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直中学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试题图片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7234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直中学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试题图片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直中学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试题图片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直中学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试题图片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直中学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试题图片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直中学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试题图片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直中学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试题图片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直中学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试题图片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直中学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试题图片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直中学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试题图片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直中学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试题图片版Word文档格式.docx

《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直中学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试题图片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直中学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试题图片版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直中学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试题图片版Word文档格式.docx

a:

7:

{i:

0;s:

29220: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省级试题库@#@《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省级试题库终审稿@#@试题库共八份试卷,后附参考答案(案例评析题与实践操作题除外)。

@#@@#@每份试卷题型及分值:

@#@@#@一、基本概念(3题,每题4分,共12分)@#@二、简答题(4题,每题6分,共24分)@#@三、论述题(2题,每题8分,共16分)@#@四、辨析题(1题,8分)@#@五、案例分析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六、操作题(1题,20分)@#@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试卷@#@一、基本概念题(3题,每题4分,共12分)@#@1.教学评价@#@2.奖惩性教师评价@#@3.开放式考试@#@二、简答题(4题,每题6分,共24分)@#@1.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功能。

@#@@#@2.自我反思在新课程教师评价中有何独特意义?

@#@@#@3.成长记录袋的特征。

@#@@#@4.课堂即时评价有时要“学会等待”,具体含义是什么?

@#@@#@三、论述题(2题,每题8分,共16分)@#@1.试述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哪些原则性的评价建议。

@#@@#@2.你认为可从哪几个方面评价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学”?

@#@@#@四、辨析题(1题,每题8分,共8分)@#@评价改革是否就是考试改革?

@#@为什么?

@#@@#@五、试从语文教学评价的角度,作案例评析。

@#@(2题,每题10分,共20分)@#@1.案例1@#@《乌鸦喝水》教学片段@#@师:

@#@乌鸦非常聪明,很善于动脑子,同学们平常遇到问题也要认真思考。

@#@(这时,有一位同学举起了手)@#@师:

@#@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生:

@#@老师,乌鸦不一定能喝到水。

@#@@#@(此语一出,教室一片哗然)@#@师:

@#@你为什么这样说呢?

@#@@#@生:

@#@因为石子会把水淹没的。

@#@@#@(教室里静得出奇,其它同学都看着老师如何处理这件事)@#@师:

@#@(有些生气地说)石子怎么会把水淹没呢?

@#@连常识都不知道,以后回答问题前要多动脑筋,不要乱说,希望小朋友以后也要注意,知道了吗?

@#@@#@生:

@#@(其它同学异口同声地说)知道了。

@#@@#@2.案例2@#@有个老师在班上开展“比一比”的活动,对学生的日常表现用小红花来评估。

@#@老师在教室前面的电视柜上,画了一张大大的表格,上面密密麻麻地写上了全班学生的名字,贴上他们得到的小红花。

@#@活动刚开始,学生们还你追我赶的,劲头十足。

@#@可时间一长,孩子们就渐渐没了兴趣。

@#@@#@请对上述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如果你是案例中的老师,将会采取什么改进措施?

@#@@#@六、实践操作题(1题,每题20分,共20分)@#@请根据教学实际,设计一次口试评价方案,包括年级、形式、细则、评价标准等项。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试卷@#@一、基本概念题(3题,每题4分,共12分)@#@1.诊断性评价@#@2.终结性评价@#@3.成长记录袋评价@#@二、简答题(4题,每题6分,共24分)@#@1.教师自我反思文本可选择哪些内容?

@#@@#@2.课堂即时评价是否都由教师完成?

@#@为什么?

@#@@#@3.新课标对语文学习的评价方式有哪些建议?

@#@@#@4.新课程考试评价出现了哪些新形式?

@#@@#@三、论述题(2题,每题8分,共16分)@#@1.俗话说“过犹不及”,如何理解评价天平“过重”后的失衡?

@#@@#@2.如何开展多元化作业评价?

@#@@#@四、辨析题(1题,每题8分,共8分)@#@新课程倡导表扬与鼓励,还需要批评与惩罚吗?

@#@为什么?

@#@@#@五、试从语文教学评价的角度,作案例评析。

@#@(2题,每题10分,共20分)@#@1.案例1@#@一次老师上语文课,问了一个问题。

@#@一位平时学习较差的学生举起右手,老师立即请他回答。

@#@他站起来,什么也不会。

@#@老师问他:

@#@“不会,为什么举手?

@#@”他说:

@#@“同学们老说我不敢回答问题,我也想举一回手,没想到,老师偏偏叫了我。

@#@”下课后,老师和他约定:

@#@“以后你不会的时候就举左手,当你会的时候就举右手,我准叫你。

@#@”老师的理由是,既然学生站起来,就要让他体体面面地坐下去,以使他充满自信地又一次站起来。

@#@@#@2.案例2@#@阅读案例,分析下列情形出现的原因及对策。

@#@@#@一个学生在开学初第一次单元测试中,给自己定的目标是“甲”,可是测试后,他只得了“丙”。

@#@老师就鼓励他,给他二次评价的机会。

@#@再一次测试中,他果然得了“甲”。

@#@第二次单元测验,他给自己定的目标依然是“甲”,可他又得了“丙”,再测又得“甲”。

@#@第三次,他给自己定的目标竟然是“丙”,老师问他原因,他说他只能得“丙”。

@#@老师还是鼓励他,可后来,他什么目标也不定了,他觉得教师反正会宽容他的。

@#@@#@六、实践操作题(1题,每题20分,共20分)@#@思考语文评价的内容,设计语文素质整体评价方案一份,并说明设计的理由。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试卷@#@一、基本概念题(3题,每题4分,共12分)@#@1.他者评价与自我评价@#@2.预设与生成@#@3.发展性教师评价@#@二、简答题(4题,每题6分,共24分)@#@1.考试也是一种学习,如何加强考试命题的趣味性?

@#@@#@2.按照功能与用途,成长记录袋可分哪几种类型?

@#@@#@3.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了哪些具体评价建议?

@#@@#@4.课堂即时评价要发乎真情、回归真实,说说你的理解。

@#@@#@三、论述题(2题,每题8分,共16分)@#@1.论述成长记录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教师即研究者”,试述你对这一提法的认识。

@#@@#@四、辨析题(1题,每题8分,共8分)@#@“考试不改,新课程改革寸步难行”,谈谈你对这个说法的认识。

@#@@#@五、试从语文教学评价的角度,作案例评析。

@#@(2题,每题10分,共20分)@#@1.案例1@#@分析下面的教学案例,从作业与测验评价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在轻松愉快的游园活动中考查拼音@#@-----一年级拼音学习的考查评价@#@考查评价准备:

@#@设立几个活动室,学生自由挑选活动室参加。

@#@请几位老师当评委,学生凭手中的游园活动卡,每游玩一室,评委老师就为其记下活动的成绩。

@#@@#@评价过程:

@#@@#@第一室:

@#@摘拼音苹果@#@学生走进活动室,任意挑选苹果树上的一个苹果(每个苹果背面写有“食物”的双音节词语3个),摘下来,拼读苹果背面的音节词。

@#@@#@第二室:

@#@走拼音迷宫@#@老师先解说内容:

@#@小白兔想走出草地到森林里去采蘑菇,可草地很大,小白兔迷路了,该怎么走呢?

@#@想走出草地,那就按声母表的顺序边走边唱吧!

@#@@#@第三室:

@#@乘拼音飞船@#@点击飞船的任何一处,就能出现一个表示动作的音节词语。

@#@学生拼读,若读对了,飞船就往上飞,读错了,飞机就往下降。

@#@每一位点击3次。

@#@@#@第四室:

@#@学蓝猫寻宝@#@学做蓝猫去寻找一张书签,找到后,到评委老师处拼读。

@#@@#@第五室:

@#@记拼音商品@#@学生从箱子里任意抽取卡片一张,集中注意力看两分钟,然后将刚才看到的音节词说出来。

@#@说得多而准确的,成绩就好。

@#@@#@2.案例2@#@试析这位教师的即时评价是否得当。

@#@如果是你,会怎样评价?

@#@@#@今天上午第三节,是我的公开课。

@#@我让学生用一个词来评价《田忌赛马》中的某个人物。

@#@有的说孙膑神机妙算,智勇双全;@#@有的说齐威王夜郎自大,骄兵必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可最后周磊同学说:

@#@“我不喜欢孙膑,他是残疾的。

@#@”我听了心里七上八下,不知所措。

@#@略一迟疑后,我说:

@#@“噢,你的想法和别人不一样。

@#@你敢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真是不同凡响,值得大家学习。

@#@”@#@六、实践操作题(1题,每题20分,共20分)@#@结合教学实际,设计一个成长记录袋评价方案。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试卷@#@一、基本概念题(3题,每题4分,共12分)@#@1.个体差异评价@#@2.教师自我反思@#@3.教育评价@#@二、简答题(4题,每题6分,共24分)@#@1.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功能。

@#@@#@2.说说你如何认识新课改背景下的考试评价。

@#@@#@3.成长记录袋评价如何做到与教学有机结合?

@#@@#@4.“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

@#@整体性与综合性是指什么?

@#@@#@三、论述题(2题,每题8分,共16分) @#@1.课堂即时评价有时要“学会等待”,具体含义是什么?

@#@@#@2.试论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特征。

@#@@#@四、辨析题(1题,每题8分,共8分)@#@一位同学课堂发言精彩,教师说:

@#@“表扬他!

@#@”同学一起竖起大拇指,说:

@#@“棒棒,你真棒!

@#@”你认为这样的表扬方式值得提倡吗?

@#@为什么?

@#@@#@五、试从语文教学评价的角度,作案例评析。

@#@(2题,每题10分,共20分)@#@1.案例1@#@“借分”的故事@#@一位学生,在一次语文考试中考了59分,他希望老师再看一下他的作文,是不是可以加上1分。

@#@语文老师没有轻易地拒绝这位学生,而是在与这位学生协商后借给了他1分,但与他约定他必须在下一次考试中以10倍的分数将这次借的分“还”给老师。

@#@在下一次考试中,这位学生考了87分,并从此爱上学习。

@#@听到这个故事,有一位教师作了模仿:

@#@在全班推行“借分”制。

@#@她规定,55分以上的同学必须“借分”,借1分要在下一次考试中扣5分。

@#@这个规定一出台,立即在全班引起了轩然大波。

@#@从方法上看,这位教师的做法与前一位教师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却没有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试对两位教师的做法加以分析。

@#@@#@2.案例2@#@“老师把试卷发下来分析。

@#@一看自己是72分,及格了,有进步了,心里很高兴,还不错。

@#@可老师分析卷子的时候,我和同桌说了几句话。

@#@老师走过来叫我不要太兴奋,别看是72分,是全班第48名,全班倒数第四。

@#@我的头立即就低下去了。

@#@”@#@案例中这一学生语文学习具有哪些特点?

@#@教师的评价方式合理吗?

@#@说说理由。

@#@@#@六、实践操作题(1题,每题20分,共20分)@#@推荐自己教学中成功的作业评价案例,与人分享。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试卷@#@一、基本概念题(3题,每题4分,共12分)@#@1.个性化考试@#@2.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3.发展性学生评价@#@二、简答题(4题,每题6分,共24分)@#@1.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写字方面提出了哪些具体评价建议?

@#@@#@2.成长记录袋评价如何做到与教学有机结合?

@#@@#@3.谈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意义及做法。

@#@@#@4.如何理解小学语文考试命题的基础性?

@#@@#@三、论述题(2题,每题8分,共16分)@#@1.发展性教师评价与奖惩性教师评价有什么区别?

@#@@#@2.列举出成长记录袋评价的正反方观点,说说你对这一评价方式的总体认识。

@#@@#@四、辨析题(1题,每题8分,共8分)@#@多元评价是不是取消评价标准?

@#@说说你的理由。

@#@@#@五、试从语文教学评价的角度,作案例评析。

@#@(2题,每题10分,共20分)@#@1.案例1@#@一年级(6)班《蚂蚁和蝈蝈》的教学接近尾声。

@#@屏幕上打出一组量词练习@#@一()蚂蚁一()甲虫@#@孩子们小手如林,应答如流。

@#@@#@“一(位)蚂蚁,一(名)甲虫。

@#@”在标准答案即将被锁定的刹那,6岁的小男孩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闻听此言,孩子们哄堂大笑。

@#@@#@“嘘——”年轻的董老师伸出食指示意,教室里安静了下来。

@#@@#@“好孩子!

@#@能说说理由吗?

@#@”董老师眼含笑,嘴含情,轻抚小男孩的头。

@#@@#@小男孩满怀自信地说:

@#@“熊先生,狼外婆,动画片里都是这样说的。

@#@”@#@“没错!

@#@”董老师带头鼓掌,“诗人也是这么说的”。

@#@@#@接着,董老师神采飞扬地背了一首诗,一首非常有趣的诗。

@#@它是香港诗人西西写的,名字叫《可不可以说》:

@#@@#@“可不可以说/一枚白菜一块鸡蛋一只葱/-----可不可以说/一朵雨一束雪花一瓶银河/------可不可以说/一头训导主任一匹将军一尾皇帝?

@#@”@#@“孩子们,你们说可不可以?

@#@”@#@孩子们听了,又是哄堂大笑。

@#@那笑犹如一朵朵灿烂的花,开在每一张脸上,开到每个人的心里。

@#@@#@2.案例2@#@“测验的时候,有一道题是作文。

@#@我看不大懂题目的要求,很想举手问老师,可我不敢,怕老师骂我。

@#@老师经常说,要学会审题,考试的时候她是一句话都不会说的,就像毕业考试一样严格,这样考出来的分数才真实。

@#@我只好猜了猜,凭自己的感觉做了作文。

@#@结果我还是理解错了,作文被扣了25分!

@#@我真觉得冤枉,我不是不会写啊,只不过是走题了!

@#@我前面的基础部分不是考得很好么?

@#@如果考试没有作文就好了,或者不懂能问也行呀!

