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八年级政治下册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7113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八年级政治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八年级政治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八年级政治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八年级政治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八年级政治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中考八年级政治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中考八年级政治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中考八年级政治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中考八年级政治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中考八年级政治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中考八年级政治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中考八年级政治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中考八年级政治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中考八年级政治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中考八年级政治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中考八年级政治下册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八年级政治下册复习资料.docx

《中考八年级政治下册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八年级政治下册复习资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八年级政治下册复习资料.docx

中考八年级政治下册复习资料

中考八年级政治下册复习资料

中考八年级政治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

Ⅰ、考点分析

1、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第一、二课,运用)

(1)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要尊重他人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权益;

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④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2)如何履行义务:

①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③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2、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第二课,理解)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我们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

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

Ⅱ、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这主要说明我国公民权利的()

A、自由性B、广泛性C、真实性D、平等性

3、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这段话表明()

A、公民享有权利和自由的平等性B、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C、公民享有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D、公民享有权利和自由的真实性

4、下列属于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的是()

A、爱护国家的公共财产B、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C、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D、主动扶老人过马路

5、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是指()

A、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B、普通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

C、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D、所有法律规定的各项公民权利和义务

6、按照我国教育法规定,初中生有就近入学、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权利,同时也规定中学生必须遵守学校纪律,履行认真学习等义务。

这表明()

A、公民必须先履行义务,才能享有权利

B、公民在享受权利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C、公民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就履行了义务

D、公民可以享受权利,也可以放弃义务

7、下列行为属于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的行为是()

A、不得泄漏国家机密B、破坏草坪、花卉树木、路灯

C、参加植树劳动,种植和保护树木D、不得攻击计算机及通信网络

8、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否则权利就会落空。

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

A、立法保障B、司法保障C、宪法保障D、法律保障

9、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

A、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B、公民能够行使权利

C、公民享有选举和被选举权D、所有公民都是国家主人

10、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否则权利就会落空。

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

A、立法保障B、司法保障C、宪法保障D、法律保障

11、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

()

A、道德义务B、法定义务C、社会责任D、父母的要求

12、有人认为:

“公民享有自由和权利,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它没有认识到()

A、公民要依法行使自由和权利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平等性

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D、公民享有的自由和权利广泛而又真实

二、主观题

13、阅读下述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今天是小明15岁生日,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小明期盼着父亲把切好的第一块蛋糕给自己,他认为自己是今天的主角,不料父亲却把第一块蛋糕递给了请来的张阿姨,小明为此很不高兴。

这时猛然听见父亲说:

“小明,站起来,给张阿姨行礼。

小明有点茫然,很不情愿地站了起来,两眼斜视,望着墙角。

父亲接着说:

“十五年前,生你的那天,是张阿姨送你妈妈去医院的。

张阿姨忙阻拦说:

“孩子,你应该给你妈妈行礼,你出生那天,她还坚持上班,一下子就晕过去了。

你要为妈妈自豪,她很坚强,让你来到了世上。

母亲有些激动,站起来,双眼含泪目不转睛地望着小明,看了十五年,好像仍没看够

小明望着母亲眼角日益加深的皱纹,脑海中浮现出父母为自己成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勤劳作的场景,而自己却常埋怨父母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

想到这些,小明感到非常惭愧。

……

(1)运用公民权利和义务关系方面的知识,分析小明感到惭愧的原因。

(要求:

运用教材观点的同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2)如果你是小明,你在当时会怎么做?

(要求:

列举的行动要切合情境,具体可行)

14、在我国,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请根据下列情境回答问题:

情境一:

某单位、选民在投票选举人大代表。

情境二:

教室里,学生在上课。

情境三:

成年子女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关心、体贴父母。

(1)上述情境分别表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履行什么义务?

(2)简要说明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为什么必须履行义务?

15、某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组织了一次“树立正确的权利与义务观念”的课堂讨论会。

石辉同学发言说:

“宪法赋予我国公民广泛、真实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使自由和权利。

请你对石辉同学的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16、纷繁的世界,多彩的生活,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公民”、在社会生活大舞台中,每个公民都扮演着各种角色,如子女、家长、教师、学生……”等。

亲爱的同学,你知道吗?

每当我们扮演这些角色的时候,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只有这样才能扮演好这些角色。

(1)请你说一说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要求我们怎样去做,才能扮演好这些角色?

(3)请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角色,说一说其权利和义务各是什么?

17、市民秦某有一笔定期存款到期,当他到银行取款时,银行工作人员告诉他按照国家规定,要扣除100多元利息税。

他顿时来火了,说:

“存款拿利息是我的权利,凭什么要交税!

