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操作技术标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9674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6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操作技术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安全操作技术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安全操作技术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安全操作技术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安全操作技术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安全操作技术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7页
安全操作技术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7页
安全操作技术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7页
安全操作技术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7页
安全操作技术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7页
安全操作技术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7页
安全操作技术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7页
安全操作技术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7页
安全操作技术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7页
安全操作技术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7页
安全操作技术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7页
安全操作技术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7页
安全操作技术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7页
安全操作技术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7页
安全操作技术标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7页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操作技术标准.docx

《安全操作技术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操作技术标准.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操作技术标准.docx

安全操作技术标准

安全操作技术标准

 

批准:

审核:

编制:

 

青海桥头铝电有限公司电解铝二分公司

前言

本标准是在《青海物产投资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电解铝分公司实际情况制定。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选用了同行业安全操作规范和要求,存在不足之处,及时给予指出。

本册标准由电解铝分公司提出。

本册标准由电解铝分公司安全环保部归口管理。

本册标准起草单位:

安全环保部

本册标准主要起草人:

王继明王虹虹孟超

本册标准审核人:

本册标准审定人:

本册标准批准人:

本册标准由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

 

电解车间安全操作技术标准…………………………………

铸造阳极车间安全操作技术标准……………………………

动力车间安全操作技术标准…………………………………

检修车间安全操作技术标准…………………………………

质检部安全操作技术标准……………………………………

锅炉房安全操作技术标准……………………………………

 

电解车间安全操作技术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电解车间各工种安全操作标准。

1.2本标准适用于电解车间。

2.熄灭阳极效应作业

2.1操作前必须经车间,班组安全培训合格,持有安全操作合格证后,方可独立操作。

2.2熄灭效应前按要求规范穿戴好工作服、电解靴、安全帽、披肩帽、手闷子、防护眼罩、口罩、有机面罩等劳保用品。

2.3熄灭效应前,应预想到可能发生的烫伤、烧伤、触电等不安全事件及其它不安全隐患的存在,应加强个人防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

2.4灭效应时,右手拿效应棒插入电解槽出铝口或观察口相邻较薄一块阳极底掌的铝液中,而左手用手闷子必须把面部护住,同时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弓身,侧身,尽最大努力躲避飞溅的电解质,如有异常,马上离开现场,防止飞溅的电解质烫伤;反之,左手拿效应棒插入电解槽出铝口或观察口相邻较薄一块阳极底掌的铝液中,而右手用手闷子必须把面部护住,同时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弓身,微侧身,尽最大努力躲避正溅的电解质,如有异常,马上离开现场,防止飞溅的电解质烫伤。

2.5待效应熄灭后,把效应棒拿出,放到指定地点,清扫炉台,盖好槽罩板。

3.吸出铝液作业

3.1经车间,班组安全培训合格,持有安全证的方能上岗操作。

3.2出铝前必须按要求规范穿戴好工作服、电解靴、安全帽、披肩帽、手套、防护眼罩、口罩等劳保用品。

3.3出铝前应预想到可能发生的烫伤、烧伤、天车故障等不安全事件及其它不安全隐患的存在,应加强个人防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

3.4出铝前打出铝洞时,按要求打开槽罩板后,手动打壳时,应侧身护住脸部,待打壳完毕无异常时,方可操作,防止打壳时飞溅的电解质伤人。

3.5打出铝洞时,应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用力适当稳砸稳打,防止用力过猛或打空后打入电解液中,电解液溅出伤人。

3.6打捞碳渣时,先要预热好漏铲,防止漏铲潮湿发生爆炸伤人。

3.7下包时要匀速下降,管子平稳插入铝液中,吸出工根据转动抬包掌握高度,防止吸上电解质或打坏管子。

3.8开风前检查好两端接头是否牢靠,如不牢靠不能开风,待重新牢固确认后方能开风,防止高压风管开风后断开打伤人员。

3.9观察铝液是否吸入抬包时,一定要用手握住玻璃,戴好眼罩后观察,防止玻璃碎裂后喷出的高温气体或喷出的高温液体伤人。

3.10出铝完毕后,吸出工清净包管上的电解质,使管子与天车运行方向相反,手扶抬包,看好周围人员,防止抬包碰伤人员。

3.11抬包应距地面30-50cm高度运行,倒入敞口包时,应先调整转动好抬包,再升起抬包,吸出工远离抬包注意观察人员不能靠近,防止抬包坠落伤人。

3.12来效应时,禁止吸出铝液,防止损坏设备及打火伤人。

3.13吸出工在检查抬包包管是否畅通时,不能用手直接触摸包管嘴,应用点着的废效应棒去试,且距抬包嘴保持10厘米以上的距离,禁止用其他方法去试包管是否畅通,防止包管挤伤手指。