@#@”@#@A教师认为:

@#@案例中的老师,在平时考试的时候不给学生任何指导是对的,因为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真实的应考环境,帮助学生应对未来将要经历的毕业考试,所以学生在考试的时候是不能问的。

@#@@#@B教师认为:

@#@评价应该重结果,更应该重过程,学生学习水平的真实,比分数的真实更重要。

@#@所以平时考试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适当的点拨。

@#@@#@A、B两位教师的观点,你是如何思考的?

@#@请阐述之。

@#@@#@六、实践操作题(1题,每题20分,共20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写一篇自我反思。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试卷@#@一、基本概念题(3题,每题4分,共12分)@#@1.相对评价@#@2.合作性考试@#@3.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二、简答题(4题,每题6分,共24分)@#@1.怎样有效减轻成长记录袋创建过程中教师的工作量?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倡导建立怎样的评价体系?

@#@@#@3.新课程改革为何提倡发展性教师评价?

@#@@#@4.新课标对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出了哪些评价建议?

@#@@#@三、论述题(2题,每题8分,共16分)@#@1.传统语文教学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作举例阐述。

@#@@#@2.教学教学,究竟是教服务于学,还是学为教服务?

@#@谈谈你的认识。

@#@@#@四、辨析题(1题,每题8分,共8分)@#@“做作业,重点是做的过程,不一定要做在本子上”你赞同这个说法吗?

@#@为什么?

@#@@#@五、试从语文教学评价的角度,作案例评析。

@#@(2题,每题10分,共20分)@#@1.案例1@#@老师,请看看我的闪光点@#@老师:

@#@@#@今天,我拿到了《学生评价手册》,看到您对我的评价,我觉得非常难过。

@#@您是这样写的:

@#@原本你可以学得更好,你的好动,使你处处落后于班级同学,老师希望你在暑假中好好反省一下……@#@老师,您为什么说我处处落后于班级同学呢?

@#@虽然我有时上课爱做小动作,作业做得慢,我有许多缺点,但是,我身上还是有些闪光点的,您没有发现吗?

@#@@#@我竖笛吹得很好,那是我的一个闪光点,老师您一定不会忘记我的笛声吧!

@#@刚开始学吹的一年里,我的水平很糟糕。

@#@我每天一有空就练,终于有一天,美妙的音乐从笛孔中飘了出来,我成功啦!

@#@我不但会吹老师教过的曲子,也会吹老师没有教过的曲子,同学们都惊讶地问我:

@#@“你怎么会吹这么多曲子?

@#@”我说:

@#@“因为我多练,所以就熟能生巧了。

@#@”我现在的水平在班级中是数一数二的,我从一只“丑小鸭”变成了一只“小天鹅”。

@#@@#@老师,您一定还记得我写的小诗《我的妈妈》吧!

@#@@#@“我的妈妈是老师,学生一批又一批。

@#@”@#@那是有一次,您要我们写一篇《龙年畅想》的作文,我写了这首小诗交给您。

@#@因为我的妈妈是老师,她常常把没批完的作业和考卷带到家里,批到很晚才睡觉。

@#@我觉得妈妈很辛苦,希望她和我们一样“减负”,我就写了这首小诗。

@#@您读完后,在班级里表扬了我,还叫全班每人都写一首《龙年小诗》,班级里涌起写诗的热潮;@#@您把写得好的诗贴在墙上,我的诗被贴在了第一页,您知道,我心里有多么自豪啊!

@#@@#@我还会朗诵,您让我主持过主题班会;@#@我的双手也很灵巧,我会剪窗花、折飞机、做“糖纸人”……@#@老师,这些好的地方都是我用功练出来的。

@#@您能不说我“处处落后于班级同学”了吗?

@#@我一定要多加努力,改正缺点,做一个像成人一样的小学生。

@#@@#@2.案例2@#@这是一堂口语交际课《春天来了》,课始老师出示春姑娘的神秘礼物袋,告诉孩子们,找到春天的小朋友,春姑娘都有神秘礼物送出。

@#@孩子说春天,凡是说得有特点,想得独特,态度自信,善于倾听,积极补充的,都可获得一件春姑娘的礼物——聪明伶俐的小燕子、粉红的海棠花、一片树叶、一朵月季、一只蝴蝶、一只蜜蜂……(都是用彩色纸剪的)。

@#@@#@六、实践操作题(1题,每题20分,共20分)@#@记录自己某一堂课的即时评价情境,分析成功有效或处理不当的原因。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试卷@#@一、基本概念题(3题,每题4分,共12分)@#@1.绝对评价@#@2.课堂即时评价@#@3.作业评价@#@二、简答题(4题,每题6分,共24分)@#@1.说说你如何认识新课程背景下的考试评价。

@#@@#@2.要想成功推行成长记录袋评价,你认为哪些要素是首先应考虑的。

@#@@#@3.发展性教师评价有哪些主要思想?

@#@@#@4.教师的自我反思可以选择哪些方式?

@#@@#@三、论述题(2题,每题8分,共16分)@#@1.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呈现出哪些新趋势?

@#@@#@2.新课程语文考试命题呈现出怎样的方向与思路?

@#@@#@四、辨析题(1题,每题8分,共8分)@#@“成长记录袋只是一只无所不包的大口袋,评价的重任最终还是落在考试成绩上”,对此,你怎么看?

@#@@#@五、试从语文教学评价的角度,作案例评析。

@#@(2题,每题10分,共20分)@#@1.案例1@#@“我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好学生。

@#@平时上课的时候,老师最喜欢点我发言了,因为我书读得多,想象力也不错,敢于说与众不同的东西。

@#@可一考试,老师就看不上我了。

@#@她常常教训我,考试的时候不要自作聪明,要写自己有把握的答案。

@#@遇到什么“默写自己喜欢的成语啦、段落啦、古诗啦,选做一个作文题呀”之类可以自由选择的题目,就要写简单的,自己有把握的,才不会出错。

@#@有几篇课文,老师还规定我们统一背哪段,都是字少的,说如果要考默写就默它,不会失分。

@#@有一次默写成语吧,我默的都是课外书上来的,我读的课外书是我们班上最多的,但多了一些错别字,结果一个错别字扣0.5分,我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成语等于白写,结果只考了84.5分。

@#@别小看这0.5分,多了它,我的等第就是优了。

@#@老师还把我批评了一通,说这又不是上课,要逞什么能,冒什么险,还说我不听话,不懂考试的技巧,考这个分数是对我的惩罚!

@#@我真的想不通,净默书上默烂的成语,有什么意思?

@#@看到那些考高分的同学,我心里真委屈。

@#@”@#@请对案例中教师的评价行为予以分析。

@#@@#@2.案例2@#@课堂上正在讨论问题,其中一位学生已做了回答,教师也许不满意,又叫另一名学生回答。

@#@教师未料到这位学生也答不到点子上,教师马上训斥道:

@#@“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讲了多少遍都记不住,牛!

@#@坐下。

@#@”学生练习时,笔者身旁的一位学生,拿出一份课外练习题向这位教师请教,得到的答复是:

@#@“这种题你不必考虑,这是重点班学生做的题”。

@#@@#@六、实践操作题(1题,每题20分,共20分)@#@设计一份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表,列出评价的各项要素及其权重,也可对评价表作些文字说明。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试卷@#@一、基本概念题(3题,每题4分,共12分)@#@1.形成性评价@#@2.考试评价@#@3.多元评价@#@二、简答题(4题,每题6分,共24分)@#@1.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习作教学提出了哪些具体评价建议?

@#@@#@2.课堂即时评价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3.提出目前在成长记录袋创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4.教师自我反思文本的构成要素。

@#@@#@三、论述题(2题,每题8分,共16分)@#@1.试论发展性评价与传统教学评价有何不同。

@#@@#@2.论述成长记录袋评价多方面的意义。

@#@@#@四、辨析题(1题,每题8分,共8分)@#@举例辨析课堂即时评价、立即评价、口语评价。

@#@@#@五、试从语文教学评价的角度,作案例评析。

@#@(2题,每题10分,共20分)@#@1.案例1@#@一位语文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了以下造句:

@#@@#@想——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

@#@@#@活泼——河里的水很活泼。

@#@@#@丢——上街时,我把爸爸丢了。

@#@@#@爬——牵牛花像个小弟弟,爬在树上。

@#@@#@老师不假思索就把这些句子打了叉,理由是不符合人们的表达习惯。

@#@@#@2.案例2@#@《狐狸和乌鸦》教学片断@#@学习了课文最后一段,教师打出幻灯片:

@#@乌鸦寂寞地站在一棵树上。

@#@@#@师: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只乌鸦的神态,想一想:

@#@看着狐狸叼起肉进洞,她心中会想些什么?

@#@@#@(学生稍加思考,纷纷举起了小手)@#@生:

@#@乌鸦很伤心,心想:

@#@哎!

@#@都怪我爱听好话,才会上当。

@#@@#@生:

@#@乌鸦真后悔:

@#@要是我不那么爱听好话,孩子们这时就有肉吃了。

@#@@#@老师正想总结,却有一男生忽地站起来,说:

@#@“乌鸦心想:

@#@嘿!

@#@我长这么大,从没有听谁夸我羽毛漂亮,嗓子好,今天总算听到了。

@#@不就是一块肉么,孩子别急,我再给你们找去。

@#@@#@(顿时,教室里哄堂大笑)@#@------@#@如果你是课堂上的这位老师,你该怎么评价这位男生的表现?

@#@@#@六、实践操作题(1题,每题20分,共20分)@#@记述一个引起你思考的发生在你身边的评价案例,说一说你从中获得的启迪。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试题参考答案@#@一、基本概念题(每题4分,共12分)@#@1.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一种中观和微观的教育评价。

@#@语文教学评价,即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新课程评价理念的指导下,系统、科学地收集、处理教学信息,对语文教学活动以及成果,给予价值判断并以求改进的过程。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有考试评价、即时评价、作业评价、成长记录评价等多种形式。

@#@@#@2.奖惩性教师评价@#@奖惩性教师评价以奖励和惩处为最终目的,通过对教师工作表现的评价,做出解聘、晋升、调动、降级、加薪、减薪等决定。

@#@这种教师评价主要着眼于教师过去已具备的素质、已承担的职责和已取得的工作成绩,发挥教师评价的鉴定选择功能,实现教师评价的奖惩目的。

@#@这是一种终结性的面向过去的评价,忽视了评价的激励改进和导向功能,不利于教师积极而坦诚地参与评价,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

@#@@#@3.开放式考试@#@让学生走出考场,给以充分的时间,在一个命题的引领下,或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查找资料、思考问题、经历研究、解决问题……教师不仅可以对学生的考核结果进行评价,还可以通过观察、交谈或答辩,对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以及表现出来的能力、才华进行评价,这种考试就是开放型考试。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1.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功能。

@#@@#@

(1)检测诊断功能:

@#@全面的评价,不仅能检测实现教学目标的程度,而且能解释成绩不良的原因。

@#@教学评价如同体格检查,是对教学现状进行—次严谨的科学诊断,以便为教学的决策或改进指明方向。

@#@@#@

(2)调节反馈功能:

@#@“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主要应关心的是用评价来改进教与学。

@#@教学评价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随时得到反馈调节的可控系统,使教学效果越来越接近预期的目标。

@#@@#@(3)展示激励功能:

@#@在多元评价理念的引导下,评价活动实际上是为被评价者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

@#@每一位被评价者的努力和成绩,个性与独特之处,都同样被鼓励与关注。

@#@@#@此外,发展性评价还有教育教学、反思总结、成长记录、积极导向等功能。

@#@@#@2.自我反思在新课程教师评价中有何独特意义?

@#@@#@

(1)反思是教师主体对既往教学实践的自我评价。

@#@无论哪种教师评价方式,忽视教师主体的反思参与,必将造成评价与教学实践、与教师成长的剥离,造成评价各方的隔阂与对立,最终使评价失去意义。

@#@@#@

(2)反思使教师从单一教学实践者转变成为研究者。

@#@反思是教师对教学活动合理性、成败得失进行的判断与思考。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不仅是课程的使用者,更应是课程的开发者。

@#@“教师即研究者”,自我反思是教学研究的起点。

@#@@#@(3)实践智能大部分来自教师的亲身经验,其核心是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

@#@经验加反思等于成长。

@#@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

@#@由此可见,反思对于一个教师的成长非常重要,同理,自我反思是新课程教师评价的核心要素。

@#@@#@3.成长记录袋的特征。

@#@@#@

(一)学生作品为主。

@#@@#@成长记录袋主要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各种作品(如作业作文、单元测验试卷、朗读录音、表演录像等),用以展现学生的能力、成就与进步,描述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这是它与传统评价方式的最大不同。

@#@学生作品是重要的评价信息来源,是构成成长记录袋内容的主体。

@#@@#@

(二)收集有目的。

@#@@#@成长记录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活页夹,其中的材料应依据特定目的而收集。

@#@创建和使用成长记录袋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收集的内容、方式、渠道以及应用。

@#@成长记录袋不是一个无所不装的大口袋,入选的材料应有一定的主次与顺序。

@#@@#@(三)提供展示反思的机会。

@#@@#@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质性资料,关注学习的过程、策略与方法,发现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以便提出改进与发展的建议。

@#@档案资料的收集是在教学的动态过程中进行的,十分重视学生的参与,尤其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

@#@@#@4.课堂即时评价有时要“学会等待”,具体含义是什么?

@#@@#@评价是为了学生在现有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它关注让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策略,因此,在注重结果评价的同时更要注重过程的评价。

@#@面对学生正确的答案,不忙着肯首表扬,而是引领回顾思考的过程,使最有价值的过程方法与全体同学共享。

@#@面对错误答案不忙着否定,要肯定其思维过程中有价值的因素。

@#@面对暂时不符合要求";i:

1;s:

27785: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表格教案@#@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行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掌握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重点难点】@#@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难点是体积和表面积两个概念的建立。

@#@@#@【教学指导】@#@1.注意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

@#@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情境引入。

@#@通过对一些建筑物、生活用品形状的观察、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学习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形状。

@#@表面积、体积和容积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接触到,教学中应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2.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培养空间观念,建构新知。

@#@空间观念的培养应通过多种感官协同作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实物或模型进行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和空间位置关系,从而对长方体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在体积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感受到物体所占的空间,不同物体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从而深刻地理解体积的含义。

@#@通过用小正方体来摆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来观察、猜测、归纳、推理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11课时@#@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课时@#@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6课时@#@【知识结构】@#@第1课时长方体@#@学习内容@#@长方体的认识(教材第18~19页的内容及第21~22页练习五的1、2、3、6、7题)。

@#@@#@第1课时@#@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具运用@#@一些长方体物品,课件。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复习导入】@#@1.谈话引入,回忆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

@#@它们都是什么图形?

