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县自然资源系统招聘《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57834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鄄城县自然资源系统招聘《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鄄城县自然资源系统招聘《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鄄城县自然资源系统招聘《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鄄城县自然资源系统招聘《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鄄城县自然资源系统招聘《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鄄城县自然资源系统招聘《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鄄城县自然资源系统招聘《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鄄城县自然资源系统招聘《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鄄城县自然资源系统招聘《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附图。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附图包括规划现状图、专题规划图和规划分析图。

  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A、抽象行政行为

  B、民事调解行为

  C、司法行为

  D、具体行政行为

  【答案】D

  4、下列情况中,不能申请使用宅基地的是()。

  A、因结婚等原因,确需建新房分户的

  B、原住宅影响村镇规划需要搬迁的

  C、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回原籍落户,农村确无住房的

  D、将已有宅基地转让、出租给别人的

  【答案】D5、国有企业改革涉及的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下列情形中,可不采取出让方式处置的是()。

  A、原国有企业出售

  B、非国有企业兼并国有企业

  C、原国有企业破产

  D、国有企业兼并国有企业

  【解析】下列情况经批准可保留划拨土地使用权:

①继续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公益事业用地和国有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用地,原土地用途不发生改变,但改造或改组为公司制企业除外;

②国有企业兼并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及国有企业合并后的企业是国有工业企业的;

③在国有企业兼并、合并中,一方属于濒临破产企业的;

④国有企业

  6、征收集体土地需报经国务院批准有三种类型:

一是征收基本农田;

二是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公顷的,三是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

  A、25

  B、30

  C、35

  D、45

  【答案】C

  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附图不包括()。

  8、土地登记以()行政区为基本单位。

  A、镇级

  B、县级

  C、市级

  D、省级

  9、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主要是指()改革。

  A、土地储备制度

  B、土地所有制度和管理制度

  C、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D、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

  【解析】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简称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把过去那种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合一,土地供应采取无偿划拨,无限期使用,不得转让的做法,改变成了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主要采取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将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给单位或者个人,有限期使用,可以转让、出租、抵押的做法。

  10、林地的承包经营期一般为()。

  A、30年

  B、50年

  C、30-50年

  D、30-70年

  11、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被征地农民的安置途径,其中不包括()。

  A、农业生产安置

  B、重新择业安置

  C、入股分红安置

  D、征后留地安置

  1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内()。

  A、高产田的85%以上

  B、耕地的80%以上

  C、农用地的75%以上

  D、管辖范围的70%以上

  13、征用()的,由国务院批准。

  A、基本农田;

其他土地超过五十公顷

  B、基本农田;

其他土地超过三十公顷

  C、基本农田;

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

  D、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

  14、《土地储备管理办法》规定,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后的土地,纳入储备满()年未供应的,在下达下一年度农用地转用计划时扣减相应指标。

  A、1B、2

  C、3

  D、5

  【答案】B

  【解析】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后的土地,纳入储备满两年未供应的,在下达下一年度农用地转用计划时扣减相应指标。

  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教育、利技用地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为()。

  A、40年

  C、60年

  D、70年

  1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附图不包括()。

  17、《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无偿取得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因迁移、解散、撤销、破产或者其他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应当无偿收回其划拨土地使用权,并可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予以出让。

  A、市、县人民政府

  B、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

  C、省人民政府

  D、国土资源部

  【答案】A

  【解析】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四十七条明确规定,无偿取得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因迁移、解散、撤销、破产或者其他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无偿收回其划拨土地使用权,并

  18、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五年

  19、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

  20、新《土地分类》将土地分为()。

  A、10个一级类,24个二级类

  B、8个一级类,46个二级类

  C、3个一级类,15个二级类

  D、5个一级类,25个二级类

  21、《土地储备管理办法》规定,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后的土地,纳入储备满()年未供应的,在下达下一年度农用地转用计划时扣减相应指标。

  A、1

  B、2

  22、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主要是指()改革。

  23、临时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耕地的,审批权限为()。

  A、县级人民政府

  B、市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

  24、地籍管理的核心是()。

  A、土地行政管理

  B、土地权属管理

  C、土地规范管理

  D、土地法制管理

  【解析】土地权属管理是地籍管理的核心。

  25、设定房地产抵押权的土地使用权是以划拨方式取得的,依法拍卖该房地产后,拍卖所得价款的清偿顺序应该是()。

  A、先缴纳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款额

  B、抵押权人优先受偿

  C、数额最大的债权人优先受偿

  D、最早的债权人优先受偿

  【答案】A

  26、《土地储备管理办法》规定,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后的土地,纳入储备满()年未供应的,在下达下一年度农用地转用计划时扣减相应指标。