3.14吸出工在手扶抬包下包或落包时,应距抬包50厘米之外,防止抬包失控落地时压伤脚。

3.15天车工操作天车往电解槽内下包时,吸出工决不允许站在电解槽炉门旁,防止抬包挤伤;

4.更换阳极作业

4.1经车间、班组安全教育、培训合格,持有安全操作合格证的方能上岗操作。

4.2换极前必须穿戴好完整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且必须按要求规范穿戴。

4.3换阳极前应先预想到可能发生的烫伤、阳极潮湿爆炸、天车故障等不安全事件及不安全隐患的存在,应加强个人防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4打槽盖板时,要轻拿轻放,注意槽盖板在搬运中,不能与两槽连接,防止短路伤人。

4.5扒浮料时,脚不能站在炉台、压铁、壳面、钢爪上,应站在风格板上,用力要均匀,把扒到炉台上的浮料全部加到其他阳极上作保温料,不能扒到槽子底下,并防止浮料进入鞋里烫伤脚。

4.6操作前必须充分预热工器具,决不能将工器具直接放到电解槽中,防止潮湿爆炸伤人,待工器具预热后方可操作。

4.7阳极画线时,脚应与阳极保持距离决不能把脚伸入阳极底下,防止阳极坠落伤人。

4.8安装新极时要把阳极与电解质距离5cm左右时充分预热,待新极的水分全部蒸发或烘干后方可安装,决不允许将新极直接安装,防止潮湿的阳极遇电解质发生爆炸伤人。

4.9捞出的电解质块及氧化铝不能靠近或接触短路口绝缘板,防止烧坏短路口发生短路放炮。

4.10大钩或其他铁工具不能与两槽相连,更不能槽与地面钢筋烟道端钢管相连,防止短路打火。

4.11阳极更换完毕后,清扫现场卫生,工器具放到指定地点。

4.12电解槽来效应时,停止换极,待效应熄灭后方可进行,以防打火伤人。

5.天车操作

5.1天车工必须经安全培训合格,并取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放的特种设备操作证后方能上岗操作。

5.2操作前必须穿戴好完整的劳动保护用品,且按要求规范穿戴。

5.3操作前应先预想到有可能出现的起重机械安全事故隐患的存在,应加强个人防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4操作前应试车三次,确认各项操作手柄正常,各种制动器运行正常,各类电机减速机运行正常,各种按扭,转换开关运行正常,主启动,急停,警铃运行正常,各吊钩钢丝绳运行正常后方可操作,防止天车失控伤人。

5.5操作天车时注意观察前后,左右是否有人员工作,设备障碍等,如有立即停止操作,防止撞伤人员及设备。

5.6操作前应鸣警铃或运行中鸣警铃,经常提醒地面工作人员,天车在运行时防止地面人员看不见撞伤。

5.7吊抬包或吊物时,吊物离地面应保持30-50cm之间,并有人监护指挥,否则就有权停吊,防止吊物脱落伤人。

5.8禁止无人指挥无人监护等“十不吊”防止伤人。

5.9母线转接时,要听从指挥人员的手势起吊,手势不清楚或口令听不清楚时禁止操作,防止伤人和损坏设备。

5.10天车出铝时,要听从吸出工的指挥手势下包,要匀速下包或出包,决不允许在无人指挥或无人扶包时操作,防止抬包碰撞电解槽损坏设备及短路打火事故。

5.11天车吹车时,必须有两人以上,其中一人监护安全,其他人员操作吹车,决不允许单人吹车,防止跌落伤人。

5.12天车工在操作安装新阳极时,必须要充分预热,待阳极烘干或水分蒸发完后方可安装,防止电解质飞溅或爆炸伤人。

5.13检修、安装新极或拔出残极时,必须听从指挥人员的指挥操作,决不允许动用其他按扭开关,防止误操作伤人。

5.14天车工操作时禁止使用两项以上的连动操作,必须单项操作,并且要集中精力,防止误操作伤人。

5.15两台天车应保持5m以上的距离,决不允许在5m之内操作,防止撞车事故的发生损坏设备或伤人。

5.16天车工禁止开快车,开野车,脚开车,开醉车,开盲车,防止误操作伤人。

6.松紧小盒卡具作业

6.1工作前应穿戴好完整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且按要求规范穿戴。

6.2工作前要先预想到有可能发生的加力管打滑、卡具断裂等安全事故及不安全隐患的存在,应加强个人防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