@#@(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2.投影出示教材第18页的主题图。

@#@提问:

@#@这些还是平面图形吗?

@#@(不是)教师:

@#@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提问:

@#@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种物体是长方体,谁能指出哪些是长方体?

@#@@#@3.举例: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长方体的物体?

@#@长方体又具有什么特征呢?

@#@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

(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说一说。

@#@你有什么发现?

@#@(长方体有平平的面)@#@板书:

@#@面@#@

(2)再请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

@#@讲述:

@#@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板书:

@#@棱@#@(3)再请同学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

@#@(一个点)讲述:

@#@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板书:

@#@顶点@#@(4)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

@#@学生依次说出名称。

@#@@#@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

(1)面的认识。

@#@@#@①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

@#@(6个面)有几组相对的面?

@#@(3组)前后,上下,左右。

@#@@#@②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板书:

@#@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教师分别出示这两种情况的教具。

@#@@#@③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长方体相对的面的特征。

@#@@#@板书: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④请学生完整叙述长方体面的特征。

@#@@#@

(2)棱的认识。

@#@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教具,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①长方体有几条棱?

@#@②这些棱可分为几组?

@#@③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通过以上三个问题,分组讨论,实际测量。

@#@根据学生汇报后并板书: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教师:

@#@请大家把长方体棱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

@#@@#@(3)顶点的认识。

@#@课件演示:

@#@先闪动三条棱再分别闪动三条棱相交的点。

@#@@#@师:

@#@请你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板书:

@#@8个顶点。

@#@@#@指名让学生把长方体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

@#@@#@3.认识长方体的直观图。

@#@@#@

(1)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放在桌面上观察,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

@#@(三个面)@#@

(2)怎样把长方体画在纸上或黑板上。

@#@@#@4.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

(1)讨论:

@#@要知道长方体12条棱的长度,只要量哪几条棱就可以了?

@#@@#@

(2)归纳:

@#@我们把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习惯上,长方体的位置固定以后,我们把底面中较长的棱叫做长,较短的棱叫做宽,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

@#@@#@(3)拓展:

@#@老师将长方体横放、竖放,让学生分别说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1页练习五的第1、2、3、6、7题。

@#@@#@

(1)第1题:

@#@此题是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纸巾盒,说出各个面的形状,哪些面形状是相同的?

@#@各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同桌合作。

@#@@#@

(2)第2题:

@#@求长方体的棱长和。

@#@@#@(3)第4题:

@#@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长方体棱之间的关系,如:

@#@各组棱互相平行;@#@与其中一条棱垂直的几条棱相互平行等。

@#@@#@(4)第6题、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知道了长方体的相关知识,谁愿意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第1课时长方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教学反思@#@第2课时正方体@#@学习内容@#@正方体的认识(教材第20页的内容及教材第21~22页练习五的第4、5、8、9题)。

@#@@#@第2课时@#@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弄清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清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教具运用@#@正方体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复习导入】@#@1.回忆长方体的特征,请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2.操作:

@#@同桌交流,分别说出长方体的棱在哪儿?

@#@几条棱可以分别分成几组?

@#@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叫做什么?

@#@@#@教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种特殊的立体图形。

@#@@#@(板书课题:

@#@正方体)@#@【新课讲授】@#@探索正方体的特征。

@#@@#@1.想一想。

@#@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呢?

@#@我们在研究时应该从哪方面去思考?

@#@(也应该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去考虑)@#@2.合作学习。

@#@@#@学生根据手中的正方体学具,小组合作探究。

@#@@#@3.集体交流。

@#@@#@

(1)组:

@#@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大小都相等,6个面都是正方形。

@#@@#@

(2)组:

@#@正方体有12条棱,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相等。

@#@@#@(3)组:

@#@正方体有8个顶点。

@#@请学生到讲台前,手指正方体模型,按“面、棱、顶点”的特征有序地数一数,摸一摸,其他同学观察思考。

@#@@#@教师问:

@#@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正方体?

@#@@#@4.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老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教具。

@#@请学生讨论:

@#@它是不是一个长方体?

@#@@#@学生充分讨论,集体交换意见。

@#@@#@学生甲组:

@#@这个物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乙组:

@#@长方体6个面是对面的面积相等,而这个物体是6个面的面积相等,所以我们也认为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丙组:

@#@我们组有不同意见,因为我们认为它的6个面虽然都是正方形,不是长方形,但是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12条棱也包括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6个面面积相等,也包括了相对的面面积相等这些条件,所以我们认为它是长方体。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方体中包含着正方体,用集合圈表示为:

@#@@#@教师:

@#@我们把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或者叫立方体。

@#@@#@【课堂作业】@#@1.教材第20页的“做一做”。

@#@@#@2.教材第21~22练习五的第4、5、8、9题。

@#@@#@【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教师将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第2课时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相等。

@#@@#@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

@#@有8个顶点。

@#@@#@教学反思@#@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第1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学习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教材第24页例1、例2,以及第25~26页练习六第1、2、3、4、6、7题)。

@#@@#@第3课时@#@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操作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并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具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投影仪@#@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复习导入】@#@1.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

@#@什么是正方体的棱长?

@#@@#@2.指出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并说出长方体的特征。

@#@指出正方体的棱长,并说出正方体的特征。

@#@@#@【新课讲授】@#@1.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在上面分另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

@#@@#@师生共同复习长方形的特征。

@#@请同学们沿着长方体纸盒的前面和上面相交的棱剪开,得到右面这幅展开图。

@#@@#@

(2)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分别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然后师生共同复习正方体的特征。

@#@让学生分别沿着正方体的棱剪开。

@#@得到右面正方体展开图。

@#@@#@(3)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的展开图,看看哪些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中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观察后,小组议一议。

@#@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的表面积概念。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

(1)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计算哪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

(2)出示教材第24页例1。

@#@@#@理解分析,做一个包装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实际上是求什么?

@#@(这个长方体饭包装箱的表面积)@#@先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再分别计算出每个面的面积,最后把每个面的面积合起来就是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3)尝试独立解答。

@#@@#@(4)集体交流反馈。

@#@@#@老师根据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板书。

@#@@#@方法一:

@#@长方体的表面积=6个面的面积和@#@0.7×@#@0.4+0.7×@#@0.4+0.5×@#@0.4+0.5×@#@0.4+0.7×@#@0.5+0.7×@#@0.5=0.28+0.28+0.2+0.2+0.35+0.35=1.66(m2)@#@方法二:

@#@长方体的表面积=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左、右两个面的面积@#@0.7×@#@0.4×@#@2+0.5×@#@0.4×@#@2+0.7×@#@0.5×@#@2=0.7+0.56+0.4=1.66(m2)@#@方法三:

@#@(上面的面积+前面的面积+左面的面积)×@#@2@#@(0.7×@#@0.4+0.5×@#@0.4+0.7×@#@0.5)×@#@2=0.83×@#@2=1.66(m2)@#@(5)比较三种方法,你认为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关键是找什么?

@#@这三种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

@#@@#@(6)请同学们尝试自己解答教材第24页例2,集体交流算法,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解答计算正方体表面积的。

@#@@#@【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2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

@#@@#@3.完成教材第25~26页练习六第1、2、3、4、6、7题。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又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掌握了长方休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学习,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第1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教学反思@#@ @#@@#@第2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学习内容@#@求一些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材25页第5题、教材第26页第9、10题)。

@#@@#@第4课时@#@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结合实际生活,求一些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2.通过练习、操作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求知欲@#@教学重点@#@能根据生活实际,对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进行正确的判断。

@#@@#@教学难点@#@求一些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具运用@#@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复习导入】@#@师: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且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请大家试着解决下面的两个问题。

@#@(出示课件)@#@1.做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的纸盒,至少需要多少纸板?

@#@@#@2.一个棱长和为180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

@#@师: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就是计算出它们6个面的面积之和,但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只需要计算其中一部分面的面积之和,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思考了。

@#@@#@【新课讲授】@#@1.教材25页第5题@#@

(1)一个长方体的饼干盒,长10cm、宽6cm、高12cm。

@#@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纸(上下面不贴),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

@#@@#@

(2)学生读题,看图,理解题意。

@#@@#@(3)“上下面不贴”说明什么?

@#@(说明只需要计算4个面的面积,上下两个面不计算)@#@(4)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5)集体交流反馈。

@#@@#@方法一:

@#@10×@#@12×@#@2+6×@#@12×@#@2=240+144=384(cm2)@#@方法二:

@#@(10×@#@12+6×@#@12)×@#@2=(120+72)×@#@2=384(cm2)@#@答:

@#@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需要384平方厘米。

@#@@#@2.教材26页第8题@#@

(1)课件出示教材26页第8题图片及文字:

@#@一个玻璃鱼缸的形状是正方体,棱长3dm,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鱼缸的上面没有盖)@#@

(2)学生读题,看图,理解题意。

@#@@#@(3)提问“鱼缸的上面没有盖”说明什么?

@#@(说明只需计算正方体5个面的面积之和)@#@(4)请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

@#@@#@3×@#@3×@#@5=9×@#@5=45(dm2)@#@答:

@#@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45平方分米。

@#@@#@【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26页练习六第9、10题。

@#@@#@【课堂小结】@#@提问: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求一些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第2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一个长方体的饼干盒,长10cm、宽6cm、高12cm。

@#@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纸(上下面不贴),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

@#@@#@方法一:

@#@10×@#@12×@#@2+6×@#@12×@#@2方法二:

@#@(10×@#@12+6×@#@12)×@#@2@#@=240+144=(120+72)×@#@2@#@=384(cm2)=384(cm2)@#@答:

@#@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需要384平方厘米。

@#@@#@一个玻璃鱼缸的形状是正方体,棱长3dm,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3×@#@3×@#@5@#@=9×@#@5@#@=45(dm2)@#@答:

@#@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45平方分米。

@#@@#@教学反思@#@第3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学习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练习(教材26页第11~13题)@#@第5课时@#@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使学生熟练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具运用@#@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复习导入】@#@1.如果告诉了长方体的长、宽、高,怎样求它的表面积?

@#@@#@2.如果要求正方体的表面积,需要知道什么?

@#@怎样求?

@#@@#@3.一个长4分米、宽3分米、高2分米的长方体,它占地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米?

@#@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一只无盖的长方形鱼缸,长0.4米,宽0.25米,深0.3米,做这只鱼缸至少要用玻璃多少平方米?

@#@@#@【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26页第11~13题。

@#@@#@1.第11题@#@

(1)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

(2)粉刷教室要粉刷几个面?

@#@哪一个面不要粉刷?

@#@还要注意什么?

@#@@#@(3)列式解答:

@#@@#@4×@#@[8×@#@6+(8×@#@3+6×@#@3)×@#@2-11.4]@#@=4×@#@[48+42×@#@2-11.4]@#@=4×@#@120.6=482.4(元)@#@答:

@#@粉刷这个教室需要花费482.4元。

@#@@#@2.第12题@#@这是一道计算组合图形的表面积的题,提醒学生:

@#@两个图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不能算在表面积里。

@#@@#@分析:

@#@前后面的面积是相等的,就是把3个长方体前面的面相加即可。

@#@@#@左右两面也相等,实际上就是求中间这个长方体左右的两个面即可。

@#@@#@解:

@#@涂黄油漆[40×@#@(65-10)+40×@#@65+40×@#@40]×@#@2@#@=(2200+2600+1600)×@#@2=12800(cm2)@#@涂红油漆40×@#@65×@#@2+40×@#@40×@#@3=5200+4800=10000(cm2)@#@答:

@#@涂黄油漆的总面积为12800cm2,涂红油漆的面积为10000cm2。

@#@@#@3.第13题@#@提示:

@#@把一个长方体从中间截断,就可以分成两个正方体。

@#@@#@让学生分别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和切后的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再比较它们的表面积,看有没有发生变化。

@#@@#@小结:

@#@截完后,增加了两个截面。

@#@所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大于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问题?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第3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教学反思@#@1.体积和体积单位@#@学习内容@#@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材第27、28页的内容、第28页的“做一做”,及第32页练习七的第1~5题)。

@#@@#@第6课时@#@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形成表象。

@#@@#@2.培养学生比较、观察的能力。

@#@@#@3.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加强学生空间概念的发展。

@#@@#@教学重点@#@常用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常用体积单位。

@#@@#@教具运用@#@“乌鸦喝水”课件,玻璃杯、水、沙子、木条……@#@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复习导入】@#@口答:

@#@1米、1分米、1厘米是什么计量单位?

@#@@#@1平方米、1平米分米、1平方厘米又是什么计量单位?

@#@@#@【新课讲授】@#@1.认识体积的概念。

@#@@#@

(1)故事导入:

@#@多媒体课件演示乌鸦喝水的故事。

@#@看完后,老师提问:

@#@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为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

@#@@#@引导学生说出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水就升上来了。

@#@@#@

(2)实验证明老师:

@#@石头真的占了水的空间吗?

@#@我们再来做个实验验证一下。

@#@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里,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让学生观察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

@#@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因为第二个杯子里放了一块石头,石头占了一部分空间,所以装不下了。

@#@@#@(3)观察比较@#@观察:

@#@电视机,影碟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

@#@教师:

@#@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

@#@@#@(4)体积概念的引入@#@教师: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提问:

@#@体积与表面积的概念相同吗?

@#@为什么?

@#@@#@2.体积单位的认识。

@#@@#@

(1)出示两个长方体。

@#@@#@提问:

@#@怎样比较这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呢?

