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讲座中国古代史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8231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讲座中国古代史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讲座中国古代史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讲座中国古代史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讲座中国古代史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讲座中国古代史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考讲座中国古代史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考讲座中国古代史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考讲座中国古代史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考讲座中国古代史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考讲座中国古代史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考讲座中国古代史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考讲座中国古代史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考讲座中国古代史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考讲座中国古代史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考讲座中国古代史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考讲座中国古代史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考讲座中国古代史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讲座中国古代史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docx

《高考讲座中国古代史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讲座中国古代史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讲座中国古代史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docx

高考讲座中国古代史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

2020年高考讲座:

中国古代史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

环节一 高考第40题规范答题讲评

技巧1 “三读”“三找”“三界定”破解高考非选择题

1.材料要“三读”

第一遍“速读”,带着问题了解材料和题干大意,明确主题。

第二遍“细读”,结合材料出处的说明(时间、国别、背景、会议、著作、人物等),完整准确地掌握题干的内涵和考查意图,以界定考查的时空阶段,弄清楚考查的知识点。

第三遍“精读”,联系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可在相关文字下作标注,并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分清材料中的史实和论点。

2.要点要“三找”

“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在“两头”,即材料的第一句,或材料的最后一句。

“二找”材料的层次和关键词(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材料分层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限,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联教材,列提纲,材料涉及要点一个也不要丢。

“三找”关联点,即寻找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联点、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联点、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点。

3.答案要“三界定”

一要对应设问,界定好设问的“限定语”“中心语”“提示语”,不要漏掉问题(如“是否”“变化”“有无”等)。

二要对应好题目和设问,界定好材料、设问和教材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而选取相关知识作答。

三要界定好设问答案来源,设问一般有四种限制情况,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和没有对答题依据做出明确规定,在阅读设问时,应注意某一设问是要求怎样回答的,同时要看清设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有什么限制性条件,在审题时最好把限制条件用笔画上记号,以防答题时出现遗漏和疏忽。

[高考示例]

 (2014·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

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

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

“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掳有禁”。

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

“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

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

材料二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

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

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

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市镇。

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丰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

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

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

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

(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

(13分)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要注意“三读”“三找”“三界定”,体现规范答题的要求。

材料要“三读”

速读材料,两则材料均围绕清代东北移民进行论述。

细读材料一,介绍了东北地区“沃野千里,有土无人”,清代向东北移民;材料二指出近代清政府开发东北,移民规模逐渐扩大

要点要“三找”

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材料一的中心论点是清朝建都北京后,开发东北地区;材料二的中心论点是清朝向东北移民的过程。

二找体现中心论点的关键句、关键词,材料一中“清廷对东北实施军事化管辖”“乾隆年间闯东北者日盛”,反映了清朝对东北的开发;材料二“清政府制定了实边章程”。

三找中心点与教材的结合点,清政府对东北的管辖

答案要“三界定”

(1)问,注意要求是“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中有关移民的相关史实,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移民过程的特点。

(2)问,要充分利用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关信息,简析移民东北的作用

【规范答案】 

(1)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移民到合法定居、生产。

(12分)

(2)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

(13分)

[运用演练]

1.(2011·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

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

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

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

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

“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

”强调对官员的品行与政绩考核:

“其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

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

“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

”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

每年考核,公示结果。

考核分为九等:

“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有状,为下下。

”“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

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

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

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核考,同记分数,其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察,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

俟考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

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

(10分)

【解析】 第

(1)问,考查秦至唐人才选拔依据的变化和原因。

“变化”可从材料中概括,如“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个人品行”“唯才是举”“品德与任职态度”等角度概括;“原因”可从社会背景、官员选拔、传统思想影响等方面分析。

(2)问,首先注意从材料中归纳出清末对德、才的看法,然后综合前面的德才观进行评价,可从时代需要、人才培养等方面概括。

【答案】 

(1)变化:

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

原因:

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的需要。

(2)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

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

技巧2 以分值定答案,简明扼要解答非选择题

高考试卷每一个小问题后面都标有相应的分值,根据近几年的经验,文综试卷一般都是按要点采分,考生回答的要点不可能和标准答案完全一致,所以,在组织答案时应该尽可能全面,如果把考生组织的答案看作数学上的“集合”,那么这个“集合”里包含的“要素(得分点)”一定要多,尽可能使这个“集合”与标准答案的“集合”形成“交集”。

试题设问会做与否都要敢于回答,除了感觉明显回答错了,一般也不要划掉,因为回答不准确的部分不影响正确部分的得分。

评卷者是来“给分”的,不是来“扣分”的,只要你的答案中有“得分点”,不会因前面的错误而受到“株连”。

[高考示例]

 (2015·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

学生问:

“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

”孟子回答:

“抓起来就行了。

”学生又问:

“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

”孟子说:

“舜怎么能阻止呢?

