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习惯养成说课讲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8041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说课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说课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说课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说课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说课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说课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说课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说课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说课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说课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说课讲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说课讲解.docx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说课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良好习惯养成说课讲解.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说课讲解.docx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说课讲解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

《北京市朝阳区爱绿艺术幼儿园幼儿良好习惯养成》

家长手册

第一部分总则

幼儿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教育孩子的第一任务就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根据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建立科学的一日生活常规,幼儿生活规则的建立、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很好地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基。

为了让幼儿园、家庭、社会共同配合,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特制定本《手册》。

第二部分一日活动行为细则

幼儿的生活包括家庭、幼儿园两部分,可以根据活动性质相对划分为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等四大类活动。

各类活动在幼儿发展中都具有特殊的价值,要注意各类活动的有机联系,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使一日生活成为真正的教育整体。

一、生活活动

生活活动是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幼儿生命基本需要的活动,具体包括:

入园、盥洗、餐点、饮水、入厕、睡眠、离园等环节。

(一)入园良好习惯要求

u幼儿要求

1.入园时能主动自觉地洗手。

2.按要求带齐当日所需的生活和学习用品。

3.着装整洁舒适,便于活动。

4.愿意接受晨检,身体不适能告诉保健老师。

5.按时、愉快入园,有礼貌主动地向保安、门卫、老师、同伴问好,与家长告别。

6主动参加晨间活动,遵守活动规则,活动后将玩具放回原处,摆放整齐。

u家长要求

1.按要求帮助幼儿带齐当日所需的生活和学习用品,确保幼儿不带危险物品,如硬币、针、尖锐的玩具、打火机、豆类、纽扣、火柴、打火机等到园。

幼儿的着装整洁舒适,便于活动。

2.8:

00前护送幼儿入园,养成按时入园不随便迟到的习惯。

3.告诉幼儿入园时能自觉地洗手。

4.教育幼儿有礼貌地向门卫、保安、保健员、老师、同伴问好,与家长告别。

与老师交接后方可离园。

5.鼓励幼儿主动接受保健人员的晨间检查,身体不适能告诉保健老师。

6若需委托幼儿园喂药,应主动填写好委托服药登记表(服药者姓名、性别、年龄、班级、药品名称、服药计量、服药方法)交保育员。

7观察幼儿身体、情绪和精神面貌,主动向保育员和当班教师报告幼儿的特殊情况,尤其是身体的不适。

8鼓励幼儿主动参加晨间活动,遵守活动规则,活动后将玩具放回原处,摆放整齐。

9.注意在一日生活中,及各种场合,培养幼儿其他的文明礼貌,如让幼儿会使用“你好”、“再见”、“请”、“谢谢”、“对不起”、“不客气”等礼貌用语。

(二)饮水习惯要求

u幼儿要求

1.愿意定时饮水。

需要时会主动取水喝。

2.不喝生水,喝水时不说笑,不边走边喝水。

3.剧烈运动后稍事休息再喝水;饭前、饭后半小时少饮水。

4.用个人专用口杯喝水,口杯用后放回固定的地方,杯口朝上。

5.正确取水,不喧哗,不打闹,不玩耍,不浪费水。

u家长要求

1.告诉幼儿喝水有益于健康,教育幼儿定时饮水,需要时会主动取水喝。

2.教育幼儿不喝生水,喝水时不说笑,不边走边喝水。

3.帮助幼儿正确取水和取放口杯,不自行让幼儿到开水瓶等有安全隐患处取水,让幼儿用个人专用口杯喝水,口杯用后放回固定的地方。

4.喝水时不喧哗,不打闹,不玩耍,不浪费水,喝水之前先试探水温,以防烫伤。

5让幼儿懂得剧烈运动后稍事休息再喝水;饭前、饭后半小时少饮水等知识,建立良好的饮水习惯。

(三)盥洗等卫生习惯要求

u幼儿要求

1.随时保持手、脸清洁。

饭前、饭后、便后、手脏时会自觉洗手,不用手抠鼻子、不吮手。

2.正确洗手:

(六步洗手法)卷衣袖;双手向下把手淋湿;抹肥皂;搓手心、手背、手指、手缝、手腕;冲洗净肥皂水;关好水笼头,在水槽里把手甩干,用自己的毛巾将手擦干。

3.正确洗脸:

展开毛巾,先擦眼睛,再擦嘴和鼻,再将毛巾翻面擦额与脸颊,并将毛巾放在固定的地方。

4中大班幼儿学会自己搓拧毛巾。

5养成早晚刷牙,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将牙膏挤在牙刷上,按一定顺序刷,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保证上下、左右、前后、内外及咬合面均刷到,反复多次(3分钟以上)后吐出泡沫,再用清水漱口。

洗净牙刷,向上放在漱口杯内。

6正确使用水龙头,用小流水洗手(不玩水,不浪费水),保持地面、服饰干爽。

7.注意自己的衣服干净整齐,扣子扣上,鞋带系好,女孩子要注意自己的头发要整齐,学习梳短发。

8.不用手和脏手绢擦眼睛,看书、绘画时保持正确的姿势,即眼距书本一尺,胸距桌沿一拳,握笔时手指与笔尖距离一寸。

9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乱扔纸屑瓜果皮等,知道“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类存放。

u家长要求

1.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的乳牙,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会漱口、刷牙,睡觉前不吃糖果饼干等零食。

2.教育幼儿随时保持手、脸清洁。

饭前、饭后、便后、手脏时会自觉洗手,不用手抠鼻子、不吮手。

3教会幼儿正确洗手、洗脸、洗头、洗脚、拧毛巾的方法,以及使用水龙头,用小流水洗手(不玩水,不浪费水),保持地面、服饰干爽等习惯。

4.根据季节定期为幼儿洗头、洗澡、洗脚、勤为幼儿剪指甲、常理发。

5.定期为全托幼儿更换衣、裤、袜、鞋、内衣等。

6.随时保持盥洗室的干燥,做好防滑工作。

7.教育幼儿经常携带并会正确使用手帕,并经常更换手帕,保持清洁。

正确使用手帕方法是:

用手帕擤鼻涕时要按住一侧鼻孔,轻轻地擤另一侧鼻孔的鼻涕,不能同时按两个鼻孔,以免引起中耳疾病或上颌窦炎。

8教育幼儿不将异物塞入耳和鼻子内,洗脸洗澡时不把水弄进耳内,以免损伤鼓膜,引起中耳炎。

9教育幼儿经常注意自己的衣服是否干净整齐,所有的扣子是否扣上了,鞋带是否系好了,教会幼儿系鞋带,女孩子要注意自己的头发是否整齐,学习梳短发。

10教育幼儿不用手和脏手绢擦眼睛,看书、绘画时保持正确的姿势。

不在光线太强、太弱和阳光直射处看书和绘画。

11教育幼儿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乱扔纸屑、瓜皮果壳等。

12.让孩子做一些自身的、家庭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如:

自己吃饭、擦脸洗脸、穿脱鞋袜、系鞋带、穿脱衣服、洗碗、扫地等。

(四)餐点习惯要求

u幼儿要求

1.餐点前自觉洗手。

2.愉快、认真地进食,自己独立吃饭,不边吃边玩,不大声讲话。

3.愿意独立进食,不依赖成人。

约30-40分钟左右吃完饭菜;15分钟左右吃完点心。

4.学会正确使用餐具:

