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芯绒工艺及织物物理指标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0366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灯芯绒工艺及织物物理指标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灯芯绒工艺及织物物理指标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灯芯绒工艺及织物物理指标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灯芯绒工艺及织物物理指标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灯芯绒工艺及织物物理指标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灯芯绒工艺及织物物理指标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灯芯绒工艺及织物物理指标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灯芯绒工艺及织物物理指标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灯芯绒工艺及织物物理指标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灯芯绒工艺及织物物理指标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灯芯绒工艺及织物物理指标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灯芯绒工艺及织物物理指标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灯芯绒工艺及织物物理指标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灯芯绒工艺及织物物理指标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灯芯绒工艺及织物物理指标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灯芯绒工艺及织物物理指标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灯芯绒工艺及织物物理指标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灯芯绒工艺及织物物理指标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灯芯绒工艺及织物物理指标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灯芯绒工艺及织物物理指标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灯芯绒工艺及织物物理指标1.docx

《灯芯绒工艺及织物物理指标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灯芯绒工艺及织物物理指标1.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灯芯绒工艺及织物物理指标1.docx

灯芯绒工艺及织物物理指标1

灯芯绒织物工艺及要求

一、工艺流程

翻缝—→酶退浆—→前刷毛—→烧毛(反面加火口)—→煮漂—→染色—→(柔软)—→后刷毛—→拉幅—→(预缩)

棉粘冷堆打卷→退卷漂白→

—→检验成品(14W以上粗条弹力布刷烧两遍)

1、翻缝

1.根据每日的翻缝作业计划,核对仓库发坯的规格、米数、坯厂和质检号。

2.来坯质量情况反应:

坯布存在烧毛条花、绉条、霉斑、油污、破损、洞、打包绉、码布机檫伤、短码(坯长小于30m)、码档不到、门幅大小不一、规格有出入(发坯发错:

规格、同一板布质检号不一样等)等,以上所罗列的问题一经发现,必须及时向领班反映,汇报;对明显有问题的布不得随意翻入。

3.翻布时,特别是弹力织物翻布时先要量门幅分布,如门幅差异过大,要分类,门幅相近的放在一起(<5cm),门幅大的放在上面,整批门幅差异较大时(>10cm以上)必须汇报再翻。

4.拷头时先要纬向撕头,使布头的纬纱在一条直线上,避免扭经,起头绉;灯芯绒缝头时,要求必须开毛面对开毛面,未开毛面对未开毛面,避免因两匹织物的张力不一致而造成头绉。

5.拷缝时,手上上下用力要一致,避免因两匹布纬向张力不一致,而造成头绉;拷边时遇到布幅较宽的布或故障时,须分两次或三次完成的,特别要注意针脚的密度,因为拷边机启动时,易造成针脚过密,遇到地纬较稀的或纬弹弹性较好的布时,易造成缝头绉。

6.努力做到平、直、齐、牢,拷头绉(0。

5米以内),拷头出现门幅差异过大的(单侧>2cm,且不是放在一箱布的最上面);注意拷缝不得存在漏针、脱针;针脚不匀密等现象。

7.翻缝必须包角(当心产生包角头皱);拷缝小辫子不得超出3cm;翻缝同合约门幅不一致的,不得混翻,必须分类后在进行翻缝;不同坯厂混翻(同合约存在两车以上);随布卡上填写必须正确、完全(合约号、规格、门幅、质检号或产地、米数、日期/姓名)。

8.翻砂洗布、筒子布或坯布,布头不得随意拖地;撕布头不得超出5cm;翻筒子布纸芯管须回收利用,人为损坏的。

(当

班的必须送回成品)

9.油墨印打在距离一箱布的两头15—20cm处,打印内容为:

合约号、规格、箱号、数量。

打印要求:

油印清晰、整齐、

无重号、和漏号,且必须是卡布相符。

10.不同规格的坯布,每箱布所翻缝的数量不得随意,按规定要求作业。

2、酶退浆(2#退浆机)

进布→一、二两格热水泡布(80-85℃,轧压2.5—3kg/cm2)→三格轧酶槽(55-60℃,1.5-2kg/cm2)→J型槽堆置→轧酶槽(55-60℃,1.5-2kg/cm2)→J型槽堆置→四、五、六、七格(80-85℃)热水洗→八格温水洗→微含潮落布