@#@(要比较这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就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来测量)@#@

(2)根据常用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想一想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教师:

@#@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m3,dm3和m3。

@#@@#@(3)认识体积单位。

@#@@#@老师:

@#@请你猜一猜1cm3,1dm3,1m3是多大的正方体。

@#@@#@学生讨论后回答:

@#@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1m3。

@#@教师请学生看教材,证实同学们的回答是正确的。

@#@@#@(4)再次感受体积单位实际的大小。

@#@@#@①一粒蚕豆的大小是1cm3,请同学们估出身边体积是1cm3的物体。

@#@@#@②一个粉笔盒的大小是1dm3,请同学们用手捧出1dm3大小的物体。

@#@@#@③用3根1m长的木条做成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把它放在墙角,看看1m3有多大,估计一下,大约能容纳几个同学?

@#@@#@教师: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是常用的体积单位,要计算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请同学们用4个1cm3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你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吗?

@#@(4cm3)为什么?

@#@(因为它是由4个体积是1cm3的小正方体摆成的)@#@(5)练习:

@#@完成课本第28页“做一做”第1、2题。

@#@@#@【课堂作业】@#@教材第32页练习七1~5题。

@#@@#@【课堂小结】@#@教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

@#@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又有什么收获呢?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1.体积和体积单位@#@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可分别写成cm3,dm3,m3。

@#@@#@教学反思@#@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1)@#@学习内容@#@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课本第29~31页的内容,课本第30页的例1及第32页练习七的第5~6题)。

@#@@#@第7课时@#@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通过讲授,引导学生找出规律,总结出体积的公式。

@#@@#@2.指导学生运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新知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

@#@@#@教学难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教具运用@#@正方体木块若干。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复习导入】@#@1.什么叫体积?

@#@计量物体的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哪些?

@#@@#@2.怎样计算一个物体的体积呢?

@#@@#@【新课讲授】@#@1.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教师课件出示一块长方体积木,一块盖房用的大型砖板。

@#@@#@

(1)提问:

@#@它们的体积是多少?

@#@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

@#@长方体积木的体积可以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去摆,有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但是相对于大型砖板再用1cm3或1dm3去量就比较麻烦。

@#@@#@教师:

@#@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要知道较大物体的体积,我们能不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计算。

@#@@#@

(2)观察操作,探究长方体的";i:

2;s:

18195: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教案表格式@#@第1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

(一)@#@教学内容:

@#@P40例1、例2及“练一练”,练习七第1-4题。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名称和功能。

@#@@#@2.学会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3.感受计算器给计算带来的便利,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计算器,掌握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课前准备:

@#@课件,计算器@#@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谈话引入@#@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道乘法计算的题目,同学们想算一算吗?

@#@@#@出示第一题:

@#@20×@#@5。

@#@@#@学生很快口算出结果是100。

@#@@#@出示第二题:

@#@24×@#@35。

@#@@#@学生不能口算出结果,但能通过笔算也能比较快地算出结果是840。

@#@@#@出示第三题:

@#@6987×@#@9876。

@#@@#@学生看到题目后,一定会感觉很麻烦,即使笔算也要花很长时间,并且很容易出错。

@#@@#@2.导入:

@#@当我们遇到这种比较复杂的计算时,除了用笔算外,还可以借助一些计算工具。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工具是计算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计算器@#@1.学生交流对计算器的认识。

@#@@#@师:

@#@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使用计算器。

@#@关于计算器,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交流对计算器的认识,预设如下:

@#@@#@

(1)计算器是一种计算工具。

@#@@#@

(2)计算器有很多计算功能。

@#@@#@(3)日常生活中使用计算器很普遍。

@#@@#@2.认识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

@#@@#@

(1)让学生取出自带的计算器进行观察。

@#@@#@提问:

@#@你认识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吗?

@#@@#@组织学生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

@#@@#@

(2)组织全班交流。

@#@@#@集体汇报时,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投影来进行介绍。

@#@@#@①开机键、关机键、消除键。

@#@@#@按“ON”键,打开打开计算器;@#@按“OFF”键,就关掉计算器;@#@按“AC”键,显示屏上的数字就会全部清除为0。

@#@@#@②运算符号键、数字键、等号键、小数点键。

@#@@#@(3)认一认:

@#@在自己的计算器上找到上面学习的这些键。

@#@@#@

(二)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方法@#@1.教学例1。

@#@@#@

(1)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例题1:

@#@用计算器计算38+27、30×@#@18。

@#@@#@

(2)学生尝试独立用计算器计算。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组织汇报交流。

@#@@#@①计算38+27。

@#@@#@操作过程:

@#@@#@输入:

@#@,可以按照算式的先后顺序,先输入“38”,然后输入“+”再输入“27”,最后输入“=”,这时屏幕上呈现“65”,就是计算结果。

@#@@#@②计算30×@#@18。

@#@@#@输入:

@#@,可以按照算式的先后顺序,先输入“30”,然后输入“×@#@”再输入“18”,最后输入“=”,这时屏幕上呈现“540”,就是计算结果。

@#@@#@2.教学例2。

@#@@#@

(1)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例题2:

@#@用计算器计算40000-165×@#@182。

@#@@#@

(2)思考:

@#@算式里有两种运算,应该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学生交流后明确:

@#@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3)学生独立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把计算结果填写在教材上。

@#@@#@(4)汇报交流。

@#@@#@3.回顾交流:

@#@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师归纳:

@#@用计算器计算的优点有:

@#@计算速度快、计算正确率高……@#@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41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把结果填写在教材上,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按键的步骤。

@#@@#@2.完成教材第41页“练一练”第2题。

@#@@#@组织练习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两点:

@#@一是按键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屏幕上显示的数字和题目中的数字是否相同,避免按错键;@#@二是混合运算的练习要注意运算顺序。

@#@@#@3.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七”第1、2题。

@#@@#@学生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 @#@@#@教学反思@#@第2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

(二)@#@教学内容:

@#@P42例3及“练一练”,练习七第5-7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探索数学知识的方法,感受数学的形式美。

@#@@#@3.在有趣的探索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体会并掌握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

@#@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和蕴含的规律。

@#@@#@课前准备:

@#@课件,计算器@#@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谈话引入@#@1.课件出示题目: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1236-564=546×@#@25=@#@1548÷@#@43=326+1856÷@#@29@#@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计算器,学会了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今天,我们要用计算器来探索一些算式中蕴含的规律。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例题3。

@#@@#@2.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填写在教材上。

@#@@#@3.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

(1)展示学生完成的作业。

@#@@#@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教师:

@#@将下面两题分别和第一题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独立思考。

@#@@#@小组内和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发现:

@#@被除数相同,除数乘2,得到的商等于原来的商除以2,除数乘3,得到的商等于原来的商除以3。

@#@@#@4.运用规律。

@#@@#@

(1)提问:

@#@根据发现的规律,你能直接填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吗?

@#@(课件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进行填写。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学生填完后,引导用计算器验算。

@#@@#@(3)组织汇报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42页“练一练”。

@#@@#@让学生先用计算器算出前三题的得数,再直接填出后面几题的得数,最后引导用计算器验算所写的得数是否正确。

@#@@#@2.完成教材第44页“练习七”第7题。

@#@@#@

(1)引导学生观察题目左边的算式,说说算式中的规律。

@#@@#@

(2)根据左边算式中的规律,直接写出右边算式的得数。

@#@@#@(3)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 @#@@#@教学反思@#@第3课时:

@#@练习课@#@教学内容:

@#@练习七第8-12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巩固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熟练运用计算器进行相关的计算和检验。

@#@@#@3.在练习的过程中,感受计算器给计算带来的便利,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发现算式中蕴含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

@#@课件,计算器@#@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知识再现@#@1.说说你对计算器有哪些了解?

@#@@#@从以下几个方面启发学生交流:

@#@@#@

(1)计算器上各种常用的功能键。

@#@@#@

(2)计算器的功能。

@#@@#@(3)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追问:

@#@你知道哪些数学算式中的规律?

@#@@#@2.导入练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完成教材“练习七”中的练习。

@#@(板书课题)@#@二、基本练习@#@1.完成教材第43~44页“练习七”第3、4、5、9题。

@#@@#@这四道题都是巩固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第3、5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4题:

@#@先要求出每队的总身高,再求平均身高。

@#@由于数据比较多,要求学生在用计算器计算时要特别认真,不能按错数字。

@#@@#@第9题:

@#@

(1)先组织学生对购物发票进行观察,了解购物发票上的各个项目。

@#@@#@

(2)根据购物发票上的信息,用计算器算出各种物品的价钱,再计算出所有物品的总价,将购物发票填写完整。

@#@@#@(3)介绍发票上“人民币(大写)”那一栏的填写方法。

@#@@#@2.完成教材第43~44页“练习七”第6、8、10题。

@#@@#@

(1)第6题。

@#@@#@让学生说一说教材中的算式分别是按什么规律写的。

@#@@#@用计算器计算每个算式的和。

@#@@#@观察各个算式的得数,说说有什么发现。

@#@@#@写一组这样的算式,如:

@#@@#@438+951+276=1665@#@834+159+672=1665@#@

(2)第8、10题。

@#@@#@这两道题的规律都比较明显,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三、综合练习@#@1.完成教材第44页“练习七”第11题。

@#@@#@

(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目的意思。

@#@教师举例说明。

@#@(板书例子)@#@

(2)先让每个学生按题目要求任意写一个数进行操作。

@#@@#@(3)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发现。

@#@@#@(4)全班交流。

@#@@#@2.完成教材第45页“练习七”第12题。

@#@@#@这道题的规律相对比较隐蔽,如果学生观察时有困难,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引导。

@#@@#@3.完成教材第45页“练习七”思考题。

@#@@#@本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练习,提示学生可以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来改变算式中的两个乘数。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补充习题》@#@教学反思@#@第4课时:

@#@一亿有多大@#@教学内容:

@#@P46、47内容。

@#@@#@教学目标:

@#@通过“数一数”、“量一量”、“称一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亿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

@#@@#@教学重点:

@#@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亿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事例培养学生的数感。

@#@@#@课前准备:

@#@计算器;@#@倒计时器。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1.揭示课题。

@#@@#@a.谈话:

@#@同学们,你知道最大的8位数是几吗?

@#@比它多1的数是几?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00000000与1亿)@#@b.揭示课题:

@#@一亿到底有有多大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内容。

@#@揭示课题:

@#@一亿有多大@#@2.认定目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要能从不同角度感受一亿的大小,能以具体的实物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

@#@@#@二、预习反馈,交流展示@#@1.创设情境,故事引入@#@教师故事引入:

@#@日本有一个著名的和尚名叫一休,他绝顶聪明,家喻户晓。

@#@有一年闹旱灾,好几个月都没有下雨,一休知道后,非常着急,带领老百姓开沟引渠,费劲周折才把很远地方的水引到当地,让老百姓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灾区的人民非常感激一休,家家户户都挂上了一休的画像,有个大将军知道后,非常嫉妒。

@#@他满心想惩罚一休,但是又害怕老百姓在背后说闲话,于是就想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办法,他召见一休,对一休说:

@#@“你在灾区救了那么多的老百姓,将军我每个月奖赏你1亿粒大米吧。

@#@”刚说完,在场的人都笑了,可是一休却十分感激大将军,连连道谢。

@#@@#@过渡:

@#@如果你在场也会嘲笑一休吗?

@#@你觉得1亿粒大米是很重还是很轻?

@#@@#@学生猜想@#@谈话:

@#@我们真的去一粒一粒的数出1亿粒米,再去称一称吗?

@#@有什么好办法能巧妙的推算出1亿粒大米到底有多重呢?

@#@@#@学生同桌讨论交流:

@#@(预设a先数出100粒大米再称出重量,进行推算;@#@预设b先称出10克大米,再除以大米的粒数,最后乘1亿,算出1亿粒大米的重量)@#@2.明确小组学习任务与要求:

@#@@#@谈话:

@#@为了节省时间,课前老师已经称出了100粒大@#@米约重2克,下面请小组长带着组员核对交流“预习作业”的2-3题。

@#@我们要比一比哪一组最会合作?

@#@@#@3.小组长组织交流“预习作业”中的第2-3题,教师巡视指导。

@#@@#@三、全班交流,建构模型@#@1.全班交流“预习作业”的第2题:

@#@@#@师:

@#@哪个小组愿意分享一下你们的推算结果?

@#@(学生回答完毕后出示课件)@#@2.适时练习,深化认识。

@#@@#@过渡:

@#@我们知道这1亿粒大米约重200万克,这么大的数字我们也想象不出来,如果我们折算一下,你看得就更清楚了!

@#@@#@点击出示课件让学生进一步感知:

@#@@#@A.课件出示:

@#@如果每人一天吃大米400克,2000000克的大米够一个人吃多少天?

@#@合多少年?

@#@(每年按365天计算)@#@2000000÷@#@400=5000(天)@#@5000÷@#@365≈14(年)@#@过渡:

@#@14年的是什么概念呢?

@#@大家数一数14年后你大学是否毕业了?

@#@点击课件直观展示。

@#@@#@B.过渡:

@#@我们现在从日本回到国内,我们知道全中国人口至少13亿,如果每人节约1粒米,照这样计算能节约多少克的米?

@#@怎么计算。

@#@(13×@#@2000000=26000000克)@#@C.出示一个盛米的口袋:

@#@这个口袋是市场上一般用的盛米口袋,(每袋装米25000克)这一亿粒米装在这样的口袋里,能装多少袋呢?

@#@让学生猜想后再用计算器计算。

@#@课件展示(口袋、卡车)@#@D.如果每人每天吃400克大米,这些节省下来的大米可供一个人吃多少天?

@#@大约合多少年呢?

@#@(学生计算)@#@26000000÷@#@400=65000(天)@#@65000÷@#@365≈178(年)@#@过渡:

@#@知道这些信息后,你有什么感想?

@#@(教育学生要爱惜粮食)@#@3.全班交流“预习作业”的第3题:

@#@@#@过渡:

@#@大将军在第一回合没有捞到便宜,又生一计,故意刁难地说:

@#@一休,你就这样数1、2、3、4、……一直数到1亿粒大米,你能答出将用多长的时间吗?