一手拿勺子(中大班使用筷子),一手扶住碗,不用筷子作为武器打闹、嬉戏。

5.进食时会细嚼慢咽,饭和菜搭配着吃,不吃汤泡饭。

6.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饭菜,不过量进食。

7.保持桌面、地面和衣服清洁,骨头、残渣放在渣盘里或堆在一起。

8.吃完饭再站起来,轻放椅子,离开饭桌,将餐具、渣盘放到指定地点,清理好自己的桌面。

9.餐后会正确使用餐巾,用后放在规定的位置。

10.进餐后用温开水漱口。

正确的餐后漱口方法:

在碗或口杯中倒上温开水后,喝一口水,闭着嘴咕噜几下,用水冲击牙缝,再吐出水(反复2-3次)。

11.积极参加餐后游戏。

u家长要求

1.进餐前15分钟提醒幼儿结束活动,做好盥洗,准备进餐。

2.为幼儿营造愉快的进餐环境(可放轻音乐)。

3.组织幼儿按时进餐,两餐间隔时间不少于3个半小时。

4.提供的食物温度适中,避免食物过烫、过冷,严禁进食不卫生食物。

避免餐具造成的划、戳伤。

5.向幼儿介绍当餐食品营养,激发幼儿进餐欲望。

6鼓励幼儿独立进餐,不催促幼儿用餐。

提醒幼儿在用餐时间内进餐完毕(中大班30分钟,小班40分钟)。

7.指导幼儿正确使用餐具;观察进食量;纠正不良进餐习惯;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8.提醒幼儿饭后擦嘴、洗手、漱口。

9.餐前餐后半小时不做剧烈运动,有计划地组织餐后活动。

(午餐后带幼儿进行10—15分钟散步。

10.逐渐养成文明进餐的行为和习惯。

(五)睡眠习惯要求

u幼儿要求

1.能独立或在帮助下按顺序地穿脱衣裤。

脱:

先脱鞋,再脱裤(冬季先解上衣纽扣),最后脱上衣;并放在固定的地方。

穿:

先穿上衣,再穿裤子,最后穿鞋子。

2.学会分清衣裤前后,会拉拉链、会扣纽扣。

3.学会穿鞋:

分清左右脚,拉好鞋舌、脚伸进鞋、拨起后跟、系好鞋带或粘好鞋扣。

4起床后,按老师或家长的要求折叠好被盖。

5睡眠时衣着适当,睡姿正确(右侧卧或仰卧)。

不带小玩物上床,不东张西望,不蒙头、吮手、咬被角,以及养成不尿床,不尿裤的良好习惯。

家长要求

1.培养幼儿早睡早起、独自按时上床,主动地独自睡眠,无需大人陪伴,哄拍,按时睡觉起床等习惯。

2.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可适当地放睡眠曲或讲故事)。

3.根据室内温度及时增减幼儿被褥。

4.排除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幼儿携带的异物、灭蚊器等)。

5.指导或帮助幼儿有序地穿脱衣、裤、鞋、袜,提醒放在指定的位置。

6.整理幼儿脱下的衣服、鞋子,摆放整齐。

7.观察幼儿的睡眠状况,帮助幼儿盖好被褥,纠正不正确睡姿。

8.随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天暖无风时可打开窗户,拉上窗帘,但应避免对流风吹在幼儿身上。

