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农村十二五规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7026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牧农村十二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牧农村十二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牧农村十二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牧农村十二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牧农村十二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牧农村十二五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牧农村十二五规划.docx

《牧农村十二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牧农村十二五规划.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牧农村十二五规划.docx

牧农村十二五规划

阿克塞县牧农村“十二五”发展总体规划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向小康社会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县跨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

在“十一五”期间,我县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和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我县牧农业发展面临产业加快升级、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的重要形势。

在新阶段下,为应对新机遇、新挑战,明确“十二五”农业发展的思路、目标任务和方向重点,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根据《阿克塞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结合自治县牧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特提出阿克塞县牧农村“十二五”经济发展总体思路与对策。

为推进自治县牧农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十一五”实施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农牧业工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积极实施“一特四化”战略,按照规划确立的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全县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农牧业“十一五”规划实施进展顺利,情况良好。

1、牲畜总量稳中有升。

2009年,全县各类牲畜饲养量达到了21.52万头(只),年底存栏15.9万头(只)。

2010年上半年,全县牲畜饲养量达到了22.46万头(只),其中:

羊饲养量21.89万只,牛0.06万头(奶牛0.026头),骆驼、马匹等大畜0.51万头(匹)。

2、农业种植结构趋向合理。

2010年,全县共落实种植面积7086亩,其中:

阿克旗乡3200亩,红柳湾镇600亩,阿勒腾100亩,红柳湾开发区3186亩。

全县计划播种粮食等经济作物1786亩(其中粮食作物800亩),紫花苜蓿1730亩,饲草3570亩。

鼓励特色种植业发展,落实瓜菜种植面积316亩,葡萄、红枣等特色种植面积180亩,中药材550亩,玉米制种面积700亩,其他经济作物280亩。

3、农畜产品产量逐年增加。

2009年,全县肉蛋奶产量达1670吨,其中:

肉产量1300吨,奶产量370吨;绒毛产量达221.95吨,其中:

山羊毛14.73吨,山羊绒10.8吨,绵羊毛175.95吨,驼毛6.98吨。

粮食产量达到1280吨。

4、畜牧业产值逐年增长。

2009年,全县完成牧农业总产值4192万元,其中:

农牧业增加值2805万元,同比增长17.8%,牧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62元,较上年增加754元,同比增长12.88%。

二、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总体上看,我县农牧业“十一五”发展总体较好,大部分工作按照预期的目标组织实施,但仍有个别指标完成不够理想,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并且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

(一)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难度增大。

我县天然草场退化严重,传统的扩群增量已到极限;农牧业生产中还是主要依靠传统生产方式,科技在农牧业增效中贡献率较低;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弱,很难获取最大效益。

(二)经营粗放,规模弱小,制约产业化发展。

全县畜禽饲养量小、畜产品总量少,加之经营粗放,没有形成有规模的农牧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没有形成产业链。

(三)自然灾害频发,传统畜牧业发展缓慢。

近年来,雪灾、旱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牧业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特别是全县水资源严重不足,目前还有290多人4.2万多头(只)牲畜的饮水靠拉运来解决。

农业灌溉渠系老化,农牧业的规模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

(四)农牧民思想观念滞后,科技在农牧业增效中贡献率低。

受传统放牧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农牧民科技意识、市场意识淡薄;农牧民老龄化趋势加大,草场雇工放牧、转包等现象普遍;大多数农牧民没有敢干、敢闯的精神和创业意识,等、靠、要思想严重。

三、“十二五”牧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1、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十七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全省草畜产业发展的“六大行动计划”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特四化”发展战略,以科技进步和项目建设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确保生态文明和谐,牧农业生产安全,增加牧农民收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目标,以优化牧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畜牧业,建设特色主导产业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重点,因地制宜,把我县建成为全省少数民族地区养羊大县,构建具有阿克塞县特色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牧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2、目标任务  

----牧农业生产总值保持平稳增长,到2014年底,牧农业总产值达到7273万元,年均递增12%;牧农业增加值达到4975万元,年均递增12%;牧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680元,年均递增12%。

----畜牧业要按照“山上繁育、山下育肥”的发展目标,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设施畜牧业,到2014年,全县牲畜饲养量达到30万头(只),其中牧区天然养畜25万头(只),山下设施育肥5万只,年出栏率达到45%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年出栏牲畜13.5万头(只)。

----在农业发展上,以红柳湾、多坝沟为重点,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快特色产业的布局,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建设特色节水种植示范区2个,发展“五千元田”和“万元田”,大力发展大枣、葡萄等林果基地和蔬菜基地,全县高效日光温室达到50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

----大力开发人工饲草,要利用国家“引哈济党”、“引柳济红”等水利工程建设的契机,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到2014年,全县开发饲草基地达到5万亩,其中:

红柳湾种植饲草料3万亩,多坝沟种植饲草料5000亩,在海子、柳城子、烟丹图、半个洼、安南坝、塞什腾、塔哈尔巴斯道等地开发饲草料基地1.5万亩。

----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巩固草原保护利用成果,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核定载畜量,走依法治牧之路,年运用人工、生物、药物治虫灭鼠70万亩,确保生态和谐文明。

