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7024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doc.docx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doc.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doc.docx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doc

一、测体温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冰袋冷敷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三、冰帽降温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四、热水袋使用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五、约束带使用时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六、心肺复苏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七、皮内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八、肌肉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九、静脉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十、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十一、静脉输血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十二、静脉留置针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十三,PICC置管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十四、口腔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十五、鼻饲法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十六、氧气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十七、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十八、吸痰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十九、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十、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十一、膀胱冲洗操作常见并发症与处理。

二十二、呼吸机治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十三、电除颤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十四、胸腔闭式引流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十五、胰岛素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十六、洗胃法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十七、引流管护理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二十八、造口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测体温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体温表破损

预防:

1、护士测体温前,检查体温表的质量。

2、患者神志清楚者,嘱患者不要说话、勿咬破。

3、患者神志不清者,测腋温或肛温,要有人看管。

处理:

1、检查患者是否吞入水银及口腔粘膜完好程度。

2、立即报告护士长。

3、嘱患者漱口、吐出水银。

4、如有吞入,立即给患者吞服蛋清、牛奶等,食粗纤维蔬菜。

 

二、冰袋冷敷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一)皮肤冻伤

预防:

1、向患者解释使用冰袋冷敷的目的和方法,取得同意和合作

2、确认冰袋无破漏。

3、治疗时间为15-30分钟。

体温降至39℃以下时,取出冰袋。

4、不能持续使用,若需长时间使用至少间隔60分钟为宜。

5、加强巡视,观察冰袋有无漏水、冰块有无融化、布袋是否潮湿,必要时及时更换。

6、观察病人用冷情况,尤其是意识障碍或感觉异常的患者,要随时对局部皮肤进行观察和确认。

7、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处理:

1、如局部出现皮肤苍白、青紫应停止使用。

2、记录使用部位、时间、效果、反应。

 

三、冰帽降温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耳部冻伤

预防:

1、严格按医嘱使用冰帽。

2、使用时,枕下垫毛巾,注意保护耳廓,勿使头部直接接触冰帽内部。

3、每30分钟巡视一次,观察生命体征及面色。

处理:

1、发现冻伤时,及时撤下冰帽,垫软枕。

2、通知值班医生,对症处理。

3、做好耳部保暖措施。

4、上报护士长。

5、安抚家属情绪,做好解释工作。

6、寻找、检查发生冻伤原因,讨论总结,防止冻伤再次发生。

 

四、热水袋使用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皮肤烫伤

预防:

1、向患者解释使用热水袋的目的和方法,取得同意和合作。

2、确认热水袋有无破损或栓口密闭不严。

3、根据使用部位的不同确定水温。

4、根据病人的感觉、意识确定水温。

对老人、小儿、昏迷、局部感觉麻痹、麻醉未醒者,水温不超过50℃。

5、热水袋外面用布套或用毛巾包裹。

6、热水袋放置位置:

用于足部:

应放于足部10cm处;用于背部时,应用枕头等物固定热水袋。

7、操作前应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

8、使用中应随时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

9、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处理:

1、一旦发现皮肤潮红、疼痛等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

2、并在局部涂凡士林以保护皮肤。

3、出现水泡或更深的烫伤创面,遵医嘱换药处理。

 

五、约束带使用时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约束带致伤及肢体淤血

预防:

1、注意约束带松紧。

2、使用棉质软约束带,必要时垫衬垫。

3、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

处理:

1、报告护士长、值班医师。

2、立即松开约束带,有专人看护。

3、按医嘱对淤血、皮肤破损处进行换药。

 

六、心肺复苏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胃膨胀和反流

预防:

1、避免过大的通气量和过快的通气速度使气体进入胃内,导致胃胀气。

2、应注意检查和调整头部及气道位置,观察胸部的起伏,避免过高的气道压力。

未清除胃内容物时,要行慢的通气方式。

3、如果胃部胀满,患者侧卧,勿压腹部,同时清理呼吸道。

处理:

1、有反流发生,复苏者要使患者侧卧,从嘴里向外擦拭干净胃内容物,然后继续仰卧CPR。

(二)肋骨、胸骨骨折

预防:

1、正确的心肺复苏可减少并发症。

2、正确掌握按压力度。

处理:

1、待心肺复苏后摄片,诊断是否有骨折。

2、平卧或包扎固定处理。

 

七、皮内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虚脱

预防:

1、注射前应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消除紧张心理,询问病人进食情况,避免在饥饿状态下进行治疗。