法官是按职责办事。

”学生问:

“那舜又该怎么办呢?

”孟子说:

“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

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孟子》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

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

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15分)

【解题思路】 解答非选择题应注意分值,按分值作答,每个设问都有一定的分值,分值大说明要点多,要详尽回答,分值小则要简答。

审材料

材料一选取《孟子》中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强调权力不能干预执法;材料二选取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而进行辩解的材料,苏格拉底强调法律至上。

孟子和苏格拉底是同时代的东西方先哲,要求横向比较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并概括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体现了高考强化综合能力考查的命题趋势

按分值审设问

(1)问,孟子的法制观念5分,结合材料“抓起来”“舜怎么能阻止呢?

法官是按职责办事”“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概括归纳;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5分,结合材料“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城邦将无法存在”等信息概括。

(2)问15分,社会背景12分,历史价值3分。

“社会背景”要从两位哲人所处时代的特征入手,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每个方面各2分。

“共同的历史价值”,其实是要找出两位哲人的法制观念的影响及价值,三个方面各1分

【规范答案】 

(1)孟子:

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

(5分)苏格拉底:

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

(5分)

(2)社会背景: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6分)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

(6分)历史价值:

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

(3分)

[运用演练]

2.(2017·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

160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

“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

”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1624年侵占台湾南部。

1642年,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

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

荷兰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换取郑成功退兵,被拒绝。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

——摘编自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

(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10分)

【解析】 第

(1)问,第一小问“历史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一中的时间信息“1602年”“1608年”“1621年”分析,可知当时中国正处于明末,社会动乱,明政府为应付复杂的社会矛盾,无暇他顾;同时结合此时国际背景进行分析,这一时期处于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时期;结合材料一中信息“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可以得出背景之一是荷兰海外贸易的发展,以及与东方贸易可以获取优厚的利润。

第二小问“目的”结合材料一中“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可以概括为建立殖民据点;结合材料“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可以概括为扩大对中国的殖民贸易,攫取高额利润;结合材料“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可以概括为与西班牙进行殖民贸易竞争。

(2)问,据材料“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可以得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据材料“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等可以分析得出实行祖国大陆政治、文化制度,并且进一步证明收复台湾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据材料“大量移民涌入”分析得出接受移民,进一步密切了两岸的往来和联系。

【答案】 

(1)历史背景: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荷兰海外贸易快速发展;与东方的贸易利润巨大;明末战乱之际,中央政府无暇他顾。

目的:

建立殖民据点;扩大对中国的殖民贸易,攫取高额利润;与西班牙进行殖民贸易竞争。

(2)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实行祖国大陆政治、文化制度;接受移民,进一步密切了两岸的往来和联系;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

环节二 高考第41题提分捷径讲练

技巧3 巧用“案例探究法”解答高考开放探究型试题

全国文综卷第41题属于开放探究型试题,也是考生最难驾驭的题型,对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较高。

(1)命题思路:

以一个或两三个性质相同而编撰或解释不同的历史案例作为切入点,用小切口纵向剖析或比较分析的方法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设问特点:

该题型一般采用比较分析的设问角度,运用所学历史思维方法阐释两个或多个历史案例有哪些不同或相同的原因。

(3)题型功能:

有利于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用不同的视角来认识历史事物,是当今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

(4)应试策略

步骤

答题策略

认知

案例

①明确案例性质:

史论、史料、教科书、新闻报道、考古发掘等

②看案例个数及设问方向:

一个案例一般是让学生分析案例体现的历史信息并分析原因。

两个以上的案例一般是从比较分析的角度设问

透析

案例

明确设问方向后,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组织答案要素,在草稿纸上列出答案提纲

践行

案例

依据答案提纲,写出细致的答案内容

[高考示例]

 (2013·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一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图二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12分)

【解题思路】 

认知

案例

案例选取“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要求提取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予以说明

