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第1章重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0307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1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基础第1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会计基础第1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会计基础第1章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会计基础第1章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会计基础第1章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会计基础第1章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会计基础第1章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会计基础第1章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会计基础第1章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会计基础第1章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会计基础第1章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会计基础第1章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会计基础第1章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会计基础第1章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会计基础第1章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会计基础第1章重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会计基础第1章重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会计基础第1章重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会计基础第1章重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会计基础第1章重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基础第1章重点.docx

《会计基础第1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基础第1章重点.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会计基础第1章重点.docx

会计基础第1章重点

第一章 总论

本章分值为9分左右,题型包括单选、多选、判断和不定项选择题。

本章教材结构:

本章内容讲解: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其含义是:

①会计本质:

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属于管理的范畴。

②会计对象:

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

③会计基本职能:

核算和监督;

④会计主要计量单位:

货币是主要的计量单位但并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在会计学中,财务会计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早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财务会计目标是通过编制财务报告,借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例题1】财务会计目标是通过编制财务报告,借以反映企业的()

A.成本费用B.经营成果C.财务状况D.现金流量

【答案】BCD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有两个,即:

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

(一)会计核算职能(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4个环节,反映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是会计的首要职能)

1、会计核算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注意“主要”两个字,言外之意就是除了货币计量单位外还可以以实物量及劳动量作为辅助计量单位。

(2)具有完整、连续、系统性:

完整性:

所有会计对象都要核算

连续性:

核算连续进行,不能中断

系统性:

提供的会计数据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二)会计监督

1.含义:

会计监督职能:

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

会计监督就是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等具体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2.特点:

(1)通过价值指标来进行

(2)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3)依据是合法性和合理性

【例题2】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

A.会计核算B.会计监督C.参与经济决策D.进行财务预测

【答案】AB

【例3】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职能的是()。

A.确定经济活动是否应该或能够进行会计处理B.将经济活动内容记录在凭证上,并进行计算汇总

C.审查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合理性的要求D.编制会计报表

【答案】C

三、财务报告目标

(一)总目标:

提高经济效益

(二)基本目标:

向有关各方提供会计信息,以满足经济决策的需要。

(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目标

根据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1)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

企业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公众。

投资者分析企业的理财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预测投资风险和报酬。

债权人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衡量贷款风险,作出贷款决策。

社会公众了解企业产品质量和价格变动、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信誉等,监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四、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工作的客体。

会计并不能核算和监督社会在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经济活动,而只能核算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即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例4】下面关于会计对象说法正确的是()。

A.会计对象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B.企业日常进行的所有活动都是会计对象

C.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D.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会计的对象

【答案】ACD

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包括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三个阶段)和资金的退出三部分。

1、资金的投入:

(1)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企业所有者权益

(2)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企业债权人权益----企业负债。

投入企业的资金一部分构成流动资产,另一部分构成非流动资产。

2、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1)在供应过程中,企业要购买原材料等劳动对象,发生材料买价、运输费、装卸费等材料采购成本,与供应单位发生货款的结算关系。

(2)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原材料消耗的材料费、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奖金等劳动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等。

(3)在销售过程中,将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取得销售收入,发生货款结算等业务。

3、资金的退出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社会创造了一部分新价值,因此企业收回的货币资金一般要大于投入的资金,这部分增加额就是企业的利润。

资金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使得这部分资金离开本企业,退出本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例题5】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的几个阶段是()

A.资金投入B.资金退出C.资金耗用D.资金循环与周转

答案:

ABD

【例题6】下列业务中,属于资金退出的有()。

A、购买材料B、缴纳税金C、分配利润D、银行借款

答案:

BC

解析:

BC是资金退出。

A是供应过程,属于资金周转和循环过程,D是资金的筹集,属于资金的投入

【例题7】投资人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投入企业后,形成企业的()

A.成本B.费用C.资产D.负债

答案:

C

解析:

不管是投资人投入的资金还是债权人投入的资金,只要投入企业后就会形成企业的资产。

五、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与一般要求

(一)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1)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2)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财物是单位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债权是企业收取款项的权利,包括各种应收及预付款项。

债务是现时义务,一般包括各项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以及应交款项等。

4.资本的增减

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资金。

会计上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1)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2)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以及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的支出和损失。

(3)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4)成本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的费用。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财务成果主要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所取得的结果。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

7.其他事项

【例题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下列经济业务事项中,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有()

