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什么”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57325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音是什么”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声音是什么”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声音是什么”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声音是什么”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声音是什么”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声音是什么”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音是什么”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声音是什么”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2、说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这节课教材在编排时,从让物体发声的小实验入手,探究怎样产生声音,声音能否在固体、液体、真空中传播,再通过类比法介绍声音是一种波,以及声速的概念。

最后回归生活,体会声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渗透能量这一核心概念。

课本这样的编排贯彻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体现了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

3、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由于学生刚接触物理,认知、推理能力有限,因此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作为本节的教学难点。

二、说课标

课标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提出了四个学习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初步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

4、知道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

课标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提出了两个要求:

1、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和如何传播的;

2、利用声音传播的具体实例让学生认识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课标提出了两点要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学习习惯和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敢于提出自己见解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说学情

1、说学生的学习优势和困难

八年级学生在初步学习物理之前,在小学的自然课中已经接触到了一些物理现象和浅显的物理知识,但对这些现象的成因和本质不清楚,因此对物理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是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优势。

这节课的学习困难就是实验器材的不足,比如“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这一实验,实验室的实验效果很不明显,只能辅以教学视频来进行观察,然后归纳总结。

2、说学生分类

我将在八

(1)班与学生共同完成这节课,八

(1)班的优等生占到了全班的2%,中等生占了85%,学困生占到了13%。

四、说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在本节课上采用启发、引导、实验、多媒体辅助等教学方法。

五、说学法

为了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将在本节课上采用观察体验、实验探究,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将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六、说流程

在导课时,我会直接切入主题,以这样的方式来问“我们身边存在各种各样的声音,比如铃声、说话声、歌声等等,那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如何传播的?

”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大致明确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导课用时1分钟)

在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环节,我设置了两个实验,采用“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归纳总结”的教学流程,第一个实验是:

“让学生把手指放在喉咙处,然后说话,体会手指有什么感觉?

”;

这一活动既能调动学生的的积极性、让学生亲身参与,又能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第二个实验是“用发声的音叉,去靠近悬挂静止的乒乓球,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由于实验器材数量的限制,这个实验,由一个小组进行演示,其他同学观察现象。

其实这个实验现象非常明显,能让学生加深对“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理解,从而突出本节的教学重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同时通过这个实验也能引出物理学科的一种实验方法:

转换法。

音叉的振动是微小的,我们可以通过跳动的乒乓球来进行观察。

(该环节用时6分钟)

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环节,我安排了四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敲桌子听声音”由两个同学配合完成,其中一个同学将一只耳朵紧贴桌面,同时用手塞住另外一只耳朵,另外一个同学在桌子的另一端进行敲击,看是否能听到声音。

第二个是,观察图片回答问题,“在鱼缸旁击掌,水里的鱼会受到惊吓,这表明了什么?

”。

第三个直接给出问题“面对面进行交流时,声音是通过什么进行传播的?

”让学生思考回答。

这三项活动内容设置相对简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易于归纳,得出结论“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第四个活动是观看“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的”实验视频,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结论。

与前三个活动相比较,学生会进一步明确: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该环节用时9分钟)

在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环节,由于声波的概念比较抽象,所以我运用类比法和讲解法,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让学生对声波有初步的认识。

(该环节用时2分钟)

在声速的教学环节,首先,我会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打雷?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声速的概念。

其次,我会设置两个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以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该环节用时3分钟)

最后,通过举例,让学生明白,声音不仅能传递信息,而且能传递能量。

学生在掌握了新的物理知识之后,一定要提供给学生们运用物理知识的机会,后面我设计了八道习题,让学生将新的物理知识返回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达到活化、巩固、深化的目的,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该环节用时11分钟)

在课堂的最后,我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板书进行课堂小结,理清思路和知识要点。

然后布置作业。

(该环节用时6分钟)

这节课的板书我会让学生来完成,总结一条写一条。

我的说课就完了。

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老师点播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