@#@如果你能答出来,我另外奖赏你一大笔钱,否则我就惩罚你!

@#@!

@#@这下可难住了一休,哪个同学愿意出手相助?

@#@你打算怎么帮?

@#@@#@点击课件出示活动主题二。

@#@@#@谈话:

@#@我们现在就一起来数一数,看看数到10粒,要几秒中(重复三次求出平均值为9秒)?

@#@@#@请同学汇报推算的结果。

@#@指名学生回答。

@#@@#@过渡:

@#@9千万秒,这段时间长吗?

@#@这么长的时间用秒作单位我们不容易具体感知,你认为应该采用哪个时间单位更合适呢?

@#@(预设学生回答:

@#@年)@#@怎样换算成多少年呢?

@#@指明学生回答。

@#@@#@小结:

@#@看了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小结:

@#@这里我们是按照一天24小时不吃不喝不睡计算的,实际上我们每天只工作八小时,如果这样的话,要数9年了。

@#@@#@四、矫正反馈,迁移升华@#@1.对比辨别,找寻推算规律。

@#@@#@2.课堂练习:

@#@推算1亿枚一元硬币摞成的高度。

@#@@#@情境过渡:

@#@大将军两次刁难都没有难倒一休,只好给一休又发大米又发奖金,在发奖金时,大将军又生一计:

@#@一休你知道这样的一亿枚硬币摞在一起一共能有多高吗?

@#@如果你答不出来就请你在我这儿做一年的苦工。

@#@@#@教师谈话:

@#@课前大家测量一元硬币的厚度了吗?

@#@多问几个学生得出平均值。

@#@(10枚一元的硬币大约是2厘米,那你能用刚才总结的规律快速推算出1亿枚硬币摞起来的高度吗?

@#@下面请同学们赶快行动,再给一休出招。

@#@@#@指名学生反馈。

@#@@#@谈话:

@#@对于这个长度,大家都会感觉到很长,但究竟有多长可能还感受不深。

@#@我们把这个单位换算一下,看一看。

@#@点击课件出示。

@#@@#@对于换算好的这个数据大家可能还没有感觉,请看大屏幕。

@#@点击课件与学校附近的东方海逸豪园楼层、学校操场、珠峰比较。

@#@@#@2.读一读下面的信息,再次感知。

@#@@#@A.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可以绕地球的赤道3圈半。

@#@(地球赤道有40000000米)@#@B.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国每月消耗26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树木200万棵。

@#@@#@C.1亿张纸叠在一起,约有10000米高,比珠穆朗玛峰(8848米)还要高。

@#@@#@D.中国移动2004年6月底的财务公布平均每天净赚1亿元。

@#@@#@E.新明日报2004年2月26日电,爆发禽流感的亚洲迄今已杀鸡1亿多只。

@#@@#@F.1亿滴水大约可以汇成3333升水,能够装四辆大型运水车。

@#@@#@五、评价反思,加油充电@#@1.教师追问: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呢?

@#@@#@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研究的方法都是先测量少一些的数量,再进行推算。

@#@@#@2.布置课后研究作业:

@#@@#@课外活动:

@#@请你自己确定一个关于“1亿”的研究主题,进行活动并填表。

@#@@#@ @#@@#@教学反思@#@";i:

3;s:

28152:

"薪酬制度修改稿最新稿@#@ @#@@#@宁波康大进出口有限公司@#@薪酬考评制度@#@(修改稿)@#@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工资总额@#@第三章薪酬结构@#@第四章年薪确定@#@第五章业绩考核@#@第六章特殊奖罚@#@第七章技能评定@#@第八章年薪调整@#@第九章员工培训@#@第一十章考评组织@#@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的规定。

@#@为增强企业竞争力、凝聚力,吸引、留住、激励优秀人才,保障员工收入,促进公司经营业绩不断提高,企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全体正式员工。

@#@临时工、实习生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市场用工价格决定薪酬标准,不执行本规定。

@#@@#@第三条基本原则@#@公司薪酬福利制度设计原则是:

@#@@#@1、建立一套规范的薪酬体系。

@#@在统一尺度标准下,根据公司的工资总额,结合不同岗位的具体特点、不同任职者的具体情况和任职者在工作中的具体表现来确定具体的薪酬数额。

@#@@#@2、建立起以岗位年薪为主的收入分配模式,优化薪酬结构。

@#@在岗位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岗位年薪,同时基于相同岗位不同任职者资历、学历的差异,设计不同的基本工资作为补充。

@#@@#@3、把每一岗位、每一员工都纳入到一个级档系统:

@#@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岗位描述体系,确定任职资格;@#@建立起一套确定“岗位价值”的科学评价体系,以确定岗位年薪。

@#@@#@4、岗位年薪由固定的岗位工资和灵活的绩效工资构成,不同人员的年薪构成比例应该有所不同。

@#@@#@5、把评价与考核分开:

@#@评价是对具体岗位在组织中重要性的评价,其目的是确定不同岗位在公司中的相对价值;@#@考核是评定具体岗位任职者的工作和能力表现,其目的是确定具体任职者为公司所创造和能创造的价值。

@#@@#@6、建立起一套对员工岗位职责履行程度和工作表现的业绩考核体系,把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起来。

@#@@#@7、建立起一套对员工在工作所表现出来的公司核心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技能评定体系。

@#@技能评定结果与业绩考核结果相挂钩,将决定员工的岗位年薪调整。

@#@@#@第四条工资保密制度@#@公司的薪酬考评制度要使每位员工清楚、理解,但收入水平不公开,要求员工做到个人收入不外传、不打听,如违反规定造成不良后果者,追究其责任。

@#@@#@ @#@@#@第二章工资总额@#@第五条薪酬确定@#@薪酬的确定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公司的工资总额;@#@员工所任职的岗位;@#@员工在岗位上的实际表现。

@#@@#@第六条工资总额@#@工资总额是指公司在每一个会计年度内支付给全部员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公司在保持对工资总额的控制的同时,将努力实现工资总额合理的增长,从而使员工的收入相应获得一定的增长。

@#@@#@第七条工资总额的增长@#@工资总额的增长应基于销售额和毛利的增长,但增长速度不应该高于销售额和毛利的增长速度,暂定为不高于1/2。

@#@同时,在衡量销售额和毛利的增长对工资总额增长的贡献时,应具有不同的权重,暂定为40%和60%。

@#@因此,从2005年开始,公司每年的工资总额上限暂按下述公式确认:

@#@@#@本年度工资总额的上限=上年度工资总额*(1+本年度毛利的增长率*1/2*60%+本年度销售额的增长率*1/2*40%)。

@#@@#@第三章薪酬结构@#@第八条薪酬结构@#@公司采用结构工资制,员工每月的工资收入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

@#@@#@第九条基本工资@#@考虑到相同岗位上不同任职者在资历、学历上往往存在不同,这可能使得他们对工资收入的期望不同,而在未来的工作表现中也可能存在一定不同(这种不同很难被量化),公司引入基本工资的概念。

@#@同时,基本工资也将用于特殊假期的使用。

@#@@#@对于每一个员工,公司采用下述统一标准来确定员工的基本工资:

@#@@#@工作年限@#@学历或职称@#@3年以内@#@3-6年@#@6-8年@#@8年以上@#@大专(及以下)@#@600元@#@700元@#@800元@#@900元@#@大学本科或中级职称@#@800元@#@1000元@#@1200元@#@1400元@#@硕士或副高级职称@#@1100元@#@1400元@#@1700元@#@2100元@#@博士或高级职称@#@1300元@#@1700元@#@2100元@#@2500元@#@员工的工龄和学历一旦发生变化即可调整基本工资。

@#@@#@第一十条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的基数依据岗位年薪确定。

@#@岗位工资为每月固定发放;@#@绩效工资是浮动部分,根据员工每月的考核结果发放。

@#@公司将员工分为两类,一类是业务类人员,每月有明确的业绩考核指标;@#@一类是行政管理类人员,每月的考核集中于岗位职责的完成情况。

@#@这两类人员,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的比例不同:

@#@@#@业务类人员的岗位工资为岗位年薪*40%/12;@#@绩效工资的基数为岗位年薪*60%/12。

@#@@#@行政管理类人员的岗位工资为岗位年薪*60%/12,绩效工资的基数为岗位年薪*40%/12。

@#@@#@第十一条试用期工资@#@对试用期的员工分两类情况:

@#@@#@大学本科及以下应届毕业生,试用期工资直接按所任岗位的岗位年薪*80%/12计算;@#@@#@其他新进人员,试用期的工资包括两部分:

@#@基本工资和所任岗位的岗位年薪*80%/12。

@#@@#@第十二条津贴@#@由于公司过去向员工发放的津贴事实上包含在年薪之中,在本考评办法中,午餐补贴(220元)和交通补贴(110元)等均被放在岗位工资中加以考虑,不再在工资结构中额外列出。

@#@@#@第十三条年终奖@#@在公司当年实际发放的工资总额没有突破本年度工资总额的上限的前提下,员工在年终还将获得年终奖。

@#@每个员工获得的年终奖具体数额取决于他平时的工资收入,具体计算公式为:

@#@@#@假定公司的年度工资总额上限为A,平时月度已发工资总额为B,那么年终可分配总额为A-B。

@#@在年终可分配总额A-B中拨出10%作为特殊奖励(主要用于对一些表现突出的员工的特别奖励),这样年终所有员工可分配的奖金总额为:

@#@(A-B)×@#@90%。

@#@@#@员工年终可分配到的奖金为平时月度收入总和的某个比例,该比例也就是公司年终可分配奖金总额与平时已分配工资总额的比例,这个比例为:

@#@(A-B)×@#@90%/B;@#@@#@假设某员工之平时已发工资之和为S(S为员工转正之后的工资收入总和),那么该员工年终应分之奖金为:

@#@@#@S×@#@(A-B)×@#@90%/B@#@ @#@@#@第四章年薪确定@#@第十四条岗位说明书@#@岗位说明书是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实现管理科学化与规范化的基础。

@#@它既是公司进行岗位评估、确定岗位价值的重要依据,又是员工在具体的岗位上开展工作的重要参考和接受考评的重要依据。

@#@公司采用的岗位说明书将包括如下内容:

@#@职位名称、所在部门、直接上级、直接下级、职位目的、职责与工作任务、工作协作关系、任职资格等。

@#@@#@第十五条岗位评价@#@公司依据岗位说明书和公司实际情况、结合国际上最先进的岗位评价方法,对所有的岗位进行科学的评价,以确定岗位之间的重要性和“相对价值”。

@#@具体的岗位评价方法见附件一。

@#@@#@ @#@@#@第十六条岗位年薪@#@岗位评价的结果以分值的形式输出。

@#@在公司的岗位评价体系中,最高分为428分,最低分为20.4分。

@#@将每一个岗位进行评价后所得到的分值乘以500,即为该岗位的年薪。

@#@如岗位评价的分数为300分,则岗位年薪为150000元人民币。

@#@@#@ @#@@#@第五章绩效考核@#@第十七条员工业绩合同@#@公司以业绩合同的形式对员工每月的工作进行考核。

@#@每月月末,员工将作为受约人与直接上级(作为发约人)签订下个月的业绩合同,明确下个月的工作任务和目标。

@#@对业务类人员和行政管理类人员来说,业绩合同的形式有所不同。

@#@业务类人员的考核偏重于财务类和经营类的指标,对行政管理类人员的考核则偏重于工作目标的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工作目标的设定部分,每个月的考核指标、目标和权重都可以有所不同,以体现考核的导向作用,实现真正的目标管理—让员工知道本月的工作重点是什么,公司希望他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此外,当发约人给受约人安排的某项工作需要其他人员配合时,如果“其他人员”也属该发约人的受约人,则应在他的业绩合同中纳入该项工作内容(可根据负责的程度不同,相应采用不同的权重);@#@如果他不是该发约人的受约人,则应与其发约人协商,建议将该项工作列入对方的考核内容。

@#@业绩合同的具体形式参见附件二。

@#@@#@ @#@@#@第十八条总经理(厂长)业绩合同@#@公司对总经理和下属工厂厂长签订半年度业绩合同(参见附件二),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

@#@他们平时的月度工资收入为基本工资+年薪*80%/12。

@#@其中,岗位工资为年薪*40%/12,每月提前发放的绩效工资为年薪*40%/12。

@#@对绩效工资剩余部分根据半年考核结果,再予补发。

@#@具体计算办法为:

@#@@#@半年应发绩效工资=半年考核分数*岗位年薪*60%/2。

@#@@#@实际应补发工资=半年应发绩效工资-半年内已发之绩效工资(年薪*40%/2)。

@#@@#@第十九条业务人员财务指标的确定和考核@#@对业务类人员的考核来说,最为重要的是财务类指标(销售额和利润)的考核,而首先需要确定的就是上述指标的目标。

@#@公司将根据战略规划和经营计划所确定的公司年度目标,逐级分解为部门和个人的年度目标,并将其平均分配到会计年度的每个月,作为当月的目标额。

@#@@#@为了避免个人月度收入的大起大落,公司对于财务类指标设计一个30%的上下限。

@#@也就是说,如果当月某项财务数据完成情况在目标的70%~130%之间,则该项指标的考核分数为实际完成情况/目标额;@#@如果超过130%,多余部分将结转到下月进行考核;@#@如果不足70%,不足部分将在下月完成额中进行抵扣。

@#@每一会计年度最后一个月的考核结果,直接取决于当月的实际完成情况和上月的结转情况,将不再向下一会计年度结转。

@#@@#@举例说明:

@#@假定某员工本月外销额目标为50万美金(该项指标的考核权重为30%),如果实际完成额为60万美金,则该项指标的得分为30*1.2=36分;@#@但如果其实际完成额为100万美金,则该项指标的得分也只能为30*1.3=39分(这是最高分,相当于销售额为65万美金),多余的35万美金将作为他下月的销售额,与下月的实际业绩相加后进行考核;@#@而如果其实际完成额为20万美金,则该项指标他的得分也只是30*0.7=21分(这是最低分,相当于销售额为35万美金),不足的15万美金将在下月的销售额中抵扣,并在下月的业绩考核中体现。

