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超宽带单极子天线的设计概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7970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7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超宽带单极子天线的设计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型超宽带单极子天线的设计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型超宽带单极子天线的设计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型超宽带单极子天线的设计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型超宽带单极子天线的设计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新型超宽带单极子天线的设计概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新型超宽带单极子天线的设计概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新型超宽带单极子天线的设计概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型超宽带单极子天线的设计概要.docx

《新型超宽带单极子天线的设计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超宽带单极子天线的设计概要.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型超宽带单极子天线的设计概要.docx

新型超宽带单极子天线的设计概要

文章编号:

1001-893X(201108-0121-04

新型超宽带单极子天线的设计

徐海洋,张厚,梁建刚,王洪光

(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陕西三原713800

摘要:

研制了一款超宽带印刷单极子天线,通过在接地板上开方形槽,展宽带宽的同时也改善了带内特性。

再在金属贴片顶部开扇形槽,进一步在高频段展宽了频带。

实测结果显示,改进后的天线-10dB阻抗带宽为2.1~25.5GHz,而原不加槽天线的仿真带宽为2~11.4GHz,带宽展宽了14GHz。

仿真和实测结果显示,天线在2.5GHz、8GHz、25GHz的方向图对称性良好。

关键词:

超宽带;单极子天线;开槽

中图分类号:

TN821文献标识码:

Adoi:

10.3969/j.issn.1001-893x.2011.08.025

DesignofaNovelUltrawidebandMonopoleAntenna

XUHaiyang,ZHANGHou,LIANGJiangang,WANGHongguang

(MissileInstitute,AirForceEngineeringUniversity,Sanyuan713800,China

Abstract:

TheUWB(Ultrawidebandprintedplanarantennainthispaperisnotchedinthegroundplane,sothatthebandwidthisexpanded,andtheinnerbandperformanceisimproved,too.Thenthroughnotchinginthetopofthepatch,thebandwidthisfurtherexpandedatthehighfrequencysection.Themeasuredresultshowsthatthe-10dBimpedancebandwidthoftheimprovedantennais2.1~25.5GHzincontrastto2~11.4GHzofthesimulatedbandwidthoftheinitialantenna,asaresult,thebandwidthenhances14GHz.Thesimulatedandmeasuredresultsshowthattheradiationpatternsareverysymmetricalat2.5GHz,8GHzand25GHz.

Keywords:

ultrawideband(UWB;monopoleantenna;notch

1引言

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1-5]技术作为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具有小范围的超强无线设备连接能力,而且拥有低功耗、高性能和低成本无线数据通信能力,在精确定位系统、探地雷达以及短距通信等方面已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微波集成电路(MIC技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C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通信电子设备的体积日益小型化,其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日益朝着智能化和宽带化发展。

天线作为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设备,是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应地,系统对天线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天线适应小型化发展,而且还要满足电性能指标,尤其是带宽和效率。

因此,天线的宽带和小型化设计与应用是大势所趋。

UWB天线的设计与研究作为超宽带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近年来天线与传播领域的一大热点。

为适应小型集成化的需求,超宽带平面天线的研究与应用引人瞩目。

一般来说,天线的尺寸越小,天线的效率和带宽性能就会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因此需要在尺寸与效率和带宽之间找到平衡。

超宽带印刷单极子天线具有重量轻、体积小、低剖面、方向图全向、易于共形和集成等优点,在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文献[6]给出了一种超宽带单极子天线,天线的带宽范围为接地板分别印制在介质板的两侧,实现了天线的

第51卷第8期2011年8月

电讯技术

TelecommunicationEngineering

Vol.51No.8

Aug.2011

收稿日期:

2011-04-14;修回日期:

2011-06-07

宽带化,天线带宽范围为248~14.86GHz。

文献[7]设计了一款作为参考天线的单极子天线,将天线的接地板边缘作了圆滑处理,带宽范围覆盖了FCC所规定的31~10.6GHz的带宽。

本文设计的单极子天线,在天线的接地板上开矩形槽,并在单极子贴片的顶端开扇形槽,大大展宽了天线的带宽,天线的-10dB仿真带宽范围为2.0~26GHz,实测结果为21~25.5GHz。