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在硬结、瘢痕等部位注射,并且根据药物的浓度、剂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做到二快一慢。

3、对以往晕针、情绪紧张的病人,注射时宜采用卧位。

4、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情况。

处理:

1、如有不适,立即停止注射,正确判断是药物过敏还是虚脱。

2、如发生虚脱现象,将病人平卧,保暖,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必要时静脉推注50%葡萄糖等措施,症状可逐渐缓解。

(二)过敏性休克

预防:

1、皮内注射前询问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如有过敏史者则停止该项试验。

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疾病史者应慎用。

2、在皮试观察期间,瞩病人不可随意离开,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异常不适反应,正确判断皮试结果,结果为阳性者不可使用(破伤风抗毒素除外,可采用脱敏注射)。

3、注射盘内备有0.1%盐酸肾上腺素、尼可刹米、洛贝林注射液等急救药品,另备氧气、吸痰器等。

处理:

1、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通知医生,协助病人平卧。

2、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

3、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受抑制时,立即进行人工辅助呼吸,按医嘱给予呼吸兴奋剂。

喉头水肿引起窒息时,应尽快施行气管切开。

4、按医嘱将地塞米松5-10mg等药物,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如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5-50mg。

5、扩充血容量。

6、若心跳骤停,则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7、密切观察病情,记录病人呼吸、脉搏、血压、神志和尿量等变化。

 

八、肌肉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局部硬块、局部感染

预防:

1、加强无菌操作。

2、粉剂的药物要充分溶解,难于吸收的药物应作深部肌肉注射。

3、更换注射部位。

处理:

1、一旦发生皮下硬结,可用土豆片或50%硫酸镁外敷患处。

2、必要时用微波照射。

3、发生局部感染者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二)出血、断针

预防:

1、选择质量有保障的注射器。

2、注射时注意避开浅静脉。

处理:

1、一旦发生穿刺针眼处出血,可用消毒干棉签压迫局部2-3min一般可止血。

若针筒处回抽出血液,立即拔出针头并按压至出血停止。

2、发生断针时,使患者保持安静,用手固定断针处皮肤,用止血钳拔出断针。

(三)周围神经损伤

预防:

1、正确选择注射部位。

2、关注病人主诉。

处理:

1、一旦发生应行微波照射理疗等处理。

2、遵医嘱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

 

九、静脉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血肿

预防:

1、选用型号合适、无钩、无弯曲的锐利针头。

2、提高穿刺技术,避免盲目进针。

3、重视拔针后对血管的按压。

对新生儿、血液病、有出血倾向者按压时间适当延长。

处理:

1、若已有血液淤积皮下,早期予以冷敷,以减少出血。

24小时后局部给予50%硫酸镁湿热敷,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以加速血肿的吸收。

2、血肿过大难以吸收,可常规消毒后,用注射器抽吸不凝血液或切开取血块。

(二)静脉炎或外渗

预防:

1、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血液溢出血管外。

2、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保护静脉,延长其使用时间。

处理:

1、若已发生静脉炎,应立即停止在此处静脉注射、输液,将患肢抬高、制动。

2、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或用超短波理疗,每日一次,每次15~20分钟。

中药如意金黄散局部外敷,可清热、除湿、疏通气血、止痛、消肿,使用后病人感到清凉、舒适。

3、如合并全身感染症状,按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十、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发热反应

预防:

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质量,输液器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处理:

1、立即减慢点滴速度,通知医生。

2、观察体温的变化,对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

3、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送检验室作微生物培养。

(二)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预防:

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对老年人,儿童、心肺功能不良的患者,应控制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可过多。

处理:

1、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2、使患者端坐位,两腿下垂,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

但每5~10分钟轮流放松一次。

3、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氧流量6~8升/分),在湿化瓶内加20~30%的酒精溶液湿化加压给氧,使用镇静剂、强心利尿剂等。

4、安慰患者。

(三)静脉炎

预防:

1、加强对患者穿刺点皮肤的评估。

2、选择弹性好、且回流通畅的血管。

3、严格无菌操作,对长期输液者,应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或留置深静脉导管。

4、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并调慢滴数。

防止药物漏出血管外。

处理:

1、停止在此部位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

2、局部用95%的酒精或50%硫酸镁溶液湿敷,(早期冷敷,晚期热敷)。

也可用中草药金黄散局部外敷。

3、超短波理疗。

(四)空气栓塞

预防:

1、输液前要排净空气。

2、输液中加强巡视,发现故障及时处理,及时更换输液瓶。

3、输液完毕及时拔针。

处理:

1、瞩患者头低脚高卧位,避免空气阻塞肺动脉口。

2、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

(五)液体外渗

预防:

1、提高穿刺技术,尽量避免使用静脉钢针。

2、需要中、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建议使用静脉留置导管或行深静脉插管,输注易致渗漏损伤的药物时,应选择弹性好且较粗的血管,避免选用下肢静脉。

3、输液过程中,若出现局部疼痛,不能根据回血排除渗漏。

4、牢固固定针头,避免移动,减少输液肢体的活动。

处理:

1、发生渗漏时,停止在原部位静脉输液,更换肢体和针头重新穿刺。

2、抬高患肢以减轻水肿,局部热敷。

 

十一、静脉输血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发热反应

预防:

1、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有效预防致热源。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处理:

1、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症状可自行缓解。

反应重者,立即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通知医生并给予对症处理,如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遵医嘱给解热药等。

2、将输血装置、剩余血连同贮血袋送检。

(二)过敏反应

预防:

1、正确管理血液和血制品。

2、选用无过敏史的供血者。

3、供血者在采血前4小时应禁食。

4、对有过敏者,输血前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处理:

1、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给予抗过敏药物,继续观察。

2、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

3、根据医嘱使用抗过敏药物、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时应使用氢化可的松,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4、监测生命体征。

5、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必要时插管和气管切开。

(三)溶血反应

预防:

护士从血液标本采集开始到血液成分的输入,都应仔细确认患者身份,并保证血型和血交叉配血结果相容。

处理:

1、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生,保留剩余血和患者输血前后的血标本送化验室进行检验,以查明溶血原因。

2、维持静脉通道,遵医嘱给药。

3、碱化尿液,静脉注射碳酸氢钠。

4、双侧腰部封闭,热水袋热敷双侧肾区。

5、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

6、如有休克应抗休克治疗。

(四)循环超负荷。

预防:

1、对于慢性贫血、婴幼儿、老年心肺功能不全者,应严格控制输血量和输血速度。

2、一般应输红细胞,不应输全血以防止血容量增大。

处理:

1、立即停止输血和输液。

2、让患者取半坐位,给氧。

3、强心、利尿,必要时可放血以迅速降低血容量。

(五)大量输血的并发症

(1)低体温

预防:

1、大量输血前,在室温下将库血放置片刻,使其自然升温,20度左右为宜。

处理:

1、加温输血肢体,注意给输血肢体保暖。

2、保持室温恒定26~28℃,随时观察病人皮肤颜色。

(2)出血倾向

预防:

1、大量输血前,应详细了解受血者的病情,包括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状态。

2、做好交叉配血,配血前后都需密切观察体温、心率、血压、呼吸、肺部罗音、颈静脉充盈情况。

处理:

1、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现象。

2、每输入1500ml库存血时,应间隔输入500ml新鲜血,并给予钾剂。

(3)枸橼酸钠中毒

预防:

在输入大量库存血时,须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毫升。

 

十二、静脉留置针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静脉炎

预防: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位置便于固定,力争一次穿刺成功。

3、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4、留置针留置期间,指导患者不宜过度活动穿刺肢体。

5、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应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局部抗炎能力。

处理:

1、立即给予拔管,嘱患者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

2、在肿胀部位用50%硫酸镁或土豆片等湿敷20min/次,4次/天。

(二)液体渗漏

预防:

1、妥善固定导管。

2、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

3、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勿过紧。

4、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处理:

1、对液体外渗者,予50%硫酸镁、土豆片等湿敷。

(三)皮下血肿

预防:

1、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

2、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处理:

1、可行冷敷或热敷,每日1-2次。

(四)导管堵塞

预防:

1、在静脉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

2、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封管液的浓度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

3、采取正压封管,即边推注封管液边夹紧留置针塑料管上的夹子,夹子尽量应夹在塑料管的近心端。

处理:

1、发生堵管的时候,切记不能用注射器推液,正确的方法是回抽,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内,导致血栓栓塞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五)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1、再次输液时,用0.5%碘伏消毒肝素帽处,接上输液器,如果液体滴入不畅,勿用力挤压输液管,否则可将小凝血块挤入血液循环而发生栓塞,应先调整肢体位置,检查静脉留置针有无脱出,然后用5ml针管抽取0.1%肝素盐水2ml,连接输液针头回抽凝血块,通畅后再换接输液管输液。