@#@@#@第二十条总经理(厂长)财务指标的确定和考核@#@由于总经理(厂长)执行半年度业绩合同,所以他们在财务指标的确定和考核上将采取与第十九条不同的办法。

@#@@#@在总经理的半年业绩考核中,销售额和利润的目标额为公司年度目标的一半。

@#@考核分数为半年度实际完成情况/目标额。

@#@@#@在工厂厂长的半年业绩考核中,销售额和利润的目标额为工厂年度目标的一半。

@#@销售额指标的考核分数为半年度实际完成情况/目标额。

@#@@#@在财务类指标的考核中,需根据不同工厂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考核办法。

@#@当工厂上一会计年度的毛利达到200万人民币时,在本年度的考核中,工厂厂长的半年考核分数为半年度实际完成情况/目标额。

@#@当上一年度的毛利不足200万人民币时,在本年度的考核中,该项指标的考核分数将采用划分不同毛利目标区间,并对应不同考核分数的办法进行。

@#@具体办法由发约人与工厂厂长讨论确定。

@#@@#@第二十一条业绩考核与反馈@#@在每个月的月末,由发约人依据业绩合同,结合员工本月的表现,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并给出相应的考核分数。

@#@该考核分数需要经员工本人认可,并在业绩合同上签字。

@#@让员工认可考核分数的过程,正是一个就员工本月的工作表现进行反馈沟通的过程,以体现考核的本质在于帮助员工更好的改善工作,更好地达到公司的目标。

@#@@#@第二十二条绩效工资@#@员工每月实际获得的绩效工资,取决于业绩合同上最终计算出的考核分数,其计算公式为绩效工资的基数*考核分数/100。

@#@@#@第六章特殊奖罚因素@#@第二十三条特殊奖分因素和特殊罚分因素@#@对于员工在当月工作中出现的一些临时性和突发性事件,其结果应该使公司对员工做出一定的奖惩,但这样的奖惩单纯依靠业绩合同又可能无法完全体现,为此,公司在业绩合同中引入特殊奖分因素和特殊罚分因素。

@#@员工的特殊奖分(罚分)将与业绩合同中的其他分数累计在一起,最终作为员工当月的考核分数@#@第二十四条特殊奖分因素@#@当员工有如下情况时,公司将对员工在该月实行特殊奖分:

@#@@#@i.公司内刊发表文稿的,奖励1分;@#@@#@ii.目标完成特别突出的,奖励2分;@#@@#@iii.临时任务完成出色的,奖励2分;@#@@#@iv.突发事件处理成功的,奖励3分;@#@@#@v.市级或协会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稿的(对宣传康大起到积极作用的),奖励5分;@#@@#@vi.自告奋勇或应人事部邀请给员工进行培训的,奖励5分;@#@(部门经理之外)@#@vii.获得每月之星提名的,特殊奖励5分;@#@@#@viii.向公司提出建议并被采纳的,特设“好点子奖”,奖励10分;@#@@#@ix.每月之星的当选者,特殊奖励15分;@#@@#@x.被协会或市级政府机关授予个人奖项的,奖励20分。

@#@@#@第二十五条与业务过失有关的特殊罚分因素@#@当业务人员在工作中出现如下过失时,公司将实行特殊罚分,具体的标准如下:

@#@@#@1、业务操作失误,如报价、包装、体积计算出错,表单填写错误等引起的损失;@#@@#@2、客户交接资料不全、不清等引起的损失;@#@@#@3、验货不负责引起质量问题而造成损失的;@#@@#@4、采购合同出错,引起损失的;@#@@#@5、核价出错引起损失;@#@@#@6、物流核算出错引起损失的;@#@@#@7、退单不及时引起损失的;@#@@#@8、清关出错引起损失的;@#@@#@9、开票处理出错引起损失的;@#@@#@10、配载出错引起损失;@#@@#@11、客户信息传达不准确引起损失的。

@#@@#@由于以上的错误引起经济损失达:

@#@@#@☉2000元以下的,扣1分;@#@@#@☉2000以上---5000以下的,扣3分;@#@@#@☉5000以上---1万的,扣5分;@#@@#@☉1万以上---3万以下的,扣10分;@#@@#@☉3万以上---5万以下的,扣15分;@#@@#@☉5万以上---10以下的,扣20分;@#@@#@☉10万以上的,降级试用3个月。

@#@@#@第二十六条与行政处分有关的特殊罚分因素@#@当员工受到公司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则当月的考核分数应考虑分别实行特殊罚分5分、10分、20分。

@#@@#@具体的处分规定为:

@#@@#@当员工有如下情况时,将被给予警告处分,并扣除5分:

@#@@#@☉上班连续迟到3次以上的;@#@@#@☉拒绝接受指派的任务的;@#@@#@☉从事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违反规定上班时间在办公室抽烟的;@#@@#@@#@当员工有如下情况时,将被给予记过处分,并扣除10分:

@#@@#@☉在办公场所吵架或殴打员工的;@#@@#@☉损害办公设施的;@#@@#@☉滥用公司财产的。

@#@@#@当员工有如下情况时,将被给予记大过处分,并扣除20分:

@#@@#@☉将公司资料或商业机密带离公司或泄密的;@#@@#@☉工作中提供假信息的;@#@@#@☉有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的。

@#@@#@ @#@@#@第二十七条与特殊假期有关的特殊罚分因素@#@根据员工请假的性质和时间长短不同,公司将实行不同的罚分。

@#@具体的标准为:

@#@@#@☉请病假3天到5天,扣2分,请假1天以上不办理请假手续的扣3分;@#@@#@☉请病假5天以上的,每一天扣2分;@#@超过1个月的,只发基本工资;@#@@#@☉请事假2天到3天,扣2分,请假1天以上不办理请假手续的扣3分;@#@@#@☉请事假3天以上的,每一天扣3分;@#@@#@☉员工矿工1天,扣5分,2天的扣10分,连续3天以上,公司有权利劝退。

@#@@#@第七章技能评定@#@第二十八条技能评定@#@对于员工在具体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技能,公司将采用一套科学的方法进行评定。

@#@技能评定的指标包括公司核心能力指标和专业能力指标,具体评定办法参见附件三。

@#@对业务类人员,公司将每半年组织一次技能评定;@#@对行政管理类人员,公司将每一年组织一次技能评定。

@#@对于新进业务类人员,试用期按业务助理初级定位,3个月试用期后即进行技能评定,确定相应级别及年薪。

@#@@#@第二十九条技能评定与核心队伍@#@公司将通过技能评定,确定公司的核心团队、核心员工和具有潜力的员工,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激励措施(如公司股份、总经理特别奖、旅游、外部培训、指定导师等):

@#@@#@对进入公司核心团队(5—7名,目标群体为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主要业务人员)的员工的要求是:

@#@@#@在公司核心能力指标上,责任心、忠诚、团队精神这三项指标的评分都应该达到3;@#@沟通、执行、自我学习这三项指标的评分应该在2以上。

@#@专业能力指标的平均分应该在3.0以上。

@#@@#@成为公司核心员工(10名左右,目标群体为公司中下层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和专业人员)的要求是:

@#@@#@平均公司核心能力在2.0以上,至少1个能力为3。

@#@专业能力指标的平均分为2.5以上。

@#@@#@对纳入培养计划、有潜力的员工(15名左右,目标群体为公司普通员工,特别是加入公司2年以内的新员工)的要求是:

@#@@#@平均公司能力1.5以上,至少3个能力为2以上。

@#@专业能力指标的平均分为1.5以上。

@#@@#@第三十条技能评定与职位升迁@#@当公司拟提拔某位员工时,除了该员工必须符合拟提拔之岗位之任职资格外,还必须对该员工在现任岗位的技能进行评定。

@#@要获得岗位晋升的,首先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1、平均公司核心能力2.0以上,没有一项能力指标为0,至少3项能力指标为2以上。

@#@@#@2、专业能力指标的平均分为2.5以上,至少一项专业能力指标的得分达到4,2项指标的得分在3以上。

@#@@#@3、@#@第三十一条技能评定与年薪调整@#@公司核心能力指标的评定还将作为员工年薪调整的“门槛”,具体标准是:

@#@只有在技能评定中,公司核心能力各项指标都在1.0以上,至少1个公司核心能力为2的员工,其年薪才可以调升。

@#@但具体的年薪调整比例将依赖于专业能力的评估与绩效考评的结合。

@#@@#@第八章年薪调整@#@第三十二条年薪调整@#@公司对业务类人员,每半年调整一次年薪;@#@对行政管理类人员,每一年调整一次年薪。

@#@年薪调整的幅度取决于员工绩效考评和专业能力的综合评估,评估分数不高的员工,年薪将得不到或得到很少的提升,甚至可能会被调低。

@#@具体的评估办法见附件四。

@#@需要强调的是,当拟增加某员工的年薪时,还必须考虑他是否符合第二十三条的要求。

@#@@#@第三十三条业务类人员的年薪调整@#@对业务类人员来说,业绩比能力更重要。

@#@年薪调整比例与业绩考核和能力评价的关系如下表,其中尤其注重奖励专业能力和绩效考核分数都达到4的“明星业务员”:

@#@@#@绩效专业能力@#@1@#@2@#@3@#@4@#@1@#@-5%@#@0@#@0@#@5%@#@2@#@0@#@5%@#@10%@#@10%@#@3@#@5%@#@10%@#@15%@#@20%@#@4@#@10%@#@15%@#@20%@#@30%@#@第三十四条行政管理类人员的年薪调整@#@对行政管理类人员来说,能力评价比业绩考评更重要。

@#@年薪调整比例与业绩考核和能力评价的关系见下表,总的来说行政管理类人员年薪调整幅度低于业务类人员的年薪调整幅度。

@#@@#@绩效专业能力@#@1@#@2@#@3@#@4@#@1@#@-5%@#@0@#@5%@#@8%@#@2@#@0@#@5%@#@5%@#@10%@#@3@#@0@#@8%@#@10%@#@15%@#@4@#@5%@#@8%@#@15%@#@20%@#@第三十五条外销人员的职称评定@#@为了便于外销人员与客户交往的需要,亦使得员工在同一岗位上仍可以获得职业发展的通道,公司在对外销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年薪调整的同时,也将对外销人员进行职称评定,以体现员工的技能等级。

@#@公司将把业务助理分为初级业务助理、中级业务助理、高级业务助理和资深业务助理,同时把区域业务经理(过去的业务员)分为初级业务经理、中级业务经理、高级业务经理和资深业务经理。

@#@其评定办法同样依赖于该考核周期内员工的绩效考评和专业能力评价的结果,对应关系见下表。

@#@需要说明的是,员工的职称是动态的,如果表现突出,可以由初级业务经理直接变成资深业务经理,但也有可能由高级业务经理变成初级业务经理。

@#@@#@@#@ @#@@#@绩效专业能力@#@1@#@2@#@3@#@4@#@1@#@初级业务助理(经理)@#@初级业务助理(经理)@#@初级业务助理(经理)@#@初级业务助理(经理)@#@2@#@初级业务助理(经理)@#@初级业务助理(经理)@#@中级业务助理(经理)@#@中级业务助理(经理)@#@3@#@初级业务助理(经理)@#@中级业务助理(经理)@#@中级业务助理(经理)@#@高级业务助理(经理)@#@4@#@中级业务助理(经理)@#@高级业务助理(经理)@#@高级业务助理(经理)@#@资深业务助理(经理)@#@第九章员工培训@#@第三十六条员工培训@#@公司的员工培训工作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实施,所有员工都有接受培训的权利和义务。

@#@公司鼓励员工积极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为此将积极组织各种内部和外部培训。

@#@特别地,对于通过技能评定所确定的核心团队、核心员工和具有潜力的员工,公司将给予特别的培养,以帮助他们进行相应的提升。

@#@@#@第三十七条有潜力的员工@#@对于纳入培养计划、有潜力的员工,其培养的重点在于相关业务技能的提升。

@#@为此,公司将积极组织该类员工参加诸如电脑、外贸实务、外语等相关技能的培训,并鼓励员工自己积极参加一些外部的培训课程。

@#@为此,公司将给予不超过1000元的培训经费支持,员工可根据培训结业证书和培训发票到公司报销相关费用(1000元以内报销标准为100%,超过部分自付)。

@#@@#@第三十八条核心员工@#@对于公司的核心员工,其培养的重点在于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的提升。

@#@为此,公司将积极组织该类员工参加诸如高级英语口语、谈判技巧、沟通技巧及领导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培训。

@#@公司将支持此类员工参加一些重要的培训课程,也鼓励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学历教育(比如自考、夜大等)。

@#@为此,公司将给予不超过5000元的培训经费支持。

@#@对于参加外部培训的员工,可根据培训结业证书和培训发票到公司报销相关费用(5000元以内报销标准为100%,超过部分自付);@#@对于参加学历教育考试的员工,可根据取得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在公司报销5000元人民币。

@#@但该类员工在获得公司的培训经费支持后,必须在公司继续服务至少2年。

@#@@#@ @#@@#@第三十九条核心团队@#@对于公司核心团队的成员,公司将积极鼓励他们参加诸如MBA、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或者组织他们参加一些高级的商务培训活动。

@#@为此,公司将给予不超过15000元的培训经费支持。

@#@对于参加培训的人员,可根据培训结业证书和培训发票到公司报销相关费用(15000元以内报销标准为100%,超过部分由公司总经理决定支付方式);@#@当员工取得硕士学位后,可凭学位证书在公司报销15000元人民币。

@#@但该类员工在获得公司的培训经费支持后,必须在公司继续服务至少3年。

@#@@#@第十章考评组织@#@第四十条考评系统@#@在本规定中,共涉及到六套评价系统:

@#@岗位评价系统;@#@基本工资评定系统;@#@月度绩效考评系统;@#@半年(或年度)绩效考评系统;@#@员工技能考评系统;@#@年薪调整(包括职称评定、培训资格认定)系统。

