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和锁定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8447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和锁定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和锁定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和锁定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和锁定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和锁定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和锁定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和锁定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和锁定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和锁定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和锁定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和锁定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和锁定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和锁定施工方案.docx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和锁定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和锁定施工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和锁定施工方案.docx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和锁定施工方案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和锁定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1)《无缝线路设计图》(QDR3-03-06-03-SS-GD)

(2)《无缝线路铺设及养护维修方法》TB/T2098-2007

(3)《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

(4)建设单位要求的节点、合同要求的工期、质量及环境保护要求。

(5)山东省青岛市关于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6)施工现场线路调查获得的资料。

(7)在城市轨道施工领域成熟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科研技术储备等。

二、工程概况

青岛市红岛-胶南城际(井冈山路-大珠山段)轨道交通工程(以下简称青岛轨道交通R3线工程)位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总体呈东北-西南走向。

线路起于开发区井冈山路站(DK6+990),途嘉年华站、灵山卫站、黄海东路站、东方影都站、朝阳山CBD站、两河站、北京路站、泰山路站、珠海路站、世纪大道站、中铁博览园站、终于大珠山站(DK36+019)。

全线正线全长29.029km,其中地下线16.21km,高架线12.819km。

设车站12座,停车场一处(灵山卫停车场)。

正线采用跨区间无缝线路,辅助线及停车场和车辆段采用普通有缝线路设计,道岔采用冻结接头设计。

图2.1-1青岛轨道交通R3线工程平面图

三、施工准备

3.1内业技术准备

3.2.1参照施工设计图纸的锁定焊头位置的布置要求,确定焊头起始里程等技术资料。

3.2.2施工人员开工前应通过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各种施工机具在开工前全部进场确保状态良好。

3.2外业技术准备

3.3.1按照位移观测桩的设置要求及材料要求,做好位移观测桩的埋设准备工作。

3.3.2核实单元轨节的锁定位置和单元轨节长度。

(TB/T1632.2-2014)相关规定,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生产。

3.3技术要求

3.4.1无缝线路锁定后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及设计文件相关要求。

3.4.2无缝线路锁定时单元轨节起止里程应基本上与无缝线路轨条布置图相吻合。

但为配轨方便,一般情况下在不影响道岔位置的前提下,可在25m范围内进行调整。

四、施工工序及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为:

施工准备→埋设位移观测桩→无缝线路应力放散与锁定→设置位移观测标志

4.2施工工艺流程

本施工采取滚筒放散法进行无缝线路应力放散、锁定,其施工工艺流程见《滚筒放散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4.2-1滚筒放散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5.1施工准备

5.1.1单元轨节的划分

单元轨节应按照轨条配置计划表进行划分,一般情况下单元轨节的长度为1000~2000m。

第一单元轨节的实际长度应为第一次铺设锁定的长度L1减去L1末端松开扣件的长度,第二单元轨节的实际长度应为第二次铺设锁定的长度L2加上L1末端松开扣件的长度再减去L2末端松开扣件的长度,余类推。

5.1.2位移观测桩的埋设

A位移观测桩的埋设位置应根据单元轨节的划分情况,在无缝线路锁定前进行埋设。

B本线为区间无缝线路,单元轨节位移观测桩按等间距设置,桩间距离不宜大于500m;距长轨条起、终点100处应分别设置一组位移观测桩;位移观测桩应埋设牢固,或设置在线路两侧的固定构筑物上,并在单元轨节两端就位后进行标记。

C位移观测桩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设置,单元轨节起终点的位移观测桩宜与单元轨节焊接接头对应,纵向相错量不得大于30m,位移观测桩应与电务设备错开,并在无缝线路锁定前进行埋设。

D整体道床位移观测桩应设置在两轨枕之间,采用膨胀螺栓YG2型M16x120制作,牢靠的安装在线路外侧,距轨底面水平方向100mm(梯形轨枕除外,可根据现场情况而定),桩顶低于钢轨底面10mm,并在桩顶刻画十字中心线。

E位移观测桩应设置齐全,牢固可靠,易于观测。

每对位移观测桩基准点连线与线路中线应保持垂直。

F位移观测桩按里程前进方向顺序编号,编号方法可采用“×-×”,横线前数字为单元轨节的顺序号,横线后为单元轨条内桩号,编号均以阿拉伯数字标注,标注位置:

钢轨外侧轨腰。

G将埋设位移观测桩的结果填入“单元轨节应力放散及锁定作业记录”中。

5.2松动扣件

解除需放散的单元轨节范围内及与之焊联的无缝线路末端50m左右范围内的扣件,并按照规定要求放置在轨枕两侧。

在单元轨节范围内每隔5米放置1个滚筒,机具就位。

5.3无缝线路应力放散与锁定

5.3.1施工方法的选择

根据青岛地区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情况,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锁定计划采用“连入法”进行施工。

“连入法”是将区间中相邻的两个单元轨节依次直接焊联的铺设作业方法,即把不同时间焊接成的两个相邻单元轨节的始端和终端同时焊接,同时放散,做到一步到位,适用条件为:

实际锁定轨温处于计划锁定轨温范围内或低于计划锁定轨温。

5.3.2应力放散及锁定

A单元轨节中的两根长钢轨应同时进行应力放散、同时进行锁定。

应力放散方法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B锁定轨温:

根据青岛市最高轨温、最低轨温,结合青岛地铁相关工程实际铺设经验,确定本工程地下线设计锁定轨温为20±5℃,高架线线设计锁定轨温为22±5℃。

C当实测轨温处于计划锁定轨温范围内时,可以仅用滚筒配合撞轨器进行应力放散。

D当实测轨温低于计划锁定轨温时,则需要利用拉轨器、撞轨器等设备配合作业,通过均匀拉伸单元轨节使其达到实际锁定轨温时应有的长度,从而使锁定轨温一步到位。

E当实测轨温高于计划锁定轨温时,可选用夜间轨温合适时锁定或采用洒水或草袋覆盖使轨温处于计划锁定轨温范围内,再采用滚筒放散法进行施工。

施工时利用相邻轨条锁定轨温差标准,来实现过渡段无缝线路的锁定。

5.3.3滚筒放散法

A采用聚甲醛板代替滚筒放散。

B拆除扣件。

C设置临时观测点。

在单元轨节全长范围内在轨底上表面或轨腰上每隔100m均匀设置数个临时观测点,并在铁垫板相应位置上做好观测标志,观测钢轨在应力放散过程中相对于铁垫板的移动量。

D安装聚甲醛板:

用起道机抬起钢轨,每隔6米在抽出胶垫后在轨底放入2个聚甲醛板,使钢轨处于自由伸缩状态。

E撞轨:

每500米左右设置一个撞轨点,用撞轨器沿放散方向撞击钢轨,并用道锤敲击轨腰配合撞轨,同时观测各点位移观测量的变化情况,当钢轨位移发生反弹且各点位移变化均匀时则视为钢轨达到自由伸缩状态,停止撞轨。

否则应检查聚甲醛板有无倾斜、脱落,钢轨有无落槽及撞击力不够等现象。

F撤除聚甲醛板:

用起道机对称的打起钢轨,撤除聚甲醛板,同时检查轨下垫板安装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使长钢轨平稳地落入承轨槽内。

G锁定:

单元轨节应力放散完成后,应立即进行无缝线路锁定

作业人员迅速均布在已完成应力放散的单元轨节范围内,同时进行紧扣件作业,上扣件时,从拉伸端向固定端方向隔2上1完成后再从固定端向拉伸端以最短时间上完剩余扣件。

无缝线路拉伸端与固定端25~75m范围内的扣件应全部紧完,并上紧临时无孔联接器或普通夹板,此时视为长轨已锁定。

测定锁定作业开始与结束时的轨温,取其平均值做为实际锁定轨温,并记录在案。

六、劳动力组织

人员配置表

序号

工段

名称

作业内容

数量

(人)

备注

1

扣件组

放散前拆除扣件和放散后紧固扣件

80

2

滚筒组

1.起道机抬起钢轨,并按照要求安放滚筒。

2.放散后抬起钢轨,抽出滚筒。

3.滚筒转移

32

3

撞轨组

用撞轨器撞击钢轨钳

16

利用滚筒组人员

4

机械组

1.安装拉伸器、锯轨、打眼。

2.机械修理

5

观测组

1.设置位移观测标记,观测锁定后钢轨纵向位移。

2.测量轨温

3.轨道综合状况调查

8

6

轨道整理组

工、机具整理

32

利用扣件组、滚筒组及机械组人员

7

焊轨组

将锁定后的单元轨节与即将放散的轨条焊接

8

8

总指挥

指挥并协调各工段统一动作

1

合计

实用劳动力100人

七、材料要求

位移观测桩的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要求。

八、施工机具配置

投入施工机具配置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锯轨机

2

2

撞轨器

3

3

起道机

8

含把

4

滚筒

650

长140mm×φ16

5

直尺

10

钢板尺(200mm)