6.3工作前应先检查槽盖板是否放稳、牢固,决不许在未放稳、牢固时上槽盖板,防止跌落伤人。

6.4松紧卡具时,脚应分别站在槽盖板横杆上和脚踏板上,两手分别紧握扳手把柄和螺栓头上,用力要均匀,决不允许猛用力,防止扳手脱开摔伤。

6.5松紧卡具时,必须有专人监护,决不允许不打盖板直接站在阳极上或壳面上工作,防止脚踩空跌入电解槽中烧伤。

6.6松紧卡具完毕后,不能直接从槽盖板上跳下,而是顺着槽盖板平稳下来,防止失足摔伤或碰伤。

6.7人工抬卡具时,必须由两个以上合作搬运,防止强磁场作用下伤人,更不能把卡具仍在地坪上,防止摔坏卡具或砸坏地坪。

6.8松紧卡具时,如电解槽发生阳极效应,应立即拧紧卡具,以防导杆母线打火伤人。

7.母线转接作业

7.1母线转接必须穿戴好完整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防尘帽、防护眼罩、安全帽、工作服、口罩、手套、绝缘鞋),且按要求规范佩戴。

7.2母线转接前先要预想到有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及安全隐患的存在,应加强个人防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

7.3母线转接时按松紧卡具要求松紧卡具,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7.4母线转接必须听从指挥人员指挥,待天车各项操作完毕,确认导杆抱腿全部抱紧后方可松卡具,防止阳极下滑或来效应。

7.5母线转接期间,发生阳极效应时,立即从槽前、后向电解槽内插效应棒,待效应电压降低,此时立即把松开的卡具紧固,并停止抬母线作业,待效应熄灭后,电解槽电压平稳后方可转接。

7.6起吊提升机或放置提升机时,挂钩人员的手指不能放在钩头内,同时指挥天车慢慢挂上或脱开钩头,防止手被夹伤。

7.7母线转接时如发现滑极时,应立即停止抬母线作业,待处理好后方可再转接。

8.阳极导杆放置及拉运作业

8.1换阳极时应先打开所换阳极周围壳面,防止拔断导杆。

8.2如有爆炸焊脱焊现象,必须在脱焊阳极托盘处设防护栏或警示牌,以防导杆倒地伤人或设备。

8.3当阳极拉运车拉运阳极时,必须向司机说明开焊阳极,以防在拉运过程中导杆伤人或设备。

8.4如有导杆与阳极脱焊掉落时,应把导杆平放在阳极车,决不能立放或靠在其他阳极导杆上,以防导杆倒地伤人或设备。

9.清包管作业

9.1所有包管必须在包管架上清理。

9.2包管不能立放,所有包管子必须平放(应放倒在地坪上);

9.3清包管时必须注意安全,要轻拿轻放,防止倒地伤人;

9.4所有包管在摆放时,必须清干净摆放,不能管子垒管子摆放.

9.5清管子时应按指定地点清理,不能在工具柜附近清理。

9.6放倒包管时应两手紧握管子上头,轻轻放倒,不能摔倒在地上,防止摔坏包管或砸坏地坪及伤人。

9.7所有包管在工具柜里摆放时必须摆放整齐,防止包管跌倒伤人;

9.8在打工具柜门时要轻轻把门拉开,防止包管从柜子里跌倒伤人;

9.9须有护栏护住包管子,防止包管子跌倒后伤人。

10.电解槽测量作业

10.1操作前必须经车间,班组安全培训合格,持有安全操作合格证的方能上岗操作。

10.2技术测量工必须穿戴好完整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且按要求规范佩戴。

10.3测量前先要预想到有可能发生的烫伤、机械伤害、触电等不安全事故及安全隐患的存在,应加强个人防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

10.4测量槽温、炉堂内形、极距、伸腿、两水平、炉底压降、阴极破损、炉帮等前要充分预热工器具,待测量工器具预热后方能操作,防止工器具潮湿而爆炸电解液飞溅伤人或损坏设备(仪表)。

10.5在测量工作期间电解槽来效应时,所有测量工作应终止,防止损坏仪表或伤人。

10.6在测量电流分布、卡具压降、压接器压降、炉底压降等使用铜钎或钢纤等工器具时,严禁槽与槽、槽与管道、槽与地坪、槽与母线搭接形成短路,防止短路发生放炮伤人或损坏设备仪表。