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B.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C.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D.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答案】ABCD

【例题9】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

A.收入的计算B.利润的计算C.所得税的计算D.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答案】BCD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

1、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进行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报告。

2、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告。

3、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

4、各单位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

5、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其生产的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

6、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

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例题10】下列有关会计核算一般要求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企业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B.企业在不违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C.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

D.外国企业会计记录的文字可以只使用外国文字

【答案】D

【解析】外国企业会计记录的文字在使用中文的同时,可以使用外国文字。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记账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出的合理设定。

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四项。

假设

具体内容

会计主体

1.定义: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2.作用:

不仅要求分清经济业务是属于本企业还是其他企业,还要分清经济业务是属于本企业还是企业的所有者。

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是对等的概念。

一般而言,凡是法人单位必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注】企业集团、企业的分厂、企业的车间或事业部,都可以成为会计主体,但不属于法律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破产、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会计分期

1.定义:

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2.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且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其中,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称为会计中期。

3.作用: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待摊会计处理方法。

货币计量

在货币计量的前提下,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向外编送财务报告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例11】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个单位。

()

【答案】对

【例12】会计主体所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

【答案】错

【例13】下列可以作为会计主体核算的有()

A.企业集团B.分厂C.事业部D.子公司

【答案】ABCD

【例14】会计中期包括()

A.月度B.季度C.半年度D.年度

【答案】ABC

【例题15】由于有了持续经营这个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区别,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答案】错

二、会计记账基础----确认收入费用归属期

类型

具体内容

权责发生制

1.含义:

权责发生制也称为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从时间上规定会计确认的基础,其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期间来确认企业的收入和费用。

即收入归属期是创造收入的会计期间;费用的归属期应是费用所服务的会计期间。

2.要求: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均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3.适用: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4.举例

①对于企业本期已向客户发货而尚未收到货款的交易,应作为本期的收入,不应作为收到货款期间的收入。

②对于本期已经预收货款而尚未发出商品的交易,由于本期不具有收取货款的权利,不能作为本期的收入,而只能作为一项负债。

③对于企业本期应付的借款利息,尽管本期尚未支付,但由于本期受益,就应作为本期的费用,而不作为支付期的费用。

④对于本期预付下期的租金,尽管款项本期支付,但由于并不受益,就不能作为本期的费用。

收付实现制

1.含义:

也称为现金制或现收现付式,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方法。

2.要求:

凡是在本期收到的收入和支付的费用,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是本期未收到的收入和未支付的费用,即使应属于本期,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3.适用:

我国的政府与非营利性组织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例题16】《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

【答案】对

【例题17】收付实现制是以收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

()

【答案】对

【例题18】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的会计基础,主要是()。

A.权责发生制B.应收应付制C.收付实现制D.统收统支制

【答案】C

【例题19】企业1月份发生下列支出:

预付全年仓库租金12000元;支付上年第4季度银行借款利息5400元;以现金680元购买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办公用品;预提本月应负担的银行借款利息1500元。

按权责发生制确认的本月费用为()元。

A.19580B.7080C.14180D.3180

【答案】D

【解析】12000÷12+680+1500=3180元

第1章第三节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包括8项:

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首要质量要求、基本质量特征

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次级质量要求

1.可靠性:

(1)含义:

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

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可靠性是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

(2)要求:

①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②正确运用会计原则和方法,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

③会计提供的信息应具有可验证性,经得起检验。

2.相关性: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3.可理解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4.可比性:

①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如确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②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5.实质重于形式: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能单单以其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如:

融资租赁固定资产,虽然法律形式看承租企业并不拥有所有权,但从经济实质来看,企业能够控制其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因此会计核算上将融资租入的资产视为承租企业的资产进行核算。

6.重要性

(1)含义:

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

(2)要求:

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的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的合并、简化处理。

在评价某项目的重要性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判断重要与否,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综合考虑

7.谨慎性:

(1)含义:

又称稳健原则或审慎性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

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2)举例:

对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8.及时性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例题20】企业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或跌价准备,充分体现了()的要求

A权责发生制B实质重于形式C谨慎性D可靠性

【答案】C

【例题21】下列不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A可理解性B相关性C权责发生制D谨慎性

【答案】C

【解析】C属于会计核算的记账基础

【例题22】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进行会计核算,体现了()原则的要求。

A.重要性B.实质重于形式C.谨慎性D.客观性

【答案】B

【例题23】企业将生产资料划分为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这体现的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要求