请对秦某的言行进行评析。

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

Ⅰ、考点分析

1、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

(运用)

(1)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

①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的原因:

这不仅是公民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人具有社会性,生命一旦诞生就具有社会责任。

②如何行使生命健康权:

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焕发向上的精神;有权在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2)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

①任何人都有不得故意或者过失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伤害他人就是伤害自己,尊重他人就是保护自己。

②我们要关爱生灵,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远离暴力,做一个既遵守法律又乐于助人的人。

2、人格尊严权的内容及公民的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

(了解)

(1)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集中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同时也表现为生命健康权、自由权不能受到伤害和侮辱。

(2)法律维护公民的名誉权。

①侵害名誉权的表现: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或诽谤他人,侮辱表现为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赃物等;诽谤表现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

②后果:

侵害名誉的行为不仅践踏了他人的人格尊严,而且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破坏社会道德、危害社会秩序。

侵权轻者则受到舆论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3)法律确认公民的肖像权不受侵犯,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

①侵害肖像权的表现:

不准擅自将他人的肖像用作广告或杂志封面,或印在挂历上;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者利用肖像进行人身攻击。

②维护方法:

当肖像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武器,追究侵权人的责任,必要时可提起诉讼以讨还公道。

(4)法律维护公民的姓名权

①侵害姓名权的表现:

盗用和冒用他人姓名是侵害公民姓名权的两种具体表现。

两者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②维护方法:

被侵权者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姓名权。

尊重他人姓名权,依法维护自己姓名权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法律素质。

3、尊重他人隐私,依法维护隐私权。

(运用)

(1)尊重隐私是道德的期盼,尊重隐私的道德做法:

①尊重他人隐私,要树立隐私意识;

②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③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

(2)依法维护隐私权,维护隐私权的方法:

①没有被侵犯时:

我们要增强法制意识,依法律己,尊重他人隐私的同时,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②当隐私被侵犯时:

我们应该勇敢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

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赔偿。

(3)尊重和维护隐私权的意义:

能够自觉地尊重和维护隐私及隐私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但是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与世隔绝。

Ⅱ、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公民人身权利中最重要的权利是()

A、生命健康权 B、名誉权C、荣誉权D、肖像权

2、以下关于人格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A、人格权是生命健康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B、人格权是与生俱来的

C、如果不享有人格权,人的尊严和价值也就不复存在

D、人格权就是做人的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3、有些工矿企业实行所谓“严格管理”,工人下班出门时要被搜查身体,这种违法行为侵犯了公民的(B)。

A、生命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隐私权D、名誉权

4、某校初一学生寝室丢了东西,老师怀疑是本校学生所为,在查无结果的情况下,让同学们投票“选小偷”。

这种做法()

A、能够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B、保护了中学生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C、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D、是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的有效手段

5、某中学,在一次接种乙肝疫苗后,有700余名学生高烧不止,经调查,发现疫苗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

疫苗生产厂家侵犯了消费者的()

A、经济权利B、生命健康权C、隐私权D、名誉权

6、我国公民享有的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是()

A、生命健康权B、隐私权C、人格尊严权D、受教育权

7、给同学起带有污辱性的绰号、嘲笑他人,侵犯了同学的()

A、姓名权B、肖像权C、名誉权D、隐私权

8、下列不属于正确行使生命健康权的是()

A、面对持刀歹徒,张某用木棍将其打倒B、有病及时到医院就医,早点康复

C、小明因为害怕上学迟到而骑车闯红灯D、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每天坚持跑步

9、某学校高二学生林强想竞选学校学生会主席,但他的“威望”不及何辉同学,为了竞选成功,他道听途说,添油加醋,捏造事实背后中伤、诋毁何辉,林强的行为侵犯了何辉的()

A、政治权利和自由B、荣誉权C、隐私权D、名誉权

10、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

A、广告商未征得同意将当事人的肖像印在广告上

B、小华对小刚不满,当着众人面,损毁小刚照片

C、影楼老板私下将小花的照片贴在了门口橱窗上

D、公安机关将抢劫犯的照片贴在各个交通要道口

11、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是()

A、小明将一同学考试的作弊行为告诉老师B、大刚给一同学起了不雅的绰号

C、玲玲在背后散布和议论同学的身体缺陷D、张强把同学的作业本拿来抄袭

12、某超市在醒目的地方贴出告示:

为了维护本超市的合法经济利益不被侵害,本店保安人员有权对有偷窃嫌疑的顾客进行检查。

这则告示()

