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长征》教学实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5729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律 长征》教学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律 长征》教学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律 长征》教学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律 长征》教学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律 长征》教学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七律 长征》教学实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七律 长征》教学实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七律 长征》教学实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律 长征》教学实录.docx

《《七律 长征》教学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律 长征》教学实录.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律 长征》教学实录.docx

《七律长征》教学实录

《七律长征》教学实录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文中词、句意思,感受红军英勇、乐观的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

  1、感受红军英勇、乐观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长征的资料,自制长征路线图。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播放歌曲《长征》,学生认真欣赏。

  师:

刚才播放的是什么歌曲?

  生:

《长征》。

  师:

对,是《长征》。

长征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影响中国革命前程的关键环节,是国人引以为自豪的一段历史。

长征途中,发生过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

以前,同学们在语文课本中也读过一些,谁能说说?

  生1:

《飞夺泸定桥》《倔强的小红军》。

  生2:

《金色的鱼钩》。

  生3:

《丰碑》。

  师:

同学们的记性真好!

长征胜利结束后,毛泽东主席写下了一首七律诗《长征》。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七律诗,大家有信心学好吗?

  生:

有!

  师:

老师也同样有信心!

  

(二)、资料展示

  师:

前几天,老师叫同学们收集有关长征的资料,请拿出来,向大家展示,并说说是从哪里收集到的。

  生1:

我简要地介绍《巧渡金沙江》这个故事,红军我是从《重点难点》上找到的。

师:

你能善于利用工具书,真好!

  生2:

我从五年级的书上查到红军长征的简介,在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生3:

我从初中的《历史》书上了解到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并克服了许许多多困难:

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5座是终年积雪。

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个省,占领过大小62座城市,突破了十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打败了追击的国民党中央军

  师:

你的资料让我们了解到,红军在长征途中爬过了许许多多座山,渡过了许许多多条河,走过了许许多多个省市,感受到红军的大无畏精神。

谢谢你!

谁能说说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了哪几个省?

  生4:

我能!

我从《社会》书上了解到,中国工农红军用了两年时间,长驱二万五千里,经过了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和陕西十一个省。

  师:

刚才这几位同学,能从不同的渠道收集有关资料,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请大家拿出自制的长征路线图,互相交流欣赏。

  学生热情高涨,积极交流。

  师:

老师也画了一张路线图,请一位小导游上来,带领我们从福建一直游览到陕西。

  小导游上台:

请大家跟着!

红军从江西的瑞金一带出发

  师:

真不愧是一名出色的导游!

谢谢你!

  同学们收集的资料丰富多彩,可惜我们不能锁住时间,其他资料只能课后再交流。

  (三)、检查自学

  1、师:

请一个同学朗读一遍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倾听,看看读音是否准确,节奏是否合理。

  指名读学生评读再指名读

  2、师:

学贵以疑。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学生边读边思考。

  3、师:

爱提问题是我们班同学的一大优点!

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大胆提出来!

  生1: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意思我不大明白。

  生2:

我不理解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意思。

  生3:

万水千山是什么意思?

  生4:

作者为什么写这首诗?

  生5:

从哪些诗句可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是怎样看出来的?

  

  师:

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刚才这些同学是围绕什么来提问题的?

  生1:

他们是围绕预习要求和思考·练习来提问题的。

  生2∶还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来提。

  师:

你们听得很仔细!

可见,同学们都能根据预习要求、思考·练习,抓住重点词句进行预习,真棒!

  (四)、探究感悟

  师: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并通过四人小组合作,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学生认真读文,并在四人小组里大胆交流,互相帮助。

教师仔细巡视,参与交流,热情鼓励。

  师:

通过合作学习,你一定收获不小,请大胆说出来,让我们与你一同分享。

  生1:

我读懂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两句诗,意思是:

红军不怕长征途中的种种困难,把历经的种种困难当作平平常常的事。

万水千山形容无数的山、无数的水。

隐含困难多,艰险多。

  师:

不错!

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诗的吗?

  生1:

我先理解每个词的意思,再把词意连通顺。

  师:

这是理解诗句意思的一种好方法。

  生2:

我理解了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意思:

金沙江水流湍急,拍打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桥上只剩下十几根铁索,让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师:

这么难理解的诗句,你都能理解,真了不起!