透析

案例

本题“限定中心词”是“汉唐间历史变迁”,因此“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才是有效信息。

题目中的历史变迁是指:

行政区划名称、面积、数量、地理方位、疆域等方面的变化(不同点)。

具体分析举例即可

践行

案例

本题是开放探究型试题,关键是读懂地图并最大限度地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准确解读,只要能够选择好角度,说明问题即可。

东汉的十四州中黄河中下游地区占大多数,比较集中;唐朝的道分布比较均衡;体现了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也可以从名称的变化说明问题,唐朝的道多以山川河流命名,体现了山川地理形势对行政区划的影响。

【规范答案】 [满分示例一]

示例一:

信息:

与汉代相比,唐代南方地区行政区划明显增加,即“道”比“州”的数量增加。

说明:

中央管辖版图扩大,唐代行政区划更加发展。

示例二:

信息:

吐蕃、南诏、流求出现在唐代版图中。

说明:

汉至唐边疆民族融合加强,疆域扩大,边疆地区与中原联系加强。

[满分示例二]

示例一:

信息:

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

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示例二:

信息:

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

说明:

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运用演练]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 下表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国留学的情况。

阶段

目的地

总人数

学习的

主要领域

1950—1965年

苏联和东欧国家

1.6万

以理科为重点

1972—1978年

美、日等49个国家

13万

学习和研究外国语言

1978—2000年

80多个国家

34万

以物理、化学、医学、计算机、数学和机械工程为主

2001—2011年

103个国家,但大部分集中在美、日、英、澳、加等

190万

以商务管理、工程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为主

表中内容能够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国留学情况的多种变化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国留学的发展历程。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掌握出国留学的目的地和总人数的变化,据此归纳出发展趋势,然后结合所学史实说明原因。

任意选择一种趋势作答即可。

【答案】 示例一:

从留学人员数量上分析趋势:

留学人员不断增加,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

原因:

经济不断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人有了出国深造的经济实力;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人们的思想不断开放;社会发展对留学人员的需要。

示例二:

从留学国家上分析趋势:

留学人员的目的地不断增多,打破了意识形态的限制,走向多元化。

原因:

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国外交政策的不断调整;中国同西方国家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人们的思想认识不断变化。

技巧4 多维化洞悉开放探究型试题的命题特色

1.从能力要求上看

试题注重考查考生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项基本的能力要求。

2.从考查目标上看

近几年文综第41题以社会重大时事热点、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学术争论为载体,以学科知识为依托,突出历史学科的价值导向功能。

3.从考查内容上看

近几年高考文综第41题重视对历史主干知识的依托,选取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试题命制灵活,在覆盖面上属于小切口、深内涵,重视对背景、结果及影响的探究。

4.从开放角度上看

开放性试题是与传统问题中条件结论的“封闭性”相对而言的,它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变通的能力,是否具有知识迁移的能力,是否具有创新能力。

近几年设问的开放性日益增强、答案设计上也日益体现多元化。

[高考示例]

 (2017·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时间

中国

外国

14-15

世纪

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

16世纪

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

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

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

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

17世纪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上表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解题思路】 

(1)本题列举了14-17世纪中西方若干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领域的重要史实,要求考生提取信息并形成论题,进行论述。

该题考查的关键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层级;考查的学科素养,囊括了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

(2)本题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探究和论证的能力。

试题通过表格形式列出了14-17世纪中西方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的对比蕴含着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题目要求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可以提炼多种信息,如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西社会制度发展趋向等,只要言之有理,体现出“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即可,阐述时注意史论结合。

(3)解答本题的方法技巧

①审题: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②论题:

中外对比,提取中外历史信息,写出论题。

③阐述:

论题、阐述具有开放性、多样性。

【规范答案】 示例一:

论题:

新航路开辟给明代的影响

阐述:

①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②新航路开辟后,中国的茶叶、瓷器大量输往欧洲,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一条鞭法改革,推行货币地租,征收统一的银两;美洲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中国人口的增殖;欧洲传教士东来,客观上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同时也把中国文化带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的进步。

③欧洲殖民者的东来,占据澳门、台湾,威胁着封建统治,损害了国家主权。

④新航路开辟既给中国带来了积极影响,又给中国带来殖民侵略的威胁。

示例二:

论题:

全球化有利于文明的交流

阐述:

①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文明的交流。

②新航路开辟后,中国的茶叶、瓷器大量输往欧洲,美洲白银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