天线在整个工作频段范围内辐射特性稳定,方向图对称。

2天线结构与性能分析

天线印制在介电常数为46、厚度为0.8mm的介质板上,贴片和接地板分别印制在介质板的两边。

为改善天线的匹配并展开带宽,分别在接地板上开方形槽和在圆形贴片顶端开扇形槽。

方形槽和扇形槽的尺寸均是通过优化计算得出:

首先在不开方形槽的情况下,优化方形槽的尺寸,然后在固定优化好的方形槽尺寸的情况下优化扇形槽尺寸,分别对扇形槽半径和槽宽两个参数进行优化。

为防止波束倾斜,接地板两边进行了切角圆滑处理。

天线的结构如图1

所示。

图1天线结构图Fig.1Geometryoftheantenna

超宽带印刷单极子天线是由圆柱阵子天线演变而来,因此可以将之与圆柱阵子做某种方式的等效,从而分析其性能。

从理论上可将半径为r的单极子印刷贴片结构近似等效成高为L、半径为R的圆柱阵子。

超宽带印刷单极子天线的下限频率的确定方法可借用平面单极子天线的相关公式。

文献[8,9]分别对平面单极子天线作了不同的表述。

文献[8]确定下限频率(单位为GHz的表达式为

fL=

9044L+W1+W2

(1

式中,L为圆形贴片的长度即2R;W1、W2分别为等效上边缘和下边缘宽度,这里分别等效为上、下半圆的水平投影长度,即直径2R。

该公式得到的估算误差在9%以内,L、W1、W2单位均为m,该公式得到的图1下限频率估算值为1.94GHz。

文献[9]确定下限频率(单位为GHz的表达式为

fL=32

R

(2

式中,R的单位为mm,利用该公式得到的天线下限

频率的估算值为2GHz,这与式(1估算的1.94GHz结果非常接近。

为展宽天线带宽,改善阻抗匹配,在天线的接地板上开方形槽,在贴片上开扇形槽,方形槽和扇形槽的尺寸通过AnsoftHFSS仿真软件优化选取。

为显示开槽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图2给出了不加槽、加方形槽和同时加方形、扇形槽的反射损耗曲线。

其中不加槽的原天线仅给出了1~15GHz频段,另外两种情况给出了1~31GHz频段。

图中显示,在2~11.4GHz范围内,不加槽时S11在个别频点附近还在-10dB以上,同时加矩形和扇形槽时比仅加方形槽的反射损耗总体上有所减小,但减小不明显。

在1~30GHz范围内,由图可以看出,同时加矩形和扇形槽时的-10dB阻抗带宽范围为2~26GHz,而仅加方形槽的带宽范围为2.1~19.8GHz,带宽在高频段展宽了6GHz

以上。

图2不同加槽情况的S11对比

Fig.2ComparisonofS11indifferentcases

3天线的仿真与测试结果

图3是天线S11仿真与测试结果的对比,由图可知,天线的-10dB仿真阻抗带宽为2~26GHz,而测

电讯技术2011年

试的带宽范围为2.1~25.5GHz,天线的下限频率与文献[8,9]的预估值均吻合较好。

图中显示,仿真与测试结果总体吻合较好,但存在一些差异,其中高频段差异比低频段差异明显。

分析原因主要是加工误差和焊接工艺造成的,而且测试的实验室环境也对测试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图4是天线在不同频点的方向图,其中图4(a、(b、(c、(d为天线的仿真与实测结果对比图,图4(e、(f分别为天线在25GHz的E面和H面仿真结果。

由图可知,天线在2.5GHz、8GHz、25GHz频点上,E面和H面的方向图对称性良好。

仿真结果显示方向图在25GHz恶化,其中E面的锯齿化现象明显;H面在=15、165、195、345附近凹陷,而且

25GHz时的E面和H

面交叉极化现象均较为明显。

图3天线S11仿真与测试结果对比

Fig.3ComparisonofsimulatedandmeasuredresultsinS

11

图4天线的方向图

Fig.4Radiationpatternsoftheantenna

4结论

超宽带印刷单极子天线作为超宽带家族中非常重要的一员而应用广泛。

本文设计的超宽带天线,通过在接地板上开方形槽和在贴片上开扇形槽,天线的-10dB阻抗带宽由不开槽时的2~11.4GHz(且该频段内有个别点附近的反射损耗略大于-10dB展宽为21~25.5GHz,大大展宽了天线的带宽。

仿真和测试结果显示,天线的方向图在整个频段内对称性良好。

此外,方向图在高频段25GHz恶化,且交叉极化明显。

该天线具有频带宽、低剖

面、辐射全向且对称的优良特性,适用于卫星通信和

移动通信等通信系统。

参考文献:

[1]陈克难,王欣,刘文红.超宽带UWB天线设计[J].核

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9,29(2:

376-378.

