,应适合光缆的敷设方式及使用环境的要求。

4.2.2.3传输设备选型要求

1利用公共电话网、公用数据网传输报警信号时,其有线转接装置应符合公共网入网要求;采用无线传输时,无线发射装置、接收装置的发射频率、功率应符合国家无线电管理的有关规定。

2视频电缆传输部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1)视频电缆传输方式。

下列位置宜加电缆均衡器:

——黑白电视基带信号在5MHz时的不平坦度不小于3dB处;

——彩色电视基带信号在5.5MHz时的不平坦度不小于3dB处。

下列位置宜加电缆放大器:

——黑白电视基带信号在5MHz时的不平坦度不小于6dB处;

——彩色电视基带信号在5.5MHz时的不平坦度不小于6dB处。

2)射频电缆传输方式。

——摄像机在传输干线某处相对集中时,宜采用混合器来收集信号;

——摄像机分散在传输干线的沿途时,宜选用定向耦合器来收集信号;

——控制信号传输距离较远,到达终端已不能满足接收电平要求时,宜考虑中途加装再生中继器。

3)无线图像传输方式

——监控距离在10Km范围内时,可采用高频开路传输;

——监控距离较远且监视点在某一区域较集中时,应采用微波传输方式。

需要传输距离更远或中间有阻挡物时,可考虑加微波中继;

——无线传输频率应符合国家无线电管理的规定,发射功率应不干扰广播和民用电视,调制方式宜采用调频制。

3光端机、解码箱或其它光部件在室外使用时,应具有良好的密闭防水结构。

4.2.2.4布线要求

1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的规定。

2非综合布线系统的路由设计,应符合下列要规定:

1)同轴电缆宜采取穿管暗敷或线槽的敷设方式。

当线路附近有强电磁场干扰时,电缆应在金属管内穿过,并埋入地下。

当必须架空敷设时,应采取防干扰措施。

2)路由应短捷、安全可靠,施工维护方便。

3)应避开恶劣环境条件或易使管道损伤的地段。

4)与其它管道等障碍物不宜交叉跨越。

4.2.2.5线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综合布线系统的线缆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的规定。

2非综合布线系统室内线缆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无机械损伤的电(光)缆,或改、扩建工程使用的电(光)缆,可采用沿墙明敷方式。

2)在新建的建筑物内或要求管线隐蔽的电(光)缆应采用暗管敷设方式。

3)下列情况可采用明管配线:

——易受外部损伤;

——在线路路由上,其它管线和障碍物较多,不宜明敷的线路;

——在易受电磁干扰或易燃易爆等危险场所。

4)电缆和电力线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间距不得小于0.3m;电力线与信号线交叉敷设时,宜成直角。

3室外线缆的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1994中第2.3.7条的要求。

4敷设电缆时,多芯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6倍;同轴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15倍。

5线缆槽敷设截面利用率不应大于60%;线缆穿管敷设截面利用率不应大于40%。

6电缆沿支架或在线槽内敷设时应在下列各处牢固固定:

1)电缆垂直排列或倾斜坡度超过45°时的每一个支架上;

2)电缆水平排列或倾斜坡度不超过45°时,在每隔1~2个支架上;

3)在引入接线盒及分线箱前150~300mm处。

7明敷设的信号线路与具有强磁场、强电场的电气设备之间的净距离,宜大于1.5m,当采用屏蔽线缆或穿金属保护管或在金属封闭线槽内敷设时,宜大于0.8m。

8线缆在沟道内敷设时,应敷设在支架上或线槽内。

当线缆进入建筑物后,线缆沟道与建筑物间应隔离密封。

9线缆穿管前应检查保护管是否畅通,管口应加护圈,防止穿管时损伤导线。

10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和扭结。

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11同轴电缆应一线到位,中间无接头。

4.2.2.6光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敷设光缆前,应对光纤进行检查。

光纤应无断点,其衰耗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光缆长度,并应根据施工图的敷设长度来选配光缆。

配盘时应使接头避开河沟、交通要道和其它障碍物。

架空光缆的接头应设在杆旁1m以内。

2敷设光缆时,其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光缆外经的20倍。

光缆的牵引端头应作好技术处理,可采用自动控制牵引力的牵引机进行牵引。

牵引力应加在加强芯上,其牵引力不应超过150kg;牵引速度宜为10m/min;一次牵引的直线长度不宜超过1km,光纤接头的预留长度不应小于8m。

3光缆敷设后,应检查光纤有无损伤,并对光缆敷设损耗进行抽测。

确认没有损伤后,再进行接续。

4光缆接续应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操作,接续时应采用光功率计或其他仪器进行监视,使接续损耗达到最小。

接续后应做好保护,并安装好光缆接头护套。

5在光缆的接续点和终端应作永久性标志。

6管道敷设光缆时,无接头的光缆在直道上敷设时应有人工逐个入孔同步牵引;预先作好接头的光缆,其接头部分不得在管道内穿行。

光缆端头应用塑料胶带包扎好,并盘圈放置在托架高处。

7光缆敷设完毕后,宜测量通道的总损耗,并用光时域反射计观察光纤通道全程波导衰减特性曲线。

4.2.2.7工程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探测器安装。

1)各类探测器的安装,应根据所选产品的特性、警戒范围要求和环境影响等,确定设备的安装点(位置和高度)。

2)周界入侵探测器的安装,应能保证防区交叉,避免盲区,并应考虑使用环境的影响。

3)探测器底座和支架应固定牢固。

4)导线连接应牢固可靠,外接部分不得外露,并留有适当余量。

2紧急按钮安装。

紧急按钮的安装位置应隐蔽,便于操作。

3摄像机安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