A、是合法的,因为它是为了维护超市的合法权益

B、是非法的,它侵犯了公民的人格权

C、非法的,它侵犯了公民中的隐私权

D、是合法的,因为这是保安人员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

13、上海市等一些大城市在人行道、天桥、电梯都设置一些专门为残疾人服务的实施。

上海等一些城市这一做法()

A、是歧视残疾人的行为B、是为更好保障残疾人的生命健康权

C、不利于正常人的通行D、不符合我国残疾人保障法相关规定

14、当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

A、不与他人计较,做到息事宁人B、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C、公开侵权者的隐私,以牙还牙D、报复侵权者,使侵权者得到应有的下场

15、下列行为不属于侵犯公民姓名权的是()

A、假冒他人名字签订有关合同B、李某以田某名义诬告其单位领导贪污

C、因重名而强迫对方更改姓名D、假冒有困难的战士姓名往其家里寄钱

二、主观题

16、学校准备举办元旦文艺晚会,决定在初二

(1)班选拔一名主持人,李非和张勇都想成为晚会的主持人。

为了实现这一愿望,李非在班上捏造事实说张勇在校外敲诈勒索小学生。

张勇因此而落选。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判断李非的做法是否合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17、小敏的母亲最近生病住院了,她每天放学后都坚持先到医院照料和陪伴母亲,然后再回家写作业。

虽然很疲惫,但她还是每天按时到校。

内向的小敏只将情况告诉了好朋友小云,并要她承诺替自己保密。

老师发现小敏上课的时候常常精力不集中,觉得有,点奇怪,便向小云了解情况。

小云感到很为难,是如实向老师反映情况,还是继续替自已的好友保密呢?

辨题:

讲诚信就应坚持实事求是,不必尊重和维护别人的隐私权。

18、某校女生徐某、蔡某去商场购物,商场工作人员怀疑她俩偷了一瓶化妆品,便对她俩进行责问、盘查、搜包,但未发现“赃物”,继而又要搜身,被两名女生严辞拒绝。

工作人员将她们非法扣留达一个多小时。

事后,两名女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向人民法院状告该商场侵权。

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回答:

(1)我国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商场工作人员侵犯了两名女生的哪些权利?

(2)两名女生向人民法院状告该商场侵权,你认为法院会受理吗?

请简述理由。

(3)如果你是当事人,你怎样处理此事?

你从这一案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19、2007年3月27日,是全国第十二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小明在青少年研究中心老师的帮助下,在同学们中开展了调查活动。

下表是部分调查结果。

请回答问题。

百分比类别

问题是否

①上学快迟到了、过马路时是否可以闯红灯?

43、6%56、4%

②当家里电器着火时,是否知道应该首先切断电源?

49、2%50、8%

③上、下学途中,是否“偶尔”或“经常”购买路边小吃?

48、3%51、7%

④近一年,是否曾经被人踢打或者恐吓过?

42、8%57、2%

(1)曾经被人踢打或者恐吓过的同学,他们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

这一权利受到侵犯时,应该怎么办?

请提一条建议。

(2)调查结果反映同学们在维护自身安全上,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至少3方面)

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

Ⅰ、考点分析

1、义务教育的含义及其特征。

(了解)

(1)义务教育的含义:

义务教育是指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接受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2)义务教育的特点是:

具有强制性;具有普遍性;具有免费性。

2、维护受教育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运用)

(1)我们履行受教育义务

①履行受教育义务的原因:

我国普及义务教育不容易,父母提供子女读书不容易,我们应该珍惜;为了自己的发展、为了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

②履行受教育义务的内容:

第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第二,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第三,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③履行受教育义务的方法:

(1)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2)要勤于学习,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学会学习;(3)树立远大志向,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功立业。

(2)维护受教育权利的方法:

可以采用非诉讼或者诉讼的方式予以维护。

3、依法维护自身合法财产所有权。

(运用)

(1)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①具体做法:

所有权归属发生争议时,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所有权;

当财产被他人非法占有拒不归还时,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强令不法占有人返还;

当财产受到不法侵害已经毁坏或者消灭时,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当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实施没收财产的行政处罚,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法撤销裁决,或予以行政赔偿,以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

②维护合法财产的意义:

公民的合法财产直接关系到公民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维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对于维护公民的正常生活,保障其专心致志地从事生产、工作和学习,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我们享有财产继承权

①继承权的实现方式(法定继承、遗嘱继承)

②当继承权发生争执的时候,注重情意,要有互谅互让的精神;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

