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三章测试题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0280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三章测试题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三章测试题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三章测试题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三章测试题Word下载.doc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三章测试题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三章测试题Word下载.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三章测试题Word下载.doc

5、小林这几天刷牙时发现牙龈经常出血,应当建议他多吃一些( 

A、米饭、馒头 

B、鱼、肉、奶、蛋C、新鲜蔬菜、水果 

D、奶油、巧克力

6、小刚患了重感冒,发烧有一个星期了,体重明显下降。

他体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哪种有机物被消耗?

(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水

7、为避免对胃产生刺激,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

根据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分析,其原理是( 

A、装在淀粉胶囊内,药物需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8、有一家共五口人,其中三人的皮肤很粗糙,并且一到夜晚就看不清物体。

他们的食物中可能缺少(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9、下列哪项不是小肠的结构与吸收机能相适应的特点( 

A、小肠长约5~6米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壁和小肠绒毛

C、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小肠壁内有肠腺

10、小强上课时突然大汗淋漓、头晕眼花,可能的原因是( 

A、没吃早饭,出现低血糖现象 

B、天气太热C、没写完作业,怕老师批评 

D、上课想睡觉

11、某同学参加长跑前准备了以下食物,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水果糖 

B、牛肉干 

C、花生米 

D、牛奶

12.下列关于平静呼吸过程的表示,哪项是正确的?

()

A.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B.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出肺

C.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D.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13、合理膳食是指( 

A、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应该多吃 

B、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应多吃

C、应以肉类、蔬菜、水果为主 

   D、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互相搭配

14.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A.口腔 

B.咽 

C.喉 

D.气管

15.一般来说,鼻涕和痰的主要成分是()

A.唾液腺和气管的分泌物B.肺泡的代谢废物和气管的分泌物

C.唾液腺和鼻腔黏膜的分泌物D.呼吸道黏膜的分泌物和它粘住的灰尘及细菌

16.体外环境与血液之间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发生交换的部位是()

A.咽喉 B.气管C.呼吸道D.肺泡

17.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

A.一层细胞B.两层细胞C.三层细胞D.四层细胞

18.人体吸入氧的最终去向是()

A.构成细胞 B.分解有机物

C.交换二氧化碳 D.与血红蛋白结合

19.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A.肺泡数目多B.肺泡外缠绕着许多毛细血管

C.肺泡壁与毛细血管壁都只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以上都是

20.呼吸肌舒缩的结果实现了()

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B.肺的通气C.组织里的气体交换D.体内的气体交换

21.关于用鼻呼吸而不用口腔呼吸的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鼻毛可以减慢吸入空气的速度B.鼻腔的鼻黏膜能够分泌黏液,粘住灰尘和细菌

C.鼻黏膜内分布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D.鼻腔的入口处丛生鼻毛,能阻挡灰尘

22.一般情况下,人在体育运动时会出现的现象是()

A.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会加深B.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

C.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变D.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

23.肺变化与呼吸的关系是()

A.肺扩张引起呼气B.肺收缩引起呼气C.吸气引起肺扩张D.呼气引起肺扩张

24.关于呼吸作用不正确的叙述是()A.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

B.可以维持体温恒定C.推动各种生命活动D.其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二、非选择题(共36分)

1、右下图表示食物通过消化道时,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被消化过程中数量的变化,分析并回答:

(l)曲线甲表示________的消化。

(2)曲线丙表示________消化。

(3)曲线乙的消化从______开始。

(4)这三种营养物质在________中都可以被消化,

(5)C中含有的消化液有________,D中含有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

2.右上图表示人在吸气、呼气时胸廓上下径、膈、肺的变化,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人体 

,B图表示人体 

(2)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 

,使胸腔容积 

,肺随着 

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 

,气体便被吸入。

(3)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 

,气体便被排出

3、下表列出了A、B、C、D、E五种食物(各100克)的主要营养成分

食物

糖类(克)

脂肪(克)

蛋白质(克)

维生素A

维生素C

维生素D

A

0.4

90

9

4

7

45

B

49.3

32

40

10

C

9.8

6.2

62

12

14

D

52.3

0.3

12.3

5

E

15

3

6

230

(1)根据上表可知,食物_______有利于防治夜盲症,食物_______能提供较多的能量,食物_______有利于坏血病患者实用,食物_______有利于防治骨质疏松症。

(2)长期以食物D作为主食易患______________。

(3)表中还没有列出的营养成分有_______、_______和维生素D等。

4.下图为呼吸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动脉血相比,肺泡内的氧浓度较_________。

与静脉血相比,细胞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较__________

(2)A过程指的是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完成的。

(3)B、D表示的是人体内不同部位的的气体交换,其中B表示_______的气体交换,D表示_______的气体交换。

两个过程都是通过___________实现的。

(4)经过B后,血液由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静脉/动脉),经过B后,血液由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静脉血/或动脉血).