2、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并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且留置时间不可过长。

处理:

1、及时通知医生,积极处置。

2、抬高患肢,卧床休息,患肢抬高略超过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浅静脉内压力,使疼痛减轻。

3、避免碰撞伤肢。

4、加强静脉血管的保护:

急性期患者需静注扩血管,抗凝及溶栓药物,发热患者需输注抗生素。

(六)导管脱出

预防:

1、妥善固定导管,延长管应弧形固定,以利于导管受外力牵拉时有一定的余地。

2、在更换敷料时应向心揭开敷料。

3、加强宣教,指导患者置管侧肢体勿负重或过度活动。

4、神志不清者,应使用约束带约束另一上肢,以免把针头拔出。

处理:

1、局部按压至不出血。

 

十三,PICC置管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1)早期机械性静脉炎

预防:

1、24或48小时后常规热敷一周,每天2次,每次20分钟;注意避开贴膜处。

2、嘱患者放松并配合握拳、松拳活动。

处理:

1、配合水胶体敷料外敷。

2、遵医嘱给予芬必得等药物。

(二)感染

预防:

1、加强手部卫生,皮肤的消毒。

2、输液接头的维护,导管部位的护理。

处理:

1、局部用抗生素软膏(百多邦等)小纱布覆盖。

2、有全身症状如寒战、高热等应拔管,同时遵医嘱对症处理。

(三)导管堵塞

预防:

1、正确冲管,正压封管。

2、不能在置有导管的上部使用袖带或止血带。

处理:

1、去除肝素帽,接上三通;回抽空注射器5-6ml。

2、打开连接尿激酶侧通路,通过负压使尿激酶进入导管;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

(四)导管滑脱、断裂

预防:

1、绝对不允许高压暴力冲管。

2、选择正确的穿刺点位置。

3、正确固定导管。

处理:

1、如有滑脱,让患者卧床,拍片,请介入科从下腔静脉抓捕器取出导管。

2、拔管过程中有滑脱,立即扎止血带,请医生静脉切开取导管。

(五)穿刺处周围皮肤过敏

预防:

1、保持穿刺点的干燥。

2、选用透明的敷料,方便观察穿刺点。

3、胶布不能贴在导管上。

处理:

1、使用皮肤保护剂,起到一个隔离作用。

2、遵医嘱予以抗过敏的药物。

 

十四、口腔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一)窒息

预防:

1、意识不清者禁漱口,用血管钳加紧棉球,每次只用1个棉球,防止棉球遗漏在病人口腔内。

2、棉球湿度适当,以不滴水为标准。

3、有活动性假牙者应先取下。

处理:

1、呼救,报告医生。

2、取出异物(用手,血管钳,吸引器等)。

3、给病人取头低脚高位,拍背。

开放气道,给氧,必要时人工呼吸。

(二)黏膜损伤

预防:

1、夹棉球方法正确,不能用钳子直接接触黏膜。

2、擦洗动作轻柔。

处理:

1、损伤黏膜处出血者立即止血。

2、保护受损黏膜(用西瓜霜等)。

 

十五、鼻饲法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一)食物反流,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

预防:

1、注射器抽出胃液,确定胃管留置在胃内。

2、置胃管末端于水中,观察水下气泡。

3、用注射器向胃管内快速注入20-30ml气体,同时用听诊器在胃部可听到气过水声。

4、患者取30-45度卧位,控制每次鼻饲量,或者采取持续输入。

处理:

1、停止营养液的输入,让患者取右侧卧位吸出口鼻反流物,必要时可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帮助清除误吸物。

2、调整患者体位使其保持于低半卧位,降低鼻饲速度和每次鼻饲的容量。

3、让鼻饲管头部的侧孔完全进入胃内,减少食物反流。

(二)鼻饲管堵塞

预防:

1、鼻饲前应检查鼻饲管是否通畅在位。

2、制作营养食时要打烂,过稠时加水稀释,药物要研成细末输入,牛奶不要与果汁同时喂。

3、鼻饲前后应用温开水20-30ml冲洗管道。

处理:

1、遇鼻饲管堵塞,立即用灌注器或针筒抽吸,排除堵塞。

2、报告医生,给予重新置管。

(三)胃管脱出

预防:

1、放置胃管后,嘱患者及照顾者注意胃管勿拔除。

2、妥善固定胃管,在出鼻孔处贴胶布,标记胃管放置的长度。

3、用小棉绳双向反折固定于胃管上,再将小棉绳挂于患者的双耳后,胃管固定牢固。

处理:

1、胃管脱出后,立即报告医师。

2、按医嘱重新置胃管。

3、重新置胃管后,加强看护。

 

十六、氧气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氧中毒

预防:

1、高浓度供氧不宜时间过长。

2、有效控制吸入氧气的浓度和时间。

处理:

1、选择机械性通气。

2、密切观察出现胸骨后不适及疼痛,吸气时加重,咳嗽、呼吸困难等。

3、持续血氧饱和度监测,定期做血气分析。

(二)呼吸道分泌物干燥

预防:

1、吸氧应通过加用无菌蒸馏水湿化瓶装置,以湿化氧气。

2、用氧者,应每日更换导管1-2次,并由另一侧鼻孔插入。

3、停氧时应先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以免关错开关,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而损伤组织。

处理:

1、报告医师。

2、及时安装氧气湿化装置。

3、执行医嘱,给予生理盐水湿化气道。

 

十七、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感染

预防:

1、每次雾化治疗结束后,对雾化器主机要擦拭消毒,对雾化罐、螺纹管及口含嘴要浸泡消毒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净,晾干备用。

2、雾化面罩或口含嘴专人专用。

3、雾化治疗期间指导病人注意口腔卫生,协助病人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4、如果吸入液中含有糖皮质激素,则需要用碳酸氢钠漱口水进行漱口,以抑制真菌生长。

同时注意提高病人自身免疫力。

5、肺部感染者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

处理:

1、口腔真菌感染者加强口腔护理和局部治疗,选择抑制真菌生长的2%-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患处涂抗真菌类药物如2.5%制霉菌素甘油,每日3-4次。

(二)气道堵塞

预防:

1、认真仔细评估病人,对痰液多且黏稠的病人要尽量先将痰液咳出或吸出后再行吸入治疗。

2、雾化吸入过程中,鼓励痰液黏稠病人有效咳嗽,配合叩击胸背部,及时排出湿化的痰液。

必要时吸痰,以免阻塞呼吸道。

处理:

1、雾化吸入中有痰液堵塞支气管应立即清除,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支气管痉挛

预防:

1、雾化前告知病人雾化时可能有轻微憋闷感以及呼吸配合方法,教会病人正确使用雾化器,掌握好吸入方法,均匀而有效的进行吸入治疗。

2、雾化前评估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

3、首次雾化时,老年体弱病人先用较小剂量,待其适应后再逐级增加致所需雾量大小。

哮喘的病人,湿化雾量不宜过大,雾化时间不宜过长,以5min为宜。

4、雾化前机器预热3min,避免低温气体刺激气道。

处理:

1、一旦在吸入过程中出现胸闷、咳嗽加重,憋喘、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就应暂停吸入。

2、发生哮喘者予以半坐卧位并吸氧。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缺氧严重不能缓解者可行气管插管等。

(四)急性肺水肿

预防:

1、避免长时间、大流量雾化吸入。

处理:

1、一旦发生急性肺水肿,立即停止雾化吸入。

给予高流量吸氧,采用50%乙醇为湿化液,遵医嘱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等药物。

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

(五)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

预防:

1、尽可能用以氧气为气源的氧气雾化吸入,避免吸入气体中氧含量降低。

2、雾化吸入前教会病人正确使用雾化器。

3、雾化吸入时避免雾量过大,时间过长。

处理:

1、对于存在缺氧又必须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时,雾化的同时给予吸氧,并加强病情变化。

(六)呃逆

预防:

1、雾化前机器预热3min,避免低温气体刺激气道。

2、雾化吸入时避免雾量过大,雾化开始先用较小雾量,待其适应后再逐级增加致所需雾量大小。

处理:

1、一旦发生呃逆,可采取在病人胸锁乳突肌上端压迫膈神经或饮冷开水200ml,亦可采取针灸等办法缓解症状。

 

十八、吸痰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低氧血症

预防:

1、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型号,吸痰管的外径不可超过气管插管内径的1/2。

2、每次吸引时间<15s,每次吸引间隔应至少1min,连接吸引总时间不超过3min,让病人有适当的时间通气和氧合。

3、吸痰管插入深度适宜,成人经口咽吸痰深度一般为15cm左右,经鼻咽吸痰深度约为16cm,经鼻气管内吸引插管深度一般为20cm。

人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