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0227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Word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Word文档格式.doc

《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Word文档格式.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专题复习物质的推断Word文档格式.doc

(大多数为无色溶液)

蓝色:

含Cu2+的溶液,如:

CuSO4溶液、Cu(NO3)2溶液

黄色:

含Fe3+的溶液,如:

FeCl3溶液、Fe2(SO4)3溶液、Fe(NO3)3溶液

浅绿色:

含Fe2+的溶液,如:

FeCl2溶液、FeSO4溶液、Fe(NO3)2溶液

紫色:

高锰酸钾溶液

(3)常见的气体单质:

H2、O2气态化合物:

CO、CO2、CH4

(4)常见沉淀颜色:

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

BaSO4、AgCl、CaCO3、BaCO3、Mg(OH)2(白色)、

(二)火焰颜色:

(1)蓝紫色:

S在氧气中燃烧

(2)淡蓝色:

H2、S、酒精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蓝色:

CH4、CO在空气中燃烧

(4)火星四射: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5)冒白烟:

磷在空气中燃烧

(三)以物质的特征现象为突破口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是CO2

(2)能使红棕色Fe2O3变黑的无色气体是CO、

(3)能使燃烧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更旺的气体是O2,使火焰熄灭的是CO2或N2

(4)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5)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含有碳、氢元素的化合物。

如CH4、C2H5OH

(四)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金属元素是Ca,物质是H2O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

(4)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

(5)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最小的是H

(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H2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8)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9)最常用的溶剂是H2O

(五)常见物质的用途:

(1)能支持燃烧的物质是:

O2,可用于炼钢的物质是O2

(2)可用于人工降雨、也可做制冷剂的是CO2

(3)可用作干燥剂的有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

(4)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是澄清石灰水

(5)用于除铁锈的物质是稀硫酸、稀盐酸

(6)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生石灰CaO、熟石灰Ca(OH)2

(7)可用作建筑装饰材料的是大理石

(8)人体中的胃酸中含有盐酸

(9)做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用的发酵粉中含有碳酸钠、碳酸氢钠

(六)物质的热效应:

(1)溶于水时吸热的物质:

硝酸铵

(2)溶于水时放热的物质:

氢氧化钠、浓硫酸

(3)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的物质:

氧化钙CaO+H2O=Ca(OH)2

(七)常见的反应条件特征如:

“点燃”条件的反应:

“燃烧”的条件均为“点燃”(单质、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加热”条件的反应:

(1)2KMnO4K2MnO4+MnO2+O2↑

(2)2Cu+O22CuO

“高温”条件的反应:

(1)C、CO还原金属氧化物

(2)CaCO3CaO+CO2↑

(3)CO2+C2CO

“通电”条件的反应:

2H2O2H2↑+O2↑

“催化剂”条件的反应:

(1)过氧化氢制氧气;

(2)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八)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

(1)金属与O2反应

(2)非金属与O2反应

(3)CO与O2反应 (4)氧化物(CO2、CaO)与H2O反应

2.分解反应:

(1)氧化物分解(H2O、H2O2)

(2)盐分解(KMnO4、KClO3、CaCO3)

(3)碳酸分解(H2CO3)

3.置换反应:

(1)C(或H2)+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2)金属+酸→盐+H2↑

(3)金属+盐溶液→盐+金属

4.复分解反应:

(1)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2)酸+碱=盐+水(中和反应)

(3)酸+某些盐=新酸+新盐(碳酸盐+酸=新盐+H2O+CO2↑)

(4)碱(溶液)+盐(溶液)=新碱+新盐(生成物有沉淀)

(5)盐(溶液)+盐(溶液)=新盐+新盐(生成物有沉淀)

5.不属于任何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

(1)有机物(CH4、C2H5OH)在氧气中燃烧

(2)CO还原金属氧化物(氧化铁)

(3)碱溶液+某些非金属氧化物(CO2)=盐+水

6.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三种的反应:

碳酸盐+酸=新盐+H2O+CO2↑

(九)具有相互转化关系的物质:

1.直线型互变

(1)单质←→化合物:

①O2↔H2O ②H2↔H2O ③Cu↔CuO ④Fe↔Fe3O4

(2)化合物←→化合物:

①CO↔CO2 ②CO2↔CaCO3 ③CO2↔H2CO3H2O↔H2CO3

④H2O↔Ca(OH)2 ⑤NaOH⇄Na2CO3 ⑥Na2CO3⇄CO2

2.三角形变化

(4)其它:

3.四边形关系:

(十)有关气体压强的变化

如图所示,锥形瓶内存在物质X,胶头滴管内盛有液体Y。

挤压胶头滴管,让液体Y进入瓶中,振荡,一会儿可见套在玻璃管上的小气球a鼓起。

气压变化

原因

物质X

液体Y

气压增大

产生气体

MnO2(固体)

H2O2(液体)

活泼金属(Mg、Al、Zn、Fe)

稀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

碳酸盐(CaCO3、Na2CO3)和

稀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反应

干冰

放出热量

氢氧化钠(NaOH)固体

生石灰(CaO)

浓硫酸(H2SO4)

气压减小

消耗气体

CO2、SO2、NO2、HCl、NH3等

酸性气体(CO2、SO2、HCl等)

碱液(Ca(OH)2、NaOH)

吸收热量

硝酸铵(NH4NO3)

(十一)常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

CaCO3100H2SO498H2O18CO244CaCl2111HCl36.5

(十二)常用到的物质中的元素质量比:

Fe2O3中Fe:

O=7:

3 H2SO4中S:

O=1:

2

SO2中S:

1 H2O中H:

8

CH4中C:

H=3:

1 CaCO3中Ca:

C:

O=10:

3:

12

【典型例题】

例1.已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的化合物。

取少量的草木灰放入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现象推断草木灰的主要成分。

并完成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例2.小明家中有小小实验室,他收集的物质有①溶液:

HCl、AgNO3、Ba(OH)2和H2SO4;

②固体:

NaCl、CaCO3、CuO和Na2CO3。

小明按下图所示的方法实验,有气泡产生,一会儿蜡烛熄灭,白色固体消失。

看到上述现象后,小明的同学小亮认为试剂瓶中的溶液为盐酸,玻璃杯中的固体为碳酸钙。

除此之外,你认为溶液和固体的组合还可能是什么?

请填入下表中(任写三种不同组合)。

组合种类

1

2

3

溶液

固体

例3.已知A、B是常见的碱,甲、乙是常见的盐,C是一种常见无色无味的气体。

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

A是B是;

甲是_______________乙是。

甲与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解析:

根据“A、B是常见的碱,甲、乙是常见的盐”可知此反应是“碱+盐=新碱+新盐”,这类反应在课本上出现的是:

Ca(OH)2+Na2CO3=CaCO3↓+2NaOH这一“伟大的反应”。

例4.A~H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干燥剂。

请回答:

(1)A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例5.A、B、C、D、E、F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其中A为气体单质,B为红棕色固体,D、E、F均由三种元素组成,且含一种相同元素。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可以相互转化)

从“B为红棕色固体”突破

(1)分别写出A、C、D的化学式:

A:

C:

D:

(2)D和E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3)写出E→F、F→E转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E→F;

F→E。

四、本讲小结:

物质推断题是指依据题中给定的条件,联系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实验现象以及化学计算等知识,通过分析、推理、判断某种物质的名称或在给定的范围内判断某种物质是否存在的一种试题。

该类题目考查知识面广、变化多端、思维量大、综合性强,是考查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的一类好题;

既考查知识又考查能力,是中考化学试题中常见的题型。

解题的关键在于寻找突破口,然后顺藤摸瓜,进而完成全部推断。

五、应考锦囊:

(1)巩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熟记常见物质物理性质(如物质颜色、溶解性等)、化学性质,特殊现象等作突破口的一些基础知识。

六、超前思维:

(实验设计与评价)

请归纳初中学到的有关物质化学性质实验现象,参照教材一一列表描述。

(1)反应中有气体生成

反应物

反应现象及特征

KClO3和MnO2混合加热

生成色使带火星的木条的气体。

H2O通直流电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极产生使带火星的木条的气体(O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极产生的气体能。

加热NH4HCO3

生成有气味的气体、水珠和使澄清石灰水变的气体,白色固体逐渐消失。

Zn+H2SO4(稀)

锌粒表面产生,生成无色可燃气体。

CaCO3+HCl

产生大量气泡,生成无色能使石灰水变的气体。

(2)反应物中有沉淀生成

反应现象及特征

HCl+AgNO3

NaCl+AgNO3

生成不溶于水和硝酸的色沉淀(AgCl).