能介绍你的方法吗?

  生2:

能!

我是借助《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这两个故事来理解的。

  师:

这又是理解诗句意思的一种好方法。

可见,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同学们要根据具体内容,善于运用巧妙的方法。

  生3:

我明白了

  生4:

我能回答思考·练习的第二题。

从二到八句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

我是这样看出来的:

课文二到八句的意思是,红军把长征途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当作平平常常的事。

连绵不断的五岭山脉,在红军眼里就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就像脚下滚过的小泥丸。

金沙江激流拍岸,红军采用巧妙的办法渡过了,心情无比欢快;飞夺泸定桥惊险悲壮,但红军不怕牺牲,英勇奋战,也取得了胜利。

更让红军感到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取得了长征胜利,红军个个都笑逐颜开。

这些内容都体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

  师:

你的回答精彩极了!

让老师非常惊喜!

其他同学肯定不甘示弱,谁再来说说?

  生5:

我也认为从二到八句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

我从二到八句了解到,红军把长征途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当作平平常常的事。

腾细浪的五岭,走泥丸的乌蒙,激流拍岸的金沙江,铁索寒的大渡河,千里雪的岷山,红军都不放在眼里,都一一克服了,最后取得了长征胜利。

这不正体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英雄气概吗?

  师:

你也让老师刮目相看了!

不过,同学们从刚才的发言中发现什么了吗?

  生摇头。

  师:

同学们听清楚了吗?

他刚才说道:

‘腾细浪的五岭’,‘走泥丸的乌蒙’红军都不放在眼里。

就这部分内容,同学们没发现什么?

  生6:

我知道了,腾细浪的五岭,走泥丸的乌蒙应该改为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

  师:

你终于听明白了,老师很高兴!

可见,当老师讲课或同学发言时,我们应该仔细倾听,认真思考,才能从中发现问题。

  生7:

我体会到了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赞颂了红军不怕困难的精神。

  生8:

这首诗赞颂了红军坚强不屈的精神。

  生9:

这首诗赞颂了红军不畏艰险、顽强战斗的精神。

  生10:

这首诗赞颂了红军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

  师:

同学们都能正确体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能说说是怎么体会的吗?

  生11:

我是通过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设身处地去读去想体会到的。

  师:

你能学以致用,真不简单!

  生12:

我是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到的。

  师:

那你能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吗?

  生12:

我能。

11长征红军不怕

  师:

同学们觉得这个同学读得怎么样?

谁来评一评?

  学生评议该生展示朗读另一名学生评议该生展示师生评议

  师:

老师来读一遍好吗?

  生:

好!

  老师认真朗读,学生仔细倾听。

  师:

觉得怎样?

评一评?

  生1:

我觉得老师读出了红军不怕困难的英雄气概,对每句诗的后三个字以及更喜读得重些、慢些。

  生2:

金沙水拍云崖暖这句诗读得比较轻快,读出喜悦的语气;大渡桥横铁索寒这句读得比较低沉,突出了惊险悲壮。

  生3:

最后两句诗,读出了无比喜悦的语气。

  师:

同学们听得这么仔细,评得这么认真。

相信同学们都能超过老师!

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展示一遍!

  学生们兴致很高,尽情展示。

  (五)、总结迁移

  师: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同学们得到什么启示?

  生1:

我得到的启示是:

我们应该学习红军不怕困难的精神。

  生2:

我想到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名言。

  生3:

我以前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总是退缩不前。

以后,我要跟红军一样,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勇往直前。

  

  师:

同学们得到的启示很大。

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

以后同学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妨想想红军长征,一定会得到一股新的力量,让你勇敢地战胜它。

我想,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一课的最大收获。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评评老师写的生字作业,然后在自己的生字本上写一遍,力求超过老师。

  板书设计:

  长  征

  远征难 不怕

  五岭  腾细浪

  乌蒙  走泥丸

  万水千山 金沙  云崖暖 只等闲

  大渡  铁索寒

  岷山  更喜

  不怕困难 不怕牺牲

  点评: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这一新课标教学模式,既注意知识的整合,又注意学法的引导。

教者导语精练到位,激励性语言恰到好处,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点燃学生学习的火花,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