四、“十二五”期间牧农业发展的重点工作

 1、转变生产方式,继续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适应市场、提高效益”的原则,根据省、市关于优势农畜产品产业带发展规划,结合我县实际,科学布局,合理规划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域。

一是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设施畜牧业。

畜牧业是我县的优势产业,也是增收难度逐年加大的产业,除自然因素的影响外,饲养模式落后,出栏不及时等也成为制约增收的主要因素之一,今后发展必须要转变生产方式,由传统的自然放养逐步向设施养殖发展,逐步建立种畜扩繁体系、饲料牧草体系、肉牛羊育肥体系、卫生防疫体系等五大技术体系;继续加大养殖小区的建设步伐,在红柳湾、多坝沟新建标准化小区2座,标准化圈舍200座,基本实现全县牧农户山上有暖棚、山下有圈舍,小区实行配套“五良”技术,实现“山上繁育、山下育肥”发展之路。

二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落实对农民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购置大中型农机具补贴等优惠政策,尝试探索政策性农业保险,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积极稳妥的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搞好扶贫开发,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创造良好条件。

对红柳湾开发区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建成以种植、养殖、林果蔬菜、沙生植被、动植物园、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高新农业开发区。

农业方面,建设特色节水种植示范区,发展“五千元田”和“万元田”,规划发展大枣、葡萄等林果基地3000亩,温棚、露天等蔬菜基地1000亩,林业6000亩,彻底改变全县长期以来蔬菜靠外调运的历史,逐步满足本县人民的需求。

2、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加快草产业发展步伐。

草产业是发展设施畜牧业的基础和根本,是调整牧农业经济结构、拓宽牧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我县在设施养殖发展以后,饲草料短缺成立制约设施养殖发展的瓶颈,为此,要坚持“立草为业、草业先行”的指导思想,多层次进行综合开发利用,促进草产业的发展。

一是把水土光热资源比较丰富的多坝沟、海子和红柳湾开发区作为发展草产业的三大基地,在多坝沟村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扩大苜蓿等饲草料种植,使其达到5000亩,满足本乡设施养殖的饲草供给。

二是在红柳湾开展集中连片开发,一片一品,一区一品,形成规模,突出特色,饲草料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

三是在海子、半个洼、柳城子、烟丹图、安南坝、塔哈尔巴斯道、塞什腾等宜农宜牧区种植牧草,采取围栏封育和人工种草,因地制宜,开发水源,建成1.5万亩饲草料抗灾保畜基地。

要充分开发利用农户房前屋后玉米秸杆、麦草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率达到80%以上,通过发展循环式清洁养殖,提高农村农作物秸杆的利用率,增加养殖效益,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3、择优扶强,做大做强产业化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的发展是制约我县牧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我县基地小,头企业小而弱,加之农产品附加值低,无法起到带动全县牧农业大发展的目标,在今后五年中要加大龙头企业的培育。

一是要重点对宏博肉业进行政策和资金扶持,在现有屠宰、冷冻储藏、活畜出售等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阿克塞县优质牛羊肉,以羔羊肉、风干羊肉、肉制品等畜产品加工为突破口,年屠宰、加工肉制品2000吨,形成精包装、易贮存、规模化的民族风味系列清真肉制品,扩大“哈尔腾”牌绿色食品品牌效应。

解决牧区和县城育肥的6万头只牲畜的销售问题。

同时同步建成皮毛和活畜禽交易市场,集中全县绒毛和皮类等畜产品,引进商贩,集中销售,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加农牧民收入。

二是引进有一定实力的企业新上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饲草料生产线,为设施养殖奠定饲草保障。

饲草料供给实行“统一制作、集中配送”发展模式,草料实现“订单”农业,保证每年收购全县95%以上的饲草料,开展集中收割、打捆、销售等一体化的服务,建成年储百吨青干草的储草基地一个,提供饲料和肉羊颗粒饲料1000吨,满足本县设施养殖的饲草需要,形成饲草收购、加工储备、内外销售、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一条龙生产格局。

三是大力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牧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每个乡镇至少建立2-3个具有引导服务性的专业合作社组织,加强在牲畜养殖、农畜产品销售、奶牛饲养、牧草种植、乳制品加工等方面的服务管理,70%以上的牧农民加入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通过推进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和强化市场营销等措施,切实增强专业合作组织的竞争优势,提高牧农民组织化程度方面的作用。

4、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

全县主要农产品生产要全面实现标准化管理,推行无公害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建立农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健全完善检验监测体系,执行原产地保护和市场准入制度,全面提升我县农畜产品质量,确保市场销售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达标率达到100%。

一是推进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

对设施养殖小区制定统一的管理规程和生产技术标准,引导牧农民按标准生产,形成管理有规范、生产有程序、产品有标准的牧农业生产体系。

同时,完善特色农畜产品地方标准,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大力推广标准化种养技术。

扶持和引导重点龙头企业、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区域优势产业、地方特色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市场知名度。