A.重要性B.可比性C.谨慎性D.相关性

【答案】A

【例题24】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

A不高估资产B不低估负债C预计任何可能的收益D确认一切可能发生的损失

【答案】AB

【解析】谨慎性原则要求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尽可能选用一种不会导致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的方法,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

【例题25】下列属于谨慎性原则要求的是()

A资产计价从低B负债估计时从高C不预计任何可能发生的收益D利润估计时从高

【答案】ABC

【解析】谨慎原则又称稳健原则或审慎性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

【例题26】谨慎性要求,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答案】错

【解析】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第四节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6个)

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会计核算内容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内容的具体化。

财务报表是以会计要素为内容构架的,因此会计要素又称为财务报表要素。

会计要素包括

资产

负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要素,资产负债表要素)静态反应某一特定时间的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要素,利润表要素)动态反应某一特定时期的

利润

(一)资产:

1、概念: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特征:

(1)资产是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是现实的资产,不能是预期的资产。

(过去)

如:

企业在未来某一时点将要购买的设备,此设备就不是企业现有的资产。

(2)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现在)

拥有:

是指拥有资产的所有权,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使用或者处置。

控制:

是指不拥有所有权,却实际控制,所谓实际控制:

形式上:

企业对该资源有实际经营管理权。

实质上:

企业享有与该资源所有权有关的经济利益,并承担相应的风险

如:

融资租赁固定资产

(3)资产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最重要的特征)(未来)

资产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企业已经取得的某项资产,如果其内含的未来经济利益不复存在,就应该将其剔除。

如:

一条在技术上已经被淘汰的生产线,不应确认为资产,而应在失去为企业创造未来经济利益的时候,确认为一项损失。

3、分类

资产按流动性不同可以分为:

(变现能力)

(1)流动资产: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包括:

原材料;库存商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2)长期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其他长期投资

(3)固定资产:

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等

(4)无形资产:

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

(5)其他资产:

包括商誉、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

【例题27】下列不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A预收账款B预付账款C应收账款D应收票据

答案:

A

解析:

A属于负债

【例题28】资产的特征是()。

A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B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C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D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答案:

ACD

解析:

B是收入的概念

【例题29】下列不能作为企业资产核算的是()。

A.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设备B.车间请购的设备(未购买)

C.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设备D.技术上已被淘汰,实物仍然存在的设备

答案:

BCD

(二)负债

1、概念: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实质上反映了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它所代表的是企业对债权人所承担的全部经济责任或义务。

负债的确认意味权利、义务关系的形成;

负债的偿还,表明权利、义务关系的解除。

2、特征:

(1)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承担的现时义务。

注:

企业预期将要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可能产生的债务,不能作为会计上的负债处理:

如企业与其他单位签署购货意向书。

(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需要在未来某一特定时日用资产或劳务偿付,企业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从而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分类:

负债按流动性不同分为: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其他应付款

应付职工薪酬

负债应交税费

应付利息

应付股利

长期负债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例题30】负债的特征是()

A企业拥有或控制的B企业将来要清偿的义务

C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引起的D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答案:

BC

解析:

AD是资产的特征。

(三)所有者权益

1、概念: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实际上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2、所有者权益的来源

(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利得与损失强调的是“非日常活动”。

(3)留存收益:

历年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净利润的留存额,在我国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3、所有者权益的项目:

所有者权益按构成可以分为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①实收资本(或股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包括国家、法人、个人和外商投入企业的资本。

②资本公积:

是指企业在筹集资本过程中取得的由投入资本所引起的各种增值,包括资本溢价等。

③盈余公积:

是指企业按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④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的历年结存的利润。

一般而言,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是由企业所有者直接投入的。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现的利润留存企业所形成。

所有者权益的多少既取决于投资者投资的多少,又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盈利水平。

4、所有者权益与企业特定的、具体的资产并无直接关系,它并不与企业任何具体的资产项目发生对应关系。

所有者权益只是在整体上、在抽象的意义上与企业资产保持数量关系。

【例题31】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有()

A投资人投入的资本B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C留存收益D出售商品所得

答案:

ABC

【例题32】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组成部分的有()

 A.股本B.资本公积C.盈余公积D.应付股利

答案:

ABC

第1章第4节

一、会计要素

(四)收入

1、概念: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