夏天酷热时(气温超过33℃)可使用空调,室温不低于28℃,随时准备柔软毛巾为幼儿轻轻擦汗水。

9.带领幼儿按时起床,起床时观察幼儿情绪有无异常,指导、帮助幼儿穿衣,整理床铺。

10.起床后检查幼儿的仪表服装及鞋袜是否整齐。

(六)入厕习惯要求

u幼儿要求

1.不要害怕上厕所,不要憋屎或憋尿,要主动上厕所,逐渐学会自理大小便,解便入池。

2解便时不弄湿自己的衣裤,也不要把尿便到别人的身上,便后让幼儿自己学着整理服装。

3教幼儿便后用手纸自前向后擦屁股。

4.不在厕所逗留、玩耍。

5教育幼儿大、小便有异常情况,或者不小心尿湿裤子或者把屎拉在了裤子上,能主动、大胆告诉成人(家长、教师和保育员)。

6游戏活动前后、午睡前一定要小便。

在活动中有拉屎需要的孩子要举手告诉成人上厕所。

7.厕所里人多时应排队等候,做到不推挤,以防滑倒。

8.上完厕所后用肥皂(洗手液)流水洗手,冲厕所,特别是户外活动、体育游戏活动之后,手比较脏,有细菌产生,先洗手后如厕。

u家长要求

1.指导幼儿正确使用便纸,提醒或帮助幼儿整理好衣裤,便后洗手。

2.观察幼儿大便情况。

3.不限制幼儿入厕次数。

4.掌握幼儿大小便习惯,及时提醒幼儿入厕。

帮助托、小班幼儿脱、提裤子,掌握正确入厕姿势,大小便入池,正确使用手纸;指导中、大班幼儿独立入厕,便后冲刷厕所。

5.保持厕所清洁通风,随时清洗、消毒,做到清洁、无异味。

6.平时要求幼儿上完厕所后要洗手,冲厕所,特别是户外活动、体育游戏活动之后,手比较脏,有细菌产生,老师加强督促孩子先洗手后入厕。

7.引导孩子不要在厕所里(公共地方)随地大小便,也不要把尿便到别人的身上,认识到这是一种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

8.厕所里人多时应排队等候,做到不推挤,以防滑倒。

(七)离园习惯要求

u幼儿要求

1.愉快离园,主动使用礼貌用语向老师、保育员、同伴、门卫、保安说“再见”。

2注意安全,不跟陌生人和未成年人走、家长没来接之前不独自一人离开幼儿园。

3.不带幼儿园玩具回家。

4收拾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用品。

5与家长交流当日在幼儿园的生活及活动情况。

u家长要求

1凭接送卡入园接幼儿。

2.了解幼儿情况“三看”:

一看幼儿园和班级有无通知;二看家园栏;三看展示的幼儿活动作品。

3.与幼儿交谈“三问”:

一问幼儿在园情绪;二问当日做了什么游戏,交了哪些朋友;三问有什么想告诉家长的事。

4.清理幼儿衣物用品。

5.若当日有特殊情况的幼儿,应主动与保育员或保健医生联系,了解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及身体情况,询问应协助的事宜。

6.每月与班级教师、保育员交流沟通一次,了解幼儿在园发展情况,及时反馈幼儿在家情况,并进行教育、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的咨询,针对幼儿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议有利于幼儿发展的个性化教育措施。

7.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和幼儿园要求,带领幼儿准备好次日活动的物质材料。

8.提醒幼儿离园前主动使用礼貌用语向老师、保育员、同伴、门卫、保安说“再见”。

9.固定人员来园接送,教育幼儿不跟陌生人走,在家长未来园之前不独自离园。

10.家长不要给幼儿带零食,不要满足幼儿无理的要求。

11.家长随机教育然幼儿懂得日常安全知识,并注意以下安全知识教育。

u日常安全常识

1.急救知识:

(1)家长很有必要教给孩子一些急救知识。

平时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甚至借助电视,教给孩子紧急状况的应变措施,

(2)要让幼儿记住一些常用的报警电话:

火警电话119、匪警电话110、急救电话120等等,说清楚自己所在位置。

2外伤安全:

教育幼儿走路看地面,匀步走,不跑、不跳、不和同伴打闹、嬉戏,不要爬栏杆、围墙,不要从高处往下跳等,以免摔伤、骨折、头部受伤等。

3.电器安全

教育孩子不要乱动家里的插头或插座及各种电器,有漏电情况时,应及时拔掉插头,或以木棍等绝物品将插头松脱,避免以手碰触而触电。

 

4.火的安全:

告诉孩子不要玩火柴或打火机;如果发生火灾,先拨打119电话,然后往衣服和毛巾上洒水,用毛巾捂住嘴和鼻子,打开门,贴着地面,爬到最近的出口。

5.煤气安全:

如果闻到煤气味儿,不要开电源开关,也不要点火柴,赶快打开窗户,让煤气散去,关上厨房门,避免让煤气进入室内。

6.防盗安全:

如果孩子从外面回来,发现家门被撬开,千万不要进门,因为有可能小偷就在里面,发现情况后要迅速去邻居家或物业公司报警。

幼儿一个人在家也不要随意开门,以防不法分子蒙骗、抢劫等犯罪活动。

7.防止走失教育:

要告诉幼儿家庭地址、爸爸妈妈的姓名、电话和单位。

出行时不要随意与陌生人交往,不随意接受陌生人送的食品、饮料等,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也不要跟陌生人离开。

8.交通安全

(1)走路时,要走人行道或在路边行走;

(2)过马路时,左右看,红灯停、绿灯行,不乱跑、不随意横穿,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攀爬栏杆;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3)乘车时,等车停稳先下后上;坐车时不要把身体的任何部分伸出窗外,也不要向车外乱扔东西;

(4)遇到交通事故,拨打122或110报警电话,要记下肇事车辆的车牌号,车身颜色或其它特征;

(5)出行不要乘坐车况较差,有的已到报废期“无牌、无证、无照”运营的“三无”车辆;

(6)遇到不法侵害要懂得正当防卫及其它自防自救手段,如拨打110或和家长、老师、亲属联系求助;

9.动物咬伤安全

不要随便靠近和挑逗小猫、小狗等小动物,如果咬伤后或者抓伤后,要迅速用肥皂水或清水进行彻底清洗,清洗时间至少为15分钟,然后用碘酒对伤口进行消毒。

处理完伤口后,要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

10食物安全:

不要随便吃不明食物,不要吃不新鲜水果、零食等,有包装的食物先看日期,以免食物中毒。

11烫伤安全:

(1)预防高温食物、热水烫伤幼儿,教育幼儿不要随意自行去取食物和热水。

(2)注意高温器具,如电熨斗、烫发棒、电暖器、电烤箱、电炉的使用,以免接触烫伤。

(3)教育幼儿不要去动电线,也不要将手指插入插座等,以免电灼。

(4)注意家用酸碱清洁剂、杀虫剂、废旧电池漏液等,应放在孩子触及不到的地方,以免化学灼伤。

12异物进入人体安全

教育幼儿不要随意把豆类、珠子等异物塞入器官,引起气管异物、消化道异物、眼结膜、角膜异物、鼻腔异物、外耳道异物等。

二、运动活动

(一)早操活动习惯要求

1.做好操前服饰准备(冬季需要拿掉帽子、取下围巾、手套等),会检查自己的衣服、鞋子是否穿好。

2.值日生能协助保育员准备早操器械。

3能愉快地参加早操活动,认真并有精神。

4做操有节奏,动作到位,协调有力,能充分活动身体的各部位。

5能遵守早操规则,排队有序,会听信号、口令并做动作。

6会选择器械活动,并和同伴合作活动。

7知道身体发热时脱衣服或不适时主动告诉老师。

8会收拾整理活动器械。

9.周一升国旗仪式能主动向国旗行注目礼。

10.乐于参加晨间表演,自信、大胆地展示自我。

11.幼儿能认真倾听、欣赏同伴节目,表演完毕给以掌声。

u家长要求

1.确保幼儿在早操前入园。

2.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早操活动。

3.给幼儿穿宽松易于运动的服饰和鞋子。

4.遇升国旗时间原定向国旗行注目礼。

5.为幼儿准备晨间表演节目,提供幼儿展示自我的机会。

6.遇周末、节假日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创设身体锻炼和接触大自然的机会。

(二)户外活动及体育锻炼习惯要求

u幼儿要求

1.愉快地参与体育活动,主动活动身体。

2正确使用活动器械,尝试新玩法,并和同伴一起活动。

3.有安全意识,不做危险动作,不用器械与同伴打闹等。

4.有自我保护意识,知道身体发热时脱衣服或有不适时主动告诉老师,有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5.遵守体育活动规则,不和同伴嬉戏、打闹,影响活动。