6

轨温计

9

数字

7

对讲机

10

8

道锤

40

9

小撬棍

32

10

弹条扳手

60

DTⅥ2型用

11

接头扳手

4

12

石笔

4

13

位移观测桩

416

膨胀螺栓YG2型M16x120,表面刻有十字。

14

位移标签

416

15

冲击钻

2

16

哥俩好胶

4

17

小平板车

2

18

发电机10kw

1

19

钢轨拉伸器

2

20

大直角三角板

2

21

钢丝刷

8

22

粗砂纸

10

23

手电

34

含电池

九、质量控制及检验

9.1质量控制

9.1.1线路锁定前应掌握青岛黄岛区轨温变化规律,根据各施工区段的时间间隔,选定锁定轨温及施工时间。

9.1.2应力放散时,应每隔100m设置一个临时观测点,密切注视放散时钢轨的位移量及放散完成后钢轨的反弹,确保应力放散均匀。

9.1.3锁定轨温应准确、可靠,符合规范要求。

测量轨温时,轨温计应放在避免阳光一侧轨腰上,要对钢轨的不同位置进行多点测量,取其平均值。

9.1.4应力放散后,两股钢轨同步锁定,锁定后在钢轨上设置纵向位移观测的“零点”标记,贴上位移标签。

9.1.5无缝线路锁定时,实际锁定轨温应严格控制在计划锁定轨温范围以内。

相邻两段单元轨节锁定轨温之差不得大于5℃,左右两股钢轨的锁定轨温差不得大于3℃,同一设计锁定轨温的长轨条最高与最低锁定轨温之差不得大于10℃,曲线外侧钢轨锁定轨温不得高于曲线内侧钢轨锁定轨温。

9.2质量检验

9.2.1无缝线路锁定后,单元轨节左右股钢轨始终端的相错量不宜超过100mm。

9.2.2锁定完成后钢轨的位移情况:

铺设后,5天观测无缝线路纵向位移,伸缩区两端位移不得大于20mm,中桩处位移不大于5mm,并填写好记录。

9.2.3钢轨接头螺栓:

缓冲区钢轨接头使用10.9s级M27大六角螺栓和平垫圈,数量齐全。

螺栓涂油,普通螺母扭矩达到900N.m,冻结螺母扭矩达到1100N.m,不足者不超过5%。

9.2.4其它有关无缝线路技术要求参照执行《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及《无缝线路铺设及养护维修方法》(TB/T2098-1989)中的相关规定。

十、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安全要求

10.1.1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锁定作业是一项综合作业,施工中各作业组必须坚守岗位、相互配合,统一动作,努力做到忙而不乱。

10.1.2采用平行或交叉施工时,必须坚决服从统一的施工调度与行车调度指挥,并在作业区两端设置明显的防护牌。

10.1.3施工中所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应有专人保管、使用。

机械设备必

须按其安全操作规程合理的使用、维修和保养。

使用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持证上岗。

10.1.4地下线、高架线施工人员严禁穿拖鞋、硬底鞋和易滑带钉的靴鞋。

10.1.5平扳小车和轨道车必须有性能良好的制动装置,并设置专人防护,在不使用时进行防溜措施进行制动。

10.1.6高架段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建设部强制性条文及青岛市有关行业规定进行管理,并做好临边防护。

施工中发现安全隐患,必须立即弥补和消除,所有安全标志未经施工负责人同意不得擅自拆除或移动。

10.2环保要求

10.2.1加强施工管理,强化环保意识;

10.2.2加强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域管理;

10.2.3加强监控量测,确保环境安全;

10.2.4加强绿化及其保护;

10.2.5每道工序作业完后必须及时清理现场卫生,将废弃物统一回收,集中进行处理。

10.2.6发电机排气管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10.2.7发电机燃油(柴油)添加柴油添加剂,降低尾气排污量。

10.2.8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强调大家的环境保护意识。

欢迎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

!

欢迎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

!

欢迎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