CHENKe-nan,WANGXin,LIUWen-hong.DesignofUWBantennas[J].NuclearElectronicsandDetectionTechnology,2009,29(2:

376-378.(inChinese

[2]ZHONGShun-shi,LIANGXian-ling.Progressinultra-widebandplanarantennas[J].JournalofShanghaiUniversity(EnglishEdition,2007,11(2:

95-101.

[3]吕文俊,朱洪波.陷波特性平面超宽带天线的研究进

第8期徐海洋等:

新型超宽带单极子天线的设计总第273期

展[J].电波科学学报,2009,24(4:

780-785.

LVWen-jun,ZHUHong-bo.Onthefrequencynotchedplanarultra-widebandantennas[J].ChineseJournalofRadioScience,2009,24(4:

780-785.(inChinese

[4]刘乘源,李迎松,杨晓东,等.基于等效面积法的UWB

天线设计[J].系统仿真技术,2009,5(4:

263-267.

LIUCheng-yuan,LIYing-song,YANGXiao-dong,et

al.DesignofUWBantennabaseconequivalentarea[J].

SystemSimulationTechnology,2009,5(4:

263-267.

(inChinese

[5]HuangCY,HsiaWC.Planarellipticalantennaforultra-

widebandcommunications[J].ElectronicsLetters,2005,41

(6:

296-297.

[6]HuS,ChenH,LawCL.Backscatteringcrosssectionoful

tra-widebandantennas[J].IEEEAntennasandWirelessPropagationLetter,2007(6:

70-73.

[7]姜文,龚书喜,洪涛,等.低雷达截面的超宽带扇形天线

[J].电子学报,2010,38(9:

2162-2165.

JIANGWen,GONGShu-xi,HONGTao,etal.Fan-

shapedantennawithlowRCSforultra-widebandapplication[J].ActaElectronicaSinica,2010,38(9:

2162-2165.

(inChinese

[8]ZhantaoYang,LiLi,HuazhiWang.Investigationonultra-

widebandprintedcircularmonopoleantennawithfrequency-

notched[C]//ProceedingsofIEEE2008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icrowaveMilimeterWaveTechnology.Nanjing:

IEEE,2008:

1858-1861.

[9]钟玲玲,邱景辉,孙博.超宽带圆片单极子天线的分析

与设计[J].宇航学报,2008,29(4:

1387-1413.

ZHONGLing-ling,QIUJing-hui,SUNBo.Analysisand

designofultrawide-bandcircularantenna[J].Journalof

Astronautics,2008,29(4:

1387-1413.(inChinese

作者简介:

徐海洋(1983,男,四川广安人,2009年获硕士学位,现为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线与电磁兼容;

XUHai-yangwasborninGuangan,SichuanProvince,in1983.HereceivedtheM.S.degreein2009.HeiscurrentlyworkingtowardthePh.D.degree.Hisresearchconcernsantennaand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

Email:

xuhaiyang.88@

张厚(1962,男,河北武安人,2002年获博士学位,现为空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线与电磁兼容;

ZHANGHouwasborninWuan,HebeiProvince,in1962.HereceivedthePh.D.degreein2002.HeisnowaprofessorandalsothePh.D.supervisor.Hisresearchconcernsantennaand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

梁建刚(1975,男,安徽肥东人,2004年获博士学位,现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微波电路与系统。

LIANGJian-gangwasborninFeidong,AnhuiProvince,in1974.HereceivedthePh.D.degreein2004.Heisnowanassociateprofessorandalsotheinstructorofgraduatestudents.Hisresearchconcernsmicrowavecircuitandsystem.

电讯技术2011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