一、工艺要求

1)一、二热水泡布,主要目的是让布身上的浆料得到充分的溶胀,这样有利于生物酶的渗入,而产生化学反应,使淀粉浆料得到充分的降解,而不是用以洗去布身的浆料或杂物,故一、二格的淋水可适当开小些,以水不溢出为宜。

2)三格的酶槽温度控制在55-60℃,PH=6,温度不宜太高或太低,否则会影响生物酶的活性。

3)两个J型槽的布尽可能多堆些,以免堆置时间不够,影响退浆效果,第二轧酶槽初开时要补充酶液,保温即可(55-60℃)。

4)平洗格水温控制到(80-85℃)即可保持适当的淋水,残存浆料(淀粉浆、少量化学浆)在80℃左右即可以溶解,再提高水温无太大意义。

5)特别难退的布可适当加强工艺,即适当增加酶的用量和延长堆置时间。

二、工艺处方:

21W,16W,8W、6W等非弹力布宽温酶0。

5L/200L

弹力类灯心绒宽温酶0。

7L/200L

14W、11W、21W仿平绒宽温酶1L/200L

酶化好后要及时使用,不可化好料后长时间放置,以免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退浆效果。

三、落布要求

1)据不同织物的要求控制落布的含潮率10—14%,(细条→粗条,空气中棉织物的正常含潮率7-8%),每箱布还要用碘+碘化钾(KI+I2)溶液检测退浆效果,淡兰色或无色为正常,兰紫色或棕红色为不合格,必须立即汇报。

2)布面不得有绉条、擦伤(导布辊上的布毛丝,或死辊)、及压伤绉条(16W,21W弹力类灯芯绒要特别注意)落布要求两头反包,布头注明本箱合约号及下道工序。

3)对弹力布要求对每车进行抽测门幅三次,并在随布卡上记录,发现异常要及时汇报。

霜花布草酸洗:

一、工艺流程及控制点:

进布→一格轧草酸20g/l(55-60℃,轧压2.5—3kg/cm2)→二格放空→三格轧草酸20g/l(室温,2kg/cm2)→J型槽过渡→流冷水洗(1.5-2kg/cm2)→J型槽过渡→四、五热水洗(60-70℃)→六格加纯碱中和(高位槽10g/l)PH=8-9(淋液管补加,60-70℃)→七格(60--70℃)热水洗→八格温水洗,PH=6.5—7.5→烘干落布,

二、落布要求:

1)注意落布布面的霜花效果、左中右、白点、黑点等情况,对异常情况要及时汇报处理

2)布面不得有绉条、擦伤,落布要求两头反包,布头注明本箱合约号、规格及下道工序。

2)每箱布分上中下剪三块样,贴在贴样纸上,水洗一车后由领班确认一块标样交车长监控洗涤效果,遇异常情况要及时汇报处理。

退浆:

(1#退浆机)

一、工艺流程:

(淀粉酶退浆)

进布→一、二、三格热水泡布(80-85℃,轧压2.5—3kg/cm2)→四格轧酶槽(55-60℃,1.5-2kg/cm2)→L箱堆置(55-60℃)→五、六、七、八格(80-85℃)热水洗→九、十格温水洗→微含潮落布(退浆布的干湿度一定要控制好,注意导辊上的布毛丝,当心产生檫伤)

二、工艺要求

1)一、二、三格热水泡布,主要目的是让布身上的浆料得到充分的溶胀,这样有利于生物酶的渗入,而产生化学反应,使淀粉浆料得到充分的降解,而不是用以洗去布身的浆料或杂物,故一、二格的淋水可适当开小些,以水不溢出为宜。

2)四格的酶槽温度控制在55-60℃PH=6,温度不宜太高或太低,液位也不宜太高,否则会影响生物酶的活性。

3)L箱内的布尽量多堆些,以免堆置时间不够,影响退浆效果,正常保温即可(55-60℃)。

4)平洗格水温控制到(80-85℃)即可保持适当的淋水(五、九、十格),残存浆料(淀粉浆、少量化学浆)在80--85℃左右即可以溶解,再提高水温无太大意义,根据织物的厚薄适当调节淋水量,注意洗涤效果和能源的节约。

三、工艺处方:

21W,16W,8W、6W等非弹力布宽温酶2。

5L/1000L

弹力类宽温酶3。

5L/1000L

11W、14W,仿平绒宽温酶4L/1000L

淀粉酶化好后要及时使用不可化好料后长时间放置,以免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退浆效果。

四、落布要求:

1)据不同织物的要求控制落布的含潮率10—14%,(细条→粗条,空气中棉织物的正常含潮率7-8%),每箱布还要用碘+碘化钾(KI+I2)溶液检测退浆效果,淡兰色或无色为正常,兰紫色或棕红色为不合格,必须立即汇报。

3)布面不得有绉条、擦伤,落布要求两头反包,布头注明本箱合约号及下道工序。

灯心绒退卷漂

一、灯芯绒常规退漂

进布→一格(85-90℃),开淋水→二、三格热水洗布(90-95℃,三格开淋水,轧压2.5—3kg/cm2)→四格轧漂液(室温1.5-2kg/cm2)→L箱堆置(98-100℃)→五格(80-85℃)开淋水→六、七、八格(90-95℃)热水洗→九、十格温水洗开淋水,倒溢流→烘干落布(同漂车落布要求)

二、工艺处方

工作槽双氧水浓度:

5—5.5g/l

稳定剂GJ10110LPH值10-11

精练剂10L

泡化碱6L

螯合分散剂6L

双氧水100L/1200L

三、操作注意点:

1.前三格的水洗温度,PH值对布面的白度、毛效影响非常大,车长要特别注意控制。

2.工艺浓度控制要严格,初开槽浓度必须滴定符合,工艺条件达到后才可开机。

3.当心蒸箱顶部的滴水问题,预防铁锈水造成漂白破洞。

3、前刷毛

灯芯绒是绒类织物中的一个大类品种,灯芯绒坯布表面有关的浮纬(绒纬)割断后,经过加工,割断的浮纬松散抱合而成灯芯绒状的绒条,灯芯绒布外观质量要求绒毛圆润,条纹清晰,手感柔软,光泽柔和。

内在质量要求缩水率小,色牢度好,绒毛持率好好。

提高灯芯绒布面质量在刷毛工艺中的主要关键是:

顺毛方向加工→控制刷毛前织物的含潮率→适当给湿调节布面湿度和温度→适当调节尼龙硬板刷(五个)的压力使绒毛耸立→热塑烘筒加热(单面)→适当调节猪鬃硬板刷(五个)的压力使绒毛抱合→十二个正反软刷修整使绒毛圆润、光滑→定型烘筒烘干落布

刷毛的质量要求:

1.刷毛的目的:

刷毛的目的,主要是使灯芯绒布绒毛退捻,松散,抱合,绒条圆润,清晰,刷毛前织物的含潮率多少,对刷毛效果关系很大,一般刷毛前退浆落布控制织物含潮率在10-13%,若含潮率过大,刷毛过程中烘不干,易产生压绉,斜绉,板刷印、绒头擦伤等疵病,也会影响后道工序烧毛的质量,若含潮率过低(即烘得过干),则绒纬不易抱合,可塑(棉纤维的湿热塑性)性差,刷毛效果就差。

刷毛效果除织物含潮率外,与毛刷多少,毛刷卫生,毛刷对绒面的压力,毛刷往返速度,车速快慢等均有关系。

2.刷毛的质量标准:

5级----良好:

单纱松散,抱合良好,绒毛丰满圆润,纹路清晰。

4级----尚好:

基本上看不到松散的单纱,绒毛抱合良好,纹路清晰,绒毛稍差于5级。

3级---一般:

割绒的纬纱大部分已松开,但尚能看到少量松散的捻纱,绒毛已基本抱合,纹路尚清晰。

2级---较差:

能看到未充分松散的绒纬纱,绒毛抱合差,绒条中间的形状不够丰满,纹路不够清晰。

1级---差:

能明显看到未松散的绒纬纱,绒条中V形状明显,绒毛感觉较差。

一、刷毛的工艺条件:

刷毛时布面的干湿度、刷毛的速度及板刷的压力等因素对刷毛的质量关系密切。

1.刷毛时的给湿:

灯芯绒刷毛时,棉纤维具有一定的湿热塑性,可赋于一定的温度,从而提高刷毛的质量。

刷毛时的给湿可采用直接蒸汽(通过给湿箱以提高布身的温度和湿度,一般控制在10—15%为宜)。

然后进行刷毛并给予适当的烘干,使织物上所含的水量逐步散发。

最后由于织物的自然冷却,纤维的可塑性消失,使已经刷起的绒毛得到较好的定型而不易倒伏。

如果布身过分潮湿,刷毛时易产生绒毛结球,表面的茸毛卷曲,刷毛后绒条抱合程度差,不能定型,易造成烧毛不均,经煮练后,使抱合不良的绒毛得以定型,染后出现色花、擦伤等疵病;布身过潮,使得布身张力过大,易造成绒面擦伤和绉条。

如果布身过干,刷毛时则绒毛松散,抱合程度差,经后道工序使绒毛散乱,达不到圆滑清晰的要求,以上疵病,以上疵病对灯芯绒来说是致命的,一旦经煮漂后,将造成不可修复的疵病。

2.刷毛的速度:

刷毛的速度确定时应考虑到板刷的数量、周转速及给湿条件,同时还需注意机械运转状态等多种因素。

在刷毛板刷数量相同时,刷毛的布速越快,刷毛的质量也越差。

在相同的刷毛速度下,经过给湿比未经给湿的刷毛质量提高一级。

刷毛速度如果太慢,则易造成落绒太多,绒毛不丰满。

3.板刷的压力与刷毛质量的关系:

对不同坯布和绒毛,板刷在绒面上的压力的轻重不同。

一般情况下,板刷的压力适中。

如压得太紧,不仅刷毛质量不理想,同时板刷上的鬃毛也易磨损。

有时甚至损伤织物。

如压力太松,则并使绒毛不易刷出而影响刷毛质量。

二、刷毛工序常见的疵病

1.布面过干,易造成绒毛抱合差,较为松散,未能得到定型,经后道工序轧压后形成绒毛倒伏、散乱、不清晰圆润。

布身过潮,易造成布身张力大,产生绉条或擦伤,且绒毛易起球,绒毛抱合差,烧毛时易产生烧毛不匀。

2.操作不当时易产生跑边、擦伤、绉条等疵病。

3.注意工作环境清洁卫生,特别是电机上,当心火花。

4.注意风道、贮絮袋的卫生,避免造成布面飞花太多,使烧毛造成小白点。

四、刷毛机台工艺规程

1.刷毛机开车运转前,必须对板刷、连杆、导布辊等主要部件进行检查,机械状态必须良好,另外要经常做好加油工作。

2.检查退浆布干潮度,不符要求的,要向工区负责人反映,不得随意做进。

3.检查布匹的正反及绒毛的倒顺,需按规定要求进布,引带和导布必须缝接牢固。

开车时应首先开动板刷再行进布;停滞不前时则应先停进布,后停板刷。

4.调节板刷的压力,尤其要注意平板刷左右两边的压力是否均匀一致特别要防止板刷一侧离开布面的现象。

5.运转过程中,操作工应集中思想,认真做好巡回工作,要注意进布平整,张力均匀,防止布匹歪斜起绉等现象。

6.经常检查出布绒毛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对于常规品种一般11W(包括11W)以下刷二遍,14W—21W刷一遍,对于弹力织物要求刷二遍;特殊要求的另行通知。

7.注意检查落布质量,布面不能有毛花,绒毛要抱合良好,绒毛丰满圆润,纹路清晰,达不到要求的要向主管部门反映。

8.经常打扫刷毛室内卫生,保持板刷干净。

无堆积飞花。

5、烧毛

烧毛目的主要是去除布面上的浮毛、茸毛,使布面光洁美观,而且防止在以后加工过程中由于纤毛脱落而造成的疵病,烧毛是利用织物快速通过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造成纱线表面的散纤维和绒毛等与纱束存在温度差异,使表面的散纤维烧毛而织物本身不损伤。

棉布织物经过烧毛后,平布应达到4级,斜纹织物则应达到3-4级,灯芯绒应达到3—4级。

一.工艺流程:

进布—→烘筒烘干—→刷毛箱—→烧毛(四火口,圆筒)—→灭火—→落布

1.由于退浆或前刷毛来坯干潮不一,为提高烧毛效率,织物须进行均匀烘干,使含水率在5%以下,如果烘干不匀或烘干效果不好,对烧毛质量均有影响。

2.除提花织物和稀薄织物,一般织物均需经刷毛箱,灯芯绒宜采用刷毛辊,以去除布身表面的杂物;平布类因为前来坯布棉结杂质较多,金钢砂辊进行处理,将长毛棉结刷起,便于烧净来改善布面质量。