H2SO4+BaCl2

H2SO4+Ba(OH)2

Na2SO4+BaCl2

Na2SO4+Ba(OH)2

生成不溶于水和硝酸的色沉淀(BaSO4).

NaOH+CuSO4

生成色沉淀(Cu(OH)2).

NaOH+FeCl3

生成色沉淀(Fe(OH)3).

CaCl2+Na2CO3

CO2+Ca(OH)2

生成色沉淀(CaCO3),加稀硝酸或稀盐酸,沉淀溶解,同时产生色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

(3)反应中的颜色变化

H2、C、CO还原CuO

黑色固体变为________色

Fe+CuSO4

银白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色固体。

Cu+Hg(NO3)2

亮红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色物质,溶液由无色变为色。

CuO+H2SO4

CuO+HNO3

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呈色.

Fe2O3(Fe(OH)3)+HCl

Fe2O3(Fe(OH)3)+H2SO4

Cu(OH)2+HCl(H2SO4)

(4)物质燃烧时的现象和特征

反应物

非金属

木炭

发出光,生成色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色火焰。

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

发出明亮的火焰,大量烟,生成色固体(P2O5)。

氢气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色火焰。

生成无色液体(H2O)。

剧烈燃烧,发出强光,生成色固体(MgO)。

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色固体(Fe3O4)。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色固体(CuO)。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色固体(Al2O3)。

化合物

乙炔

空气中燃烧发出色火焰,有浓黑烟产生,生成无色使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___的气体(CO2)。

同时有水珠生成。

甲烷

发出色火焰,生成无色使澄清石灰水变的气体(CO2)。

乙醇

一氧化碳

发出______色火焰,生成无色使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的气体(CO2)。

【模拟试题】

1.从涂有石灰浆的墙壁上掉下一块白色固体,为了探究其成分,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其研磨成粉末,加足量水搅拌

固体没有全部溶解

②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呈红色

③取不溶物,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由此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一定有CaCO3,可能有Ca(OH)2  

B.一定有Ca(OH)2,可能有CaCO3

C.一定有CaCO3和Ca(OH)2    

D.一定没有CaCO3和Ca(OH)2

2.现有A、B、C、D四种元素,A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元素少量的存在于煤中,它燃烧产生的气体是导致酸雨或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C元素的原子核通常无中子;

D是组成石蜡不可缺少的元素。

试回答:

(1)元素名称:

A、B、C、D

(2)写化学式:

A的单质;

C的单质;

由其中两元素组成的常温呈液态的氧化物;

由其中两元素组成,且质量比为1:

1的化合物。



3.某化学试剂厂A、B、C、D四个车间排放的污水中分别含有污染物中的一种,现对污水做如下处理:

(1)将A的污水与B的蓝色污水通入第一反应池,产生蓝色沉淀;

(2)将C的污水与D的酸性污水通入第二反应池,产生大量气泡;

(3)将第一反应池上层的碱性污水与第二反应池流出的酸性污水通入第三反应池,最终流出的水呈中性,再向外排放。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各车间水中的污染物分别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②最终向外排放的水中含有的溶质是:

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第三反应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4.常见金属D的制取与转化关系如下(有些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是;

E是;

(2)写出上图中①②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②;

5.小明在家中厨房取得一种白色粉末A,到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含有氢元素,则A的名称是,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不含氢元素,则A的名称是,它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

6.老师请小刚帮助他将失去标签的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三瓶溶液鉴别出来,重新贴好标签。

为了鉴别这三种溶液,小刚取这三种溶液各少许,分别编号为A、B、C,按下图步骤进行实验,同时观察现象。

A为溶液,B为溶液,C为溶液。

7.A、B、C、D、E、F六种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内容中涉及的化合物,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D是最常见的溶剂。

(1)根据上图推断,C是,D是,E是(填写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④属于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