二是加强农畜产品的产地认证工作。

要鼓励全县农畜产品企业和个人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食品的认证工作,全县牛羊肉、蔬菜等全部实现产地认证。

三是加强动植物防控体系建设。

阿克塞地理位置特殊,相邻新疆和青海,为加强动植物防控工作,把好甘肃省的西大门,建立公路交通检疫综合检查站,加大公路检疫检测力度,防止疫病传入。

 5、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增强牧农业发展后劲。

  抓住国家“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方针,我县要抓住这个重大战略机遇,加大对牧农业的投入,加强牧农业的基础建设和牧农业产业化建设,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作用,增加财政投入;二是要充分发挥国家信贷支持作用,对牧农业优质产品项目和农民个人规模种植给予必要的信贷支持;三是制定和实施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农民投入的重点放在培养地力、推广应用新品种和新技术上。

要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资金投入,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

一是健全机制,不折不扣的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农户、民营及工商企业投资畜牧业。

二是扩大畜牧业对外开放力度,吸引国内处客商到我县兴办养殖业和畜产品加工业。

三是县乡每年要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畜牧业科技推广、疫病防治、检验检测等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总之,通过引资、融资、借资等方法,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为推进畜牧业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6、加强生态保护,推进牧农业综合执法。

要深入贯彻落实《草原法》,从以经济效益为主转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重,尤其是生态优先上来。

继续推行和完善草原承包责任制度、基本草原保护制度、草畜平衡制度、草原轮牧休牧禁牧等基本制度;建立和完善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体系、执法监理体系、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科技支撑体系和草原防火及鼠虫害等灾害防治体系,加快推进草原经济增长方式、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农牧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促进全县植被恢复与草畜畜牧业协调发展。

要认真落实国家制定的农业法律和法规,强化对农业的支持保护。

坚持依法兴农,重点做好七项工作:

一是加强种子质量管理,查处假劣种子和非法经营种子事件,保护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二是加强农资质量监测,查假劣化肥、农药坑农害农行为;三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全面提升我县农产品品质;四是强化植物检疫,凡进出县境的农产品和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都要依法实施植物检疫,防止危险性病虫害传入和输出,保护农业生产安全;五是加强农业环境监测管理,查处破坏农业环境和损害农业生产的环保事件;六是做好畜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监督管理工作;七是抓好农业机械、农机监理工作;进一步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进一步优化和提高我县农业环境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7、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实施科技带动战略。

“十二五”期间,每年建好3个以上县乡(镇)科技示范点,重点抓好优质良种引进示范、农作物无公害标准化栽培、设施畜牧业、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疫病防治和饲草料加工调制、有机质无土栽培等技术措施推广;要尽快加强县级与乡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在完善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配套建设的同时,根据我县农业区域特点,搞好全县3个乡镇农技站的完善与配套;大力提倡科技创新。

鼓励农技干部、农村专业户和农产品营销人员积极开展技术引进、技术试验、新技术示范与推广,大力提倡科技创新,对有功人员由政府给予奖励;积极推行农民技术培训,要充分利用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农函大和本县技术培训力量,大规模组织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技术培训,每年培训规模达到1000人次以上,重点培训农业优质高产技术和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技术,同时,要紧密结合当前农村劳动转移的社会热点,积极开展非农产业就业技术培训,每年培训1500人次以上,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8、以项目做支撑,加快实施项目带动牧农业经济发展战略

项目是投资和发展的载体,有项目才有投资,有投资才有产出,有产出才可扩大总量,才能增加效益,以新上项目夯实农牧业基础地位,推动农牧业经济总量的扩张,推进全面建设新农村建设进程,实现牧农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抓住国家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采取捕捉信息抓项目,扩大开发引项目,高新技术上项目的原则,重点在饲草料基地、设施养殖小区建设、特色种植、畜种改良、退牧还草等方面筹划新建或扩建十二个农牧业发展项目,为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增添后劲。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靠实责任,确保重点工作任务的顺利实施。

重点项目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严格加强项目管理,坚持领导包挂重点项目责任制的办法,责任到人,持之以恒,一张蓝图绘到底。

协调好相关部门抓好配合,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确保“十二五”期间农牧村经济发展的顺利实施。

(二)多方筹资,整合资源,形成牧农村经济建设的驱动力。

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筹资建设的原则,大型项目以国债投资为主,中小型建设项目以社会筹资为前提,多元化融资建设,按照市场经济运行机制,除向上争取资金外,县乡两级政府也要充分发挥统筹资金的作用,形成有效合力。

积极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树立借助外力求发展的思想,敞开山门,招商引资,扩大内需,留住建设性人才,借助国家发展西部省份的机遇,把我县建成富裕文明的少数民族强县。

(三)培养人才,加速科技转化率,发展高效农牧业。

高度重视农牧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加强在职教育和培训,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型队伍,在项目建设中,充分发挥所长,使既定的规划项目能够如期实现。

(四)统一思想,步调一致,为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深入农牧村宣传“十二五”规划的意义、目标和任务,把国家的政策和本县的实际结合起来,调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和农牧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加快全县农牧业的快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