10.7测量期间必须由两人以上人员完成,要特别注意安全,互相监督安全,脚不能踩在壳面上或炉台上,应站地坪上,防止失足或失手及误操作时伤人或损坏设备。

11.防止潮湿阳极发生爆炸的防范措施

11.1各小组作业长认真检查拉来的新阳极,如果阳极潮湿时应退回阳极组装车间,本车间不予使用。

11.2在安装新阳极时,必须充分预热(新阳极距电解质5-10cm),待阳极水分完全蒸发完(即烘干)后方能安装。

防止阳极潮湿发生爆炸伤人。

11.3新阳极上如有冰雪时应先将冰雪扫净,确保阳极上不带一点冰雪时才能按照标准安装,防止冰雪熔化发生爆炸伤人。

11.4检查时发现阳极上有冰块,无法清理时应退回阳极组装车间。

12.停限电时安全操作技术标准

12.1停限电期间,各工区及班组长组织人员备料加强保温工作,盖好槽盖板,关闭好槽上下窗户,加足保温料,防止电解槽热损失较多,失去热平衡,且电解槽各技术条件做相应调整。

12.2停电期间,各工区组织好人员,准备好效应棒,备通电时灭效应使用。

12.3停电期间,各工区长准确掌握电解质水平,对电解质下缩严重的,专人重点看护,以免阳极与电解质脱离,防止送电时断路放炮,且禁止各项工艺操作。

12.4送电期间,作业长以上人员轮流巡检槽控机电压情况、槽工作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汇报区长,区长及时采取措施。

12.5送电期间,电解工做好随时熄灭效应的准备,电解槽来效应时立即熄灭效应,防止效应太多,电流升不起来,动力整流柜负荷太大,致使整流柜放炮。

12.6送电期间,各工区电解槽电压应控制在4.3伏以下,防止系列电压过高,顶坏整流柜。

12.7送电后、限电期间各工区按照分公司要求调整好电解槽的各项技术条件。

13.焙烧启动槽、停槽安全操作技术标准

13.1焙烧前应按要求装炉,装炉时要特别注意安全,挂阳极时脚和手不能伸进阳极底下,防止阳极压伤脚手。

13.2在抬放小合卡具时,必须盖上三块以上槽盖板,由两人同时操作完成抬放小合卡具作业,防止小合卡具跌落砸伤人员。

13.3在焙烧槽测量和加料时,人员要注意安全,脚不能踩在阳极和电解质壳面上,防止掉进电解液中烧伤,向大面上加料时要轻放,防止电解液飞溅烫伤。

13.4启动电解槽时,所有人员必须穿戴好启动电解槽时发放的启动劳保用品,在灌电解质时,人员应距抬包5m以外操作,防止电解质飞溅烫伤。

13.5启动电解槽抬阳极时,应掌握槽内的电解质量,阳极底撑不能脱离电解液,防止断路放炮伤人。

13.6对启动电解槽的红炉帮用压缩空气冷却,添加碱的时候,必须注意安全,人员不能靠近电解槽,待碱完全熔化后方可操作,防止碱发生爆炸伤人。

13.7计划停槽时,区,班长安排人员尽可能出完槽内铝液和电解质,舀铝液时人员应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或烫伤。

14.升降阳极时安全操作技术标准

14.1升降阳极时首先点动按扭,同时密切观察槽电压和母线刻度,是否与本人意原相对应(升阳极时电压上升,母线刻度值数减小;降阳极时电压下降,母线刻度值数上升),确认无误后才能操作,防止误操作发生意外事故。

14.2计算机检修槽控机时,必须由当班班长或区长现场监督检查,修完后必须现场试验(反复试验几次),确认合格后才能签字,并做好记录,实行24小时跟踪观察是否正常,如有异常马上汇报班、区长,班、区长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14.3非工作人员严禁乱动槽控机,防止误操作发生意外事故。

15.补侧部炉帮安全操作技术标准

15.1凡参与补炉人员必须穿戴好完整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穿戴好工作服、安全帽、绝缘鞋、防尘帽、护腿、护袖、围裙、口罩、防护眼罩、手套);

15.2补侧部炉帮时严格按照分公司的补炉方案(操作规程)执行;

15.3补侧部炉帮前必须先割掉压铁,然后砸实相邻阳极一组以上的大面﹙注:

砸大面时打壳机按照指挥人员的指挥砸实﹚。

15.4指挥人员的指挥操作(渗铝时用油泥等糊住,如果渗铝大时必须加块重新砸实再刨槽);

15.5所使用的工器具一定要完好、好用,且摆放有序,并防止短路现象发生造成的意外事故;

15.6在使用风镐和捣固机时一定要接好风管,防止风管接头脱落伤人或风镐和捣固机砸伤脚;

15.7在使用风镐和捣固机时一定要小心,防止风镐和捣固机打在电解液和铝水上飞溅烫伤人员;

15.8用风管吹破损槽内清理渣时,防止热料吹进眼睛里致伤;

15.9在补炉帮作业时,应停止该槽的其它作业,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15.10在补炉帮作业时,操作人员在指挥人员的指挥下有序作业,不能慌乱,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15.11操作人员严禁将脚踩在阳极和电解质壳面上,应站在木板上,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15.12在补炉帮作业时,控制好该槽的效应(不允许来效应),如果来效应时,应立即停止作业,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15.13在补炉帮作业中如出现烫伤或砸撞伤时,必须及时按照烫伤或砸撞伤处理办法处理,不得耽误时间。

 

铸造阳极车间安全操作技术标准

一、混合炉安全操作技术标准

1.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铸造工混合炉作业操作及要求

1.2本标准适用于电解铝二分公司铸造阳极车间

2.工作内容:

2.1作业前要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检查所有设备是否完好,作业现场是否有障碍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2炉前作业,工器具都要充分预热方可使用。

2.3倒包操作时,要缓慢旋转,不得让铝液飞溅灼伤,防止大面积洒铝。

2.4混合炉内入铝液、加铝锭、扒渣搅拌等作业时需切断电源,入铝完成后需将倒铝口铝渣清理干净。

2.5作业全部完毕后,要清理现场,工器具随时放回指定位置。

2.6新砌的混合炉不允许直接通电,经自然干燥后方可通电,按规定升温曲线加温。

2.7清炉工作必须要扎实,四壁和炉底积渣一定要清理干净。

2.8原铝经衡量、配料,须掌握重量,认真检查分析单,确认无误方可入炉。

2.9所入的原铝必须精心配料,并做好记录。

2.10必须掌握好炉内温度,降温铝锭一定要清楚是否潮湿。

2.11配料人员在包内配完料才能入炉,防止偏析造成质量事故。

二、铸造工安全操作技术标准

1.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铸造工段铝锭铸造作业安全工作内容和要求

1.2本标准适用于电解铝二分公司铸造阳极车间

2.工作内容:

2.1检查设备安全装置是否完好有效,炉眼、溜子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2.2必须确认铸模、溜子、渣铲等工具充分预热后方可作业,铸模必须浇铸完后用滑石粉(脱模剂)刷一次,备第二天使用。

2.3打眼和堵眼时,必须戴好手套、面罩,防止铝液喷出烫伤。

2.4严禁站在炉眼前面或踩在溜子上开眼和堵眼。

2.5浇铸时,必须每个铸模工作一次后方可给冷却水。

2.6铸机在运转过程中,出现铝锭卡堵,必须立即停机处理。

2.7当码垛机在运行中发生故障,要明确发出信号,立即断开电源和风源进行处理。

2.8吊废品或调整铝锭时,必须用钩子不得用手操作。

2.9打捆工作只能在衡量完毕后才能进行。

2.10生产中设备发生故障,应立即停止生产,并切断电源、风源、水源,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联系检修人员及时处理。

2.11生产结束后,扒出溜子和炉眼积渣,清理干净炉眼和溜槽,切断电源、风源、水源,关闭设备,清理工作现场,联系检修人员处理设备隐患,提高设备的备用质量。

2.12铸造机、堆垛既要保持清洁,经常上油,轨道上的铝渣等杂物及时处理,铸模内的杂物每周清理一次,确保铝锭表面光滑,卫生无死角及时清扫。

2.13吊运铝锭和渣箱时,手放在钢丝绳外部,挂准挂牢方可启动天车。

2.14新砌铸的敞口包必须先用木柴烤干方可使用。

2.15敞口包须每天清理侧部和底部面积渣,随时注意侧部(底部)包衬消耗情况,防止漏铝造成事故。

3.操作要求:

3.1按标准正确佩带劳动保护用品。

3.2所使用的各种工器具必须充分预热后方可使用。

3.3所使用的各种设备及吊具应仔细检查无缺陷后方可作业。

3.4配料时严禁使用潮湿铝锭加入敞口包内。

3.5倒包入铝时要缓慢摇包入铝。

三、中频炉安全操作技术标准

1.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阳极工段中频炉安全作业内容和要求

1.2本标准适用于电解铝二分公司铸造阳极车间。

2.工作内容:

2.1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仔细认真检查电器电路及绝缘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炉工协同),送电保护必须由班长亲自监护。

2.2启炉前要充分准备好所需的各种材料并分类堆放。

2.3精确测量炉衬、消耗尺寸,检查炉衬是否有裂纹,发现裂纹严重应立即停炉不使用,并做好停炉的准备工作。

2.4保持炉前应急坑内干燥,严禁潮湿使用。

2.5注意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排除中频炉一切隐患,杜绝事故的发生,人人懂得中频炉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和措施。

2.6停炉后,中频炉、低压柜、高压柜指示恢复到原位置,中频炉用水继续循环。

2.7工作完毕后,整理和清扫工作场地及周围环境卫生。

3.操作要求:

3.1中频炉在运行时,要勤巡视、多检查系列设备和水温变化,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2炉工、电工应协同配合检查水泵冷却循环系统是否畅通无阻,定期更换合格水,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3加料时用夹子轻拿轻放,不能用力过猛防止砸坏炉底和炉衬,避免铁水飞溅造成的事故。

3.4融化过程中发生停电、漏炉、机械系统损坏,立即启动应急系统,把炉内铁水到入应急坑内。

3.5指挥天车作业,由一人统一指挥,信号手势必须明确清晰。

3.6每周定期对两台应急系统进行调试运行,使其保持最佳工作状态并做好记录。

四、组装浇铸安全操作技术标准

1.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阳极工段浇铸作业安全工作内容和要求

1.2本标准适用于电解铝二分公司铸造阳极车间。

2.工作内容:

2.1仔细检查吊钩、卡具、焊口和钢丝绳,必须安全可靠,出现焊口开裂、钢丝绳断股,应立即停止使用,重新补焊更换后方可使用。

2.2吊运阳极碳块,要用碳块夹夹紧,定期更换碳块夹顶针,避免碳块脱落摔碎及伤人。

2.3吊运铝导杆要放平稳,工作人员扶稳导杆天车慢行,防止导杆发生摔落、碰撞时伤到人员。

吊运导杆的钢丝绳磨损超过10%不得使用,卡具裂纹要及时补焊或更换。

2.4吊运铁水包途中,指挥天车慢行,工作人员扶稳铁水包,防止铁水包碰撞导致铁水洒出伤人。

2.5指挥好天车进行浇铸,负责浇铸的人员把稳铁水包防止铁水溅出伤人。

2.6浇铸完毕,清扫工作场地及责任区域的卫生。

3.操作要求:

3.1按标准正确佩带劳动保护用品。

3.2送、断高低压电源时应两人在场进行监护作业。

3.3出铁水时要与天车、中频炉人员配合好,防止铁水飞溅伤人。

3.4浇铸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出。

3.5由一人统一指挥天车,信号手势必须明确。

五、残极处理安全操作技术标准

1.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铸造阳极车间残极处理的安全工作内容和要求

1.2本标准适用于电解二分公司铸造阳极车间。

2.工作内容:

2.1作业前按规定穿齐全劳动保护用品。

2.2认真仔细检查工器具能否能正常使用,发现问题立即停止使用要及时更换。

2.3铝导杆放到指定位置,每垛只能堆放6根并且摆放整齐,以免堆放过高不稳,歪倒伤人。

2.4工作完毕,将使用的工器具全部收好,清理工作现场。

3.操作要求:

3.1指挥天车作业时,必须按规定由一人统一指挥,信号收视必须清晰明确。

3.2在起吊残极时,应放好踏板,用卡具卡牢铝导杆,等人员离开后指挥天车予以起吊。

3.3打锤时,要检查锤头有无问题,并注意周围工作人员及环境。

3.4扶杆人员注意力要集中,以免铝导杆晃动导致打锤时锤头落空

砸伤工作人员。

3.5砸残极时,要将残极悬空,不允许一半悬空一半落地,以免铝导杆受震动卡具脱落,砸伤工作人员。

3.6注意天车走向,车未停稳严禁挂铝导杆,以免卡具挤手,铝导杆脱钩砸伤作业人员。

3.7在放铝导杆时,操作人员要将导杆扶稳、放稳后摘钩,防止铝导杆歪倒伤人。

六、连铸连轧机安全操作规程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