  27、()是本行政区域土地利用的管理的依据。

  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B、农用地转用计划

  C、土地利用项目规划

  D、建设用地计划

  28、我省农村村民建住宅的用地面积限额为()。

  A、占用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的,每户不得超过200平方米

  B、占用耕地的,每户不得超过120平方米

  C、占用荒山、荒坡的,每户不得超过260平方

  D、占用基本农田的,每户不得超过90平方米

  29、基本农业田保护区划定中,应优先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是()。

  A、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水果生产基地内的耕地

  B、年产量超过1000公斤/亩的耕地

  C、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铁路、公路等交通沿线,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周边的耕地

  D、需要退耕还林的耕地

  30、《土地储备管理办法》规定,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后的土地,纳入储备满()年未供应的,在下达下一年度农用地转用计划时扣减相应指标。

  A、1B、2C、3D、5

  31、根据耕地占补平衡要求,如果C县D房地产开发公司没有条件开垦,应当()。

  A、按照A省人民政府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

  B、按照A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

  C、按照B市人民政府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

  D、按照B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人民政府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

  【解析】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

  32、2005年3月1日,农民李某承包本集体的耕地,并签订了20年的土地承包合同,合同自2005年3月10日开始执行,由于农民李某在县城经营一饭店,该承包耕地至2006年10月10日抛荒没有种植农作物。

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如果农民李某在()前,仍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可以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农民李某承包本集体的耕地。

  A、2006年12月11日

  B、2007年1月11日

  C、2007年2月11日

  D、2007年3月11日

  【解析】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二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

  33、地质灾害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个等级。

  A、2

  B、3

  C、4

  34、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方式不包括土地使用权()。

  A、出售

  B、交换

  C、出租

  D、赠与

  【答案】C

  【解析】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有三种方式,即出售、交换、赠与。

  35、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土地权属争议调解书生效之日起()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调解书送达当事人,并同时抄报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A、7

  B、10

  C、15

  D、30

  36、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本质是()。

  A、土地的取得成本构成之一

  B、政府土地收益

  C、土地资源税

  D、土地流转税

  【解析】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是指新增建设用地的平均土地纯收益。

  37、土地使用权抵押权的合法凭证是()。

  A、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

  B、国有土地使用证

  C、集体土地使用证

  D、集体土地所有证

  【解析】土地抵押权和地役权可以在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上载明。

  38、临时使用土地期限期满需要延期的,土地使用者应当于期满前()提出延期申请。

  A、1个月内

  B、2个月内

  C、3个月内

  D、6个月内

  39、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相衔接。

  B、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

  C、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D、建设用地年度供应计划

  《城乡规划法》第五条规定,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40、该项目如果能够获准实施,则其征收农民集体土地时,依法批准的征地方案应由()在被征地所在的乡、村予以公告。

  A、用地企业

  B、被征地所在的村民委员会

  C、乡政府土地管理所

  D、县人民政府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征用土地方案经依法批准后,由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并将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用土地的用途、范围、面积以及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和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等,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

  41、海淀某小区的开发商将小区的配套建筑对外租赁,并收取费用,后物业公司又将物业服务用房出租。

对此,业主应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

()

  A、开发商应将出租小区配套建筑所得的收入交由业主所有

  B、物业公司将物业服务用房出租并没有侵犯业主的利益

  C、物业公司将物业服务用房出租应签订物业公司、业主、承租人的三方协议

  D、开发商与业主的购房合同未确定小区配套建筑归属的,开发商可以将其出租

  42、《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规定,挂牌时间不得少于()日。

  A、3

  B、5

  C、7

  D、10

  【解析】挂牌时间不得少于10日。

  43、我省农村村民建住宅的用地面积限额为()。

  44、某市政府拟征收100亩耕地用于公路建设,按规定,在组卷报批前需经过()等程序。

  A、二公告、一登记

  B、告知、确认、依申请听证

  C、告知、听证、调整规划

  D、调查、登记、草签协议

  《国土资源听证规定》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主管部门在作出决定之前,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一)较大数额罚款、责令停止违法勘查或者违法开采行为、吊销勘查许可证或者采矿许可证等行政处罚的;

  

(二)国有土地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的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

  45、甲乙丙依次毗邻而居。

甲为修房向乙提出在其院内堆放建材,乙不允。

甲遂向丙提出在其院内堆放,丙要求甲付费200元,并提出不得超过20天,甲同意。

修房过程中,甲搬运建材须从乙家门前经过,乙予以阻拦。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乙无权拒绝甲在其院内堆放建材

  B、乙无权阻拦甲经其门前搬运建材

  C、甲应依约定向丙支付占地费

  D、若建材堆放时间超过20天,丙有权要求甲清理现场

  46、甲乙丙依次毗邻而居。

  47、甲乙丙依次毗邻而居。

  48、甲乙丙依次毗邻而居。

  49、甲乙丙依次毗邻而居。

  50、甲乙丙依次毗邻而居。

  51、甲乙丙依次毗邻而居。

  52、甲乙丙依次毗邻而居。

  53、甲乙丙依次毗邻而居。

  54、甲乙丙依次毗邻而居。

  55、甲乙丙依次毗邻而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