@#@其中,基本工资的评定可由本规定直接计算得出,而一旦对员工的半年(或年度)绩效以及技能表现进行了科学的评价,员工的年薪(及职称、培训资格)是否应该调整也将由本规定直接计算得出。

@#@@#@第四十一条岗位评价的组织@#@在岗位评价中,具体的评价指标和权重由咨询公司给出,以保证指标设计的独立、科学和公正。

@#@同时,在进行具体的岗位评价时,也由咨询公司牵头进行,公司有关负责人给予必要的配合。

@#@@#@第四十二条月度绩效考评的组织@#@月度绩效考评是以月度业绩合同的形式来实现,由直接上级全面负责对员工的绩效考核。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业务类人员的财务类指标,其目标由直接上级根据公司的年度计划,结合每个月的实际情况进行分解;@#@同时,该合同应报总经理批准(总经理享有修改权),最后在人事部备案存档。

@#@在职责划分上,财务部每月负责及时提供实际经营的数据,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公司业绩考核的具体执行情况(包括考核指标和权重的设计、考评结果的给定、业绩反馈)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十三条半年(年度)绩效考评和技能评定的组织@#@对员工的半年(年度)绩效考评由公司组织员工考评小组统一进行,该考评小组的工作任务包括:

@#@对一些需要进行外部调查的指标展开调查(如满意度、运输费用节约等);@#@对所有的公司普通员工进行公司核心能力和个人专业能力的评估。

@#@考评小组由公司各部门经理组成,人力资源部牵头并负责具体的组织工作。

@#@@#@总经理每半年进行一次绩效考核,由公司董事会负责实施。

@#@公司高管人员的半年度";i:

4;s:

31557:

"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8章第4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同步测试新版湘教版@#@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有关贵州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B. @#@是中国石灰岩大面积分布、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的地区@#@C. @#@是中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主要有回族、维吾尔族、壮族、布依族等@#@D. @#@著名的景点有黄果树瀑布、织金洞等@#@2.读贵州省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

@#@贵州河流(  )@#@A. @#@均属长江水系 @#@ @#@ @#@ @#@ @#@ @#@ @#@ @#@ @#@ @#@ @#@ @#@ @#@ @#@ @#@ @#@ @#@B. @#@均有结冰期 @#@ @#@ @#@ @#@ @#@ @#@ @#@ @#@ @#@ @#@ @#@ @#@ @#@ @#@ @#@ @#@ @#@C. @#@均为内流河 @#@ @#@ @#@ @#@ @#@ @#@ @#@ @#@ @#@ @#@ @#@ @#@ @#@ @#@ @#@ @#@ @#@ @#@ @#@ @#@ @#@D. @#@大多水能资源丰富@#@3.坎儿井是新疆吐鲁番的生命之泉,目前已从最多时的1780多条减少到月1000条,照此预测,20年后可能消失,因此加强对坎儿井的保护已刻不容缓,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  )@#@A. @#@河流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湖泊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冰雪融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雨水@#@4.下列城市属于贵州省且有“江南煤海”之称的是(  )@#@A. @#@遵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六盘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贵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铜仁@#@5.贵州地区云贵高原东部,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结合图片,关于贵州地理环境描述错误的是( @#@)@#@@#@A. @#@贵州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缺乏@#@B. @#@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地表崎岖@#@C. @#@贵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D. @#@贵州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6.有关贵州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位于云贵高原西部 @#@ @#@地形平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水资源丰富@#@C. @#@煤炭和水能资源缺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石灰岩广布,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问题严重@#@7.为减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造成的危害,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 @#@ @#@)@#@A. @#@封山育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人工种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草地改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陡坡开垦@#@8.贵州省最容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河流和湖泊干涸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土地沙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大片沼泽消失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石漠化@#@9.“天无三日晴”是指以下哪个城市(  )@#@A. @#@贵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杭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福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重庆@#@10.贵州省因强度石漠化失去生存条件,需异地移民搬迁约45万人.石漠化是在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基础上,由于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水土流失,使岩石大面积裸露.呈现出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贵州省所在地形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合理措施是@#@①发展立体农业 @#@②建设全国商品粮基地③开发优势资源④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A. @#@①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②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①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②④@#@11.贵州省的主要矿产种类是( @#@ @#@ @#@)@#@A. @#@煤、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煤、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煤、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石油、天然气@#@12.贵州省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生态环镜堪忧,为减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造成的危害,贵州所采取的生态环境恢复措施是( @#@ @#@ @#@)@#@①陡坡地修筑梯田②封山育林③发展特色产业 @#@④鼓励生育,增加石漠化地区劳动力@#@A. @#@①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②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③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①③@#@13.“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指的是(  )@#@A. @#@西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四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贵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云南@#@14.贵州省是我国西南重要的省份,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近年来,贵州石漠化严重,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土层较薄,植被根系浅②降水集中于夏季③石灰岩广布,成土缓慢④陡坡开荒⑤过度樵采(连根挖掘)@#@A. @#@①②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②③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③④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①②⑤@#@15.流经贵州省的河流是(  )@#@A. @#@长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嘉陵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岷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北盘江@#@二、综合题(共3题;@#@共36分)@#@16.贵州山川秀丽,气候温和,矿产、旅游等资源丰富,民族风情众多。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给贵州注入了强大的经济活力,一系列重点工程正在抓紧建设。

@#@但是,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瓶颈。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以及生活实践的观察体验完成下列问题。

@#@@#@

(1)通过金沙县境内的杭瑞高速公路建设了多座高架桥,其目的是( @#@ @#@ @#@)(多项选择)@#@A. @#@节约土地 @#@ @#@ @#@ @#@ @#@ @#@ @#@ @#@ @#@ @#@ @#@ @#@ @#@ @#@ @#@ @#@ @#@ @#@@#@B. @#@节约资金 @#@ @#@ @#@ @#@ @#@ @#@ @#@ @#@ @#@ @#@ @#@ @#@ @#@ @#@ @#@ @#@ @#@ @#@@#@C. @#@立于地面的人群和车辆出行 @#@ @#@ @#@ @#@ @#@ @#@ @#@ @#@ @#@ @#@ @#@ @#@ @#@ @#@ @#@ @#@ @#@ @#@@#@D. @#@减弱噪音@#@

(2)贵州山高坡陡,土壤瘠薄。

@#@人口众多,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严重,部分山区十分贫困。

@#@请你从治理水土流失和帮助山区人民脱贫致富两方面提出你认为可行的两点建议。

@#@________@#@(3)根据贵州资源状况,结合目前贵州经济建设简要分析贵州应重点发展哪些产业?

@#@________(提示:

@#@从经济发展生态建设的角度至少答出两项)@#@17.某中学组织同学到华北平原一带春游.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画出了活动区域的土地利用分布图并写出了春游日记.请你根据选取的春游日记和土地利用分布图,分析回答.@#@春游日记:

@#@我们在白云湖边举行联欢活动.站在湖边望去,笔直的白云河直通大海.村庄均匀的散布在碧绿的麦田中,白云镇中一座高大的教堂从民居中拔起,教堂顶部巨大的十字十分醒目(状如景观图).在镇东南面乡村路与公路交汇处有一座工厂,工厂的烟囱里不停的冒出浓浓的黑烟.@#@

(1)用“O”符号在图中相应位置上画出春游日记中描述的工厂.@#@

(2)归纳分析该地的地势特点.@#@(3)据当地人讲,历史上白云河弯弯曲曲,为了泄洪和排涝,人们把河流改造成笔直的形态.这里的洪涝灾害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4)据当地人讲,每到夏季,镇东南的工厂冒出的烟尘常常会飘散到白云镇,呛得人很难受.而到了冬季,这种现象基本不会发生.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

@#@@#@(5)根据该地的教堂,可以推知该地盛行过的宗教是________ @#@.@#@1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贵州能源资源富集。

@#@全省水能资源蕴藏量1874.5万千瓦,居全国第6位。

@#@全省煤炭资源量2401亿吨,保有储量523亿吨,为我国南方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总和,名列全国第5位。

@#@@#@材料二 @#@贵州矿产资源丰富。

@#@全省已发现矿产110多种,其中有76种探明了储量,铝土矿质佳量大,列全国第2位;@#@磷矿储量是全国最多的省份,重晶石甲冠中华,储量为全国的1/3;@#@金矿储量居全国第12位。

@#@@#@材料三 @#@贵州生物种类繁多。

@#@全省有野生动物资源1000余种,黔金丝猴、黑颈鹤等14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全省森林覆盖率30.8%,各类建设用材和桐油、生漆、楠竹、松香等林产品享誉四方;@#@有70种珍稀植物列入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其中银杉、珙桐、秃杉、桫椤等珍稀植物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品种。

@#@@#@材料四 @#@贵州是迷人的天然“公园”。

@#@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溶洞景观绚丽多彩,野生动物奇妙无穷,文化和革命遗迹闻名遐迩。

@#@@#@

(1)贵州省经济比较落后,原因是什么?

@#@@#@

(2)贵州省有哪些资源优势?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分析】A、贵州省高原山地居多,有地无三里平之说,故A不符合题意;@#@B、贵州省石灰岩大面积分布、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的地区,故B不符合题意;@#@C、贵州省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但没有维吾尔族分布,故C符合题意;@#@D、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著名的景点有黄果树瀑布、织金洞等,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以高原为主,是我国石灰岩大面积分布、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的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

@#@@#@2.【答案】D@#@【解析】【分析】A、从图中可以看出,贵州的大部分河流属于长江水系,故A不符合题意;@#@B、贵州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河流无结冰期,故B不符合题意;@#@C、贵州省位于我国东部外流区,以外流河为主,故C不符合题;@#@D、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故D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以从河流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来分析。

@#@@#@3.【答案】C@#@【解析】【分析】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其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故选:

@#@C。

@#@@#@【点评】坎儿井属地下暗渠引水,不受季节、风沙影响,最大的优点是避免水分大量蒸发,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

@#@新疆现有1000多条坎儿井,全长约5000千米,其中大部分分布在吐鲁番盆地。

@#@@#@4.【答案】B@#@【解析】【分析】属于贵州省且有“江南煤海”之称的是六盘水,该地是贵州省的煤炭产地。

@#@故选:

@#@B。

@#@@#@【点评】据探测,贵州省的六盘水市煤炭储量大,煤质好,分布广,探测储量达364.7亿吨,占贵州省探明储量的45%,号称“江南煤海”。

@#@@#@5.【答案】C@#@【解析】【分析】贵州处于云贵高原东部,地势高低不平,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地表崎岖;@#@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不甚分明;@#@贵州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故选项C符合题意.@#@【点评】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阴雨天多,四季不甚分明.贵阳一带年平均阴雨日数在200天以上;@#@贵州处于云贵高原东部,地势高低不平,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考查贵州省的地理特征,要理解记忆.@#@6.【答案】D@#@【解析】【分析】A.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的东部,故不符合题意;@#@B.贵州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阴雨天较多.故不符合题意.C.贵州省煤炭和水能资源丰富,故不符合题意;@#@D.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石灰岩广布;@#@贵州省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现象严重,贵州省实施了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等措施来进行恢复,故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气候温和湿润,四季不甚分明,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

@#@@#@7.【答案】D@#@【解析】【分析】A、B、C选项中的措施都能恢复环境,D选项则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过程。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8.【答案】D@#@【解析】【分析】贵州省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都座落在喀斯特环境中,城市的形态结构、水土资源及城市扩展均受“喀斯”环境的制约,其生态系统极为脆弱,最容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石漠化。

@#@根据题意,故选:

@#@D。

@#@@#@【点评】贵州省年降水达1000mm以上,但“喀斯特”发育,使水源漏失,地表缺水,形成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干旱,尤其是高原面上的城市,地面水相对缺乏.如遇暴雨、大雨,因洞穴堵塞等原因,各城市洼地带积水形成内涝,如1996年贵阳市建成区多处被水淹1周多.因而旱涝灾害受降水多寡和“喀斯特”环境的综合制约.据统计,近500年来,9市的旱涝频率高达35%﹣60%。

@#@由于岩溶作用,岩体易发生滑动,9市常有不同程度的滑波、崩塌和泥石流等灾害。

@#@@#@9.【答案】A@#@【解析】【分析】贵阳东部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西部受西南暧气流控制,冷暖气流相遇形成锋面雨,因此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年平均阴雨日数在200天以上,有“天无三日晴”之说,故选项B、C、D都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阴雨天多,四季不甚分明。

@#@贵阳一带年平均阴雨日数在200天以上。

@#@@#@10.【答案】A@#@【解析】【分析】贵州位于云贵高原,平原面积狭小,故不适宜建设商品粮基地.该地区地形起伏较大,故陡坡开荒,可能加重当地的水土流失.为了减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造成的危害,贵州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恢复措施,如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等,目前,立体农业得到快速发展.近年来,贵州加大煤炭基地建设力度,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与此同时,贵州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

@#@故选:

@#@A。

@#@@#@【点评】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

@#@每逢暴雨,有些地区还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11.【答案】B@#@【解析】【分析】贵州省的矿产主要有六盘水的煤矿、铜仁的汞矿。

@#@@#@【点评】本题考查贵州省的矿产资源。

@#@@#@12.【答案】A@#@【解析】【分析】贵州主要是喀什特地貌,由于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使得该地区石漠化严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如陡坡地修筑梯田,封山育林,加大环保宣传力度。

@#@@#@13.【答案】C@#@【解析】【分析】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阴雨天多,四季不甚分明。

@#@贵阳、遵义一带,年平均阴雨日数在200天以上,有“天无三日晴”之说。

@#@贵州是我国石灰岩大面积分布、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的地区。

@#@省内山脉绵延,河谷深切,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有“地无三里平”之说。

@#@@#@故选:

@#@C@#@【点评】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

@#@贵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

@#@@#@14.【答案】A@#@【解析】【分析】贵州石漠化严重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自然原因有:

@#@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植被根系浅;@#@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其人为原因有:

@#@不合理的开垦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加速了石漠化的进程;@#@因此,①②③属于自然原因;@#@④⑤属于人为原因。