3.烧毛:

目前公司一台烧毛机由一个圆筒,4个火口组成。

火口采用汽油汽化进行烧毛,穿布线路根据工艺要求而定。

4.灭火:

一般采用蒸汽灭火,特殊要求可采用轧水灭火。

二、烧毛机操作工艺规程

1.按照工艺要求,选择烧毛方式。

2.生产前必须对机台进行仔细的、全面的检查,尤其是火口,圆筒的卫生情况,确保机台正常操作。

3.采用火口烧毛,则火焰必须呈现蓝绿色,火焰表面温度达800℃以上为好,火口与布面相垂直为最好。

采用圆筒烧毛时,必须对圆筒进行充分的预热,使圆筒表面达到炽热状态(烧红)后,方可进布烧毛,对不同织物火口的风力要求不一样,含粘、涤细旦类的稀薄织物(特别是麻粘类),火的穿透力不要太强,避免因织物的捻度不一致造成局部过烧,而弹力纱卡类的织物,府绸等则需要火的穿透力强些。

4.取样对比烧毛效果。

5.灭火方式选择:

光边织物常规蒸气灭火;毛边平布类织物可用水封边灭火,灭火时,确保无火星带入布车,特别要当心包角布。

包角布必须用退浆煮练后的布,布易回潮。

对采用坯布烧毛的平布,要注意压绉印现象。

四、烧毛质量:

灯芯绒品种必须达到3--4级以上(仅有短毛,且比较整齐),圆筒与布的接触面宽度不小于2cm,厚织物宜更大些;磨毛纱卡,平布类(包括弹力府绸)则须达3级以上(基本没长毛)保证烧毛左中右的均匀度。

五、烧毛结束,待圆筒冷却后方可停止转动,如遇突发情况(如停电)要求及时采取措施,并立即向主管或领班反映。

8.认真做好机台自查及交班记录,以免交接不清。

三、烧毛常见疵病

1.烧毛左中右黄白不一,形成左中右,严重的在染色时都会表现出来,原因主要是因圆筒左右温度不一,卫生状况不良,布身纬弯过大等。

2.灭火不净、火星带入布车,造成布匹燃烧,产生破洞或破边。

3.圆筒或火口卫生不良易造成烧毛条印或左中右现象,出现左中右煮漂时难以去除,粘胶类织物更应引起重视。

弹力类织物的则易造成弹性损失严重。

过嫩则易造成灯芯绒表面的长毛和茸毛去除不净,染色后影响到布面的光洁和色泽的鲜亮,失去了灯芯绒绒面的“闪光”效果。

4、严格按标准控制烧毛的要求,烧毛不得过老或过嫩,过老造成灯芯绒绒感降低,煮练漂白的难度加大,易造成煮练左中右。

6、煮练漂白工艺流程

一、工艺流程

进布→一格泡布(85-90℃)开淋水→二、三格轧碱和精练剂(60-70℃,严禁开淋水,轧压1.8—2.5kg/cm2)→L箱堆置(100-102℃)薄堆、乱堆、松堆→出封口水温不得低于80℃→四格(85-90℃)开八淋水→五、六格(90-95℃)热水洗→七格(85-90℃)开淋水,倒溢流→八格冷流水→J型箱过渡→漂白槽(室温)→L箱堆置(98-100℃)→一格(85-90℃),开淋水→二、三、四格(90-95℃)→五格(85-90℃),开淋水→六格冷流水,冬天可加热→烘干(供染色用坯落布一定要干,否则会影响染色的同批和左中右色差)

二、工艺处方

煮练:

高位槽NaOH170---180g/l(灯芯绒)200—220g/l(纱卡)(淡碱+浓碱)

工作槽NaOH40-45g/l(16W以上非弹灯芯绒,纬弹灯芯绒)

NaOH50-55g/l(14W以下非弹灯芯绒,苎麻棉类灯芯绒)

精练剂用量一般控制在5-8g/l,毛效:

灯芯绒10-11cm/15min,纱卡7cm/15min以上

漂白槽

NaOH2L工作槽双氧水浓度:

6—6。

5g/l灯芯绒

稳定剂GJ1014L6。

5---7g/l纱卡

精练剂2。

5LPH值9。

5--10

泡化碱3L

螯合分散剂(前处理)3L

尿素15Kg必要时增加

双氧水50L/500L高位槽的PH值11-12

对白度要求较高的可加入尿素增加白度,

漂白液化料顺序:

放大半缸水→烧碱→泡化碱→GJ101(冲淡后加入)→精练剂→螯合剂→双氧水(在使用前加入,不可提前加入,避免产生双氧水的无效分解)

化料工用两个桶,一个用于:

烧碱→泡化碱,一个用于:

GJ101(冲淡后加入)→精练剂→螯合剂→双氧水;每两种助剂的间隔盛装时,必须清洗过,方可盛装下一种助剂,避免两种助剂在高浓度下产生反应,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冷轧堆

一、工艺流程

进布→两格轧料→上A字卷→包卷→转动堆置

二、工艺处方

ii.冷轧打卷:

A.灯芯绒

NaOH50L

稳定剂GJ1013L

精练剂4L

泡化碱3L

螯合分散剂(前处理)1L

双氧水15L/500L

B特种布冷堆T/C布人棉金银丝

NaOH15L10L4L

稳定剂GJ1013L

精练剂4L

泡化碱3L

螯合分散剂(前处理)2L

双氧水15L/500L

C、回染布(上了柔软硅油的)冷堆

NaOH40L

精练剂3L/500L

轧酶堆置

灯芯绒宽温酶0。

5L/500L轧槽温度50--60℃

淀粉酶化好后要及时使用不可化好料后长时间放置,以免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退浆效果。

落布要求:

含湿落布,加罩堆置5h以上,送水洗。

久久印染有限公司织物物理指标

类别

名称

规格

门幅

(英寸)

克重

g/m2

缩率

(预缩后)

干湿摩

断裂强力(N)

撕破强力(N)

湿

28W(60*60)

140*212

42/43

120

3

5-6

3-4

2

400

250

21W(40*36)

77*177

43/44

160

3

6-7

3-4

2

410

300

12

13

42/43

167

3

5

藏青色

生产实测

41.5

166.4

2.3

2.5

4

2

314

265

16.3

22.6

(42/2*32)

58*150

43/44

170

3

5

3-4

2

400

220

21

13

57/58

150

3

5

3-4

2

450

220

21

13

(40*40)

77*177

43/44

150

3

6-7

3-4

2

240

170

2.4-2.8IB

1.8-2.1IB

63”

57/58

21W仿平绒

21*16/

76*136

42/43

3

4

3-4

2

550

350

18W(16*16)

51*134

43/44

3

4

3-4

2

600

400

18W(20*32)

68*145

42/43

180

3

4

3-4

2

550

350

30

22

18W仿平绒(16*16)

72*128

43/44

270

3

4

3-4

2

580

400

30

22

16W(16*20)

44*134

43/44

210

3

5

3-4

2

520

330

63”

57/58

220

3

5-6

3-4

2

540

340

63”

44*120

57

198.5

3

4.3

323

261

16W(16*16)

50*130

42/43

250

3

4

3-4

2

500

390

14W(16*16)

72*128

43*44

280

3

5

3-4

2

580

400

奥达坯

72*128

43*44

290

3

4

3-4

2

820

440

14W仿平绒

21*16/

76*136

43*44

310

3

4

3-4

2

14W(16*16)

72*110

57/58

270

3

5

3-4

2

14W(16*16)

78*130

43/44

310

3

4

3-4

2

900

450

11W(12*16)

64*128

43/44

310

3

4

3-4

2

580

340

名利坯

57/58

300

3

4

3-4

2

950

340

11W(12*12)

64*118

43/44

350深色340浅色

3

4

3-4

2

500

400

11W(12*16)

64*135

43.3

329黑

0.5

2.8

3-4

2

580

340

39

36.3

11w斜纹47”(42/2*21

58*165

43.1

231.2

2.3

4.8

3-4

2

试样前处理伸长+2%

13W16*14+300D63”

66*113

53.7

318

0.3

0

8P8W/12*16

64*128

57/58

纬向为竹节纱63”

55

405.3

5

1.3

486

599

28.2

@

(12*16)

57/58

290

3

3

3-4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