(3)依法保护智力成果权

①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和荣誉权,如果成果权遭到非法侵害,可以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求有关机关予以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

②当自己智力成果受到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对智力成果的保护,尊重他人的脑力劳动。

4、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运用)

(1)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消费者享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教育权、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监督权等。

(2)消费者应履行的义务:

维护市场秩序;商场购物态度要谦和,说话有礼貌;选择商品要事先考虑好,以免耽搁其他顾客的购物;对营业员的服务要表示谢意;维护生产经营者的正当利益。

(3)保护消费者的意义: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正常秩序,让人们过上美好生活。

(4)炼就一双“慧眼”

①炼就一双“慧眼”的原因:

现代社会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因素很多,所以我们要有一双“慧眼”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②炼就一双“慧眼”的做法:

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懂得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

(5)维护权益的途径:

①商品交易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消费知识和法律知识,保持应有的警惕,尽量不给不法经营者可乘之机。

②商品交易后,消费者要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来使问题得到公正、合理解决:

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诉讼。

Ⅱ、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初二学生小峰受教育权的有()

A、期末考试后,小峰所在的学校取消了张榜排名的方法

B、父亲要求小峰每天上午在家帮干农活,下午去上学

C、学校开设了多种多样的活动课,小峰从中得到了锻炼

D、某企业为家庭贫困的小峰等数名学生提供助学金

2、李某是一名在校初中生;作为受教育者,他最主要的和最基本的义务是()

A、遵守社会公德B、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C、遵守法律、法规D、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

3、我国实施的贫困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已经使200万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这表明()

A、国家在法律上确保其受教育权的实现

B、社会各界履行实施义务教育的职责

C、父母必须保证适龄子女按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D、适龄儿童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义

4、在我国,受教育()

A、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不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B、只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不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C、只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D、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5、王先生与朋友到某酒楼用餐时,自带了一瓶白酒。

餐后,酒楼告知他要收取100元的“开瓶费”。

王先生当场提出质疑,并拒绝支付“开瓶费”。

该酒楼的这一行为侵犯了王先生的()

A、自主选择权和安全权B、依法求偿权和知情权

C、人身安全权和知情权D、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和知情权

6、某校八年级学生小华写了一部小说,出版社以小华是未成年人为由,没有支付给他稿费。

出版社的行为侵犯了小华的()

A、财产继承权B、财产使用权C、智力成果权D、公平交易权

7、正在读初中的小明因成绩不好逃学在家,在其父母的劝教下,不久后又回到了学校继续学习。

小明父母的做法履行了()

A、按时送子女上学的义务B、保证提高子女学习质量的义务

C、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义务D、保证子女接受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义务

8、我国宪法修正案在规定“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同时,又规定了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

宪法的这一规定表明()

A、公有财产将逐渐转为私人财产

B、我国公民的一切财产受到法律保护

C、我国公民的合法财产受到法律保护

D、私人财产只受宪法保护,不受民法保护

9、我国公民财产继承权的两种实现方式是()

A、法定继承和口头遗赠B、遗嘱继承和书面遗赠

C、口头继承和书面继承D、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10、有的商家把商品的原价提高一倍或几倍后再打上“五折大酬宾”的牌子进行销售。

这种行为()

A、符合诚实信用原则B、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C、符合公平交易原则D、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11、某公民在获得500万元体育彩票特等奖后,捐出50万元支持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他行使了对自己财产的()

A、占有权B、使用权C、收益权D、处分权

12、在我国,对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保护,最普遍的做法是()

A、经济制裁手段B、民事制裁手段

C、刑事制裁手段D、行政制裁手段

13、打击各种侵犯财产行为的最严厉最有效的途径是()

A、刑事法律手段B、民事法律手段    C、暴力手段  D、经济手段

14、作为不安全食品的受害者,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A、宽宏大量,得饶人处且饶人B、通过合法有效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C、自认倒霉、接受教训   D、冲砸生产厂家,不让他们再害人

15、义务教育与其他教育不同,具有自己显著的特征。

下面不属于义务教育特征的有()

A、强制性B、普遍性C、免费性D、自愿原则

二、主观题

16、自2006年9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实施。

15岁的马强是一个苦孩子,父母、爷爷有病,一家5口的生计,全靠年近七十的奶奶卖水果维持,哪有钱供他读书呢?

本应上初中的他,小学一毕业就打工去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踏进某中学的校门。

没想到的是,学校爽快地接收了他,杂费、课本费者不用交,连住宿和生活费者免了。

马强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马强的幸福源自新修订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一项惠及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生的政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