@#@根据题意,故选:

@#@A。

@#@@#@【点评】贵洲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石漠化严重。

@#@@#@15.【答案】D@#@【解析】【分析】解:

@#@北盘江是珠江流域西江上源红水河的大支流,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乌蒙山脉马雄山西北麓,流经云南、贵州两省,多处为滇黔界河,至双江口注入红水河左岸.故选:

@#@D.@#@【点评】贵州省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长江干流不流经贵州省,嘉陵江和岷江也不流经贵州省,北盘江流经贵州省.@#@二、综合题@#@16.【答案】@#@

(1)A,B,C@#@

(2)在贵州省适宜发展经济林,在风景秀丽的地区发展旅游业@#@(3)发展林业、发展旅游业@#@【解析】【分析】@#@

(1)通过金沙县境内的杭瑞高速公路建设了多座高架桥,其目的是节约土地、节约资金、利于地面的人群和车辆出行;@#@

(2)贵州山高坡陡,土壤瘠薄。

@#@人口众多,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严重,部分山区十分贫困。

@#@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思路是:

@#@在贵州省山高坡陡的地方发展经济林,在风景秀丽的地区发展旅游业(3)为了贵州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贵州经济建设应重点发展林业、发展旅游业。

@#@@#@故答案为:

@#@

(1)ABC;@#@

(2)在贵州省适宜发展经济林,在风景秀丽的地区发展旅游业;@#@(3)发展林业、发展旅游业。

@#@@#@【点评】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阴雨天多,四季不甚分明。

@#@贵阳一带年平均阴雨日数在200天以上;@#@贵州处于云贵高原东部,地势高低不平,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

@#@@#@17.【答案】@#@

(1)@#@

(2)从活动区域的土地利用分布图知道,白云河自西北流向东南入海,可见该地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3)从春游日记中知道,该地位于华北平原上,夏季高温多雨,因此这里的洪涝灾害多发生在夏季.@#@(4)华北平原地区受季风的影响明显,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因此夏季镇东南的工厂冒出的烟尘常常会飘散到白云镇,而到了冬季,这种现象基本不会发生.@#@(5)基督教 @#@【解析】【分析】@#@

(1)从春游日记中知道,工厂应画在白云镇东南部乡村路与公路交汇处;@#@

(2)从活动区域的土地利用分布图知道,白云河自西北流向东南入海,可见该地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3)从春游日记中知道,该地位于华北平原上,夏季高温多雨,因此这里的洪涝灾害多发生在夏季;@#@(4)华北平原地区受季风的影响明显,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因此夏季镇东南的工厂冒出的烟尘常常会飘散到白云镇,而到了冬季,这种现象基本不会发生;@#@(5)根据教堂景观图,可以推知该地盛行过的宗教是基督教。

@#@@#@故答案为:

@#@

(1)@#@

(2)西北高,东南低;@#@(3)夏季;@#@(4)受季风的影响,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5)基督教。

@#@@#@【点评】平面图是用来表现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空间结构及分布规律的最主要方式。

@#@如反映我国的地形、河流、气候类型、农作物、纺织工业城市、铁路干线等各种地理要素的专题地图,利用平面图可以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18.【答案】@#@

(1)地理位置封闭,受外部环境影响小,没有充分利用周边的有利环境;@#@地形以山地为主,交通不便,开发难度大,成本高;@#@历史积累差,开发较晚;@#@贵州省教育落后、人才不足和人才外流。

@#@@#@

(2)能源资源富集、矿产资源丰富、生物种类繁多、旅游资源丰富。

@#@@#@【解析】【分析】贵州省自身基础差和教育落后是致贫的主要原因。

@#@但贵州省的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只要加以合理开发利用,必定能给贵州的经济增加新的活力。

@#@@#@【点评】本题考查贵州贫困的原因以及资源优势。

@#@@#@";i:

5;s:

15153: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三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2018-2019学年福建省福州市三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说明:

@#@1、本试卷分第I、II两卷,考试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2、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Ⅱ卷的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下列实例中,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是@#@①病毒必须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 ②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 @#@③动物的运动离不开肌肉细胞 ④变形虫通过细胞分裂繁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在某森林公园内有一群灰喜鹊,它们是该公园中马尾松的“保护神”,这一群灰喜鹊称之为@#@A.群落B.生态系统@#@C.生物圈D.种群@#@3.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Cella)的发现者和命名者@#@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论断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4.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装片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4幅图。

@#@其中视野最暗的是@#@A.@#@B.@#@@#@C.@#@D.@#@5.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浴加热条件下,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B.蛋白质溶液遇双缩脲试剂变紫色@#@C.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D.常温条件下,脱氧核糖核酸与吡罗红作用呈红色@#@6.在活细胞的组成成分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化合物所共有的元素是()@#@A.C、H、OB.H.OC.C、HD.C、H、0、N@#@7.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有()@#@A.Fe、Mn、Zn、MgB.Zn、Cu、P、Ca@#@C.Zn、Cu、B、MnD.K、Mn、Cu、Mo@#@8.下列哪种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A.酵母菌B.绿眼虫C.烟草花叶病毒D.大肠杆菌@#@9.蓝藻细胞和菠菜的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蓝藻细胞没有()@#@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壁D.核膜@#@10.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病毒体内含有DNA或RNA,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B.烟草叶肉细胞@#@C.烟草花叶病毒@#@D.豌豆根毛细胞@#@碱基@#@5种@#@5种@#@4种@#@8种@#@核苷酸@#@5种@#@8种@#@8种@#@8种@#@五碳糖@#@1种@#@2种@#@2种@#@2种@#@11.下列关于糖类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核糖和脱氧核糖是DNA的重要组成成分@#@B.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C.肝糖原是肝脏的主要成分@#@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存能量的物质@#@12.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A.碘与甲状腺激素合成有关,幼年甲状腺分泌不足导致侏儒症@#@B.Mg2+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Mg2+影响光合作用@#@C.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CaCO3构成骨骼、牙齿@#@D.球场上运动员下肢肌肉发生抽搐而倒地是随着汗液丢失了过多的钠盐所致@#@13.下面是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磷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对维持生物体的生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C.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细胞中,而其他部位和植物细胞中没有@#@D.企鹅体内的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的作用@#@14.蛋白质和多肽的主要区别在于蛋白质()@#@A.相对分子质量更大@#@B.含有的氨基酸数目更多@#@C.空间结构更复杂@#@D.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变化更多@#@15.下列哪项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16.淀粉、淀粉酶、基因(DNA片段)的基本单体依次是()@#@A.葡萄糖、蛋白质、DNAB.蔗糖、氨基酸、核糖核苷酸@#@C.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D.麦芽糖、多肽、核苷糖@#@17.下列对于几类化合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DNA既是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也是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B.蛋白质、糖类、脂肪,核酸都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性激素能激发并维持动物的笫二性征,其化学本质为脂质@#@18.下列有关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实验中,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仍是活细胞,只是其膜的通透性改变@#@B.在实验中,需将两滴吡罗红和甲基绿染液先后滴在载玻片上@#@C.与甲基绿发生结合的核酸分子只分布在细胞核中@#@D.实验结果是细胞核呈现绿色,细胞质呈现红色@#@19.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是由多个氨基酸分子通过肽键相互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B.DNA是一切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C.酶是生物体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蛋白质@#@D.RNA通常只有一条链.它的碱基组成与DNA完全不同@#@20.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B.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不可缺少,如叶绿素的组成离不开Mg元素@#@C.细胞进行脂肪、DNA、RNA等物质合成时都需要磷酸盐@#@D细胞中的元素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21.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人体中含A.C.T这3种碱基的核苷酸共有5种@#@②只要把DNA单链中的T换成U就是RNA了@#@③老鼠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④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⑤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A.只有①⑤B.①②⑤C.③④⑤D.①②③④@#@22.如图是某动物组织的一个细胞,其细胞内含有的核酸是@#@@#@A.RNAB.DNAC.DNA和RNAD.DNA或RNA@#@2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的实验步骤是@#@A.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B.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染色→冲洗→水解→观察@#@C.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染色→冲洗→观察@#@D.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冲洗→水解→染色→观察@#@24.南极的年平均气温可达—40℃,为了繁育后代生活在这里的帝企鹅可以连续3个月不进食。

@#@在这种情况下,帝企鹅体内主要是靠什么物质提供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核酸@#@25.在DNA分子中,以下哪个是不可能存在的()@#@ A.腺嘌呤  B.胸腺嘧啶  C.磷酸  D.核糖@#@26.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食用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Ⅳ染液来鉴定,而一般不选用苏丹Ⅲ染液来鉴定@#@D.甘蔗茎的薄壁组织都含有较多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27.有人对某种有机物小分子物质的样品进行分析,发现含有C、H、0、N、P等元素,这种有机小分子物质可能是()@#@A.蛋白质B.RNAC.麦芽糖D.脱氧核苷酸@#@28.某一蛋白质由4条肽链组成,共含有109个肽键,则此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NH2和@#@—COOH个数及氨基酸数分别为()@#@A.105、105、105B.110、110、110C.4、4、113D.1、1、113@#@29.“绵绵的春雨,是她润醒了小草,润绿了杨树,润开了报春花”。

@#@小草被润醒了、杨树被润绿了、报春花被润开的过程中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变化,如图表示正确的是()@#@ @#@@#@30.有关图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此蛋白质的R基中共含有22个氨基@#@B.共有95个肽键@#@C.此蛋白质共有2条肽链@#@D.99个氨基酸形成此蛋白质时,共减少@#@相对分子质量1764@#@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2、非选择题@#@31.(5分)如图是某同学在“目镜10×@#@,物镜40×@#@”时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①②③④为四个平铺的细胞。

@#@据图回答问题。

@#@@#@

(1)下列选项是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错误的是()@#@A.转动转换器:

@#@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B.调节细准焦螺旋:

@#@调节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C.调节光圈:

@#@调节视野的大小@#@D.调节反光镜:

@#@调节视野的亮度@#@

(2)欲将图中③所指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进行观察,则装片应向__________方移动。

@#@@#@(3)若装片上的细胞成单层均匀分布,那么该同学在目镜不变的情况下,换用10×@#@的物镜去观察相同部位的细胞,假定其他细胞排列方式类似,按理论计算,视野内可容纳的完整细胞数目为_________个。

@#@@#@(4)在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

@#@则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_________。

@#@@#@(5)下列实验要使用显微镜的是()。

@#@@#@A.还原糖的检测B.脂肪的检测(材料是花生子叶薄片)@#@C.蛋白质的检测D.淀粉的检测@#@32.(每空1分,共8分)如图是结构摸式图。

@#@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

(1)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__________,它是一种营__________生活的生物,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细胞是__________;@#@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细胞是__________,它们是一类营__________(“自养”或“异养”)生活的生物。

@#@@#@33.(11分)下图分别为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来源:

@#@学。

@#@科。

@#@网]@#@

(1)甲图中的三种物质都是由许多单糖连接而成的,其中属于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的是__________,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是_______________。

@#@@#@

(2)乙图所示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即图中_____字母所示的结构,包含一份磷酸,一份含氮碱基,一份___________。

@#@@#@(3)丙图所示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该化合物是由_____个氨基酸经过____________形成的,有_______个羧基。

@#@此过程中形成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键结构简式)。

@#@@#@34.(6分)分析下列事实,回答有关问题:

@#@@#@事实一:

@#@在正常人的血浆中,NaHCO3的含量约为H2CO3含量的20倍。

@#@当血浆中NaHCO3的含量减少时,会形成酸中毒;@#@当血浆中的H2CO3含量减少时,则形成碱中毒。

@#@@#@事实二:

@#@在初生蝌蚪或幼小植物体内,当自由水的比例减少时,机体代谢强度降低;@#@当自由水的比例增大时,机体代谢强度活跃。

@#@@#@事实三:

@#@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须的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碳酸钙是动物和人体的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

(1)事实一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你对事实二中的现象的全面解释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事实三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5.(10分)加热会使蛋白质变性,在变性过程中肽键是否因此而断裂呢?

@#@@#@请设计一个验证“蛋白质在加热变性后肽键没有断裂”的实验。

@#@@#@材料、用具:

@#@0.0lg·@#@mL-1的CuS04溶液、0.1g·@#@mL-1的NaOH溶液、蛋清、清水、酒精灯、试管、滴管等必备用品。

@#@@#@

(1)实验原理:

@#@蛋白质中的肽键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呈紫色。

@#@如果加热变性的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仍呈紫色,即可证明肽键没有断裂。

@#@@#@

(2)方法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A、B,向两支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A试管加热,使蛋清液变性,对B试管_________。

@#@@#@③冷却后,分别向两支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向两支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观察两试管的颜色变化。

@#@@#@(3)预期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

@#@蛋白质在加热变性后肽键没有断裂。

@#@@#@ @#@@#@长乐高级中学2018-2019第一学期半期考@#@高一生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5DDCDD  6-10BCCDB11-15BBDCB @#@16-20CBDAD  21-25ACABD  26-30DDCBA@#@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31.(5分,每空1分)@#@

(1)C

(2)左下(3)64(4)甲和丁(5)B@#@32.(8分,每空1分)@#@

(1)A、B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D寄生无细胞结构 @#@ @#@@#@(3)CB @#@ @#@自养 @#@@#@33.(11分,每空1分)@#@

(1)糖原 纤维素

(2)核苷酸 b 五碳糖@#@(3)4 3结构通式略 2 脱水缩合 —CO—NH—@#@34.(6分,每空2分)@#@⑴某些无机盐可调节细胞的酸碱平衡@#@⑵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细胞代谢反应的介质并参与某些反应@#@⑶无机盐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35.(10分,每空2分)@#@

(2)等量的蛋清液(2分)@#@不加热(2分)@#@滴加0.1g·@#@mL-1的NaOH溶液1ml,摇匀(2分)@#@分别滴入4滴0.0lg·@#@mL-1的CuS04溶液,摇匀(2分)@#@(3)A.B试管均变紫(2分)@#@ @#@@#@";i:

6;s:

87:

"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直中学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试题图片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