三、实验与探究(每小题1分,共28分)

1(6分)提出问题:

根据学过的知识知道常吃水果蔬菜,能够预防坏血病,增强机体免疫力,因为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

但是维生素C的性质不够稳定,高温烹调、长时间贮存等容易遭到破坏。

作为常吃的蔬菜,黄瓜究竟生吃还是熟吃能使人体摄入更多的维生素C呢?

做出假设:

你的假设:

                                                          

制定计划:

①称取等量的两份黄瓜,将其中一份煮熟,并分别制成汁液,倒入两个小烧杯中。

②取2支洁净干燥的小试管编号1、2,分别注入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2毫升,用滴管吸取生黄瓜汁液,逐滴滴入1号试管,边滴边振荡边观察,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去颜色为止,记录所用汁液的滴数n。

③接着用同一滴管,吸取熟黄瓜汁液,逐滴滴入2号试管,振荡并观察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直到颜色褪去,记录所用汁液的滴数m。

讨论完善计划:

该计划确有不合理之处,请你指出两处:

(1)                                。

(2)                                。

实施计划:

按修改完善后的计划进行实验,统计并分析实验现象。

分析得出结论:

请你预测3种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3)                                。

2.右图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7分

(1)在此探究实验中,用于吸气并作为对照的装置是 

瓶。

(2)吸气、呼气完成后,甲、乙两瓶中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 

瓶,说明了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 

气体成分增多。

增多的这种气体是由人体的 

细胞产生的,然后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再从血液中透过 

壁和 

壁进入肺泡,然后,随 

的过程排出体外。

3、实验操作题(下列题每空1分,共15分)

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准备了馒头(碎屑与小块)、唾液、清水、碘液等实验材料。

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试管编号

1

2

馒头碎屑或块

适量碎屑

适量馒头快

唾液有无

2mL唾液

2mL清水

是否搅拌

搅拌

温度

37℃

0℃

100℃

碘液

2滴

(1)如果该兴趣小组选用1、2号试管进行实验,其实验变量是 

,预测实验现象,会变蓝的是 

号试管。

通过该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 

两支试管进行实验,那么A处的处理方法是:

观察到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变蓝、不变蓝)。

(3)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

,实验的变量是 

那么对于4、5两个试管,B处的处理方法是:

,通过该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4)在该课题对照实验中,对照组是试管 

,总共有 

组对照实验。

(5)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有:

, 

七年级下册第2-第3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8

11

13

16

17

18

19

20

21、A22、A23.B24.A

二、非选择题

1、

(1)脂肪

(2)蛋白质

(3)口腔

(4)D(小肠)

(5)胃液 

胰液、肠液和胆汁

2.

(1)呼气吸气

(2)收缩增大扩张缩小(3)舒张缩小收缩增大

3、

(1)B 

(2)夜盲症

(3)水 

无机盐 

4.

(1)高高

(2)外界与肺泡的气体交换,呼吸运动(3)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气体交换气体扩散作用(4)静脉血,动脉血,/动脉血,静脉血

三、实验与探究

1、假设:

黄瓜生吃能够摄入更多的维生素C(或:

黄瓜熟吃能够摄入更多的维生素C)

不合理之处:

(1)步骤②中应分别注入同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2毫升

(2)步骤③中吸取熟黄瓜汁液前应将滴管洗净

3种实验结果:

(1)若n<

m,说明生黄瓜汁液含更多的维生素C,黄瓜生吃更好。

(2)若n>

m,说明熟黄瓜汁液含更多的维生素C,黄瓜熟吃更好。

(3)若n=m,说明生黄瓜汁和熟黄瓜汁含有的维生素C相等,黄瓜生吃、熟吃都不影响维生素C含量。

2.

(1)甲

(2)乙二氧化碳组织毛细血管肺泡呼气

3、

(1)唾液的有无(唾液,有无唾液)2唾液淀粉酶能够消化淀粉

(2)1,3号试管,不搅拌,变蓝

(3)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的影响,温度,适量碎屑,唾液淀粉酶在37℃时作用发挥最好

(4)1,,4

(5)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分泌有关,唾液淀粉酶能够消化淀粉,唾液淀粉酶在37℃时作用发挥最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