6会收拾整理活动器械。

u家长要求

1常创设亲子锻炼的机会,培养幼儿热爱运动的意识。

2.为幼儿穿戴宽松易于运动的服饰和鞋子。

3.培养幼儿安全意识,遵守活动规则意识,懂得在活动中不用器械嬉戏、打闹,做危险动作等。

三、游戏活动习惯要求

1.与同伴友好玩耍,愿意与同伴分享游戏材料和经验。

2.能自主选择游戏内容、材料、同伴、角色、场地等,自主选择进行游戏。

3.参与游戏材料的收集与准备。

4.爱护和正确使用游戏材料。

会轻拿轻放,会物归原处,叠放整齐,会归类整理玩具。

5.能遵守游戏的规则。

6.学习解决游戏中的问题,能克服困难,坚持游戏。

7在家和幼儿定期共同完成清理玩具,暴晒玩具,做好清洁卫生工作。

u家长要求

1.幼儿于家中,家长尽可能创设亲子游戏的机会,培养幼儿乐于参加游戏的兴趣。

2.根据游戏活动的要求和幼儿游戏活动的需要,协助教师收集自然物、废旧材料、半成品等作为游戏活动的材料。

四、学习活动习惯要求

u幼儿要求

1.有参与活动的兴趣,能动用各种感官参与活动。

2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尝试多途径收集信息,并参与做好有关材料的准备。

3.乐于交流与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4能有目的地按自己的想法参与活动。

5能正确地使用和整理活动材料或用具。

6遵守集体活动规则。

7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发言习惯,用眼、握笔、坐立姿势正确。

u家长要求

1.配合教师做好教学主题准备工作,鼓励幼儿能参与到主题活动中。

2.教育幼儿形成良好的集体活动的习惯(坐姿端正、举手发言、勤于动脑、认真倾听、积极操作等)。

3.家长要热爱读书、看报纸等,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4.创设幼儿动手操作的环境,便于幼儿进行自主操作探究学习,如绘画、科学探索、手工制作、亲子游戏等空间,以及投放可让幼儿选择的各种卫生、安全的废旧材料和玩具等材料。

6科学安排幼儿在家的作息时间,家长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与幼儿阅读、亲子游戏、亲子操作、亲子看电视的机会,注意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征和兴趣、内容健康的电视节目,养成幼儿喜欢阅读和参加各类活动的兴趣。

7还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特点布置一定的阅读、操作任务,但必须要求幼儿有始有终地完成。

如果幼儿做不到有始有终,可适当降低要求,或者降低难度,禁忌幼儿半途而废,而养成做事有始无终的不良习惯,以及布置超出幼儿能力的任务,如,练习写字等。

8每次学习、操作、游戏活动完毕,鼓励幼儿独立整理学具、用具,如幼儿不愿完成,家长要鼓励或者适当帮助促使幼儿完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和习惯。

9.周末或节假日带幼儿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奥秘,形成主动探究的习惯。

10.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注重积累幼儿的词汇,并且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让幼儿有话可说、有话敢说。

11教育孩子认真倾听别人的谈话,不随意打断别人说话,.培养幼儿良好倾听习惯。

12.注意教育指导方法的运用。

家长多运用鼓励法和启发法,实行赏识和激励教育,实行幼儿个人纵向比较,善于发现幼儿的点滴进步而给予表扬和鼓励,避免与其他幼儿之间的横向比较,以及强制的命令、无情的批评和消极的惩罚等硬性手段,而打消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多鼓励、多启发帮助幼儿解决困难,但不可包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